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17

壹只头俩只脑
首页 > 论文问答 > 兵团日报副刊邮箱投稿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横竖都是213

已采纳
《机器猫》的主要作者是日本著名漫画家藤子F不二雄(原名藤本弘) ,1933年12月1日生于日本富山县高冈市。念小学时认识了安孙子素雄(藤子不二雄A),自此便一起创作漫画。在一次采访中,不二雄曾透露:在年少时,“父母是很遥远的,而满街都是顽童!”相信当你阅读叮当的故事时也会发现其中感受。1947年不二雄受到漫画大师手冢虫的启发,立志成为儿童漫画家;1964年凭"Q太郎"一炮而红, 从此奠定了他在漫画界的重要地位;而机器猫更掀起了一股无法抵挡的旋风,成为了成千上万儿童心目中永恒的经典。1969年不二雄和安孙子素雄合作以藤子不二雄名称创作了“叮当”,在“小学一年级生至四年级生”开始连载。由于大受欢迎, 于1973年为不二雄赢得漫画家协会优秀奖及后来的文部大臣奖。 不二雄由于寻醉漫画,以致患了肝病,但他仍然坚持继续画漫画,直至1996年9月20凌晨因病逝世。近年来新秀田中道明和三谷幸广开始画机器猫,使机器猫不至青黄不接。但窃以为其水准不可同日而语。日文发音: DO RA E MON中文名: 叮当、多啦A梦、哆啦A梦、机器猫、小叮当、啊蒙出生日期: 2112年9月3日机械人种类: 猫形家务 / 朋友机械人身高: 3cm体重: 3kg上围: 3cm弹跳力: 3cm (遇见老鼠时)逃跑速度: 3km/h(遇见老鼠时)机械用油: 稀油家庭状况: 妹妹叮铃, 主人小雄(大雄的曾孙)法宝 : 低级及二手法宝喜爱 : 豆沙饱、猫女讨厌 : 老鼠,天气冷性格 : 叮当心肠好,乐于助人,但却心肠软。每次大雄遇到困难,他总会帮大雄,可是,叮当有时会用愚蠢的方法来帮助大雄。 当叮当遇见老鼠、 吃不到豆沙包和人们叫他作狸猫时,他的脾气会非常暴躁。叮当这个角色是怎么来的呢?故事得追溯到三十年前的某个截稿日, 那天藤子不二雄因为家里闯进一只野猫, 虽然截稿在即,仍然忘我地帮它抓起跳蚤来。 这一抓就是好几个小时,等到藤子发现时间不够, 已经来不及将稿子完成, 这时候,藤子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 忽然,他踢到女儿的不倒翁玩具, 于是,藤子灵光乍现, 结合了猫与不倒翁的造型, 创造了叮当这个角色。◆叮当的出生秘密 大家认识的叮当精灵聪明,但其实它是一个二流机械人,因为在制造过程中出现问题,在2115年1月19日给大雄的曾孙小雄以低价买下,负责照顾活在二十世纪的爷爷大雄…◆叮当历史大事表1970年 开始在小学馆学习杂志上连载。1973年 藤子.F.不二雄凭『叮当』荣获日本漫画家协会优秀奖。1979年 电视卡通版开始放映。1980年 第一部叮当大长篇『大雄的恐龙』开始连载。1982年 藤子.F .不二雄先生凭『叮当』荣获小学馆漫画奖。1984年 叮当电影系列得到电影之日特别功劳奖。1988年 愿望气球『叮当气球』升空。1989年 漫画连载 20 周年纪念『叮当奥运会』开幕。1991年 汽车『太阳能叮当号』开始研制。1992年 汽车『太阳能叮当号』开始在太阳能汽车赛中出场。1993年 『叮当散步小径』在富山县高冈市建成。1994年 『叮当大广场』在JR高冈市建成。1996年 在越南设立『叮当教会支持基金』,同年九月二十三日,作者藤子.F.不二雄逝世。1997年 电影『南海大冒险』创票房新高,成为史上最卖座的叮当电影。1998年 电影 20 周年纪念作品『宇宙漂流记』公开发表漫画,连载 30 周年活动开始。2000年 叮当30周年纪念活动正式展开。◆在日本发行/上映年份 书名 电影名 大长篇卷数1980 大雄的恐龙 大雄的恐龙 11981 大雄的宇宙开拓史 宇宙开拓史 21981 我是桃太郎的什么人 同场加映1982 大雄的大魔境 大魔境 31983 大雄的海底鬼岩城 (有音乐剧)海底鬼岩城 41984 大雄的魔界大冒险 魔界大冒险 51985 大雄的宇宙小战争 宇宙小战争 61986 大雄与铁人兵团 铁人兵团 71987 大雄与龙骑士 龙骑士 81988 大雄的西游记 西游记 没有在香港发行1989 大雄的日本诞生 日本诞生 91989 SOS!!!迷你小叮当 同场加映1990 大雄与动物惑星 惑星之谜 101991 大雄的阿拉伯之夜 天方夜谭 111991 少年山运团 同场加映1992 大雄与云之国 云之国 121993 大雄与宝利基迷宫 迷宫之旅 131993 哈啰!恐龙 同场加映1993 太阳的朋友加油! 太阳叮当号-同场加映1994 大雄与梦幻三剑士 梦幻三剑士 141994 青色的夏日剧场 同场加映1995 大雄的创世日记 创世日记 151995 2112年叮当诞生 同场加映1996 大雄与银河超特急 银河高速列车 161996 机器人学校七大怪谈 同场加映1997 大雄的上炼都市冒险记 上炼都市历险记 171997 多拉A梦怪盗DoraBan谜之挑战状 同场加映1998 大雄的南海大冒险 南海大冒险 181998 小叮当回去了 同场加映1998 虫虫活跃大作战 同场加映1999 大雄的宇宙飘流记 宇宙漂流记 191999 多拉A梦果子国 同场加映1999 大雄的结婚前夜 同场加映2000 太阳王传说 太阳王传说 202000 对奶奶的回忆 同场加映2000 叮当一族 同场加映2001 飞行勇者 飞行勇者 212001 多啦美与多啦A梦族:宇宙游乐场千钧一发的危机 同场加映2001 加油!