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山西矿业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怎么写啊

山西矿业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怎么写啊

发布时间:

山西矿业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怎么写啊

截止2011年学院建有矿山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财务会计系、商务管理系、电子信息系、印刷工程系、有机食品系、建筑工程系。印刷技术、有机食品为首批特色专业,予以重点建设。 矿山工程系隶属于运城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于2008年7月成立,是学院建立最早的系部之一。我系师资力量雄厚,全系教职工32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2名,工程师3名目前共有35个教学班级,在校生共1400余人,是运城职业技术学院规模最大的系。我系开设煤矿开采技术、矿山机电和通风与安全三个专业。现已建成矿山测量实验室、矿山采掘机械实验室、矿山供电实验室、矿山流体机械实验室、矿山采掘技术实验室、通风与安全实验室、通风管路实验室和全国煤炭院校中是数一数二的矿山实训拆装车间。另外矿山工程系与山西蒲县宏源煤业集团签订长期就业协议,学院还将山西蒲县宏源煤业集团石家山煤业公司作为学生培养的实习基地,用以承担实践、实训教学,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良好了良好的条件和保障山西省是全国产煤大省,煤炭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然而煤矿专业技术人员十分短缺。到2005年底,山西煤炭行业从业人员总数为2万人,其中采矿、安全、机电、地质、测量等煤矿主体专业的人数还不到3万人。煤炭行业专业人才总量严重不足,根据预测,山西省从2006年到2015年的十年中,煤炭行业预计需要本科以上专业人才2万名,高职专科专业人才8万名,中职技校毕业生15万人,为解决我省煤炭行业专业人才严重短缺问题,省政府于2008年启动煤炭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多种途径培养煤炭行业所需人才。矿山工程系就是为了缓解煤炭行业紧缺人才需求而适时建立的。为了适应科技发展和矿山企业的需求,矿山工程系在原来大专教育的理论学习基础上,增加了很多实践性教学环节,并与宏源煤业集团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解决了学生定岗实习问题,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 “做学合一,厚实融通”的运职精神在此得到彰显。此外,在学生管理和班风建设上,专职辅导员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格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能勤奋学习,全面发展。最终使之培养成我国煤炭行业德才兼备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专业介绍煤矿开采技术:本专业面向煤矿生产企业,培养具备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事煤矿生产一线的采掘施工、生产组织、技术管理、工程设计和安全管理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矿山机电专业:本专业面向煤矿生产第一线,培养具有从事矿山机电设备的技术管理、生产运行、维护检修及基本选型设计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矿井通风与安全:培养具有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从事瓦斯检查、瓦斯抽放、防尘、通风与安全技术测定,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管理等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专家风采系主任李学忠,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1977年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多年来一直从事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曾主讲过“采煤概论”、“煤矿地下开采方法”、“采煤学”、“煤矿矿井设计”、“采矿程序设计与绘图”等课程。培养过多名采矿专业研究生。在《煤炭学报》、《煤炭科学技术》、《山西矿院学报》、《太原理工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多篇。主编《矿山工程CAD》教材,参编《倾斜长壁开采》、《煤矿设计指南》、《煤矿应用技术》等专著或教材。参加多项科研课题,获煤炭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山西省科技进步和教学成果三等奖各一项。矿山机电专业学科带头人段鹏文,男,1946年生,中共党员,教授;曾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毕业后一直从事煤矿机电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工作。主编《电动轮自卸车原理与运用》等3本教材;培养13名硕士研究生;主持完成选煤厂生产系统降尘工程等6项科研课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3篇。矿山就业前景矿山工程系毕业生就业前景很好。我系09年有111名采矿、机修中职毕业生全部被宏源煤业安排就业,他们有的已安排到技术岗位,有的成了基层管理干部。月收入最高有4-5千元,大部分也有3000元左右。我系09开采大专,本应在2012年毕业,但宏源煤业集团急需用人,因此选拔35名同学,特开办“速成班”提前一年毕业安排就业,“速成班”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月薪2400元。 电子信息工程系是我校建立较早且作为重点发展和建设的系部之一。主要面向计算机应用行业、网络技术行业、 电子和通信类行业以及计算机图形图像制作等行业培养一线急需的现代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电子信息工程系现有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图形图像制作、通信技术(3G方向)、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电子测量与仪器七个高职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动漫设计与制作三个中职专业,其中高职在校生600余人,中职在校生200余人;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两个高职专业2011年秋季开始招生,到2011年9月全系在校生将超过1100人。电子信息工程系的教师由来自天津、北京、太原和西安等地的专家、教授和硕士毕业生、本科毕业生共35名组成,整体综合素质良好,结构合理,其中副高级以上占30%,硕士研究生以上占35%,“双师型”教师占50%,有工信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高级督导员一名,高级考评员6名,计算机高级装调员16名,这些都为双师型教师打下基础。电子信息工程系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2012年我院设有“工信部第十五鉴定所运城职业技术学院鉴定站”,该站是工信部在山西省设立的第三个独立职业技能鉴定站,除负责本校的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取证任务外,还负责晋南地区及运城市周边地区的企事业单位、人事、劳动部门及高、中职业院校的职业技能培训、指导和组织取证考试工作。目前有六名具有中、高级职称教师获得工信部高级考评员资格,二十一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获得“计算机装调员”高级证书。09级和10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通信技术专业的高职学生全部通过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劳动保障部”的中级计算机操作员证书考试。电子信息工程系按照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投资2000余万元兴建了具有模拟仿真、贴近生产实际的校内实训基地。担负着学生实训、岗前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取证和面向社会服务的教学任务。其中有单片机实验室、ARM实训室、高频电子实训室、通信原理、光纤、移动通信和程控交换实训室、图形图像制作和动漫专用机房、3G(手机软件应用开发)专用机房、其中普通机房8个机房共408台微机,有投资200万元兴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基地,投资130万引进德国的高端PCB刻板机H100,有已建成的现代电子工艺生产实训基地和PCB电路印刷板生产线,还有规划投资500余万,由华为公司商品级设备组成的通信技术综合实训基地,投资70余万元的机器人项目和传感器应用实训基地,以及具有明显高职特色的大学生创新设计培育实训基地等。这些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为专、本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一流的应用型人才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有机食品工程系,2008年正式获准成为山西省唯一的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成员,是中国第一家有机食品学历教育的专业学院。2009年正式列入国家高校统招计划,现已开设三个专业:有机食品生产技术专业、有机食品生产与检验技术专业和有机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学院以教学为主,同时集科研、咨询、培训、社会服务于一体。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有机食品科技学院已与台湾、上海、北京及运城当地的兄弟院校、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密切的合作,聘请相关的专业技能人员来校兼职、讲学等,指导学生的实验实践课程。据2007年美国劳工局和加拿大人力资源部统计,未来工作前景最为看好的十大专业中,有机食品专业居第三名(新媒体、生物工程专业分列第一、二名)。从2006年起,美国政府要求大学开设有机农业课程。同时,日本贸易振兴会官员认为,有机食品是今后中国向日本出口的最有前途、最有开发价值的产品。中国有机食品产业有着巨大的国际市场和潜在的国内市场。2013年中国大陆只有运城职业技术学院有机食品科技学院从事有机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的学历教育。有机食品专业的设置,对于培养有机食品方面的专业型人才,满足社会和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国第一个有机食品专业,院领导特别重视,将有机食品专业建设作为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大专部的重点工作。 汽车工程系组建于2008年7月,是运城职业技术学院成立较早、规模较大的学院之一,也是运城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的二级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以高职教育为主,同时还设有中职教育和非学历职业培训教育。学院大专部现下设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检测与维修两个专业。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运城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试验点。拥有实践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院以“实践瞄准实战、教师也是教练”的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组建和培养既能上讲台讲课又能下车间干活,既懂得如何教学又懂得如何训练,既是训练的设计者又是学生实际操作的指导者的“教练型”教师。2012年本专业有专业教师15名,其中专职9人,兼职6人,高级职称5人,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生7人,技师5人。汽车工程学院院长王小晋高级工程师,是山西省汽车维修行业协会首席专家,其他多名教师接受过美国、德国、日本等汽车大国的汽车制造商的技术培训和学习。汽车工程系教学、实验实训室及实训车间建筑面积达20000平方米,教学设施设备价值2000余万元。学院汽车实训中心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拥有8000平方米的教学厂房,一个实训车间,150余套专业设备,可以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要求。汽车工程系还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内燃机工程学会、中国交通能源研究会、中国公路学会、汽车运输学会的理事会员单位,是全国汽车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的理事会员单位,是山西省技术监督局授权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单位和汽车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单位。汽车工程系积极开展与国内外职业院校、各大企业的协作和交流。学院自筹建开始,就访问全国有代表性的职业技术学院,聘请这些院校的校长和有关职教专家担任顾问,整个筹建过程得到了他们的热情支持。学院多名教师也曾在国外进行职业教学的研修,学院与德国的乌尔姆技术大学和新乌尔姆技术大学等高校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这些高校在德国都有较高声望,实力雄厚,师资力量强。汽车工程系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专业知识宽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在“健康人格为本、职业素养为重、技能应用为主、差异发展为径”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汽车工程学院努力彰显学科和专业特色,积极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积极推行老师在“教中做”,学生在“做中学”,专业课在实训室进行,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可以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学习期间,学生要到企业实习、顶岗,从而使学生真正做到“带着问题去企业、再带着问题回课堂”,将所学在企业中应用,将所见在课堂中求解,真正使学生做到学生与员工合一的双重身份。学院坚持“中西部一流、国内知名”“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技能应用与职业素质的养成及差异发展、张扬个性优势的强化,是复合式、高质量、高素质、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汽车工程系的课程体系设计坚持超前性原则、多元性原则、基础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灵活性原则,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强调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和开放性,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综合素质教育相统一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体现了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紧密对应。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课程内容,根据课程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职业能力设定工作任务,使课程单元和职业能力相对应。课程内容由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扩展知识组成,充分体现课程结构、课程定位和课程内容的职业性,形成“理论教学+认识实习+教师导学+校内实训+校外实训”的课程教学体系。教学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现场模拟与实际操作为载体,在实际训练中进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方法、技巧,探讨“教学做”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于一体,实现课程教学实施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汽车工程学院的课程设计还以“双证书”为目标,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将“双证书”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学生学习相关课程后可直接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使学生在学期间获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汽车工程系非常重视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实习基地,联合开展教学工作。学院积极探索先进的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依托校企合作的优势,与行业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完善“学校工厂”、“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在运城和太原等地区先后与运城(通达集团,彩虹集团,韩韩集团,万通集团),太原(大昌集团,必高汽修,新发展,新世纪宝鼎,香山汽贸)等的汽车集团下属的4S店及相关企业签订了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协议和用工协议,满足了汽车类各专业教师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由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汽车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专家,维修行业协会的专家学者组成的专业委员会,为专业建设出谋划策,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工作提出咨询和指导。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保证了学生技能鉴定的高比例通过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学生就业“零适应期”的目标。汽车工程系还将建设运城职业技术学院驾校,以便学生学习驾驶技术。驾校将拥有占地20000平方米的专业训练场,拥有专业的教练员队伍,100多台教练车。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成立于2008年7月,按照国内一流,国际认可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学院建设的五年目标是建成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数控技术加工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主的教学科研体系,十年目标是建成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模具技术、电气自动化等专业并举的多专业共同发展的教学科研实训体系。2009年8月首次招生,分高职和中职两部分。高职开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3个专业。中职开设“机械加工技术”、“电气运行与控制”2个专业。学院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4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8名,博士2名,硕士12名。学院现有教学、科研、实验实训设施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设备资产总值近1800万元,建有金工实训、数控实训两个工厂。开设了机械制图、机械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电子、电工、电机、特种加工、气动液压、数控技术、变频器、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等实验室以承担实践、实训教学,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良好的平台。学院从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的需求出发,紧紧围绕素质教育,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建设创新基地,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致力于培养具有可持续竞争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机电相关专业采用“学分制”进行教学,基础理论根据学生基础,采用分段制教学;专业理论教学注重与专业技能的培养有机结合;实践教学实行“模块式”教学,实施多证制,强化技能训练,使学生毕业即具备生产岗位所需的各项技术和操作能力,实现专业培养的既定目标。深化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强化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学院以国家相关政策为指导,以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为途径,以就业为导向,贯彻“能力为本位,职业岗位综合能力为中心,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教学思想,进一步探索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模式。计划经过3~5年的努力,把我院机电相关专业建设成师资力量强、教学设施齐全、教学方法好、教学手段先进、具有较大办学规模、集“产、学、研”为一体、在山西省高职教育中具有示范和带头作用的专业,并争取成为山西省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尽早将本专业建成国内一流的名牌专业。 经济管理系不片面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是追求学科与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结合。系各专业的设置,将依据系定位和聘请到的相关学科专家教师而决定。全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培养学生“懂管理、善经营、有技能”并达到“肯干、能干、会干”,使毕业生具有一定的综合素养、管理思维能力和岗位技能。经济管理系现有高职、中职两个办学层次。高职层次设有物流管理、市场开发与营销、民政管理(婚庆策划与管理)、会计与统计核算4个专业,中职层次设有物流管理、市场营销2个专业。经济管理系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具体培养从事物流管理、市场开发与营销、民政管理(婚庆策划与管理)、会计等工作,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经管系由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20多名专兼职教师组成的一支优秀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学历高,知识新、结构合理,具有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其中副高职称以上5人占25%,研究生学历14人占70%。我们建设有多家校外实训基地以及校内实训基地,能充分满足教学需求。按照学院规划,三年内在校学生规模将达1600余名。经管系张开双臂,热烈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 印刷工程系是运城职业技术学院下设的一个专门培养高技能印刷和包装技术人才的系部。是山西省高职院校中唯一开设印刷技术专业的院系。本系现有印刷技术、包装设计与技术、印刷图文信息处理、印刷技术(制版与设计方向)、印刷技术(数字印刷方向)五个高职专业。系主任由中国包装联合会培训专家委员会首届委员,全国印刷技能大赛裁判员、原全国高职高专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白家旺教授担任。本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13名,其中教授3名,高级工程师1名,讲师4名。我系始终坚持 “政、校、企、行”联合办学的发展思路,始终坚持“择优推荐,人尽其才”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大力挖掘就业市场,先后与运城市文化光电新闻出版局和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合作成立了“运城市印刷人才培训基地”和“山西省印刷人才培训基地”。并于2010年11月同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合作在我系举办了首期中级平版印刷工培训班,并大获成功,为运城乃至山西印刷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为了使我系毕业的学生具备印刷企业岗位所需要的良好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我系特开设了多门精品课程:如印刷设备、印前图文信息处理、制版工艺、胶印机操作与维修、胶印机故障判断与排除、印刷企业管理、柔凹版印刷工艺、印刷营销与业务、印刷原理与工艺、传媒广告设计等课程。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包装设计、印前制作、印刷设备操作、印刷工艺与印后加工、印刷设备维修与服务、生产管理及营销等工作。自建系以来,我系已拥有印刷和包装两大实训中心,共建成胶印实训车间、丝网印刷车间、数码印刷车间、数字印刷实训机房、包装检测实训等五所实验实训车间,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包装和印刷实验实训设备达43 台套。我系一贯重视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实操能力的培养。始终坚持“做学合一、厚实融通” 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实训中心先进的印刷、包装设备的优势,将教室搬到了实训室,使学生实现了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每人均能上机操作,并能熟练掌握各种印刷设备和仪器的原理、性能、结构、使用方法以及常见故障的排除,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我系各专业学习的学生毕业后实行“双证”就业,一是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如中级平版印刷工、中级计算机图形图像操作员、中级包装设计师等,二是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证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力与就业竞争力。 建筑工程系秉承我院“做学合一 厚实融通”的校训,和“既传授学生职业技能,又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先进办学理念,专门培养掌握建筑工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岗位职业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从事建筑工程生产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建筑工程系具有双师型(教师、工程师)的教师队伍,推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专业培养方向,着重学生对建筑工程图的识读与绘制、建筑工程测量技能的熟练掌握、一般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原则和方法、建筑工程施工以及现场管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等。学院配备了“建筑材料实验室”、“工程测量实验室”和“土工实验室”,为实践教学创造了较优越的条件。

