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17

我是梅干啊
首页 > 论文问答 > 历史文献研究法和田野研究法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必须匿名

已采纳
历史研究法是运用历史资料,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对过去事件进行研究的方法。亦称纵向研究法,是比较研究法的一种形式。在政治学领域中,它着重对以往的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等的研究。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文献法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
340 评论

cathyying850

(1)提倡以多思维与多方法手段构建历史地理的研究方法论地理学本身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方法的多元化明显。基于此,蓝勇提倡历史地理学的研究过程中,应该具有一个更为开放的研究思维与方法,尤其是向地理学、地质学、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借鉴方法和手段,以克服以前历史地理研究主要依靠历史文献、采用简单的计量方法、采用简单的物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的不足。如其所指出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诸要素本来与社会生产力关系相当密切,但受整个中国史研究中轻视社会生产力研究趋向的影响,许多历史地理的研究受到制约,许多问题无法突破。我们不能忘记,正是在历史农业地理中介入了农业技术层面的分析,使我国的农业历史地理的研究走出了一片新天地。这些年我们在研究历史上传统经典式砍烧火耕与结构性贫困关系时,发现它对于破解中国南方亚热带山区的发展贫困原因作用甚大,这不仅使历史经济地理的研究融入更多技术层面的思考,而且也使我们的研究更加受到社会关注”。 (2)提倡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构建历史地理学的新体系从理论上讲,任何事物都是有时空的,身处时空之间,因此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历史地理视域下的研究内容。在学科分支方面,蓝勇指出“历史社会地理、历史物流地理、历史风俗地理、历史学术地理、历史金融地理、历史景观地理等的研究都应加强,如匪患地理、帮会地理、服饰地理、建筑地理、饮食地理、交通方式、资源物流、风尚区域、地域思想、地域人群等的研究空间还很大”。 在研究时段方面,鉴于历史地理学界往往更注重古代,而缺失对近现代历史地理的研究,其指出“这样的研究往往使我们的历史地理研究丧失了与现代社会的沟通。所以我们要加强对近现代历史地理的研究,如我们近期开展的对民国时期历史地理研究、“三线建设”历史地理研究、“大跃进”时期的历史地理研究都是很有意义的”。 (3)提倡注重田野考察,构建史地田野科学田野考察本是来自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等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论,即“直接观察法”的实践与应用,也是正式的研究工作之前,取得第一手原始资料的重要手段。历史地理学的田野考察即脱胎于此。历史地理学界的前辈学者向来注重田野考察的应用,如侯仁之先生在新中国建立后,便长期在我国西北沙漠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开创了沙漠历史地理研究的新领域。 史念海先生亦主张文献记载与田野考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在进行陕西军事地理、黄土高原环境变迁和黄河流域水土环境变迁的研究中,就曾多次带领学生进行野外考察。 针对学界逐渐忽视田野工作的重要性,并认为历史学的田野考察会削弱对历史文献的重视的情况。蓝勇指出,“传统地理文献体现得空间定位的科学信度是相当低的,这在当时的科学背景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说我们今天只依靠这些文献进行研究,可能就会误入歧途,谬之千里。比如地图上出现的“马湖现象”“千顷池现象”,通过田野考察后我们发现古人的地理认知还相当原始落后,明代不可能就有金沙江为长江正源的通识。” 由此,其认为“田野与文献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应该是双赢的关系”,并提出在“重视地方文献的整理、古地图的研究、海外稀见文献的运用”的同时,也要“积极倡导并践行田野考察工作” 。此外,蓝勇还指出在注意区分历史地理学与考古学、人类学的田野工作路径的同时,历史地理学的田野考察也应重新向人类学、考古学学习。其认为“考古学、人类学的田野工作往往更注重一个点的深入分析,往往在一个点上工作几个月或几年的时间,关注田野个案的典型性,我们称为“点上深度田野”,而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决定它的田野工作更注重面上的全面性,关注田野点在空间上的规律性,田野工作的空间可能更为广阔,可以称为“面上表层田野”。应该说这两种田野工作路径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就历史地理学来看,现在也需要向人类学、考古学学习“点上深度田野”工作方法和作风,做到点面结合” 。为贯彻“史地田野考察”的理念,2006年10月,其倡创了我国第一部全面反映人文田野考察工作成果的专业性学术辑刊《中国人文田野》。 (4)提倡历史地理学科学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结合,体现现实关怀史念海先生曾经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历史地理学是“有益于世”的科学。21世纪初,历史地理学界在东北亚问题、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西部开发、资源东调、环境变迁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受到了各类国家重大项目的支持,亦在国内舆论宣传和外交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蓝勇认为“历史地理学的现实关怀,不仅是我们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其重要功能之一”。 其指出“辩证地来看,学术越是关怀现实,受了现实社会的检验越多越广泛,可能对于研究的科学性、精准度要求会更高,因为这种学术受到监督更广泛;反之,对于缺乏前期验证的人文科学而言,如果学术越为孤僻深奥,受到学界和社会的检验越少,以致成为个别人之间的自娱自乐,对学术研究的科学信度要求反而会更加削弱,对研究者的诚信程度更会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针对社会对历史地理学的科学属性认知不够和历史地理学能否对现实产生影响等问题,其又指出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能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研究深度还不够,特别是精准度不够,缺乏现实的可操作性。就如我们的历史环境变迁研究如果得出的仅是古代的环境更好,人类活动破坏环境之类的结论,在今天看来不过是一句正确的废话,社会各界自然会置之不理。但是如果我们研究出历史上燃料换代与城市植被的关系、不同地理背景下植被变化的轨迹和原因的区别,研究出历史上结构性贫困与生态性贫困的区别,研究出历史上不同生产力背景下的环境互动关系差异,可能就会对现实产生更为直接、明显的影响,而社会各界对我们的学科就会有更多的关注” 。(5)提倡尽全时空、人地互动,构建“人地时空学”2002年,蓝勇在《中国历史地理》一书中,提出了现代历史地理学的两个大的特点,即“尽全时空”与“人地互动”,并从发展角度认为历史地理学在将来应发展成为“人地时空学”。 传统历史研究一般只注重历史的时间迁移,不注重历史的空间差异,或只注重历史的个别空间,而不尽全关注历史的所有空间。蓝勇总结为“传统历史研究只注重个别无机组合经济文化资料的时间迁移,而没有着意探讨整个经济文化资料的空间差异,更缺乏对整个经济文化资料的时空函数关系的探讨。” 在此认知基础上,其提出了“尽全时空”的理念,认为“现代历史地理学要以“尽全时空”为第一理念,建立连续的地理剖面,就是建立连续时间的空间剖面,对于我们这些学习历史出身学者来看,尤其要注意空间的尽全,不可有空间点的选择上“举例子”等以点代面,见树不见林的观念,树立尽全空间点基础上统计出结论的理念”。 “人地互动”即现代历史地理学中所说的“人地关系”,强调分析社会现象的环境起始因素。20世纪以来,人地关系在国内多次受到关注,但地理环境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至21世纪初近20年间的讨论中才充分得到了科学上的充分肯定。蓝勇的“人地互动”理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其认为“历史地理学是研究历史时期人类地理环境,以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科学,历史时期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是相互左右和影响的” ,并指出“从长时段看,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肯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只是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里,人类可以加速和减缓历史发展的过程,在一些具体问题上起决定作用;不能片面地强调生产力越高,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越小,更要注意社会生产力越高,人类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和更深刻的程度上接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地理环境一方面通过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影响人类社会及其上层建筑,一方面直接影响民族性格,造成文明的差异。这两者并不冲突,这更能体现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复杂性” 。

