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70

s791144868
首页 > 论文问答 > 宋史研究论文集一共有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kobe紫米

已采纳
一本书可能没有,不过几本书加起来就有了。目录:《潘金莲的发型》介绍宋朝的服饰等;《宋词与宋代的城市生活》;《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两宋王朝-奢华帝国的无奈》;《宋史纪事本末》;《天裂:十二世纪宋金和战实录》;《宋词名篇的人生哲理》;[两宋王朝-奢华帝国的无奈]陈舜臣;[宋代荫补制度研究]游彪;宋史纪事本末明陈邦瞻中华书局。最后一本是正史,竖排繁体,看起来费力。
257 评论

水之云端

著书  1.古文観止译注(共著)吉林人民出版社 1981年  2.鹤林玉露(単著)中华书局 1983年  3.宋宰辅编年録校补(単著)中华书局 1986年  4.中国歴代名君(共著)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7年  5.中国文化概覧(共著)东方出版社 1988年  6.全宋文(共著)巴蜀书社 1990年  7.全宋诗(共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  8.白话二十五史精选(共著)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1年  9.全注全訳史记(共著)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5年  10.宋史选挙志訳注(2)(共著)东洋文库 1996年  11.宋史选挙志訳注(3)(共著)东洋文库 2000年  12.宋代の皇帝権力と士大夫政治(単著)汲古书院 2001年  13.郷土中国訳注(共著)学习院大学 2001年  14.中国语急就篇(単著)白帝社 2002年  15.中国史略(単著)DTP出版 2006年  朝野类要(附:朝野类要研究)(単著) 中华书局 2007年  宰相故事――士大夫政治下的权力场 (单著) 中华书局 2010年  宋季三朝政要笺证(単著) 中华书局 2010年   宋史宰辅表考证(単著) 中华书局 2012年  隆平集校证(単著) 中华书局 2012年  范仲淹集(『儒蔵』204册) (点校、単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  论文  【史学】  1.『鹤林玉露』作者罗大経考 1982年  『学林漫録』 五集  2.『宋会要辑稿』证误 1984年  『史学月刊』 第5号  3.岳珂生平考述 1984年  『文史』 第23辑  4.『史记』辩误 1985年 『北京师院学报』 第1号  5.论宋代相権 1985年 『歴史研究』 第2号  6.昭君名キョウ考辩  1985年 『江汉论坛』 第9号  7.赵抃『御试官日记』考釈――兼论北宋殿试制度的演変 1986年 『东北师大学报』 第4号  8.略论宋太宗 1987年 『社会科学戦线』 第4号  9.蘇颂论 1988年 『浙江学刊』 第4号  10.试论宋祁 1988年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第4号  11.论宋代皇権 1989年 『歴史研究』 第1号  12.试论导致庆暦新政失败的一个因素  1990年 『学术月刊』 第9号  13.『続资治通鉴』证误 1990年 『安徽史学』 第3号   14.「烛影斧声」事件新解  1991年 『中国史研究』 第2号  15.范仲淹三至杭州考実 1992年 『浙江学刊』 第2号   北宋党争与庆暦新政 1992年 『歴史』 第52期(台湾)  17.皇帝権力に関する再论――あわせて富田孔明氏の反论に答える 1999年 『东洋文化研究』 第1号 (创刊号)  (再録:『中国関系论说资料』第42号)  18.「圣相」李沆――君臣関系のケース・スタディー(1) 2000年 『中国社会と文化』 第15号  (中国语訳は中国の『文史』第52号に掲载)  19.「平世の良相」王旦――君臣関系のケース・スタディー(2) 2000年 『东洋文化研究』 第2号  (中国语訳は台湾大学歴史学系编『転変与定型:宋代社会文化史学研讨会论文集』に掲载)  20. 皇帝権力に関する再论(その2)――思想史の视点からの展开 2001年 『东洋文化研究』 第3号  (再録:『中国関系论说资料』第45号)  21.「倭」の本义考――あわせてその意味変迁を论ずる 2001年 『「つくる会」の歴史教科书を斩る』、日本侨报社  22.王安石の新法――「祖宗法るに足らず」 2002年 月刊『しにか』第13巻第1号  23.代王言者――以宋真宗朝翰林学士为中心的考察 2002年『漆侠先生纪念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  24.『鹤林玉露』著者罗大経に関する再考   2004年 『东洋文化研究』 第6号  25.『宋史・宰辅表』辨误  2004年 『文史』 第66辑   26.徽宗と蔡京――権力の络み合い―― 2004年 『アジア游学』 第64号 特集「徽宗とその时代」  27.宋代士大夫主流精神论――以范仲淹为中心的考察 2005年 『宋史研究论丛』 第6辑   28.科擧停废的歴史――立足於元代的考察 2006年 『科擧制的终结与科擧学的兴起』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左右天子为大忠――君臣関系个案研究之三 2007年 『「さんずい+亶」渊之盟新论』 上海人民出版社  『朝野类要』编撰者赵升考 2007年4月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9辑 北京大学出版社  『宋史・宰辅表』考证(补正篇) 2007年12月 『宋史研究论丛』 第8辑   走向象徴性的皇権 2008年7月 『宋史研究论文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佞臣如何左右皇权:以北宋王钦若为例 2008年 『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 第48期 香港中文大学   「烛影斧声」与宋太祖之死(柱斧考) 2008年 『文史知识』第12期 中华书局  超越:一个「贰臣」的贡献――索隠歴史尘埃中的细节 2008年 『邓广铭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 中华书局  宋代権相第一人(上)――君臣関系箇案研究之五:丁谓论 2009年『河南大学学报』第4期  宋代権相第一人(下)――君臣関系箇案研究之五:丁谓论 2009年『河南大学学报』第5期  范仲淹生平事迹记载考辨――『范文正公年谱抉误』 2009年 『范仲淹研究文集(五)』 