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3000字

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3000字

发布时间:

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3000字

我也想要

不错不错

我有一篇你看看能用的到吗研究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研究形成道德品质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学都有密切关系,因而对於它的研究对象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见解:以教育学的体系为依据,研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方法。认为教育心理学必须研究人的心理结构,并根据教育过程中心理活动的规律来确定它的理论体系,探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乃至终身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认为没有必要把教育心理学从普通心理学中区分出来,完全可以应用心理学的理论知识於教育工作,探讨在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原理,说明加速人的培养的途径。认为教育心理学主要任务是研究课堂学习的性质、条件、效果和评价问题,应当著重研究学习理论,尤其是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理论。至於儿童心理发展、成人心理、心理卫生、个性等,除非与教育和教学直接有关者外,不应归入教育心理学,而应当归入普通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去。认为教育心理学应著重研究在教育和教学影响下出现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发展的规律,并结合实际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直接促进教育和教学的改革,提高质量,以最好的效果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综合上述意见,教育心理学虽与普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有密切关系,但是它主要是研究在教育和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因此具有自己的特点。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因为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培养人的工作,要切实有效而又迅速地实现教育目的,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还需要藉助於教育心理学的指导,以深入发现和掌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并为明确某一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选取教育内容和方法,提供心理学的依据。所以,教育心理学既不是简单地应用普通心理学的知识解释或说明教育和教学的现象,也不是把教育和教学过程当作心理活动的一般过程,而是要揭示在教育和教学的影响下,学生的外部信息与内部信息的交换过程和交互作用中所引起的机能系统的变化与控制的规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在教育和教学影响下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规律。如学生掌握知识技能、道德规范及其个性形成等心理规律。学生本身的体质和心理发展的关系,以及学生和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的心理因素,也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教育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这是同教育实践密切联系著的。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家、思想家孔丘、荀况等人,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总结出一套教育理论和方法,其中包含有至今还值得重视的教育心理方面的思想和观点。如“因材施教”、“个别差异”、“个性特徵”等。此后,中国历代的教育思想家在他们的教育实践中,运用并发展了孔子和荀子的一些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在欧洲,希腊的哲学家主张通过教育追求心灵的坦率和正直,发展人的理性。苏格拉底、柏拉图都十分强调心理功能统一论,叫作理性主义。他们认为人的认识是来自理性的,教育的目的是陶冶人的乐观和美的态度。之后,亚里士多德深信理性能指导人的行为,理性观念能使人有较高的善行。他搜集并观察了许多生物的生理结构及其特性,认为心理学必须基於生物学的研究,提出从普遍到特殊、由具体到一般的科学方法。著名神学家北非希波城主教圣奥古斯丁提出人有几种心理能力(mentalfacultes),每一种心理能力都能独立发展。这些观点,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起著一定的启蒙作用。欧洲文艺复兴后,有许多教育家非常重视教育和教学中的心理问题。如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认为,儿童的发展经常涉及到教育目的,知识是通过感官接触实际而获得的;教材必须适合儿童发展的水平,心理能力因学习而增强,教师应当使学生记忆那些真有价值而又能清楚理解的东西;对於事物的教学应先分析后综合,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瑞士教育改革家JH裴斯泰洛齐认为,人所有能力的匀称与和谐的发展是自然的。他的理论在发展中经历三个阶段:通过心灵的官感和经验发展头脑;通过运动发展以满足需要;通过宗教道德的经验以发展心灵。他认为,教育的意义在於帮助儿童合理地正常化地发展;要做到这一步,教育者就必须懂得儿童心理。儿童能力的发展是通过经验的逐步分级而来的,因而他曾设想建立一门教育心理学。19世纪德国教育家JF赫尔巴特极力倡导教学方法应以心理学为基础,并以此设计了五段教学方法。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形成是同实验心理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德国的W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心理实验室,对於感觉开展了广泛的大量的实验研究。他虽然没有直接研究教育心理学,但在他的门徒中却有几人为创立教育心理学作出了贡献,如德国的E梅伊曼、瑞士的E克拉帕雷德、美国的GS霍尔、JM卡特尔等。特别是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入门讲义》(1907~1908)一书,几乎囊括了今日教育心理学的全部课题。他认为一切教育都应根据儿童的发展阶段来实施。待至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EL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后又扩充为《人类的本性》、《学习心理学》、《工作、疲劳和个性差异》三大卷(1913~1914),1914年又简编成为《教育心理学概论》,教育心理学便开始成为一门公认的独立学科。1920年以后,在欧洲大陆的儿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领域中,一些学者相继获得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如德国的W施特恩、FE克鲁格、K比勒、K科夫卡、D卡茨、H韦尔纳、瑞士的J皮亚杰、苏联的维果茨基等。同时在美国又推行法国心理学家A比内所创的智力测验。这样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日渐扩大,内容日益丰富。当代,由於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需要迅速地提高,而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的基础则在於教育,因而各工业发达国家,都积极地在发展教育事业,开发智力资源,力求迅速地培养出一定数量的具有高度科学技术水平的各种专门人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因此更受到重视。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对於人的学习心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从各方面开展了研究,并出现了许多学派。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创始者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尝试错误说,在30年代曾名灶一时。后来BF斯金纳竭力以操作主义更新桑代克的学习学说。但同联结说对立的认知派的理论却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认知说否认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是直接的、机械的。他们认为人的行为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受意识支配的。人的学习不在於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也不是尝试错误,而是由於主观的组织作用、形成“认知结构”。人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在研究外在条件的同时,应注重内部过程和内在条件的研究。继认知说而出现的是“自我实现说”。它认为人的学习主要的是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心理学应当从人的整体出发研究个性。教育心理学应著重研究个性自我实现。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在於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师生的相互关系,并启发他们真实地进行自我评价。因而教师是促进学生自我学习的引导者,而非是信息的传授者。自我实现说,仅仅是从个人自身潜能的实现出发来理解人的学习及其各种关系,这是不正确的;因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所制约的现实,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趋势,首先是把人的学习活动放在现实社会和历史发展及个人三方面的相互作用中进行考察,逐步全面地完整地研究人的学习自觉积极性、主动性与自我评价。研究怎样才能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几方面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科学知识与技术,能为人类谋幸福的人才。中国的教育心理学家们正在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深入地研究古今中外教育心理学的先进思想和成就,从实际出发,开展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的实验研究,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科学体系,以推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由於世界各个国家的性质和社会制度不同,对於教育实施的观点和方法不完全一样,因而在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上,也就各有其特点,欧美国家的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和范围,一般的是研究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的心理活动、学习心理、学习方法、学习辅导与心理卫生、学习心理结构与模式、教育的评价和心理测量以及教师心理等。中国则根据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要求,著重研究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过程及其规律;学习的性质、结构、模式及学习能力的培养;掌握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心理过程;各门学科的特殊心理现象和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心理问题;学生的体质与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个别差异、个性发展、超常、低常及特殊才能的儿童心理特点;测量与评定的心理分析;教师心理等问题。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和其他科学一样,坚持在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指导下,采用观察法、调查访问法、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等。比较切合实际的研究方法是开展实验研究,经常观察、访问、记载出现的心理现象、心理动态并进行分析,以加速认识学生在教育和教学影响下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