312 评论

陈家小鱼儿

当代人类学通常划分为四大分支:文化人类学(也称为社会人类学)、考古学、语言人类学、生物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这个四大分支的人类学也反映在许多大学部教科书,以及许多大学的人类学课程。在英国以及许多欧洲的大学,这些分支往往安置在不同科系,且被视为不同的学科文化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田野调查法田野调查法也称为田野工作,是一种对一个社会及其生活方式亲身从事的长期性的调查和体会工作。实地参与观察法这是文化人类学最有特色的研究法。文化人类学家特别注重通过直接的观察,收集每一手证据。全面考察法采用这种方法,人们在选择研究一种人类行为时,必须全面考察与之相关联的问题。比较法比较法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中无时无刻不在使用。概念分析法概念分析法即构建一个或若干个概念以分析各种社会文化现象。它首先从个别文化的经验材料中归纳出一般原则,然后把它作为分析文化的工具,以分析其他文化现象。

333 评论

吉吉狼外婆小号

田野调查又叫实地调查或现场研究,属于传播学范畴的概念。主要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如人类学,民俗学,考古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民族音乐学,地理学,地质学,地球物理学,语言学,古生物学,社会学等,其英文名为Field work。科学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是由英国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Bronisław Kasper Malinowski)奠定的,在我国这方面卓有成绩的是著名社会学教费孝通先生。其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就是参与观察。它要求调查者要与被调查对象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从中观察、了解和认识他们的社会与文化。田野调查工作的理想状态是调查者在被调查地居住两年以上,并精通被调查者的语言,这样才有利于对被调查者文化的深入研究和解释。传统的田野调查方法花费时间和精力,花费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如果方法运用有不得当的地方,那么其信度和效度也会大打折扣。

201 评论

相关问答

  • 历史文献研究法和田野研究法

    田野调查又叫实地调查或现场研究,属于传播学范畴的概念。主要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如人类学,民俗学,考古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民族音乐学,地理学,

    liyingyong 3人参与回答 2024-06-30
  • 历史文献研究法和田野

    《史记》,《资治通鉴》,〈二十四史〉

    123456789小姐 4人参与回答 2024-06-30
  • 历史文献研究法和田野研究法哪个好

    当代人类学通常划分为四大分支:文化人类学(也称为社会人类学)、考古学、语言人类学、生物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这个四大分支的人类学也反映在许多大学部教科书,以及许多

    sunhui3650 4人参与回答 2024-06-30
  • 历史文献研究法和田野研究法的区别

    历史地理学作为真正科学意义上的学科在中国存在的时间只有一个世纪左右,传统的沿革地理还不是真正学科意义的历史地理学。因此,当前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与理论还有继

    零下十三月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历史研究法和文献研究法

    实验条件,理论分析,数值法

    BuleS天之蓝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