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80

紫童vivi
首页 > 论文问答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待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ellosnow.

已采纳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93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39人,博士及博士后4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3人,广州市优秀教师、优秀专家、先进工作者16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1人,广东省十百千人才工程培养人才4人,广州市121人才第三梯队成员1人,广州大学教学名师1人。 刘晓明人文学院院长,教授,文学博士,广东省重点研究基地“文学思想研究中心”主任,中山大学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广东省与广州市中国语言文学一级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广州市优秀哲学社会科学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3篇,并在《文学遗产》、《中华文史论丛》、《文献》、《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2002、2008),另主持教育部项目4项,省社科规划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鉴定为“优秀成果”。科研成果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广东省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哈迎飞文学博士,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第十届全国青联委员,广东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第三届广东省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十百千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规划项目1项、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在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上海三联等出版社出版个人学术专著3部《儒教与中国现代文学》、《半是儒家半释家:周作人思想研究》、《“五四”作家与佛教文化》,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2等奖1项,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等奖3项,2012年被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第三届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2014年入选广州市“121”人才第三梯队成员。吴晟文学博士,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南粤优秀教师,《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委员会委员。兼任广东省文学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国古代文学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省国学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华诗教学会理事;广州市语言文学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广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戏曲史、中国诗学和文艺理论。出版专著6部;主编著作1部;参与编著8部;出版教材1部。在《文艺研究》、《文学遗产》、《文艺理论研究》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30篇,学术成果获省市优秀成果奖多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项、部省级项目5项。周文萍博士,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导师,从事影视、文学的教学研究,为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大学生协同创新委员会指导委员,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广东省电影家协会会员,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员,出版专著1部,参编2部,发表影视及文学类论文30余篇。现主持省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1项。专著《好莱坞:经典的奥秘》获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四届“学会奖”著作类三等奖。冷东一级学科硕士点中国史负责人,专门史方向带头人。香 港大学博士,广州大学十三行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亚洲研究会会员、马来西亚黄雅烈博士高等学院客座研究员、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 中国明史学会理事、广东省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广州地方史学会副会长、广州地方志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史、岭南文化、广东华侨 史、广州十三行研究等领域教学与科研。主持完成国家“九五”社科规划项目一项,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项目一项,现主持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一 项及多项广州市课题,出版学术著作7部,发表学术论文八十余篇,获广东省社会科学成果奖2项。王凤霞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兼职广州市语言文学学会副秘书,广州市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戏剧研究和比较文学、外国文学研究,教学工作也是围绕以上领域。出版个人学术专著1部、编著2部,参著2部。在《戏剧》、《戏剧艺术》、《文艺争鸣》等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多篇,其中有5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独立主持国家社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教学项目3项,以及其他各级项目共12项。获奖多项: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三等奖,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第六批培养对象,第三届广州市宣传思想战线优秀人才培养对象,2011年在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培训,2013-2014年在英国伦敦大学访学。
303 评论

坚吃不懈1208

自然科学版国际刊号为ISSN 1671-4229,国内刊号为CN44-1546/N。两刊均为大16开,每期内文96个页码。编辑部设在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广州大学行政B后座二楼。广州大学是由广州多所市属高校于2000年月7月合并组建而成的综合性大学。学报编辑部由原广州师院、广州大学、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广州师专等四家学报编辑部合并而成。合并前的各刊都有较长的办刊历史和各自的特色。其中原《广州师范学院学报》创办于1980年,并于1999年被评为全国首届优秀社科期刊。学校合并初期,广州大学学报编辑部以《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的形式在2001年出版了12期。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从2002年起,学报编辑部开始出版目前的《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月刊)和《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广州大学学报》坚持“二为”办刊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办刊方针,立足广州,面向海内外,重视基础理论探索,突出地方特色和应用研究。《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着重推动科技创新,突出应用科学和技术研究,是展示自然科学各学科科研、学术成果的重要园地和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窗口。2002年社会科学版在第二届优秀社科学报评选活动中,获“优秀栏目策划奖”;2003年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继被“中国学术期刊规范化与评价研究中心”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后,又先后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2004年,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自然科学版荣获优秀出版编辑奖;2005年自然科学版成为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刊源,社会科学版在保持原有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良好转载的基础上,又有多篇文章被全国最高反馈刊物《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以及《中国高校文科学术文摘》转摘。2005年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显示,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均比上年翻了两番。《广州大学学报》拥有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广州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陈永亨教授兼自然科学版主编,编辑部主任郑洁编审兼社会科学版主编,13位编辑中(含主编),硕士、博士学历4人,具有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6人。学报编辑部不断完善相关措施,通过采取对作者优稿优酬、对编辑优稿奖励等手段,充分调动作者及编辑写稿、组稿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双向互动,全面提升编辑人员素质和学报综合竞争力,以确保学报学术质量稳步提升,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办好一个刊物,需要获得社会各界,特别是专家、学者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多年来对《广州大学学报》所给予的热情关注与大力扶持,真诚地期盼各界朋友一如既往地对本刊给予热情关注与更大支持。

