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3

super阿狸
首页 > 论文问答 > 儿科药学杂志审稿流程视频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可琪宝贝

已采纳
〔摘要〕 本文从儿童患者的特殊生理结构出发,分析药师在门诊药房配发药物时,提醒患者家属在药物使用方法、剂量、特殊贮存等方面应特别注意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保证儿科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  〔关键词〕 儿科;合理用药;调配  儿童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过程,各脏器功能以及酶系统、免疫中枢系统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代谢及排泄速度与成人不尽同,较成人宜产生不良反应〔1~3〕。如何指导患儿正确使用药物,提高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是每一个药师在门诊药房配方时应该思索的问题。现在的医院药学工作模式已由传统的“保证药品供应”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技术服务模式,由被动式服务转向主动式服务〔4,5〕。门诊药房作为医院窗口,是连结医患的一个纽带,也是直接面向患者的一个重要岗位,窗口配方发药可以使患者在短暂的取药过程里获得正确的用药指导,从而使药物治疗更有效,也使药师的价值得到体现。本文就儿童这一特殊人群,在门诊药房配发药物时,患者应注意的问题加以概述。  1 药物的使用方法  1 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某些药物如色苷酸钠滴眼液可以通过鼻腔给药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腹泻用的思密达可以直接将其涂于口腔治疗溃疡等。这些药物特殊的给药方式需要在配方发药时特别交待清楚,从而帮助患者正确用药。  2 混悬液型药物的使用 某些混悬液型药物如内服的美林,外用的炉苷石洗剂,应在配方发药时交待患儿家属“用前摇匀”,使有效成分发挥最大疗效。  3 退热药物的正确作用 用于小儿退热的药物多是液体滴剂如小儿百服宁滴剂、泰诺林等,便于婴幼儿服用,但许多患儿家属误认为滴剂是用于鼻腔,因此药师必须向患儿家属交待清楚滴剂只能用于口服,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使用解热镇痛药退热时,仅笼统交待患儿家属“高热时服用”是不够的,很多家属弄不清楚多少度称之为“高热”,容易造成有热度就服用,而发热本身是机体防御功能的一种表现,因此药师应向家属解释清楚“5 ℃以上才需服用”,并告之两次用药间隔时间以及最多用药次数,避免因急于退热而短时间内重复用药,引起患儿大汗淋漓甚至虚脱。  4 同药异名 某些患儿家属会同时挂号看内、外科,而同药异名的现象如今越来越普遍,如抗生素类的艾克儿、铿锵、安奇、君尔清等,它们的有效成分均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伊可新、娃的福、贝特令均为维生素AD丸。在这种情况下,极易造成重复用药,药师应向家长交待清楚不能同时服用,或请医生去除类同的药物,避免重复用药或超剂量用药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5 微生态制剂 如金双岐、妈咪爱、培菲康等,不宜与抗生素合用,否则会降低或灭活这类药物的活性,从而降低疗效;同样高温也不利于细菌体的存活,所以在配发此类药物时需要特别关照患儿家属,应用低于40 ℃的水或牛奶冲服,不应与抗生素同服,且时间须间隔1 h以上。  6 某些特殊剂型的药物 如德巴金控释片,其药物缓慢释放吸收,能恒定控制药物的释放速率,减少给药次数并保证药物浓度平稳。这种特殊的片剂不能咀嚼或弄碎分次服,否则会破坏剂型的功能降低其药效,因此需要特别提醒患儿家属,如果小儿吞咽能力不强,请改用德巴金糖浆或其他同类型药品,避免使用片剂。  2 药物的使用剂量  大多数患儿家属是非专业人士,对于医学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药师配方发药时,对于剂量的交待应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如药物规格计量单位:克、毫克、毫升。应直接交待清楚服几片、几包或量杯上的几小格,便于患儿家属理解〔6〕。目前市场上适用于儿童,特别是婴幼儿的药物剂型明显缺乏,尤其是近年来成人病低龄化,如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等。治疗这些疾病的药物大多是适用于成人的,药师在配方发药时需要交代清楚剂量、用法,避免剂量不正确影响药物疗效,产生毒性。  3 药物特殊的贮存条件  一些生物制品,如丙球、干扰素等和微生态制剂如金双岐、培菲康等药物的贮存条件是有特殊规定的。一般适宜的贮存温度为2 ℃~8 ℃冷藏,若不注意贮存条件可能使药物效价降低,甚至提早失效。外科常用的贝复剂和眼科用的贝复舒,属于蛋白质类药物,也应避免置于高温或冰冻环境下,需要2 ℃~8 ℃冷藏,所以调配此类药物时应特别交待患儿家属需要将其放置冰箱内冷藏。  4 其他  1 β�内酰胺类药物 如青霉素,易发生过敏反应,因此在正常配药程序中应询问患儿家属是否为患儿做过皮试,在确定“皮试阴性”或连续使用时方能调配此类药物。曾经有过青霉素过敏史的患儿在使用口服青霉素类药物或青霉素过敏者应用头孢类药物时都应先皮试,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带来的危害,提高药物安全性。  2 其他药物的用药方法 有些药物应在饭前单独服用,如必奇是蒙脱石散,属于吸附剂,如饭后服用或与其他药物同服时会降低自身疗效,也会影响其他药物发挥作用;多潘立同(吗丁啉)为胃动力及止吐药,空腹口服吸收迅速,30 min~60 min可达峰止血药浓度。胃酸的减少会影响多潘立同的吸收,应在饭前15 min~30 min服用,若在饭后服用,吸收会有所延迟。舒可捷为胃黏膜保护剂,饭前20 min服用会减少食物对胃黏膜的刺激,而大环内脂类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胃肠道反应,所以应提醒家长让患儿饭后服用,以减轻副作用。总之,提高儿科用药水平,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门诊药房配发药物时,详细向患者交代用法用量、保管储存、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是提高药物疗效、加强合理用药的重要保证〔7,8〕。药师应运用高度的责任心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开展综合性儿科临床服务,使门诊药房的窗口真正成为连接医疗与患者的纽带。  参考文献:  〔1〕 陆金云,温时才 从儿童生理和发病特点讨论儿科用药的安全性〔J〕 实用临床医学,2003,4(4):  〔2〕 陈文清,何熙 浅谈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J〕 儿科药学杂志,1998,4(1):  〔3〕 郝建华 基层医院儿科用药亟待加强监护管理〔J〕 儿科药学杂志,2005,11(1):  〔4〕 吴国明,熊华清,史芳 论调剂工作中的审方与合理用药〔J〕 中国药房,2002,13(1):  〔5〕 张宗久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J〕中国药师,2002,5(7):  〔6〕 邢梅 减少儿科用药失误的有关问题〔J〕 中国药事,2004,18(4):  〔7〕 卢鸿飞,郭新华,冯叶彬 浅谈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福建医药杂志,2005,27(2):  〔8〕 任冠桦 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与儿科合理用药〔J〕 海峡药学,2005,17(6):  下面网址里在找找可能有你想要的
351 评论