北京大学出版社  『宋季三朝政要』考述 2009年『南宋史及南宋都城临安研究』 人民出版社  金榜题名後:「破白」と「合尖」――宋元変革论実证研究挙隅之一 2009年『国际社会科学雑志』第26巻第3期  皇权再论 2010年 『史学集刊』第1期   崔与之事迹系年补考 2010年7月 『崔与之与岭南文化研究』 人民出版社  「百世闻之尚激昂」――读菊坡诗 2010年7月 『崔与之与岭南文化研究』 人民出版社  醉翁之意不在酒――漫谈宋太祖与酒 2011年2月 『文史知识』第2期  配享功臣:盖棺未必论定――略说宋朝官方的歴史人物评価操作 2011年10月  『史学集刊』第5期  「宁鸣而死,不黙而生」――范仲淹『霊乌赋』发覆  2011年11月 『文史知识』第11期  写意黄公望――由宋入元:一个人折射的大时代 2011年『国际社会科学雑志』第28巻第4期  「内擧不避亲」――以杨万里为个案的宋元変革论実证研究 2012年3月 『北京大学学报』第49巻第2期  「范仲淹」问世――文正帰宗更名考实 2012年6月『文史知识』第6期  『宋季三朝政要』辨误 2012年6月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14辑  『隆平集』释疑 2012年6月 台湾『辅仁歴史学报』 第28期  李元昊七娶 2012年11月  『文史知识』第11期  范吕解仇公案再探讨 2013年3月 『歴史研究』第1期  「镜古孰非殷监呈」:『銭塘遗事』考述 2013年7月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第40巻第4期  『隆平集・夏国传』笺证 2013年11月 『呉天[土+犀]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四川人民出版社  小官僚,大投射:罗大経仕履考析――――宋元変革论実证研究挙隅之三 2014年1月 『文史哲』第1期   【思想史】  1.孔子天命観新探 1982年 『哲学研究』 第2号  2.譲歩政策理论渊源初探  1982年 『史学月刊』第4号  3.中国経学史漫谈 1988年 『歴史教学』 第5号    4.宋代士大夫の精神世界の一侧面――范仲淹を中心に 2000年 『东洋学报』 第82巻第2号   『论语』开篇发覆 2008年 『现代哲学』第5期    将错就错:宋代士大夫「原道」略说 2009年 『学术月刊』第4号  【文献学(书志学)】  1.『鹤林玉露』版本源流考  1985年 『艺文志』 第3集  『宋宰辅编年録』考述 1986年 『古籍整理与研究』 创刊号  『建炎以来繋年要録』略论 1987年 『史学月刊』 第2号   漫说『宋史』  1987年 『书品』 第2号  『続资治通鉴长编』佚文辑考 1988年 『宋史研究通讯』 第1号   二十四史汇刊本述略 1988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第 188号  『呉郡図経続记』考述  1988年 『蘇州大学学报』 第4号  『宋景文集』版本源流考   1988年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第4号  『宋朝事実类苑』雑考 1990年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第5号     宋代玉牒考 1991年 『文献』 第4号   日本东洋文库所蔵『四库全书』文源阁本『草庐集』考述 1994年 『中国书目季刊』 28巻第2号(台湾)  『范仲淹集』版本问题考辩 1996年 『国家図书馆馆刊』 第85巻第1号(台湾)  『黄帝内経素问』版本源流考 1997年 『国家図书馆馆刊』 第86巻第1号(台湾)  『朝野类要』(附:朝野类要研究)前言 『书品』第1号 2008年第1号  略述『朝野类要』的成书与流传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9年第1号 (北京大学)  流出海外的『清实録』――记日本东洋文库所藏「大红绫本」 『书品』 2009年第3号  『朝野类要』现存版本考述 2010年4月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12辑  「礼失われて诸を野に求む」――実例で和刻本汉籍の価値を试论 2009年3月 『东洋文化研究』第11号  (中国语版:「礼失而求诸野」――従自身研究経歴看和刻本汉籍の価値 2011年6月 『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3期)  略述明清时代文献対『朝野类要』的徴引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10年第3号 (北京大学)  「尽信书不如无书」:透过『朝野类要』看『四库全书』对文献的改窜『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及集刊』第11辑2011年12月  【校勘学】   略谈古籍校勘底本的选択  1986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165号   古籍校勘与音韵 1987年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第4号   略论古籍校勘的范囲 1987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177号   典章制度与古籍校勘 1987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178号   略谈古籍的校勘记 1987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180号   歴史年代与古籍校勘 1988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186号   略谈他校的取材  1988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187号   略谈本校的両个问题  1988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188号   歴史地理与古籍校勘 1988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191号   略谈古籍的校改 1988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193号   略谈古籍点校本的失校 1988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194号   関於古籍校勘中脱文的処理  