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2

晓布丁2011
首页 > 论文问答 >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议论文800字开头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贝贝781213

已采纳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在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解决环境问题,以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发展的重要课题。社会的发展已不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的增长,而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促使人们思考、探索如何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在这个思考过程中,人们开始研究人类思想史上与环境相关知识,探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产生的根本原因,从而寻求出保护和治理环境的方法和对策。 而马克思主义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思想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环境思想,对我们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此用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中的观点探析我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环境保护面临的一些问题原理:坚持主体性原则用唯物主义辩证的观点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现今城市现代化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等等都是人类通过劳动实践改造自然,改造客观世界的结果,我国从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到今天人们过上小康生活,也正是我国全体人民通过劳动实践得来的。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实践其实就是我们对世界的能动改造,而动物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认为,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我国的快速发展必然伴随着改造自然和占用自然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一开始没有正确认识到人与自然的之间的关系,只是不断地发展经济,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让人们脱离贫困,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却忽略了在改造自然,占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我们要自觉承担起保护自然的职责。造成现今严峻的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要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我们人类生存环境。 科学发展观总结了2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当前,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生态环境保护中,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首先,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条件。 其次,经济增长不足或增长方式不当是造成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 第三,发展经济要有可持续性。我们不仅要考虑当代人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子孙后代发展的需要,给后代人留下良好的环境条件是我们必须负起的历史责任。 第四,环境问题是发展带来的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加以解决。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缺乏改善环境的条件和资金的支持,保护环境难以奏效。 综上所述,保护和改善环境应该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之一,解决今天的环境问题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发展的目的是什么及如何发展的问题。 二、当前我国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对发展的影响 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首先是经济损失巨大。 其次,环境污染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成为群众日益关注的社会问题。 第三,环境问题影响社会稳定。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解决环境问题应从经济发展入手 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环境保护跨越发展 做好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 增加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投入 开展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是事物内部包含的既对立有统一的关系。矛盾不仅是普遍的,而且是客观的。成人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和揭露矛盾,坚持一分为二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树立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着实把握发展机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全面统一。
157 评论

珠宝理财

A.发表著作5部1.《环境法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12. 17万字 副主编2.《环境资源法词典》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4.12. 16万字 编委3.《企业无形资产管理》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12. 5万字 主要作者4.《国际环境法》 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4.4. 6万字 主要作者5.《WTO规则与国际经济法》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02.9. 15万字 主要作者B.发表CSSCI核心期刊论文5篇1.“论循环型社会的法律制度” 光明日报理论周刊(转摘) 2004.11.25. 第一作者2.“WTO涉及环境权利义务规则之分析” 兰州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 独著3.“论循环型社会的法律制度”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 第一作者4.“建立我国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研究” 现代财经 2005年第12期 第一作者5.“对我国环保NGOs的法律分析” 当代法学 2002年第6期 第一作者C.其它代表作11篇1.“建立环渤海区域政策法律协调机制,发展环境友好性区域经济”港口经济 2006年第2期2.“试论数字时代我国的著作权保护” 人大研究 2000年第5期 独著3.“建立循环型社会法律制度,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中国发展 2005年第2期 第一作者4.“环境法实施的规范分析” 《南开法学评论》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年4月 独著5.“对经济法地位的再思考” 甘肃社会科学 2000年第7期 独著6.“浅析特许经营权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市场经济研究 2000年第6期 独著7.“论西部开发中的法律环境” 法律与社会 2000年第4期 独著8.“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城市 2005年第4期 第二作者9.“论循环型社会的法律制度” 中国环境科学年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4年9月32-35 第一作者10.“论循环经济的法律体系”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05年研讨会论文集 第601-611页 独著11.“循环经济中企业的法律行为分析” 2005环境立法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论文集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举办 独著12.“天津市循环经济法律保障机制研究” 2006年中国环境与资源法学研究会论文集,本文获2006年首届环渤海法制论坛论文二等奖D.承担的科研项目8项1.“环境保护中民主参与机制多元化的法律分析” 2003年度校级课题 主要负责人2.“循环经济立法研究” 2004年校级青年项目 主要负责人3.参加“985”国家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南开大学循环经济创新研究基地的申报和研究工作。是循环经济研究基地的研究成员之一。并参加了南开大学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4.“国有企业产权研究” 200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负责该项目中“国有企业无形资产管理”部分的研究和撰写5.“网络侵权的国际私法问题研究” 教育部十五规划项目 负责该项目中“网络侵权行为”部分的研究。6.“循环经济中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法律原理研究” 2006年教育部项目 主要负责人7.“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法律问题研究” 2006年校级985项目 主要负责人8.“循环经济深度发展的政策法律制度研究” 200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循环经济深度发展研究” 子课题主持人E.被采纳和听取的立法建议和议案1.参加2005年9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废旧轮胎回收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征求,代表南开大学提出立法建议,并被发改委采纳。2.为农工民主党天津市委会撰写的“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的建议“的提案作为天津市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案和大会发言材料,列为2005年天津市政协主席促办提案之一。《天津日报》、《今晚报》、天津电视台、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对该提案的内容及办理落实情况进行了报道。3.参加2003年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关于《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立法调查组的调研并提出立法意见。4.为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撰写的“关于建立环渤海区域政策法律协调机制,发展环境友好性区域经济的建议” 的被农工党中央采用并作为提案报送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为重点督办提案,应邀赴京座谈听取意见和建议。农工党中央还作为信息采用并报送全国政协和中共中央统战部。5.《关于创建和完善滨海新区协调机制的建议》一文被农工党天津市委会采用并作为提案报送天津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天津市滨海委给予答复,采纳了本文的主要建议。6.《关于加强天津滨海新区区域辐射功能的建议》一文被农工党天津市委会采用并作为提案报送天津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给予答复,并采纳了本文的主要建议。7.《关于发挥天津在区域经济中协调作用的建议》一文被农工党天津市委会采用并作为提案报送天津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给予答复,并采纳了本文的主要建议。8.《关于京津冀统筹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一文被农工党中央采用并作为提案报送全国政协世界五次会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给予答复,采纳了本文的主要建议。9.先后参加全国人大环资委主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的立法研讨会议(2006年苏州会议和2007年中国循环经济立法框架报告国际研讨会)并提出立法建议。F.其他与学术有关的社会活动1.2003年接受天津市人民广播电台“关于城市环境保护”的专访。2.2004年接受天津卫视新闻视线节目关于《汽车召回管理条例》的专访。3.2004年接受天津卫视新闻视线节目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专访。4.2005年接受天津卫视新闻视点关于《征收燃油税有关问题》的采访。二、教学工作1.本科生教学:为法学专业本科生教授《经济法学》和《环境法学》,为经管法班讲授《环境法与环境管理学》课程。2.研究生教学:为法学硕士研究生教授《环境法学》,为环境法专业研究生开设专业必修课《环境污染防治法学》,为法律硕士研究生教授《环境法学》,为同等学历研究生课程班开设《国际环境法学》。3.成人教育:为我院夜大本科班讲授《劳动法学》和《环境法学》课程,为高自考本科生讲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4.学生工作:曾担任2002级法学本科班和2002级法律硕士研究生班的班导师,受到学生和学院的肯定。

