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6

jessiemaomao
首页 > 论文问答 > 华南地质与矿产期刊投稿邮箱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ono默默

已采纳
你可以到佰腾科研导航站上去找找,可以先在“期刊”分类里搜索一下,如果没有合适的就按照学科分类来查询。希望能帮到你。
304 评论

曼妙樱花

如果是邮箱投稿,就会使用邮箱返稿。《岩矿测试》是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技术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的地质分析测试综合性学术期刊。1982年,《岩矿测试》创刊;2000年,《岩矿测试》和《地质实验室》合并,刊名仍然是《岩矿测试》。目前基本都采用邮件投稿和返稿。

84 评论

冰箱在说话

郭安北 张小玲 张振梅(核工业地质档案馆)摘 要 本文论述了核工业地质队伍属地化后地质档案资料实现跨行政隶属关系的管理思路,同时论述了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结合核工业地质工作实际探讨了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开发利用的方法,提出了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建设的构想。关键词 项目连接 价值理念 集群化产业化思考由于放射性矿产在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中所处的战略性特殊地位,其地质资料自新中国成立之初起就由核工业部门自行保管,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积累和发展,形成了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管理体系;有60 多个档案馆(室)分布在全国各地,馆藏成果、原始地质资料数百种类,数千万件,实物地质资料(岩心、薄片、标本)也有大量积累。新世纪以来,汇交的电子文件和数字化、矢量化、电子化档案资料已达数十个 TB。这些海量资料,真实地记录了我国放射性矿产地质工作综合性勘查技术进步和铀矿地质规律。“十一五”时期以来,中国核工业地质局以“依托项目进行档案管理”的创新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全国放射性地质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使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服务和综合利用条件更加完备,获得国家档案局“档案管理与服务创新优秀案例”奖。国土资源部近年来开展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建设,无疑为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上水平、上档次加注了“助推剂”,同时也为核工业地质档案管理者带来了更多关于集群化产业化建设的思考。1 破解管理体制现状难题,夯实“两化”建设基础2000 年前,核工业地质局原有地区性中间管理局、直属单位、地质大队、研究院(所)等地勘单位66 个。相应地,每个地勘单位都设有放射性地质档案资料室,中间管理局设有地质档案馆,地勘单位档案资料室负责本单位的地质资料管理并向核工业地质档案馆和地区管理局档案馆汇交成果资料。2000 年后,中间管理局和大部分地勘单位划归属地化管理,仅保留 3 个地质大队、1 个航测遥感中心、1 个北京地质研究院和 6 个地区性研究所、6 个派出机构——(华东、华南、中南、西南、西北、东北)放射性矿产管理办公室。目前,6 个派出机构分别负责原 6 个中间管理局所辖的档案资料馆的管理和原辖区内地质大队档案室的松散管理联系。如何实现对这些单位的“无缝链接”,是我们保持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系统性、完整性的首要课题,也是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建设需要破解的难题之一。1 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委托管理,使全国核工业地质系统档案管理重新连接在一起,为实现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的资源整合提供了可能2000 年后,大部分原核地勘单位分散到 20 多个省市实行属地化管理,与原来的管理局和中间管理局切断了行政隶属关系。实际上大量的放射性矿产原始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均保存在这些单位的档案室,现有组织体系的力量将无法实现这些资料的整合。而国土资源部的地质资料委托管理,将分散的核地质资料重新聚合起来,有效地破解了核工业地质体系管理现状的难题。前期为搞好放射性地质资料委托管理的资料清理工作的实践和成果,充分证明了实现全国放射性地质资料资源的整合是可行的。2 “项目连接的档案管理”方法创新,为实现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的集群化产业化建设扫清了障碍为了更有效地实现原核地勘单位档案资源的整合,以中国核工业地质局牵头,采取了项目连接的方式,将分散的资源重新聚合起来。第一步,将以清理成果、原始、实物地质资料为项目,摸清全国放射性地质资料的“家底”,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目录数据库;第二步,则拟查遗补缺,将部分重点地区、典型矿床等尚缺资料补充完整;最后逐步实现分布式数据库,为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夯实物质基础。2 诠释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价值理念,做足“两化”建设功课长期以来,核地质档案资料信息服务工作,由于封闭和保密的原因,造成服务对象局限,服务方式简单,服务产品稀少;传统的重保管、轻开发利用,成为制约提升档案管理与服务的重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核工业地质档案管理与服务发生了质的飞跃,特别是档案服务和档案信息化理念的建立,重塑了地质档案资料管理与服务的价值观念。1 政府的决策有力地推动了对档案价值的认识回归2006 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将“推进地质资料开发利用”列为新时期地质工作的六项重大任务之一,要求“推进地质资料研究开发,充分发挥现有地质资料的作用,避免工作重复和资料浪费”。可见,作为体现地质工作成果的地质资料,其经济价值是肯定的。惯性的思维,封闭的思想,不可能长期立足,集群化产业化开发利用才是顺势而为之举。2 开发利用的实践,推动了对档案价值认识的提升由于受地质工作投入强度、工作阶段、人类认识水平、测试试验精度、科技发展水平等条件的限制,地质资料中包含很多未被发现的科学信息,其中的认识和结论也难免存在错误。这些未被发现的科学信息及错误的认识和结论,蕴含有巨大的潜在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也是地质资料开发的基础。核工业地质在长期的找矿实践中,发现放射性元素的分布与矿产产出的关系,先后在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研究中挖掘出许多有用的信息,根据放射性低值异常与油气的关系,圈定油气勘探远景区;根据铀、钍、钾异常分布及其比值异常关系,找到金矿和铜、铅、锌等矿产或划定远景区;根据放射性矿产与多金属矿产的共(伴)生关系,划定找矿远景区。同样,随着技术的进步,认识将会不断深入,地质档案资料的信息挖掘价值是巨大的。3 档案信息价值是“两化”建设的动力源泉档案管理学认为,档案价值是客观存在的,它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因客体、主体、时间、空间等条件变化而变化;而档案价值利用主体,是实现档案价值的必要条件,例如矿产资源调查材料如果不进行投资,这些材料只能说具有很大的潜在价值,并不能产生现实价值。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建设,为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就是说,使档案资料利用的主体范围更加大众化,利用范围多元化,从而使实现档案资料的更大价值成为可能。正所谓有“为”才能有“位”,故地质档案资料对有为有位的追求,自然成为“两化”建设的动力源泉。