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以往中国的音乐教育工作基本都是以乐曲解说为核心的

以往中国的音乐教育工作基本都是以乐曲解说为核心的

发布时间:

以往中国的音乐教育工作基本都是以乐曲解说为核心

发音正确 会默写 英汉能互译 结合句子记忆希望采纳

请分享:  音乐是人类灵魂的避难所  音乐是什么?  在整个地球上,在近代历史中,人类社会虽然存在着不同的形态,但经过学者进行共时性和历时性的调查研究之后,发现不同地区人类社会成长的过程大多有着共同的规律与经历。尤其是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具有更多的共同性。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对于不同社会形态,特别是一些处于人类早期阶段的社会有更强烈的兴趣,投入更多精力进行考察、探索,他们正是企图通过实地考察所获取的资料,运用比较和对照的方法,来追寻许多地区许多民族已经遗忘了的古老的过去。  1949年以前的中国,不同民族的多种社会形态展示了一幅幅社会发展的历史图卷。例如:大小凉山彝族处于奴隶制社会,西藏藏族处于农奴制社会,云南傣族处于封建制社会,云南西盟佤族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野蛮阶段①。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的民族学家、社会学家已对中国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语言、民俗等做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工作,获取了极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及研究成果。我国音乐家也对曾处于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  笔者由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参加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代表团,曾在云南边境临沧地区工作过一段时间,对边境少数民族的生活、民俗与民间艺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云南佤族、傣族、哈尼族、景颇族等诸多民族的音乐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38·民族艺术研究○曾先后多次赴云南采风。佤族音乐是笔者考察的重点之一,曾在上世纪70年代~90年代数次前往佤族聚居的中心地区西盟县考察佤族人民的传统音乐文化,笔者的工作目的就是企图回溯、追寻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历史阶段的佤族的民俗与音乐,以及二者的关系。  一、关于民俗民俗,即民间习俗,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特色的传承性事象。它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民俗作为人类社会的文化事象,在社会生活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它并非只是局限于传承上的口头文学方面,而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都普遍地存在着。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民俗研究的范围已逐步扩展到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全部领域中。  民俗的产生与延续,总是和人类生活多方面的条件相关联。作为一种文化事象,民俗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产生于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经济之上,同时它又受到当时当地政治统治力量的强大影响;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密不可分,民俗对于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与选择性,人们不仅从自然界取得必需的生活资料,并且与自然发生精神上的联系;宗教之于民俗而言,无论原始宗教还是现代宗教,都曾对民俗产生深远的影响,许多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民俗事象皆与宗教信仰的传统有关,有些就是从古老的宗教仪式演变而来。此外,对民俗的研究不可忽视语言的重要位置,因为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民俗传承的工具,何况巫术活动中的咒语还有着特殊的意义与目的。  民俗的类别大致可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文艺民俗等4类。  1·物质民俗,包括居住、服饰、建筑、生产、商业等民俗。  2·社会民俗,包括人生礼仪、岁时节日、社会组织、家族血亲等民俗。  3·精神民俗,包括原始信仰、宗教、巫术、禁忌等民俗。  4·文艺民俗,包括口承语言、音乐舞蹈、民间工艺、游艺竞技等民俗。  音乐,由于其特殊的表现力与功能性,它常与民俗有着密切联系,但在不同民族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情况会有较大区别。在我国少数民族特别是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中,无论是在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文艺民俗等领域里,都可看到音乐在民俗中是十分活跃的因素。本文主要涉及的云南省西盟县的佤族,其民俗与音乐所表现出的这一特点更为突出。  二、有关西盟佤族的历史 文化背景材料 佤族是生活在我国西南部边境地区的古老和原始的民族之一。我国佤族人口约为396, 610人(2000年统计),分布于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等县,有少数散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  西盟县和沧源县是佤族的主要聚居区,两县佤族居民占佤族总人口的60%左右。佤族分布地区约在东经99度~100度,北纬22度~24度,地处澜沧江与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的南段,与缅甸北部的佤邦隔界相邻。此地区海拔平均在2000米以上,重峦叠嶂,地势险峻,俗称阿佤山区。  过去的山区仅有羊肠小径,山道崎岖难行,交通十分不便。20世纪50年代以来,方逐步在区、县之间修筑公路,因此佤族地区,特别是阿佤山中心地区,长期与外界处于隔绝或半隔绝的状态。  由于历史原因及外部环境条件之影响,佤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各地的社会形态大致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1·阿佤山中心地区。包括西盟县全境·39·音 乐○及沧源、孟连、澜沧县的部分地区。社会形态还处于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亦即原始社会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  生产资料所有制已经确立,但社会经济尚保留着原始公社的残余。在此地区居住的佤族人民约占佤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  2·阿佤山边缘地区。包括沧源县的大部及耿马、双江、澜沧、孟连县的局部地区。社会经济具有封建领主经济之特征。  此地区居住的佤族约占佤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左右。  3·民族杂居地区。包括临沧地区的镇康、永德、凤庆,和思茅地区的景东一带。  佤族主要与当地汉族杂居,社会经济已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这些地区的佤族人数较少,仅约占佤族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  笔者的考察工作以处于阿佤山中心地区的西盟县为重点,兼及孟连县、澜沧县的部分佤族地区,企图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初期已经在民俗中消失的以及当时尚存留的佤族传统音乐的调查、研究,以探索20世纪50年代以前尚处于原始社会野蛮时代的佤族的音乐文化,及其与民俗的关系。  20世纪50年代以前,西盟佤族地区的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水平很低,大部分地区均采用“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  在政治体制方面,西盟佤族过去主要实行窝朗(头人)制,仅有个别地区实行封建土司制或保甲制。整个西盟地区处于以村寨为基本单位的分散状态。村寨是一个地域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单位,具有原始农村公社的性质和组织形式。每个村寨可包括一个或几个家族,和不同姓氏的个别家庭,由世袭的窝朗(头人)、达扩(由村社成员民主选举产生的头人)、魔巴(巫师)①等人共同管理村寨的宗教、政治等事务。在村寨之上有部落组织,部落内部有由历史关系形成的某种传统性的联系,但部落内部的组织比较松散,同一部落的各村寨相互独立,没有明确的从属关系。  发生事件时,村寨之间可有临时性的联盟,但事件过去,联盟即告结束。  全西盟县过去有马散、永广、翁戛科三个大部落和岳宋等若干个较小的部落。  以马散部落为例,它包括马散、莫窝、班哲、中课、莫斯美、班箐、阿莫等十多个村寨。[1](P32)在西盟地区,生产资料私有制虽已确定,但还保留着原始农村公社的残余。