社会学结课论文3000字

社会学论文------------  中国转型期的社会冲突和集体维权及其应对 论文  ——由重庆万州万人骚动和陕西咸阳工人静坐说开去  2004年9-10月间,连接发生了数起突发性公共事件,少则万人,多则十万人,聚集公共场所,甚至卧轨阻拦火车,引起社会强烈震惊。中央政府及时正确地处理了这些事件,从而防止了事态的恶化和进一步蔓延。其实,任何一个社会的转型期,都会发生一系列的社会冲突和公共维权事件,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转型期的利益分化调整和利益集团的重新组合,而有效处理这些事件以避免社会的大规模动荡则需要为利益调整和整合提供有效的博弈机制和表达途径。中国这几起事件也不例外,回观这些事件,我们应该从中总结出一些有益的东西并借鉴西方已经历过此阶段的相关国家的成功经验。首先总结一下这几起事件发生的原因:  1. 群众对地方政府的极端不信任和政府形象的严重毁损。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公共信用无疑是政府最大的财富。而公共信用的丧失,则是转型期政府的最大危险。从这两个事件来看,政府的形象已跌至极低。  万州事件的起因,只不过是搬运工余继奎和夫妇胡权宗曾庆容的碰撞,以及余继奎的被打这样一个小矛盾。而其扩大成突发性的公共事件时曾庆容夫妇的一句话。据目击者称,当时“胡权宗称自己是国家公务员,出了什么事情花钱就可以摆平,甚至可以出20万要余继奎的命。曾庆容也不甘示弱地表示,自己家里很有钱,只要围观的民众来帮助打余继奎的耳光,一记耳光他可以给20元。”①正是这句话,激怒了围观群众。“当值班民警欲将三人带回派出所调查处理时,有人说:‘天下公务员是一家,棒棒(搬运工)被打不会得到公正处理!’围观群众闻言,拒绝让警车开动。”②从这里可以看出,我们的政府,我们的公务员在群众心中是何等的形象。而围观群众阻挡民警执行公务更是说明群众对于政府行政部门的行政行为的公正性完全不信任。他们不相信政府部门会在这样有公务员为当事人的事件中公正裁断,依法处理。他们认为政府相关部门一定会徇私包庇公务员。此后的群众的一系列行为“官员……劝说大家离去,并保证政府会公正处理打人事件。但愤怒的围观民众不但没有退去,还向平台上的官员投掷石块、花盆等物品。”③而“万州有关方面把肇事者拿到电视上亮相,肇事者也表达了悔恨,还是有人怀疑当事人被掉包”④进一步说明,民众机会对政府完全丧失了信心和基本的信任,对于政府已做出的承诺和可能处理结果的公正性,公众根本不信任。  那么,为何会出现胡曾夫妇声称自己是“公务员”,“很有钱”时,一下就“激怒了数万库区民众”?而公务员或政府的形象又为何如此之坏,信用为何有如此之低呢?  原因由来已久,不能孤立地仅从这件事上寻找答案。近年来,腐败越来越严重,而政府人员(公务员)、与政府官员有涉的富人、黑社会组织成员欺压弱势群体和普通民众的不公正现象愈演愈烈,却迟迟得不到依法处理和纠正。已经见诸报端为大众所知的像“宝马撞人案”、“刘涌案”、“孙志刚案”等。民众对于这些人(腐败的政府人员、与政府官员有涉的富而不仁的富人、黑社会组织成员)积怨已久,早就痛恨不已,恨不“食其肉,寝其皮”,而这种事情的频频发生和得不到公正救济,已使民众的怨恨积累的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几乎达到了忍耐的底线。一旦有了导火索——像胡曾夫妇的一句话——对不公正现象的民怨便一下爆发出来,导致上万民众围堵万州市政府,造成骚动。  由于频频落马的和更多未曾落马的“贪官”,已使政府形象严重受损。而对于那些频频发生的不公正现象又不能及时、公正、依法处理,进一步使民众对于政府的认同和信任降低。这从去年的“宝马撞人案”,“刘涌案”中可窥一二。“宝马撞人案”中,曾传言撞人者是省政协副主席的亲戚。省政协副主席韩桂芝也出来辟谣说自己与此案无关。但不久,韩桂芝即被“双轨”,这使本来几乎已相信的民众再一次怀疑政府的公正。而在“刘涌案”中,刘涌横行沈阳近十年,欺行霸市,伤人无数,而沈阳市政府却一直充当起保护伞。更为荒唐的事,刘涌竟然当上了沈阳市人大代表。这一次次的作弄,使得民众对政府不再信任。所以,当辽宁省高院判刘涌死缓时,几乎全国民众一致声讨,表示对判决公正性的怀疑,认为这一次刘涌又作了手脚,政府在一次充当了保护伞。这一系列的政府官员的腐败和与黑恶势力的勾结行为,使政府在民众心中的信誉丧失殆尽。  而具体到万州事件,万州是个移民城市,大部分市民是三峡库区移民。在移民时,当地政府曾承诺移民后的生活会远强于移民前。但是,移民后,由于万州工业发展的空心化,万州移民并没有过上政府承诺的好日子。而移民后政府对移民各方面的关心又不够,使万州市民不相信当地政府,所以当发生假公务员打“棒棒”并蛮横之时,移民对政府的不满爆发出来。  其实以上这些间接直接的的原因都源于转型期利益的调整和重构。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转变过程中,这个过程,旧的保障体制和利益格局被打破,而新的社保制度和利益分配却未完成。而此时的政府权力又未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最容易引发官僚集团与强势利益集团勾结从而损害在人口中占大多数的弱势群体的利益的事情。这类事件的频发与得不到有效合法的处理势必引起民众的积怨与愤怒。而这才是导致政府威信和声誉扫地的根本原因。  2. 政府对于民众知情权的傲慢和消极对待,使谣言四起,激怒民众。  知情权是现代社会中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民众对与其委托的政府,有基本的知情和了解的权利,只有如此民众才能更好的监督政府。但是,地方政府官员并不具备现代官员的基本素质,他们的官本位思想使其习惯了当“父母”当“老爷”,而且他们仍然奉行着“民可是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理念,认为统治的权威全在于神秘性,民众知道得多了只会使事情更糟,引起不必要的混乱。何况公开透明的政府运作不便于官员们的暗箱操作。可惜的是,恰恰相反,政府封锁消息,不允许民众通过正常途径获取相关信息,便等于“放纵传言和猜测去占领资讯的真空”⑤任由谣言通过“小道”传入民众耳中,从而导致民众做出错误判断,真正引发不必要的混乱。在陕西咸阳工人静坐事件中,由于“在华润收购天王集团时”“厂方(天王集团系国企)到现在也没有向工人说明资产评估细节,连谁做的评估也拒绝向工人透露”,因而“厂里曾出现一个传言称,原天王集团的干部在这次改制中都得到了‘好处’:高层每人8万,中层8万”⑥同时,“9月13日,星期一,工人要求厂方对第二份“13号文件”解释,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工人中开始传言:同样是被华润收购重组的山东某公司,在组建后没多久就开始大规模裁人。工人们的情绪开始不稳定。”⑦这两件事情终使工人与厂方矛盾激化,工人开始静坐,便是最好的注脚。在“宝马撞人案”审理过程中,当媒体采访相关部门负责人时,回答是:“正在处理,不便公开”;而“刘涌案”中,官方更是“已经结案”“无话可说”。这种对民众知情权的傲慢和漠视,使得谣言一时传遍全国,认为背后有隐情有交易,从而导致全国上下一致声讨辽宁省高院一事则更为明白地说明了这一点。