1989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205号   略谈古籍引文的校勘 1989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207号   略谈古籍校勘中的辩伪问题 1989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215号   関於推算歴史人物生卒年应当注意的一个问题 1989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第215号   说版本校  1990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第 221号   略谈古籍的「点校说明」 1990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227号  「襄王枕上元无梦」――略谈理校  1990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229号     略谈古籍校勘  2008年2月『古籍整理与出版専家论古籍整理与出版』、凤凰出版伝媒集団   汉籍の版本调査と鉴定について――その常识と非常识―― 2011年12月 『东アジア书志学への招待』第1巻 东方书店  【文学】  1.试论『诗経・ヒン风・七月』作者的阶级地位――兼谈对『七月』研究的一点看法 1979年『教学与进修』 第2号  2.歴史上的岳飞与小说中的岳飞 1981年 『文史知识』 创刊号  3.岳飞诗词辑考  1988年  『岳飞研究』 1集    4.「范成大交游考略」补正  1991年  『文学遗产増刊』 第17集    5. 断语不可軽下――也谈岳飞「満江红」词的真伪 1981年 『宁夏大学学报』 第4号  6. 范仲淹与北宋古文运动 1997年 『大陆雑志』 第94巻4号(台湾)    7.二宋年谱 2008年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 第10辑 北京大学出版社  8.闲话「野水无人渡」 2012年8月 『文史知识』第8期  9.「子道自能久」――读欧阳修『重读徂徕集』诗 2013年8月 『文史知识』第11期  哈哈镜的真实――歴史与文学漫谈 2014年3月 『文史知识』第3期   【言语学】  中国语における指示代名词の性格について 1996年 『ク沫集』 第9号  会话场について――言语场论(その1) 2001年『千叶工业大学研究报告』 人文编 第38号  (再録:『中国関系论说资料』 第45号)  中国语指示代词に関する再论 2003年 『千叶商大纪要』第41巻第1・2合并号  ニュアンスをどう捉えるか――中国语教学现场からの研究覚书(1)―― 2005年 『庆应义塾 外国语教育研究』 创刊号  その他  【翻訳】  1.日本五代宋元史研究近况(近藤一成原著) 1985年 『宋史研究通讯』 第4号  2.论宋代官制的発展(梅原郁原著) 1986年 『宋史研究通讯』 第5号  3.日本五代宋元史研究近况(木田知生原著) 1989年 『宋史研究通讯』 第1号  4.日本五代宋元史研究近况(本田治原著) 1990年 『中国史研究动态』 第3号  5.「文明」的悲剧(稲畑耕一郎原著) 1990年 『思与言』 第28巻(台湾)  6.日本五代宋元史研究近况(大岛立子原著)  1991年 『中国史研究动态』 第1号  7.英国的中国学(上)(近藤一成原著) 1993年 『汉学研究通讯』 第12巻3号  8.英国的中国学(下)(近藤一成原著) 1993年 『汉学研究通讯』 第12巻4号    【书评】  1.史学名家的労瘁之作――『世说新语笺疏』述评 1985年 『中国社会科学』 第4号  2.『元豊九域志』点校本述评 1985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141号  3.深入浅出,雅俗共赏――评『三国志选注』 1985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141号  4.拓荒者的耕耘――评『唐代仓廪制度初探』1986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163号  5.考源校譌,语林増辉――评『唐语林校证』 1988年 『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 第189号    6.近藤一成教授与日本的中国史研究 2010年『国际汉学研究通讯』第1号(创刊号)  【辞书编纂等】   出版词典(共著)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2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担当执笔部分:『册府元亀』の条)(図书馆学・档案学・情报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3年  世界のなかの江戸・日本(担当执笔部分:汉籍解说) 江戸东京博物馆 1994年   宋会要辑稿食货索引(共编)(职官编) 东洋文库 1995年   古汉语知识辞典(共编・担当执笔部分:文献学) 中华书局 1996年、再版2004年  【エッセイ】  1.治史尤応専 1987年6月17日付 『光明日报』史学面  2.中国の正月今昔谈 2002年 月刊『アジア游学』第46号  3.外来语 优れた表记の伝统复活を 『朝日新闻』「私の视点」(2004年7月17日付き)  4.遣唐使井真成の墓志 作者は中国人なのか 『毎日新闻』夕刊 8面 (2005年9月1日付き)  5.歴史教科书 东アジア共通を目指せ 『朝日新闻』「私の视点」(2007年2月27日付き)  6.中国における皇帝権力の実态再考(讲演记録) 2007年 『学习院史学』第45号  7.なぜ东アジア共通歴史教科书づくりなのか 『理戦』季刊志第88号(2007年5月夏号)  8.「此情可待成追忆」――追忆日本宋史学者中嶋敏先生 『中国史研究动态』第2号(2008年2月)  9.「中国」考(讲演记録) 『东洋文化研究』第10号(2008年3月)   无声の革命 『かけはし』第17巻90号(2009年2月)   赵匡胤 五代十国を终结させ文治时代を开く 『歴史読本』2009年10月号  『宰相故事:士大夫政治下的権力场』前言 『书品』 2010年第 2 号   范仲淹『题叶氏巻』诗当属伪作 『中国文物报』 2011年3月9日  琉球与日本:江蘇省文物保护単位琉球国京都通事郑文英墓说明文字指瑕 『中国文物报』 2011年7月13日  此东京非彼东京――読久保田和男『宋代东京研究』 『文汇読书周报』(2011年10月23日付き)  「汉语」和「汉学」表述商兑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0月18日付き)  『宋史宰辅表考证』前言 『书品』 2012年第6号