274 评论

福建不吃辣

自然科学版国际刊号为ISSN 1671-4229,国内刊号为CN44-1546/N。两刊均为大16开,每期内文96个页码。编辑部设在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广州大学行政B后座二楼。广州大学是由广州多所市属高校于2000年月7月合并组建而成的综合性大学。学报编辑部由原广州师院、广州大学、华南建设学院(西院)、广州师专等四家学报编辑部合并而成。合并前的各刊都有较长的办刊历史和各自的特色。其中原《广州师范学院学报》创办于1980年,并于1999年被评为全国首届优秀社科期刊。学校合并初期,广州大学学报编辑部以《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的形式在2001年出版了12期。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从2002年起,学报编辑部开始出版目前的《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月刊)和《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双月刊)。《广州大学学报》坚持“二为”办刊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办刊方针,立足广州,面向海内外,重视基础理论探索,突出地方特色和应用研究。《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着重推动科技创新,突出应用科学和技术研究,是展示自然科学各学科科研、学术成果的重要园地和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窗口。2002年社会科学版在第二届优秀社科学报评选活动中,获“优秀栏目策划奖”;2003年社会科学版和自然科学版继被“中国学术期刊规范化与评价研究中心”评为《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后,又先后成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2004年,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自然科学版荣获优秀出版编辑奖;2005年自然科学版成为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收录刊源,社会科学版在保持原有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良好转载的基础上,又有多篇文章被全国最高反馈刊物《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以及《中国高校文科学术文摘》转摘。2005年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显示,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均比上年翻了两番。《广州大学学报》拥有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广州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陈永亨教授兼自然科学版主编,编辑部主任郑洁编审兼社会科学版主编,13位编辑中(含主编),硕士、博士学历4人,具有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6人。学报编辑部不断完善相关措施,通过采取对作者优稿优酬、对编辑优稿奖励等手段,充分调动作者及编辑写稿、组稿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双向互动,全面提升编辑人员素质和学报综合竞争力,以确保学报学术质量稳步提升,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办好一个刊物,需要获得社会各界,特别是专家、学者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我们衷心感谢社会各界多年来对《广州大学学报》所给予的热情关注与大力扶持,真诚地期盼各界朋友一如既往地对本刊给予热情关注与更大支持。

167 评论

相关问答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待遇

    自然科学版国际刊号为ISSN 1671-4229,国内刊号为CN44-1546/N。两刊均为大16开,每期内文96个页码。编辑部设在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广

    薄荷kokoro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待遇如何

    如果你需要发表这份稿子,也不打算在折腾,就发吧。《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中山大学,综合影响因子为554,是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不过如果

    兜里五块糖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待遇如何啊

    自然科学版国际刊号为ISSN 1671-4229,国内刊号为CN44-1546/N。两刊均为大16开,每期内文96个页码。编辑部设在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广

    墨墨姐姐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待遇怎么样

    [摘要]西公民社形发展历史表明:公民社西发展整体要早于优于东其间原主要涉及三面:西家初形建立具平等合作特征部落联盟基础;西宗教及其组织,特别其世纪神政治期位影响

    Shenyangman。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7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待遇

    以前差不多1800元,具体看你的页数,超过6页,每一页,差不多200元。

    唯一201314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