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1

黄陂跑跑
首页 > 论文问答 > 国学与经典论文范文初中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花花绿绿2014

已采纳
记得读中学时老师讲《孔雀东南飞》一文,文章并不算太长,我们学了一个星期,却一点不感到累。在这一周里我们被故事的内容深深吸引着,作者的文笔是那样的流畅、优美,用词是那样的精辟,凄美的情节让我们为之而动容。后来在课外,读了王勃的《藤王阁序》,更是爱不释手,其文章情文并茂,奔放自然之势,读来摄人心魄,其中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真是千古绝唱,让我感山川是那么的壮美,意境是那样的深远,有一种想投身于大自然中,去过闲云野鹤般生活的冲动。  后来,我成了一名语文老师,把我喜爱的文学知识传授给我的学生们,让他们去享受这份美,不断地陶冶着自己的情操,真好。当我有孩子后,那时社会上掀起了学《论语》的高潮,提出半部《论语》走天下,孩子五岁时,我和她一起听《论语》的光碟,她虽听不懂,但多听几遍后就能背诵,而且背得抑扬顿挫,有滋有味,我一边听她诵读,一边看文中注释,我深感古人是那么充满智慧,它把普通百姓的为人之道,君臣之道,帝王之道讲得那样精深、透彻,充满哲理,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些道理不仅适用于古,也同样适用于当今,乃至于永远。  学校我们又开展了“诵国学经典,传华夏文明的”的诵读活动。而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鼓舞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而我教的学生还小,我给他们推荐的是《三字经》和《弟子规》。早读时,我和孩子们一起拍手诵读,班会课上。我们选一些浅显易懂的典故如:《孔融让梨》、《昔孟母择邻处》等来讲或看这一类的故事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些句子深奥,我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就上网查资料,自己消化后再讲给孩子们听,一学期下来,我觉得自己的身心又一次受到了洗礼,让我不自觉地规范着自己的行为。真是润物细无声。  我想只有自己融入进去是不够的,我也应该让我的学生通过对国学的诵读与理解,然后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知书达礼。谦让、勤俭、善良等。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我们应该学习和具备,只有不断地学习优秀的东西,不断地纠正自己,完善自己,我们所培养出的学生才具有华夏的风范,要让我们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代代相传下去,而学校教育是最好的途径,只有让国学走进课堂,大家共同学习,共同受到洗礼,才可能使我们的民族精神成为我们的信仰  1、排比入题,先声夺人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丽,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  (《因诚信酿造生活》)  排比,能增加文章气势,朗朗上口,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用来状物,能景象纷呈;用来叙事,能酣畅淋漓;用来说理,能气势磅礴;用来辩论,能排山倒海;用来抒情,能汪洋恣肆。  2、整散交错,灵巧入题  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选择最柔和的;若能采来香山红叶,我选择最艳丽的;若能摘下满天星辰,我选择最明亮的。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是最好,但我的选择,我相信。  (《我的选择,我喜欢》)  整散句结合,能使句式灵活多变,增添文章旋律感和音韵美,给人一种审美感受。 开头用“月光”—“柔和”、“红叶”—“艳丽”、“星辰”—“明亮”构成铺排,色彩鲜明,有先“色”夺人之妙,兼具音韵之美。  3、引文入题,典雅厚重  清代张潮《出梦影》中有言:“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yǒu)为知己。”当面对大海;面对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为知己呢?(《面对大海》) \'  引用前人文句,顺着引文的文气,巧妙引出话题。  4、细腻描绘,形象入题  我曾用水的眼睛审视生活,生活也曾如秋水般阴郁、遥远。阳光透过枫林洒下来,我顺着光束向上望,却似乎又看到一望无际的蒹葭,雾雪般的白色,水草般的柔软。在一片渺渺中我看到了妈妈的眼睛,看到了当年妈妈做出选择的那一刹那。  (《让睫毛载来爱,载来幸福》)  中描述性语言往往容易流于刻板和平淡,但如果考生能巧妙抓住特征,注意借鉴,灵活地加以创新,则能打破描绘的刻板和叙述的平淡,让形象的描述飘逸出令人心荡神驰的诗情画意 S_  5、警句突现,启迪入题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与死,除了那几声欢呼,几阵痛哭外,便再没了别的。那么,生与死之间的——生命呢?(《生命是什么》)  警句式的开篇令人注目。“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死之间是生命”。凝练、平易、深刻、精辟。  6、对话开篇,引人入胜  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涅磐前对从弟子说:“你看看我的牙齿,怎么样?”“都掉光了。”“那以舌呢,还在吗?”“还在。”“所以说,坚韧的东西总是比坚硬的东西强”。(《坚韧——我追求的品格》)  一则深透禅机的对话,引出了“坚韧”的内涵,推出了文章的观点  7、事例开篇,简洁铺陈  选择是难的,更何况是心灵的选择。高渐离为了荆轲,他选择了死;马本斋的母亲为了革命,她选择了牺牲;祝英台为了真挚的爱情,她选择了化蝶。在这友情、亲情与爱情之间的选择,他们是这样做的—— (《生死之间》)  文章开头以名人事迹简洁铺陈:高渐离为友情选择了死亡,用自己的头颅捍卫了“士为知已者死”的至理名言,成为千古奇士;马本斋的母亲选择献身,用自己的至情——博大母爱以殉人间大义,为儿子也为后人树起一座人格丰碑;祝英台选择了化蝶,用自己的灵魂升华了梁山伯的爱情,为有情人的天长地久树立了楷模。  8、对称开篇,整齐明快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 \'  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 (《学会历史般的旁观》)  文章开头用一组对称句子,赋予蝶、蜂、花人的性情,通过生动贴切的拟人手法,形式与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体现了考生高超的语言技巧。  9、诗词开篇,凸显底蕴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是李后主的感悟;“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李清照的感受;“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是徐志摩的不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又是苏东坡的坦荡…… (《美丽的离别》)
329 评论

