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86

颖的时光
首页 > 论文问答 > 佛教文化研究集刊杂志电子版下载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晓云1123

已采纳
显密文库 佛教文集 佛教电子书 佛教图书 佛经 佛教故事 藏传佛教 中国佛教网友中心 佛教日历[佛历] 金刚经专辑 佛教电子杂志 心灵网路 天眼-佛教网址大全 显密文库 般若文海婴灵莲位 佛教艺术欣赏 佛海影音 心灵佛教桌面 万世佛香·佛骨舍利 [佛教基础读物] [佛教故事、传记专集] 释迦牟尼佛传 | / 2010-03-02-网页快照- 预览 佛教电子杂志 佛教电子书 佛教杂志下载 电子杂志下载 心灵网路电子杂志_第3期 朝礼尼泊尔佛教圣地 踏上心灵的朝圣之旅开篇语 仿佛是喜玛拉雅山南麓一块色泽缤纷的锦绣,3000年历史的山中古国──尼泊尔,以丰富的文化、多样的宗教色彩以及自然景观为丝缕,大大小小的寺庙、古色古香的建筑, / 2010-03-02-网页快照- 预览采纳哦
283 评论

孩子的笑

1、《禅宗与精神分析》,译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6月版2、《十大名僧》,二人合著(第一作者),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8月版;(台湾)佛光出版社1991年6月版3、《中国宗教史》上、下册,参著,山东齐鲁出版社1991年11月版4、《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独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2月版;(台湾)佛光出版社1991年10月版5、《禅学与玄学》,二人合著(第一作者),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版;(台湾)扬智出版社1994年7月版;(韩文版)韩国云住出版社1999年10月版6、《中国禅学思想史》,独著,(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4月版;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版7、《中国佛教文化历程》,独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版8、《肇论注译》,独著,(台湾)佛光出版社1996年9月版9、《如来禅》,二人合著(第一作者),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台湾)圆明出版社1999年4月版;(韩文版)韩国云住出版社2002年2月版10、《惠能评传》,二人合著(第一作者),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版11、《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修订本)独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版12、《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三人合著(第一作者),河北省佛协2000年12月版13、《中国儒学文化大观》,参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版14、《论僧肇哲学——魏晋玄佛合流的终结和中国化佛教哲学体系的初创》,载《法藏文库》第19册,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版15、《国学举要·佛学卷》,独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16、《西方宗教学名著提要》,副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17、《中国佛教与儒道思想》,独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18、《中国佛教文化历程》(增订版),独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19、《儒佛道哲学名著选编》,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0、《中国禅学思想史》(修订本),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版21、《中国思想学说史》(隋唐卷),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22、《禅偈百则》,二人合著(第一作者),中华书局2008年7月版23、《佛学百问》,二人合著(第一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24、《中国佛学之精神》,二人合著(第一作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25、《惠能》(二人合著,第一作者)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版26、《〈坛经〉注评》,二人合著(第一作者),凤凰出版社2010年12月版27、《中国儒佛道三教关系研究》,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28、《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修订第三版),独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版29、《图书馆服务创新理论与与实践》(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30、《哲学大辞书》(多卷本),参著,(台湾)哲学大辞书编辑委员会正陆续出版即将出版的著作有《东方哲学与宗教》、《儒佛道思想家与中国思想文化》 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哲学史》、《哲学与文化》、《中国文化月刊》等海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六十多篇,科研成果多次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从“理”的不同含义看朱熹哲学体系中的辩证法因素及其局限性》,载《南京大学学报》1984年第2期2、《王充元气自然论的贡献与局限》,载《宗教与无神论研究论集》,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1984年版3、《佛教般若思想的传入和魏晋玄学的产生》,载《南京大学学报》1985年专刊4、《严北溟和佛学研究》,载《文汇报》1986年8月19日5、《也谈两晋时代的玄佛合流问题》,载《中国哲学史研究》(北京)1987年第2期6、《僧肇“三论”解空的哲学体系初探》,载《世界宗教研究》(北京)1987年第3期7、《佛教的中国化与僧肇的哲学思想》,载《复旦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8、《人心、佛性与解脱--中国禅宗心性论探源》,载《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9、《悄然来临“禅宗热”》,载《南京日报》1989年3月15日10、《禅宗的形成及其初期思想研究》,载《文献》(北京)1989年第4期11、《读〈世界十大宗教〉》,载《人民日报》1989年7月28日12、《禅宗能拯救西方精神危机吗》,载《书林》(上海)1989年第12期13、《惠能