胖虎! 同场加映2002 大雄与机械王国 22◇传闻中的叮当的结局 ·传闻一 自闭儿童的想像 大雄是个自闭症儿童,所有的叮当的故事其实都只是大雄的想像。换言之,大家陪大雄做了一场好长的梦。 ·传闻二 植物人最后的心愿 大雄摔到撞到头,但是没钱动手术,为了大雄,叮当把所有的道具卖光,但很不幸地手术失败了,大雄成了植物人。最后叮当拿出以防万一而留下的时空门,让变植物人的大雄开门到他想去的地方,结果大雄想去的地方是天国 ·传闻三 叮当没电 到底哪个是真的?◇事实上,藤子亲笔画过的小叮当结局有三个,基本上都是叮当回到未来。详述如下: ·正统结局(一) 1971年版本 因为未来人跑来现代观光,造成现代人的困扰,所以未来政府订法律禁止时光旅行,所以叮当不得不回去。 这个结局是连载在小学四年级(昭和46年3月号)。日本这种小(中)学X年级是给该年级学生看的杂志,内容有好看的漫画,劳作玩具以及该年级学生当月上课内容的复习。日本是4月开学,读完3月号的小学四年级之后,就要看4月号的小学五年级了,而当时小学五年级并没有连载小叮当,所以该篇算是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告别。 ·正统结局(二) 1972年版本 大雄的孙子(送叮当来大雄身边的人)觉得如果叮当一直在大雄身边,大雄将会变成凡事依赖别人而没有用的人,所以要叮当回未来。叮当说不出口,於是小叮当就装病,但是看到大雄真运担心的表情,叮当就向大雄说他真正要回未来的原因,大雄说他也是这么想,於是要叮当放心回未来。从此大雄努力向上,叮当天天用时光电视看大雄努力的样子。 在昭和47年,藤子以与第一个结局同样的理由画了这个结局,同时这个结局也成为日本电视台昭和48年放映的叮当最后一集的脚本。 ·正统结局(三) 1974年版本 <再见,小叮当> 编绘於小学三年级(昭和49年3月号)。由於当时日本电视台的叮当没人气,以及藤子自己谛�WX年级上有其他新连载,因此打算把叮当作结束。但是后来由於藤子自己对叮当的热爱,在当年的小学四年级4月号又画了<小叮当归来>。所以,除了曾经出现过的三个结局之外,其他的结局不是谣言就是叮当爱好者的二次创作。因此,不管叮当没电或是大雄变植物人,都不是正宗的结局。特别是植物人的结局连藤子都知道,已被他郑重否认了。◆叮当梦想旅程30年(节录自星岛日报副刊 2000年3月19日) 《儿童乐园》的叮当 早在七十年代多拉A梦面世之时, 本港老牌儿童杂志《儿童乐园》已率先连载, 取名为《叮当》, 及至八十年代, 港台两地盗版《叮当》纷纷出笼,如海风版、海豹版等,电视动画亦沿用《叮当》此名字,直至九三年,文化传信获得版权,盗版才消失。九六年作者藤子.F.不二雄逝世,同年年尾,日本方面希望香港版的名称能和亚洲其它地区相同,故将《叮当》改名为《多拉A梦》(即日本拼音Doraemon)。 常盘庄奋斗篇 成功非偶然,《多拉A梦》绝非一时三刻便孕育出来。话说五十年代,东京区出现了一所「漫画公寓」(原名常盘庄),因漫画家手冢治虫的入住,渐渐集合了一群未来漫画家,互相切磋,希望成为一流漫画家;而藤子.F.不二雄便是其中一位。他与小学同学安孙子素雄以藤子不二雄作为笔名,其后安孙子素雄与藤子.F.不二雄拆伙后,藤子.F.不二雄改名为藤子不二雄。 在没有丰富物质的情况下,藤子.F.不二雄在常盘庄内努力创作,一群对漫画充满热诚的年轻人一边吃苦,一边互勉,而藤子.F.不二雄终成为其中一位漫画大师,除《多拉A梦》,更创作了不少奇特有趣的漫画人物。 作者的内心世界 《花生漫画》作者舒尔兹临终前四个月,接受了《六十分钟时事杂志》访问,谈及《花生漫画》内的人物,全是作者的性格及内心世界的反照,由此对照《多拉A梦》,我们不难发现《多拉A梦》漫画内的人物全是传统的典型,也许亦是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而令人产生共鸣。例如多拉A梦代表着幻想、大雄是作者懦弱性格的投射、静香是作者眼中的女神(而且更常给大雄偷窥出浴),胖虎、小夫影射现实生活中的欺压者,但却往往被多拉A梦百宝袋内的法宝制服。角色国际化 《多拉A梦》发展至今日,已有后人延续它的生命,除一年一度的多啦A梦动画外,数之不尽的精品、文具、玩具遍布亚洲,而漫画的《多拉A梦》更多元化、国际化,如多拉A梦的同伴相继登场,是为「多啦A梦族」,代表国家分别有中国、巴西、俄罗斯、西班牙等,现仍连载于「正文社」出版的《别册Co - Co》。 结局多面体 《多啦A梦》曾闹出不少传闻结局,最为人熟悉的是自闭儿童的想象,还有植物人最后的心愿、多啦A梦没有电池等,连作者本人当年获悉某些传闻的结局,也公开声明,加以否认。不过当年《多啦A梦》的故事并不是全部收录单行本中,在一九七一至七二年期间,作者曾在当时的连载杂志缯画了结局,但后来又再续画,而这结局并没有收录在全四十五卷的单行本中。 「多啦A梦」纪念车票发行 (2000年7月30日) 陪着小朋友成长的卡通人物从来没有过时,三十岁的「多啦A梦」在会展发行的夏日动画FUNFUN SHOW 2000 中,仍然广受欢迎;地铁特别为这个日本卡通人物发行纪念票,并优先在会场推出。场内最受欢迎的,莫过于可以走动的「多啦A梦」,无论小朋友或大朋友,均争相与它合照,一度出现人龙。除了卡通人物,据会场工作人员说,一向受欢迎的「捞金鱼」游戏,今年已给「鬼屋」取代。不怕排长龙进入鬼屋的人说,都想知道怎样恐怖法?
230 评论

