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65

安吉拉pig
首页 > 论文问答 > 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入口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zhangzhangdd

已采纳
《强制执行竞合刍议》,载《安徽法学》1995年第3期。《论协议管辖及我国立法之完善》,载《学术界》1996第1期。《试析起诉的消极条件》,载《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第5期。《试论仲裁协议若干法律问题》,载《律师世界》1996年第5期。《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建立及其发展》,载《社科信息》1996年第7期。《“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作为民事再审事由之我见》,载《江西法学》1997年第1期。《诉讼成本控制论》,载《法学评论》1997年第1期。赵钢、占善刚:《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公民应有的诉讼观念》,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1期。《代位执行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载《政治与法律》1998年第1期。《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法院审判行为约束软化的若干表现及其矫正》,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2期。《论代位财产保全》,载《律师世界》1998年第4期。《也论当事人举证与人民法院查证之关系》,载《法商研究》1998年第6期。《公证文书的证据效力不应轻易否定》,载《律师世界》1998年第9期。《诉讼权利平等原则新论》,载《法学评论》1999年第2期。《美国民事没收法与正当程序的冲突与衡平》,载《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试论民事诉讼特别地域管辖之立法缺失及其完善》,载《法学》1999年第8期。《民事诉讼法与民事实体法之关系探析——从法院裁判之生成角度分析》,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第5期。《关于二审程度中反诉问题的一点思考》,载《河北法学》2000年第6期。《完善民事诉讼审前准备程序之构想》,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1期。《对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之初步检讨》,载《法学评论》2000年第3期。《略论民事诉讼中的管辖恒定原则》,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6期。《略论专属地域管辖适用之特质》,载《法学评论》2002年第5期。《关于撤诉的几个问题》,载《法学评论》2003年第4期。《再论民事诉讼的起诉条件及其适用——以〈民事诉讼法〉之修订为背景》,载《诉讼法论丛》2004年版。《试论我国民事诉讼中免证事实之应有范围及其适用》,载《法学评论》2004年第4期。《略论民事强执行中不动产查封之方法》,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占善刚:《当事人陈述探微》,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占善刚、刘显鹏:《论不服仲裁裁决应有之救济途径及其适用》,载《仲裁研究》2006年第1期。占善刚:《略论诉之追加》,载《法学评论》2006年第3期。占善刚:《关于民事诉讼期间的几个问题》,载《珞珈法学论坛》(第5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占善刚、熊洋:《关于二审程序中诉之追加问题的思考》,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占善刚、刘丹:《试论行政诉讼中之自认》,载《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占善刚:《论民事诉讼中之自由证明》,载《法学评论》2007年第4期。占善刚、阮志勇:《漏判及其救济刍议》,载《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占善刚:《证明妨碍之比较研究》,载《珞珈法学论坛》(第6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占善刚:《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之文书提出义务》,载《求索》2008年第3期。占善刚:《第三人之文书提出义务初探》,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占善刚:《证据协力义务之比较法分析》,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5期。占善刚:《当事人讯问之比较研究》,载《法学评论》2008年第6期。占善刚:《我国民事判决脱漏应然救济途径之探究》,载《法商研究》2009年第3期。占善刚、朱建敏:《证据保全若干问题探析》,载《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5期。占善刚:《试论我国刑事诉讼中免证事实之应有范围及其适用》,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10期。占善刚、熊洋:《论第三人之文书提出义务及对我国立法的借鉴》,载何家弘主编:《证据学论坛》,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赵钢、占善刚:《浅议10年司法改革之得失》,载李林主编:《依法治国与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占善刚:《证据法定与法定证据——兼对我国<民诉法>第63条之检讨》,载《法律科学》2010年第1期。占善刚:《主张的具体化化研究》,载《法学研究》2010年第2期。占善刚:《论民事诉讼中自由心证主义的例外》,载《法学评论》20010年第3期。占善刚:《证明妨害论——以德国法为中心的考察》,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3期。占善刚:《民事诉讼中的抗辩论析》,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占善刚:《民事诉讼中的证人作证费用请求权简论》,载《求索》2010年第6期。 占善刚、王登辉:《民事执行检察监督:正当性基础与制度构建》,载《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第1期。占善刚:《对我国民事申请执行期间制度的初步检讨——以《民事诉讼法》第219条的修改为对象的分析》,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占善刚:《民事诉讼中的不变期间探微》,载《学习与实践》2012年第1期。占善刚:《民事诉讼“期间”的法律规制思考》,载《理论探索》2012年第4期。占善刚:《言词辩论的全部意旨研究——德国、日本的判例、学说之考察及其启示》,载《现代法学》2012年第2期。占善刚:《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之定性分析》,载《法律科学》2012年第3期。占善刚:《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共通原则研究》,载《法学评论》2012年第5期。占善刚、王登辉:《案外人申请再审研究》,载《珞珈法学论坛》第11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占善刚:《附理由的否认及其义务化研究》,载《中国法学》2013年第1期。  占善刚:《试论民事诉讼中的勘验及我国立法完善》,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谢绍静、占善刚:《比例原则视角下我国民事诉讼罚款制度的立法完善——以《〈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增加罚款数额为切入》,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年第3期。占善刚、刘丹:《民事诉讼保全的类型化分析》,载《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占善刚、刘丹:《民事诉讼中的勘验协力义务论析》,载《证据科学》2013年第5期。占善刚:《民事诉讼中罚款之检讨》,载《法商研究》2013年第6期。占善刚:《论民事证据调查的应有法律规则——以证人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作证为视角》,载《学习与实践》2014年第2期。占善刚、刘芳:《论舍弃上诉权》,载《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占善刚:《论我国民事诉讼中鉴定人不出庭作证之应有后果——〈民事诉讼法〉第78条评析》,载《法学家》2014年第2期。占善刚:《德国、日本民事诉讼中不知的陈述规制之比较及其启示》,载《法学评论》2014年第3期。占善刚:《证人出庭作证费用的性质及其给付路径》,载《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占善刚、刘丹:《论我国行政诉讼中自认制度的构建》,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占善刚、刘芳:《程序违法与发回重审——〈民事诉讼法〉第170条之检讨》,载《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72、占善刚、宋庭辉:《论民诉法“涉外诉讼程序”一编的废除》,载《天津法学》2015年第2期。 73、占善刚:《当事人申请证据调查的法律规制问题》,载《理论探索》2015年第4期。 74、占善刚、杨瑜娴:《论民事诉讼鉴定费用的性质及制度矫正》,载《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 75、占善刚:《民事诉讼鉴定费用的定性分析》,载《法学》2015年第8期。 76、占善刚、严然:《“省统管”背景下地方人大监督同级司法机关问题研究》,载《学习与实践》2015年第10期。 77、占善刚:《证据保全程序参照适用保全程序质疑——<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81条第三款检讨》,载《法商研究》2015年第6期。 78、占善刚:《民事诉讼发回重审的理由比较研究》,载《比较法研究》2015年第6期。
171 评论

