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博士后待遇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博士后待遇

发布时间: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博士后待遇

研究生不行,最好博士生,同时要紧跟导师。至于工作前景,那就不要考虑了,能混个留校就职很不错了,而且得成绩顶尖的。如果纯粹为了工作,没有很多兴趣和很大毅力,建议选择其他。

招,看每年的情况了

可以请问一下您最后选择的考研方向吗?一位本科学文化产业管理的20考研生问。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博士后

裘锡圭,1935年6月生于上海,祖籍浙江宁波,全国政协委员,古文字学家。195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同年录取为胡厚宣指导的“甲骨文与商代史”研究生,1960年结业。曾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教研室(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教授,现为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心成立以来共出版学术著作十余种,受到广泛好评。其中《古文字构形学》、《中国古车舆名物考辨》、《敦煌书仪语言研究》等著作获得了省级或省级以上社科优秀成果奖励。中心计划将今后出版的大部分著作纳入“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专刊”和“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丛刊”两套系列出版物中。中心还在积极编纂《裘锡圭学术文集》,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预计将正式出版。中心成立以来,教师和学生共发表各类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裘锡圭教授的《关于〈老子〉的“绝仁弃义”和“绝圣”》,陈剑教授的《释“琮”及相关诸字》、《说殷墟甲骨文中的“玉戚”》,施谢捷教授的《〈汉印文字征〉及其〈补遗〉校读记》以及陈斯鹏博士后的《论周原甲骨和楚系简帛中的“囟”与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博士后招聘

蔡伟,男,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蔡伟,当过工人,下岗十余年,摆过小摊,蹬过人力三轮车。经过20多年的自学,2009年3月,在来自北大、复旦等名校的三位教授的联名举荐下,特别为蔡伟争取报考博士的资格,参加了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博士生考试, 4月23日,复旦大学经过专家考试和校招生领导小组讨论,把蔡伟列入了2009年度博士生拟录取名单。导师为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先生。  2009年9月,蔡伟正式成为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博士生。

2000年9月姜鹏开始随朱维铮先生治学,成为当时朱维铮先生门下年龄最小的弟子。而就在那时朱维铮先生在时隔十数年后,首度重新开设“中国经学史”的课程,朱先生这门课有个习惯,每次都预先布置下堂课的主题,并要两名学生在他开讲前做读书报告。姜鹏这个新兵便光荣的在第三堂课就要做读书报告。而不巧的是那时候姜鹏当时正中了“秋毒”患上带状疱疹。于是便忍着疼痛写了一篇《孔子与儒的角色转变》。虽说朱维铮先生在前一堂课中已然说过,甲骨文中没有“儒”字,但姜鹏考察了可靠资料,发现甲骨文中已经识别出“儒”字。于是这个小牛犊便在课堂上向学术界泰斗朱维铮教授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并提供了可考察的资料。姜鹏讲完自己的意见后,朱维铮先生非常高兴,认为姜鹏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并且改变了他的看法。事后先生还用这些材料写了篇《难说的说儒公案》,发表在《文汇读书周报》上。同时姜鹏因为这件事给朱维铮教授以及师兄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姜鹏年纪轻轻的便有机会同师兄们参与朱维铮教授主持编校的书籍《利玛窦中文著译集》2012年偶然的机会,百家讲坛的编导看到姜鹏的一些关于上海青年读书活动的公益性讲座后,便邀请姜鹏参加百家讲坛这样一个能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平台上来,于是便有了百家讲坛之行。[1] 同时我们也发现王立群先生以前在百家讲坛讲《史记》的时候也石也读“shí”,也曾遭受质疑。看来这个问题并不简单。随后部分网友指出《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版),其中“石”字没有“dàn”的读音;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版),其中“石”字“dàn”的读音后括号中有一段说明:“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姜鹏据了解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历史小说家史杰鹏先生表示,“石”和“担”的情况属于同义换读,把“石”读作“担”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因为“一石”和“一担”的分量相同,因此产生换读。宋代以后,把“石”读为“担”日趋普遍,但也只限于民间,“石”的“dàn”这个音,在《康熙字典》中也不见载,可见这个字的俗读当时并没有得到官方承认。史杰鹏为此专门在《文汇报》文汇学人版发表了文章《“二千石”之“石”究竟怎么读》来阐述这个问题。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副教授郭永秉先生认为,汉代的“二千石”肯定不能读“dàn”音,当时还没有这个读音。[2] 朱维铮病危那几天,姜鹏反思,“自己这几年就像个贪玩的孩子,耽于艺文,忘乎大道。总以为有先生在,不用自己操心。”在最后的日子里,朱维铮用整整两个晚上和姜鹏长谈。姜鹏曾对人说。他承认先生批评他在“百家讲坛”上做《汉武帝的三张面孔》节目,告诫还是要把根基牢牢扎在学术上。这些年来,大家从这个节目中了解历史,也把历史变成了消费文化的一部分。学者明星化,泛滥成灾的历史剧,使历史成了娱乐场。这和史学家守护的原则势同水火,朱维铮难容对历史的轻佻,直言:“于丹不知《论语》为何物”。“那些粉丝中了毒,像喝了毒奶粉一样。”[3] 在“百家讲坛”主讲并创作《两宋风云》的袁腾飞被爆不少片段有抄袭小说《柔福帝姬》的嫌疑。针对袁腾飞回应“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复旦大学历史系讲师、宋史专家姜鹏表示,作为教师、讲史人,应该有起码的道德自律和学术真诚,他的回应完全看不出这一点。姜鹏说,“学术界有个标准,在相同主题情况下,如果连续13个字符与其他作品相同,则视为抄袭。”而袁腾飞抄袭作者原创作品的情节,更是对作者创意的抄袭。