大学生社会化……社会化大一应该有接触吧

随着社会经济的纵深发展,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与以前相比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们已成为引导消费潮流的一股重要力量,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实行与之相适应的消费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情感与符号之间——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 据美国市场营销学会(AMA)的定义:消费者行为是“感情、认知、行为以及环境因素之间的动态互动过程,是人类履行生活中交换职能的行为基础”。[1]在大学校园里情感丰富的学子们的消费行为必然有其诸多的表现: (一)抑制不住的情感消费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阶层,其消费行为体现出追求新潮、时尚、情趣的特点,相对其他群体而言则带有更多的情感因素。因为他们不仅希望商品能够在实用性方面满足人的需要,还希望商品能让人在使用和观赏中获得精神的愉悦与心理的满足。一般来说,大学生更愿意购买能使自己的情感需求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商品,他们的消费行为更注重感官的满足。他们凭着自己敏锐的感官来感知、认识世界,而人的感觉包括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同样一件商品,只因为颜色稍有差异或包装稍有不同,大学生消费者可能一眼看中,进而购买,也可能一瞥过后,再不理会。换言之,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更多的是感性认识,当外面的某个事物被他们感知并激发起他们的情感时,他们会如醉如痴地紧紧追随。因此,他们的消费行为更容易受到情感的支配,更容易跟着感觉走。其次,大学生的自主独立性逐渐增强,依附和从众心理不断减低。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大学生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情感和直觉因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当情感和理智相撞击时,一般偏重于情感,容易感情用事。同时,大学生在消费中的情感“两极性”心理也非常明显,肯定与否定都比较明确,强度也比较大。某种商品只要符合个人需要和兴趣,引起肯定的情感,便会形成对商品的偏爱和追求之心;反之,就会产生一种否定和抵触的情感,对商品厌恶、拒绝。 (二)无法抗拒的符号消费 法国的社会学家让·波德里亚认为,商品除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以外,还具有另外一种价值属性,那就是符号价值。一件商品,它所具有的彰显社会等级和进行社会区分的功能就是它的符号价值。一件商品,越是能够体现消费者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望,越是能够将消费者与其他人区别开来,它的符号价值也就越高。这种“重视商品所传达的社会和个人信息的消费行为,就叫做符号消费”。[2]于是,人们选择和消费的产品或品牌成了自我表现、体现个性的工具,成为社会群体文化的符号象征,成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认同获取分的标记。因此,符号消费又可以划分为两种符号表现形式:一是“趋同”,二是“示异”。所谓“趋同”,就是借助消费来表现与自己所认同的某个社会层或小团体的相同、一致和统一。表现为消费者看到别人购买某种物品时,这一物品自己并不需要,但也随大流去购买。“购买”的目的,只是为了让自己保持与社会群体的所谓一致性。同学穿耐克鞋,我也要穿耐克鞋,别人有斯沃奇表,我也要戴斯沃奇表。趋同性的时尚消费让大学生获得了一种“群体成员感”,就如同获得了迈入“时髦社会圈”的入场券,从而摆脱了“落伍”的诟病。所谓“示异”,就是借消费显示自己与别人的差异和不同。你用传呼机的时候,我已用上了手机;你刚用上3000元的手机,我却早已用上5000元的甚至1万元的,以此来显示我的与众不同。 (三)“行不由衷”的形象消费 “消费者在现代社会中代表着什么?什么都不代表。他能成为什么?一切,或者几乎是一切。因为他孤独地处在上百万孤独者身边,他受到一切利益的摆布。”[3] 今天的莘莘学子们已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儒生,他们追求新颖,需求多样,引领消费时尚;他们活泼感性,率性而为,消费却不免冲动。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里,在表现自我,彰显个性的今天,他们比任何一个群体,比过去的任何一个时候更重视、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并为此不惜代价。护肤品、美白祛斑用品、修眉、洁牙、丰乳用品、美体保健用品、减肥用品等等方面的消费,在她们眼中已是司空见惯了。一些人甚至不惜昂贵代价来实现“人造美女”“人造帅哥”梦。正如吉登斯所说的:“我们的身体越来越成为自我审视、反思、规划和改造的对象”。此外,我们还应该看到,人力资源的过剩和就业压力的加大,也是大学生们重视形象消费的原因之一。在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一些用人企业和单位采取“年龄歧视”和“相貌歧视”的用人政策。例如,在许多公司和单位的招聘广告中,公开宣布不招35岁以上的应聘者,有的连身高和长相也有苛刻的、超出工作角色所需要的限制。于是,为了延缓衰老、掩盖形象缺点、增加形象魅力,身在象牙塔和即将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们不得不重视形象消费。 二、躁动的需求——消费行为的心理成因 现在的大学生年龄大都在20岁左右,不少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生活在较舒适的环境、条件下,心理应变及承受能力都较差,外界的变化会对其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大学生消费也是在一定的心理因素作用下进行的。 (一)消费心理、消费行为与大学生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心理活动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行为全过程中发生的系列心理活动,它是消费者对客观消费对象与其自身主观消费需求的综合反应,[4]是消费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人的心理是非常复杂的,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等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是影响或决定消费者行为的关键因素,但这些因素并不是孤立地发挥作用,它们之间实际上存在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其中任何一种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其他因素的变化,任何一个因素也同时被其他因素影响或决定。消费行为就是这些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在某一时点上,又可以看作是这些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比如消费者的某种感情反应状态(如生气或惊喜),某种认知反应状态(如对某个品牌的认知度或评价),某种行为反应(如对某种品牌的消费),都是上述因素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而且这些因素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其中任何一个关键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导致整个消费者行为的变化。也就是说,不同的消费者个体或群体,不同的时期,不同的产品或服务,都可能产生不同的消费行为。虽然消费者消费心理(消费的决策过程)是未知的,但消费者外现的消费行为不仅反映了外部环境对其消费行为的影响,而且反映了对购买决策起决定作用的自身特点,如文化教养、心理素质等。大学生所受教育的经历和所处的特殊的校园环境,使得他们成为社会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群体,产生了与其他消费者不同的消费需求,具有比较特殊的消费心理,外现为不同的消费行为。 (二)心理特征指引下的独特消费心理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年时期,这一阶段的消费心理又有其自身的心理发展特征和发展规律。在青年期,随着身体的发育,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记忆能力、感知能力、对环境的认识和适应能力均获得了较大发展,个性基本形成。与这些心理发展状况相适应,青年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也独具特点:由于自身广博的知识面,因而在消费时追求知识性;由于对新鲜事物的热衷,在消费时会追求时尚性、潮流化,强调美观大方;由于个性强烈,在消费时会情绪行动,即兴即买,冲动性购买往往多于计划性购买;由于富有创造性,也会在消费时注重个性,追求与众不同。 虽然大学生经济尚未独立,但他们已具有独立的购买能力,在购物时自身意志力较差,只要兜里有钱就会迫不及待地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些特点反映在消费心理和购买行为上,就是:1、追求新奇。大学生虽身在校园,却有很多的社会接触、社会实践时间,有了一定的社会能力,也能自主的对一些事情进行决策,同时又没有中学生高考的压力,没有成年人较重的工作、社会、家庭压力,真正可以放开束缚随心所欲的进行一些消费,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新奇的产品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有些学生达到了不奇不要,无奇不买的地步,甚至到了追求怪异商品的阶段。2、强调“美感”。即要求商品的美学价值能与自己的审美观点相一致。但大学生所讲的美感与传统美学所讲的美感并不完全一致。在他们的眼中,也许残缺是美的,不对称也可以使美的……只要“我”觉得是美的,那“它”就是美的。选“它”没有理由。3、追逐时尚。生理与心理的渐趋成熟使得大学生开始追逐成年人的社会游戏,而时尚活动莫过于是最接近的生活方式,时尚本身也更能引起他人的广泛关注,又正好契合大学生想引起他人注意的心理特征。因而追逐时尚,不仅是各种不同类型社会成员的消费特征,也同样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你需要材料?