每个村寨的可耕地约有百分之十到二十是村社所有,其余大部分耕地及生产工具、房舍、牲畜、武器、生活用具等已属个体家庭及个人私有。村社成员以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俞伯牙的人琴弹得特别好。有一天,他弹琴的时候来了一个叫钟子期的樵夫,此人一听琴声就张口说出了音乐所表达的东西。伯牙很惊讶,因为不管他弹什么,钟子期总能听出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于是两个人成了好朋友。  但是不久之后,钟子期去世了,伯牙伤心至极,把琴摔了,发誓终生不再弹琴。他认为自己的琴声不会有人理解了,留着琴还有什么意义呢?这个故事成为了千古佳话,后来演变成了高山流水这个成语,产生了“知音”这样日常生活当中经常遇到的词语,还派生出来“对牛弹琴”等种种说法。  两千年过去了,人类文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很多人听不懂音乐这件事却一点没有变化。为什么音乐这么难懂呢?  音乐何需懂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这个调查是我的研究生在北京六所国家重点大学和中央音乐学院做的对比。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如果你不喜欢严肃音乐,原因是什么?”我们发现在各种各样原因当中,“听不懂”、“不知道表现的是什么”占了最大比例。很多人之所以不去听严肃音乐、高雅音乐、古典音乐和交响乐,主要原因就是听不懂。  我从小学钢琴,也有类似的经历。有一天我练一首乐曲叫《夕阳》,是根据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改编而成。正在弹琴的时候,我父亲来到我面前,对我说“这曲子练了这么长时间了,给我讲讲它的内涵吧。春、江、花、月、夜都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我当时说不出来父亲很不满意。其实高山流水这个故事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音乐审美观念,这个观念告诉我们,在音乐当中是有着各种内容的。所以当有人说我不懂音乐的时候,第一层含义就是指不知道音乐表现了什么。  音乐这门艺术是由声音构成的。首先没有造型性,只是一种声音的感受,并不包含视觉信息,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推论,音乐不能直接传达视觉形象,也不能直接传达思想概念。我们试图从音乐里听出视觉画面和思想的努力都是徒劳的。这也是“高山流水”上千年来带给我们的压力。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俞伯牙在感概知音难觅的时候,是他不懂得音乐。  其实,欣赏音乐不一定非要听出明确的概念、视觉性的内容。用文学化、美术化的方式欣赏音乐,是一个误区。正是因为这个误区,给人们欣赏音乐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比如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很多人认为高深难懂,无法欣赏。可是同一个作品放到一张轻音乐唱片辑里,听上去就很舒服很悦耳了。  为什么同样一首曲子,放在不同的地方就会对欣赏结果产生这么大的差别?之所以形成大众无法理解严肃音乐的现象,除了历史影响之外,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原因,在过去几十年来,我国所进行的音乐普及工作,都是以“乐曲解说”为核心。这种固定的套路已经不知不觉植入了大家的头脑中:严肃音乐和通俗音乐不一样,它有深刻思想内涵,要想欣赏它就要理解它,要想理解它就要了解时代背景,作者背景、创作背景等内容,经年累月的宣传,各种媒体包括教材里都充斥着这些内容。我们的音乐工作者在经过了艰苦的音乐普及工作之后,让中国人明白了我们是听不懂音乐的,我们是无法理解音乐的。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误导,对此我提出“音乐何需懂”的观点。我们为什么要强迫自己去理解音乐的思想内涵,何不闭上眼睛静静的聆听呢?  用联觉聆听音乐假如有两块糖,一块是巧克力糖,一块是薄荷糖,人们在吃之前嘴里已经有这种味觉了。给你两个声音,一个是中低音,一个是高音,那么这两个声音哪个像巧克力,哪个像薄荷糖?一种听觉的感受和一种味觉的感受产生某些联系,这就是联觉。一个熟香蕉,一个青苹果,哪个是高音?闷热和凉爽呢,亮色和暗色呢,羊绒和真丝呢?这些都有联系,这就是联觉的现象。  由一种感觉引起其它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它是本能的反应,是人与生俱来的。我们说正是因为在人的心理活动当中存在着联觉这种反应机制,才使得音乐这样一门纯粹声音的艺术得以表现思想哲理、情绪、概念等。作曲家凭联觉选择与组织声音去表现,听众也是在同样心理活动的机制下,在作家的作品当中体验了所表现的意图。  一个同学跟我讲,他哄八个月的小女儿睡觉,用的是中国民歌《小白菜》,结果小孩哭了。这说明小孩子把音乐听懂了。所以音乐在联觉的层次上和人的情绪发生了对应关系。  如表现波涛汹涌的大海,首先声音很低,其次很强,感觉很有气势,最后就是要有波浪型起伏。再如表现黎明前的黑暗,就要用低音、长音,并且要越来越高,越来越缓。  虽然我认为没有必要用文学化、美术化的方式理解音乐,音乐何需懂。  但同时也要指出如果认为音乐什么也表现不了,音乐欣赏就是纯粹听觉的感受也是错误的。在联觉的作用下音乐是能表现很多东西的。  首先从作品角度看,一个作品是否能够使人感知很明确的内容,取决于持续而稳定的联觉对应关系。作曲家选择声音和组织方式,与想表现的东西之间,在联觉上要一直对应得非常好。如果对应得很好,人人都听得懂。比如巴赫的《约翰受难曲》,音乐表现一上一下,一快一慢,往往使人产生痛苦感觉。  大多数情况下,音乐的音响总是在不断变化,所以实际上我们很难保持一个想象的内容。敏感的联觉、丰富的联想是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这不是先天性的,关键是培养体验联觉的习惯。比如吃早点的时候,先喝一口大米粥,再吃一块四川泡菜,泡菜就是高音:中午的时候吃块红烧肉又喝口啤酒,啤酒就是高音。  当我们认为可以依靠联觉认为自己理解了音乐的时候,问题又来了:我们的理解和作者的理解是一致的吗?  让音乐属于自己专家们的研究告诉我们,声音只有五种属性(高音、音强、速度和节奏、发音速度、紧张度)能够引起人们的联觉,这必然导致了以下的推论:  首先,很多东西是音乐不能表现的。明确、具体的视觉对象,如家具、水果、长相:特别抽象的概念,如博爱、平等、经济、法律、财政等,都是音乐不能表现的。  有一首曲子叫《亚麻色头发的少女》,谁能从音乐当中听出亚麻色——还是少女的头发是亚麻色?这是根本体现不出来的。再比如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的作品《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作品的解说是作曲家亲自委托他的好朋友写的乐曲解说:在一个阳光和煦的早晨,一个美国人漫步在爱丽舍广场,走过一家敞了门的咖啡馆,过了河坐在左岸咖啡的露天席上。谁能听出来这个人在法国巴黎爱丽舍广场咖啡馆?听不出来,所以说理解错误不是我们听众的错,是因为那些东西音乐根本就表现不了。绝大多数音乐作品,作曲家都没有透露他们的表现意图。  第二个推论是以联觉对应关系为基础,同一作品一定会有多种解释的可能性。很多对西洋乐曲的理解不是出于自身真的理解了,而是被解说词牵着走。其实搞音乐的人和音乐爱好者,他们在听音乐的时候往往并不在乎自己的感受和作曲家的艺术是否吻合。对待同一个作品,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产生了不同的感受,这是很正常的,不仅如此,连演奏家的理解差异也很大。同样的,即使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指挥家卡拉扬和克纳帕尔兹布什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  每个人都可以在音乐当中体验自己的人生感受,都可以把自己的理解投到音乐当中去。我们之所以强调音乐何需懂,音乐理解何需正确,就是因为要听懂,要正确理解这些要求会让听众背上沉重的理解负担,限制了听众审美想象力。我认为在音乐欣赏活动当中体验重于理解,理解的对不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感觉。  抚慰心灵的艺术音乐欣赏方式可能很多。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人有各种各样的感觉器官,每种感觉器官都有各自享受的需要。其实在音乐的欣赏当中,听觉是最主要的欣赏方式,但是音乐还不仅仅是听觉的艺术。在人的各种各样的感觉系统当中,情绪、情感是人类最重要的内感体验。人类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需要意图来表现,音乐就是最擅长表现人类内心的艺术,我们说是情绪的艺术。在音乐当中体验这种微妙的情绪感受就是最好的欣赏。  比如说你特别爱一个女人,或者特别爱一个男人,特别想得到她(他)。你心里知道人家根本不爱你,瞧不起你,你的激情、渴望和幻想终究变成绝望,但是又不死心。这天突然发现对方迎面走过来,这个时候五线谱就好像你的心情,跳上跳下。这么快的内心情绪的起伏和变化语言是很难表达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门艺术能够像音乐这样如此细腻、丰富、微妙、动态、及时地表现人类内心感受。  音乐就是从心灵说向心灵的语言,音乐能言说人无法言说之物。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听严肃音乐的原因。音乐对人的情绪影响是很大的。有一个朋友跟我说,现在每天就靠音乐在支撑着自己。因为工作压力大,每天回到空荡荡的房子里,打开严肃音乐来听,感觉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宣泄了自己的情感。中国近代有一个人说了一句特别精彩的话,音乐是人类灵魂的避难所。我认为音乐就是随时可以掌控在你自己手里的精神解压的良方。  所以,听听音乐吧。