行历与〈坛经〉略辨》,载《禅》(河北)1990年第1期14、《略论禅宗的中国化特色》,载《世界宗教研究》(北京)1990年第1期15、《马祖禅法大义要述》,载《禅》(河北)1990年第2期16、《禅宗--中国传统哲学发展的重要环节》,载《南京大学学报》1990年第5、6期17、《论佛教的中国化与禅宗研究》,载(台湾)《中国文化月刊》1991年8月号18、《中国宗教与传统文化》,载《南京社会科学》1992年第1期19、《论惠能门下的禅学特色》,载《南京大学学报》1991年第4期20、《略论佛教与儒、道的互补》,载《五台山研究》1991年第4期21、《儒佛道三教与传统文化的“人学”特质》,载(台湾)《哲学与文化》1992年2月22、《略论法融牛头禅的特色》,载《禅》(河北)1992年第1期23、《从名僧名士的双重人格看中华文化的兼融性》,载《中华文化》(西安)1992年创刊号24、《从“三教”关系看传统文化的“人学”特质》,载《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廿一世纪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月25、《法门寺与中国佛教文化》,载《首届国际法门寺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26、《惠能南宗禅学思想辨义与新探》,载《世界宗教研究》(北京)1992年第4期27、《略论宋代禅学的新特点》,载《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28、《般若与禅观》,载《禅学研究》(第一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29、《略论玄学与禅学的相异互补与相通相摄》,载(台湾)《中国文化月刊》1993年3月30、《关于中国佛学史研究现状的几点思考》,载《宗教》(南京)1993年第1期31、《一个流传广影响大的佛教宗派——禅宗》,载《中国文化》(西安)1993年第3期32、《中国传统文化的“完人”人格及其历史价值》(二人合作,第二作者),载《中国教育报》1993年7月14日33、《略论圆瑛“解行相应、弘法救世”的佛学思想特色》,载《圆瑛大师圆寂四十周年纪念文集》,古吴轩出版社1993年9月34、《楼观道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载《老子与中华文明》,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10月35、《试论玄禅人生观的异同》(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台湾)《孔孟月刊》1994年1月36、《联系做人,学以致用——“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笔谈》,载《中华文化》(西安)1993年第6期37、《玄禅的社会人生观之比较》(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漳州师院学报》1994年第1期38、《从宝志、傅大士看中土禅风之初成》,载(台湾)《中国文化月刊》1994年2月39、《中国传统文化的“完人”人格及其历史价值》(二人合作,第二作者),载《东方伦理道德与青少年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2月版40、《略论天台佛教文化及其影响》(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东南文化》1994年第2期41、《老庄玄学与僧肇佛学》,载《道家文化研究》第五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1月版42、《略论五祖弘忍门下的分头弘化》,载《禅学研究》第二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11月版43、《太虚近代佛教的革新运动及人间佛教的提倡》,载《佛学研究》第三期(1994年刊)44、《达摩祖师西来意》,载《少林禅苑》1995年第1期45、《美国宗教研究一瞥》,载《社科信息》(江苏)1995第5期46、《佛教与现代社会人生》,载《社会科学报》1995年7月6日47、《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完人”人格》(二人合作,第二作者),载《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48、《顿悟心性,自在超然》(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版49、《传统与现代 中国与世界:参加第九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有感》,载《社科信息》(江苏)1996年第3期50、《论中国佛教人文特色形成的哲学基础-兼论儒佛道人生哲学的互补》,载《中国哲学史》1996年第1-2期51、《东山法门与禅宗初创》(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载《东山法门与禅宗》,武汉出版社1996年6月版52、《中国禅与如来禅》,载《中华文化论坛》1996年第4期53、《中国佛学研究与现代社会人生》,载《1995年佛学研究论文集·佛教现代化》,台湾佛光出版社1996年版54、《如来禅与中国佛教文化》,载《中国哲学史》1997年第2期55、《为培养跨世纪人才,教改的步伐能否再大些》,载《我们怎样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人才》,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56、《略论楞伽师、楞伽禅与中国禅宗》(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世界宗教研究》1997年第3期57、《老子、老子之道与道教的发展——兼论“老子化胡说”的文化意义》,载《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4期58、《儒佛道三家互补的现代意义》,载《探索与争鸣》1997年第12期59、《玄佛合流、六家七宗与〈肇论〉》,载《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60、《精选佛经注释》第17章,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61、《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与世界化》,载《中国哲学年鉴1997》,《哲学研究》杂志社1998年2月版62、《惠能南宗顿悟成佛论研究》,载《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63、《文化互动之果:中国佛教》,载《探索与争鸣》1999年第2期64、《论摩罗什及其弟子对中国佛教文化的贡献》,载《1992年佛学研究论文集·中国历史上的佛教问题》,台湾佛光出版社1998年版65、《中国佛教人文精神的历史与未来》,载《1993年佛学研究论文集·佛教未来前途之展开》,台湾佛光出版社1998年版66、《明代四大高僧与三教合一》,载《佛学研究》1998年刊67、《关于〈坛经〉的若干问题研究》,载《世界宗教研究》1999年第2期,载《佛教与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1月68、《宗教信仰自由不容迷信泛滥》,载《新华日报》1999年7月24日第A4版69、《即心即佛与自在解脱──惠能佛性论思想研究》,载台湾《中国佛学》第二卷第一期(1999年4月)70、《论汉地佛教的方术灵神化、儒学化与老庄玄学化──从思想理论的层面看佛教的中国化》,载台湾《中华佛学学报》第十二期1999年7月出版71