纸质稿邮寄最保险了。你要投这个刊物应该认真读读这个刊物的啊,刊物上会有地址、注意事项等内容的。不过话说,这类学报关系稿重,乱投不容易!

山西矿业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怎么写简历

截止2011年学院建有矿山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财务会计系、商务管理系、电子信息系、印刷工程系、有机食品系、建筑工程系。印刷技术、有机食品为首批特色专业,予以重点建设。 矿山工程系隶属于运城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于2008年7月成立,是学院建立最早的系部之一。我系师资力量雄厚,全系教职工32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2名,工程师3名目前共有35个教学班级,在校生共1400余人,是运城职业技术学院规模最大的系。我系开设煤矿开采技术、矿山机电和通风与安全三个专业。现已建成矿山测量实验室、矿山采掘机械实验室、矿山供电实验室、矿山流体机械实验室、矿山采掘技术实验室、通风与安全实验室、通风管路实验室和全国煤炭院校中是数一数二的矿山实训拆装车间。另外矿山工程系与山西蒲县宏源煤业集团签订长期就业协议,学院还将山西蒲县宏源煤业集团石家山煤业公司作为学生培养的实习基地,用以承担实践、实训教学,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良好了良好的条件和保障山西省是全国产煤大省,煤炭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然而煤矿专业技术人员十分短缺。到2005年底,山西煤炭行业从业人员总数为2万人,其中采矿、安全、机电、地质、测量等煤矿主体专业的人数还不到3万人。煤炭行业专业人才总量严重不足,根据预测,山西省从2006年到2015年的十年中,煤炭行业预计需要本科以上专业人才2万名,高职专科专业人才8万名,中职技校毕业生15万人,为解决我省煤炭行业专业人才严重短缺问题,省政府于2008年启动煤炭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多种途径培养煤炭行业所需人才。矿山工程系就是为了缓解煤炭行业紧缺人才需求而适时建立的。为了适应科技发展和矿山企业的需求,矿山工程系在原来大专教育的理论学习基础上,增加了很多实践性教学环节,并与宏源煤业集团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解决了学生定岗实习问题,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 “做学合一,厚实融通”的运职精神在此得到彰显。此外,在学生管理和班风建设上,专职辅导员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格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能勤奋学习,全面发展。最终使之培养成我国煤炭行业德才兼备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专业介绍煤矿开采技术:本专业面向煤矿生产企业,培养具备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事煤矿生产一线的采掘施工、生产组织、技术管理、工程设计和安全管理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矿山机电专业:本专业面向煤矿生产第一线,培养具有从事矿山机电设备的技术管理、生产运行、维护检修及基本选型设计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矿井通风与安全:培养具有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从事瓦斯检查、瓦斯抽放、防尘、通风与安全技术测定,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管理等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专家风采系主任李学忠,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1977年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多年来一直从事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曾主讲过“采煤概论”、“煤矿地下开采方法”、“采煤学”、“煤矿矿井设计”、“采矿程序设计与绘图”等课程。培养过多名采矿专业研究生。在《煤炭学报》、《煤炭科学技术》、《山西矿院学报》、《太原理工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多篇。主编《矿山工程CAD》教材,参编《倾斜长壁开采》、《煤矿设计指南》、《煤矿应用技术》等专著或教材。参加多项科研课题,获煤炭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山西省科技进步和教学成果三等奖各一项。矿山机电专业学科带头人段鹏文,男,1946年生,中共党员,教授;曾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毕业后一直从事煤矿机电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工作。主编《电动轮自卸车原理与运用》等3本教材;培养13名硕士研究生;主持完成选煤厂生产系统降尘工程等6项科研课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3篇。矿山就业前景矿山工程系毕业生就业前景很好。我系09年有111名采矿、机修中职毕业生全部被宏源煤业安排就业,他们有的已安排到技术岗位,有的成了基层管理干部。月收入最高有4-5千元,大部分也有3000元左右。我系09开采大专,本应在2012年毕业,但宏源煤业集团急需用人,因此选拔35名同学,特开办“速成班”提前一年毕业安排就业,“速成班”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月薪2400元。 电子信息工程系是我校建立较早且作为重点发展和建设的系部之一。主要面向计算机应用行业、网络技术行业、 电子和通信类行业以及计算机图形图像制作等行业培养一线急需的现代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电子信息工程系现有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图形图像制作、通信技术(3G方向)、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电子测量与仪器七个高职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动漫设计与制作三个中职专业,其中高职在校生600余人,中职在校生200余人;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两个高职专业2011年秋季开始招生,到2011年9月全系在校生将超过1100人。电子信息工程系的教师由来自天津、北京、太原和西安等地的专家、教授和硕士毕业生、本科毕业生共35名组成,整体综合素质良好,结构合理,其中副高级以上占30%,硕士研究生以上占35%,“双师型”教师占50%,有工信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高级督导员一名,高级考评员6名,计算机高级装调员16名,这些都为双师型教师打下基础。电子信息工程系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2012年我院设有“工信部第十五鉴定所运城职业技术学院鉴定站”,该站是工信部在山西省设立的第三个独立职业技能鉴定站,除负责本校的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取证任务外,还负责晋南地区及运城市周边地区的企事业单位、人事、劳动部门及高、中职业院校的职业技能培训、指导和组织取证考试工作。目前有六名具有中、高级职称教师获得工信部高级考评员资格,二十一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获得“计算机装调员”高级证书。09级和10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通信技术专业的高职学生全部通过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劳动保障部”的中级计算机操作员证书考试。电子信息工程系按照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投资2000余万元兴建了具有模拟仿真、贴近生产实际的校内实训基地。担负着学生实训、岗前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取证和面向社会服务的教学任务。其中有单片机实验室、ARM实训室、高频电子实训室、通信原理、光纤、移动通信和程控交换实训室、图形图像制作和动漫专用机房、3G(手机软件应用开发)专用机房、其中普通机房8个机房共408台微机,有投资200万元兴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基地,投资130万引进德国的高端PCB刻板机H100,有已建成的现代电子工艺生产实训基地和PCB电路印刷板生产线,还有规划投资500余万,由华为公司商品级设备组成的通信技术综合实训基地,投资70余万元的机器人项目和传感器应用实训基地,以及具有明显高职特色的大学生创新设计培育实训基地等。这些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为专、本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一流的应用型人才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有机食品工程系,2008年正式获准成为山西省唯一的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成员,是中国第一家有机食品学历教育的专业学院。2009年正式列入国家高校统招计划,现已开设三个专业:有机食品生产技术专业、有机食品生产与检验技术专业和有机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学院以教学为主,同时集科研、咨询、培训、社会服务于一体。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有机食品科技学院已与台湾、上海、北京及运城当地的兄弟院校、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密切的合作,聘请相关的专业技能人员来校兼职、讲学等,指导学生的实验实践课程。据2007年美国劳工局和加拿大人力资源部统计,未来工作前景最为看好的十大专业中,有机食品专业居第三名(新媒体、生物工程专业分列第一、二名)。从2006年起,美国政府要求大学开设有机农业课程。同时,日本贸易振兴会官员认为,有机食品是今后中国向日本出口的最有前途、最有开发价值的产品。中国有机食品产业有着巨大的国际市场和潜在的国内市场。2013年中国大陆只有运城职业技术学院有机食品科技学院从事有机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的学历教育。有机食品专业的设置,对于培养有机食品方面的专业型人才,满足社会和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国第一个有机食品专业,院领导特别重视,将有机食品专业建设作为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大专部的重点工作。 汽车工程系组建于2008年7月,是运城职业技术学院成立较早、规模较大的学院之一,也是运城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的二级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以高职教育为主,同时还设有中职教育和非学历职业培训教育。学院大专部现下设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检测与维修两个专业。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运城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试验点。拥有实践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院以“实践瞄准实战、教师也是教练”的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组建和培养既能上讲台讲课又能下车间干活,既懂得如何教学又懂得如何训练,既是训练的设计者又是学生实际操作的指导者的“教练型”教师。2012年本专业有专业教师15名,其中专职9人,兼职6人,高级职称5人,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生7人,技师5人。汽车工程学院院长王小晋高级工程师,是山西省汽车维修行业协会首席专家,其他多名教师接受过美国、德国、日本等汽车大国的汽车制造商的技术培训和学习。汽车工程系教学、实验实训室及实训车间建筑面积达20000平方米,教学设施设备价值2000余万元。学院汽车实训中心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拥有8000平方米的教学厂房,一个实训车间,150余套专业设备,可以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要求。汽车工程系还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内燃机工程学会、中国交通能源研究会、中国公路学会、汽车运输学会的理事会员单位,是全国汽车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的理事会员单位,是山西省技术监督局授权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单位和汽车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单位。汽车工程系积极开展与国内外职业院校、各大企业的协作和交流。学院自筹建开始,就访问全国有代表性的职业技术学院,聘请这些院校的校长和有关职教专家担任顾问,整个筹建过程得到了他们的热情支持。学院多名教师也曾在国外进行职业教学的研修,学院与德国的乌尔姆技术大学和新乌尔姆技术大学等高校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这些高校在德国都有较高声望,实力雄厚,师资力量强。汽车工程系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专业知识宽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在“健康人格为本、职业素养为重、技能应用为主、差异发展为径”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汽车工程学院努力彰显学科和专业特色,积极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积极推行老师在“教中做”,学生在“做中学”,专业课在实训室进行,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可以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学习期间,学生要到企业实习、顶岗,从而使学生真正做到“带着问题去企业、再带着问题回课堂”,将所学在企业中应用,将所见在课堂中求解,真正使学生做到学生与员工合一的双重身份。