以往中国的音乐教育工作基本都是以乐曲解说为核心的

音乐教育的审美 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和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音乐审美”与“相关文化”观念在 国音乐教育中越来越引起音乐教师们的重视。〔1〕古希腊哲学家早就提出:“由体力、智力、美学、道德这四个方面编织在一起去构成一个完整的人。”该思想早已在欧美的中小学教育中得到采纳。 国经过数十载的教育实践,由“德、智、体”不完全的“三育”发展到“德、智、体、美、劳”全面的“五育”教育,把美育放在适当的位置,或者说在 国整体教育改革中重新显现,这是新世纪的音乐老师们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2〕“音乐美育,也叫“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培养人对于自然界的美、社会生活的美和艺术作品的美的感受、鉴赏、评价、创造及爱好、情感的教育”。它的教育功能、价值功能、政治功能,都在那音响流动的每一瞬间展开实施着,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情绪、情感、情操以及性格的变化。从而激励人去塑造多彩的人生和健全的人格。而小学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应该是艺术类科目(即文学、美术、音乐),文学、美术、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虽然都有各自独特的艺术发展规律,有不同的内在结构和表现形式,但是,它们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人类的思想感情,去揭示、去描绘、去抒发、去展现各自的艺术魅力。在小学美育教育中各具特色,共同为学校美育教育构置成一个五彩缤纷、八音协和的大千世界。 音乐美育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其独特的功能。比如,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语言美、音响的意境美、表演的体态形态美、演唱演奏的情感美,是其它学科难以比拟的。它既能陶冶儿童情操,丰富联想、开启智力、活跃思想,又能鼓舞势气,奋发向上,激发创造、影响世界观的形成。由此笔者通过多年音乐教学实践,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与实践,就音乐教学和美的关系作以下管窥。 一、唱游学习中感受美,以美塑形 唱游是小学低年级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它包含着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它是音乐形象的反映,形体艺术的表现。泰戈尔说:韵律起着河岸的作用,赋予诗以形式美和特征。其实,何止是文学,其它姊妹艺术的美又有哪一种能够摆脱节奏和韵律的约束呢?每当学生感受到律动音乐的音高、音色、力度和节奏变化时,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其自身的动作与音乐律动产生协调一致的美感,给人带来音韵的和谐、节奏的铿锵,让你获得美的享受。 如:小学低年级唱游教材歌表演《大雁大雁天上飞》和集体舞《东北秧歌》。前者音乐旋律抒展优美、节奏相对稳定,其动作形态显得平稳、圆滑、轻柔、舒展大方,显现出学生从小要学习大雁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的本质,后者音乐旋律奔放,节奏活泼、兴奋、红火热烈。其动作形态则跳跃、顿挫、轻快、情绪欢快激昂,呈现出集体性的广场民间艺术那欢快热烈的场面。通过上述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音乐律动作品与相应的形体动作组合的教学,无疑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感受、理解、想象、创造和演绎的广阔空间。真可谓见而有形、听而有声、声而有物、物而有景、景而有情。学生在参与学习和表演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开发了潜力,丰富了情趣,培养了创新能力,对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和个性的塑造无疑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真正体现主导与主体之间,主体与主体之间的思维与创造,情感与情感之间的交流与碰撞,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原则。进而在唱游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高尚品格,启发创新思维,拉近教师与学生,书本与实践的距离,从唱游学习活动中去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表现美,以美塑形。 二、歌曲学习中认识美、以美悦情 俄国大文豪契可夫说:〔3〕“歌声是太阳,没有歌声的生活就象没有太阳的生活一样苍白,学习唱歌和歌曲欣赏是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是学习者情感的表达,灵魂的体现。当学生对其乐作品产生强烈的情绪时,就会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浸透他们的心脾。如歌曲欣赏教材中《 爱你,中国》,其歌词运用叠句、排比等手法,对祖国的森林山川、春苗秋果、田园庄稼等作了形象的描绘和细腻的刻划,且词句清新秀丽,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字句间展现出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把“ 爱你,中国”的主题引向深化。歌曲的旋律跌宕起伏,词曲珠联壁合,相互辉映,仿佛把人们引入百灵鸟凌空俯瞰中国大地而引颈高歌的艺术境界。学生通过欣赏,加之教师生动的讲解,他们被歌曲优美的旋律和多媒体课件生动的画面所描绘的音乐形象而深深吸引,难怪同学们在听后感中写到,歌曲犹如一幅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画卷,瀑泻出海外儿女一腔炽热和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其次在《国歌》的学唱和欣赏中,学生知道它是中华民族形象的标志,联想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他们可以说出许多:中国的今天、明天、中国的改革开放今天对祖国说话的是澳门,三百年长久的呼唤,“祖国母亲 要回来”。包含着酸甜苦辣。喜泪挂在笑脸上,奋斗抗争、渴望,随着音符的跳动从心底里流淌出来。