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95

美人儿不哭
首页 > 论文问答 >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电子版官网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梦回红楼

已采纳
内蒙古科技大学国际学院 学院简介: 内蒙古科技大学国际学院是内蒙古科技大学17个教学学院之一,是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基础上设立的国际合作项目教学学院。国际学院位于内蒙古科技大学主校区,并在大学西校区设有国际文化交流语言培训中心,该中心专门负责学院基础语言培训项目。 网址: 地址:内蒙古包头市昆区阿尔丁大街7号 邮政编码:014010 办公电话 单位 姓名 固定电话 位置 国际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办公室 李孟林 0472-5951532(0) 行政楼310 国际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办公室 张秀琴 0472-5952226(0) 行政楼307 国际学院副院长办公室 孙岩柏 0472-5954362(0) 行政楼312 国际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团总支 孙学勤等 0472-5952204(0) 行政楼301 国际学院教学管理科 王文英等 0472-5954375(0) 行政楼524与526之间 国际学院办公室 郭琦等 0472-5954359(0) 行政楼309 国际学院承担内蒙古科技大学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Edith Cowan University)、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University of Queensland)及与德国齐根大学(Siegen University)、德国卡塞尔大学(Kassel University)等国外数所大学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同时也与《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八所美国大学签订了合作项目。合作办学项目经国家教育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批准,按国家计划统一招收本、专科学生。 国际学院现设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环境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八个专业方向。国际学院的办学宗旨为:引进国外的优势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管理模式,注重对学生进行适应国际化需求的学习理念、能力和技能的培养。 国际学院的教学计划由中外双方学校共同制定,课程讲授由中外双方教师共同完成,学院常驻外国教师、专家若干名,承担学生的外方语言课程、国外文化背景教学和各专业部分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教学。 各专业新生录取纳入每年国家统一的招生计划,录取外语语种为英语,并设定最低分数。 目前内蒙古科技大学国际学院正在全力提高办学层次,积极准备与国外大学合作开办硕士项目;同时努力拓宽办学专业,近年内将本科合作办学专业方向拓展至14个。 内蒙古科技大学国际学院正在全力开拓进取,力求以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培养和锻造适应全球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需求的、具有创新意识的、知识新、技能强的国际化应用人才! 师资队伍: 内蒙古科技大学国际学院组建了一支学术水平高、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开拓进取、乐于奉献、教书育人的师资队伍。为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奠定了了良好的人才基础。通过自己培养、引进等措施,教师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得到很大改善。 目前学院有专属讲授语言课程的中方教授和外方教师若干名,且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院将大批引进外方专家来担任外方语言课程、国外文化背景教学和各专业部分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教学。 同时,由于学院包含多个专业方向,因此学院与其他二级学院也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专业课程的教学聘请同专业的其他二级学院的有经验的中方教师讲授。 目前学院具有硕士学位的教职工约占教师总数的8%。 留学归国人员约占教师总数的8%。 外方教师、专家约占教师总数的30%。 ===================================================== 内蒙古科技大学简介: 内蒙古科技大学简介 内蒙古科技大学坐落在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美丽的草原钢城—包头。她始建于1956年,最初为包头钢铁工业学校和包头建筑工程学校,1958年两校合并组建包头工学院,1960年更名为包头钢铁学院,隶属原冶金工业部,1998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理,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的高校。2000年内蒙古煤炭工业学校并入,2003年更名为内蒙古科技大学。 经过50年、几代人的连宵躬耕,今天的内蒙古科技大学已发展成为以冶金材料、稀土应用、热能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矿业工程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占地1700多亩,设有材料与冶金学院等17个学院,74个本、专科专业,3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各类在校生2万2千多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157人,其中教授126人,副教授449人;校外兼职博士生导师3人,副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181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107人、硕士学位者445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3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或被授予内蒙古有突出贡献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内蒙古优秀学科带头人、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各1人,内蒙古“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才17人,内蒙古教育系统“11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才9人。 学校拥有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内蒙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个内蒙古重点实验室;6个内蒙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内蒙古生产力促进中心;3个包头市工程研究中心和 1个校企联合实验基地;1个实践训练中心;12个实验总室,60个实验室,3个教辅中心,3个研究所。建成了较为先进的校园网络系统和多媒体教室;现代化的的图书馆初步实现了馆藏资源数字化和网上资源馆藏化,开通了中国学术期刊文献等多个专项检索服务系统;出版有《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十五”以来,学校先后承担了包括2项国家“973”预研项目在内的国家重点攻关课题、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国防科研课题、国家计委重点攻关课题、国家教育部课题等47项、省部级课题107项。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论文156篇,科技经费总额5亿元,高科技产业总产值4亿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1995年,1998年三等奖各1项,2006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项(内蒙古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奖5项,地市级科技进步奖12项。2000年以来,获省部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教材奖12项(国家级1项)。完成专著、统编教材109部,专利36项,连续3年被自治区政府评为科技工作先进单位。校长李保卫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特别贡献奖、第五届乌兰夫基金奖、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奖。并与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兄弟院校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师资培养、科技合作、学术交流、联合办学等长期合作关系。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一直保持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前列。 沐浴着新世纪阳光,内蒙古科技大学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高举“发展是硬道理”的旗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革新人才培养模式,施行目标责任管理,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科、专业建设,以昂扬的姿态朝着内蒙古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目标迈进。 ===================================
267 评论