抢银行的小怪兽

睡眠成了很多人的烦恼,有部分人还患有嗜睡症,嗜睡症给患者带来了很多的不便甚至能造成生命危险,那么你知道嗜睡是什么原因吗?敬请收看本期的养生堂视频听听郭兮恒的讲解。 本期节目请到的嘉宾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郭兮恒,讲嗜睡是什么原因。 下面是该视频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 嗜睡是什么原因 嗜睡原因一、最常见的原因 夜间睡眠差,或睡眠时间过短,或有睡眠呼吸暂停,即睡觉时打呼噜,并有呼吸间歇现象,影响了睡眠质量;时间长了使生物钟紊乱。疲乏、嗜睡,伴有头晕、头脑不清,可能是早期神经衰弱的一种表现。 嗜睡原因二、营养不足,能量摄入降低。 营养不足容易导致困乏爱睡。补充蛋白质,会使嗜睡好转。另外还有一种是发作性睡病,发作性睡病多在青春期以后起病,主要症就是白天嗜睡,表现为不分时间、地点犯困,如与客人谈话、或在工作中,都会有睡眠发作,发作性睡病一般不会引起其他器质性病变。 嗜睡原因三、其他原因 1、老年嗜睡症并不少见,引发老年嗜睡症的因素较多,环境因素、身体因素、药物因素、脑部因素等等都是常见原因。 2、青少年或中青年肥胖、体重超重也会引起白天过度困倦; ⒊抑郁症,可能是白天过度困倦的主要诱因,抑郁症患者,白天感到过于困倦的几率是正常水平的3倍。 ⒋糖尿病,白天过度困倦与糖尿病关系密切。糖尿病出现日间嗜睡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近2倍。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患者由于基础代谢低,常有嗜睡的表现。 ⒌最新统计,世卫组织:12国儿童接种甲流疫苗后患上嗜睡症。当地儿童在接受了甲型流感疫苗注射后患上嗜睡症,患者突然昏睡的概率比未接受注射者高出9倍。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北京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期嘉宾介绍 郭兮恒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睡眠呼吸中心主任、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呼吸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睡眠学组委员、美国睡眠科学院委员、美中睡眠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市医疗器械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杂志特约审稿、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特约审稿、中华内科杂志特约审稿、睡眠医学杂志编委、国际呼吸杂志特约审稿、SLEEP特约审稿、Sleep and Respiration 特约审稿、中国医疗常务编委。专业工作:睡眠呼吸障碍。培养硕士研究生:已经毕业三名,并取得硕士学位,在读四名。

346 评论

日月草112

您好,经过期刊导航网小编认真整理,推荐以下期刊,希望有所帮助: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链接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链接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 链接中华肥胖与代谢病电子杂志  链接等等,更多期刊问题可以咨询期刊导航网在线客服,希望有所帮助

277 评论

柏林熊77

网页链接  到这个网站上查看

205 评论

相关问答

  • 儿科药学杂志审稿流程视频

    网页链接  到这个网站上查看

    super阿狸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儿科药学杂志审稿流程视频教学

    许红梅 女,1965年生,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小儿感染性及消化系统疾病20年,现任小儿传染病教研室副主任及感染消化科副主任。现任儿科药学杂

    mengjia097 4人参与回答 2024-06-30
  • 儿科药学杂志审稿流程视频讲解

    其实去学校阅览室看就好了呀…………

    爱中爱帼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儿科药学杂志审稿流程视频介绍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儿童皮肤病亚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13年11月起)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全国常务委员(2005年11月起) 中华医学会皮肤

    无敌小猪猪侠 2人参与回答 2024-06-30
  • 儿科药学杂志审稿流程详细视频

    是“统计源”期刊,不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传染病文章能登,发表难度一般,这个杂志有同行审稿,要做真实性审查、还对参考文献进行核对;还要作者签“声明”,比较规范

    叮当木马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