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04

新民娜姐
首页 > 论文问答 > 以珠算为题的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xiaomianwowo

已采纳
算盘的起源问题直至今天仍是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三说。 一是清代数学家梅启照等主张的东汉、南北朝说。其依据是,东汉数学家徐岳写过一部《数术记遗》,其中著录了十四种算法,第十三种即称“珠算”,并说:“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后来,北周数学家甄鸾对这段文字作了注释,称:“刻板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游珠,中间一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珠各当一。至下四珠所领,故云‘控带四时’。其珠游于三方之中,故云‘经纬三才’也。”这些文字,被认为是最早关于珠算的记载。但是一些学者认为,此书描写的珠算,充其量不过是一种记数工具或者只能作加减法的简单算板,与后来出现的珠算,不能同日而语。 二是清代学者钱大听等主张的元明说,即算盘出现在元朝中叶,到元末明初已普遍使用。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第二十九卷《井珠》,引当时谚语形容奴仆说:“凡纳婢仆,初来时日擂盘珠,言不拨自动;稍久,曰算盘珠,言拨之则动;既久,日佛顶珠,言终日凝然,虽拨亦不动。”后人称此为“三珠戏语”。把老资格的奴婢比作算盘珠,拨一拨动一动,说明当时的算盘已很普及。宋末元初人刘因的《静穆先生文集》中有一首以《算盘》为题的五言绝句:“不作翁商舞,休停饼氏歌。执筹仍蔽簏,辛苦欲如何。”这也是算盘在元代出现的明证。至于明朝,永乐年间编的《鲁班木经》中,已有制造算盘的规格、尺寸,还出现了徐心鲁《算珠算法》、程大位《直指算法统宗》等介绍珠算用法的著作,因此算盘在明代已被广泛使用,这是毫无疑问的了。
312 评论

kasumi0330

国家没有禁止珠心算,而是一直在推广珠心算。以蒙阴县为例,蒙阴县加大对刘洪及珠算文化的研究,举办全国珠算学术研讨会,探讨珠算传承方法,研究珠算与现代文化的结合。对刘洪及珠算文化的发展历史细致地梳理和研究,争取学术会有新成果,并出版论文集。而且蒙阴县结合 “文化遗产日”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开展“珠算文化进校园”活动,在中小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兴趣班,传习珠算文化的基础知识、体验算盘计算技艺。而且结合蒙阴县“六馆一中心”项目建设,收集老算盘、珠算书籍,搜集整理珠算文化的相关资料,在博物馆展陈中,演示珠算演变过程、以实物、新科技展示等手段让人民更加直观地认识珠算文化。同时,结合刘洪文化公园项目建设刘洪纪念馆,对算圣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展示。组织人员到蒙阴采风,适时创作有关珠算的长篇小说并拍成电视剧。举办世界级珠算或珠心算培训班, 在幼儿园和小学开展珠心算特色班。

170 评论

相关问答

  • 以珠算为题的论文

    算盘的起源问题直至今天仍是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三说。 一是清代数学家梅启照等主张的东汉、南北朝说。其依据是,东汉数学家徐岳写过一部《数术记遗》,

    小苹果草莓心 1人参与回答 2024-06-26
  • 珠心算论文题目

    我初三~别以为我逃学,我今天有事了呵~两个不都一样么?

    刘思韵2522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5
  • 关于珠心算的论文题目

    没有直接用处,但可以适当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不过也因人而异,孩子,我还是建议以开心快乐、顺气自然为主,不用用无休止的课外班把孩子本应该有的快乐全部占用了,,

    隔壁老袁无敌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4
  • 有关珠算的论文

    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的脚步无处不在。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济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买与卖,存款与保险,股票与债券……都已进入我们的

    猫与老虎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6
  • 以酒为题的论文

    在一生中,将会有许多韵味不同的酒。在你天真烂漫时,你将会尝到第一杯“葡萄酒”它酸甜的味道,让人想起是多么余味绕梁,他如同大海中翻腾不息的波浪,他在那大海中自由穿

    水里漂浮的雨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