•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33

星耀夜阑
首页 > 论文问答 >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有关呼吸方面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肥航哒哒哒

已采纳
请见下面两个链接:第一个影响因子367,第二个影响因子653,都是植物生理方面的国际顶级杂志。
197 评论

下雨不流泪

回答 亲,晚上好呀,请您耐心等待1-3分钟,正在编辑整理回答,马上就为您解答,还请不要结束咨询哦。 提问 好的 回答 《协和呼吸病学》很好啊,是蔡柏蔷和李龙芸教授主编的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人称「blue journal」,由美国胸科学会(ATS)和美国肺协会出版,是 ATS 的官方杂志,月刊。堪称呼吸领域和重症医学领域的「龙头老大」,呼吸系统一区杂志,影响因子 996。该杂志比较偏向于临床研究,主要刊登一些人类生物学和疾病以及动物和体外研究,对于理解呼吸系统和危重患者疾病的病理生理学和治疗有帮助。发表的文章偏基础,需与临床相结合,更适合基础研究人员阅读。 作者:达达kayla 链接: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 THORAX呼吸道医学方面顶级杂志,由英国医学协会出版,是呼吸系统一区杂志,月刊,影响因子为 290。该杂志出版病理学、免疫学和手术等多学科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文章。同时也会报道一些基础生物医学方面的最新进展,有助于呼吸科、胸科医生了解前沿进展。 COPD、哮喘、吸烟、呼吸道感染和肺癌的相关研究为每期杂志的常驻内容。 1、《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中华护理杂志》 3、《中华护理教育》 4、《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5、《中国临床护理》 6、《中国护理管理》 7、《现代临床护理杂志》 8、《天津护理杂志》 9、《上海护理杂志》 10、《全科护理》 11、《齐鲁护理杂志》 12、《临床护理杂志》 13、《 解放军护理杂志》 14、《护理与康复》 15、《护理研究杂志》 16、《护理学杂志》 17、《护理学报》 18、《护理实践与研究》 19、《护理管理杂志》 20、《国际护理学杂志》 护理类期刊: 国家级核心期刊(北大中文核心,全国各高校公认的):三种 中华护理杂志807[核心期刊](中国科学技术学会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主办)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029[核心期刊](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 护士进修杂志794[核心期刊](贵州省卫生厅主管,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主办) 国家级一般期刊(影响因子):10种 中国护理管理 685(卫生部主管、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 护理管理杂志 446 (北京军区总医院主办) 护理学杂志 992(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主办) 国际护理学杂志 866(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国家级期刊) 解放军护理杂志 747 (总后勤部卫生部主管、第二军医大学主办) 护理学报 702 (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南方医科大学主办) 中华护理教育 677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护理学会主办) 护理研究 626 (中华护理学会主管,山西省护理学会、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主办) 现代临床护理 615 (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593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 其它的如上海护理、天津护理、齐鲁护理杂志、护理与康复等都属于省级期刊 (但凡期刊名称中含有地名的杂志一般都是省级期刊) 更多41条 

328 评论

福气少女毛毛酱

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 光合作用(Photosynthesis)是植物、藻类利用叶绿素和某些细菌利用其细胞本身,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将二氧化碳和水(细菌为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细菌释放氢气)的生化过程。植物之所以被称为食物链的生产者,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利用无机物生产有机物并且贮存能量。通过食用,食物链的消费者可以吸收到植物及细菌所贮存的能量,效率为10%~20%左右。对于生物界的几乎所有生物来说,这个过程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关键。而地球上的碳氧循环,光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光合作用的条件:光照光合作用的原料:CO2和水光合作用的产量:产量什么意思?是产物吧? 产物是氧气和有机物(葡萄糖)光合作用的能量变化:光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化为有机物(葡萄糖)中稳定的化学能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意义: 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呼吸作用能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转变为热能而散失,另一部分储存在ATP中。当ATP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时,就把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细胞的分裂,植株的生长,矿质元素的吸收,肌肉的收缩,神经冲动的传导等。第二,呼吸过程能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在呼吸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可以成为合成体内一些重要化合物的原料。例如,葡萄糖分解时的中间产物丙酮酸是合成氨基酸的原料。 呼吸作用的场所:主要在线粒体(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呼吸作用的条件:有氧呼吸的条件:氧气 无氧呼吸的条件:无氧环境下呼吸作用的原料:有机物呼吸作用的产量:有氧呼吸是:二氧化碳,水 无氧呼吸是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是乳酸(由于参与反应的酶不同在动物体内,葡萄糖转化为乳酸,在植物体内,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呼吸作用的能量变化:有机物中的稳定化学能一部分转换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一部分转换为热能