3 依托相关法规,保障“两化”建设品质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建设,对于核工业地质档案资料管理者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通过“两化”建设,可以促进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提速,信息化建设又为多年来未能彻底解决的旧资料的抢救保护工作带来机遇;完整、准确的地质资料服务于科研生产,从而引起领导层和大众对地质资料管理的更加重视,于是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即步入了良性循环,所以说这是机遇。另一方面,由于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管理的基础较薄弱,各级馆(室)管理人员素质和设施配置不平衡,有个别地勘单位档案室甚至没有计算机等最基本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具备软件开发和应用现代化档案管理设备的人员更是有限。因此,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难度较大。综上所述,机遇和挑战并存。为了抓住机遇,实现体系的有机融合,必须从起步起即依托国家政策法规,注重品质质量,使“两化”建设健康发展。1 依托国家政策,形成统一的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管理体系《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国务院核工业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的汇交工作,并接受全国地质资料管理机关的业务指导。(1988 年 5 月 20 日国务院批准,1988 年 7 月 1 日地质矿产部第 1 号令发布)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受国土资源部委托,负责放射性地质资料汇交和管理,对于属地化或保留的地勘单位,同处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同处一个系统的各个环节。在这个体系中,统一号令,统一步伐,方能保证高质量地完成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的工作。2 依托行业标准,建设统一的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系统就全国地质资料管理而言,已形成了覆盖全面的地质资料信息工作制度、标准、规范,而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要有机融入这个体系中,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笔者认为,首先,要解决好现时的信息标准衔接,即根据行业有关标准,结合放射性矿产特点建立《电子文件归档格式要求》等有关信息化工作规范,并严格地质资料汇交的质量检查,保证信息产品能够满足集群化的要求;其次,在全国地质资料管理机关的指导下,逐步建立健全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的标准体系;第三,是对全国地质资料管理机关已发布的信息标准、规范进行集群,全面对照检查已有的电子信息产品的问题,如扫描的电子化产品是否符合图文地质资料扫描数字化规范等,从而以此为指南规范操作。3 依托行业精神,攻坚克难,建设质量一流的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数据中心2006 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全国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和全球矿产资源勘察开发投资环境信息服务系统。”用一句表达核工业精神的话来说,“责任重于一切”,也就是说虽然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化工作基础薄弱,困难很多,问题复杂,但责任使然,应理清思路,坚定信念,抓住关键,争创一流,才能建设与全国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接口的放射性地质资料数据库,融入社会化服务体系。4 探索切实,写实“两化”建设构想对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的数字化、矢量化以及电子化等工作,目的是提高地质资料的信息服务效率,扩大服务范围,满足社会的不同需要。实现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则毫无疑问地效率更高,应用价值更高。但技术方法往往是前述价值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探索信息集群技术方法具有重要意义。1 跨行政隶属关系的集群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的集群,首先是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原始、实物和成果地质资料的跨行政隶属关系的集群,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管理机构,起着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的枢纽作用,实现将全国分散、零星、单一的地质资料信息的大聚汇;地勘单位则是除按规定汇交资料后的实体档案资料的拥有者和保管者,也是全国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的分布式数据库。真正的信息集群是建设全系统的信息体系,消除信息孤岛。笔者认为,延续中国核工业地质局“依托项目进行档案管理”的方法,可能是实现跨行政隶属关系进行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集群的有效方法。2 跨专业学科的集群进行放射性物探、铀矿地质、遥感、水文地质、放射性化探、钻探等资料的跨专业集群,是因为铀矿地质勘探专业齐全,队伍分工明确,保管的地质资料各有侧重。因此一方面要在信息技术方法上集群,另一方面要首先实现各专业资料的集中。众所周知,当地质工作进入到一定时期,地表的矿产大多已被发现,找矿的方向只好指向肓矿体,或因冶炼技术的进步而扩大老矿区和找到新类型。在找矿难度加大的情况下,集群各专业地质勘探信息,对于实现上述的找矿效果将会事半功倍。(1)多元信息的叠加处理。在高度数字化和集群化产业化的前提条件下,将跨不同专业、不同时期、不同方法的多种地质资料信息进行叠加处理,再通过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结合对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研究,找出内在的相互关系和规律,得出新的地质认识,进而圈定找矿远景区。(2)原始信息源的再处理。如经济可采的砂岩型铀矿,由于覆盖厚等原因,放射性物探方法往往信号显示较弱;如果采用物性参数归一化处理,增强弱信息,提取有用判断因子,将会使原放射性物探测量资料重新发挥作用。(3)建立数据处理模型。当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后,将可以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建立找矿模型。这些模型是找矿经验的智能化,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调用某类模型,并在授权范围内调用信息数据,通过数据处理后,得到新的分析图件,为某类找矿提供参考。如我馆参与的获得 2011 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奖的《全国铀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其中一项重要成果,就是在地质资料信息集群的基础上,建立了 75 个铀矿床式和 111 个预测模型,充分显示出地质资料多元信息集群分析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证明了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发展的可行性。5 结语从核工业地质档案资料管理的现实情况出发,根据对有关政策理论的理解,“依托项目进行档案管理”的方法,可以破解跨行政隶属关系不同的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管理体制的难题,从而实现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依靠政策法规的解读,破除“重管理、轻利用”的地质资料管理观念,通过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建设,诠释“档案价值”理念;依据标准规范,建立统一格式、统一要求的核工业地质资料信息产品,建设安全可靠、质量达标的放射性矿产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系统。