蓝精灵helen

《微型小说》 WXWX 《短篇小说》 《短小说》 《文艺生活》 《短小说》 《佛山文艺》 《三门峡日报》 《江门文艺》 jmwy- 《微型小说精品》 《齐鲁晚报》 《羊城晚报》 《金山》 《小说月刊》 《小说界》 《西南军事文学》 刊载有关部队题材的小小说 《南方都市报》城市笔记: 《东西南北》文摘约稿邮箱: 《盐城晚报》投稿邮箱: 《南湖晚报》浙江嘉兴市广场路2号 副刊 情感 《春风·迷你小说》 《当代文苑》邮箱: 《长安文学》(临湘)葛取兵/fb_ 《小小说月刊故事版》 《浙江工人日报》 gr- 《衢州日报》/投稿信箱: 《新课程报语文导刊》记得采纳啊

325 评论

耶丽芙小熊

★机器猫 别名:阿蒙、小铃铛、小叮当、思赖夫出生地:东京 生日:2112年9月3日 机械人种类: 猫形家务 / 朋友机械人身高:3cm 体重:3kg 胸围:3cm 坐高:0cm 功率:3马力(一个成年人的力量约为5马力)遇见老鼠时的弹跳高度: 3cm 遇见老鼠时的逃跑速度: 3km/h(《机器猫》第一集连载于小学馆的漫画杂志《小学四年生》,而3cm是日本小学四年级生的平均高度)品质: 次品 红外线眼睛:在黑暗中也能看清 强力鼻:嗅觉灵敏度是人的200倍, 已失灵 巨型嘴:能放下一个大号洗脸盆 雷达胡须:能探测远处物体,已失灵 召集猫的铃铛:已出故障,现改作相机 原子炉:能将吃进去的东西转化为原子能 粘性手:能粘住许多东西 四次元口袋:这个口袋直接通往另一个世界,再多的东西也放得下。但是因为机器猫是一件次品,所以有时会找不到想要的工具。 扁平脚:本来能走路不出声,现在此功能已丧失 尾巴:是启动开关,往外一拔,一切活动便全停止。心中不快的时候会轻轻摇动。 过去的主人:野比的曾孙野比濑和最喜欢的食物:铜锣饼 最喜欢的明星:丸井真理最害怕:老鼠、冷天、热天 人物分析:心肠好,乐于助人,但却心肠软。每次野比遇到困难,他总会帮野比。但有时会用愚蠢的方法来帮助野比。当机器猫吃不到红豆饼或人们叫他狸猫时,脾气会非常暴躁。