264 评论

sunny小波

第五章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第一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 酶的作用和本质功能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催化作用,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酶的本质:酶是活细胞产生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二 酶的特性1高效性2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成一类化学反应3酶作用条件温和:适宜的温度,pH,最适温度(pH值)下,酶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甚至失活(过高、过酸、过碱)第二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ATP分子中具有高能磷酸键*结构简式:A—P~P~P,A表示腺苷,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全称:三磷酸腺苷*ATP与ADP相互转化:ATP→ADP+Pi+能量 ADP+Pi+能量→ATP*功能:细胞内直接能源物质ATP的利用第三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过程细胞呼吸方式*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比较 场所 产物有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主要) CO2,H2O,能量无氧呼吸 细胞质基质 CO2,酒精(或乳酸)、能量 化学反应式有氧呼吸 C6H12O6→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 C6H12O6→2C3H6O3+少量能量 C6H12O6→2C2H5OH+2CO2+少量能量过程有氧呼吸第一阶段: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和少量[H],释放少量能量(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释放少量能量( 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H]和O2结合生成水,大量能量,线粒体内膜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CO2或转化成乳酸细胞呼吸原理应用:1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抑制细菌有氧呼吸2酵母菌酿酒:选通气,后密封。先让酵田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再无氧呼吸产生酒精3花盆经常松土:促进根部有氧呼吸,吸收无机盐等4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烂根死亡5提倡慢跑:防止剧烈运动,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6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须及时清洗伤口,以防无氧呼吸第四节 能量之源__光与光合作用一 捕获光能的色素*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能;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捕获光能的色素叶绿体的结构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O2的过程。光合作用探究历程18C中期,人们认为只有土壤中水分构建植物,未考虑空气作用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利实验证实植物生长可以更新空气,未发现光的作用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多次实验验证,只有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更新空气,但未知释放该气体的成分。1785年,明确放出气体为O2,吸收的是CO21845年,德国梅耶发现光能转化成化学能1864年,萨克斯证实光合作用产物除O2外,还有淀粉1939年,美国鲁宾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一定需要光)场所:叶绿体类囊体薄膜,过程:(1)水的光解2H2O→ [H]+O2↑(2)ATP的形成ADP+Pi+能量→ATP*暗反应(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场所:叶绿体基质产物:糖类等有机物和五碳化合物过程:(1)CO2的固定:C5+CO2→2C3(2)C3的还原:(3)C5的再生:*联系:光反应阶段与暗反应阶段既区别又紧密联系,是缺一不可的整体,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空气中CO2浓度,土壤中水分多少,光照长短与强弱,光的成分及温度高低等,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可通过适当延长光照,增加CO2浓度等提高产量。化能合成作用*自养生物:可将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如绿色植物,硝化细菌(化能合成)*异养生物:不能将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只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生命活动,如许多动物。第六章 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 细胞的增殖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原核细胞 二分裂*细胞增殖真核细胞 减数分裂: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增殖 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缍丝和染 色体变化 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间期:完成DNA分子复制及有关蛋白质合成,染色体数目不增加,DNA加倍。前期:核膜核仁逐渐消失,出现纺缍体及染色体,染色体散乱排列。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分裂期较清晰便于观察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纺缍体,染色体逐渐消失。*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间期植物细胞 染色体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动物细胞 染色体复制,中心粒也倍增前期植物细胞 细胞两极发生纺缍丝构成纺缍体动物细胞 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构成纺缍体末期植物细胞 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向四周扩散形成细胞壁动物细胞 不形成细胞板,细胞从中央向内凹陷,缢裂成两子细胞*有丝分裂特征及意义:将亲代细胞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稳定性,对于生物遗传有重要意义。无丝分裂第二节 细胞的分化细胞分化及意义*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变化,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效率。*细胞分化举例:红细胞与肌细胞具有完全相同遗传信息,(同一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形态、功能不能原因是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细胞全能性*细胞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潜能。*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如植物组织培养因为细胞(细胞核)具有该生物生长发育所需的遗传信息*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如克隆羊第三节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衰老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2细胞内酶活性降低3细胞内色素积累4细胞内呼吸速度下降,细胞核体积增大5细胞膜通透性下降,物质运输功能下降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指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凋亡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生理过程,如蝌蚪尾消失,它对于多细胞生物体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因素干扰具有非常关键作用。第四节 细胞的癌变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2癌细胞特征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3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容易在体内扩散,转移致癌因子