汀汀20082008

A、个人著作及合著:1、 朱力著:《大转型――中国社会问题透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2、 朱力著:《中国民工潮》,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3、 朱力等著《社会问题概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4、 朱力等著:《社会学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年版。5、 朱力著:《变迁之痛――转型期的社会失范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版。6、 朱力著:《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7、 朱力等著:《我国重大突发事件解析》,南京,南京大学出处社,2009年版。8、 朱力等著《中外移民的城市适应》,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9、 朱力等著:《公共关系新论:理论与实务》,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10、 朱力著 《转型期中国社会问题与化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11、 朱力著《走出社会矛盾冲突的漩涡――中国重大社会性突发事件与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B、主编、参著1、 宋林飞、朱力主编:《社会工作概论》(修订本),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 朱力、陈如主编:《南京市社会分层研究报告》,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3、 朱力、陈如主编:《新移民--南京市流动人口研究报告》,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4、 参著《社区服务与社区发展》,北京:学习出版社,2000版。5、 参著《增建抗逆韧力――探讨青少年自杀行为策略报告书》,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主编,新辉印务有限公司,2002版。6、 参著《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识别》,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版。7、 参著《社会学视角下的和谐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8、 参著《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9、 参著《中国妇女就业》,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3年版。10、 参著《实用护理人文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 参著《农民工与城市融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12、 参著《现代社会学理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 Zhuli,2006,Cultural life of Rural Migrants and Urban Integration, Berliner China-Studien,New Brunswick(USA)and London(UK)  C、丛书主编:“社会工作丛书”执行主编:1、《社会保险》,执行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2、《社会工作行政》,执行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3、《团体社会工作》,执行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4、《个案社会工作》,执行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5、《社区社会工作》,执行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6、《人类环境与成长》,执行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社会工作丛书”副主编,7、《社会政策》副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8.《物业管理》副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9.《社会发展》副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10.《社会工作实务》副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新社会群体”丛书,副主编11、 《学生官》,副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12、 《转业军官》,副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13、 《私营业主》,副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14、 《职业股民》,副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社会风险丛书”副主编15、 《来自不公平竞争的风险》,副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16、 《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副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D、主要学术论文: “社会稳定的三个环节”,南京:《南京大学学报》,1991年第1 期,《新华文摘》1991年第4 期转摘。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1991年第3期转载 。 “聚合行为及其对策”《南京大学报》199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1992年第5期转载 。 “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关系网亚文化”,成都:《社会科学研究》1993年第2期。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1993年第2期转载。 “社会结构转轨与社会问题突现”,南京:《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1994年第4期转载。 “中国社会转型临近关节点”,南京:《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1994年第3期转载。 “国际化大都市的公民素质”,南京:《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社会结构转型与社会保障改革”,北京:《现代社会保险》1994年第3期。 “困难与突破市场经济下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思考”,北京:《社会学研究》1994年第5期。 “抑制社会转型中的不良亚文化”,《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2期。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1995年第4期转载。 “腐败探源”,《南京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1995年第5期转载。 “改革中的社层分化与社会流动”,《南京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1995年第5期转载。 “改革中的悖论分折”,哈尔滨:《求索》1995年第4期。 “大陆社会工作模式的转换”,台北:《社会建设》(台湾)1995年第5期。《海峡两岸社会福利研讨会论文集》 1996年6月版 。 “扶助脆弱群体 强化社会支持”,南京:《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1996年第2 期转载。 “中国社会中的制度化逃避”,成都:《社会科学研究》1996年第4 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1996年第4期转载。 “旁观者的冷漠”,南京:《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1997年第4期转载。 “中国黑社会研究”,成都:《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6期。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1998年第1期转载。 “中国社会工作模式的转换”,北京:《中国社会工作》 1997年第2期。 “重视对贫困群体的研究”,北京:《现代社会保险》1997年第2期。 “社会问题的理论界定”,南京:《南京社会科学》1997年第12期。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1998年第2期转载 。 “独辟蹊径的社会学视角”,南京:《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色情文化兴起的社会原因与防止对策”,上海:《社会学》1998年第2期。 “社会风尚的理论蕴含”,哈尔滨:《学术交流》199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1998年第11期转载。 “足球的社会魅力”,上海:《社会》1998年第11期。 “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南京:《江海学刊》1999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1999年第2期转载。 “准市民与城市融合”,南京:南京大学学报,2000年12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1年第4期转载,《高校文摘》2001年第4期转摘。 “城市再就业工程中的‘瓶颈’与突破”,天津:《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人大复印资料《工会工作》2002年第5期转载。 “群体性歧视与偏见”,南京:《江海学刊》2001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5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2年第4期转载。 “关于腐败的社会学断想”,《社会》2001年第11期。 “失业下岗问题的难点与突破”,南京:《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新华文摘》2003年第5期目录辑要。 “论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南京:《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3年第4期转载。 “论农民工的城市适应”,《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5月。 “城市行乞者群体滋生的社会原因”,上海:《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5期。 “教育腐败是双重的腐败”,上海:《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3期。 “农民工阶层的特征与社会地位”,南京:《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年1期转载,《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4年2期转载。 “就业机会中的性别不平等--市场转型与不平等关系的另一面”,南京:《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11期。 “突发事件中的信息控制”,南京:《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孔祥智主编《聚集“三农”》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9月。 “空间权力的视角”,南京:《名镇世界》,2004年第5期。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展的趋势”,《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9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1期转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报》2005年12月20日转摘。 “社会整合机制的转换”,南京:《学海》,2005年第1期。 “和谐社会的社会学解读”,南京:《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从流动人口的精神文化生活看城市适应”,南京:《河海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化解失范: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北京:《社会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6年。 “失范的三维分析模型”,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6年11期转载。 “第二种规范”,南京:《江海学刊》200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07年第3期转载。 “失范范畴的理论演化”,南京,《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关于社会失范机制的探讨”,成都:《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5期 ,《新华文摘》2006年第10期转摘。 “规范的结构脆性”,南京:《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9期。 “关于失范的类型探讨”,南京:《公共管理高层论坛》,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 “风险理论研究”(主持人语),南京:《南京大学学报》2007年2期。 “‘和谐’应成为社会转型时期的核心价值观念”,南昌:《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乔晓征、朱力“谣言在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发生机制”,南京:《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失范范畴的理论演化”,南京:《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突发事件的概念、要素与类型 南京:《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1 期。 陈常花、朱力“知识移民的社会适应优势”,《南方人口》2008年第4 期。 “工会在调节劳动关系中的作用”,南京:《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 “中国社会风险解析――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冲突性质”,《学海》2009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0年第 6期 转载。 “社会规范建设的困境――三种理性人的策略性选择”,上海《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1第4期转载。 朱力、卢亚楠“集体行为的结构性新特质——网络助燃理论探讨”,南京:《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0年第 4期转载。 朱力、赵璐璐、邬金刚:“半主动适应”与“建构型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模型 兰州:《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人们为什么不容易遵守规范”,南京:《学海》,2010年10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4期转载。 “中外移民的特殊性与普遍性”,南京:《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新华文摘》2011年第2期转载。 朱力、谭先楚,“我国救灾的社会动员机制”,《东岳论丛》2011年第6期。 朱力、曹振飞“结构箱中的情绪共振”,《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4 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1年第9期转载。 吴炜、朱力,“宿舍劳动体制对农民工权益的影响分析:以江苏为例”《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10期转摘。 朱力、龙永红,我国现代慈善动员机制《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2011年第4期转载 朱力、龙永红,我国环境正义问题凸现 《南京大学》2012年第1期 朱力、吴炜,农民工的社会保险 《学海》2012年第2期 张义烈、朱力,和谐信访文化:概念、理念及其建构《学术探索》2012年第1 期 谭贤楚、朱力,贫困类型与政策含义:西部民族山区农村的贫困人口——基于恩施州的实证研究《未来与发展》2012年1 月 吕效华、朱力,流动人口文化福利支持机制构建研究——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理论探讨》2012年1期 吴炜 朱力 劳务派遣与农民工劳动权益保护——基于对珠三角和长三角的调查《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2012年7期转载。74、 吴炜;朱力,农民工住房福利现状与政策走向——基于福利多元主义的视角[J] 《长白学刊》2012年第2期75、 社会结构箱中的县域矛盾治理 人民论坛2012年10月中。76、 葛亮、朱力,《非制度性依赖》,《学习与实践》2012年12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3年第4期转载77、 公众信心聚散的社会心理学解读,《人民论坛》(总第394期)2013年2月(中)78、 朱力、葛亮,道德环对中国慈善事业的启示,《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79、 朱力、朱志玲,我国集体行动的重大转折,《江海学刊》,2013年第4期80、 朱力、毛飞飞,城市社会底层群体的复制传递机制,《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5 期81、 朱力、葛亮,美国税法对中国慈善事业的启示,《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4 期81、我国重大社会矛盾冲突的主要形式、源泉及导火索,《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2013年第3期