122 评论

星星星kooo

袁鹰作者简介 原名田钟洛,江苏淮安县人,是当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家。参加工作以后改名袁鹰。1924年生于一个破败的地主家庭。学生时代开始向报刊投稿,之江大学毕业后,在上海集英中学等校任教。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被分配在学生运动、文艺和宣传部门工作,长期在报社当记者、编辑。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四十多年来,写了大量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和儿童文学作品等。 作品: 《莘莘》《新生代》《联声》《世界晨报》《联合晚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散文世界》《第一个火花》《红河南北》《风帆》《第十个春天》《江湖集》《花环》《丁丁游历北京城》《篝火燃烧的时候》《寄到汤姆斯河去的诗》《胡伯伯向你们问好》《唱一唱北京》《刘文学》《寄到汤姆斯河去的诗《刘文学》《秋水》《青山翠竹》《小站》《渡口》《白杨》《筏子》《人民文学》《儿童文学》《报告文学》《散文世界》《二十一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华夏二十世纪散文精编》(八卷)《新文学大系(1949—1976年)散文卷》《人民日报》[编辑本段]1、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田钟洛,1924年出生。是当代著名的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家。参加工作以后改名袁鹰。江苏淮安县人。1924年生于一个破败的地主家庭。在杭州、上海读完小学、中学、大学后,曾在上海几所中学教书。1943年考入之江大学教育系,在校期间即参加《莘莘》、《新生代》、《联声》报刊的编辑,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被分配在学生运动、文艺和宣传部门工作,长期在报社当记者、编辑。195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历任《世界晨报》、《联合晚报》副刊编辑。建国后,《解放日报》文教组组长,《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主任,《散文世界》主编,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和第三、四届理事。四十多年来,写了大量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和儿童文学作品。主要作品有散文集《第一个火花》《红河南北》《风帆》,《第十个春天》等;诗集《江湖集》《花环》(与闻捷合著),儿童文学作品:游记《丁丁游历北京城》,诗集《篝火燃烧的时候》、《寄到汤姆斯河去的诗》等;散文集《胡伯伯向你们问好》,儿歌集《唱一唱北京》。其中《刘文学》在全国第二次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一等奖。《寄到汤姆斯河去的诗》在第一次全国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二等奖。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和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编委会委员和《儿童文学》编委会员。 粉碎“四人帮”之后,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主持党报的文艺宣传工作。在他的主持之下,《人民日报》的文艺评论、副刊、美术作品等版面,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新时期文艺的发展与繁荣,起了鼓与呼的作用。《人民日报》文艺版还配合文艺界开展揭批“四人帮”的文化专制主义,为那些蒙冤的作家与作品平反。四十年代开始文学写作,解放后先后加入中国文学工作者上海协会和中国作家协会。到二十世纪末,先后出版散文随笔、诗歌、文学评论、传记文学和儿童文学作品。其中儿童诗《寄到汤姆斯河去的诗》、《刘文学》,散文集《秋水》,先后获优秀儿童读物奖、优秀散文奖。他的不少作品,特别是适合青少年阅读的诗歌、散文,如《青山翠竹》(选入课本时改为《井冈翠竹》)、《小站》、《渡口》、《白杨》、《筏子》(选入课本时改为《黄河的主人》)等,都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广为流传,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小读者。担任过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书记处书记、主席团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理事,《人民文学》、《儿童文学》、《报告文学》编委,《散文世界》主编,《二十一世纪文学之星丛书》评审委员会主任等职。主编过《华夏二十世纪散文精编》(八卷)和《新文学大系(1949—1976年)散文卷》等选集。1987年从《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职位上离休后,继续从事编刊物、编书和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评奖工作。曾获得巴基斯坦总统颁发的“领袖之星”勋章。[编辑本段]2、大理州文联秘书长 笔名:袁鹰, 男,出生年月:1953 ,民族: 汉族。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1982年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物理系。1969年赴云南省剑川县乡村插队务农,后历任剑川一中教师,大理市下关三中教师,大理白族自治州文联创作员。大理州作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副主席、秘书长,大理州文联秘书长、《大理文化》刊物常务副主编,《春城晚报》副刊部主任,云南省作家协会理事。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诗集《相思草》、《访问春天》,散文集《情感小屋》、《在生活的郊野》。随笔《说忙》获全国第八届报纸副刊好作品三等奖、《汉字之妙》获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大赛三等奖,散文《风城的风》获1997年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铜奖、《忆念春天》获1997年《边疆文学》奖,《圆通山花潮》获中国第九届新闻奖、1998年全国报纸副刊作品银奖,《相思草》、《情感小屋》分别获云南省第一、二届文学奖。[编辑本段]3、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生 女,1962年出生。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1984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曾在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及国家重点实验室进修学习。在糖尿病、脑垂体病、痛风、肥胖及代谢性疾病、甲状腺病的诊治上积累较丰富临床经验。现任山东省内分泌学会委员、青岛市保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几年来于核心期刊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著书2部,分别任主编及副主编。完成青岛市科技局课题3项,合作完成省级课题2项,卫生部课题1项。2004年获省教委科研成果三等奖一项,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青岛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两项。[编辑本段]4、《在那遥远的地方》角色 袁鹰近乎完美,她青春、活力、执着、坚强、忠诚——几乎所有的好品格在她身上都得以体现。殷桃把这个角色演得不温不火,可爱而单纯,善良又勇敢。十全十美的人物容易招致过犹不及的反感,但是袁鹰没有,可信的故事加上励志的激情让她得到一个“女版许三多”的网络外号,这是观众网友对她人物性格的一种褒扬,毕竟,在《遥远》中,青春励志的主角正是这样一位人见人爱的好姑娘,她的故事深深感动了众多观众,她的悲情身世又正是煽情催泪不二桥段。殷桃的两个深酒窝加深了袁鹰的可爱感觉,她备受伤害时无辜的大眼睛又加深了这个人物悲情感觉。 没有豪华惊艳的化妆服饰,没有艺术氛围的灯光摄影,肥大而单调的服装,简洁到简陋的道具,在这种属于七十年代的军人质朴中,袁鹰完全以一种青春与朝气展现出曼妙与飒爽英姿的女兵风采,缺氧不缺精神的口号在这样一个人物演绎下竟是格外感人与震撼。观众喜欢袁鹰,因为她代表了一个年代的精神,与一个年代的青春气息。这些,正是我们现代年轻人所缺失的。也许正因为此,《遥远》才会如此打动人心。 最经典镜头:弥留时刻的袁鹰,幻觉中眼前掠过每一位亲人,突然,她看到了母亲,那位甚至没有来得及听到她叫一声妈妈的亲生母亲桂红云。