、《从宗教信仰自由谈起》,载《江苏统战》1999年9月(总第171期)72、《中国佛教文学概述》,载《上海佛教》1999年第5期73、《近代佛学研究的重要人物概述》,载《正法研究》学术年刊创刊号,1999年11月版74、《关于念佛与禅以及念佛禅》,载台湾《佛藏》杂志第15期,1999年10月出版75、《宗教情怀与真理认知——洪修平先生访谈录》载台湾《中国文化月刊》1999年第12期76、《中国佛教思想史研究的现状及前景》(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台湾《中国佛学》2000年春季号4月版,载《中国思想史论集》第一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77、《六祖惠能“识心见性,顿悟成佛”思想研究》,载《两岸当代禅学论文集》(下)台湾南华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2000年版78、《佛教思想理论的中国化与三教关系》,载《思想家》(第一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10月79、《中国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人生》,载《探索与争鸣》2000年第9期80、《论儒家的人文精神及其现代意义》,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载《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6月81、《论六祖惠能革新佛教的意义及对佛教中国化的推进》,载《普门学报》(台湾)2001年1月号;载《曹溪禅研究》(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82、《六祖惠能的不立文字和不拘一说》,载《觉群》(上海)2000年9月刊(总第三期)83、《小乘禅数之学略述》,载《禅》杂志2000年第4期84、《人生禅·分灯禅·杨岐派》序,载《洛阳佛教》2001年第2期85、《试论中国佛教思想的主要特点及其人文精神》,载《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86、《略论隋唐佛教文化的繁荣》,载《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87、《略论禅宗东土五祖禅法之沿革》,载《佛学研究》2000年刊88、《元代禅史与太谷普愚》,载(韩国)《太谷思想》第1集,佛教春秋社2001年版89、OntheHumaneSpiritofConfucianismandItsModernSignificance,载《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01年冬季号)90、《略论惠能的不立文字和不拘一说》,载《人文杂志》(西安)2001年第6期91、《儒佛道人生哲学的互补》,载《对话二:儒佛道与基督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92、《从“念佛禅”看弘一法师修习念佛法门思想》,载《觉群·学术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93、《关于中国哲学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哲学研究》2002年第1期;载《诠释与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94、《儒佛道三教关系与中国佛教的发展》,载《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95、《在借鉴中深化对中国哲学的认识》(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光明日报》2002年5月21日B4版96、《形上之思与现实关怀》(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光明日报》2002年6月4日B3版97、《立足传统和面向现代》(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光明日报》2002年6月11日B4版98、《李贽与泰州学派》(二人合作,第二作者),载《泰州学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99、《印顺法师与禅宗史研究》,载《中国禅学》第一卷,中华书局2002年6月版100、《全社会都应该重视人文社会科学》,载《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9期101、《惠能生平事迹考述》,载《曹溪禅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102、《人间佛教与〈普门学报〉》(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普门学报·读后感》2002年版103、《论儒佛道三教人生哲学》,载《宗教大同》创刊号,2002年12月版104、《中国宗教学会在新世纪应该发挥作用》,载《中国宗教学》第一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105、《长三角的文化整合应提上议程》,载《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5期106、《略论人间佛教及其在当代的推展》,载《普门学报》第15辑,2002年5月107、《中国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人生》,载《佛教文化与现代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10版108、《论儒佛道三教人生哲学的异同与互补》,载《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5期109、《隋唐儒佛道三教及其学术影响》,载《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110、《当代中国佛学研究之结晶》,载《光明日报》2003年5月22日111、《拓展传统研究、参与文明对话》,载《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112、《人间佛教与都市寺院》,载《都市中的佛教》,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113、《略论南岳怀让-马祖禅法的主要特色》,载《禅宗与中国佛教文化》,中国社科出版社2004年版114、《略论禅宗的分化与四川禅系的禅法特点》,载《峨眉与巴蜀佛教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115、《论“全球化”视野下汉传佛教的诠释与发展》,载《国际佛教学术论文集:传统与现代—汉传佛教现代诠释》,新加坡佛教总会编2005年版116、《禅、禅学与禅宗》,载《双林佛学论坛》,新加坡莲山双林寺出版117、《儒佛道三教与当代社会的转型》,载《信仰之间的重要相遇——亚洲与西方的宗教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118、《回归佛陀的本怀—洪修平教授访谈录》,台湾《普门学报》第28期,2005年7月版119、《文化自觉与儒佛道多元文化互补》,载《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论文集》,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5年版120、OntheDualFeatureofConfucianismandItsRelevanceforModernTimes,载JournalofChinese,Indian,andIslamicCulturalRelations,Summer2005,Issue1,N1,NewYork,USA121、《佛教的人心关怀及其现代意义》,载《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122、《〈坛经〉的“人间佛教”思想特色及其历史影响》,载《2006年佛学研究论文集》,台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6年版123、《上海世博会与江苏的文化底蕴》,载《文化产业研究》第1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24、《禅门清规的形成发展》(二人合作,第二作者),载《少林学论文选》,少林书局2006年版125、《论法融的禅法之特点》,载《行愿大千》,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126、《论菩提达摩的禅法特点及其对惠能南宗的影响》,载《禅学研究》第6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127、《从佛教的中国化看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载《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4期128、《石头希迁与曹洞宗的禅法思想特点略论》,载《佛学研究》2006年刊129、《中印文化互动与隋唐的佛教创宗及学术文化》,载《宗教研究》第1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130、《传统与现代:对“国学热”的双向思考》,载《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4期131、《禅之和谐观的历史内蕴与现代意义》,载《“禅宗优秀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132、《论道家思想的曲折发展及其现代意义——以儒佛道三教关系为视角》,载《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1期133、《近代佛教文化的复兴与杨文会及金陵刻经处》,载《佛学研究》2007年刊134、《儒佛道思想家与中国思想文化》,载《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135、《觉悟人生,群心向善——洪修平教授访谈录》,载《觉群》2007年第6期136、《关于中国宗教思想研究的几点问题——兼谈〈中国思想学说史·隋唐卷〉的编撰体会》载《人文学人——张岂之教授纪事》,西安出版社2008年1月137、《元代临济宗法脉延续及海外影响略论》,载《禅学研究》第7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138、《从惠能禅宗的创立及发展看中外文化交流》,载《江海学刊》2008年第5期139、《对当前“国学热”的再思考》(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西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140、《三教关系视野下的玄佛合流、六家七宗与〈肇论〉》,载《佛学研究》2008年刊141、Confucianism,Buddhism,TaoismandChinesePhilosophy,载JournalofChinese,Indian,andIslamicCulturalRelations,Fall2008,IssueII,N1,NewYork,USA142、《论中国佛教的曲折发展及其现代意义——以儒佛道三教关系为视角》,载《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143、《对中国佛教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载《中国宗教》2009年第2期144、《从国学内涵的演变谈〈儒藏〉的编纂》(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145、《论惠能禅与中国传统文化》,载《2008年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6月版146、《中国佛教文化发展历程》,载《中欧大讲坛·人文卷》中信出版社2009年6月版147、《跳不脱的图书馆根基,始终是读者——洪修平馆长访谈》,载《高校图书馆工作》2009年第4期148、《儒学、中国文化与世界多元文明》,载《孔子研究》2010年第4期149、《试论道家、佛教眼中的知识与智慧——兼论中国禅宗的“自性般若”的思想》,载《哲学研究》2010年第9期150、《从兴隆塔地宫出土文物看兖州佛教之特点》(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兖州佛教历史文化研讨会会议文集》,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151、《论中国佛学的精神及其现实意义》(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1期152、《对当前人间佛教发展的若干问题之反思》,载《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1期153、《马祖禅法がもつ实践上の特色とその影响》,载《东アジア仏教研究》第9号,日本东京,2011年5月。154、《解脱、修禅与修心——禅宗解脱论研究》,载《中国禅学》第五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155、《〈坛经〉的人间佛教思想及其理论特色》,载《河北学刊》2011年第6期156、《略论〈六祖坛经〉的“人间佛教”思想》,载《临济禅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11年10月版157、《关注学术前沿,展示最新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月13日第4版158、《平凡造就卓越——怀念石峻先生》,华夏出版社2012年1月版159、《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不是炒概念,而要做好创新服务》,载《中国图书商报》2012年5月29日第37版160、《论禅与心的的相互关系与黄梅禅》,载《第二届黄梅禅宗文化高峰论坛论文集——黄梅禅研究》(上),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4月版161、《空海与中国唐密向日本东密的转化——兼论道教在日本的传播》(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5期162、《禅宗研究的新探索》,载《中国禅学》第六卷,大象出版社2012年11月版163、《从佛道关系的角度看慧思与智顗的思想发展》(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慧思大师研究》,岳麓书社2012年12月版164、《儒佛道三教比较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载《哲学研究》2013年第1期165、《中国年与“中国梦”紧密相连》,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2月8日A05版166、《佛教中国化与三教关系论衡》(二人合作,第一作者),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355 评论

