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10

静静地过
首页 > 论文问答 > 中文科研论文中的以讹传讹的现象是什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施ccccceci

已采纳
不管是哪个地方、哪所大学都不能说它就不存在抄袭造假的现象,像北大、清华这类的顶尖名校,确实整体氛围很好,但也不能说里面就一定没有“老鼠屎”。
208 评论

左边iori

三楼、五楼错误,西交利物浦中方不参与教学科研管理。执行校长尽管是中国人,但是他是利物浦大学的副校长,是英方派出的人选之一。西安交大派出一副校长主管学生和招生工作。利物浦同时派出一副校长主管教学科研。名誉校长由交大指定中科院院士陶文铨出任。执行校长(实际运营掌控者)则为英方派出。请勿继续以讹传讹,感谢支持 ----------------------------------------------------------楼上同学,听风是雨不像是英式教育培养出来的严谨态度啊西交利物浦所有师资可是西交利物浦独立面向全球招聘的,除基础课教师之外,其他的均要有海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和海外教学经验,没有一个专业课教师是从交大派来的。我们不是政治课,我们叫CC 中国语言与文化课程 180个学分里有5个学分,课程组织结构跟传统大学完全不一样,是我们的课程论坛,你可以看一看“西交”在前是因为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校名中中方合作单位必须在前,交大和利物浦都是母校,但绝不意味着交大就要来插手学术和科研。我是马上毕业的学生,四年西浦生活告诉我:这里的老师和课程跟交大没有一毛毛关系。真是主观臆断害死人啊…… ----------------------------------------好了,好了,我不该来这里,楼上既然你对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之类的那么清楚为什么还说什么西利的老师是交大派出的、中方参与教学之类的外行话呢?我9月去IC,宁波跟我无太大关系,百度到这个问题,发现这么多以讹传讹的问题,自然要出来说清楚自己知道的——当然也未必都对。

283 评论

shop移民Shero

这不是学术不端。而是学术失误。参考文献引用中学术不端行为的类型 N1 诱引 诱引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诱导或迫使作者在论文中引用特定或某一范围内文献的行为。这一行为的产生缘于参考文献的引用具有学术评价功能。参考文献是计算期刊影响因子的基础,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的多少是对期刊学术水平、论文质量的极好评价。因此,某些期刊和个人采用诱引的方法来达到提高自身影响因子和论著影响程度的目的。诱引有期刊编辑部诱引和审稿人诱引之分。期刊编辑部诱引是指假若稿件的参考文献中没有所投期刊刊载的文章,有些期刊编辑部会在投稿反馈和退修意见中要求或建议作者在参考文献中引用所投期刊发表的文章1-2篇。这虽不是强制性措施,但作者为了发表论文,往往会违心地去满足这一要求。 N2 匿引 匿引是指论文中采纳了他人的论述,吸收和利用了他人的研究成果,却故意不将其作为参考文献列出的行为。匿引是文献计量学中漏引(或暗引)的一种行为,与其他漏引现象的区别在于它是故意行为。 N3 转引 著录参考文献时,应只限于作者亲自查阅和引用的原始文献,不应该转引。因此,转引是指作者没有亲自查阅某些原始文献,而直接从其他参考文献表中转录这些文献的行为。转引反映了作者对科研的敷衍态度和对文献引用的不负责任,是一种学术偷懒行为。转引行为会带来一些不良后果。由于作者没有参阅原始文献,对相应的成果一知半解,影响论文的质量;还可能因生搬硬套、断章取义而导致引文误差,造成以讹传讹;还可能因被转引文献的印刷错误、粗心大意等而谬误续传。由此可见,转引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理应受到谴责和制止。 N4 滥引 滥引是指故意把一些与论文主题关系不大或无关的文献作为参考文献,以装饰门面的行为。 N5 崇引 崇引,也称“媚引”“策引”“饰引”,是指作者为了某些需要(如抬高自己论文的地位和学术水平,或论文易于发表)而故意引用或仅引用名人或名刊资料的行为。 N6 曲引 曲引是指根据自己论点的需要,对他人观点断章取义,进行不公正的引用或歪曲性评价的行为。伪造、歪曲他人观点的行为,不仅直接造成引文误差,而且违反了《著作权法》中“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的规定,是一种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

212 评论

相关问答

  • 中文科研论文中的以讹传讹的现象是什么

    这不是学术不端。而是学术失误。参考文献引用中学术不端行为的类型 N1 诱引 诱引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诱导或迫使作者在论文中引用特定或某一范围内文献的行为。这一行为

    来自巴厘岛的松 2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中文科研论文中的以讹传讹的现象是

    道德方面:1、抄袭违背了基本的学术修养和伦理,违背了诚信、严谨的学风,败坏社会道德;2、抄袭降低了大学生的整体社会公信力,使得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有所顾虑,从而加大

    cocoabread 5人参与回答 2024-06-29
  • 中文科研论文中的以讹传讹的现象

    不能因为别人在好的学校读书就认为他的人品也好,北大的论文当然也会有抄袭造假的嫌疑。

    Nightwish阳光 5人参与回答 2024-06-30
  • 中文科研论文中的以讹传讹的现象有哪些

    不能因为别人在好的学校读书就认为他的人品也好,北大的论文当然也会有抄袭造假的嫌疑。

    瑶瑶瑶姚 4人参与回答 2024-06-30
  • 中文科研论文中的人云亦云及以讹传讹现象是什么

    《穿井得一人》出于《吕氏春秋》,意思是打出一口水井后,可以得到一个人的人力,不用再派人去外面的井里打水;外人却理解错了意思,以为是“穿井得到一个活人”,到处传谣

    loversea2005 5人参与回答 2024-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