学院坚持“中西部一流、国内知名”“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技能应用与职业素质的养成及差异发展、张扬个性优势的强化,是复合式、高质量、高素质、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汽车工程系的课程体系设计坚持超前性原则、多元性原则、基础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灵活性原则,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强调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和开放性,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综合素质教育相统一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体现了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紧密对应。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课程内容,根据课程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职业能力设定工作任务,使课程单元和职业能力相对应。课程内容由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扩展知识组成,充分体现课程结构、课程定位和课程内容的职业性,形成“理论教学+认识实习+教师导学+校内实训+校外实训”的课程教学体系。教学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现场模拟与实际操作为载体,在实际训练中进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方法、技巧,探讨“教学做”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于一体,实现课程教学实施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汽车工程学院的课程设计还以“双证书”为目标,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将“双证书”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学生学习相关课程后可直接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使学生在学期间获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汽车工程系非常重视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实习基地,联合开展教学工作。学院积极探索先进的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依托校企合作的优势,与行业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完善“学校工厂”、“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在运城和太原等地区先后与运城(通达集团,彩虹集团,韩韩集团,万通集团),太原(大昌集团,必高汽修,新发展,新世纪宝鼎,香山汽贸)等的汽车集团下属的4S店及相关企业签订了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协议和用工协议,满足了汽车类各专业教师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由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汽车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专家,维修行业协会的专家学者组成的专业委员会,为专业建设出谋划策,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工作提出咨询和指导。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保证了学生技能鉴定的高比例通过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学生就业“零适应期”的目标。汽车工程系还将建设运城职业技术学院驾校,以便学生学习驾驶技术。驾校将拥有占地20000平方米的专业训练场,拥有专业的教练员队伍,100多台教练车。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成立于2008年7月,按照国内一流,国际认可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学院建设的五年目标是建成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数控技术加工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主的教学科研体系,十年目标是建成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模具技术、电气自动化等专业并举的多专业共同发展的教学科研实训体系。2009年8月首次招生,分高职和中职两部分。高职开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3个专业。中职开设“机械加工技术”、“电气运行与控制”2个专业。学院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4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8名,博士2名,硕士12名。学院现有教学、科研、实验实训设施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设备资产总值近1800万元,建有金工实训、数控实训两个工厂。开设了机械制图、机械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电子、电工、电机、特种加工、气动液压、数控技术、变频器、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等实验室以承担实践、实训教学,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良好的平台。学院从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的需求出发,紧紧围绕素质教育,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建设创新基地,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致力于培养具有可持续竞争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机电相关专业采用“学分制”进行教学,基础理论根据学生基础,采用分段制教学;专业理论教学注重与专业技能的培养有机结合;实践教学实行“模块式”教学,实施多证制,强化技能训练,使学生毕业即具备生产岗位所需的各项技术和操作能力,实现专业培养的既定目标。深化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强化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学院以国家相关政策为指导,以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为途径,以就业为导向,贯彻“能力为本位,职业岗位综合能力为中心,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教学思想,进一步探索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模式。计划经过3~5年的努力,把我院机电相关专业建设成师资力量强、教学设施齐全、教学方法好、教学手段先进、具有较大办学规模、集“产、学、研”为一体、在山西省高职教育中具有示范和带头作用的专业,并争取成为山西省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尽早将本专业建成国内一流的名牌专业。 经济管理系不片面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是追求学科与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结合。系各专业的设置,将依据系定位和聘请到的相关学科专家教师而决定。全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培养学生“懂管理、善经营、有技能”并达到“肯干、能干、会干”,使毕业生具有一定的综合素养、管理思维能力和岗位技能。经济管理系现有高职、中职两个办学层次。高职层次设有物流管理、市场开发与营销、民政管理(婚庆策划与管理)、会计与统计核算4个专业,中职层次设有物流管理、市场营销2个专业。经济管理系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具体培养从事物流管理、市场开发与营销、民政管理(婚庆策划与管理)、会计等工作,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经管系由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20多名专兼职教师组成的一支优秀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学历高,知识新、结构合理,具有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其中副高职称以上5人占25%,研究生学历14人占70%。我们建设有多家校外实训基地以及校内实训基地,能充分满足教学需求。按照学院规划,三年内在校学生规模将达1600余名。经管系张开双臂,热烈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 印刷工程系是运城职业技术学院下设的一个专门培养高技能印刷和包装技术人才的系部。是山西省高职院校中唯一开设印刷技术专业的院系。本系现有印刷技术、包装设计与技术、印刷图文信息处理、印刷技术(制版与设计方向)、印刷技术(数字印刷方向)五个高职专业。系主任由中国包装联合会培训专家委员会首届委员,全国印刷技能大赛裁判员、原全国高职高专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白家旺教授担任。本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13名,其中教授3名,高级工程师1名,讲师4名。我系始终坚持 “政、校、企、行”联合办学的发展思路,始终坚持“择优推荐,人尽其才”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大力挖掘就业市场,先后与运城市文化光电新闻出版局和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合作成立了“运城市印刷人才培训基地”和“山西省印刷人才培训基地”。并于2010年11月同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合作在我系举办了首期中级平版印刷工培训班,并大获成功,为运城乃至山西印刷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为了使我系毕业的学生具备印刷企业岗位所需要的良好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我系特开设了多门精品课程:如印刷设备、印前图文信息处理、制版工艺、胶印机操作与维修、胶印机故障判断与排除、印刷企业管理、柔凹版印刷工艺、印刷营销与业务、印刷原理与工艺、传媒广告设计等课程。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包装设计、印前制作、印刷设备操作、印刷工艺与印后加工、印刷设备维修与服务、生产管理及营销等工作。自建系以来,我系已拥有印刷和包装两大实训中心,共建成胶印实训车间、丝网印刷车间、数码印刷车间、数字印刷实训机房、包装检测实训等五所实验实训车间,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包装和印刷实验实训设备达43 台套。我系一贯重视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实操能力的培养。始终坚持“做学合一、厚实融通” 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实训中心先进的印刷、包装设备的优势,将教室搬到了实训室,使学生实现了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每人均能上机操作,并能熟练掌握各种印刷设备和仪器的原理、性能、结构、使用方法以及常见故障的排除,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我系各专业学习的学生毕业后实行“双证”就业,一是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如中级平版印刷工、中级计算机图形图像操作员、中级包装设计师等,二是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证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力与就业竞争力。 建筑工程系秉承我院“做学合一 厚实融通”的校训,和“既传授学生职业技能,又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先进办学理念,专门培养掌握建筑工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岗位职业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从事建筑工程生产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建筑工程系具有双师型(教师、工程师)的教师队伍,推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专业培养方向,着重学生对建筑工程图的识读与绘制、建筑工程测量技能的熟练掌握、一般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原则和方法、建筑工程施工以及现场管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等。学院配备了“建筑材料实验室”、“工程测量实验室”和“土工实验室”,为实践教学创造了较优越的条件。