134 评论

小S妈是顾大厨

(一)专著 《西夏与周边民族关系史》: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西夏经济史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西夏经济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天盛律令与西夏法制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西夏社会文书研究》(与史金波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西夏社会文书研究》(增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二)编著《20世纪西夏学》:主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中国藏西夏文献》:常务副总主编,主要完成人,甘肃人民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主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版《说西夏》:主编,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中国西夏学百年文库》:主编,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辽金西夏金代通史》:参编(西夏部分20万字),人民出版社2010年《党项西夏文献研究》:主编(主要作者),中华书局2011年《中国藏西夏文献研究》: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西夏学论集》: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试析西夏占据过须弥山》:《宁夏文史》第11期1982年版《试论仁宗年间宋夏战争性质与影响》:《固原师专学报》198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85年第1期《宋夏青白盐问题》:《固原师专学报》198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87年第2期《从太宗燕幽之败到仁宗陕西之战》:《固原师专学报》1988年第1期《宋夏商业贸易初探》:《宁夏社会科学》1988年第3期《宋夏保安军榷场贸易论略》:《固原师专学报》1988年第4期《两年来我国西夏史研究述评》:《固原师专学报》1989年第1期《范仲淹御夏事迹述评》:《固原师专学报》1989年第3期《宋夏保安军榷场位置考辨》:《青海民院学报》1989年第4期《历史上中原与北方少数民族间的商业贸易联系》:《固原师专学报》1990年第1期《西夏的畜牧业》:《宁夏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宋夏对峙与沿边蕃部》:《固原师专学报》1990年第3期《西夏农业生产述论》:《西北二民院学报》1990年第3期《宋夏对峙与保安军》:《固原师专学报》1991年第1期《潘罗支与河西吐蕃》:《宁夏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师专学报职能及其实现》:《固原师专学报》1991年第1期《抗金名将曲端冤狱始末》:《固原人物集录》,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宋代沿边市马贸易述论》:《固原师专学报》1991年第3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1年第6期《宋代市马钱物考》:《固原师专学报》1992年第1期《宋代属户史论》:《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西夏经济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宁夏史研究》1992年第1期《西夏时期的横山地区》:《固原师专学报》1992年第3期《须弥山敕赐禅林碑载崇宁35年辨析》:《固原师专学报》1992年第4期《试论西夏定都兴庆府》:《宁夏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西夏边防制度初探》:《固原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3年第2期《论宋代民间养马制度》:《固原师专学报》1993年第4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4年第1期《西夏沿边堡寨述论》:《宁夏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须弥山石窟题记研究》:《宁夏文物》1993年总七期《西夏兴起与建都兴庆府》:《中国古都研究》1994年刊《试论早期党项与外界的联系》:《宁夏学刊》1994年第1期《宋夏窟野河西地界问题》:《宁夏史志研究》1994年第1期《试析党项羌内徙后社会经济的发展》:《固原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史》1994年第5期《论西夏与统一前蒙古诸部的关系》:《固原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论西夏与北宋的经济文化交流》:《固原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论西夏建国前与北宋的关系》:《宁夏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6年第2期《论西夏与周边民族关系及其特点》:《民族研究》199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6年第3期《西夏农田水利开发与管理制度》:《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4期,又见《首届西夏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论〈长编〉中西夏史料的价值》:《宁夏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须弥山石窟史略》:《固原师专学报》1996年第4期《王安石御夏方略》:《中州学刊》1996年第4期《西夏官牧制度初探》:《宁夏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西夏的内宿制度》:《固原师专学报》1997年第4期《论西夏的官牧业》:《宋史研究论文集》,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西夏的符牌制度》:《河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期《西夏仓库制度研究》:《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8年第3期《西夏军队武器准备及其管理制度》:《河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西夏财政支出初探》:《宁夏大学学报》199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9年第1期《论西夏的赋役制度》:《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4期《西夏阶级结构研究》:《固原师专学报》1998年第4期,《高校文科学报文摘》1998年第6期《西夏财政收入初探》:《西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1期《西夏水利法初探》:《青海民院学报》1999年第1期《西夏高利贷初探》:《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论西夏的手工业》:《宁夏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1999年第4期《西夏畜牧法初探》:《中国农史》1999年第3期《西夏的地理环境》:《宁夏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天盛律令〉所记的西夏手工业》:《固原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论西夏的土地制度》:《中国农史》2000年第3期《论西夏畜牧业的几个问题》:《西北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论党项宗族制度》:《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西夏池盐的生产与征榷》:《固原师专学报》2001年第5期《西夏农作物考》:《国家图书馆学刊·西夏研究专号》2002年《西夏酒的生产与征榷》:《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再论西夏的农业》:《中国农史》2003年第1期《论西夏的人口》:《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论西夏的司法制度》:《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西夏手工工匠考》:《宁夏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西夏的审判制度》:《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西夏历史与文化》:《宁夏历史十五题》,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古代宁夏平原的引黄灌溉》:《宁夏历史十五题》,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西夏的造纸技术》:《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会议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二十世纪西夏官制研究》:《二十世纪西夏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二十世纪西夏经济研究》:《二十世纪西夏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