346 评论

海晴whisper

呼吸运动是一种节律性的活动,其深度和频率随机体内、外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一) 呼吸中枢  呼吸中枢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所在的部位。   脊髓脊髓中又支配呼吸肌的运动神经元,它们位于第3~5颈段和胸段脊髓的前角。   低位脑干低位脑干指脑桥和延髓。   高位脑呼吸运动还受脑桥以上中枢部位的影响,如大脑皮层、边缘系统、下丘脑等。  (二)呼吸中枢的结构和功能特性:  呼吸节律的发生依赖脑干两侧多个不同部位的多组神经元活动的组合,这些部位包括延髓呼吸中枢和呼吸调整中枢等。  (1)延髓呼吸中枢包括背侧呼吸组和腹侧呼吸组。背侧呼吸组实际上是孤束核的腹外侧核,大多数为吸气相关神经元,轴突交叉至对侧终止至脊髓颈、胸段的膈神经和肋间神经的运动神经元。腹侧呼吸组包括疑核、后疑核、包氏复合体等神经核团,其中既含有吸气相关神经元又含有呼气相关神经元。  (2)呼吸调整中枢包括脑桥前端的2对神经核团,即臂旁内侧核和相邻的Kolliker-Fuse复合体。其作用可能是传递冲动给吸气切断机制,使吸气及时终止,向呼气转化。此作用与刺激迷走神经引起的吸气向呼气转化相似,如果同时切除呼吸调整中枢、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动物将出现长吸气呼吸。  (三)呼吸节律形成的假说——吸气切断机制:  引起吸气向呼气转化的信息来自三个方面:①吸气神经元;②呼吸调整中枢的纤维投射;③肺牵张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经将信息传至吸气切断机制。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一)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  化学因素对呼吸运动的调节也是一种反射性调节,这里的化学因素是指动脉血、组织液或脑脊液中的O2、CO2和H+。  化学感受器化学感受器是指其适宜刺激是上述化学物质的感受器,分为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  (1)外周化学感受器: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是调节呼吸和循环的重要的外周化学感受器。这些感受器在动脉血Po2降低、Pco2或H+浓度升高时受到刺激,冲动分别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和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  (2)中枢化学感受器:中枢化学感受器的生理性刺激是脑脊液和局部细胞外液中的H+。中枢化学感受器,它不感受缺O2的刺激,但对H+的敏感性比外周化学感受器,反应潜伏期较长,它的生理功能可能是调节脑脊液的H+浓度,是中枢神经系统有一稳定的pH环境;而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作用主要是在机体低O2时维持对呼吸的驱动。  位置  感受细胞  感受刺激  中枢感受器  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  神经细胞  [H+]↑(pH↓)p(CO2)↑  外周感受器  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Ⅰ型细胞  pH↓、p(CO2)↑、p(O2)↓  CO2、H+和O2对呼吸的调节  (1)CO2:吸入气中CO2增加时,肺泡气的Pco2升高,动脉血Pco2也随之升高,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总之,CO2在呼吸调节中经常起作用,动脉血Pco2在一定范围内升高,可以加强对呼吸的刺激作用,但超过一定限度则有抑制和麻醉效应。CO2刺激呼吸是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兴奋呼吸中枢;二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地使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  2)H+:动脉血的H+浓度升高,可导致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H+浓度降低时,呼吸运动抑制,肺通气量降低。