桂红云微笑着,回过头,望着自己的女儿,笑容如此亲切,如此温柔,袁鹰走向母亲……风雪下,她坐在那里,身体渐渐僵硬,但是心中却充满了幸福。那一刻,多少观众被虐到泪如雨下不能自己。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写的是在通往新疆的火车上,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车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的事。作者借白杨,热情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作家文笔清新流畅,人物描写生动。文章由树及人,从孩子关于白杨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写爸爸借白杨表明了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够成为边疆建设者的心愿。在作者的描写和叙述中,没有直接歌颂这些无私奉献的建设者,而是将戈壁上高大挺秀的白杨与扎根边疆的建设者形象逐步交融在一起。车窗外的白杨——于茫茫戈壁站得高大挺秀;父亲眼中的白杨——不择环境,不惧灾害,茁壮成长;父亲心中的白杨——就是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边疆建设者的化身。作者的人物描写非常传神,对父子三人进行了语言描写和神态刻画,孩子天真烂漫,父亲严肃而又不失亲切。在心理描写上则非常含蓄,没有过多直接的叙述,而是以神传情,意境深远,通过神态的变化来体现感情的波澜。选编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继续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赞颂边疆建设者的;三是进一步加深对西部的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难点是体会写法,感悟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通、相似之处。2.词句解析。(1)对句子的理解。①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这段话是全文体现借物喻人的典型句子。作者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样的关联词语,一气呵成地刻画了戈壁上的白杨树。一方面描述了白杨树外在的特点,高大挺秀,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一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这正是边疆建设者身上特有的奉献精神,听从祖国安排,无怨无悔地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地建设边疆。这是人与树的神似处,也是以物喻人的连接点。②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是一个设问句。表白,解释说明。一个“也”字,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爸爸看到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触景生情,以白杨自勉,在托物言志。勉励自己要像白杨一样扎根边疆,建设边疆,不软弱,也不动摇。他的表白正是无数边疆建设者身上令人肃然起敬的奉献精神。③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在课文的结尾处,作者再一次通过父亲神情的变化,来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爸爸自己已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反映了老一辈的西部开拓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博大胸怀。(2)对词语的理解。浑黄一体: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出界限。文中指戈壁自然环境恶劣,没山没水没人烟,只有漫天黄沙,连天和地的界限也无法分清。高大挺秀:高大笔直,挺拔秀丽超出一般。文中用来形容茫茫戈壁上的白杨树,在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仍能够长得如此高大,令人赞叹。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三、教学建议1.有条件的可让学生在课前了解新疆建设者,如,屯垦戍边的生产建设兵团战士、支边人员以及参加建设新疆的其他人员。还可让学生查阅有关资料、文艺作品,观看有关影视资料、图片等,了解当时的艰苦生活和劳动环境,感受建设者们开发西部时的豪情壮志。2.在阅读时,要引导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行文线索。可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并画一画文中直接描写和谈论白杨的句子,知道作者以白杨为线索,从开始西行列车上看见窗外的白杨,到讨论白杨的特点和爸爸借白杨言志,最后画面又回到窗外的白杨。从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初步感知白杨的象征意义。3.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新疆建设者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可让学生先自读,画出自己认为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语句,并反复研读;然后在小组和全班交流,体会树的形象与人的形象是如何合二为一的。如这些语句:“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对这些句子,要联系上下文,前后贯通地反复研读,理解后抄写下来。在讨论和朗读中,逐步清晰地认识到,在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茫茫戈壁上,白杨树在此生根,并长得高大挺秀,成为毫不动摇的“戈壁卫士”;在经济、文化落后,生活条件艰苦,自然环境恶劣的西部某些地区,建设者们放弃各方面条件相对优越的家乡,代代扎根于此,奉献青春,是坚强不屈的“新疆战士”。他们同样不择环境、不讲条件,'哪里需要哪里安家。树似人,人如树,二者的形象叠印在一起,借此体会到文章在表达上的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特点。4.本文在人物描写上也很有特色。对兄妹二人通过几句简短的对话,就凸显了不同的性格特征。而对爸爸的描写则抓住了神情的变化,来暗写他心理的变化、志向与心愿。第一次是“出神”和“沉思”,因看到车窗外高大挺秀的白杨树触景生情,想到环境,想到了自己和战友,浮想联翩;第二次是“微笑”,因为听到孩子关于白杨树的争论是那么天真幼稚;第三次是“严肃”,因为他与孩子们谈白杨特点,尽管孩子们还不懂,而实质是在借树喻人,抒怀言志;第四次是“又陷入沉思”,是由树想到了子女,从自己想到孩子的未来;最后一次是“浮起一丝微笑”,是想到孩子们也将扎根边疆,为事业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5.要加强朗读指导和评价,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精神。对重点段落要多读,把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可采取分角色朗读,读时要把人物心理活动揭示出来,如,孩子的天真稚气,爸爸神情与心理的变化和严肃亲切中的循循善诱。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人物形象鲜活起来。对爸爸谈论白杨树的一段话,指导学生抓住关联词语,体会到对白杨树的赞美和边疆建设者的豪情壮志。在多次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背诵下来,然后用这些词说一说其他的树,如,青松、白桦、银杏树;最后再让学生用这些词写几句话,夸一夸像课文中的爸爸那样的祖国建设者或保卫者,如,筑路工人、地质队员、建筑工人、青年志愿者和军人。6.在字词教学中要提醒学生注意一些生字的字形。如,“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在字形字义上进行区别;“陷”字右下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7.阅读链接的诗歌《帐篷》,是著名诗人艾青的作品。这首诗音韵和谐,琅琅上口,是对课文学习的拓展。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思考以帐篷为家的“我们”指的是谁,这些人身上有怎样的品质,从而体会到地质队员、建筑工人们与边疆建设者一样,具有服从需要、建设祖国的奉献精神。要练习有感情的朗读。