西夏的刑罚制度》:《宋史研究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西夏时期的统万城》:《统万城遗址综合研究》,三秦出版社2004年版《天盛律令的历史文献价值》:《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论西夏天盛律令的特点》:《宁夏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党项拓跋部大首领李光睿墓志铭考释》:《西夏学》(第一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藏西夏文献碑刻题记卷叙录》:《西夏学》(第一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西夏时期黑水地区农业》:《黑水城人文与生态国际会议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中国藏西夏文献概论》:《西夏学》(第二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论西夏对河套地区农业的开发》:《西北开发国际会议文集》,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西夏乾祐二年材料文书考释》:《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中国藏西夏文献出版座谈会综述》:《西夏学》(第三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藏西夏文献叙录》:《西夏学》(第三辑),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黑城出土的几件汉文西夏文书考释》:《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4期《网络下西夏文及西夏文献处理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有关夏州拓跋部的几个问题》:《邓广铭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中华书局2008年出版《金夏关系的几个问题》:[韩国]《宋辽金元史研究》第13号,2008年《评〈西夏社会〉》:《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西夏文献的发现与整理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4期《黑城出土西夏榷场文书考释》:《中国经济史研究》2010年第1期《俄藏西夏天庆年间典粮文契考释》:《西夏研究》2010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宋辽金元史》2010年第3期转载《基于数学形态学等技术的黑水城唐卡图像预处理方法研究》(与史伟合作):《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4期《西夏文四角号码输入法研究》(与柳长青、史伟合作):《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4期《党项与西夏资料研究前言》:《西夏学》第五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黑水城汉文文献的学术价值》:《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一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二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综述》:《西夏学》第七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西夏买扑文书考释》(俄文):《克恰诺夫80诞辰国际会议论文集》,俄罗斯2012年《传统典籍中党项西夏史料整理研究》:《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三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二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论文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12年第2期《敦煌研究院藏0669号西夏文<金刚般诺波罗蜜多经>考释》:《敦煌研究》2012年第6期《夏州拓跋部的几个问题》:《西夏研究》2013年第1期 西夏经济史专题:自治区社科规划青年项目,1996年,主持,结项宋夏关系研究:自治高校科研项目,1997年,主持,结项西夏经济史: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编号:98JAQ770017,1998年,主持,结项天盛律令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1BZS002,2001年,主持,结项国内所藏西夏文献整理出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教社政函[2001]5号),2001年,主持,结项二十世纪西夏学回顾与展望:自治区社科规划项目,2002年,主持,结项西夏社会文书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05JJD870006),2005年,主持,结项中国藏西夏文献叙录: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编号:0538,2005年,主持,结项中国藏西夏文献研究:国家社科规划重点项目编号:06AMZ001,2006年,主持,结项西夏资料索引:全国古籍整理项目(教古字[2007]074号),2007年,主持,结项党项与西夏碑石整理研究:教育部高校古委会项目(教古字[2007]150号),2007年,主持,结项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整理出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08JJD770087),2008年,主持,结项黑水城文献与西夏文化研究: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副总理级)国际合作项目,2009年,主持,在研黑水城汉文文献整理研究:自治区高校科研重点项目,2009年,主持,在研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整理与研究:国际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0AZS001),2010年,主持,在研西夏文献文物研究: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11@ZH001),2011年,第二主持人,在研党项西夏碑文整理研究: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2JJD770006),2012年,主持,在研 (一)海外及港台举行的学术会议日本国“第六回辽金西夏史研究会大会”:2006年3月10日至12日,日本东京市,东京外国语大学主办。宣读论文:《新发现的夏州拓跋政权碑石研究》内陆中亚史研究新史料的展望国际学术讨论会:2006年4月15日,日本九州市,九州大学主办。宣读论文:《中国西夏文献研究回顾与展望》丝绸之路与西夏文明国际学术会议:2007年4月24日至30日,俄罗斯院圣彼得堡市,大英博物馆、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主办。宣读论文:《中国藏西夏文献概论》韩中宋辽夏金元史国际学术会议:2008年9月23日至30日,韩国首尔市,韩国外国语大学主办。宣读论文:《金夏关系几个问题》敦煌学:第二个百年研究视角与问题:2009年9月3日至5日,俄罗斯院圣彼得堡市,国际敦煌学组委会主办。宣读论文:《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学术价值》“韩中第四届宋辽夏金元史国际学术大会”:2011年11月11日—11月17日在韩国首尔召开,韩国外国语大学历史研究所、中国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韩国中央大学历史系共同主办。与会50多位专家围绕宋辽夏金元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文献等领域展开热烈讨论。杜建录教授发表“党项西夏文献研究”学术报告。“西夏与契丹文献研究”国际学术会议:2012年3月22-26日在东京召开,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邀请和资助,做“中国藏西夏文献整理研究回顾与展望”的报告。会议结束后,作为自由评论员,应邀出席在学习院大学召开的“第十二回辽金西夏史研究会大会”。2012年6月20-23日,应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邀请,出席“庆祝克恰诺夫80诞辰国际西夏学会议”,以“西夏买扑文书研究”为题,做大会发言。2012年10月22-29日,应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古典系邀请,出席“文化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中加研讨会”,发表“西夏文献收藏与保护”主题报告。(二)大陆举办的学术会议中国蒙元史学术讨论会:1990年8月8日至12日,宁夏银川市,中国蒙古史学会、中国元史研究会、宁夏史学会主办,在大会作《潘罗支与河西吐蕃》报告。中国古都学会第九次年会与学术讨论会:1991年9月24日至27日,宁夏银川市,中国古都学会、银川市政府主办。宣读论文:《西夏兴起与建都兴庆府》。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六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1994年,四川成都市,中国宋史研究会、四川大学主办。宣读论文:《王安石御夏方略》。首届西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1995年8月22日至26日,宁夏银川市,宁夏社会科学院、宁夏大学主办。宣读论文:《西夏农田水利开发与管理》。