茜茜Julie

书法、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兵马俑、玉雕、甲骨文、文房四宝、笛子、古筝、琵琶、龙凤纹样、彩陶、国画、  谦逊、礼貌、朴实。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诸说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论者有诸多看法。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内在动力,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因此,(1)钢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学术月刊》1986年第12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还表现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优良传统。(张岱年:《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载《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论集,东方出版社出版)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根本精神为融和与自由"。(许思园:《论中国文化二题》,《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有的学者认为,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以家族为本位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等级伦理纲常,是贯穿于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活动和生产力、社会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这五个层面的主要线索、本质和核心,"这就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杨宪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再评价》,载张立文等主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大致上可以概括为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1)理性精神。集中表现为:具有悠久的无神论传统,充分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主张个体的感情、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的理性要求相一致。总的来看,否定对超自然的上帝、救世主的宗教崇拜和彼岸世界的存在,强烈主张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反对两者的分裂对抗,这就是中国民族的理性精神的根本。(2)自由精神。这首先表现为人民反抗剥削阶级统治的精神。同时,在反对外来民族压迫的斗争中,统治阶级中某些阶层、集团和人物,也积极参加这种斗争。说明在中国统治阶级思想文化传统中,同样有着"酷爱自由"的积极方面。(3)求实精神。先秦儒家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人论世,反对生而知之;法家反对"前识",注重"参验",强调实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张"知人"、"自知"、"析万物之理"。这些都是求实精神的表。(4)应变精神。(见刘纲纪:《略论中国民族精神》,《武汉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概括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见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此外,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发展的观点、自强不息和好学不倦的精神。(见丁守和:《中国传统文化试抡》,《求索》1987年第四期。)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义。这种人文主义表现为:不把人从人际关系中孤立出来,也不把人同自然对立起来;不追求纯自然的知识体系;在价值论上是反功利主义的;致意于做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给我们民族和国家增添了光辉,也设置了障碍;它向世界传播了智慧之光,也造成了中外沟通的种种隔膜;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一个不小的文化包袱。(见庞朴:《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光明日报》1986年1月6日。)诸子百家1.儒家(孔子、《论语》《易﹝十翼〕》、孟子、《孟子》、荀子;思想:仁、义、礼、智、信;四书:《中庸》《大学》《孟子》《论语》)2.道家(老子、庄子、列子;思想:道德,无为、逍遥;《南华经》《道德经》3.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爱、非攻、举贤、节俭)4.法家(韩非、李斯、《韩非子》思想:君主集权,以法治国)5.名家(邓析、惠施、公孙龙、桓团《公孙龙子》)6.阴阳家(邹衍、五行、金木水火土)7.纵横家(鬼谷子、苏秦、张仪、《战国策》)8.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9.小说家(虞初《虞初周说》)10.兵家(孙膑《孙膑兵法》孙武《孙子兵法》、吴起、尉缭、魏无忌、白起思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自此书。强调作战前一定要做好准备)11.医家(扁鹊、淳于意、张仲景、华佗、孙思邈、王冰、张从正、朱震亨、李时珍、张景岳)琴棋书画  明代  笛子、二胡、古筝、萧、鼓、古琴、琵琶。《茉莉花》、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中国象棋、中国围棋,对弈、棋子、棋盘;中国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毛笔、墨、砚台、宣纸)、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竖排线装书;国画、山水画、写意画;敦煌壁画;八骏图、太极图(太极) 传统文学主要是指诗词曲赋。《诗经》、《汉乐府》、《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等。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传统节日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汉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如下是15个主要节日:春节、上元节(元宵节)、花朝节(花神节)、上巳节(女儿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中华诗词古诗、律诗、绝句、近体诗、无题诗、自度曲(词)、传统诗词等。(可归类于传统文学)  中国戏剧京剧、秦腔、潮剧、昆曲、湘剧、豫剧、曲剧、二人转、河北梆子、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巴陵戏、木偶戏、脸谱。中华传统文化之昆曲中华传统文化之昆曲  中国建筑折叠长城、牌坊、园林、寺院、钟、塔、庙宇、亭台楼阁、井、石狮、民宅、秦砖汉瓦、兵马俑、故宫  汉字汉语汉字、汉语、对联、谜语(灯谜)、歇后语、熟语、成语、射覆、酒令、打油诗等……传统中医折叠中医、中药、《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脉经》、《本草纲目》、《千金方》《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  宗教哲学佛、道、儒、阴阳、五行、罗盘、八卦、司南、法宝、禅宗、佛教、观音,太上老君;烧香、拜佛、蜡烛。  民间工艺潮绣、剪纸、风筝、中国织绣(刺绣等)、中国结、泥人、面人、面塑、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凤眼、千层底、檐、鹫。  中华武术折叠太极拳、咏春拳、南拳北腿、少林、武当、峨嵋、崆峒、昆仑、点苍、华山、青城、嵩山。  地域文化中土文化、潮汕文化、江南文化、江南水乡、塞北岭南、大漠风情、蒙古草原、黑土地、青藏高原、天府之国、大西北、桂林山水、天涯海角、中原文化、巴陵文化… 民风民俗礼节、婚嫁(红娘、月老)、丧葬(孝服、纸钱)、祭祀(祖);门神、年画、鞭炮、汤圆、饺子。