山西矿业学院学报投稿经验分享怎么写

发表论文的话一般看期刊类别,按高级等级分为1类,2类到5类。一般发表在3类以上就不错了。像这样的期刊很多,我仅就三类的列出来,当然只是自然科学版的,(社科版的如果需要再说):  ISTP收录、国外刊物,自然科学进展,天津大学学报(原名为: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名为: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工业大学学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方交通大学学报,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太原理工大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军工程大学学报,吉林工业大学学报工学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上海理工大学学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甘肃工业大学学报(改名为: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桂林工学院学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工学科学版),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高技术通讯,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中国科学基金,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科学学报,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理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版),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数学和力学,应用概率统计,工程数学学报,运筹学学报,数学的实践与认识,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应用数学,数学杂志,生物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应用力学学报,实验力学,力学季刊,模糊系统与数学,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系统科学与数学,量子光学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强激光与粒子束,物理,工程热物理学报,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量子电子学报,液晶与显示,波谱学杂志,应用声学,计算物理,原子核物理评论,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红外与毫米波学报,高压物理学报,低温与超导,低温物理学报,声学技术,质谱学报,噪声与振动控制,光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环境化学,分析试验室,化学通报,色谱,分子催化,功能高分子学报,物理化学学报,催化学报,燃料化学学报,电化学,有机化学,分析测试学报,化学试剂,无机化学学报,煤炭转化,化学研究与应用,结构化学,生物多样性,昆虫学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动物学研究,遗传,水生生物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兽类学报,人类学学报,植物生理学通讯,实验生物学报,植物学通报,植物研究 ,菌物系统(改名为:菌物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微生物学通报,武汉植物学研究,西北植物学报,广西植物,生命的化学,植物分类学报,动物学杂志,云南植物研究,昆虫分类学报 ,植物生理学报,四川动物,动物分类学报,新型炭材料,复合材料学报,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玻璃钢/复合材料,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材料导报,稀土,材料热处理学报,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艺,稀有金属,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宇航材料工艺,材料保护,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耐火材料,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煤炭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湘潭矿业学院学报,中国钨业 ,煤田地质与勘探,金属矿山,矿山机械,煤炭科学技术,铀矿冶,煤矿自动化,矿业研究与开发,理化检验——化学分册,钢铁,粉末冶金工业,北京科技大学学报,钢铁研究学报,矿冶工程,硬质合金,冶金自动化,冶金能源,铁合金,焊接学报,特种铸造及有色金属,机械科学与技术,铸造,机械设计,金属热处理,机械传动,振动与冲击,无损检测,制造技术与机床,真空,机械设计与研究,机械强度,传感技术学报,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光学技术,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润滑与密封,液压与气动,铸造技术,工具技术,低温工程,继电器,热加工工艺,机床与液压,流体机械,机械设计与制造,锻压技术,模具工业,压力容器,变压器,焊接,起重运输机械,轴承,工程机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内燃机学报,电网技术,电池,电力自动化设备,微特电机,华北电力大学学报,中国电力,动力工程,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高电压技术,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燃烧科学与技术,微电机,水力发电学报,电气自动化,高压电器,电机与控制学报,车用发电机,中小型电机,热能动力工程,低压电器,电工技术杂志,汽轮机技术,水力发电,大电机技术,机器人,制造业自动化,光电子•激光,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电波科学学报,探测与控制学报,激光杂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信号处理,压电与声光,应用激光,电子技术应用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红外技术,光电工程,电子元件与材料,光通信技术,微波学报,弹箭与制导学报,激光技术,现代雷达,红外与激光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动化学报,半导体技术,半导体光电,通信技术,微电子学,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管理版),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中文信息学报,计算机与应用化学,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工程与设计,计算机工程,微型机与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中国塑料,塑料工业,合成树脂及塑料,塑料,现代化工,膜科学与技术,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工业,化学工程,天然气化工C化学与化工,硅酸盐通报,无机盐工业,合成橡胶工业,日用化学工业,涂料工业,过程工程学报,林产工业,农药,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北京化工大学学报,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橡胶工业,离子交换与吸附,海湖盐与化工,中国陶瓷,棉纺织技术,中国粮油学报,食品科学,印染,制冷学报,中国造纸,中国乳品工业,中国油脂,纺织学报,中国皮革,粮食与饲料工业,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丝绸,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酿酒技术,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城市规划汇刊,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工业建筑,工程勘察,建筑科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建筑机械,施工技术,建筑技术,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水处理技术,应用生态学报,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化工环保,环境科学研究,生态学杂志,工业水处理,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资源科学,海洋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技术,农业环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环境工程,环境与健康杂志,环境污染与防治,中国环境监测,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西北地震学报,地震研究,地球物理学进展,地球科学,地学前缘,地球化学,第四纪研究,地球学报,地球科学进展,古生物学报,中国沙漠,地质科技情报,地质与勘探,现代地质,成都理工学院学报,高校地质学报,地层学杂志,矿物岩石,岩石矿物学杂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国岩溶,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干旱区地理,冰川冻土,地理学与国土研究,山地学报,地理科学进展,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干旱区研究,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抗生素杂志,中国药房,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沈阳药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华西药学杂志