香港的呼唤,让祖国母亲看到《东方明珠》今天更加美丽。但是,还有一个子女日夜牵挂着母亲的心。“海龙王”你能架起彩桥,把鼓浪屿和基隆港连起来吗?郑成功的子孙们面对台湾,遥想当年“雄风”。“快快见到”的急切心情感染着学生,这情,是母子情、思恋情、思归情,通过歌曲的教唱和欣赏,谁不受到感染,他们听着、唱着、爱国之情由然而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以提升,道德情操随之升华。拉近了教材与学生的距离;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与生活的距离。因此不难看出,音乐与文学艺术的整合在这里发挥到了及至。丰富的歌词和优美激进的歌曲旋律大量蕴藏着美。然而,美和善是一对孪生姐妹,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辨别美、感知美、认识美、发现美、尽量为孩子们营造以美扬善的氛围,启迪领悟学会做人的真谛。三、乐曲欣赏中孕育美,以美扬善乐曲欣赏是音乐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的是培养学生通过听觉聆听音乐作品,从中获取音乐美的享受,满足精神的愉悦和理性的提升。然而,音乐以其音响的魅力,给人以各种美的感受。它的旋律在起伏变化,抑扬顿挫,迂回曲折中,在动与静、高与低、快与慢、紧与松的对比组合中无一不蕴涵美的因素,显现出它独有的魅力,从而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激起人们感情的波澜。它以其音响本身的美,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陶冶他们的情操。如器乐曲欣赏教材中大独奏曲《天鹅》,乐曲形象地描绘了洁白高雅的天鹅在碧波粼粼的湖面上悠然漫游的优美情景,那如歌的抒情旋律,恰似天鹅的吟唱,而钢琴玲珑剔透的琶音伴奏又似清澈明丽,波光摇曳的湖面,塑造了天鹅在湖面漫游的优雅形象,富有诗一般的境意。当孩子们聆听着轻柔优美的乐曲时,仿佛身临其境,美不胜收。其次,另一曲选听教材民族管弦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作者细腻的笔触,为人们刻画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乐曲显得格外优美宁静。把月落前江面甜静、醉人的意境,描绘得细致入微。从那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洄曲水、花影层叠、水云深处、渔歌晚唱等段落的演奏中,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配器、不同的表现手法,将那山河秀美、碧波月影、层层涟漪的湖光山色演绎得惟妙惟肖,令人疑神屏息,浮想联翩,犹如一幅幅清丽淡雅的水墨丹清在你眼前徐徐展开,令人陶醉,仿佛把你带入这美丽的春江去畅想,去遨游。此时此刻,乐曲的魅力与学生的心灵在碰撞在交融,获得了相得益彰的最佳效果,与此同时,教师要因势利导见机而行,指导学生在今后欣赏音乐作品中,要多听、多想,用心去感受,去领悟、去体会乐曲所表现的音响美、音色美、配器美、直体美、和谐美、意境美以美怡心。四、音乐活动中体验美,以美怡心音乐有着强烈的愉悦功能,〔4〕“凡乐于欣赏音乐,就能够倾心赏美,便是乐于接受教育的表现,人的精神愉悦了,就会产生积极向尚的情绪,焕发出异彩”。笔者在器乐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摸式,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创新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认识美、感受美、体验美。比如, 在口风琴教学课上组织排练合奏《彩云追月》,首先运用声势训练法,让学生拍手、拍腿、跺脚,模仿伴奏乐器,其次按声部分小组练习,让大家都参与到活动中去体验作品的节奏美、姿体美、旋律美、意境美,有的小组用口风琴吹奏旋律,有的小组用节奏乐器为旋律伴奏,有的小组作即兴舞蹈表演。学生通实践,激起了创作的欲望。这种参与----互动----体验----升华的教育模式,则是新课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提验和深化。既优化了课堂,又启迪了学生的智慧、拓展了思维空间,以情动人、以情育人、在不知不觉中渗入学生心灵,以美怡心产生了相应的效果。五、音乐实践中表现美,以美导行音乐是对青少年思想教育的自律工具,也是实现德育功能的重要途径。音乐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隐性的德育教育因素潜移默化相互渗透。如在课外合唱、器乐合奏排练中,因合唱队,乐队由多人组成。相互间协同配合很重要,不但要求大家唱、奏要整齐,而且要求必须齐心协力才能表现好作品,在整齐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多声部的唱、奏不仅声部直体谐和,而且更讲究方方面面的协调配合,才能把艺术性很强的声乐和器乐作品完美地表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以美导行”在这里所产生的效果,是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事实。由此不难看出,集体主义意识在合唱、合奏音乐活动中是何等的重要。相互配合协调这种显性意识正是 们学校德育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以美育美、以美启智、以美悦情、以美育德在这特定的环境下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示。综上所述,学校的美育教育,它不应该是应试教育的遮羞布,不是装饰名牌学校的广告牌!不是挂在校长嘴边动听的词燥,也不是校园墙壁上华丽的标语,更不是学校升学率的代名词。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它应该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动力,是个性发展的催化剂,是培养人格的工具,是勾勒宏伟蓝图的色彩,是国民整体素质的集中体现,是课堂上春雨润物的悉心交融、是开阔视野的明镜。它能折射出美育教育绚丽多彩的画卷;它能编织出美育教育五光十色的彩环;它能堆砌出美育教育百年树人的大厦;它能谱写出壮丽人生的不朽乐章作为学校美育传播者和奠基人的音乐教师,应该明白新世纪角色转换的道理,主动去感受、体验、观察、比较、分析、明确自己在课改中的位置。不仅要挖掘音乐教材中美的各种因素,而且还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以美导行,使他们在学校美育教育活动的实践当中,自己去认识美、体验美、掌握美、表现美、创造美。也许, 的“纸言片语”仅是盲人摸象,无法窥探音乐课程标准改革的全貌,但 们力求走进新课程,去感悟新课程改革那如火如荼的气息,去接受新课程改革那春风化雨般的洗礼,去加入新课程改革那轰轰烈烈的行列,去吮吸新课程改革那点点滴滴的精髓。

