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17

EatDrinkWorld
首页 > 论文问答 > 人工湿地论文方向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一谷鱼vegfish

已采纳
: 在阐述河流生态恢复的基本思路和原则的基础上 ,提出了河流生态修复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对应措施 ,河流 摘要 生态修复的任务一是改善水文条件 ,二是改善河流地貌的特征 ,三是恢复濒危或特殊物种 ; 河流生态修复的措施包括人 工直接干预 ,自然恢复以及增强恢复措施 。 关键词 : 河流 ; 水利工程 ; 生态恢复 中图分类号 : X 1 文献标识码 :B 目前,河流退化已被公认是一个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 , 2 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 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基本原则一般包括自然原则 、 社会经济 技术原则 、 美学原则 3 个方面 。自然原则是生态恢复与重建的 基本原则 ,也就是说只有遵循自然规律的恢复与重建才是真正 意义上的恢复与重建 , 否则只能是背道而驰 , 事倍功半 。社会 技术经济条件是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后盾和支柱 ,在一定程度上 制约着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可能性 、 水平与深度 。美学原则是指 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应给人以美的享受 。按照上述基本 原则的要求 ,结合河流的实际情况 ,拟定以下指导性原则 : ( 1) 地域性原则 。由于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生态环境背 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 随着环境意识 、 生态观念的增强以 及生活水平的提高 ,社会对修复严重受损的河流生态系统的要 求越来越迫切 。因此 , 很有必要对河流开展生态恢复的措施 。 在实际修复中 ,很难将河流修复到原来没有受到人为干扰的状 态 ,一般只是适当修复 ,以在恢复河流基本生态功能的前提下 , 满足人们的需要 。 1 生态修复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1 生态修复的基本思路 河流生态的修复必须以系统 、 整体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 景,如气候条件 、 地貌和水文条件等 ,这种地域的差异性和特殊 性就要求我们在恢复和重建退化生态系统的时候 , 要因地制 宜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千万不能照搬照抄 , 而应在长期定位试 验的基础上 ,总结经验 ,获取优化与成功模型和模式 ,然后方可 示范推广 。 (2) 生态学与系统学原则 。生态学原则包括生态演替原 以河流的整体生态系统结构 、 功能为基础 , 从水土资源开发利 用及生态环境现状出发 ,结合城市景观规划 ,以水造景 ,把水景 观融入城市景观 ,充分考虑城市河流沿岸居民和游人的活动需 求及环境感受 ,以 “绿” “水” 和 作为空间基质 , 构成景观开敞的 亲水性人文活动空间 , 为市民创造一个安全 、 舒适和富有情趣 的水边环境 。 当前 ,水利工程的主要任务是要紧紧围绕着生态恢复和重 建为中心 ,综合采用工程技术 、 生物技术和管理技术措施 ,改变 以前单纯的就河道论河道 , 就环境而论环境的作法 , 确保一般 河流的流量 ,恢复洁净水流 ,保护水质 ,形成良好的河流景观和 滨水环境 ,建设城市水网并加强绿化 , 要求水边空地具有舒适 开阔的空间 ,并重视它的生物多样性 , 将受损河流建设成生态 型的城市河道 ,保持城市资源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恢复城市 水生态系统 。 收稿日期 :2008203226设计 。 则、 事物链网 、 生态位原则等 ,生态学原则要求我们根据生态系 统自身的演替规则分步骤分阶段进行 , 循序渐进 , 不能急于求 成 。另一方面 ,在生态恢复与重建时 , 要从生态系统的层次上 展开 ,要有整体系统思想 ,不能 “头疼治疼 、 脚疼医脚” 。根据生 物间及其与环境间的共生 、 互惠和竞争等关系 , 以及生物多样性原理 ,构建生态系统结构和生物群落 , 使物资循环和能量转 化处于最大利用和最优循环状态 , 力求达到水份 、 土壤、 植被 、 生物同步良性演进 ,只有这样,恢复后的生态系统才能稳步 、持 续地维持与发展 。 (3) 最小风险原则和效益最大原则 。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 性以及某些环境要素的突变性 ,加之人们对生态过程及其内在 机制认识的局限性 ,人们往往不可能对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后果 以及生态最终演替方向进行准确的估计和把握 ,具有一定的风 作者简介 : 罗 波 ( 19792) , 男 , 助理工程师 , 主要从事 水务工 程 河流生态恢复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罗波 险性 。