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31

Ares填词人
首页 > 论文问答 > 数字海洋与水下攻防期刊投稿要求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毛毛512512

已采纳
肯定是SCI检索的难,尤其是影响因子很好的SCI期刊,难度很大,审稿也慢,经常一审就1年多。EI难度要看你是投JA检索的EI,还是CA检索的EI,两者差别很大的。JA检索的EI中,如果投水刊还是比较好中的,CA检索的EI难度也不大,不过这两个都要求你论文必须翻译成英文,对于英语不好的朋友来说,可能比较麻烦。当然如果你第一次发SCI和EI,建议你先发EI,并且发CA检索的EI,练练手。CA检索的EI也叫会议EI,如果还不懂,建议你百度搜:EI学术会议中心,里面有很多关于EI会议的知识和相关学习资料。
274 评论

美丽的大蒜君

一个科学索引一个工程索引,看其投稿要求便知关系,如下:SCI、EI 投稿要求随着学校对科技论文质量与档次的要求提高,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读者欲向SCI EI投稿,由于投稿要求与方式不太清楚,使本来质量较高的论文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让读者能顺利进入SCI EI刊源,我们综合专家,及有关权威机构的评价标准及各项要求给您如下投稿要求与技巧,也许会对你投稿有所帮助。 一 SCI、 Ei 对稿件内容和学术水平的要求SCI 对稿件内容和学术水平的要求   1) 主要收录数学、物理、化学等学术理论价值高并具有创新的论文;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八六三"高技术项目等;   3) 论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EI对稿件内容和学术水平的要求1) 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的工程论文, 如:-- 工程管理;-- 矿业与冶金、材料工程;-- 机械与电子工程、制造技术;-- 电子与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 化学与化工、生物技术、轻工纺织与食品工业;--土木建筑工程、海洋与水利工程、船舶工程;Ei一般不收录数理化、生物学、医药、农林等学术理论论文。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八六三"高技术项目等。3) 论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成果有创新。参考:查尔斯沃思论文润色小贴士-Services/author-services-what-we-html