爱国主义红歌。

请分享:  音乐是人类灵魂的避难所  音乐是什么?  在整个地球上,在近代历史中,人类社会虽然存在着不同的形态,但经过学者进行共时性和历时性的调查研究之后,发现不同地区人类社会成长的过程大多有着共同的规律与经历。尤其是在人类社会的早期阶段,具有更多的共同性。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对于不同社会形态,特别是一些处于人类早期阶段的社会有更强烈的兴趣,投入更多精力进行考察、探索,他们正是企图通过实地考察所获取的资料,运用比较和对照的方法,来追寻许多地区许多民族已经遗忘了的古老的过去。  1949年以前的中国,不同民族的多种社会形态展示了一幅幅社会发展的历史图卷。例如:大小凉山彝族处于奴隶制社会,西藏藏族处于农奴制社会,云南傣族处于封建制社会,云南西盟佤族处于原始社会末期野蛮阶段①。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的民族学家、社会学家已对中国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语言、民俗等做了大量的实地考察工作,获取了极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及研究成果。我国音乐家也对曾处于不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  笔者由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期参加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代表团,曾在云南边境临沧地区工作过一段时间,对边境少数民族的生活、民俗与民间艺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云南佤族、傣族、哈尼族、景颇族等诸多民族的音乐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38·民族艺术研究○曾先后多次赴云南采风。佤族音乐是笔者考察的重点之一,曾在上世纪70年代~90年代数次前往佤族聚居的中心地区西盟县考察佤族人民的传统音乐文化,笔者的工作目的就是企图回溯、追寻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历史阶段的佤族的民俗与音乐,以及二者的关系。  一、关于民俗民俗,即民间习俗,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特色的传承性事象。它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民俗作为人类社会的文化事象,在社会生活中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它并非只是局限于传承上的口头文学方面,而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都普遍地存在着。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民俗研究的范围已逐步扩展到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全部领域中。  民俗的产生与延续,总是和人类生活多方面的条件相关联。作为一种文化事象,民俗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产生于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经济之上,同时它又受到当时当地政治统治力量的强大影响;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密不可分,民俗对于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与选择性,人们不仅从自然界取得必需的生活资料,并且与自然发生精神上的联系;宗教之于民俗而言,无论原始宗教还是现代宗教,都曾对民俗产生深远的影响,许多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民俗事象皆与宗教信仰的传统有关,有些就是从古老的宗教仪式演变而来。此外,对民俗的研究不可忽视语言的重要位置,因为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民俗传承的工具,何况巫术活动中的咒语还有着特殊的意义与目的。  民俗的类别大致可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文艺民俗等4类。  1·物质民俗,包括居住、服饰、建筑、生产、商业等民俗。  2·社会民俗,包括人生礼仪、岁时节日、社会组织、家族血亲等民俗。  3·精神民俗,包括原始信仰、宗教、巫术、禁忌等民俗。  4·文艺民俗,包括口承语言、音乐舞蹈、民间工艺、游艺竞技等民俗。  音乐,由于其特殊的表现力与功能性,它常与民俗有着密切联系,但在不同民族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情况会有较大区别。在我国少数民族特别是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中,无论是在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文艺民俗等领域里,都可看到音乐在民俗中是十分活跃的因素。本文主要涉及的云南省西盟县的佤族,其民俗与音乐所表现出的这一特点更为突出。  二、有关西盟佤族的历史 文化背景材料 佤族是生活在我国西南部边境地区的古老和原始的民族之一。我国佤族人口约为396, 610人(2000年统计),分布于云南省西盟、沧源、孟连、耿马、澜沧、双江、镇康等县,有少数散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  西盟县和沧源县是佤族的主要聚居区,两县佤族居民占佤族总人口的60%左右。佤族分布地区约在东经99度~100度,北纬22度~24度,地处澜沧江与萨尔温江之间、怒山山脉的南段,与缅甸北部的佤邦隔界相邻。此地区海拔平均在2000米以上,重峦叠嶂,地势险峻,俗称阿佤山区。  过去的山区仅有羊肠小径,山道崎岖难行,交通十分不便。20世纪50年代以来,方逐步在区、县之间修筑公路,因此佤族地区,特别是阿佤山中心地区,长期与外界处于隔绝或半隔绝的状态。  