只有经过认真透彻地研究恢复对象和综合分析评价 ,才 会将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鉴于生态恢复与重建是一个高成本 投入工程 ,要在考虑当前区域经济承受能力的同时 , 又要考虑 生态恢复的经济效益和收益周期 ,这是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中 十分现实而又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 。保持最小风险并获得最 大效益是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重要目标之一 ,这是实现生态效 益、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必然要求 。 23 岸,使之成为具有栖息地 、 生物廊道 、滨岸过滤带 、 生物堤等多 种生态功能的生态河道 。河流滨岸建设线状 、 带状植被廊道 , 与山体植被 、 平原防护林网 、 城市园林等绿化带纵横交错 ,构成 多级绿色廊道网络 。除了防止水土流失外 , 还具有生物迁徙通 道的作用 。因此,在干涸河滩上 , 应以两岸建设生物防护工程 为主来逐步缩小由于断流给生态环境所带来不良的影响 ,因地 制宜地合理利用河道 , 在保证行洪需要的情况下 , 在裸露的河 滩上植树造林 、 种植灌草 。对于河流生态修复 , 任何修复方案 都不能只局限于河道 ,而应将河流所在的流域作为一个整体来 考虑 。这是由于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是大尺度的 ,而且导致水 体退化的原因主要不是在水体中形成的 ,多是在相连的其他生 态系统中形成的 ,通过水流排放引起 。河流生态恢复与重建的 难度和所需时间与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 、 自我恢复能力以及恢 复方向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 ,退化程度较轻的和自我恢复能力 愈强的生态系统愈易恢复 ,其所需的时间也愈短 。 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往往较为缓慢 , 而人为重建可在一定 程度上改变生态系统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 并可缩短其恢复周 期 。在不同的地区 ,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和所需的时间具 有很大的地域差异 。通常而言 , 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 , 自 然恢复速度比较快 ; 而在寒冷或于燥的气候条件下 , 自然恢复 速度比较慢 。因此 ,各地区为了实现各自生态系统的有效恢复 与重建 ,就必须遵循恢复生态学的基本规律 ,结合实际情况 ,选 择合理的重建模式和技术体系 。 参考文献 : [1] 浦德明 ,何刚强 城市河道整治与生态城市建设 [J ] 江苏水利 , 2003 , (5) [2] 孙宗凤 生态水利的理论与实践 [J ] 水利水电技术 ,2003 , (4) [ 3 ] ,李传奇 河流廊道与生态修复 [J ] 水利水电技术 ,2003 , 王薇 (9) [4] 董哲仁 生态水工学的理论框架 [J ] 水利学报 ,2003 , (1) [5] 李朝方 ,赖炳秀 浅谈观澜河青湖段生态治理工程设计 [J ] 中国 2 河流生态修复的任务和措施 1 河流生态修复的任务 河流生态修复的任务有 3 类。 一是水文条件的改善 。水文条件的改善是指水量 、 水质的 改善 ,自然水文周期的模拟等 。包括 : 通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维持最小生态需水量 ; 通过污水处理 , 控制污水排放以及提倡 清洁生产改善河流水质; 水库的调度除了满足社会经济需求 外 ,尽可能接近自然河流的脉冲式的水文周期等 。 二是河流地貌学特征的改善 。河流地貌学特征的改善包 括 : 尽可能恢复河流的纵向连续性和横向连通性 , 保持河流纵 向和横向形态的多样性 ,防止河床材料的硬质化 。 三是濒危或特殊物种的恢复 。着重强调的是加强河流生物栖息地的建设 ,注重水库库区的生态重建 。 2 河流生态修复的措施 人类活动极大地影响了河流生态系统 , 导致水质恶化 、栖 息地消失 、 洪水泛滥 、 适宜性和美学价值降低 。人们逐渐认识 到健全的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性,采取了各种技术和措施来修 复退化了的河流生态系统 。国外的类似工程河流生态修复措 施包括 : ① 人工直接干预措施 , 如重建植被 、 修建人工湿地等 ; ② 自然恢复措施 ,包括恢复缓冲带、 降低河道边坡 、 重塑弯曲河 谷等 ; ③ 增强恢复措施 , 包括修复浅滩和深塘、 修复水边湿地 ( 沼泽地 、 ) 、 森林 修复池塘等 。 □ 自然的河道 , 从河槽 、 漫滩到两岸的缓冲带存在着不同的 植被 。而经过人为调节后的河流 ,水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 化 ,使原有的植被群落受到损害 、 生物多样性降低 。通过在河 流滨岸建立绿色廊道 ,对现有河道除了尽可能保持原有的宽度 和自然的状态外 ,主要采取建立植被缓冲带的形式替代人工砌 农村水利水电
152 评论