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推荐阅读篇目,如,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文章,让学生在课下阅读,进一步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四、教学案例片段: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说说你对白杨树的了解。生:我知道白杨树非常直。哪儿需要它,就在哪儿很快生根成长。师:是从爸爸的介绍中了解到的吗?(出示句子: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大家都来读读这几个句子。生:(自由读)师:请同学默读1—3自然段,画出词句体会一下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生:(自读后)它生长在茫茫的大戈壁上,那里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几乎没有什么生命存在。生:那里天地都是浑黄的,经常飞沙走石,狂风四起。师:(演示图片或课件)这里常年干旱,并经常有沙尘暴出现,风沙一起,遮天蔽日,简直就是生命的禁区。可就在这大戈壁上,却有一点绿色,那就是高大挺秀的白杨。请同学再来读爸爸的介绍。生:(再读)师:(再次出示句子: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大家想象一下,白杨树还可能生长在哪儿?请试着填进去,读给大家听。生: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我们的校园需要它,它就在那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生: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城市绿化街道需要它,它就在那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生: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祖国的边疆需要它,它就在那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生: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沙漠的边缘需要它,它就在那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师:的确,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不管是山区还是戈壁,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大家对白杨还有哪些认识?生:它很坚强,不怕任何自然灾害。师:(为学生引读前半句,学生接读后半句)遮天蔽日的风沙来了,它还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滔滔不绝的洪水来了,它还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持续数月的干旱来了,它还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拳头大小的冰雹来了,它还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师:白杨树的性格是这样坚强,生命力是这样顽强,让我们读一读并试着背诵下来。生:(齐背)师:爸爸仅仅是在介绍白杨树吗?不,他还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请大家再次读书,说说你的理解。生:爸爸也想在父母膝前尽孝,可看到白杨树,更加坚定了他扎根边疆的心。生:他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发达地区接受良好的教育,可他更希望子女能够像自己一样成为边疆建设者。生:爸爸还在呼吁着更多的人,像白杨树一样,哪儿需要,就在哪儿成为栋梁之才。师:的确是这样。尽管孩子们还不理解,我们却通过阅读体会到了爸爸那一颗像白杨一样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的心。让我们再次背诵爸爸的话。生:(齐背)五、相关链接袁鹰1924年生,江苏省淮安人。当代著名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家。原名田复春,参加工作后改名田钟洛。194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毕业于之江大学。历任《世界晨报》《联合晚报》《新民报》记者、编辑。建国后历任《解放军报》编辑、《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等职。著有中篇小说《年青的时候》,儿童文学作品《丁丁游历北京城》《篝火燃烧的时候》《彩色的幻想》《保卫红领巾》《五封信》《我也要戴红领巾》等,散文集《红河南北》《第一个火花》《第十个春天》《风帆》《非洲的火炬》,诗集《红湖集》《花环》《袁鹰儿童诗选》等。本文选自《风帆》,有改动。新疆建设兵团新中国成立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明察新疆的历史、地理、人文环境和经济落后状况,着眼于祖国的安全和统一,新疆各民族的团结进步,高瞻远瞩,于1950年命令新疆人民解放军铸剑为犁,开展大生产运动。17�5万官兵就地转业,组建生产建设兵团,担任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的使命。兵团以转业官兵为基础,汇集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中专毕业生、城乡青壮年,按照“不与民争”的原则,在天山南北的水草边缘和与苏联、蒙古接壤的千里边境线一侧艰苦创业,把亘古荒原改造成机械化、规模化的大农场。并新建了现代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商贸流通业,发展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近五十年的实践证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存在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统一,有利于加快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进步,这不仅是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之所需,而且是实现祖国富强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白杨树(Populus alba)是落叶乔木,高15~30米,树皮灰白色,是一种很普通的树。生存能力极强,大路边,田埂旁,有黄土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用途多样,可以当柴烧,打家具,做屋檩栋梁,制作农具。共有4个亚种。 科别:杨柳科特徵:落叶乔木,高5~10米。树皮灰白色,枝圆棒状,棕色或灰棕色,幼时有柔毛。单叶互生;卵圆形,长4~5厘米,先端尖,基部心形,有两枚显着的腺体,边缘具微齿状,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嫩时有灰色细毛。 主要分布:中国云南功能:景观、造纸、中药、西药等白杨树落叶乔木,即落白杨,高15~30米,树冠宽阔,树干白色,树皮白色至灰白色,基部常粗糙。小枝披白绒毛。萌发枝和长枝叶宽,卵形,掌状3~5浅裂,长5~10厘米,宽3~8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圆形或近心形,幼时两面被毛,后仅背面披毛;短枝叶卵圆形或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厘米。叶缘具不规则齿芽;叶柄与叶片等长或较短,被白绒毛。雄花序长3~6厘米,苞片长约3毫米,雄蕊8~10,花药紫红色;雌花序长5~10厘米,雌蕊具短兵,柱头2裂。蒴果圆锥形,长约5毫米,无毛,2瓣裂。花期4~5月,果期5~6月。白杨树是西北最普通的一种树,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有白杨树的影子。 白杨树是不太讲究生存条件的,大路边,田埂旁,哪里有黄土的地方,哪里就有她的生存。她不追逐雨水,不贪恋阳光,只要能够在哪怕板结的土地上,给一点水分,白杨树的一截枝条就会生根、抽芽。只要挪动一点杂草生存的空间,她就会把黄土地装点,撑起一片绿色。她不需要人去施肥,也不需要像娇嫩的草坪那样去浇灌,只要不挥刀斧去砍伐,给她一点宽松的环境,让她吸收自由的空气,她就会挺拔向上,她从来不对生长的土地说不。她不枝不蔓,扎根在贫瘠的土壤中,随遇而安,与世无争,因为她属于草根族。 白杨树虽然出身寒微,却是最讲究生存质量的。土壤里还透着冰碴,春风中还夹着寒意,她的枝头已经冒出翠绿的嫩芽,在沉重的压力下,她的每一片嫩芽,每一片叶子都是努力向上的,而绝不弯腰乞求,更没有媚俗的面孔。秋风里,虽然脱尽了叶子,单薄的枝条依然透着精气,枝干向上,高昂着头。严冬里,她迎着刀霜雪剑,依然伫立在寒冷的黄土地,枝枝傲骨,树树无字,树树有声。而此时,贵族的花草,却在暖房里,接受着送到叶面和根部的养料,懒洋洋地打发着没有血色的日子。