截止2011年学院建有矿山工程系、机电工程系、汽车工程系、财务会计系、商务管理系、电子信息系、印刷工程系、有机食品系、建筑工程系。印刷技术、有机食品为首批特色专业,予以重点建设。 矿山工程系隶属于运城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于2008年7月成立,是学院建立最早的系部之一。我系师资力量雄厚,全系教职工32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2名,工程师3名目前共有35个教学班级,在校生共1400余人,是运城职业技术学院规模最大的系。我系开设煤矿开采技术、矿山机电和通风与安全三个专业。现已建成矿山测量实验室、矿山采掘机械实验室、矿山供电实验室、矿山流体机械实验室、矿山采掘技术实验室、通风与安全实验室、通风管路实验室和全国煤炭院校中是数一数二的矿山实训拆装车间。另外矿山工程系与山西蒲县宏源煤业集团签订长期就业协议,学院还将山西蒲县宏源煤业集团石家山煤业公司作为学生培养的实习基地,用以承担实践、实训教学,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良好了良好的条件和保障山西省是全国产煤大省,煤炭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然而煤矿专业技术人员十分短缺。到2005年底,山西煤炭行业从业人员总数为2万人,其中采矿、安全、机电、地质、测量等煤矿主体专业的人数还不到3万人。煤炭行业专业人才总量严重不足,根据预测,山西省从2006年到2015年的十年中,煤炭行业预计需要本科以上专业人才2万名,高职专科专业人才8万名,中职技校毕业生15万人,为解决我省煤炭行业专业人才严重短缺问题,省政府于2008年启动煤炭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多种途径培养煤炭行业所需人才。矿山工程系就是为了缓解煤炭行业紧缺人才需求而适时建立的。为了适应科技发展和矿山企业的需求,矿山工程系在原来大专教育的理论学习基础上,增加了很多实践性教学环节,并与宏源煤业集团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解决了学生定岗实习问题,从根本上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 “做学合一,厚实融通”的运职精神在此得到彰显。此外,在学生管理和班风建设上,专职辅导员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人格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能勤奋学习,全面发展。最终使之培养成我国煤炭行业德才兼备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专业介绍煤矿开采技术:本专业面向煤矿生产企业,培养具备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从事煤矿生产一线的采掘施工、生产组织、技术管理、工程设计和安全管理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矿山机电专业:本专业面向煤矿生产第一线,培养具有从事矿山机电设备的技术管理、生产运行、维护检修及基本选型设计能力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矿井通风与安全:培养具有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从事瓦斯检查、瓦斯抽放、防尘、通风与安全技术测定,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管理等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专家风采系主任李学忠,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1977年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多年来一直从事采矿工程专业的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曾主讲过“采煤概论”、“煤矿地下开采方法”、“采煤学”、“煤矿矿井设计”、“采矿程序设计与绘图”等课程。培养过多名采矿专业研究生。在《煤炭学报》、《煤炭科学技术》、《山西矿院学报》、《太原理工大学学报》上发表论文多篇。主编《矿山工程CAD》教材,参编《倾斜长壁开采》、《煤矿设计指南》、《煤矿应用技术》等专著或教材。参加多项科研课题,获煤炭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山西省科技进步和教学成果三等奖各一项。矿山机电专业学科带头人段鹏文,男,1946年生,中共党员,教授;曾任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毕业后一直从事煤矿机电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工作。主编《电动轮自卸车原理与运用》等3本教材;培养13名硕士研究生;主持完成选煤厂生产系统降尘工程等6项科研课题;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3篇。矿山就业前景矿山工程系毕业生就业前景很好。我系09年有111名采矿、机修中职毕业生全部被宏源煤业安排就业,他们有的已安排到技术岗位,有的成了基层管理干部。月收入最高有4-5千元,大部分也有3000元左右。我系09开采大专,本应在2012年毕业,但宏源煤业集团急需用人,因此选拔35名同学,特开办“速成班”提前一年毕业安排就业,“速成班”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月薪2400元。 电子信息工程系是我校建立较早且作为重点发展和建设的系部之一。主要面向计算机应用行业、网络技术行业、 电子和通信类行业以及计算机图形图像制作等行业培养一线急需的现代高技术应用型人才。电子信息工程系现有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图形图像制作、通信技术(3G方向)、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电子测量与仪器七个高职专业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动漫设计与制作三个中职专业,其中高职在校生600余人,中职在校生200余人;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两个高职专业2011年秋季开始招生,到2011年9月全系在校生将超过1100人。电子信息工程系的教师由来自天津、北京、太原和西安等地的专家、教授和硕士毕业生、本科毕业生共35名组成,整体综合素质良好,结构合理,其中副高级以上占30%,硕士研究生以上占35%,“双师型”教师占50%,有工信部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高级督导员一名,高级考评员6名,计算机高级装调员16名,这些都为双师型教师打下基础。电子信息工程系注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2012年我院设有“工信部第十五鉴定所运城职业技术学院鉴定站”,该站是工信部在山西省设立的第三个独立职业技能鉴定站,除负责本校的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取证任务外,还负责晋南地区及运城市周边地区的企事业单位、人事、劳动部门及高、中职业院校的职业技能培训、指导和组织取证考试工作。目前有六名具有中、高级职称教师获得工信部高级考评员资格,二十一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获得“计算机装调员”高级证书。09级和10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通信技术专业的高职学生全部通过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劳动保障部”的中级计算机操作员证书考试。电子信息工程系按照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投资2000余万元兴建了具有模拟仿真、贴近生产实际的校内实训基地。担负着学生实训、岗前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取证和面向社会服务的教学任务。其中有单片机实验室、ARM实训室、高频电子实训室、通信原理、光纤、移动通信和程控交换实训室、图形图像制作和动漫专用机房、3G(手机软件应用开发)专用机房、其中普通机房8个机房共408台微机,有投资200万元兴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基地,投资130万引进德国的高端PCB刻板机H100,有已建成的现代电子工艺生产实训基地和PCB电路印刷板生产线,还有规划投资500余万,由华为公司商品级设备组成的通信技术综合实训基地,投资70余万元的机器人项目和传感器应用实训基地,以及具有明显高职特色的大学生创新设计培育实训基地等。这些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为专、本科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一流的应用型人才创造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有机食品工程系,2008年正式获准成为山西省唯一的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成员,是中国第一家有机食品学历教育的专业学院。2009年正式列入国家高校统招计划,现已开设三个专业:有机食品生产技术专业、有机食品生产与检验技术专业和有机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学院以教学为主,同时集科研、咨询、培训、社会服务于一体。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有机食品科技学院已与台湾、上海、北京及运城当地的兄弟院校、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密切的合作,聘请相关的专业技能人员来校兼职、讲学等,指导学生的实验实践课程。据2007年美国劳工局和加拿大人力资源部统计,未来工作前景最为看好的十大专业中,有机食品专业居第三名(新媒体、生物工程专业分列第一、二名)。从2006年起,美国政府要求大学开设有机农业课程。同时,日本贸易振兴会官员认为,有机食品是今后中国向日本出口的最有前途、最有开发价值的产品。中国有机食品产业有着巨大的国际市场和潜在的国内市场。2013年中国大陆只有运城职业技术学院有机食品科技学院从事有机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的学历教育。有机食品专业的设置,对于培养有机食品方面的专业型人才,满足社会和有机食品产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国第一个有机食品专业,院领导特别重视,将有机食品专业建设作为运城职业技术学院大专部的重点工作。 汽车工程系组建于2008年7月,是运城职业技术学院成立较早、规模较大的学院之一,也是运城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的二级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以高职教育为主,同时还设有中职教育和非学历职业培训教育。学院大专部现下设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检测与维修两个专业。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运城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试验点。拥有实践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学科带头人和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院以“实践瞄准实战、教师也是教练”的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组建和培养既能上讲台讲课又能下车间干活,既懂得如何教学又懂得如何训练,既是训练的设计者又是学生实际操作的指导者的“教练型”教师。2012年本专业有专业教师15名,其中专职9人,兼职6人,高级职称5人,研究生学历3人,本科生7人,技师5人。汽车工程学院院长王小晋高级工程师,是山西省汽车维修行业协会首席专家,其他多名教师接受过美国、德国、日本等汽车大国的汽车制造商的技术培训和学习。汽车工程系教学、实验实训室及实训车间建筑面积达20000平方米,教学设施设备价值2000余万元。学院汽车实训中心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拥有8000平方米的教学厂房,一个实训车间,150余套专业设备,可以满足学生实习实训的要求。汽车工程系还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内燃机工程学会、中国交通能源研究会、中国公路学会、汽车运输学会的理事会员单位,是全国汽车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的理事会员单位,是山西省技术监督局授权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单位和汽车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单位。汽车工程系积极开展与国内外职业院校、各大企业的协作和交流。学院自筹建开始,就访问全国有代表性的职业技术学院,聘请这些院校的校长和有关职教专家担任顾问,整个筹建过程得到了他们的热情支持。学院多名教师也曾在国外进行职业教学的研修,学院与德国的乌尔姆技术大学和新乌尔姆技术大学等高校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这些高校在德国都有较高声望,实力雄厚,师资力量强。汽车工程系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强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专业知识宽广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专业。在“健康人格为本、职业素养为重、技能应用为主、差异发展为径”的办学理念的指导下,汽车工程学院努力彰显学科和专业特色,积极探索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设计,积极推行老师在“教中做”,学生在“做中学”,专业课在实训室进行,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体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可以培养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学习期间,学生要到企业实习、顶岗,从而使学生真正做到“带着问题去企业、再带着问题回课堂”,将所学在企业中应用,将所见在课堂中求解,真正使学生做到学生与员工合一的双重身份。