Sunny彩妆半永久

前言第一章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与发展概况1 人工湿地概述1 人工湿地的分类2 人工湿地的工艺组合3 人工湿地的运行方式2 人工湿地的技术特点3 人工湿地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1 人工湿地处理效果的研究2 人工湿地的净化机理3 人工湿地数学模型4 强化措施的提出4 目前人工湿地技术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参考文献第二章 人工湿地的植物与功能1 人工湿地的植物与功能特性2 人工湿地植物的光合、蒸腾特性1 试验的分析测试方法2 光合及蒸腾作用的日变化特性3 湿地植物净光合速率的比较4 湿地水深对光合及蒸腾作用的影响5 湿地植物的蒸腾特性3 植物光合作用及蒸发蒸腾对处理效果的影响1 对湿地DO分布的影响2 Pn对各类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影响3 光合和蒸腾特性对湿地脱氮效果的影响4 植物蒸发蒸腾量日变化对净化效果的影响5 蒸发蒸腾量的季节变化及对湿地处理效果的影响4 人工湿地植物对处理效果的影响1 植物类型对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2 植物生长特性对湿地净化效果的影响参考文献第三章 人工湿地的微生物与功能1 湿地生物处理的微生物学基础1 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2 微生物对氮的降解3 微生物对磷的降解4 微生物对硫的降解2 湿地微生物数量及其分布1 人工湿地与天然湿地的微生物分布2 人工湿地微生物的空间分布3 不同植物根区的微生物分布4 季节变化对人工湿地微生物分布的影响3 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4 人工湿地植物根区酶活性与净化效果的关系参考文献第四章 人工湿地的基质条件与功能1 人工湿地的基质种类与性能1 基质填料的几何特性与性能评价2 基质填料的选择原则3 基质填料的工程应用2 人工湿地基质的吸附过程与特性1 基质填料对污染物的截留机理2 基质填料的吸附过程3 人工湿地基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 湿地基质脱氮除磷研究现状2 湿地基质填料的发展趋势4 人工湿地基质的功能及对处理效果的影响1 基质对氮的去除2 基质对磷的去除5 基质填料的堵塞问题1 人工湿地的堵塞问题2 湿地堵塞机理3 堵塞的解决方法参考文献第五章 人工湿地中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1 污染物在湿地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1 人工湿地的水环境特征及功能2 污染物在湿地水体中的迁移转化2 污染物在湿地土壤中的迁移转化1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2 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3 湿地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参考文献第六章 人工湿地的处理原理1 人工湿地的氧平衡与氧传递1 人工湿地中氧的区域性分布规律2 人工湿地中氧的时间变化规律3 人工湿地氧环境的影响因素4 人工湿地中的氧平衡2 人工湿地中有机物的去除与分布特性1 人工湿地中有机物的去除机理2 人工湿地中有机物的分布特性3 人工湿地有机物去除效率的季节性变化及日变化4 植物对有机物去除效率的影响5 填料对有机物去除效率的影响3 人工湿地中氮的转移与去除1 人工湿地系统中植物的脱氮作用2 基质条件对湿地脱氮效果的影响3 人工湿地系统中的氨氮挥发4 人工湿地中微生物的脱氮作用5 人工湿地氮转移途径的探讨4 人工湿地中磷的转移与去除1 人工湿地中磷的存在形态2 人工湿地中磷的转化3 人工湿地内各要素对磷的去除4 外界因素对人工湿地除磷的影响5 湿地除磷的动态模型5 人工湿地对其他污染物的去除机理1 悬浮物(SS)的去除2 重金属的去除3 硫化物的去除4 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5 藻毒素的去除6 水力条件对处理效果的影响1 水力负荷对处理效果的影响2 容积负荷对处理效果的影响3 水力停留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4 水深变化对处理效果的影响7 人工湿地的杀菌消毒参考文献第七章 人工湿地的强化处理技术1 强化脱氮原理与方法2 强化除磷原理与方法3 强化处理工艺与效果1 垂直流与水平流2 强化曝气3 湿地的串联4 多点进水5 出水回流参考文献第八章 人工湿地的设计、建造与管理1 设计概述2 设计基本理论及参数选择1 设计选型2 设计基本理论3 设计参数3 其他设计要素的确定1 地址选择2 进出水系统布置3 植物选择4 填料选择4 运行维护与管理1 启动期运行维护措施2 植物系统管理3 低温环境运行维护措施5 典型实例1 国外湿地设计实例2 国内湿地设计实例参考文献附录 常见湿地植物介绍(一)挺水型花卉植物(包括湿生、沼生)(二)浮叶型花卉植物(三)漂浮型花卉植物(四)沉水型花卉植物彩图

209 评论

小花lily

在网上找!主要分析湿地旅游的优点和缺点,应提出在发展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保护好湿地资源,避免短视和短期行为对湿地的破坏。

243 评论

summer阿超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滤料)、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对污水、污泥进行处理的一种技术。其作用机理包括吸附、滞留、过滤、氧化还原、沉淀、微生物分解、转化、植物遮蔽、残留物积累、蒸腾水分和养分吸收及各类动物的作用。人工湿地示意图

230 评论

相关问答

  • 人工湿地论文方向

    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控制运行的与沼泽地类似的地面,将污水、污泥有控制的投配到经人工建造的湿地上,污水与污泥在沿一定方向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土壤、人工介质(滤

    jingeyijie 3人参与回答 2024-06-30
  • 人工湿地论文可以写哪些方向

    在网上找!主要分析湿地旅游的优点和缺点,应提出在发展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保护好湿地资源,避免短视和短期行为对湿地的破坏。

    一佛爷一 3人参与回答 2024-06-30
  • 人工湿地论文

    其他网站。改一下。

    桃大大仙 4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人工湿地论文题目

    题目是《我国生态环境规划的研究和实践情况》海河流域生态环境用水研究与规划思路 郑连生 摘 要 海河流域是我国七大江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由此带来的生态

    Rainniebaby 3人参与回答 2024-06-28
  • 人工湿地论文选题

    : 在阐述河流生态恢复的基本思路和原则的基础上 ,提出了河流生态修复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对应措施 ,河流 摘要 生态修复的任务一是改善水文条件 ,二是改善河流地貌的

    zhangzhangdd 3人参与回答 2024-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