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 衣冠服饰折叠始于黄帝,备于尧舜,各朝代形制不同的古装、到现代的汉服、受其他民族影响的中山装、唐装、旗袍,各少数民族服饰、各类传统及现代的佩饰、鞋、帽等。汉民族服汉民族服  四大雅戏花鸟鱼虫,梅兰竹菊牡丹、梅花、桂花、莲花、茶花、兰花、杜鹃、菊花、月季、月季,鸟笼、鹦鹉、八哥,金鱼,蛐蛐。  动物植物龙、凤、狼、麒麟、虎、豹、鹤、龟、大熊猫;梅兰竹菊:梅花,兰花,竹子,菊花。松、柏。古玩器物玉(玉佩、玉雕……)金银器、瓷器、红木家俱、景泰蓝、中国漆器、彩陶、紫砂器、蜡染、古代兵器(盔甲、大刀、宝剑、十八般兵器等)、青铜器、古玩(铜钱等)、鼎、金元宝、如意、烛台、红灯笼(宫灯、纱灯)、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芭蕉扇、桃花扇、裹脚布。  饮食厨艺出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道;酒文化、中国菜、八大菜系(鲁、川、粤、闽、苏、浙、湘、徽)、饺子、汤圆、团圆饭、年夜饭、年糕、中秋月饼、筷子;鱼翅、熊掌、海参、鲍鱼……  传说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精卫填海、七仙女与董永、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神妖鬼怪折叠神仙、妖怪、鬼怪、玉帝、阎罗王、黑白无常、孟婆、奈何桥···  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可见,传统音乐包括“国乐”但不包括“新音乐”,但它们都是“中国音乐”。传统音乐是中国民族音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音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如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渔舟唱晚》虽是近代音乐作品,但其表演形式属中华民族所固有,所以也是传统音乐。相反,学堂乐歌、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等因其音乐形态特征借鉴了西方音乐,故不是传统音乐。传统音乐的划分最早见于中国音乐研究所编写的《民族音乐概论》,分为五大类:歌曲、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和器乐,但大多院校在教学中把歌舞音乐并入民歌,于是就变成四大类:民歌、民族器乐、曲艺(即“唱”)音乐、戏曲音乐。实际上,“民族音乐”、“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又是三个不同的概念:“民族音乐”包括传统音乐和新音乐;而“民间音乐”只是传统音乐的一个类别。且中国的民族音乐是非常丰富的,除了民间音乐,还包括宫廷音乐、宗教音乐和文人音乐。杜亚雄先生则将中国传统音乐分类如下: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其中民间音乐包括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民间歌舞、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文人音乐包括古琴音乐、诗词吟诵调、文人自度曲;宗教音乐包括佛教音乐、道教音乐、基督教音乐、伊斯兰教音乐、萨满教及其它宗教音乐;宫廷音乐包括祭祀乐、朝会乐、喜迎及巡礼乐、宴乐。“戏曲“四大声腔”四声腔,展辉煌,对戏曲,有影响;昆山腔,经改良,艺术上,有开创。弋阳腔,节奏强,加滚白,调高亢;梆子腔,声响亮,花苦音,巧用上。皮黄腔,二合一,称二黄,和西皮;西皮刚,二黄抑,后发展,成京剧。声腔中以昆山腔、弋阳腔、梆子腔、皮黄腔为典型。  中国对联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关于中国最早的楹联,谭蝉雪先生在《文史知识》1991年第四期上撰文指出,中国最早的楹帖出现在唐代。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易经》卦爻辞中已有一些对偶工整的文句,如:“渺能视,跛能履。”(《履》卦“六三”)、“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明夷》卦“上六”)《易传》中对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见,如:“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系辞下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则各从其类也。”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但其溯源,则始于魏晋。曹魏时,李登作《声类》十卷,吕静作《韵集》五卷,分出清、浊音和宫、商、角、徵、羽诸声。另外,孙炎作《尔雅音义》,用反切注音,他是反切的创始人。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禅宗文化、少林武术、饮食文化、孝贤文化、慈善文化[2]、中医文化[3]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名山大川折叠中国五岳:华山、恒山、衡山、嵩山、泰山。[4]道教四大名山:青城山、龙虎山、武当山、齐云山。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长江、黄河、珠江、黑龙江、松花江、辽河、海河……文化传承与一般的宗教相比较,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在于它从哲学、科学的角度上揭示宇宙、社会、人生的本质和意义的,既是充分说理的,又可以让人进行实证,这些内容不是一般宗教能随便解释得了的。所以,它与一般的宗教是不同的,它的魅力在于比一般的宗教更具有说服力。一般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的,只有通过虔诚地相信,才能感到神的存在,不能问、不要问为什么,是什么道理。可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在各种色象的诱惑下,很多人是经不起引诱的,他们都会对自己的信仰发生动摇的。特别是一些宗教不能正确科学地解释自身,而且往往与科学思想是有抵触的(这不是说科学是正确的,科学也是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而科学的道理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认识的是物质,是事物直观的可见的表象。在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宇宙飞船上天,原子弹爆炸,互联网技术,生物技术上的成就,科学观念是很易被人们接受的。由于以上原因,人们对信仰发生动摇也是很正常的,这也正是这种原因,有些基督教的牧师、天主教的神甫都背判了自己的信仰,成为上帝的罪人。更有甚者,有些神甫和牧师还染上了艾滋病,有媒体报道,他们之所以染上艾滋病是由于不正当的性行为造成的,这说明他们已经远离自己的信仰,沦为上帝的罪人了。但是我们应当承认,天主教、基督教的大部分教徒的人格还是高尚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在人们没有文化愚昧的情况下,中华传统文化是不易推广与传播的,因为它不具备传播这种文化的软件与硬化。在中国历史上,无论什么时候,哪一个封建王朝都没有真正彻底的贯彻中华传统文化,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从来都没有象《圣经》文化和《古兰经》文化那样,左右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的命运。现在最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彻底贯彻,而这种贯彻是民主的、自由的,人们自觉自愿地接受的,不愿接受马上就可以反对。用现代语言把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表达出来,使人们真正的理解中华传统文化,这并不是我有什么能耐,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本来就包涵的本质。再者,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的产物,因为大家都有文化了,语言也表述能力也加强了;第三、科学已经很发达了,我可以借助科学上的发现和科学语言,对其理论体系进行系统细致地表述,这样就更有说服力与感染力。以上各点,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所在。中华传统文化,还有语言和文字上的优势。