学院坚持“中西部一流、国内知名”“的培养目标,注重学生技能应用与职业素质的养成及差异发展、张扬个性优势的强化,是复合式、高质量、高素质、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汽车工程系的课程体系设计坚持超前性原则、多元性原则、基础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灵活性原则,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强调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和开放性,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综合素质教育相统一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体现了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紧密对应。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整合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课程内容,根据课程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职业能力设定工作任务,使课程单元和职业能力相对应。课程内容由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扩展知识组成,充分体现课程结构、课程定位和课程内容的职业性,形成“理论教学+认识实习+教师导学+校内实训+校外实训”的课程教学体系。教学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现场模拟与实际操作为载体,在实际训练中进行能力培养,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方法、技巧,探讨“教学做”紧密结合的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于一体,实现课程教学实施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汽车工程学院的课程设计还以“双证书”为目标,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将“双证书”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学生学习相关课程后可直接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使学生在学期间获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汽车工程系非常重视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实习基地,联合开展教学工作。学院积极探索先进的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依托校企合作的优势,与行业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完善“学校工厂”、“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整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在运城和太原等地区先后与运城(通达集团,彩虹集团,韩韩集团,万通集团),太原(大昌集团,必高汽修,新发展,新世纪宝鼎,香山汽贸)等的汽车集团下属的4S店及相关企业签订了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协议和用工协议,满足了汽车类各专业教师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由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汽车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专家,维修行业协会的专家学者组成的专业委员会,为专业建设出谋划策,对教学计划和教学工作提出咨询和指导。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保证了学生技能鉴定的高比例通过率,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学生就业“零适应期”的目标。汽车工程系还将建设运城职业技术学院驾校,以便学生学习驾驶技术。驾校将拥有占地20000平方米的专业训练场,拥有专业的教练员队伍,100多台教练车。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成立于2008年7月,按照国内一流,国际认可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学院建设的五年目标是建成以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数控技术加工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为主的教学科研体系,十年目标是建成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模具技术、电气自动化等专业并举的多专业共同发展的教学科研实训体系。2009年8月首次招生,分高职和中职两部分。高职开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3个专业。中职开设“机械加工技术”、“电气运行与控制”2个专业。学院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结构合理、勇于创新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4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8名,博士2名,硕士12名。学院现有教学、科研、实验实训设施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设备资产总值近1800万元,建有金工实训、数控实训两个工厂。开设了机械制图、机械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电子、电工、电机、特种加工、气动液压、数控技术、变频器、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等实验室以承担实践、实训教学,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良好的平台。学院从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的需求出发,紧紧围绕素质教育,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强化实践环节,建设创新基地,大力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致力于培养具有可持续竞争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机电相关专业采用“学分制”进行教学,基础理论根据学生基础,采用分段制教学;专业理论教学注重与专业技能的培养有机结合;实践教学实行“模块式”教学,实施多证制,强化技能训练,使学生毕业即具备生产岗位所需的各项技术和操作能力,实现专业培养的既定目标。深化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强化专业建设和专业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学院以国家相关政策为指导,以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为途径,以就业为导向,贯彻“能力为本位,职业岗位综合能力为中心,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教学思想,进一步探索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模式。计划经过3~5年的努力,把我院机电相关专业建设成师资力量强、教学设施齐全、教学方法好、教学手段先进、具有较大办学规模、集“产、学、研”为一体、在山西省高职教育中具有示范和带头作用的专业,并争取成为山西省先进制造业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尽早将本专业建成国内一流的名牌专业。 经济管理系不片面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是追求学科与市场需求的高质量结合。系各专业的设置,将依据系定位和聘请到的相关学科专家教师而决定。全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培养学生“懂管理、善经营、有技能”并达到“肯干、能干、会干”,使毕业生具有一定的综合素养、管理思维能力和岗位技能。经济管理系现有高职、中职两个办学层次。高职层次设有物流管理、市场开发与营销、民政管理(婚庆策划与管理)、会计与统计核算4个专业,中职层次设有物流管理、市场营销2个专业。经济管理系根据社会实际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具体培养从事物流管理、市场开发与营销、民政管理(婚庆策划与管理)、会计等工作,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高级应用型人才。经管系由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20多名专兼职教师组成的一支优秀教学团队,师资队伍学历高,知识新、结构合理,具有雄厚的教学和科研实力,其中副高职称以上5人占25%,研究生学历14人占70%。我们建设有多家校外实训基地以及校内实训基地,能充分满足教学需求。按照学院规划,三年内在校学生规模将达1600余名。经管系张开双臂,热烈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 印刷工程系是运城职业技术学院下设的一个专门培养高技能印刷和包装技术人才的系部。是山西省高职院校中唯一开设印刷技术专业的院系。本系现有印刷技术、包装设计与技术、印刷图文信息处理、印刷技术(制版与设计方向)、印刷技术(数字印刷方向)五个高职专业。系主任由中国包装联合会培训专家委员会首届委员,全国印刷技能大赛裁判员、原全国高职高专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白家旺教授担任。本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13名,其中教授3名,高级工程师1名,讲师4名。我系始终坚持 “政、校、企、行”联合办学的发展思路,始终坚持“择优推荐,人尽其才”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大力挖掘就业市场,先后与运城市文化光电新闻出版局和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合作成立了“运城市印刷人才培训基地”和“山西省印刷人才培训基地”。并于2010年11月同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合作在我系举办了首期中级平版印刷工培训班,并大获成功,为运城乃至山西印刷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为了使我系毕业的学生具备印刷企业岗位所需要的良好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知识,我系特开设了多门精品课程:如印刷设备、印前图文信息处理、制版工艺、胶印机操作与维修、胶印机故障判断与排除、印刷企业管理、柔凹版印刷工艺、印刷营销与业务、印刷原理与工艺、传媒广告设计等课程。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包装设计、印前制作、印刷设备操作、印刷工艺与印后加工、印刷设备维修与服务、生产管理及营销等工作。自建系以来,我系已拥有印刷和包装两大实训中心,共建成胶印实训车间、丝网印刷车间、数码印刷车间、数字印刷实训机房、包装检测实训等五所实验实训车间,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包装和印刷实验实训设备达43 台套。我系一贯重视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实操能力的培养。始终坚持“做学合一、厚实融通” 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挥实训中心先进的印刷、包装设备的优势,将教室搬到了实训室,使学生实现了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每人均能上机操作,并能熟练掌握各种印刷设备和仪器的原理、性能、结构、使用方法以及常见故障的排除,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我系各专业学习的学生毕业后实行“双证”就业,一是国家劳动部门颁发的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如中级平版印刷工、中级计算机图形图像操作员、中级包装设计师等,二是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证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力与就业竞争力。 建筑工程系秉承我院“做学合一 厚实融通”的校训,和“既传授学生职业技能,又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先进办学理念,专门培养掌握建筑工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岗位职业能力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从事建筑工程生产一线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建筑工程系具有双师型(教师、工程师)的教师队伍,推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专业培养方向,着重学生对建筑工程图的识读与绘制、建筑工程测量技能的熟练掌握、一般民用建筑结构设计、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原则和方法、建筑工程施工以及现场管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等。学院配备了“建筑材料实验室”、“工程测量实验室”和“土工实验室”,为实践教学创造了较优越的条件。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怎么写啊