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2000字

论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摘要:侵犯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各学派的学者们对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也提出不同的理论,本文对学者们提出的各种理论的论述行进了综述,并根据侵犯行为产生的不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减少和预防侵犯的社会心理学的途径和方法。关键词:侵犯行为 原因 预防侵犯 一、侵犯及侵犯行为的概述侵犯行为是心理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对于侵犯的定义各学者的定义也不相同:侵犯:亦称侵犯行为,指有意图的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侵犯行为的定义:侵犯是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他人的行为;侵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事物,它包括了造成的伤害的行为,破坏性的影响以及社会标定的过程。侵犯的定义绝大多数心理学家在定义侵犯时基本赞同如下的描述: “侵犯, 是在违背他人意愿的情况下, 以伤害他人的肉体或心灵为直接目标的行为方式的总和。”笔者认为凡是以伤害他人身心健康为目的的任何行为都是侵犯行为。二、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现在虽然还没有关于侵犯行为起因的统一性理论, 但是已经产生了许多观点,纵观各观点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本人综合一定代表性的观点对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侵犯现象作出比较合适的解释。1、是关于侵犯是人类的本能还是习得反应的问题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始于19世纪后半期, 那时候的理论家受到达尔文学说的影响, 普遍把人类的动机归因于先天的禀赋。威廉•詹姆斯认为“侵犯是人类天生的劣根性, 是人人都有其残余的好斗本性, 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对他人的仇恨”。在20世纪20年代, 精神分析学派的侵犯研究得到了各国学者的重视。弗洛伊德把侵犯行为与“利比多”联系起来, 认为侵犯行为起因于被异性侵犯后受压抑的记忆所产生的困扰状态。后来, 弗洛伊德逐渐修正了他关于侵犯起因的观点, 最终把侵犯行为与死亡本能联系在一起。在20世纪早期, 社会生物学对于人类侵犯行为的研究主要倾向于使用比较明确的概念来表达内在的生物机制, 当神经学研究发现侵犯行为伴随着某种形式的脑反应时, 这种研究倾向就被进一步加强了, 并且直到今天还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当前心理学关于侵犯行为的解释通常都是使用挫折、消极情感和愤怒等概念来加以描述的。2、是侵犯行为的社会生物学解释理论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都认为生物学因素只是人类发生侵犯行为的调节变量,但无可否认的是许多生物学因素在人类发生侵犯行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常被用来解释侵犯行为的生物学因素主要有四种, 即(1)以洛伦兹为代表的动物行为因素; (2)以Wilson和Paly为代表的生物进化因素;(3)遗传因素;(4)荷尔蒙因素。3、挫折侵犯理论挫折侵犯理论是由多拉德和米勒等人在1939年首次提出的, 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一直受到精神分析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双重影响。该理论是把侵犯行为系统地定义为人类对环境条件反应的第一次尝试。多拉德认为个体的侵犯行为是由他所受挫折而引起的, 侵犯行为是个体受到挫折的后果, 其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作为前提。该理论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一些修正, 现在的理论共识是: 受挫可能使个体产生多种行为结果, 侵犯行为就是其中之一, 但一般情况下侵犯的产生都以受挫作为前提。4、认知新联想理论该理论认为:诸如挫折之类不利条件不会直接引发侵犯行为, 它们首先会产生不断积累的消极情感, 这种消极情感作为一种中介调节过程, 最终有可能表现为两种直接的结果:侵犯行为和逃避行为。也就是说, 所有能够引发消极情感的环境都可以看作是侵犯行为或逃避行为发生的先行条件。5、认知情感互动理论认知情感互动理论是针对认知过程在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影响侵犯行为发生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 其认为愤怒是调节外界环境刺激和侵犯行为之间关系的必要中介变量。而所谓愤怒是持续唤起的消极情感过程和说明、理解这种这一过程的认知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6、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 它对挫折侵犯理论简单地把侵犯行为看作是一种受挫反应的观点提出了深刻的批评, 虽然它并没有否认挫折或其他环境刺激是诱发侵犯的重要影响因素, 但它把研究重心放在了个体是如何获得并保持侵犯行为的问题上。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基因与天赋规定了侵犯的潜在可能性, 挫折和其他刺激只是侵犯发生的环境条件, 而个体侵犯行为的对象、形式、强度和频次等细节都是个体在经验中获得的。7、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人际冲突行为受到个体对冲突认知的指导,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 侵犯行为的发生取决于个体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如果某人缺乏正确处理社会暗示和做出适当反应能力的话, 他就有可能对社会信息表现出不适应或者不恰当的行为, 这种不适应行为会使他受到周围人的排斥, 进而可能会使他变得消沉, 或使他养成一贯的侵犯性。8、侵犯的互动理论长期以来, 美加两国的心理学家所从事的侵犯研究典型地集中在个体行为上, 其中有些研究倾向于把侵犯视为稳定人格的必然结果, 这种理论观念基本上都是来自于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实践。不过多数心理学家, 尤其是社会心理学家更愿意从社会环境中寻找侵犯行为的发生原因, 他们往往把侵犯看作是社会条件的必然结果, 而认为侵犯与个体自身的关系并不显著。以上两种侵犯研究视角很少关注侵犯对侵犯行为主体的影响以及受害者在侵犯过程中的反应, 也就是说, 他们都没有把侵犯行为作为一种互动的过程来加以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侵犯行为研究逐渐把注意力投向了侵犯的互动过程, 并把这种互动过程视为侵犯行为发生的真正原因。9、兴奋转移 由于敌意性的侵犯行为总是伴随着情绪的激起,所以心理学家想知道由于其他刺激所引发的生理上的激起是否会转移到侵犯性冲动之上。泽勒曼等人在研究爱情行为的时候发现,由其他刺激诱发的情绪性激起会转移到爱的对象之上,他称这一心理过程为兴奋转移。10、侵犯性线索侵犯性的线索也会引发侵犯行为。柏科维兹发现,情境中与侵犯相关的一些线索,如刀、枪、棍等器械往往会成为侵犯行为产生的起因,他把这种现象称为武器效应除了刀、枪等明显的侵犯性线索,与死亡、邪恶等相联系的黑色也是引发侵犯的线索。比如,弗兰克等人就发现,在职业棒球和橄榄球比赛中,穿黑色服装的一方经常受到的惩罚比浅色一方的多。实验研究也证明,穿黑色衣服的赛马选手也表现出更高的侵犯性。卡尔森对23项研究所做的分析发现,与侵犯有关的线索不仅可以引发侵犯,并且能够使已经愤怒的人的侵犯性加强。11、去个体化行为去个体化是由心理学家津巴度和费斯汀格等人提出来的。实际上早在19世纪9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黎朋在研究群体行为的时候就发现,在群体中,个体的情绪会很快传给团体的其他成员,从而使得处在群众中的个人表现出一些独处时不敢表现的野蛮与毁灭性行为,并把这种现象叫做社会传染。12、温度早在十九世纪初,一些社会哲学家就发现天气变化与犯罪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而近二十年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更多。比如罗特姆的一项档案研究发现空气污染与暴力犯罪有关。在巴龙的研究也发现犯罪与温度有关,他通过研究发生在夏天的城市暴乱与气温的关系,发现其呈现出倒U曲线,在华氏81—85度时,暴乱的数量最多,当温度较低或很高时,暴乱发生的数量较少。但是由于他们没有考虑不同温度的持续时间,使得这个结论受到卡尔斯密斯和安德森等人的批评,其中安德森用概率论对这一曲线加以修改,指出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暴力事件的发生与温度呈现线性关系,也就是说,在摄氏38到41度以内,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的暴力倾向增强,但是在超过这个温度之后,由于人们外出的机会下降,所以暴力行为产生的机会也较少。13、性别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在侵犯行为的性别差异方面有四个重要的发现: 首先,在各种人类文化中, 男性通常比女性更具有侵犯性; 其次, 在有差别的社会化形成之前的生命早期, 男性比女性更具有侵犯性; 再次, 侵犯的性别差异不但表现在人类身上, 在进化程度低于人类的灵长类动物中, 雄性动物比雌性动物更加具有侵犯性; 最后, 侵犯行为与性荷尔蒙相关, 也可以通过注射性荷尔蒙等物质来加以改变。14、饮酒与侵犯行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酒精能使人变得易于被激怒及好斗,许多相关研究支持这种假设。比如布什曼和古斯塔法森就用实验研究也证明,过量饮酒的人易于被激怒,从而表现出高的侵犯倾向。那么,为什么喝酒能使人们变得好斗呢?一些研究者认为是酒精给侵犯行为提供了直接的生化刺激,使得喝酒的人的激起增加,我们俗话说的“酒壮人胆”就是这个意思。而大多数的研究人员则认为酒精降低了人们对侵犯行为的控制,霍尔和斯蒂勒等人称之为“去抑制”,强调这种抑制对暴力行为的影响。三、减少和预防侵犯行为的途径和方法不同的社会心理学者对于如何减少和预防侵犯行为,提出了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以下就是本人综述各学者对现实社会中侵犯行为进行控制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1、建立公平的分配制度常言道“不平则鸣”,由于利益分配的不公平引起个体的挫折体验,进而导致侵犯行为的现象在现在社会生活中屡见不鲜。因此,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公平观,可以有效的减少由于挫折而引起的侵犯行为。2、惩罚人们预期自己的行为可能遭受惩罚,则会避免表现侵犯行为。但对儿童的惩罚往往使受到惩罚的儿童比平常儿童表现出更多的侵犯行为。比如史特劳斯等人(1980)系统地研究了家庭暴力的社会影响,发现惩罚能使受惩罚者更具侵犯性,不论是因模仿还是由于受惩罚者愤怒的增加。更为重要的是在一个家庭中,这种侵犯性可由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在一项研究中,史特劳斯等人发现,已婚而且曾看到过父母相互攻击的男性,有35%的人在过去一年中打过自己的妻子;而从未见过父母有暴力行为的人中只有10%的人在过去一年中打过自己的妻子。女性的比例也基本类似:(27%,9%)。因此,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儿童期曾受过惩罚的人,长大成人后更可能以暴力行为对待家人,父母可将其暴力倾向传给下一代,史特劳斯等称之为“家庭暴力的社会遗传”。3、说服教育说服教育的作用在于提高人们对侵犯行为后果危害性的认识,说服教育是转变人的态度的重要手段,要通过说服教育防止侵犯行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说服要及早进行。让儿童从小辨明是非,懂得侵犯行为对他人和自己的危害。2、说服时要提供受害人痛苦的线索。4、降低挫折由于侵犯行为与挫折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通过降低挫折来减少侵犯行为也是一个较好的方式。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常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成为他人的挫折制造者。5、学习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我们要学习对自己的侵犯行为加以抑制或控制,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看看自己的行为到底会给他人造成什么样的危害。体验一下他人的痛苦,并通过自我意识反省自己,都能够有效地减少自己的侵犯行为。6、宣泄早在20世纪初,弗洛伊德在治疗神经症的时候就发现,当病人向自己诉说了积压在内心深处的一些欲望之后,病人的病情会得到好转,他把这种现象称为宣泄。后来,其他的心理学家把这个原则用在处理侵犯行为方面,他们认为人之所以表现出侵犯行为,是因为他们遭受挫折的缘故。所以只要提供场合或机会,让那些遭受挫折的人把自己的愤怒和挫折发泄出来,他们进一步侵犯的动机就会减弱。7、控制暴力电视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电视是现代儿童获得侵犯行为的重要来源,限制儿童看暴力节目,以减少接触电视暴力榜样的机会。事实上,现代媒介的发展,使人民对传播内容的控制越来越困难,所以根本的方法是要提高儿童对暴力节目的正确认识能力和自觉抵制能力。研究者发现,通过简单的教育过程提高儿童的认识以减少电视暴力对他们的消极影响是可能的。参考文献:朱启臻 张春明《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其应用》,中国社会出版社,第137页;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7页;时蓉华《新编社会心理学概论》,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322-328页王恩界 乐国安《社会心理学关于侵犯行为的理论探析》,《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3期中国心理学家网《人类的侵犯行为》

刘国秋的把,自己赶紧写吧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受到来自两个学科的影响。在社会心理学内部一开始就存在着两种理论观点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谓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和心理学方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解释社会心理现象上的不同理论观点,并不妨碍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特点。   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传统上着重于研究个体、个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而社会心理学则着重于研究群体中的个体、群体、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与个性心理学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复杂。美国心理学会迄今仍把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放在一个分支里。一般说来个性心理学是研究个性特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关系、涉及较稳定的心理特质,而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直接社会情境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这个情境的解释的作用。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发现表明,直接社会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会心理学的专题研究,开始于19世纪下半期。1860年出现了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系列论文。此后,塔尔德的《模仿律》西格尔的《犯罪的群众》、勒邦的《群众心理学》等著作陆续出版,为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专著。这标志着社会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德国心理学家默德开创了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虽然用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学问题,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关于社会促进的实验研究,但真正开创、推广这个方向的是奥尔波特和默德。在他们之后,实验社会心理学才开始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流。   奥尔波特的著作《社会心理学》问世以后,社会心理学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1928年瑟斯顿提出了态度测量法,把由托马斯和兹纳涅茨基开始并成为当时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态度研究,提高了一步。1934年莫雷诺提出了社会测量法,用以测量群体内人际吸引和排斥问题。1938年勒温把场论引进社会心理学,提出了个人生活空间或场的概念,认为行为是个人特点和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函数。20世纪40~5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勒温的影响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群体影响和态度问题。   50年代,阿施等人开展顺从的研究。以霍夫兰为首的耶鲁学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说服的研究。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这个理论成为60年代的研究中心。到了70年代,由海德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一书奠定了基础的归因理论成了研究重点。80年代以来,认知社会心理学和应用社会心理学日益受到重视。   中国社会心理学在50年代以前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而存在过。早在清末民初,已有人介绍过作为心理学重要分支学科的社会心理学。20年代出版了勒邦的《群众心理学》、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以及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等重要著作的译本,中国学者自己也编写了一些社会心理学著作。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有所不同。早期的社会心理学侧重于研究大型群体和群众的心理现象,如拉察鲁斯、斯坦塔尔、冯特关于民族心理学的研究;塔尔德、西格尔和勒邦关于群众心理的研究。这些研究者所提出的某些思想直至今天还有影响,如塔尔德的模仿律、勒邦的群体极端化和个性消失的思想等。20世纪初态度的研究成为中心。实验社会心理学方向出现以后,社会促进的研究成为中心。以后,群体过程、说服、顺从、认知失调、归因等分别成为某一时期的研究中心。   美国是研究社会心理学最多且最有影响的国家,它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往往影响到其他国家。1980年,美国心理学家斯密斯等人对1979年美国主要社会心理学刊物发表的文章作过一项调查。这项调查表明,研究最多的是归因及态度和态度改变,论文达50篇以上;其次是社会和人格发展以及认知过程,达40篇以上。   随着社会心理学的日益发展,研究课题也日益丰富和扩大。从早期的社会促进研究发展到社会惰化的研究从顺从的研究发展到反顺从和独立性的研究,从侵犯的研究发展到利他精神的研究,从吸引的研究发展到爱情的研究,从人际知觉的研究发展到归因的研究,等等。显示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野正日益广阔和深入。   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心理学家的观点有所改变。主要表现在:认识到实验方法的局限性,重视现场研究,重视应用研究,重视以现场应用研究去检验实验室研究所得的理论,加以修正、补充和发展。今天的社会心理学家强调,从现场研究到实验室研究,或从实验室研究到现场研究,往复循环、相互论证。同时,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也为处理从现场获得的大量材料提供了方便,推动了社会心理学的进步。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设计3000字