老王09870

科研项目1.中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历史地理》(参加)2.国家高古委古籍整理项目《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合作)3.国家高古委古籍整理项目《全边略记整理研究》(主持)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蒙古史及北方民族历史文献整理研究》子课题西夏卷,(主持)5.国家社科项目《蒙古学百科全书》古代史卷和文献卷(参加,古代史卷已出版)6.国家高古委古籍整理项目《五边典则校点》(主持)7.教育部重大项目儒藏精华版子课题《颜氏学记》校点、(主持)8.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研究”(北师大史学研究中心项目,汪受宽主持,2006年立项。参加,承担蒙古族史学研究部分)。9.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华大典·文献分典”编纂(北师大古籍所周少川主持,2006年起动。参加分典注释总部的编纂)。10.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蒙古学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明清与蒙古的关系及政策研究》(主持)。 专著1.《郭子仪》(中国历代历史人物传记注译丛书)76+6页。中华书局,1985年1月。2.《内蒙古历史地理》(385页,地图15幅),周清澍主编,本人承担明代部分撰写(第二章第四节,页137-155)及地图和相关索引。内大出版社,1994年12月。曾获国家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奖(1995)、内蒙古“五个一工程”奖(1995)、内蒙古首届图书奖(1999)。3.《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527页),与薄音湖合作,内大出版社,1994年8月。1996年获内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97年获内蒙古社科二等奖。4.《内蒙古民族团结史》(478页),与林干、白拉都格其合著,撰写古代部分(第一章,页7-170),远方出版社,1995年12月。1996年获国家“五个工程”奖。5.《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599页),与薄音湖合作,内大出版社,2000年7月。6.《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三辑(599页),内大出版社,2006年10月。7.《辽夏金元史徵·西夏卷》(432页),内大出版社,2007年9月。8.《蒙古学百科全书·古代史卷》,薄音湖主编,本人为编委之一,撰写辞条20余万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10月。9.《古代蒙古及北方民族史史料概述》(349页),内大出版社,2008年6月。10.《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五辑(589页),内大出版社,2009年9月。 译文1.《关于把汉那吉》,《蒙古学情报与资料》1987.1。2.《关于明末女首领把汉比妓》,《蒙古学情报与资料》1988.2。 论文1.《明朝的四夷馆及其对译字生的培养》,《民族研究》1987.2。2.《明洪武时对蒙古人众的招抚与安置》,《内蒙古大学学报》1987.4。3.《关于哱拜之乱》,《内蒙古大学学报》1988.2。4.《察哈尔西迁的有关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1989.1。5.《关于阿台汗》,《蒙古史研究》第五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9。6.《元史·前言》,岳麓书社1998年版《元史》。7.《蒙古族溯源》(普及性文章),《资料与卡片杂志》1995.7。8.《〈今言〉标点证正》,《内蒙古社会科学》2001.6。9.《〈开原图说〉所载舍剌把败先世辨析》,《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2。10.《“有明盐法莫善于开中”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2。11.《从纳粟中盐至纳银中盐——明朝开中盐法的衍变》,《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2。《明朝的盐法开中制度》,《中华文史论丛》部第七十一辑,页201-258,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5月。13.《巴渝舞考略》,《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2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社,2003年7月。14.《巴渝舞、十部乐与蒙古乐曲——民族、民间、地方乐舞进入国乐殿堂探讨》,《内蒙古大学学报》2003。15.《明朝的蒙古族世家》,《蒙古史研究》第七辑,内蒙古大学出社,2003年9月。16.《章学诚之“辨心术以议史德”》,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编《章学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页72-80,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9月。17.《方孔炤与他的《全边略记》》,《明清安徽典籍研究》,黄山书社,2005年9月。18.《明朝科举殿试探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右玉的明代遗迹与西口文化》,《纵论西口——晋商与西口文化主化论坛论文集》,山西春秋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10。20.《从元朝的设馆修史看蒙古族史学》,收入《中国少数民族史学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3月。21.《〈左云古今天地名对照表〉部分明代城堡资料证补》,《边塞文化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22.《高拱与明隆庆朝的北边防御》,《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23.《明昌平陵寝与北边防御》,收入《明长陵营建600周年学术研究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资料出版社,2010年2月。 编著资料、教材:1.《内蒙古大学蒙古学论著目录1957-1987》,亦邻真主持,本人承担汉文部分的编纂。1987年内蒙古大学铅印。为内蒙古大学第一届蒙古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资料。2.《文史基本知识》,内蒙古自学考试内蒙古地方史志专业教材,1990年4月由自治区自考办印行,后曾再版。3.《文史基本知识讲义》,蒙古学学院选修课教材,2005年3月学院内部印行。 编辑书刊1.《蒙古史研究》第四辑,30余万字。亦邻真主持,本人任责编。1993年7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2.《蒙古史研究》第五辑,,40余万字。亦邻真主持,本人任责编。1997年9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3.《蒙古史研究》第六辑,负责编辑。45万字。2000年8月,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