182 评论

正在缓冲1234

为方便读者订阅佛教类期刊,现将国内佛教期刊的相关信息内提供如下,谨供参考。一、全国发行的佛教和社科宗教类杂志 《中国宗教》 北京西城区后海北沿44号院 100725 邮局/杂志社订阅《法音》    北京西四阜内大街25号 100034  邮局/杂志社订阅《佛教文化》  北京西城区北长街27号 100031 邮局/杂志社订阅《中国佛学》  北京建国内大街5号世界宗教研究所 100732 杂志社订阅《世界宗教研究》北京建国内大街5号世界宗教研究所 100732 邮局订阅《中国西藏》  北京市广安门外大街荣丰A5楼702室 100031 邮局订阅 《中国藏学》  北京市北四环东路131号 100101 邮局订阅《闽南佛学院院刊》 厦门市思明南路515号闽南佛学院 361005 宗教文化出版社发行 《敦煌研究》  甘肃省兰州市滨河东路292号敦煌研究院 730000 邮局订阅《五台山研究》 山西太原市州南路282号山西社会科学院 030006 杂志社订阅 二、各地佛教简要通讯和杂志 (以佛教内部结缘为主的,基本可以明信片或信件等联系方式获得赠阅) 《法源》   北京市宣武区法源寺内 100053《会务通讯》 北京西四阜内大街25号 100034《研究动态》 北京西四阜内大街25号中国佛教协会综合研究室 100034《佛学研究》 北京西城区北长街27号 100031《甘露》  安徽池州市青阳县九华山甘露寺九华山佛学院 242811 《广东佛教》广州光孝路109号 510180 《人海灯》 广东潮州市开元路50号 521021《世间》  广州市解放北路542号中座405室 510041 《世间觉》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宝林寺 528333《曹溪水》 广东省曲江县南华寺 512126《人海灯》 广东潮州开元寺路32号岭东佛学院 521021《广西佛教》桂平市西山龙华寺 537200《南国梵音》广西省南宁市青秀山观音禅寺南宁市佛协 530021《禅》   河北赵县柏林寺佛经流通处 051530 《妙莲花》 石家庄新华区小安舍村弘一佛堂 050071 《菩提心》 石家庄市建设南大街谛音寺内 050021《邢台佛教》邢台市开元寺 054001《明月》  北京西四阜内大街25号 100034《天台佛教文化》河北省藁城市清流天台寺 052160《灵山海会》河南宜阳灵山寺 471600 《晨钟》  河南省开封市白衣阁街30号河南佛学社弘法慈济功德会 475001《禅露》  河南登封嵩山少林寺 452491 《洛阳佛教》洛阳市白马寺云塔院洛阳市佛教协会 471013《甘霖》  河南省南阳市工业北路西华村310号南阳文殊慈济社 473000 /bbs《清凉桥》 湖北省团风县但店镇云南寺 438812 《正觉》  湖北省四祖寺 435500  《正信》  湖北省黄岗市团城山邮局市佛协信箱 435000《觉有情》 湖北省黄石市团城山桂林北路慈湖禅院 435000 《慈善之光》湖北省襄樊市隆中冈景区广德寺佛教慈善功德会 441052《正法眼》 湖南长沙市岳麓山寺 410012《放生护生通讯》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寺湖南省佛教协会居士学修委员会 410012《灵泉通讯》湖南省石门县夹山寺(灵泉禅院) 415300《弘化》  苏州市钦马桥穿心街3号 215002《人世间》 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 215008《闻思》 南京市淮海路35号金陵佛经处 210002《鹿苑之音通讯》 江苏省靖江市孤山寺 214522《丛林》  江西南昌市民德路124号江西省佛教协会 330008《净土》  江西庐山东林寺 332009 《佛学通讯》 兰州市五泉山嘛呢寺 730000《佛学文摘》 兰州市五泉山浚源寺 730000《辽西佛教》 锦州市古塔区西门外100号 121000《营口佛教通讯》 辽宁省营口市新兴大街西16号营口市佛教弘法会 115000《东北佛教》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5号 150001《黑龙江佛教》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经济开发区春龙路8号六楼 150080《龙江佛教通讯》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大直街5号省弘法利生基会 150001《洛阳佛教》 洛阳市白马寺齐云塔院 471013《陕西佛教》《真言》 西安市小寨大兴善寺西街55号 710061《弘法利生》 西安市洒金桥街100号云居寺前台弘法利生会 710003《上海佛教》 上海常德路418号乙 200040《华林通讯》 上海龙华路2853号龙华古寺 200232 《觉群》   上海市安远路170号玉佛寺 200060 /《资州佛教报》四川资中县重龙山永庆寺 641200《如是》   四川成都犀浦国际大都会4栋A座701室 611731《重庆佛教》 重庆市渝中区罗汉寺街7号重庆市佛教协会 400011《奉化通讯》 浙江奉化义门路1号 315500《宁波佛教》 宁波市柳汀街98号 315010《宁波弘法通讯》浙江宁波市解放南路18弄副6号宁波市弘法利生功德会 351000《普陀山佛教》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佛教协会 316107《普陀山佛学院学报》 浙江省普陀山梅岑路44号普陀山佛学院 521021《台州佛教》 临海市赤城北路142号 317000《净业通讯》 浙江省临海市宝城巷42号 317000《浙江佛教》 杭州市天竺路78号之8 310013《觉苑通讯》 浙江省杭州市天竺路78-8号省佛协弘法利生功德会 310013《杭州佛教》 浙江省杭州市灵隐路法云弄1号杭州佛教杂志社 310013《多宝讲寺资讯》 浙江省三门县高枧乡多宝讲寺 317102 《三门佛教通讯》 浙江省三门县海游老街48号 317100《妙智》   浙江省温州市南白象头陀寺 325015《重庆佛教》 重庆渝中区罗汉寺街7号 400011《彩云法雨》 云南昆明市圆通寺 650031《菩提之音通讯》 云南省大理市凤阳邑法真寺菩提慈善事业基金会 671003《慈霖月刊》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锦亭寺莆田市佛教慈善功德会 351100《福建佛教》 福州市法海路1号 350001《法炬》   福建省莆田南山广化寺福建佛学院 351100《音声海》  福建省福鼎市莲峰山资国寺 355200 《黄檗》   福建省福清市黄檗山万福寺 350307 《慈善》   厦门市思明南路515号南普陀寺慈善基金会 361005《福鼎市佛协通讯》 福建省福鼎市下龙山三台136号福鼎市佛教协会 355200《慈善会弘法通讯》 福建省泉州市新华路程中段29号市佛教协会弘法慈善会 362000《泉州市弘法通讯》 福建省泉州市南俊巷15号市佛教协会弘法基金委员会 362000《龙泉佛学》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西收投分局九号信箱 030024《闻思修》  山西省太原市东华苑小区 E3-7-22 030013《河东佛教通讯》 山西省运城市静林寺 043100《佛缘》   山东省泰安市红门路12号净心佛阁 271000《菩提》《菩提通讯》 海口市洪浮路20号湖中寺管委会 570001《宁夏弘法利基金委员会通讯》 宁夏银川市玉皇阁南街65-4号宁夏弘法利生基金委员会 750004