由于历史原因及外部环境条件之影响,佤族地区的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各地的社会形态大致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1·阿佤山中心地区。包括西盟县全境·39·音 乐○及沧源、孟连、澜沧县的部分地区。社会形态还处于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亦即原始社会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  生产资料所有制已经确立,但社会经济尚保留着原始公社的残余。在此地区居住的佤族人民约占佤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左右。  2·阿佤山边缘地区。包括沧源县的大部及耿马、双江、澜沧、孟连县的局部地区。社会经济具有封建领主经济之特征。  此地区居住的佤族约占佤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二左右。  3·民族杂居地区。包括临沧地区的镇康、永德、凤庆,和思茅地区的景东一带。  佤族主要与当地汉族杂居,社会经济已处于封建地主经济发展阶段。这些地区的佤族人数较少,仅约占佤族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左右。  笔者的考察工作以处于阿佤山中心地区的西盟县为重点,兼及孟连县、澜沧县的部分佤族地区,企图通过对20世纪70年代初期已经在民俗中消失的以及当时尚存留的佤族传统音乐的调查、研究,以探索20世纪50年代以前尚处于原始社会野蛮时代的佤族的音乐文化,及其与民俗的关系。  20世纪50年代以前,西盟佤族地区的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水平很低,大部分地区均采用“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  在政治体制方面,西盟佤族过去主要实行窝朗(头人)制,仅有个别地区实行封建土司制或保甲制。整个西盟地区处于以村寨为基本单位的分散状态。村寨是一个地域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单位,具有原始农村公社的性质和组织形式。每个村寨可包括一个或几个家族,和不同姓氏的个别家庭,由世袭的窝朗(头人)、达扩(由村社成员民主选举产生的头人)、魔巴(巫师)①等人共同管理村寨的宗教、政治等事务。在村寨之上有部落组织,部落内部有由历史关系形成的某种传统性的联系,但部落内部的组织比较松散,同一部落的各村寨相互独立,没有明确的从属关系。  发生事件时,村寨之间可有临时性的联盟,但事件过去,联盟即告结束。  全西盟县过去有马散、永广、翁戛科三个大部落和岳宋等若干个较小的部落。  以马散部落为例,它包括马散、莫窝、班哲、中课、莫斯美、班箐、阿莫等十多个村寨。[1](P32)在西盟地区,生产资料私有制虽已确定,但还保留着原始农村公社的残余。每个村寨的可耕地约有百分之十到二十是村社所有,其余大部分耕地及生产工具、房舍、牲畜、武器、生活用具等已属个体家庭及个人私有。村社成员以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俞伯牙的人琴弹得特别好。有一天,他弹琴的时候来了一个叫钟子期的樵夫,此人一听琴声就张口说出了音乐所表达的东西。伯牙很惊讶,因为不管他弹什么,钟子期总能听出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于是两个人成了好朋友。  但是不久之后,钟子期去世了,伯牙伤心至极,把琴摔了,发誓终生不再弹琴。他认为自己的琴声不会有人理解了,留着琴还有什么意义呢?这个故事成为了千古佳话,后来演变成了高山流水这个成语,产生了“知音”这样日常生活当中经常遇到的词语,还派生出来“对牛弹琴”等种种说法。  两千年过去了,人类文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很多人听不懂音乐这件事却一点没有变化。为什么音乐这么难懂呢?  音乐何需懂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这个调查是我的研究生在北京六所国家重点大学和中央音乐学院做的对比。其中有一个问题是“如果你不喜欢严肃音乐,原因是什么?”我们发现在各种各样原因当中,“听不懂”、“不知道表现的是什么”占了最大比例。很多人之所以不去听严肃音乐、高雅音乐、古典音乐和交响乐,主要原因就是听不懂。  我从小学钢琴,也有类似的经历。有一天我练一首乐曲叫《夕阳》,是根据中国古曲《春江花月夜》改编而成。正在弹琴的时候,我父亲来到我面前,对我说“这曲子练了这么长时间了,给我讲讲它的内涵吧。春、江、花、月、夜都是如何表现出来的?”我当时说不出来父亲很不满意。其实高山流水这个故事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音乐审美观念,这个观念告诉我们,在音乐当中是有着各种内容的。所以当有人说我不懂音乐的时候,第一层含义就是指不知道音乐表现了什么。  音乐这门艺术是由声音构成的。首先没有造型性,只是一种声音的感受,并不包含视觉信息,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推论,音乐不能直接传达视觉形象,也不能直接传达思想概念。我们试图从音乐里听出视觉画面和思想的努力都是徒劳的。这也是“高山流水”上千年来带给我们的压力。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俞伯牙在感概知音难觅的时候,是他不懂得音乐。  其实,欣赏音乐不一定非要听出明确的概念、视觉性的内容。用文学化、美术化的方式欣赏音乐,是一个误区。正是因为这个误区,给人们欣赏音乐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比如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很多人认为高深难懂,无法欣赏。可是同一个作品放到一张轻音乐唱片辑里,听上去就很舒服很悦耳了。  为什么同样一首曲子,放在不同的地方就会对欣赏结果产生这么大的差别?之所以形成大众无法理解严肃音乐的现象,除了历史影响之外,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原因,在过去几十年来,我国所进行的音乐普及工作,都是以“乐曲解说”为核心。