复旦老师 上过百家讲坛 具体资料可以看他的百科吧,还是比较全的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博士后名单

复旦老师 上过百家讲坛 具体资料可以看他的百科吧,还是比较全的

蔡伟,男,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蔡伟,当过工人,下岗十余年,摆过小摊,蹬过人力三轮车。经过20多年的自学,2009年3月,在来自北大、复旦等名校的三位教授的联名举荐下,特别为蔡伟争取报考博士的资格,参加了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博士生考试, 4月23日,复旦大学经过专家考试和校招生领导小组讨论,把蔡伟列入了2009年度博士生拟录取名单。导师为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先生。  2009年9月,蔡伟正式成为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的博士生。

2000年9月姜鹏开始随朱维铮先生治学,成为当时朱维铮先生门下年龄最小的弟子。而就在那时朱维铮先生在时隔十数年后,首度重新开设“中国经学史”的课程,朱先生这门课有个习惯,每次都预先布置下堂课的主题,并要两名学生在他开讲前做读书报告。姜鹏这个新兵便光荣的在第三堂课就要做读书报告。而不巧的是那时候姜鹏当时正中了“秋毒”患上带状疱疹。于是便忍着疼痛写了一篇《孔子与儒的角色转变》。虽说朱维铮先生在前一堂课中已然说过,甲骨文中没有“儒”字,但姜鹏考察了可靠资料,发现甲骨文中已经识别出“儒”字。于是这个小牛犊便在课堂上向学术界泰斗朱维铮教授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并提供了可考察的资料。姜鹏讲完自己的意见后,朱维铮先生非常高兴,认为姜鹏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并且改变了他的看法。事后先生还用这些材料写了篇《难说的说儒公案》,发表在《文汇读书周报》上。同时姜鹏因为这件事给朱维铮教授以及师兄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姜鹏年纪轻轻的便有机会同师兄们参与朱维铮教授主持编校的书籍《利玛窦中文著译集》2012年偶然的机会,百家讲坛的编导看到姜鹏的一些关于上海青年读书活动的公益性讲座后,便邀请姜鹏参加百家讲坛这样一个能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平台上来,于是便有了百家讲坛之行。[1] 同时我们也发现王立群先生以前在百家讲坛讲《史记》的时候也石也读“shí”,也曾遭受质疑。看来这个问题并不简单。随后部分网友指出《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版),其中“石”字没有“dàn”的读音;一本《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5版),其中“石”字“dàn”的读音后括号中有一段说明:“在古书中读shí,如二千石、万石等。”姜鹏据了解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与传统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历史小说家史杰鹏先生表示,“石”和“担”的情况属于同义换读,把“石”读作“担”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因为“一石”和“一担”的分量相同,因此产生换读。宋代以后,把“石”读为“担”日趋普遍,但也只限于民间,“石”的“dàn”这个音,在《康熙字典》中也不见载,可见这个字的俗读当时并没有得到官方承认。史杰鹏为此专门在《文汇报》文汇学人版发表了文章《“二千石”之“石”究竟怎么读》来阐述这个问题。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副教授郭永秉先生认为,汉代的“二千石”肯定不能读“dàn”音,当时还没有这个读音。[2] 朱维铮病危那几天,姜鹏反思,“自己这几年就像个贪玩的孩子,耽于艺文,忘乎大道。总以为有先生在,不用自己操心。”在最后的日子里,朱维铮用整整两个晚上和姜鹏长谈。姜鹏曾对人说。他承认先生批评他在“百家讲坛”上做《汉武帝的三张面孔》节目,告诫还是要把根基牢牢扎在学术上。这些年来,大家从这个节目中了解历史,也把历史变成了消费文化的一部分。学者明星化,泛滥成灾的历史剧,使历史成了娱乐场。这和史学家守护的原则势同水火,朱维铮难容对历史的轻佻,直言:“于丹不知《论语》为何物”。“那些粉丝中了毒,像喝了毒奶粉一样。”[3] 在“百家讲坛”主讲并创作《两宋风云》的袁腾飞被爆不少片段有抄袭小说《柔福帝姬》的嫌疑。针对袁腾飞回应“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复旦大学历史系讲师、宋史专家姜鹏表示,作为教师、讲史人,应该有起码的道德自律和学术真诚,他的回应完全看不出这一点。姜鹏说,“学术界有个标准,在相同主题情况下,如果连续13个字符与其他作品相同,则视为抄袭。”而袁腾飞抄袭作者原创作品的情节,更是对作者创意的抄袭。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工资待遇