210 评论

爱旅游的小M

2013年,评选出第二届中国地质科学院新华联科技奖获得者,其中丁悌平、裴荣富、张荣华、廖椿庭、卢耀如等5人获得杰出成就奖,每人奖金10万元;吴珍汉、金小赤、刘成林、聂凤军、张岳桥、王贵玲、王学求、雷明堂、王晓红等9人获得突出贡献奖,每人奖金5万元。国土资源部姜大明部长和汪民副部长为第二届中国地质科学院新华联科技奖杰出成就奖获奖者颁奖并合影中国地质科学院新华联科技奖——杰出成就奖丁悌平研究员在同位素测试实验工作丁悌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研究员。曾任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同位素丰度与原子量委员会主席。长期从事同位素地球化学理论与应用研究,在改进硫、硅同位素测试技术,创建硅同位素地球化学体系,修订硫原子量等方面取得国际公认的突出成果。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和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4项。1996年被授予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2005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裴荣富院士在办公室裴荣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固体矿产勘查和成矿学研究,在国内外主持五项重大矿产勘查工作,首次在国内开展30余个矿床地质勘探与矿山开采工程验证对比研究,为指导地质勘查和矿业可持续发展做出科学论证。近20年专攻超大型矿床成矿学研究,首次完成世界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图及其全球成矿体系。曾多次获有关部门表彰和奖励,获多项国家和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和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国际矿床成因协会终身荣誉会员。张荣华研究员在地球化学动力学实验室用自主研制的获奖设备进行高温高压实验张荣华: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地球化学和实验地球化学研究。开创地球化学动力学新领域,自主发明仪器,创建我国第一个地球化学动力学实验室和高温高压流体实验室。在高温高压流体和流动反应原位探测装置、方法和整合技术,临界区水性质影响矿物与水反应速率,高压高温原位观测和实验模拟金属分带、来源迁移堆积等方面,取得重要创新性成果。以排名第一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和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汶川地震后廖椿庭研究员在映秀灾区工作廖椿庭: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地质力学研究工作,是我国地应力测量与应用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为地质力学在工程中的创新应用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三等奖1项,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1985年获地质矿产部劳动模范和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1989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1992年获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卢耀如院士在云南石林进行地质考察卢耀如: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岩溶及有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方面的研究工作,被誉为“喀斯特卢”。参加并指导一系列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研究,为岩溶地区的开发作出突出贡献。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河北省院士特殊贡献二等奖、河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福建省“6·18”突出贡献奖。中国地质科学院新华联科技奖——突出贡献奖吴珍汉研究员考察夏威夷现代活火山吴珍汉: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长期从事区域地质、构造地质、大陆动力学及应用研究,在西藏当雄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青藏铁路沿线活动断层勘测与工程稳定性评价、羌塘盆地油气地质构造保存条件分析、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演化与隆升过程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创新成果,产生了较大学术影响和显著社会效益。金小赤研究员在野外工作金小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从事生物地层学、沉积和古地理学研究。对冈瓦纳相沉积和生物在中国的分布、冈瓦纳裂解地块在中国西南部的分布和拼贴过程以及特提斯的发展和演化有较深入的研究。对青藏高原以及天山在新生代的隆升和环境变化以及相应的地层学和沉积学记录也有一定的研究。