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39

苏州小诸葛
首页 > 论文问答 > 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论文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就在水的一方

已采纳
区域经济合作方面的论文其实都差不多的模式
358 评论

七月小太阳

《区域经济政策》,商务印书馆, 《中国区域经济问题》(参与),商务印书馆,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2004——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纪宝成、杨瑞龙主编,参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区域经济理论》(合著),商务印书馆, 《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区域经济政策——理论基础与欧盟国家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统筹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第1期 关于我国未来规划体系的改进问题思考,《天府新论》,2004年第1期 推动企业主导型区域合作模式,《经济日报》,2004年12月20日 环京区域经济合作发展问题探讨,《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统筹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研究,《新华文摘》(转载),2004年第7期 中国重要的区域问题与统筹区域发展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关于我国未来规划体系的改进问题思考,《复印报刊资料•国民经济管理》(转载),2004年第3期 再造西部地区投资软环境,《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京津冀都市圈合作思路与政府作用重点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4年第4期 行政区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北京规划建设》,2004年第4期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区域分工与合作问题探讨,《经济经纬》,2004年第6期 京津冀都市圈合作思路与政府作用重点研究,《复印报刊资料•地理》(转载),2004年第6期 北京市未来房地产需求趋势分析,《城市开发》,2003年第2期 北京城区发展差距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中部六省怎样走出尴尬,《中国经济周刊》,2003年,第11期 西部地区投资的区际比较及其软环境分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几点建议,《问题与思路》,2003年第23期 预防新一轮区域经济冲突,《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2期 预防新一轮区域经济冲突,《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2002年第4期 北京市房地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上),《首都经济》,2002年第6期 北京市房地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下),《首都经济》,2002年第7期 区域间技术和创新传播的理论分析与政策思考,《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年第4期 预防萧条病与北京市功能重构,《城建工作研究》,2002年,总第128期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本取向辨析,《首都经济》,2001年第2期 警惕第三轮区域大战爆发,《中国信息报》,2001年4月9日 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与经济学职业的发展,《经济学动态》,2001年第5期 北京市“十五”期间的结构调整重点的政策支持,《首都经济》,2001年第6期 西部中心城市功能极化与外溢效应完善问题,《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我国区域管理缺些什么,《中国信息报》,2001年5月7日 联动解决各类区域病——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本取向,《西部开发论》,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本取向辨析,《首都经济》,2001年第2期 警惕第三轮区域大战爆发,《中国信息报》,2001年4月9日 区域分工与区域贸易保护的理论分析,《理论研究》,2000年第5期 中国农业如何应对WTO挑战(合作),《学术研究》,2000年第1期

207 评论

jessicabeck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体化的含义是把各个部分结合为一个整体一体化概念在很多的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领域中得以应用在经济学领域里,一体化首先出现于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研究中自上世纪50年代初起,一体化被广泛应用于对国际经济活动的研究中,用来形容多个国家独立的经济活动融合为紧密相联的一个整体的经济活动按照涉及的国家范围来划分,经济一体化可以分为区域性的经济一体化和世界性的经济一体化就目前经济一体化的实践和理论来看,经济一体化主要是区域性的 经济一体化的定义最早是由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54年提出的他认为:"经济一体化就是将有关阻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加以消除,通过相互协调与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 丁伯根还把经济一体化分为消极一体化和积极一体化他认为,消除歧视和管制制度,引入经济交易自由化是消极的一体化;而运用强制的力量改造现状,建立新的自由化政策和制度是积极的一体化 关于经济一体化的定义众说纷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定义是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在1961年则提出的他说:"我们建议把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种状态就过程而言,它包括旨在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差别待遇的种种举措;就状态而言,则表现为各国间各种形式的差别待遇的消失" 巴拉萨的定义是从行为或手段的角度来描述经济一体化的,但没有指出经济一体化的目的或效果是什么为此,另外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柯森对巴拉萨所说的一体化是"过程"解释为:"导向全面一体化的成员国间生产要素再配置;对一体化是"状态"解释为"业已一体化的国家间生产要素最佳配置" 波兰经济学家查尔斯托斯基回避"过程"或"状态"之分,指出经济一体化的本质是劳动分工,即"按国际劳动分工的要求来调整各国的经济结构" 我们综合了众家之说,把区域经济一体化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协商并缔结经济条约或协议,实施统一的经济政策和措施,消除商品,要素,金融等市场的人为分割和限制,以国际分工为基础来提高经济效率和获得更大经济效果,把各国或各地区的经济融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联合体的过程 国家或地区之间经济政策和措施的统一,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内部经济政策和措施的统一,即有关成员国之间实施统一的经济贸易政策;另一个方面是外部经济政策和措施的统一,即有关成员国之间实施统一的对非成员国的经济贸易政策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践中,并不是一开始就在这两个方面同时实现统一的参与一体化的国家往往先在成员国之间取消贸易和其它经济活动中的人为限制,逐步实施统一的内部经济政策,然后实现外部经济政策的统一 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成员国之间在经济政策上实现一定程度的统一,实质上是成员国经济主权一定程度的限制和让渡这种经济主权限制和让渡程度的区别,意味着成员国之间经济结合程度的高低,从而可划分出不同层次和水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经济主权限制和让渡出来的部分,需要有一个组织机构来管理及行使因而在较高层次和水平的区域经济一体化中,一般都有一个根据条约或协议而组成的超国家机构,并赋予该超国家机构一定的权力和职能随着经济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各成员国逐步向该机构让渡更多的经济主权,由该超国家机构行使更多的共同内部经济政策和一致的对外经济政策 区域经济一体化包含着两层含义: 一层含义是指成员国之间经济活动中各种人为限制和障碍逐步被消除,各国市场得以融合为一体,企业面临的市场得以扩大;另一层含义是指成员国之间签订条约或协议,逐步统一经济政策和措施,甚至建立超国家的统一组织机构,并由该机构制定和实施统一的经济政策和措施对此, 学术界将前者称为功能性一体化, 将后者称为制度性一体化功能性一体化与制度性一体化是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两种趋势功能性一体化的发展来自于各国市场经济自发的内在要求,当它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必然要求制度性一体化给予保障和促进;而制度性一体化会加深功能性一体化的程度功能性一体化是制度性一体化的准备,具有一体化的实质性意义;制度性一体化是功能性一体化的阶段性标志,具有一体化的形态性意义 因此,功能性一体化与制度性一体化具有密切的关系两者既可相互促进,也可相互制约从世界区域一体化的实践来看,制度性一体化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制度性一体化的进展