浅谈未成年人保安处分从社会心理学角度_中国论文下载中心_法学理论论文_法学论文多智教育网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英语听力网 考试大做最好的考试门户站/html/faxuelilun

利他主义行为效率分析 摘要:文章运用经济学、社会学、行为学的有关理论研究了利他主义行为的含义和类型,分析了利他主义行为效率的来源,提出了弘扬利他主义行为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利他主义行为;效率;对策 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重要历史时期,人均GDP已经超过1 000美元,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经济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资源匮乏,贫富差距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瓶颈加剧,环境污染严重,文化资源开发保护不足,精神文明尚需加强等等。而这些问题除了制度、管理、法制、发展观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利己主义在某些领域、某些行为上大行其道,而利他主义行为严重缺失。本文从经济学、社会学、行为学等角度,从利他主义行为的含义出发,分析利他主义行为效率的来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弘扬利他主义行为的策略。 一、利他主义行为的含义和类型在市场经济下,绝大多数人们的行为是按照经济规律的约束来实施的,而在人们的行为结构中,同时存在着利己主义行为和利他主义行为,两种行为都会打上市场经济制度的烙印。经济学对利他主义行为的关注始自20世纪70年代,此前的研究沿袭了亚当斯密的传统,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说由三个基本命题组成:(1)追求自我利益是人的行为的根本动机;(2)“经济人”能根据自己所处的市场环境,采取适当的经济行为,使所追求的利益尽可能最大化;(3)只要有良好的制度保障,谋求个人利益的人在市场机制这只“无形之手”的引导下,会增进社会福利。按照亚当斯密的观点,利己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完全相容的,行为主体不利己,就没有办法予以激励,管理就不能实施,企业和社会就不能发展。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利他主义行为和利己主义行为并不排斥,利他主义行为在市场经济下仍然有生存土壤,利他主义行为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利他主义行为,是指一个人通过自己的付出增进他人效用的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彻底的利他主义行为:一个人牺牲自己效用以增进他人效用的行为。这种行为不追求任何形式的回报,哪怕是精神上、心理上的满足;(2)纯粹的利他主义行为:一个人只是为追求心理上的愉悦,而对他人做出的不指望其他任何回报的转移支付;(3)指望获得某种形式回报的利他主义行为:一个人为追求名誉、赞扬等精神回报而采取的利他主义行为;(4)互惠的利他主义行为:一个人为了日后得到他人的援助、支持而采取的利他主义行为。后三种类型的利他主义行为具有普遍意义,在这三种类型利他主义行为的后面都潜藏着些许利己动机,恰恰有这一点儿利己动机存在,利他主义行为在市场经济下才找到了支点,也使利他主义行为得以解释,这不仅符合经济学有关原理,也符合社会学、人类学的相关理论。 二、利他主义行为的效率 利他主义行为与利己主义行为相比在经济学意义上并不存在绝对的优势,利己主义在市场经济中有时会比利他主义要有效率,反之,利他主义在市场经济中有时也会比利己主义更有效率,两者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对抗性矛盾。利己主义泛滥,社会交易成本就会上升,人们的精神满足不能实现,生活质量下降,群体凝聚力面临挑战,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空谈。与此相对应,过渡的利他主义,也会由于信息不完全而使社会交易成本上升,降低决策行为效率,社会发展失去支点。因此,我们认为,适度的利己主义与适度的利他主义相互补充、相互支撑,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性选择。适度的利他主义行为的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度的利他主义行为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显然,以利己主义为基点的纯粹市场交换,不能解决社会成员的所有需要,很多需要的满足需要以利他主义为基点的彼此互助、同舟共济,利他主义行为的很多表现形式,解决了市场交换不易解决的问题。环境治理和保护、交通管制、见义勇为行为等等,只靠制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即使达到效果也要付出巨大成本,而以文化、道德为基础的利他主义行为对此则具有不可估量的制约、规范作用,市场经济越发达,对利他主义及其行为的需求会更大。 2.适度的利他主义行为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自身拥有的聪明才智是主要原因之一,但是人类社会发展并不顺利,中间有许多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原因之一就是人类社会在其漫长发展过程中出台了许许多多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制度,即“制度非中性”。有些制度的出台缘于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充分,而大部分不良制度产生的本质原因在于制定政策的群体奉行利己主义。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威胁日益加大,如此严重的社会问题,显然存在着过份的利己主义行为,只有适度的利他主义才会降低这些不良制度和短期行为的产生,从而使人类从利他角度考虑未来,进而树立科学发展观,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利他主义行为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工业化以前,当人类不能靠个人力量解决生存问题时,彼此进行密切的合作;在工业化之后,人们喊出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响亮口号,鼓励人们在更高层面上互相支撑,共同进步。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利他主义行为与利己主义行为较量的历史。 3.适度的利他主义行为有利于企业成长与发展。由于信息不对称,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委托代理问题,企业员工存在的背德行为和逆选择行为是其主要表现形式,这些问题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降低了企业效率。完全杜绝上述问题和行为显然是不可能的,但通过利他主义的宣传、教育,配套以一系列良好的激励制度则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上述问题和行为。利他主义形成了企业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和忠诚,增加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尤其是增加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产生于员工内心的认同和忠诚是巨大的生产力,而基于利己主义的个人目标难以与企业目标一致,也就难以产生共同愿景。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对企业的扩张非常重要,没有好的职业经理,就不会有真正的大企业,因为,员工职业道德的匮乏会大大增加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显然,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利他主义及其行为是完全相容的。 4.适度的利他主义行为有助于社会总福利水平的提高。以财富转移支付为主要形式的利他主义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会起到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带来社会总福利水平的提高。 利他主义行为主体的需求结构主要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当行为主体物质财富达到一定程度后,其效用呈边际递减规律,尊重、认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在其需求结构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其采取利他主义行为的目的大都是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其利他主义行为主要是财富的转移支付。利他主义行为主体在把自己的财富转移给弱势群体的时候,既增加了弱势群体的福利,也增加了自身的福利(精神需求的满足),两者的福利水平都得以增加。 在经济学中,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状态是由帕累托原则来衡量的,当社会资源配置进入到这样一种境界:不降低至少一个社会成员的福利,就不可能使其他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提高,称为帕累托最优;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在不减少其他社会成员福利的前提下,能够使至少一个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增加,称为帕累托改进。显然,以财富转移支付为主要形式的利他主义行为具有帕累托改进的功能。 5.适度的利他主义行为能够降低社会交易成本。适度的利他主义行为不仅仅降低企业内部以及其他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而且更能够降低社会中组织与组织、组织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易成本,从而提高社会效率。如果社会中利己主义过度,信誉丧失,人人自危、社会相应增加防范、调查取证和治理成本;利己主义过度,就要大大增加管理人员、管理机构、管理设施、管理制度。尽管如此,由于人人都存在利己主义动机,因此也难以管理得井然有序。 利他主义及其行为大量存在,能使人们的行为不仅仅受法律约束,而且更多受道德、文化约束,从而使人的行为规范更多、更全面、更有效。这样,社会的征信体系才得以确立,人们的行为预期才得以明朗,优良的社会文化才能得以传承。 满意请采纳