题主给出的这张复旦大学的工资表是2017年的,从工资表可以看出,这个教授实发工资八千多,代扣金额7000多,这样算来,这个教授的月工资应该在一万五千块左右,年薪20万左右。这个工资对于一般的工薪阶层来说,确实是不低的,但对于复旦大学的教授,如果没有其他什么收入的话,这个工资应该并不高。说起复旦大学,大家都不陌生,那可是响当当的双一流大学,在全国的大学排名中那也是响当靠前的,学生要想考进这所大学也是相当不容易的。这样一流的大学,想成为那里的学生尚且不容易,要在里面当教授就更难了。一般来说,大学教授至少是博士以上学历,而像复旦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对于教授的要求自然就更高了,很多都是本校的博士生留校成为教授,所以其优秀程度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月薪一万五,对于一般的工薪阶层来说,也算是很不错的了,但是对于一个大学教授来说,可能并不是他的全部收入。从这张工资表可以看出,这个教授的工资构成包括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市岗贴、一般补贴、物价补贴、教育津贴、其他津贴、交通补贴、生活补贴、医疗补贴、书报费等。教授属于正高级职称,正高级职称有分为一,二,三,四级,对应的岗位工资标准为4850元,3850元,3480元和2900元,这个教授岗位工资为2900元,而薪级工资为2469元,所以可以初步判断这是一个刚刚获得教授职称的老师,这一点从教龄津贴那一栏中是空白的也可以看出,教龄并不长。当然,即便是新入职的教授,工资收入也并不是他的全部收入,大学教授除了工资收入之外,很多老师还有一些其他的额外收入,比如说有的教授有科研经费,如果是比较重要的科研项目,那么可以申请到不菲的科研经费,少则几十上百万,多则上千万。除了搞科研之外,大学教授还会被邀请到企业或者其他的培训机构进行授课,这样会有一定的课程和培训费,这也是大学教授的一个收入来源。有的教授充分利用受伤的人脉资源,自己半个公司或者企业,这样也会有不错的收入。收入和能力成正比,这本身就是应该提倡的价值观,座椅,一个名牌大学的教授月薪一万五,大家都会认为这是很正常的,也不会感到眼红,毕竟要成为教授要付出的努力是不少的。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我知道数学系是这样的,工资发4500,年终奖50000,平时卡里会打些餐饮钱。一年12万左右。 另外,教师入校会有20万房补,行政人员不知道有没有。

是的,但是很多的大学教授是有自己的额外收入的,他们并不只是靠死工资来生活。

大学教授作为最高级别的教师,不是什么人都能当,至少是博士以上学历才有可能进入大学当教授,而985大学教授更是优秀,大都是本校博士生留校成为教授的,优秀程度不言而喻。那么如此优秀的大学教授薪资待遇怎么样呢?在此之前网上曝光了一张复旦大学教授的工资单。从上面我们能看到,复旦大学教授岗位基本工资是2900元,教龄工资是2469元,岗位津贴+一般津贴+物价补贴+教育津贴+交通补贴+生活补贴+书报费+医疗补贴+其他津贴一共为1612元,还有一个大头就是校内岗位补贴为7563元,反正是杂七杂八加在一起一共是15335元。扣除一部分代扣代缴最终实发工资为95元,网友看到复旦大学教授工资条,表示:这个等级工资并不高,大学教授至少是博士学历,相当于寒窗苦读20年,最终薪酬待遇只有8000多,让人觉得心疼。但其实大学教授一部分代扣工资是教师公寓费用,说白了就是租房费用,但仅有1578元,一般985大学教师公寓都是非常好的一室一厅,在上海这座大城市1578元租这样一个房子,肯定不止1500元,所以说大学教授这部分带扣工资其实也是生活支出。单看实发工资来说,大学教授和同年龄等级公务员工资相差无几,都在8000元左右,不过要非要分出个谁高谁低,因此大学教授除了正常的薪资外,还有一部分其他收入。大学教授作为最高级别的老师,不是什么人都能当的,对学历、专业、实力都有很高的要求,而当上大学教授后,几乎不用愁薪资待遇了,远远比普通公务员要高很多。

  • 索引序列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博士后待遇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博士后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博士后招聘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博士后名单
  •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工资待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