115 评论

虾球麻麻

1、《与无定名词主语句相关的理论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2、《论词典释义》,《辞书研究》,2007年第2期。3、《“就是NP”作为后置型非限制关系小句》,《汉语教学与研究》(第8辑),(韩国)首尔出版社,2007年11月。4、《表达非主题判断的无定NP主语句》,《汉语语言学探索》,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5、《论话题和主语》,《语言研究集刊》(第3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7月。6、《“你这个NP”的表达功能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05年第4期。7、《现代汉语的时范畴》,《语言研究集刊》(第2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8月。8、《时空域、支点和句子》,《语言学论丛》(第29辑),商务印书馆,2004年10月。9、《说大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10、《汉语句法语义研究述评》,《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11、《符号结构与语法》,《北方论丛》,2004年第2期。

130 评论

相关问答

  • 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入口

    1、《与无定名词主语句相关的理论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2、《论词典释义》,《辞书研究》,2007年第2期。3、《“就是NP”作为

    笑傲江湖之悟空 2人参与回答 2024-07-09
  • 青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入口

    中文核心期刊是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目前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同。从影响力来讲,其等级属同类划分中较权威的一种,是除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

    A田欣团队 4人参与回答 2024-07-08
  •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官网入口

    太多了,有容易有难的。

    凯利的心窝 3人参与回答 2024-07-07
  • 南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入口

    学报编辑部是校属院(系)一级学术机构,由学校直接领导。编辑部设文科编辑室、理科编辑室和办公室。现有人员 10 名。  学报编辑部负责编辑出版国家教育部主管,南开

    撒野撒野王子 2人参与回答 2024-07-07
  • 暨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官网入口

    本刊由暨南大学主办。在全校师生的大力支持下学术水平和编辑质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被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么么哒狂人 2人参与回答 2024-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