277 评论

guoqingyi828

“在‘数字海洋’模拟屏前,你触摸大片海洋的某一点,那里当前时刻的水温、流速等都能显示。”东海信息中心总工程师林勇说。以往的海洋数据库来源于历次海洋专项调查等,这种信息长期静态不变;“数字海洋”则建立在太空、空中、海面、海底、陆上等多维立体信息采集系统上,是对大海进行的“现场直播”。除现有的卫星、飞机、船舶、特殊浮标、海岸雷达等设备外,国产的智能化传感网络将在海底铺开。这一网络将由兼具供电和通信功能的海底光缆构成,光缆在一定区域形成一个“网格”,分区分片、守土有责。它们长出的“触角”———传感器,可上浮或沉底,分分秒秒记录、回传大海的“一举一动”,还带有照明和照相功能,可像海洋生物那样工作数十年之久,通过海底机器人进行维护。 数字化的海洋世界将为海洋综合管理与公益服务带来革命性变化。通过整合气象、海洋、海事、渔政、水务等部门信息系统,“数字海洋”将为海洋维权、经济建设、环境保护、救助打捞等提供强大技术支撑。如建立船籍数据库和“油指纹”系统后,不仅可在千里之外进行船型识别和导航,对溢油事故责任人的认定也能言之凿凿,有力地服务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海洋是蔚蓝色的国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充分应用,中国将以积极构建“数字海洋”为重点,努力提高海洋开发和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数字海洋在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从信息技术应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海洋综合观测系统的概念,即数字海洋就是立体化、网络化、持续性的全面观测海洋,并海量获取数据。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资助的“Sea Grant”项目对数字海洋的描述是:数字海洋计划通过海量的数字信息与模型,将海洋装进“芯片”,从而能够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物理等要素数据转变成人类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的最有效工具。我国许多专家、学者、有关部门在呼吁数字海洋建设的同时也对数字海洋进行了各自的描述,比较集中的表达是:数字海洋是随着数字地球战略的提出应运而生的,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由海量、多分辨率、多时相、多类型空间对海洋观测数据和海洋监测数据及其分析算法和模型构建而成的虚拟海洋世界。通过对当前现实海洋景观和过程的直接表达,以及对未来现实海洋场景的预测、预现,数字海洋将促进人类对海洋开发利用的方式更趋合理,保障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数字海洋是空间地理技术、信息技术、网格技术及信息化环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等综合实力的体现。以信息化概念来解释时,数字海洋涵盖了三个层次:数据立体实时和持续采集、信息网格集成、知识综合应用。 确立数字海洋的战略目标时要站在国家的高度,并面向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内海洋事业的发展。选择目标必须建立在三个原则基础之上。一是建设内容以服务我国未来10年到20年的海洋发展战略为主,在海洋经济发展上立足能源、生物、旅游等新兴海洋产业,范围要由近海向远洋发展;在环境保护和灾害防范上要实现由被动向主动转变、预报向预警转变;在国防安全上,要达到对海上威胁的早期预警和对300万公里2海洋国土的无缝监视。二是技术与设备选择上既要注重安全性与可靠性,又必须大量采用先进的甚至是带有实验性的技术,因为数字海洋本身就是一个海洋先进科技装备的开发平台。三是鉴于数字海洋是一个战略性的海洋基础型工程,所需资源必须得到保证。我国建设数字海洋的目标主要为五个方面。第一是实现覆盖300万公里2海洋立体观测体系,确保获取我国安全与经济所需的全球海洋综合信息数据;建设完备的基础与专题数据库体系,达到对海洋安全、经济、科研、网格、综合、虚拟的应用与服务支撑。第二是推动海洋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海洋信息产品力求先进、实用、功能强大,满足海洋活动中的各方需求。第三是海洋信息安全水平能确保国防安全、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方面的信息安全要求。第四是形成完善的海洋信息化发展体制、政策环境和标准规范,实现以海洋信息化建设带动海洋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第五是用信息化手段和信息化产品,做好各项决策的保障支撑,为海洋可持续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在国家信息化战略的推动下,我国海洋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在不断加强,以数字海洋为目标的各类海洋信息化建设专项和项目,在国家和地方正紧锣密鼓的展开。自1990年代起,我国沿海省市在地方电子政务建设的带动下,一批与涉海部门相关的海洋电子政务项目正在建设,有力地促进了沿海海洋管理与海洋经济的发展,如“海上山东”信息化工程、福建省海洋电子地图及空间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广东省的海洋信息化五大工程等。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国家信息化战略的指导思想,因此用信息化来带动我国海洋事业的现代化是海洋强国的一条基本措施。2003年,在由国务院批准实施的我国近海资源调查专项(908专项)中,确立了建设“中国近海‘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这一重大决策也拉开了我国实施数字海洋战略的序幕。国家海洋局与上海市政府从海洋信息化建设的全局出发,决定在上海共同建设“数字海洋”上海示范区,为我国全面建设数字海洋铺下了第一块基石。建设“数字海洋、生态海洋、安全海洋、和谐海洋”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具体目标。在这四个目标中,数字海洋是基础,是国家安全建设、海洋经济开发、海洋现代化管理的必要条件。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我国信息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业等高科技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生产能力,使数字海洋工程成为我国海洋先进装备制造能力、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海洋高科技产品的研发能力的强大驱动引擎。在推进数字海洋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我国海洋管理与开发的现状,以跨部门应用、整合资源、集成建设为原则,成立职权责明确的综合领导机构来统筹国家数字海洋建设,确保工程效益的最大化、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以及应用性能的最佳化。 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日前表示,构建“数字海洋”,实现海洋的信息化和“透明化”,不仅为我们深入认识海洋、开发海洋、管理海洋开辟了广阔的途径,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而且对于未来高科技条件下更好地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安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近些年来,中国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海洋调查专项,积累了海量的宝贵数据和资料,为加快推进“数字海洋”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内外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完善建设近海‘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使我国数字海洋发展的总体规划与布局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孙志辉说。

329 评论

相关问答

  • 数字海洋与水下攻防期刊投稿要求

    “在‘数字海洋’模拟屏前,你触摸大片海洋的某一点,那里当前时刻的水温、流速等都能显示。”东海信息中心总工程师林勇说。以往的海洋数据库来源于历次海洋专项调查等,这

    亓亓小屋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数字海洋与水下攻防期刊投稿

    “数字海洋”随“数字地球”理念应运而生,它通过卫星、遥感飞机、海上探测船、海底传感器等进行综合性、实时性、持续性的数据采集,把海洋物理、化学、生物、地质等基础信

    吃货kumiko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数字海洋与水下攻防期刊

    《海洋环境科学》由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暨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和中国海洋学会海洋环境科学分会主办,是国内海洋环境科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基础性综合学术刊物之一。

    我心起飞扬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数字海洋与水下攻防期刊投稿要求高吗

    一般地表的地形很容易测量,基本上是利用航空拍摄的方法进行测量,技术难度不是很高,而水下地形测量就不能简单的进行航空拍摄了。根据不同的河流湖泊,进行水下测量的方法

    Amber已存在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数字海洋与水下攻防期刊投稿经验

    肯定是SCI检索的难,尤其是影响因子很好的SCI期刊,难度很大,审稿也慢,经常一审就1年多。EI难度要看你是投JA检索的EI,还是CA检索的EI,两者差别很大的

    神兽史瑞克 4人参与回答 2024-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