唐甜甜唐玉明唐明浩唐明达唐振宇

看具体是评中级还是高级,发表的期刊也有多种选择:内蒙古煤炭经济,煤炭技术,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等,都是可以选择发表的。

“塑料的应用”的论文好写!!

《燃料化学学报》投稿须知 《燃料化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化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主办,主要刊载国内外燃料化学基础研究及其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内容涵盖煤炭、石油、油页岩、天然气、生物质以及与此相关的环境保护和应用催化等方面。本刊自2007年起与Elsevier(爱思唯尔)出版集团合作,从每期出版的论文中选出4~8篇较好论文,出版到本刊英文电子版《Journal of Fuel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上。英文电子版期刊与印刷版期刊同步出版,英文电子版的版权归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所有,由爱思唯尔负责其全球出版发行,通过爱思唯尔的ScienceDirect在线全文出版平台,向全世界相关的科研院所、大学、图书馆、公司及个人用户提供浏览和订阅。 1 投稿1 本刊热忱欢迎国内外学者投稿,中、英文稿均可。内容主要涵盖以下研究领域:能源转化和加工利用过程中的化学基础研究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新能源和替代燃料合成的应用催化基础研究氢能、燃料电池、合成燃料、C1化学能源转化、利用中的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化学基础研究废弃物处理、大气污染、水污染学报栏目设置: 研究论文 报道学术价值显著、实验数据完整、具有原始性和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研究快报 迅速报道学术价值显著的重要研究工作最新进展; 研究简报 主要报道研究工作中的部分或阶段性的研究成果。 综合评述 一般为预约稿。系统介绍作者所从事的某一研究领域的工作及取得的学术成就,进行规律性概述,并能提出新的观点。2 来稿请邮寄单位推荐信原件,请注明文稿无泄密、无一稿多投和署名争议等内容,并加盖公章。参考格式可从学报网站下载()。第一作者(或投稿作者)为研究生的,请在推荐信上加注导师(通讯联系人)签名。投稿论文内容为第一作者上研究生时的主要工作,目前第一作者已到新的工作单位,且论文署名第一单位为新的工作单位的稿件,除需要第一单位的推荐信外,请附带第一作者上研究生时单位的署名认可信,并加注导师的签名。 本刊将以收到推荐信原件的日期作为正式的投稿日期,并开始进行稿件的初审。若在收到作者电子稿后两周内编辑部仍未收到该篇稿件的单位推荐信,本刊将认为是作者自动撤稿。3 单位推荐信邮寄地址:山西 太原 桃园南路27号 太原市 165信箱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燃料化学学报》编辑部 邮编:030001 2 稿件及出版1 从收到推荐信之日起开始审理,一般在2~3个月内会有结果。对不宜采用的稿件我们将尽快通知作者。不刊用的稿件恕不退还。对于超过3个月未收到消息的稿件,可向编辑部查询。2 接收稿件的出版日期,将根据文章的质量和修改稿返回日期,由编辑部决定。任何其他希望提前出版的理由本刊恕不考虑。3 即将刊出的稿件,编辑部会提前1个月左右通过E-mail给作者发校对稿和版权转让协议(由于页码所限,每期会有3~4篇版面调整机动稿,被调整下的稿件将顺延至下期发表)。请作者在收到校对稿后7日内将校对意见通过E-mail返回编辑部,逾期未收到作者校对意见将视为对默认校对稿。经全体作者同意并签署版权转让协议后,请在7日内将原件扫描后E-mail、或传真发送至编辑部,未签署版权转让协议的稿件本刊将不予发表。4 作者投稿时不需要交任何费用。校对稿发出后将通知作者交论文发表费,论文发表费包括版面费(100元/页)和审稿费(150 元/篇)。论文发表费将给作者出具正式税务发票,发票单位为通讯联系人所在单位,所以务必请作者投稿时提供准确的通讯联系人及其单位。由于需要统一去我所财务处开发票,作者收到发票可能要耽搁1个月左右,请作者谅解。5 经审查推荐录用为在印刷版和英文电子版同时发表的文章,编辑部将E-mail通知作者进行中文文章的翻译(英文文章亦通知作者),接到通知后,作者如在规定时间(3周)内完成文章的翻译并返回编辑部,将免收相应的印刷版文章的版面费和审稿费(稿酬亦无。英文电子版无版面费、审稿费和稿酬),并酌致与稿酬相当的翻译费。6 期刊印出后,酌致稿酬,并赠当期期刊2本和分装本10份。稿酬和赠送期刊将邮寄给通讯联系人(导师、付论文发表费单位)。对于其他额外刊物、分装本、正式稿件电子文本等要求,编辑部恕不回复。 3 稿件格式及要求1 文章题目应明确简洁地反映研究成果的实质和特点,长短适宜,不使用不规范的缩略语、符号和代号,不常见的外文名语和化合物应写全称。2 作者的工作单位应写标准全称;外国作者的姓名请写全称,名字部分不要缩写,单位请用中文写出单位名称、城市、国家和邮政编号。3 请在文章首页下角注明以下信息:(1) 基金资助项目的基金名称和项目批准号;(2) 通讯联系人及其电话、传真和电子信箱;(3) 第一作者简介,包括性别、出生年、籍贯、职称、学位及研究方向。4 中文摘要包括文章主要结论,要具体到数据,中文摘要不多于350个汉字。5 英文摘要应比较具体(1) 英文摘要的句型力求简单,通常应有10个左右意义完整、语句顺畅的句子;(2) 英文摘要不应有引言中出现的内容,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6 关键词应在摘要后面给出,为适应计算机自动检索的需要,一般选取3~6个能反映文章特征内容,通用性比较强的中英文词。7 前言应简要说明下列问题(1) 在前言中简要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引出有代表性的参考文献,特别是近2年的最新进展;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拟解决的问题及采用的方法和手段;(2) 介绍背景时不应忽视国内同行的工作,请引用本领域国内核心期刊上的优秀文献;(3) 对于作者本人的系列工作,应引出前面已发表过的文献,以便保持信息的完整性;(4) 前言的篇幅不宜过长或过短,不应描述实验结果;(5) 文章中提到文献的作者时,只须写出第一作者的姓氏,多于一位作者时后加“等”或“et al”,文献编号紧接其后,如“Munroe等[3]”。8 正文可以包括: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的观测结果、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实验部分”和“结果与讨论”部分应分清层次,并加上适当的小标题。“实验部分”应较详细地描述实验方法和实验条件,以使他人能够进行重复实验为准。试剂和仪器用中文标明生产厂家、规格、型号及名称。催化剂应给出具体的组分及含量,如涉及保密,请先申请专利,待专利批准后再发表文章。9 物理量、计量单位及其符号应按照国家标准执行,例如:(1) 物理量(斜体):浓度用小写c,压力用小写p,摄氏温度用小写t,热力学温度用大写T,产率w,选择性s,转化率x,化学位移δ,质量比m/m,摩尔比n/n,质量分数w,体积分数 Ф;(2) 单位(正体):秒s(不用sec),分钟min,小时h,天d,浓度mol/L,压力Pa,长度nm,转速r/min,化学位移的单位是1(可不写,用ppm者应去掉ppm)。以ppm,ppb等表示某物质的含量是不确切的,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改为质量分数w,体积分数Ф,摩尔分数x或质量浓度(g/mL)等;(3)特别注意“ppm”不能使用。10 图表要避免重复,数目尽量精简,同一来源的数据只需用图或用表表达一次,能合并的图尽量合并,能用文字叙述时(如只有3~5个数据时)尽量不使用图表。图表应具有自明性,即不看正文,仅从图表及其标题和注释等内容就可获知有关实验对象、方法、条件及结果等信息。注意事项如下:(1) 图表中的图题和表题需中英文对照,其它文字均采用英文;(2)图表的标题应详细完整;(3)在图注和表注中给出主要的实验条件;(4)图表中若有缩写词或代号,就在第一次出现时在图注或表注中给出全称或解释;(5)图片与图中说明文字尽量分开。曲线分别用“a、b、c等”英文小写字母表示,曲线说明和符号说明等列于中英文图题下方。(6)文中各插图均为黑白图,尽可能采用origin绘图软件生成的文件。 具体参数如下:字体(Time New Roman)、字号(21); Format →Page →Graph1(Width: 20 cm; Height: 5 cm) →Layer1(Left: 8 cm; Top: 5 cm; Width: 7 cm; Height: 11 cm)→Line(Width: 1; Color: Black) →Symbol(Size: 6)(7)如有照片,请提供层次分明的黑白照片(最好提供单独的JPEG图形文件);(8) 对于那些没有数据而且虽经作者处理但图的质量仍较差的谱图(即由谱学仪器绘制的图),请作者提供其原始谱图或质量好的复印件。 参考文献的著录请参照下列格式:1) 总体规范参考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可参见表1按下面格式著录:[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 [J]—纸张期刊 [J/OL]—网上期刊 [M]—纸张图书 [M/CD]—光盘图书[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 [CP/DK]—磁盘软件[EB/OL]—网上电子公告表 1 参考文献类型及载体类型标识参考文献类型期刊文章 专著 论文集 学位论文 报告 标准 专利 报纸文章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J M C D R S P N Z电子参考文献类型 载体类型数据库 计算机程序 电子公告 磁带 磁盘 光盘 联机网络 纸张 数据库DB CP EB MT DK CD OL 不注明 DB参考文献按国家标准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著录。各类参考文献格式如下:(1) 期刊文章[序号]作者 (列出全部作者) 章题名[J] 刊名, 出版年, 卷(期): 起止页码例: 郭小汾, 杨雪莲, 陈勇, 谢克昌 垃圾中可燃物的燃烧动力学研究[J] 燃料化学学报, 1999, 27(1): 62-(GUO Xiao-fen, YANG Xue-lian, CHEN Yong, XIE Ke- Combustion kinetics of combustibles in municipal solid waste[J]J Fuel Chem Technol, 1999, 27(1): 62-)(2) 专著(书籍)、论文集[序号]作者 书或文集名[M或C] 版本(第1版不注)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例: 刘振海 分析化学手册(第八分册)热分析[M] 2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LIU Zheng- Handbook of analytical chemistry-thermal analysis (V8) [M] 2nd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3) 学位论文、报告[序号]作者 论文或报告题名[D或R] 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 年份例: 李春义 同位素瞬变实验方法的建立及Ni/Al2O3催化剂上CH4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机理的研究[D] 北京: 石油大学, (LI Chun- Mechanistic study on partial oxidation of methane to syngas over Ni/Al2O3 catalyst[D] Beijing: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4) 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作者 析出文献题名[C]// 主编 专著或文集名 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 析出文献起止页码例: 赵增立, 唐兰, 马晓茜 生物质的氮气等离子体热解研究[C]//第十届全国等离子体科学技术会议暨全国青年等离子体讨论会论文集 长沙: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 156-(ZHAO Zeng-li, TANG Lan, MA Xiao- Biomass pyrolysis in an argon/hydrogen plasma reactor[C]//Processings of 10th China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conference and youth forum on plasma science & Changsha: National Defence Science & Technology University Press, 2001: 156-)(5) 专利[序号]发明人 专利题名: 专利国别,专利号[P] 出版日期(年-月-日)例: 刘冠华, 左丽华, 舒兴田 β沸石/硅胶复合催化材料的制备: 中国,1084101A[P] 1994-01-(LIU Guan-hua, ZUO Li-hua, XHU Xing- The preparation of multiplex catalytic material containing zeolite beta and silicon gel: CN, 1084101A[P] 1994-01-)(6) 国际、国家标准[序号]标准编号, 标准名称[S]例: GB/T528, 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拉伸性能的测定[S](GB/T528, Vulcanized rubber and thermoplastic elastomer-determination of elongation[S])(7) 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 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例: 万锦堃 中国大学学报论文文摘 (1983~1993) 英文版[DB/CD]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王明亮 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 - html, 1998-08-16/1998-10-(8) 各种未定义类型的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Z]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山西矿业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写啊