115 评论

肥猫啃鱼头

其次,与以往西方地缘政治学者所认为的包括中亚在内的欧亚大陆腹地是全球战略竞争中心不同,“一带一路”构想旨在使中国发展引擎所驱动的地缘经济潜力,形成巨大的正外部性,为相关国家和地区所共享。它展示出中国将自身发展的宏伟愿景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愿景相结合,将“中国梦”和“亚洲梦”、“欧洲梦”相连接,支持有关国家改善民生、增加就业和工业化的努力,积极为沿线地区提供国际公共产品,让有关国家安心、舒心、开心。为了消除一些国家的疑虑,中国庄严宣布决不干涉中亚国家内政,不谋求地区事务主导权,不经营势力范围,而是要相互坚定支持,做真诚互信的好朋友;要将政治关系优势、地缘毗邻优势、经济互补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优势、持续增长优势。 对于中国而言,“一带一路”构想寄托着多层次的区域合作愿景,对于丝绸之路中国国内段和国际段都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其一,从国内段而言,这是一个引领未来中国西部大开发、实施向西开放战略的升级版。西部地区拥有中国72%的国土面积、27%的人口,与13个国家接壤,陆路边境线长达85万公里,但对外贸易的总量只占中国的6%,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所占的比重不足10%。因此,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最大的潜力在西部,拓展开放型经济广度和深度的主攻方向也在西部。西部大开发已实行了15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而未来的西部大开发,需要建立在对内对外开放的基础上,通过扩大向西开放,使中国西部地区与中亚、南亚、西亚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得以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实现东西部均衡协调发展的关键一环。其二,从国际段的中国紧邻区域而言,这一构想符合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新方向。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内正式成员的中亚国家、俄罗斯等都面临经济发展的重大任务,安全与合作是推动组织发展的两个“轮子”,而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该组织元首峰会和总理会议的重要议题。此外,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共同体存在一定的互补性。特别是欧亚经济共同体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地跨欧亚、南亚、西亚,有一定重合,大都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之间,通过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同欧亚经济共同体的合作,有关国家都可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175 评论

相关问答

  • 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论文

    其次,与以往西方地缘政治学者所认为的包括中亚在内的欧亚大陆腹地是全球战略竞争中心不同,“一带一路”构想旨在使中国发展引擎所驱动的地缘经济潜力,形成巨大的正外部性

    三万英尺001 3人参与回答 2024-06-30
  • 关于区域经济学的论文选题

    我这儿有,给个邮箱发给你

    shazidoumei 2人参与回答 2024-06-30
  •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论文

    专业论文(2000年以来):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集体行动与二十国集团的作用”,《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年第2期,李晓、冯永琦。  “香港离岸人民币利率的

    Ares填词人 1人参与回答 2024-06-30
  • 关于国际经济合作的论文

    国际经济学最新理论概述[下] 国际经济学最新理论概述[上] 国际经济学最新理论概述 关于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商法的学科设置的思考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 经济全球化

    车厘子妈妈 3人参与回答 2024-07-01
  • 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论文题目

    最好写你家乡当地的东西,一些资料可能比较好找。最好,写之前预先规划下,知道自己要找哪方面资料从哪儿找

    BOBO薄荷 5人参与回答 2024-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