303 评论

weddinglily

兵团曰报副刋投稿电子邮箱?

105 评论

超级好奇诶

中文名字:机器猫/小叮当/阿蒙/哆啦A梦 英文名字:DORAEMON 性别:男 出生日期:3 身高:3cm 坐高:0cm 体重:3kg 胸围:3cm 功率:3h(马力) 弹跳力(遇到老鼠时):3cm 速度(遇到老鼠时):3km/h 最喜欢:铜锣饼 最讨厌:老鼠 身体大公开 红外线眼睛:在黑暗中也能看清 强力鼻:嗅觉灵敏度是人的200倍,失灵 巨型嘴:能放下一个大号洗脸盆 雷达胡须:能探测远处物体,已不管用 铃铛:召集猫的铃铛,已出故障 原子炉:胖胖的身体能将吃入的东西,转化为原子能 粘性手:能粘住一切东西 四维空间袋:由于这个口袋直接通往另一个世界,所以再多的东西也放的下 扁平脚:本来能走路不出声,现在此功能已丧失 尾巴:是启动开关,把它往外一拨,一切活动便全停止 3的由来:根据籐子·F·不二雄在他的自传解释,3是日本小学四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但为何要选择四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呢?那是因为叮当的第一回是连载于日本小学馆的漫画杂志《小学四年级》里,所以这就是选择四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的原因了。 Doraemon名字的由来: 第一个解释是Dora是豆沙饼,因为豆沙饼的日文是Dorayaki。 第二个解释是Dora是野猫,因为野猫的日文是Doraneko。这种说法来自《藤子·F·不二雄的世界》是藤子先生自己的解释,且图文并茂,可信度较高。 emon也许是“卫门”二字,因为“卫门”的写法确实是emon。