刘成林研究员考察勐野井钾盐矿刘成林: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钾盐成矿规律、第四纪盐湖演化及大陆表生成矿等科研与调查。合作发现我国第二个超大型钾盐矿床-罗北凹地钾矿,揭示了江陵凹陷深层高产富钾卤水矿;合作提出“深盆迁移成钾”和“裂谷小盆地成钾”等理论认识,建立盆地找钾模型等。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等。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第四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技奖。聂凤军研究员(右一)在内蒙古毕力赫矿区对学生进行野外指导聂凤军: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工作。在中蒙边境及邻区铜、金和银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评价预测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地壳再造与成矿作用模型,并且将其成功引入找矿勘查评价;主持境外巨型成矿带矿产资源潜力调查工作,为国家有关部门实施矿产资源“走出去”计划提供支撑,为制定全球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依据。张岳桥研究员在浙江野外开展前寒武纪基底构造研究工作张岳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新构造与活动构造、盆地构造和区域大地构造等方面的研究,在青藏高原东缘地貌边界带新构造演化、华北地区新生代构造、鄂尔多斯盆地周缘中生代构造、郯庐断裂和胶莱盆地白垩纪构造、华南地区中生代大地构造、中国东部侏罗纪陆内变形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和进展。王贵玲研究员(中)野外工作王贵玲: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积极组织科研地调工作,不断探索地下水研究新技术新方法,主持各项科研地调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90余篇,出版专著4部。首次编制地下水系统划分技术导则,对我国北方地下水系统进行整体划分和特征详细论述,首次系统地开展了我国北方地下水系统对比研究。王学求研究员室内工作王学求: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研究员。一直从事勘查地球化学研究,在金矿勘查地球化学、深穿透地球化学、纳米地球化学、全球地球化学基准研究领域取得了国际领先性成果,为国家紧缺矿产资源发现提供了重要找矿靶区。担任全球地球化学基准委员会主席,领导了地球化学界最大的国际合作研究计划,为建立全球地球化学基准网作出了奠基性贡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等。雷明堂研究员野外工作雷明堂: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从事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在岩溶塌陷形成演化机理与发育判据实验测试技术、基于岩溶管道裂隙系统水(气)压力实时监测的岩溶塌陷监测预警方法、以及不同类型岩溶塌陷综合防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创新和突破。王晓红研究员展示3D打印的硅蛋白模型王晓红: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海洋地球化学探测与分析新技术研究及其标准物质研制。近几年,与德国美茵茨大学Mueller教授合作,启动了我国硅质海绵骨针矿化机制和在生物医学领域仿生应用研究新领域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建立了德中“生物—矿化—材料”实验室,以多学科交叉实现了地球科学的延伸,为地球科学造福于人类开辟了新途径。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40多篇,其中国际SCI论文60多篇;主译出版专著1部。

325 评论

相关问答

  • 华南地质与矿产期刊投稿邮箱

    2013年,评选出第二届中国地质科学院新华联科技奖获得者,其中丁悌平、裴荣富、张荣华、廖椿庭、卢耀如等5人获得杰出成就奖,每人奖金10万元;吴珍汉、金小赤、刘成

    我不想说114 3人参与回答 2024-09-09
  • 华南地质与矿产期刊投稿邮箱地址

    学校隶属关系: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为主 电话:0773-5896079(院办)、5896271(资环系)学校所在地: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建干路12号 传真:0

    shuijing217 3人参与回答 2024-09-10
  • 华南地质与矿产期刊投稿

    无数本!

    大馄饨小馄饨 4人参与回答 2024-09-07
  • 华南地质与矿产期刊投稿邮箱是什么

    截至2013年底,全所在职职工225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正高级职称57人,副高级职称63人,中级职称101人;有博士学位的137人,硕士学位48人。内

    长春小熊猫 3人参与回答 2024-09-07
  • 华南地质与矿产期刊投稿邮箱怎么填

    查询出来的结果显示不是核心的。供参考。交流期刊基本情况、论文范文资料以及评职方面的问题,都可以探讨

    福嘟嘟的脸 2人参与回答 202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