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32

lin10241121
首页 > 论文问答 > 汉文佛教文献研究杂志官网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空空的小新

已采纳
本书汇集论文32篇,有对汉语史研究和训诂学研究的关系的论述,有对当前中古、近代汉语词汇、语法研究的综述和展望,也有对该领域一些研究语料的价值的分析,更主要的是对中古、近代汉语词汇、语法研究中诸多疑难问题的考证及进一步探讨。所做工作涉及汉语俗语词、俗字的考释、口语语法规律的探索、俗语言文献的整理等多个方面,对汉语史研究、古籍整理、辞书编纂以及高校语文教学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书后附有“本书重要词语音序索引”。  董志翘(1950—)男,浙江嘉兴市人。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中心主任、中文系主任,兼任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  主要从事汉语史、训诂学及古典文献学的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重点社科项目1项、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3项、省政府社科基金项目1项。出版专著《中古虚词语法例释》、《训诂类稿》、《<唐求法巡礼行记>词汇研究》、《中古文献语言论集》、《<观世音应验记三种>校注》、《20世纪以来中古汉语词汇研究论纲》等9部、译著l部,参编大型语文辞书4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20余篇。其代表作曾获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2002)、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1项(2003)、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1995、2001)、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2002、2006)。  序  21世纪中古、近代汉语词汇研究随想  中古汉语语法研究概述  训诂学与汉语史研究  汉文佛教文献语言研究与训诂学  汉译佛典的今注今译与中古汉语词语研究  ——以《贤愚经》《杂宝藏经》译注本为例  试论《观世音应验记三种》在中古汉语研究方面的语料价值  《高僧传》的史料、语料价值及重新校理与研究  故训资料的利用与古汉语词汇研究  ——兼评《故训汇纂》的学术价值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比数”新解  扬雄《方言》与中古、近代汉语词语溯源(二例)  佛教文献与《世说新语》疑难词语考释  《世说新语》疑难词语考索  中古汉语中的“快”及与其相关的词语  汉译佛典中形容词的“同义复叠”修饰  中土佛教文献词语零札  中华版《高僧传》校点商补  梁《高僧传》“疆场”例质疑  “儿”后缀的形成及其判定  ——兼与竺家宁先生商榷  《唐律疏议》词语杂考  敦煌社会经济文献词语略考  汉语词汇研究与敦煌社会经济文书的整理
350 评论