中国宋史研究会第七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1996年8月,云南昆明市,中国宋史研究会、云南大学主办。宣读论文:《西夏官牧制度》。第四届中国少数民族史学术研讨会:1996年8月,宁夏银川市,中国民族史学会、宁夏大学主办。宣读论文:《西夏与周边民族关系特点》。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暨西夏建都兴庆府960年学术讨论会:1998年8月,宁夏银川市,中国宋史研究会、宁夏大学主办。宣读论文:《论西夏的符牌》。第六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暨西夏科技史国际会议:2002年8月18至22日,宁夏银川市,中国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学会、宁夏大学主办,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承办。宣读论文:《西夏的造纸技术》。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暨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2002年8月3日至8日,甘肃兰州市,中国宋史研究会、西北师范大学主办。宣读论文:《西夏刑罚制度》。沙漠古都统万城学术研讨会:2003年9月22日至24日,陕西省靖边县,靖边县人民政府、陕西省文物局、陕西师大西北环发中心联合举办,主持了22日下午的大会报告,并作《西夏与统万城》发言。《中国藏西夏文献》首卷出版发行仪式:2005年8月9日,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主办。第二届西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5年8月16日至19日,宁夏银川市,宁夏社会科学院主办。提交论文:《中国藏西夏文献》。《中国藏西夏文献》编辑出版座谈会:2005年12月23日,甘肃兰州市。黑水城人文与生态国际学术会议:2006年9月16日至20日,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日本地球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主办。宣读论文:《夏元时期黑水地区的农业》。邓广铭教授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2007年3月16日至17日,北京市,北京大学主办。提交论文:《有关夏州拓跋政权的几个问题—新出土唐五代宋初夏州拓跋政权墓志铭考释》。成吉思汗与六盘山国际学术会议:2007年7月21日至23日,宁夏固原市。《中国藏西夏文献》全卷出版座谈会:2007年11月6日,北京市。传统文化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学术研讨会——郭子仪与阳曲学术会议:2008年10月23日至26日,山西省阳曲县。辽夏金元历史文献国际研讨会:2008年11月3日至5日,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主办。宣读论文:《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整理出版与学术价值》。第三届西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11月8日至10日,宁夏银川市,宁夏社会科学院主办,主持大会历史文献组讨论。宣读论文:《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的学术价值》。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民族语言文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民族文献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2008年11月28日至29日,甘肃兰州市,中国吐鲁番学会、西北民族大学主办,主持民族文献组讨论。宣读论文:《中国藏黑水城民族文字文献的学术价值》。纪念黑水城文献出土100周年学术研讨会:2008年12月16日至17日,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主办,主持会议并宣读论文:《黑水城汉文文献概论》。2010年10月15-18日,主持召开“黑水城文献与西夏研究国际学术论坛”。2011年8月17-22日,主持召开“第二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2011年4月12-5月9日和中国社科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第一届西夏文研修班。2012年7月7-16日,和中国社科院西夏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第二届西夏文研修班。(三)海外与港台学术访问和讲学访问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2003年12月20日至25日,访问了上述香港大学,与香港专业师生进行了座谈,会见了何冠环等香港学者。访问日本九州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2006年3月8日,应九州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邀请,赴日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合作研究与学术访问,与日本辽金西夏史、宋史、蒙元史学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演讲:2006年3月10日在早稻田大学文学学术院发表“20世纪西夏学回顾与展望”学术演讲,日本著名蒙古史学家,前蒙古研究会会长,早稻田大学蒙古史研究所所长吉田顺一教授主持演讲会。日本西夏学者荒川慎太郎、佐藤贵保、船田善之等出席了演讲会。访问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研究所:2006年3月12日,在日本国“第六回辽金西夏史研究会大会”间隙,访问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研究所,并与相关专家进行了交流。访问日本东京大学:2006年3月13日上午,在船田善之博士陪同下,访问了东京大学,查阅了东京大学图书馆藏西夏文文献。访问东洋文库:2006年3月13日下午,在船田善之博士陪同下访问东洋文库,受到东洋文库特聘研究员梅村坦教授的热情接待,在梅村坦先生的带领下,参观了东洋文库特藏,并浏览了东洋文库收藏的俄藏西夏文献数据库。访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2006年4月5日访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岩井茂树教授陪同参观。访问综合地球环境科学研究所:2006年4月5日访问位于京都的综合地球环境科学研究所,与中尾正义教授为首的中国黑水地区生态研究课题组专家进行座谈。2011年9月19-22日,对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出席俄中西夏学联合研究所揭牌仪式以及相关学术活动。(四)国内(大陆)学术考察和讲学学术考察:每年带领西夏学研究院(研究中心)师生到西夏陵、贺兰山岩画、拜寺口西夏双塔等教学科研基地考察学习。考察丝绸古道:2002年10月1日至7日,带领西夏学研究中心专家赴河西走廊,考察武威西夏碑、张掖卧佛寺、古玉门关、敦煌莫高窟等西夏文物古迹和西夏故地的风土人情。考察统万城:统万城又称白城子,是夏州拓跋政权的发祥地。2003年9月23日,第一次赴白城子进行学术考察。学术报告:2003年至2005年暑期,应自治区教育厅邀请,连续为美国教育访问团做“西夏历史与文化”报告。学术报告:2004年6月2日至5日,参加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做“西夏文献发现收藏与整理研究”讲座。西夏访古:2005年11月21日至28日,与银川贺兰山岩画管理处专家组成联合考察组,赴鄂尔多斯高原、横山山地以及黄河后套平原考察。这里是西夏的故地,考察组先后考察西夏宥州古城、银州古城、夏州古城(白城子)、李自成行宫、李继迁寨、李德明鏊子山离宫、成吉思罕陵、阴山岩画、鸡鹿塞,访问了市、旗、县文物部门,搜集到大量夏州拓跋碑石资料。学术考察:2006年5月28日至6月1日,带领研究生访问内蒙古考古研究所与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阅览内蒙古考古研究所藏黑水城文献,为以后联合整理出版《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中国藏黑水城民族文字文献》奠定了基础。考察黑水古城:2006年9月18日至19日,考察西夏黑水古城和黑河流域的生态情况。学术报告:2008年8月,应中国民族图书馆学会邀请,在宁夏图书馆做“西夏文献发现与整理研究”学术报告。学术考察:2008年10月25日至26日,考察山西五台山,感受西夏供佛道路。五台山是佛教圣地,西夏多次遣使到五台山供佛,并在贺兰山建立西夏五台山寺。学术报告:2009年6月2日至4日,应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邀请,主持敦煌学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并分别为硕、博士研究生和历史教育基地班作了“黑水城汉文文献概论”、“西夏文献的发现与研究”、“西夏学百年回顾与展望”等学术报告。2010年12月9日-12日,黑水城社会文书研究课题组在院长杜建录教授的带领下,赴西夏故地武威、张掖等地考察。在武威先后访问了西夏博物馆、文庙、武酒集团西夏文化研究所、雷台汉墓、大云寺,并在武威西夏博物馆举行“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教学科研基地”揭牌仪式与西夏学座谈会;在张掖访问了西夏大佛寺、河西学院,并与甘肃省重点学科平台“河西历史文化研究中心”进行座谈。杜建录院长还为该校历史专业师生作了“西夏文献的发现与整理研究”学术报告。学术报告:2011年11月17—20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举办“宋史高层论坛”,杜建录教授应邀发表“西夏文献与西夏学”。