论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摘要:侵犯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各学派的学者们对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也提出不同的理论,本文对学者们提出的各种理论的论述行进了综述,并根据侵犯行为产生的不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减少和预防侵犯的社会心理学的途径和方法。关键词:侵犯行为 原因 预防侵犯 一、侵犯及侵犯行为的概述侵犯行为是心理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对于侵犯的定义各学者的定义也不相同:侵犯:亦称侵犯行为,指有意图的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侵犯行为的定义:侵犯是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他人的行为;侵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事物,它包括了造成的伤害的行为,破坏性的影响以及社会标定的过程。侵犯的定义绝大多数心理学家在定义侵犯时基本赞同如下的描述: “侵犯, 是在违背他人意愿的情况下, 以伤害他人的肉体或心灵为直接目标的行为方式的总和。”笔者认为凡是以伤害他人身心健康为目的的任何行为都是侵犯行为。二、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现在虽然还没有关于侵犯行为起因的统一性理论, 但是已经产生了许多观点,纵观各观点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本人综合一定代表性的观点对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侵犯现象作出比较合适的解释。1、是关于侵犯是人类的本能还是习得反应的问题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始于19世纪后半期, 那时候的理论家受到达尔文学说的影响, 普遍把人类的动机归因于先天的禀赋。威廉•詹姆斯认为“侵犯是人类天生的劣根性, 是人人都有其残余的好斗本性, 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对他人的仇恨”。在20世纪20年代, 精神分析学派的侵犯研究得到了各国学者的重视。弗洛伊德把侵犯行为与“利比多”联系起来, 认为侵犯行为起因于被异性侵犯后受压抑的记忆所产生的困扰状态。后来, 弗洛伊德逐渐修正了他关于侵犯起因的观点, 最终把侵犯行为与死亡本能联系在一起。在20世纪早期, 社会生物学对于人类侵犯行为的研究主要倾向于使用比较明确的概念来表达内在的生物机制, 当神经学研究发现侵犯行为伴随着某种形式的脑反应时, 这种研究倾向就被进一步加强了, 并且直到今天还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当前心理学关于侵犯行为的解释通常都是使用挫折、消极情感和愤怒等概念来加以描述的。2、是侵犯行为的社会生物学解释理论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都认为生物学因素只是人类发生侵犯行为的调节变量,但无可否认的是许多生物学因素在人类发生侵犯行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常被用来解释侵犯行为的生物学因素主要有四种, 即(1)以洛伦兹为代表的动物行为因素; (2)以Wilson和Paly为代表的生物进化因素;(3)遗传因素;(4)荷尔蒙因素。3、挫折侵犯理论挫折侵犯理论是由多拉德和米勒等人在1939年首次提出的, 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一直受到精神分析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双重影响。该理论是把侵犯行为系统地定义为人类对环境条件反应的第一次尝试。多拉德认为个体的侵犯行为是由他所受挫折而引起的, 侵犯行为是个体受到挫折的后果, 其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作为前提。该理论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一些修正, 现在的理论共识是: 受挫可能使个体产生多种行为结果, 侵犯行为就是其中之一, 但一般情况下侵犯的产生都以受挫作为前提。4、认知新联想理论该理论认为:诸如挫折之类不利条件不会直接引发侵犯行为, 它们首先会产生不断积累的消极情感, 这种消极情感作为一种中介调节过程, 最终有可能表现为两种直接的结果:侵犯行为和逃避行为。也就是说, 所有能够引发消极情感的环境都可以看作是侵犯行为或逃避行为发生的先行条件。5、认知情感互动理论认知情感互动理论是针对认知过程在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影响侵犯行为发生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 其认为愤怒是调节外界环境刺激和侵犯行为之间关系的必要中介变量。而所谓愤怒是持续唤起的消极情感过程和说明、理解这种这一过程的认知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6、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 它对挫折侵犯理论简单地把侵犯行为看作是一种受挫反应的观点提出了深刻的批评, 虽然它并没有否认挫折或其他环境刺激是诱发侵犯的重要影响因素, 但它把研究重心放在了个体是如何获得并保持侵犯行为的问题上。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基因与天赋规定了侵犯的潜在可能性, 挫折和其他刺激只是侵犯发生的环境条件, 而个体侵犯行为的对象、形式、强度和频次等细节都是个体在经验中获得的。7、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人际冲突行为受到个体对冲突认知的指导,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 侵犯行为的发生取决于个体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如果某人缺乏正确处理社会暗示和做出适当反应能力的话, 他就有可能对社会信息表现出不适应或者不恰当的行为, 这种不适应行为会使他受到周围人的排斥, 进而可能会使他变得消沉, 或使他养成一贯的侵犯性。8、侵犯的互动理论长期以来, 美加两国的心理学家所从事的侵犯研究典型地集中在个体行为上, 其中有些研究倾向于把侵犯视为稳定人格的必然结果, 这种理论观念基本上都是来自于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实践。不过多数心理学家, 尤其是社会心理学家更愿意从社会环境中寻找侵犯行为的发生原因, 他们往往把侵犯看作是社会条件的必然结果, 而认为侵犯与个体自身的关系并不显著。以上两种侵犯研究视角很少关注侵犯对侵犯行为主体的影响以及受害者在侵犯过程中的反应, 也就是说, 他们都没有把侵犯行为作为一种互动的过程来加以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侵犯行为研究逐渐把注意力投向了侵犯的互动过程, 并把这种互动过程视为侵犯行为发生的真正原因。9、兴奋转移 由于敌意性的侵犯行为总是伴随着情绪的激起,所以心理学家想知道由于其他刺激所引发的生理上的激起是否会转移到侵犯性冲动之上。泽勒曼等人在研究爱情行为的时候发现,由其他刺激诱发的情绪性激起会转移到爱的对象之上,他称这一心理过程为兴奋转移。10、侵犯性线索侵犯性的线索也会引发侵犯行为。柏科维兹发现,情境中与侵犯相关的一些线索,如刀、枪、棍等器械往往会成为侵犯行为产生的起因,他把这种现象称为武器效应除了刀、枪等明显的侵犯性线索,与死亡、邪恶等相联系的黑色也是引发侵犯的线索。比如,弗兰克等人就发现,在职业棒球和橄榄球比赛中,穿黑色服装的一方经常受到的惩罚比浅色一方的多。实验研究也证明,穿黑色衣服的赛马选手也表现出更高的侵犯性。卡尔森对23项研究所做的分析发现,与侵犯有关的线索不仅可以引发侵犯,并且能够使已经愤怒的人的侵犯性加强。11、去个体化行为去个体化是由心理学家津巴度和费斯汀格等人提出来的。实际上早在19世纪9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黎朋在研究群体行为的时候就发现,在群体中,个体的情绪会很快传给团体的其他成员,从而使得处在群众中的个人表现出一些独处时不敢表现的野蛮与毁灭性行为,并把这种现象叫做社会传染。12、温度早在十九世纪初,一些社会哲学家就发现天气变化与犯罪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而近二十年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更多。比如罗特姆的一项档案研究发现空气污染与暴力犯罪有关。在巴龙的研究也发现犯罪与温度有关,他通过研究发生在夏天的城市暴乱与气温的关系,发现其呈现出倒U曲线,在华氏81—85度时,暴乱的数量最多,当温度较低或很高时,暴乱发生的数量较少。但是由于他们没有考虑不同温度的持续时间,使得这个结论受到卡尔斯密斯和安德森等人的批评,其中安德森用概率论对这一曲线加以修改,指出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暴力事件的发生与温度呈现线性关系,也就是说,在摄氏38到41度以内,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的暴力倾向增强,但是在超过这个温度之后,由于人们外出的机会下降,所以暴力行为产生的机会也较少。13、性别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在侵犯行为的性别差异方面有四个重要的发现: 首先,在各种人类文化中, 男性通常比女性更具有侵犯性; 其次, 在有差别的社会化形成之前的生命早期, 男性比女性更具有侵犯性; 再次, 侵犯的性别差异不但表现在人类身上, 在进化程度低于人类的灵长类动物中, 雄性动物比雌性动物更加具有侵犯性; 最后, 侵犯行为与性荷尔蒙相关, 也可以通过注射性荷尔蒙等物质来加以改变。14、饮酒与侵犯行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酒精能使人变得易于被激怒及好斗,许多相关研究支持这种假设。比如布什曼和古斯塔法森就用实验研究也证明,过量饮酒的人易于被激怒,从而表现出高的侵犯倾向。那么,为什么喝酒能使人们变得好斗呢?一些研究者认为是酒精给侵犯行为提供了直接的生化刺激,使得喝酒的人的激起增加,我们俗话说的“酒壮人胆”就是这个意思。而大多数的研究人员则认为酒精降低了人们对侵犯行为的控制,霍尔和斯蒂勒等人称之为“去抑制”,强调这种抑制对暴力行为的影响。三、减少和预防侵犯行为的途径和方法不同的社会心理学者对于如何减少和预防侵犯行为,提出了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以下就是本人综述各学者对现实社会中侵犯行为进行控制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1、建立公平的分配制度常言道“不平则鸣”,由于利益分配的不公平引起个体的挫折体验,进而导致侵犯行为的现象在现在社会生活中屡见不鲜。因此,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公平观,可以有效的减少由于挫折而引起的侵犯行为。2、惩罚人们预期自己的行为可能遭受惩罚,则会避免表现侵犯行为。但对儿童的惩罚往往使受到惩罚的儿童比平常儿童表现出更多的侵犯行为。比如史特劳斯等人(1980)系统地研究了家庭暴力的社会影响,发现惩罚能使受惩罚者更具侵犯性,不论是因模仿还是由于受惩罚者愤怒的增加。更为重要的是在一个家庭中,这种侵犯性可由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在一项研究中,史特劳斯等人发现,已婚而且曾看到过父母相互攻击的男性,有35%的人在过去一年中打过自己的妻子;而从未见过父母有暴力行为的人中只有10%的人在过去一年中打过自己的妻子。女性的比例也基本类似:(27%,9%)。因此,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儿童期曾受过惩罚的人,长大成人后更可能以暴力行为对待家人,父母可将其暴力倾向传给下一代,史特劳斯等称之为“家庭暴力的社会遗传”。3、说服教育说服教育的作用在于提高人们对侵犯行为后果危害性的认识,说服教育是转变人的态度的重要手段,要通过说服教育防止侵犯行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说服要及早进行。让儿童从小辨明是非,懂得侵犯行为对他人和自己的危害。2、说服时要提供受害人痛苦的线索。4、降低挫折由于侵犯行为与挫折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通过降低挫折来减少侵犯行为也是一个较好的方式。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常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成为他人的挫折制造者。5、学习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我们要学习对自己的侵犯行为加以抑制或控制,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看看自己的行为到底会给他人造成什么样的危害。体验一下他人的痛苦,并通过自我意识反省自己,都能够有效地减少自己的侵犯行为。6、宣泄早在20世纪初,弗洛伊德在治疗神经症的时候就发现,当病人向自己诉说了积压在内心深处的一些欲望之后,病人的病情会得到好转,他把这种现象称为宣泄。后来,其他的心理学家把这个原则用在处理侵犯行为方面,他们认为人之所以表现出侵犯行为,是因为他们遭受挫折的缘故。所以只要提供场合或机会,让那些遭受挫折的人把自己的愤怒和挫折发泄出来,他们进一步侵犯的动机就会减弱。7、控制暴力电视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电视是现代儿童获得侵犯行为的重要来源,限制儿童看暴力节目,以减少接触电视暴力榜样的机会。事实上,现代媒介的发展,使人民对传播内容的控制越来越困难,所以根本的方法是要提高儿童对暴力节目的正确认识能力和自觉抵制能力。研究者发现,通过简单的教育过程提高儿童的认识以减少电视暴力对他们的消极影响是可能的。参考文献:朱启臻 张春明《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其应用》,中国社会出版社,第137页;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7页;时蓉华《新编社会心理学概论》,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322-328页王恩界 乐国安《社会心理学关于侵犯行为的理论探析》,《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3期中国心理学家网《人类的侵犯行为》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3000