哟西小得瑟

两汉上郡龟兹属国及其文化遗存,《人文杂志》2008-CSSCI 早期儒家“礼”的宗教思想,《世界宗教研究》2008- CSSCI The Non-Religious Nature of the Original Buddhism in Ancient Indi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 2008, V 1, Issue 2, C (Second Author) 庄严神圣慈悲净洁:佛教僧众的公众形象之我见,《和谐社会与道风建设》,宗教文化出版社 秦汉上郡治所考,《唐都学刊》2008-1,06.《世说新语》与佛教,《西北大学学报》2008-1, CSSCI07.禅宗六祖得名小考,《禅和之声》,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08.“史”与宗教信仰,《东方丛刊》2007-4,09.佛教文学刍议,《郑州大学学报》2007-4, ISSN1001-8204, CSSCI10.佛教对中古议论文的贡献和影响,《文学评论》2007-4, CSSCI11.“史”与宗教,《南开学报》2007-3, CSSCI12.弥勒、弥陀净土信仰之兴起,《中国文化研究》2006-4, CSSCI收入《古典文献的考证与诠释》,台北:学生书局2006年,13.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佛教神学思想,《文艺研究》2006-10, CSSCI收入《文学与宗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民族精神与西北民族宗教文化,《华夏文化》2006-3,15.佛教对中古文人思想观念的影响,《文学遗产》2005-5, CSSCI16.佛典汉译及汉译佛教哲学对中国古代诗学的影响,《文艺研究》2005-3, CSSCI《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2重要论文摘转, 人大《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7全转, 《中国学术年鉴》2005年卷收录,李光哲、吴秀卿主编《中国北方文学与文化》,韩国文化社2008收录。17.南朝性灵说与大乘涅槃学,《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22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CSSCI18.弥陀净土信仰与谢灵运的山水文学创作,《学术月刊》2004-3, CSSCI人大《中国古代文学研究》2004-5全转, CSSCI19.慧远对道安的突破与超越,《四川大学学报》2004-3, CSSCI20.天竺佛教语言及其对中国语言学的影响,《人文杂志》2004-1, CSSCI21.王维、柳宗元、刘禹锡对惠能禅的总结与推动,《陕西师大学报》2004-1, CSSCI,《长安都市文化与朝鲜、日本》,日文版,东京:汲古社《长安都市文化与朝鲜、日本》,汉文版,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22.禅宗的主体实践论,《曹溪禅研究》第1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9,23.佛教对六朝志怪小说的影响,《复旦学报》2002-2, CSSCI24.大乘般若学与晋宋山水文学,《佛学研究》2001年刊,25.梵语、梵呗、佛曲:南北朝诗歌韵书的一个源头,《觉群》(学术版),商务印书馆2001-11,26.佛教故事:中国五朝志怪小说的一个叙事源头,《中国文化研究》2001-1, CSSCI27.齐梁诗歌声律论与佛经转读、佛教悉昙,《文史哲》2000-6, CSSCI人大《宗教》2001-2全转, 《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01-1摘转,28.齐梁崇佛文人游写佛寺之诗歌,《人文杂志》2000-5, CSSCI29.大乘涅槃学与谢灵运的山水诗,《陕西师大学报》2000-4, ICSSCI人大《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2001-5全转,30.佛教造型艺术释略,《民族艺术》2000-3, CSSCI31.汉语言文化与永明诗歌声律论,《江海学刊》1999-5, CSSCI32.略论慧远的禅智说与审美心理思想,《佛学研究》1998年刊,33.慧远的禅智论与东晋南北朝的审美虚静说,《文艺研究》1998-5, CSSCI, 人大《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9-1全转,《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9-1摘转,收入罗宗强编“20世纪百年学术文存”《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34.齐梁三大文学集团的构成及其盟主的作用,《社会科学战线》1998-2, CSSCI人大《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8-7全转, 走出空寂的殿堂——唐代诗僧的世俗化,《文史知识》1997- 《文心雕龙》与佛教成实学,《文史哲》1997-5, CSSCI人大《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7-11全转《新华文摘》1997-11摘转 《心经》:一部微型的大乘空宗般若学,《东方论坛》1997- 尼采的虚无主义与上帝之死,《黔南师专学报》1996-人大《外国哲学与哲学史》1996-8全转, ISSN39.试论中国文学批评中的解释学思想,《文艺理论研究》1994-2,CSSCI人大《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4-7全转 佛教哲学对中国古代审美真实论的影响与启示,《人文杂志》1993-1, CSSCI人大《无神论、宗教》1993-2全转41.略论王国维的审美境界说,《人文杂志》1992-4, CSSCI人大《中国古近代文学研究》1992-10全转42.对中华远古文化研究新路的尝试,《学术月刊》1991-CSSCI

247 评论

相关问答

  • 汉文佛教文献研究杂志官网

    本书汇集论文32篇,有对汉语史研究和训诂学研究的关系的论述,有对当前中古、近代汉语词汇、语法研究的综述和展望,也有对该领域一些研究语料的价值的分析,更主要的是对

    journeyjasm 1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汉文佛教文献研究杂志官网网址

    一、全国发行的佛教和社科宗教类杂志  《中国宗教》 北京西城区后海北沿44号院 100725 邮局/杂志社订阅  《法音》 北京西四阜内大街25号

    云飞扬了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汉文佛教文献研究杂志官网电话

    支持楼上的我也只知道北大是比较专门的

    美味一起等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汉文佛教文献研究杂志官网查询

    一、全国发行的佛教和社科宗教类杂志  《中国宗教》 北京西城区后海北沿44号院 100725 邮局/杂志社订阅  《法音》 北京西四阜内大街25号

    笑之典典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汉文佛教文献研究杂志

    敦煌藏经洞文献(ABC) 。A大约百分之九十是佛教文献B保存的诗歌数量很多,价值很高C保存了有关摩尼教、景教文献D保存了大量元、明时期的公私文书

    cool100886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