224 评论

S~夏末微凉

宋代在中国古代教育、科技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陈寅恪先生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1](p245)邓广铭先生也说:“宋代文化的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达于顶峰,不但超越了前代,也为其后的元明之所不能及。”[2](p169)漆侠先生也持相同的看法。 但也有人认为,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期。此处不妨对唐宋文明成就作些比较。唐代文明最重要的代表是唐诗,是公认的古代诗歌发展的颠峰,唐诗胜于宋诗。但宋代文明胜过唐代文明的却有教育、经学、科技、史学、宋词和散文六项①。当然,以上的比较并不完全,人们还可以在如传奇小说与话本、音乐、舞蹈、建筑、绘画、雕塑、书法等较次要的方面有所轩轾,但只怕无碍于上述的总体评论。宋代文明在当时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宋代以后,文化方面不是没有新的进展,例如,人们常常称道的元曲、明清小说、李贽和明末清初思想、乾嘉学派等。但总的说来,中华文明已愈来愈趋于落伍了。由此可见,上引前辈学者的结论是很有说服力的,是经得住推敲的,下面,笔者则以宋朝教育、科技和文化成就聊作辅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关于唐宋文明的对比,笔者曾与汉唐史专家张泽咸进行过讨论,张泽咸表示同意,并补充了散文一项。 一、教育:宋代的太学和各地的州县学、书院蓬勃兴起。其中,书院对后世的影响尤大。宋神宗时,在太学实行三舍法,即外舍、内舍和上舍的升级制度,这是中国以至世界教育史上的首创,实为现代教育分级制的先河。北宋对前代的教育分科有所发展,在太学之外,先后建立武学、律学、医学、算学、书学、画学等,尽管对其他学科重视不够,但无疑是高等教育实行分科的萌芽。 由于印刷术的发展,如《百家姓》、《千字文》一类识字课本的流行,宋朝的教育较前朝有了很大普及,城乡出现了许多专职的教书先生,不少地区利用农闲举办冬学。 在肯定宋代教育成就的同时,也应指出,正是从北宋开始,完成了经学、教育和科举三位一体的紧密结合,因而将教育的功能简单地、狭隘地与仕途相联系,这就孕育着此后中国教育转向落后的因素。 二、宋学:宋代是中国古代经学发展的最重要时期,完成了由“汉学”向“宋学”的转变,即由章句之学转变为义理之学。但长期以来,人们将宋学简单地归结为程朱理学,这是不确切的,因为程朱理学仅是宋学的一个流派,直到南宋中后期,才成为显学,后又长期占据了经学的主导地位。宋学流派纷呈,非程朱理学一家所能囊括。 谈到宋学的出现,人们自然可以追溯到中唐韩愈等人的影响,但主要还是形成于北宋中期。学者们不仅对儒经的注疏,甚至对儒经也提出大胆的怀疑。“从方法论上说,汉学属于微观类型,而宋学则属于宏观类型。在我国古代学术史上,宋学确实开创了学术探索的新局面,并表现了它独特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宋学“强大的生命力和突出的特点还表现在,把学术探索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力图在社会改革上表现经世致用之学”。但程朱理学“又把内心反省工夫放在首位,脱离社会现实的实践,以静、诚、敬等向自己身上使劲”,这大致上又是理学异于不少宋学流派的基本点①。 在宋学诸多流派中,先后占据支配和主导地位的,则是王安石的王学和程朱理学。两派尽管有尖锐的分歧,但在尊孟方面,却有其共同性。正是在两派的倡导下,孟子在宋代由诸子之一而被提到亚圣的地位,儒学开始了孔孟并称的新阶段[3]。 “中国学术思想史上有一种倾向,即强调门户之见,道统之说,总认为只有自己的学说为谠言正论,其他思想是异端邪说,总希望天下只有自己一家之说的声音”[4](p110)。王学的创立者王安石强调“一道德”,反对“异论纷然”[5](卷115,《选举制》)。程朱理学则强调“自孟轲没,圣学失传”,唯有自己“得不传之学于遗经,志将以斯道觉斯民”[6](卷11)。双方其实都认为唯有自己的学说才是儒学发展史上的第三块里程碑。这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专制主义,特别是将一种学说贯彻于科举取士,起着严重的禁锢思想的恶劣作用。这是宋学发展中留下的一条重要教训。我们承认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就应当承认思想也是丰富多彩的。检验真理只能通过实践,通过平等讨论,想念自己掌握着真理,就无须依靠权力的支撑。中国有着深厚的一言堂传统,直到近代,才有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提出了一个相反的方针——兼容并包,即群言堂。 依照古代大儒的思维,是偏喜抽象,偏喜综合,偏喜概括,偏喜想象,偏喜模糊,甚至混沌,而不求具体,不求分析,不求实证。按现代科学实验可分两种层次,一是理论科学实验,二是技术科学实验。中国古代恰好是缺乏理论科学实验的思维和传统。中国古代哲学偏重于政治和伦理,而哲人们大都无兴趣对自然界进行细微地观察和研究,而满足于从某些抽象概念创立宇宙论。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等概念长期行用,停滞不前,而缺乏通过实证、分析,不断探索宇宙和自然奥秘的精神和思维模式。宋学也沿袭了这种传统,并有了进一步发展。这又潜藏着中国哲学由先进转向落后的因素。因为哲学只有扎根于自然科学的沃土,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是宋学发展中的又一条教训。中国古代哲学,包括宋学的思想模式,也不可能不影响自然科学的发展。 三、科技:宋代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闻名于世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三项主要是在宋代得到应用和发展的。