315 评论

大猪头.

1、粤剧粤剧发源于佛山,是以粤方言演唱,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广东珠三角、粤西、港澳地区以及广西的东南部,在国外粤语的华裔聚居区也时有演出。其源流可溯到明嘉靖年间,由于广府人的先祖来自不同地域,所以粤剧的发展也受到弋阳腔、昆腔、汉剧、徽剧、秦腔等多个剧种的影响而发展起来,取各家之长,自成风格。2、评剧评剧,流传于中国北方,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曾有观点认为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3、南戏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14世纪200年间在中国南方地区最早兴起的汉族戏曲剧种,中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之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南曲戏文等名称,明清间亦称为传奇。4、中国画中国画。传统造型艺术之一,也是一门典型的精英艺术。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前的都统称为古画。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中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5、皮影戏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335 评论

相关问答

  • 佛教文化研究集刊杂志电子版下载

    1、粤剧粤剧发源于佛山,是以粤方言演唱,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广东珠三角、粤西、港澳地区以及广西的东南部,在国外粤语的华裔聚居区也时有演出。其源流可溯到明

    catebutslim 4人参与回答 2024-07-02
  • 佛教文化研究集刊杂志电子版官网

    周齐,生长于山东济南,祖籍安徽亳州。198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随即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调研处,1985年入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室。主要的研究工作放在明

    xiaoyimoon 2人参与回答 2024-07-02
  • 佛教汉语研究杂志电子版下载

    即佛教文化,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释迦牟尼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东汉时传入我国。

    八零梁行 8人参与回答 2024-07-03
  • 佛教文化研究集刊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郭象哲学思想剖析(21千字)(《中国哲学》第一辑8三联书店)五四时期批判封建旧道德的历史意义(与张岱年先生合署)(12千字)(《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

    山水平川 2人参与回答 2024-07-03
  •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集刊杂志电子版下载

    《先秦阴阳五行》((日)井上聪)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_Z0N735T9c1UBz41piQ 提取码: k726     书名:先秦阴阳五行作者:(

    杨大公主H 4人参与回答 2024-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