这种固定的套路已经不知不觉植入了大家的头脑中:严肃音乐和通俗音乐不一样,它有深刻思想内涵,要想欣赏它就要理解它,要想理解它就要了解时代背景,作者背景、创作背景等内容,经年累月的宣传,各种媒体包括教材里都充斥着这些内容。我们的音乐工作者在经过了艰苦的音乐普及工作之后,让中国人明白了我们是听不懂音乐的,我们是无法理解音乐的。  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误导,对此我提出“音乐何需懂”的观点。我们为什么要强迫自己去理解音乐的思想内涵,何不闭上眼睛静静的聆听呢?  用联觉聆听音乐假如有两块糖,一块是巧克力糖,一块是薄荷糖,人们在吃之前嘴里已经有这种味觉了。给你两个声音,一个是中低音,一个是高音,那么这两个声音哪个像巧克力,哪个像薄荷糖?一种听觉的感受和一种味觉的感受产生某些联系,这就是联觉。一个熟香蕉,一个青苹果,哪个是高音?闷热和凉爽呢,亮色和暗色呢,羊绒和真丝呢?这些都有联系,这就是联觉的现象。  由一种感觉引起其它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它是本能的反应,是人与生俱来的。我们说正是因为在人的心理活动当中存在着联觉这种反应机制,才使得音乐这样一门纯粹声音的艺术得以表现思想哲理、情绪、概念等。作曲家凭联觉选择与组织声音去表现,听众也是在同样心理活动的机制下,在作家的作品当中体验了所表现的意图。  一个同学跟我讲,他哄八个月的小女儿睡觉,用的是中国民歌《小白菜》,结果小孩哭了。这说明小孩子把音乐听懂了。所以音乐在联觉的层次上和人的情绪发生了对应关系。  如表现波涛汹涌的大海,首先声音很低,其次很强,感觉很有气势,最后就是要有波浪型起伏。再如表现黎明前的黑暗,就要用低音、长音,并且要越来越高,越来越缓。  虽然我认为没有必要用文学化、美术化的方式理解音乐,音乐何需懂。  但同时也要指出如果认为音乐什么也表现不了,音乐欣赏就是纯粹听觉的感受也是错误的。在联觉的作用下音乐是能表现很多东西的。  首先从作品角度看,一个作品是否能够使人感知很明确的内容,取决于持续而稳定的联觉对应关系。作曲家选择声音和组织方式,与想表现的东西之间,在联觉上要一直对应得非常好。如果对应得很好,人人都听得懂。比如巴赫的《约翰受难曲》,音乐表现一上一下,一快一慢,往往使人产生痛苦感觉。  大多数情况下,音乐的音响总是在不断变化,所以实际上我们很难保持一个想象的内容。敏感的联觉、丰富的联想是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这不是先天性的,关键是培养体验联觉的习惯。比如吃早点的时候,先喝一口大米粥,再吃一块四川泡菜,泡菜就是高音:中午的时候吃块红烧肉又喝口啤酒,啤酒就是高音。  当我们认为可以依靠联觉认为自己理解了音乐的时候,问题又来了:我们的理解和作者的理解是一致的吗?  让音乐属于自己专家们的研究告诉我们,声音只有五种属性(高音、音强、速度和节奏、发音速度、紧张度)能够引起人们的联觉,这必然导致了以下的推论:  首先,很多东西是音乐不能表现的。明确、具体的视觉对象,如家具、水果、长相:特别抽象的概念,如博爱、平等、经济、法律、财政等,都是音乐不能表现的。  有一首曲子叫《亚麻色头发的少女》,谁能从音乐当中听出亚麻色——还是少女的头发是亚麻色?这是根本体现不出来的。再比如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的作品《一个美国人在巴黎》,作品的解说是作曲家亲自委托他的好朋友写的乐曲解说:在一个阳光和煦的早晨,一个美国人漫步在爱丽舍广场,走过一家敞了门的咖啡馆,过了河坐在左岸咖啡的露天席上。谁能听出来这个人在法国巴黎爱丽舍广场咖啡馆?听不出来,所以说理解错误不是我们听众的错,是因为那些东西音乐根本就表现不了。绝大多数音乐作品,作曲家都没有透露他们的表现意图。  第二个推论是以联觉对应关系为基础,同一作品一定会有多种解释的可能性。很多对西洋乐曲的理解不是出于自身真的理解了,而是被解说词牵着走。其实搞音乐的人和音乐爱好者,他们在听音乐的时候往往并不在乎自己的感受和作曲家的艺术是否吻合。对待同一个作品,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产生了不同的感受,这是很正常的,不仅如此,连演奏家的理解差异也很大。同样的,即使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指挥家卡拉扬和克纳帕尔兹布什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  每个人都可以在音乐当中体验自己的人生感受,都可以把自己的理解投到音乐当中去。我们之所以强调音乐何需懂,音乐理解何需正确,就是因为要听懂,要正确理解这些要求会让听众背上沉重的理解负担,限制了听众审美想象力。我认为在音乐欣赏活动当中体验重于理解,理解的对不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感觉。  抚慰心灵的艺术音乐欣赏方式可能很多。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人有各种各样的感觉器官,每种感觉器官都有各自享受的需要。其实在音乐的欣赏当中,听觉是最主要的欣赏方式,但是音乐还不仅仅是听觉的艺术。在人的各种各样的感觉系统当中,情绪、情感是人类最重要的内感体验。人类内心世界是很丰富的,需要意图来表现,音乐就是最擅长表现人类内心的艺术,我们说是情绪的艺术。在音乐当中体验这种微妙的情绪感受就是最好的欣赏。  比如说你特别爱一个女人,或者特别爱一个男人,特别想得到她(他)。你心里知道人家根本不爱你,瞧不起你,你的激情、渴望和幻想终究变成绝望,但是又不死心。这天突然发现对方迎面走过来,这个时候五线谱就好像你的心情,跳上跳下。这么快的内心情绪的起伏和变化语言是很难表达的,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门艺术能够像音乐这样如此细腻、丰富、微妙、动态、及时地表现人类内心感受。  音乐就是从心灵说向心灵的语言,音乐能言说人无法言说之物。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听严肃音乐的原因。音乐对人的情绪影响是很大的。有一个朋友跟我说,现在每天就靠音乐在支撑着自己。因为工作压力大,每天回到空荡荡的房子里,打开严肃音乐来听,感觉为自己营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宣泄了自己的情感。中国近代有一个人说了一句特别精彩的话,音乐是人类灵魂的避难所。我认为音乐就是随时可以掌控在你自己手里的精神解压的良方。  所以,听听音乐吧。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