山水平川

1、唐代小说重写研究,重庆出版社,2004年(2005年精装版);2、八代谈薮校笺,中华书局,“古体小说丛刊”系列,2010年(2013年修订再版);3、唐五代逸句诗人丛考,中华书局,2011年;4、《钟云舫全集校注》之《招隐居校注》,第二作者,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5、王筠集校注,中华书局,2013年;6、初中文言文精析训练(初一),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2005年;7、初中文言文精析训练(初二),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2005年;8、初中文言文精析训练(初三),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2005年;9、中国诗歌史简明教程,主编,重庆出版社,2010年;10、大学生人文与科学素质教育读本,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11、读点经典(36辑),副主编,重庆出版社,2008年至2011年;12、读点经典(2009年合订本),副主编,重庆出版社,2010年;13、读点经典(第1-20辑精选本),重庆出版社,2010年;14、诸子百家箴言精选,第三副主编,重庆出版社,2011年;15、读点经典(俭以养德专集),重庆出版社,2011年; 1、明陈继儒《虎荟》研究,文献,1998(3)。2、仙凡之爱及其磨难―关于题材发展演变规律的探讨,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9(3)。3、中国“难题求婚”型故事的婚俗历史观―与母系氏族社会晚期婚姻制度的关系假说,延安大学学报,1999(1)。4、李善注《登徒子好色赋》勘误,江海学刊,1999(4)。5、原始部族成人仪式的巫术内涵――回归经典的理论思考,唐都学刊,2000(1)。6、《文心雕龙》与佛教关系简论,西北大学学报,2000(2)。7、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考异》一则辨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1)8、白行简年谱,文献,2002(3)。9、白行简行年事迹及其作年考,文学遗产,2003(4)。10、《李娃传》主题新论,中国文学研究,2003(1)。11、《李娃传》为白行简晚年作品新考,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报,2003(1)。12、中国古代小说重写情节型本事的三种基本模式,海南大学学报,2002(4)。13、中国古代小说重写结构型本事的四种基本模式,海南大学学报,2003(4)。14、勾栏: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互影响的一个范例,唐都学刊,2002(1)15、唐人小说对“三言二拍”素材与成书方式的影响,延安大学学报,2002(3)。16、谭正璧《三言二拍资料》札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4)17、体大思精洞彻禅机――评吴言生博士《禅诗研究》,中国禅学(第二辑),2003。18、“二度创作”文本的主题与小说本事研究,明清小说研究,2004(3)。19、重写视角下的唐传奇《补江总白猿传》论,东方丛刊,2004(第二辑)。20、《全唐诗》收诗拟题署名并误且重出一则考辨,江海学刊,2004(6)。21、日本汉诗新生运命的契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5)。22、《敦煌变文集》补校散录,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5)。23、沉默的妇德与宗法家庭婚姻伦理,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2)。24、《莺莺传》:唐中期政治文化变迁与唐传奇诗法叙事的典型读本,东方丛刊,2005(第三辑)。25、贾松即曹松考辨,江海学刊,2005(4)。26、唐代小说影响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文学评论,2005(3)。27、唐传奇《三梦记》的结构渊源及其重写史论,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3)。28、重写:文学文本的经典化途径,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6)。29、论《周秦行纪》,中文自学指导,2007(5)。30、唐传奇《三梦记》的叙事语境及其题材重写史论,清华大学学报,2008(3)。31、论梁代诗人王筠,西南大学学报,2008(4)。32、论唐五代小说中的小说评论行为,海南大学学报,2009(6)。33、隋《谈薮》及其作者阳玠考,文学遗产,2011(1)。34、《厨院新池记》作者新考,第二作者,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2)。35、“元超三恨”与唐人相关小说叙事三探,文艺研究,2012(6)。36、王筠年谱,中华文学史料(第三辑),西北大学出版社,2012。37、《全唐诗》编撰失误考证及其启示,第一作者,出版发行研究,2013(5)。38、社会化生存中的道德困境:《任氏传》的主题与叙事策略,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6) 1、白行简行年事迹及其作年考,《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3年第11期全文转载2、重写视角下的唐传奇《补江总白猿传》论,《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11期全文转载3、唐传奇《三梦记》的结构渊源及其重写史论,《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5期摘发4、“元超三恨”与唐人相关小说叙事三探,《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2年第10期全文转载。承担课题:1、梁《王筠集》辑校与研究,全国高校古委会直接资助项目,20072、《全唐诗》逸句及作者综考,教育部社科规划一般项目,20083、《全唐诗》逸句及作者汇考,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20084、唐古文家李华、萧颖士、独孤及文集整理与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20095、唐李华集研究与校注,重庆市文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诗学中心)项目,20106、清明、端午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经典,重庆市委宣传部重点项目,20127、空间视野中的唐五代佛寺与文学互动关系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0138、钟云舫戏剧研究,重庆市“十一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规划项目,主研第二,20069、经典阅读与人文素质教育研究,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大课题,主研第一,200910、中学语文教学案例制作,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创新平台项目,201011、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与非师范方向教学方案与评估标准研究,西南大学教改项目,201012、大学生经典阅读与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建设,重庆市教委高教改革重大项目,主研第一,201013、教师教育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建设资助项目,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创新“985”平台项目,201114、“含弘学院文学基础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西南大学教改重点项目,201215、重庆市本科高校“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汉语言文学”,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13