发表论文的话一般看期刊类别,按高级等级分为1类,2类到5类。一般发表在3类以上就不错了。像这样的期刊很多,我仅就三类的列出来,当然只是自然科学版的,(社科版的如果需要再说):  ISTP收录、国外刊物,自然科学进展,天津大学学报(原名为: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原名为: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工业大学学报,西北工业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方交通大学学报,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太原理工大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海军工程大学学报,吉林工业大学学报工学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上海理工大学学报,合肥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甘肃工业大学学报(改名为: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桂林工学院学报,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四川大学学报(工学科学版),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高技术通讯,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大学学报,中国科学基金,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科学学报,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昌大学学报(理学版),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版),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湘潭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应用数学和力学,应用概率统计,工程数学学报,运筹学学报,数学的实践与认识,高校应用数学学报A辑,应用数学,数学杂志,生物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固体力学学报,力学与实践,应用力学学报,实验力学,力学季刊,模糊系统与数学,系统工程,系统工程理论方法应用,系统科学与数学,量子光学学报,高能物理与核物理,强激光与粒子束,物理,工程热物理学报,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量子电子学报,液晶与显示,波谱学杂志,应用声学,计算物理,原子核物理评论,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红外与毫米波学报,高压物理学报,低温与超导,低温物理学报,声学技术,质谱学报,噪声与振动控制,光子学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环境化学,分析试验室,化学通报,色谱,分子催化,功能高分子学报,物理化学学报,催化学报,燃料化学学报,电化学,有机化学,分析测试学报,化学试剂,无机化学学报,煤炭转化,化学研究与应用,结构化学,生物多样性,昆虫学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动物学研究,遗传,水生生物学报,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兽类学报,人类学学报,植物生理学通讯,实验生物学报,植物学通报,植物研究 ,菌物系统(改名为:菌物学报),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微生物学通报,武汉植物学研究,西北植物学报,广西植物,生命的化学,植物分类学报,动物学杂志,云南植物研究,昆虫分类学报 ,植物生理学报,四川动物,动物分类学报,新型炭材料,复合材料学报,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玻璃钢/复合材料,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材料导报,稀土,材料热处理学报,材料工程,材料科学与工艺,稀有金属,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宇航材料工艺,材料保护,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材料,耐火材料,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煤炭学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湘潭矿业学院学报,中国钨业 ,煤田地质与勘探,金属矿山,矿山机械,煤炭科学技术,铀矿冶,煤矿自动化,矿业研究与开发,理化检验——化学分册,钢铁,粉末冶金工业,北京科技大学学报,钢铁研究学报,矿冶工程,硬质合金,冶金自动化,冶金能源,铁合金,焊接学报,特种铸造及有色金属,机械科学与技术,铸造,机械设计,金属热处理,机械传动,振动与冲击,无损检测,制造技术与机床,真空,机械设计与研究,机械强度,传感技术学报,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光学技术,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润滑与密封,液压与气动,铸造技术,工具技术,低温工程,继电器,热加工工艺,机床与液压,流体机械,机械设计与制造,锻压技术,模具工业,压力容器,变压器,焊接,起重运输机械,轴承,工程机械,仪表技术与传感器,内燃机学报,电网技术,电池,电力自动化设备,微特电机,华北电力大学学报,中国电力,动力工程,电力电子技术,电气传动,高电压技术,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燃烧科学与技术,微电机,水力发电学报,电气自动化,高压电器,电机与控制学报,车用发电机,中小型电机,热能动力工程,低压电器,电工技术杂志,汽轮机技术,水力发电,大电机技术,机器人,制造业自动化,光电子•激光,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电波科学学报,探测与控制学报,激光杂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信号处理,压电与声光,应用激光,电子技术应用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红外技术,光电工程,电子元件与材料,光通信技术,微波学报,弹箭与制导学报,激光技术,现代雷达,红外与激光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动化学报,半导体技术,半导体光电,通信技术,微电子学,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管理版),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计算机应用,中文信息学报,计算机与应用化学,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工程与应用,计算机应用研究,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工程与设计,计算机工程,微型机与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中国塑料,塑料工业,合成树脂及塑料,塑料,现代化工,膜科学与技术,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工业,化学工程,天然气化工C化学与化工,硅酸盐通报,无机盐工业,合成橡胶工业,日用化学工业,涂料工业,过程工程学报,林产工业,农药,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北京化工大学学报,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橡胶工业,离子交换与吸附,海湖盐与化工,中国陶瓷,棉纺织技术,中国粮油学报,食品科学,印染,制冷学报,中国造纸,中国乳品工业,中国油脂,纺织学报,中国皮革,粮食与饲料工业,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丝绸,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酿酒技术,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城市规划汇刊,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工业建筑,工程勘察,建筑科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建筑机械,施工技术,建筑技术,四川建筑科学研究,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水处理技术,应用生态学报,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化工环保,环境科学研究,生态学杂志,工业水处理,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资源科学,海洋环境科学,环境科学与技术,农业环境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环境工程,环境与健康杂志,环境污染与防治,中国环境监测,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西北地震学报,地震研究,地球物理学进展,地球科学,地学前缘,地球化学,第四纪研究,地球学报,地球科学进展,古生物学报,中国沙漠,地质科技情报,地质与勘探,现代地质,成都理工学院学报,高校地质学报,地层学杂志,矿物岩石,岩石矿物学杂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中国岩溶,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干旱区地理,冰川冻土,地理学与国土研究,山地学报,地理科学进展,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干旱区研究,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中国药理学通报,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中国新药杂志,中国抗生素杂志,中国药房,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沈阳药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科大学学报,华西药学杂志

国内的汉斯出版社就不错,开源期刊的,你可以去试试。

你问的也太泛了吧 去知网自己找吧

  • 索引序列
  • 山西矿业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怎么写啊
  • 山西矿业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怎么写简历
  • 山西矿业学院学报投稿经验分享怎么写
  •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投稿经验怎么写啊
  • 山西矿业学院学报投稿邮箱地址怎么写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