171 评论

JasonZhou520

我是一个在校大学生,就我在学校挺老师所说的,现在二本中财务经济类的专业好像就业前景都不是很乐观,而那些工科理科技术类的好是很不错的。现在大学的就业都很紧张,对工作得要求还是务实点好。 就这四个学校而言吗,我建议你还是考咱省内的好,上大学可能都想去远点,但离家近还有很多方便的,首先在外地吃饭习不习惯,气候适不适应,这都是要考虑的,再者就是过年回家春运是很紧张的,感受一次你就够个。如果非要上外省,那最好是上海、北京。南京这样的大城市。山东工商和山东交通两所学校都差不多,但貌似交通好点。而且就建筑而言,山东交通的道路和桥梁建筑还是很不错的,无论在学科质量还是就业方面在咱省内还是属于前列的。而且山交的汽车专业也很好,是山交的名牌支柱专业,获得了很多荣誉。 我认为上一个非名牌的大学,还是找一个名牌专业上,所以我建议还是山交的建筑系或者汽车系。 仅是个人意见。

351 评论

a2581810110

齐齐哈尔大学具有58年的办学历史,是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唯一的一所省属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她坐落在嫩江之滨闻名遐尔的丹顶鹤故乡--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劳动湖畔,占地面积1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享有“环湖大学”的美誉。被省委、省政府授予“花园式学校” 称号, 2007年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称号,2008年荣获全省“十佳和谐校园”称号,2009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 近年来,齐齐哈尔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有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理学院、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生命科学与农林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轻工与纺织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教育与传媒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哲学与法学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22个学院;还有计算中心、网络信息中心、分析测试中心、大学英语教研部、图书馆等教学教辅单位;学校与国际SOS儿童村组织合作创办了格迈纳尔职业技术学院(校内称为应用技术学院)。 学校设有66个本科专业,隶属10个学科门类,其中英语、生物科学、艺术设计等3个专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英语、生物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轻化工程、工商管理、应用化学、生物工程、汉语言文学、艺术设计等10个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3个一级学科、32个二级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应用化学、遗传学和分析化学3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是工程硕士授权单位;学校已通过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亚麻加工技术工程研发中心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产品(玉米)加工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大豆精深加工研发中心、亚麻加工技术工程研发中心、通用聚合物复合改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4个中心为省高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精细化工实验室为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实验室和农产品加工实验室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培训中心和粮油食品加工技术培训中心为省级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培训中心;学校还拥有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示范基地,并在北京设有研发中心。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4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2人、硕士学位的教师67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享受国家级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68人。还有外籍教师26人。师资队伍中,教授167人、副教授442人,占2%。45岁以下的教师为师资队伍的主体,占4%。非本校毕业教师占4%。 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22965人、研究生875人、留学生200余人,还有成人教育在校生5400余人,已形成健全的办学体系。 学校具有先进的教学条件和设施。图书馆藏书4万册,电子阅览室6个,社科、外文资料等专门阅览室6个;拥有现代化的语言实验室、网络中控多媒体教室等功能性教室107个,建立了2个远程网络教学主播教室和14个远程网络教室。拥有省内一流的体育馆、体育场、游泳馆和音乐厅。学校定期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有《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社版)、(自然科学版)和《高师理科学刊》3种。 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坚持立足龙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的生命线;坚持把面向基层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努力把学校建成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形成了“秉承艰苦创业、奉献边疆的办学传统,面向基层培养踏实敬业、会学善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特色。多年来,学校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不断深化各项事业的改革、发展和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学校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齐齐哈尔大学交响乐团多次在省内进行专场演出,并于2006年受教育部指派开展了“高雅艺术进校园”省内巡演活动,颇有声誉。 学校重视学术交流,相继与国内相关高校及美国、英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加拿大、奥地利、爱尔兰等8个国家的24所高校开展了校际往来、学术交流和合作办学,并取得了积极成果。 近60年的办学实践中,齐齐哈尔大学几代人保持和弘扬了学校的办学特色,辛勤耕耘,为国家培养了7万多名各类高素质人才。他们扎根龙江,遍布祖国各地,以安于基层、吃苦耐劳、踏实敬业、会学善用的美誉在工作岗位上广泛受到好评。近10年来,先后完成科研项目1700多项,其中相当一部分项目得到及时物化,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齐齐哈尔大学秉承“养正毓德、精存自生”的校训,正在面向未来,抓住机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为把学校建成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而奋斗。

189 评论

无人边框

呵呵,都不怎么样,只是普通二本,都没有博士点和任何国家级的东西,勉强的话湖南科技大学,内蒙古科技,齐齐哈尔还能读

156 评论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