利他主义行为效率分析 摘要:文章运用经济学、社会学、行为学的有关理论研究了利他主义行为的含义和类型,分析了利他主义行为效率的来源,提出了弘扬利他主义行为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利他主义行为;效率;对策 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重要历史时期,人均GDP已经超过1 000美元,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同时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经济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资源匮乏,贫富差距拉大,地区发展不平衡,科学技术瓶颈加剧,环境污染严重,文化资源开发保护不足,精神文明尚需加强等等。而这些问题除了制度、管理、法制、发展观等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利己主义在某些领域、某些行为上大行其道,而利他主义行为严重缺失。本文从经济学、社会学、行为学等角度,从利他主义行为的含义出发,分析利他主义行为效率的来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弘扬利他主义行为的策略。 一、利他主义行为的含义和类型在市场经济下,绝大多数人们的行为是按照经济规律的约束来实施的,而在人们的行为结构中,同时存在着利己主义行为和利他主义行为,两种行为都会打上市场经济制度的烙印。经济学对利他主义行为的关注始自20世纪70年代,此前的研究沿袭了亚当斯密的传统,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说由三个基本命题组成:(1)追求自我利益是人的行为的根本动机;(2)“经济人”能根据自己所处的市场环境,采取适当的经济行为,使所追求的利益尽可能最大化;(3)只要有良好的制度保障,谋求个人利益的人在市场机制这只“无形之手”的引导下,会增进社会福利。按照亚当斯密的观点,利己主义与市场经济是完全相容的,行为主体不利己,就没有办法予以激励,管理就不能实施,企业和社会就不能发展。事实并非如此,我们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利他主义行为和利己主义行为并不排斥,利他主义行为在市场经济下仍然有生存土壤,利他主义行为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利他主义行为,是指一个人通过自己的付出增进他人效用的行为,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1)彻底的利他主义行为:一个人牺牲自己效用以增进他人效用的行为。这种行为不追求任何形式的回报,哪怕是精神上、心理上的满足;(2)纯粹的利他主义行为:一个人只是为追求心理上的愉悦,而对他人做出的不指望其他任何回报的转移支付;(3)指望获得某种形式回报的利他主义行为:一个人为追求名誉、赞扬等精神回报而采取的利他主义行为;(4)互惠的利他主义行为:一个人为了日后得到他人的援助、支持而采取的利他主义行为。后三种类型的利他主义行为具有普遍意义,在这三种类型利他主义行为的后面都潜藏着些许利己动机,恰恰有这一点儿利己动机存在,利他主义行为在市场经济下才找到了支点,也使利他主义行为得以解释,这不仅符合经济学有关原理,也符合社会学、人类学的相关理论。 二、利他主义行为的效率 利他主义行为与利己主义行为相比在经济学意义上并不存在绝对的优势,利己主义在市场经济中有时会比利他主义要有效率,反之,利他主义在市场经济中有时也会比利己主义更有效率,两者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对抗性矛盾。利己主义泛滥,社会交易成本就会上升,人们的精神满足不能实现,生活质量下降,群体凝聚力面临挑战,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空谈。与此相对应,过渡的利他主义,也会由于信息不完全而使社会交易成本上升,降低决策行为效率,社会发展失去支点。因此,我们认为,适度的利己主义与适度的利他主义相互补充、相互支撑,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性选择。适度的利他主义行为的效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度的利他主义行为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显然,以利己主义为基点的纯粹市场交换,不能解决社会成员的所有需要,很多需要的满足需要以利他主义为基点的彼此互助、同舟共济,利他主义行为的很多表现形式,解决了市场交换不易解决的问题。环境治理和保护、交通管制、见义勇为行为等等,只靠制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即使达到效果也要付出巨大成本,而以文化、道德为基础的利他主义行为对此则具有不可估量的制约、规范作用,市场经济越发达,对利他主义及其行为的需求会更大。 2.适度的利他主义行为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自身拥有的聪明才智是主要原因之一,但是人类社会发展并不顺利,中间有许多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原因之一就是人类社会在其漫长发展过程中出台了许许多多不利于自身发展的制度,即“制度非中性”。有些制度的出台缘于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充分,而大部分不良制度产生的本质原因在于制定政策的群体奉行利己主义。资源匮乏、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威胁日益加大,如此严重的社会问题,显然存在着过份的利己主义行为,只有适度的利他主义才会降低这些不良制度和短期行为的产生,从而使人类从利他角度考虑未来,进而树立科学发展观,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利他主义行为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工业化以前,当人类不能靠个人力量解决生存问题时,彼此进行密切的合作;在工业化之后,人们喊出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响亮口号,鼓励人们在更高层面上互相支撑,共同进步。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利他主义行为与利己主义行为较量的历史。 3.适度的利他主义行为有利于企业成长与发展。由于信息不对称,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委托代理问题,企业员工存在的背德行为和逆选择行为是其主要表现形式,这些问题增加了企业的管理成本,降低了企业效率。完全杜绝上述问题和行为显然是不可能的,但通过利他主义的宣传、教育,配套以一系列良好的激励制度则可以最大限度地解决上述问题和行为。利他主义形成了企业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和忠诚,增加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尤其是增加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产生于员工内心的认同和忠诚是巨大的生产力,而基于利己主义的个人目标难以与企业目标一致,也就难以产生共同愿景。职业经理人的职业道德对企业的扩张非常重要,没有好的职业经理,就不会有真正的大企业,因为,员工职业道德的匮乏会大大增加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显然,良好的职业道德与利他主义及其行为是完全相容的。 4.适度的利他主义行为有助于社会总福利水平的提高。以财富转移支付为主要形式的利他主义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会起到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照顾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带来社会总福利水平的提高。 利他主义行为主体的需求结构主要包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当行为主体物质财富达到一定程度后,其效用呈边际递减规律,尊重、认同、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在其需求结构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其采取利他主义行为的目的大都是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其利他主义行为主要是财富的转移支付。利他主义行为主体在把自己的财富转移给弱势群体的时候,既增加了弱势群体的福利,也增加了自身的福利(精神需求的满足),两者的福利水平都得以增加。 在经济学中,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状态是由帕累托原则来衡量的,当社会资源配置进入到这样一种境界:不降低至少一个社会成员的福利,就不可能使其他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提高,称为帕累托最优;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在不减少其他社会成员福利的前提下,能够使至少一个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增加,称为帕累托改进。显然,以财富转移支付为主要形式的利他主义行为具有帕累托改进的功能。 5.适度的利他主义行为能够降低社会交易成本。适度的利他主义行为不仅仅降低企业内部以及其他组织内部的交易成本,而且更能够降低社会中组织与组织、组织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易成本,从而提高社会效率。如果社会中利己主义过度,信誉丧失,人人自危、社会相应增加防范、调查取证和治理成本;利己主义过度,就要大大增加管理人员、管理机构、管理设施、管理制度。尽管如此,由于人人都存在利己主义动机,因此也难以管理得井然有序。 利他主义及其行为大量存在,能使人们的行为不仅仅受法律约束,而且更多受道德、文化约束,从而使人的行为规范更多、更全面、更有效。这样,社会的征信体系才得以确立,人们的行为预期才得以明朗,优良的社会文化才能得以传承。 满意请采纳