沈括是宋代主要的科技代表人物,有笔记小说《梦溪笔谈》和医书《良方》传世,他的科学成就是多方面的。北宋有两次天文史上著名的超新星记录。苏颂和韩公廉制造了水运仪象台和浑天仪,成为世界上第一台天文钟和假天仪。其他如农学、农业技术、建筑学等都有显著成就。北宋初,构筑横跨长江的大浮桥,为桥梁史上的创举。南宋时,广泛使用车船,应用了原始的螺旋桨,如此等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人们对宋学的研究和议论甚多,以上主要采用邓广铭和漆侠的论点,参见邓广铭《略谈宋学》(载《宋史研究论文集》1984年年会编刊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载《探知集》,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有人认为,研究科学史,必须注重科学发展的连贯性,即后人不断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添加成果,方才成其为科学史。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古代的科学主要应有数学和医学两门,这与宋代学校设有医学和算学是相应的。宋代数学有其成就,但对近代数学说不上有何影响。中华传统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无疑是深受古代哲学的影响。宋金时期的医学理论有新的发展,出现了法医专著。北宋时的医学分科,已与近代医学分科类似。女真人没有医学,金朝医学其实是北宋医学的延续和发展。人体的经络机制和气功,是东方科学思维的重要结晶,尽管至今还未能以现代精密科学作出解析。宋代制作针灸铜人两具和相关医书,是针灸学划时代的进步。与古代数学不同,中华传统医学至今仍然造福于中华民族,并且对人类健康作出愈来愈大的贡献。 四、史学:“中国史学莫盛于宋”[1](p240)。宋代是中国古代史学的鼎盛期,各种官修史书卷帙庞大,一些史学新体裁先后创立,还有地理总志和方志的纂修,史学领域扩大到了金石学,宋人开创的金石学为近代考古学的嚆矢。凡此种种,加之长篇巨制之多,史学家成就之大,都足以凌驾汉唐,睥睨明清。但与唐朝史学相比,宋朝没有像刘知几《史通》那样有创见,有强烈追求真理和批判精神的史学著作。 五、词:词和诗的最重要区别,在于其音乐性。虽然一些古诗、乐府之类都能咏唱,但词的音乐特色却更为鲜明,其长短句和严格的韵律,都是更便于咏唱者,词可谓是宋朝的流行歌曲。尽管按固定的曲谱填词,可以追溯更早,但确立为音乐文学,或者说是一种中国特色的音乐,主要是始于词这种文学体裁。宋朝许多文士参加词的写作,特别是出现了所谓豪放派的词人。从文学角度看,豪放派开拓了词的创作新境,南宋的辛弃疾等又从事爱国词的写作;但从音乐角度看,豪放词却造成了词的文字与音乐情调的乖离。因为词的曲谱一般是“浅斟低唱”、“绸缪婉转”的“艳词”,如从《念奴娇》的词牌名推测,本是用音乐表达妓女念奴如何娇美,这种乐曲显然与苏轼用该词牌创作的“大江东去”的文字不协调。可惜如今词的曲谱已基本失传,但词的发展却是开创了一种重要的音乐模式,特别是对戏剧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元杂剧到近代京剧和地方戏,其基本模式,就是按固定的曲谱填词,堪称词的滥觞。人们往往把词称为宋词,当然是标志着宋代是词这种文学体裁的最高水平。 六、散文:唐朝直到北宋初,骈体文占据统治地位。北宋开始的新的古文运动,到北宋中期取得了全胜,名家辈出,其散文至今传诵不衰。后人称“唐宋八大家”,北宋即占据六人。汉字是方块字,最适合表达其文字美的体裁大致有骈体文、古诗词和对联。骈体文不宜一概否定,但当时的所谓古文与骈体文比较,无疑是更自由地、充分地表达思想和描绘、论析事物。总的说来,宋代的散文成就超过了唐代。 七、诗:宋诗不如唐诗,这已是定论。但宋诗也有其特点。宋朝出现了如苏轼、陆游等重要诗人。特别是陆游的爱国诗,对华夏精神文明产生了久远的影响。 总之,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充分地估价作为中华古文明鼎盛期的灿烂的宋代文明,但也应努力探索宋代文明的缺陷,探寻中华文明此后落伍的因素,这才是辩证唯物论。唯其如此,研究历史,就不单纯是为古人算账,而是为今人和后人开路。

183 评论

相关问答

  • 宋史研究论文集一共有

    宋代在中国古代教育、科技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陈寅恪先生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1](p245)邓广铭先生也说:

    执念梦浮生 4人参与回答 2024-07-31
  • 宋史研究论文集一共有几篇

    中国通史--宋史

    小老头and小胖子 4人参与回答 2024-08-01
  • 宋史研究论文集一共有几卷

    作者:刁培俊原刊《漆侠先生纪念文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隋末农民起义》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7月版2.《唐太宗》(笔名万钧)上海,学习生

    2012骏马飞驰 3人参与回答 2024-07-31
  • 宋史研究论文集一共有多少篇

    一本书可能没有,不过几本书加起来就有了。目录:《潘金莲的发型》介绍宋朝的服饰等;《宋词与宋代的城市生活》;《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两宋王朝-奢华帝国的

    咩~咩~羊 5人参与回答 2024-08-01
  • 宋史研究论文集

    《文化学理论和宋代文化研究》,《史学月刊》1989年第3期《宋代金石学研究》,《上海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中国绘画的文化意义》,载《文博研究论集》,上

    纯度装饰 4人参与回答 2024-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