182 评论

远离的兔子

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综合国力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含糊的说,没有改革这场革命,就没有当前我们取得的辉煌成就,。然而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观点,我们对任何事物的认识就是应当一分为二的,改革也不例外。改革是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经济发展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便是在有些地方,某些领域,经济发展于社会发展失控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发展规划中的盲目性与城市不断扩大生产化所产生的矛盾 一些地方急功尽利,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提高,而而未制订经济发展的长远规划及其合理布局,而且也没有考虑到工业生产区与居民居住区的合理划分问题。伴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工厂数目的增多已及人口数量的不断膨胀,势必会导致工业区和居民生活区的界限模糊。 二,经济发展与社会法制建设不同步所产生的问题 改革在我国是一场全面的改革,既包括经济体制改革,也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俩者之间应是相辅相成的的关系:一方面,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经济的平稳、快速、经济发展可以为我国政治制度的完善提高必要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各项政治制度的不断充实、完善又能积极引导、保障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应坚持抓俩手抓、俩手都要硬。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中心环节,各项法规、政策应与经济发展相配套。而在我国有些地方,法制仍很不健全,法制的完善步伐仍然滞后于经济的发展速度。一方面是企业。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仍有待加强,另一方面是法制配套措施扔不健全。 以上2个方面的问题是当前我国某些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所失调的主要表现。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中出现这样的问题既有其必然的原因也有其偶然的一面。首先,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事物的发展进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螺旋式的上升、波浪型的前进。改革过程中也是这样,难免也会出现出一些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但与改革总的来说成就来讲仍是微不足道的,这便是此问题产生的必然性原因。其次,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处理问题缺乏长远的眼光急功近利,是导致此问题的偶然性因素。而这些弊端都是可以经过我们的努力去克服的。 综上所述,解决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的关键在于: (1)通过教育、培训,增强有关部门人员特别是一些领导的大局观。确切落实各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计划,按部就班,克服贪图眼前利益的狭隘眼光。 (2)在社会上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群众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使人民群众在改革进程中自觉地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3)完善各项法规、规章制度。对各地区经济布局结构、发展规划进行严格审查,努力消除经济与社会失调发展的现象。 只要我们切实积极行动起来,采取严格有效的各项措施,我们就一定能够消除诸如经济和社会发展失调等改革进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将我国的四个现代化推向前进!

321 评论

相关问答

  •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议论文800字开头

    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综合国力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

    开心往前飞tt 2人参与回答 2024-07-07
  •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论文800字开头

    进入二十世纪,人类进入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如大对资源的过度开采,也造

    桃源捣主 2人参与回答 2024-07-05
  •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议论文800字

    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综合国力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因

    大睿2010 2人参与回答 2024-07-08
  •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议论文800字

    保护地球,从我做起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

    唐伯兔吃小白兔 2人参与回答 2024-07-07
  •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论文800字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有效利用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安全生产事故频次,防止突发环境事件,确保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制定并执行环保政策和措施,致在保护环境的同

    小葛先森 2人参与回答 2024-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