第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第二、兴趣爱好为动力 第三、面向全体学生 第四、注重个性发展 第五、重视音乐实践 第六、鼓励音乐创造 第七、提倡学科综合 第八、弘扬民族音乐 第九、理解多元文化 第十、完善评价机制

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这些都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人文精神,体现了“基于学生发展——关于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目标。因此,“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音乐教育是审美情感的教育,其审美性将对人的素质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音乐与人”的问题的提出和音乐的审美体验价值的论述,使我们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都有必要和有可能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研究和探索音乐教育的奥妙。  那么,当前我们的音乐教育又是怎样一种局面呢?音乐审美教育的实施与人的发展如何相谐相长呢?对此,笔者作了以下调查研究。  当今,学校、社会、家庭这三位一体的教育日益朝着素质化方向发展。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提高艺术素质”等都是学校教育工作中常提到的一些话语。“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的思想也日益深入人心,被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体系所接纳。  在喧闹的街道、幽静的弄堂,各类业余训练班诸如舞蹈班、音乐班、电子琴班等,林林总总。在傍晚时分,在节假日里,经常可以见到身背乐器、手拎书籍的父母和他们寄于希望的子女,正形色匆匆地奔向练艺的场所。  许多家庭,为孩子们购买了各色乐器。夜色阑珊、万家灯火中,时常传出跳跃的音符。灯光下,睡眼腥松的孩子在手持教棒的父母监督下,机械地、有心无心地练着琴。  他们是迫于家长的压力被动的去接触音乐去练习音乐,谈不上音乐审美,更加丧失了兴趣爱好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面向全体学生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注重个性发展  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重视音乐实践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鼓励音乐创造  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对音乐创造活动的评价应主要着眼于创造性活动的过程。 提倡学科综合  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的综合。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   弘扬民族音乐  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民族音乐作品,同样应纳入音乐课的教学中。   理解多元文化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完善评价机制  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评价应包括学生、教师和课程管理三个层次,可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等多种形式。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以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等诸多方面。应善于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评价起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完善教学管理的作用。

音乐真的可以振奋人心。优美、轻快、激昂、动听、圆润、流畅、活泼、感人心肺 ,人的心情有喜怒哀乐,一首歌就能代表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基础音乐教育是以什么为核心的教育

音乐课程为什么要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  教育的本质就是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影响人们得到审美体验的能力。  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学校音乐课要把体现以审美为核心,在其教育教学形式与过程中,有着与其它学科的明显区别,音乐课作为学校基础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贯穿音乐教学的全过程。体现以审美为核心,就是要求通过课堂音乐教育使受教育者建立健康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懂得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科学美和艺术美。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表现力,学会审美。体现以审美为核心,就是要求在课堂音乐教学中要以音乐的美来感染和熏陶学生,提高他们感受、体验、鉴赏和评价音乐美的能力,在真、善、美的连通和潜移默化中培育他们健全的人格和品行,为素质教育服务。体现以审美为核心,就是在教学中应强调音乐的情感意义。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和情感内涵的整体性感受、理解、把握,并揭示音乐要素的作用及其与艺术整体的关系。也就是淡化课堂教学中那种直白的讲授、传授知识技能为主的教学过程,代之以师生间民主平等,共同参与体验的活动。并把这种活动视为音乐教学目的之一。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教师声情并茂地演唱、学生的齐唱,对唱,领唱、小组唱、听录音机中的对歌曲不同处理的合唱等等,都是围绕“听”。欣赏课中,欣赏优美的音乐不仅可以带给学生感官上的刺激,还能够使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乐趣,同时,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还能让学生的情感在欣赏音乐的联想中得到美的熏陶,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达到陶冶情操、升华人格的目的。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坚持以音乐的审美体验为核心,并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这也是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积极地参与审美体验,更好地实施音乐课程标准。  “音乐审美”是音乐课程基本理念的核心,被排在理念之首,因为音乐课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特别关注“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一理念。

以审美为核心。

音乐教育是以什么为核心的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它是一种艺术教育,属于美育范畴,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音乐教育具有审美性,其本质是通过音乐媒体进行教育的一种审美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音乐可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

  • 索引序列
  • 以往中国的音乐教育工作基本都是以乐曲解说为核心
  • 以往中国的音乐教育工作基本都是以乐曲解说为核心的
  •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是中小学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理念
  • 基础音乐教育是以什么为核心的教育
  • 音乐教育是以什么为核心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