中枢化学感受器对H+的敏感性较外周化学感受器高,约为后者的25倍。  (3)O2:吸入气的Po2降低时,肺泡气和动脉血的Po2都随之降低,呼吸运动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低O2对呼吸运动的刺激作用完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实现的。   CO2、H+和O2在呼吸调节中的相互作用CO2对呼吸的刺激作用最强,H+的作用次之,低O2的作用最弱。  记忆方法:  (1)调节呼吸的体液因子有O2、CO2、H+,其中O2、CO2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可以自由地通过细胞膜,在细胞内外达到同一浓度,因此“正常”细胞不能感受O2、CO2的变化。中枢化感的细胞是神经细胞,属于“正常”细胞,故不能感受浓O2、CO2度的变化,而外周化感的感受细胞是Ⅰ型细胞,是“特殊”功能的细胞,故能受到O2、CO2浓度变化的刺激。  (2)H+不能自由通过细胞膜,故细胞外液中的H+浓度增加,对中枢化感的“正常”细胞和外周化感的“特殊”细胞都是有效的刺激。  (3)p(CO2)↑时,在碳酸酐酶的作用下使H+增多,故p(CO2)↑能间接兴奋中枢化学感受器。  (4)由于中枢化感是“正常”感受细胞,而外周化感为“特殊”细胞,故H+增多,pCO2增高,主要通过中枢化感调节呼吸运动。  (5)由于外周化感为“特殊”感受细胞,因此它的适应性较中枢慢,当持续p(CO2)增高对中枢化感的刺激作用出现适应现象时,不能吸入纯氧,因为需要一定的低p(O2)对外周化感的刺激作用,以兴奋呼吸。  (二)肺牵张反射  由肺扩张或肺萎陷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吸气兴奋的反射为肺牵张反射或黑-伯反射,它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萎陷反射两种表现方式。  肺扩张反射 肺扩张反射是肺扩张时抑制吸气活动的反射。从气管到细支气管的平滑肌中,是牵张感受器,其阈值低,适应慢。在动物实验中,将两侧的迷走神经切断后,动物的吸气过程延长,吸气加深,呼吸变得深而慢。  肺萎陷反射 肺萎陷反射是肺萎陷时引起吸气活动的反射。  (三)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四)防御性呼吸反射化学感受器  咳嗽反射咳嗽反射是常见的重要的防御性反射,它的感受器位于喉、气管  和支气管的粘膜  喷嚏反射喷嚏反射是类似于咳嗽的反射,刺激作用于鼻粘膜的感受器,传入神经是三叉神经。  (五)肺毛细血管旁感受器引起的呼吸反射

283 评论

相关问答

  •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有关呼吸方面

    呼吸运动是一种节律性的活动,其深度和频率随机体内、外环境的改变而改变。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一) 呼吸中枢  呼吸中枢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

    雪中的欢心 5人参与回答 2024-07-23
  • 呼吸内科方面的杂志

    回答 亲,晚上好呀,请您耐心等待1-3分钟,正在编辑整理回答,马上就为您解答,还请不要结束咨询哦。 提问 好的 回答 《协和呼吸病学》很好

    fanfanwing 3人参与回答 2024-07-22
  • 关于呼吸的生理学论文

    百度搜索吧,借鉴,稍加改动,做些删除补充,自己想法,相对较容易得多!

    天天考古 4人参与回答 2024-07-23
  • 呼吸相关杂志

    比较好SCI呼吸学期刊有Thorax,影响因子1,全球第四。它的线上版期刊叫BMJ Open Respiratory Research,临床基础研究都收,新刊,

    大灌篮2 2人参与回答 2024-07-22
  • 呼吸相关杂志有哪些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美国医学杂志》美国ISSN:0002-9343,1910年创刊,全年18期,Elsevier

    豆豆侠3 6人参与回答 2024-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