165 评论

舜井街的猫

上个星期,姑姑送了我们两张《捉妖记》的电影票。下午,我和妈妈一起去看了这部电影。  电影讲的是宋天荫(男)阴差阳错怀上了小妖王胡巴,在天师霍小岚的帮助下,展开了一场捉妖和护妖的斗争。  霍小岚带着怀着孕的宋天荫躲进了一家小客栈,当天晚上,宋天荫在房间里休息,霍小岚则下楼去吃饭,这时,她忽然发现整个客栈里竟然全是天师!天师是要抓妖的!她赶紧跑上楼去,叫宋天荫赶快离开,可是小妖王却在这时候要出来了,他们一时走不了了,霍小岚在那儿拼命地催促:“快生呀!快生呀!”她的叫声引来了一位官员的夫人,她推门进来,想给他们帮忙。这时,小妖王突然出来了!而且还是从宋天荫的嘴巴里喷出来的!官员的夫人看见了,吓得呆住了。看到这里,我真是快笑死了,原来生小孩还有这样的生法,如果这种事情真的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把人吓死才怪!  小妖王胡巴出来后,霍小岚决定把胡巴卖掉,于是,他们把胡巴卖给了一个老板娘,小妖王胡巴被装在一个带电的笼子里,它十分想出去找宋天荫和霍小岚,但它一旦碰到笼子,就会被电击,最后怎么也出不去的它哇哇大哭起来。我十分同情胡巴,我觉得它好可怜,但我同时也知道,宋天荫和霍小岚也是舍不得它的,宋天荫走时一步一回头,胡巴在他每一次回头的时候露出一个笑容,希望宋天荫能来救它,可宋天荫还是铁下心肠,走了。霍小岚表面上虽然没怎么样,但她也是不想把胡巴卖掉的。  果然,他们走到一半,就开始担心起胡巴的安危来。他们越想越担心,最终忍不住回到卖胡巴的地方。胡巴已经被送去准备宰了,他们一路过了好多关,才找到胡巴。而胡巴是小妖王,无论怎么烧、怎么宰、怎么蒸都不会死,反而还把弄它的人折磨个半死。看到这里,我笑得肚子都疼了,心里暗暗为调皮的胡巴叫好。  宋天荫和霍小岚为了能让胡巴继续存活下去,狠心把剑一挥,流着泪对胡巴大叫道:“我不要你了!你走!你走!”胡巴愣了很久,流着泪,恋恋不舍地走了。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它让我感受到人与妖之间互相关心、和睦相处的温馨气氛,但我实在不喜欢这样的结局,让人感觉胡巴很可怜,真希望有《捉妖记2》,给我一个美好的结局。

175 评论

相关问答

  • 国学与经典论文范文初中

    上个星期,姑姑送了我们两张《捉妖记》的电影票。下午,我和妈妈一起去看了这部电影。  电影讲的是宋天荫(男)阴差阳错怀上了小妖王胡巴,在天师霍小岚的帮助下,展开了

    浪费粮食的满福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国学经典论文范文初中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

    chunping1988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国学与经典论文范文

    在讲述悠远的中国精髓是,给以下数据:73。1%的家长和86%的老师认为背诵古典诗文能弘扬传统文化;88。7%的家长和96。7%的老师认为对孩子的修养和人格发育有

    梦中天空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国学与经典论文范文大全

    我喜欢的国学经典我们知道,国学是一种对我们有利的东西,对我们儿童也更是有利。那么同学们最喜欢的国学是什么呢,我呢最喜欢的是《论语》因为论语有孔子的一些讲座,还有

    sugar糖果君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国学经典论文范文

    取之不竭的智慧之源——国学经典当中华文化开始摆脱弱势文化形象,挺直胸膛再次走向世界的时候,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便有了新的自尊与自信;当国人下定决心“走自己的路”

    康夫君和小静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