145 评论

泡芙小工坊

哆啦A梦: 英文原名 DORAEMON 中文名 哆啦A梦 中文翻译 小叮当 创作者 藤子不二雄&藤本弘(藤子‧F‧不二雄)&安孙子素雄(藤子不二雄A) 型号 第1293号猫型家务机器人 出产地 日本东京的松芝机器人工场制造 生日 西元2122年9月3日 身高 3公分 体重 3公斤 胸围 3公分 遇到老鼠时的落跑速度 3km/h 遇到老鼠时的弹跳高度 3cm 最喜欢的食物 铜锣烧 最害怕的动物 老鼠 最厉害的法宝 四次元口袋 最痛恨的事 常被误认是一只狸猫 最悲惨的遭遇 午睡时,被老鼠咬掉了耳朵,女朋友也因此离他远去,伤心的哭了三天三夜后黄澄色的镀金全都褪成蓝色 最艰难的任务 从未来被小雄派来督促大雄懒惰的个性,改变大雄的后代一直过著穷困的生活 作者: 有「叮当之父」之称的藤子.F.不二雄,英文名是Fujiko.F.Fujio。他是一位日本人,於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一日,在日本 富山县 高冈市出生。他原名藤本弘,在小学五年级时(一九四四年),认识了安孙子 素雄(藤子不二雄A先生),不但开始了他们深厚的友谊,也种下了他们日后合作苦干的种子。 藤子.F.不二雄十四岁时已被漫画家手冢治虫所吸引,更受到和路迪士尼的启发,开始立志画漫画。初期,他曾把笔名定为手冢不二雄,陆续向杂志社投稿。首次连载漫画为刊於《冒险王》的《四万年漂流》。 二十一岁时(一九五四年),藤本弘在东京定居,更立志成为正式的漫画家。他以藤子不二雄为笔名,发表作品《宇宙脉》(宇宙矿脉)。二十四岁时,漫画连载开始增多。例如《海王子》(海王子)。二十九岁时,藤本弘先生结婚。三十岁时,他获得「第八回小学馆漫画赏」。后来藤本弘先生画了《Q太郎》、《神奇小子》等漫画。到了一九七零年,藤本弘开始画《叮当》(多啦A梦)漫画,并在《小学一年级生》至《小学四年级生》开始连载。他画的《叮当》漫画,在数年内便卖出超过一千万本。三年后,「叮当」荣获「日本漫画家协会优秀赏」以及后来的「文部大臣赏」。同年,《叮当》更首次亮相於电视。 除了《叮当》、《Q太郎》和《神奇小子》之外,藤本弘一生亦创作了不少的漫画作品,例如《21卫门》、《奇天烈大百科》、《大耳鼠之比》(金普依)、《超能力魔美》、《亲亲小乐基》(波可喵)和《外星毛查查》(蒙加公)等。而他除了画叮当短篇漫画外,每年更会画一个长篇故事,就是《叮当大长篇》(多啦A梦大长篇)。一九九六年,藤子不二雄画了一些全新的叮当人物,就是《多啦A梦族》(叮当一族)。 一九九三年,为了纪念藤本弘的成就,日本在高冈市建成了「叮当散步道」(散步道)。 藤本弘先生由於醉心於漫画,以致患了肝病。但他仍然坚持继续他的漫画人生。直至一九九六年九月二十三日凌晨,因旧病复发,离开了我们。藤本弘先生在远去时,仍然执著笔、画著漫画,他视漫画为第一生命,那份的精神与情操,令人万分敬佩。 今天,藤本弘先生仍然留给世人一个个不完的梦。

338 评论

zhizhuo1986052

哆啦A梦出生于2112年9月3日,距离哆啦A梦出生还有93年。

144 评论

相关问答

  • 兵团日报副刊邮箱投稿

    哆啦A梦出生于2112年9月3日,距离哆啦A梦出生还有93年。

    有星星的夜 8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兵团日报副刊投稿邮箱格式

    兵团曰报副刋投稿电子邮箱?

    出走的熊猫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兵团日报副刊邮箱投稿方式

    1997年我调到兵团日报社以后,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展空间、成长空间,因为报社的领导非常地重视我,一直在培养我,给了我很多非常好的采访机会,所以我写的不少作品都获

    rememeber24 6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兵团日报副刊邮箱投稿格式

    兵团曰报副刋投稿电子邮箱?

    Angelcat930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兵团日报副刊投稿邮箱是多少

    白杨树(Populus alba)是落叶乔木,高15~30米,树皮灰白色,是一种很普通的树。生存能力极强,大路边,田埂旁,有黄土的地方,就有它的存在。用途多样,

    小库2011 6人参与回答 2024-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