不错不错

论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摘要:侵犯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各学派的学者们对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也提出不同的理论,本文对学者们提出的各种理论的论述行进了综述,并根据侵犯行为产生的不同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减少和预防侵犯的社会心理学的途径和方法。关键词:侵犯行为 原因 预防侵犯 一、侵犯及侵犯行为的概述侵犯行为是心理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对于侵犯的定义各学者的定义也不相同:侵犯:亦称侵犯行为,指有意图的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侵犯行为的定义:侵犯是有目的、有意图地伤害他人的行为;侵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事物,它包括了造成的伤害的行为,破坏性的影响以及社会标定的过程。侵犯的定义绝大多数心理学家在定义侵犯时基本赞同如下的描述: “侵犯, 是在违背他人意愿的情况下, 以伤害他人的肉体或心灵为直接目标的行为方式的总和。”笔者认为凡是以伤害他人身心健康为目的的任何行为都是侵犯行为。二、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现在虽然还没有关于侵犯行为起因的统一性理论, 但是已经产生了许多观点,纵观各观点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本人综合一定代表性的观点对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侵犯现象作出比较合适的解释。1、是关于侵犯是人类的本能还是习得反应的问题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始于19世纪后半期, 那时候的理论家受到达尔文学说的影响, 普遍把人类的动机归因于先天的禀赋。威廉•詹姆斯认为“侵犯是人类天生的劣根性, 是人人都有其残余的好斗本性, 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对他人的仇恨”。在20世纪20年代, 精神分析学派的侵犯研究得到了各国学者的重视。弗洛伊德把侵犯行为与“利比多”联系起来, 认为侵犯行为起因于被异性侵犯后受压抑的记忆所产生的困扰状态。后来, 弗洛伊德逐渐修正了他关于侵犯起因的观点, 最终把侵犯行为与死亡本能联系在一起。在20世纪早期, 社会生物学对于人类侵犯行为的研究主要倾向于使用比较明确的概念来表达内在的生物机制, 当神经学研究发现侵犯行为伴随着某种形式的脑反应时, 这种研究倾向就被进一步加强了, 并且直到今天还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当前心理学关于侵犯行为的解释通常都是使用挫折、消极情感和愤怒等概念来加以描述的。2、是侵犯行为的社会生物学解释理论大多数社会心理学家都认为生物学因素只是人类发生侵犯行为的调节变量,但无可否认的是许多生物学因素在人类发生侵犯行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经常被用来解释侵犯行为的生物学因素主要有四种, 即(1)以洛伦兹为代表的动物行为因素; (2)以Wilson和Paly为代表的生物进化因素;(3)遗传因素;(4)荷尔蒙因素。3、挫折侵犯理论挫折侵犯理论是由多拉德和米勒等人在1939年首次提出的, 其产生与发展过程一直受到精神分析理论和学习理论的双重影响。该理论是把侵犯行为系统地定义为人类对环境条件反应的第一次尝试。多拉德认为个体的侵犯行为是由他所受挫折而引起的, 侵犯行为是个体受到挫折的后果, 其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作为前提。该理论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一些修正, 现在的理论共识是: 受挫可能使个体产生多种行为结果, 侵犯行为就是其中之一, 但一般情况下侵犯的产生都以受挫作为前提。4、认知新联想理论该理论认为:诸如挫折之类不利条件不会直接引发侵犯行为, 它们首先会产生不断积累的消极情感, 这种消极情感作为一种中介调节过程, 最终有可能表现为两种直接的结果:侵犯行为和逃避行为。也就是说, 所有能够引发消极情感的环境都可以看作是侵犯行为或逃避行为发生的先行条件。5、认知情感互动理论认知情感互动理论是针对认知过程在什么时候,以及如何影响侵犯行为发生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理论观点, 其认为愤怒是调节外界环境刺激和侵犯行为之间关系的必要中介变量。而所谓愤怒是持续唤起的消极情感过程和说明、理解这种这一过程的认知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6、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 它对挫折侵犯理论简单地把侵犯行为看作是一种受挫反应的观点提出了深刻的批评, 虽然它并没有否认挫折或其他环境刺激是诱发侵犯的重要影响因素, 但它把研究重心放在了个体是如何获得并保持侵犯行为的问题上。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基因与天赋规定了侵犯的潜在可能性, 挫折和其他刺激只是侵犯发生的环境条件, 而个体侵犯行为的对象、形式、强度和频次等细节都是个体在经验中获得的。7、社会信息加工理论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人际冲突行为受到个体对冲突认知的指导,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 侵犯行为的发生取决于个体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如果某人缺乏正确处理社会暗示和做出适当反应能力的话, 他就有可能对社会信息表现出不适应或者不恰当的行为, 这种不适应行为会使他受到周围人的排斥, 进而可能会使他变得消沉, 或使他养成一贯的侵犯性。8、侵犯的互动理论长期以来, 美加两国的心理学家所从事的侵犯研究典型地集中在个体行为上, 其中有些研究倾向于把侵犯视为稳定人格的必然结果, 这种理论观念基本上都是来自于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实践。不过多数心理学家, 尤其是社会心理学家更愿意从社会环境中寻找侵犯行为的发生原因, 他们往往把侵犯看作是社会条件的必然结果, 而认为侵犯与个体自身的关系并不显著。以上两种侵犯研究视角很少关注侵犯对侵犯行为主体的影响以及受害者在侵犯过程中的反应, 也就是说, 他们都没有把侵犯行为作为一种互动的过程来加以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侵犯行为研究逐渐把注意力投向了侵犯的互动过程, 并把这种互动过程视为侵犯行为发生的真正原因。9、兴奋转移 由于敌意性的侵犯行为总是伴随着情绪的激起,所以心理学家想知道由于其他刺激所引发的生理上的激起是否会转移到侵犯性冲动之上。泽勒曼等人在研究爱情行为的时候发现,由其他刺激诱发的情绪性激起会转移到爱的对象之上,他称这一心理过程为兴奋转移。10、侵犯性线索侵犯性的线索也会引发侵犯行为。柏科维兹发现,情境中与侵犯相关的一些线索,如刀、枪、棍等器械往往会成为侵犯行为产生的起因,他把这种现象称为武器效应除了刀、枪等明显的侵犯性线索,与死亡、邪恶等相联系的黑色也是引发侵犯的线索。比如,弗兰克等人就发现,在职业棒球和橄榄球比赛中,穿黑色服装的一方经常受到的惩罚比浅色一方的多。实验研究也证明,穿黑色衣服的赛马选手也表现出更高的侵犯性。卡尔森对23项研究所做的分析发现,与侵犯有关的线索不仅可以引发侵犯,并且能够使已经愤怒的人的侵犯性加强。11、去个体化行为去个体化是由心理学家津巴度和费斯汀格等人提出来的。实际上早在19世纪9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黎朋在研究群体行为的时候就发现,在群体中,个体的情绪会很快传给团体的其他成员,从而使得处在群众中的个人表现出一些独处时不敢表现的野蛮与毁灭性行为,并把这种现象叫做社会传染。12、温度早在十九世纪初,一些社会哲学家就发现天气变化与犯罪行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而近二十年来,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更多。比如罗特姆的一项档案研究发现空气污染与暴力犯罪有关。在巴龙的研究也发现犯罪与温度有关,他通过研究发生在夏天的城市暴乱与气温的关系,发现其呈现出倒U曲线,在华氏81—85度时,暴乱的数量最多,当温度较低或很高时,暴乱发生的数量较少。但是由于他们没有考虑不同温度的持续时间,使得这个结论受到卡尔斯密斯和安德森等人的批评,其中安德森用概率论对这一曲线加以修改,指出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暴力事件的发生与温度呈现线性关系,也就是说,在摄氏38到41度以内,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的暴力倾向增强,但是在超过这个温度之后,由于人们外出的机会下降,所以暴力行为产生的机会也较少。13、性别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在侵犯行为的性别差异方面有四个重要的发现: 首先,在各种人类文化中, 男性通常比女性更具有侵犯性; 其次, 在有差别的社会化形成之前的生命早期, 男性比女性更具有侵犯性; 再次, 侵犯的性别差异不但表现在人类身上, 在进化程度低于人类的灵长类动物中, 雄性动物比雌性动物更加具有侵犯性; 最后, 侵犯行为与性荷尔蒙相关, 也可以通过注射性荷尔蒙等物质来加以改变。14、饮酒与侵犯行为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酒精能使人变得易于被激怒及好斗,许多相关研究支持这种假设。比如布什曼和古斯塔法森就用实验研究也证明,过量饮酒的人易于被激怒,从而表现出高的侵犯倾向。那么,为什么喝酒能使人们变得好斗呢?一些研究者认为是酒精给侵犯行为提供了直接的生化刺激,使得喝酒的人的激起增加,我们俗话说的“酒壮人胆”就是这个意思。而大多数的研究人员则认为酒精降低了人们对侵犯行为的控制,霍尔和斯蒂勒等人称之为“去抑制”,强调这种抑制对暴力行为的影响。三、减少和预防侵犯行为的途径和方法不同的社会心理学者对于如何减少和预防侵犯行为,提出了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以下就是本人综述各学者对现实社会中侵犯行为进行控制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1、建立公平的分配制度常言道“不平则鸣”,由于利益分配的不公平引起个体的挫折体验,进而导致侵犯行为的现象在现在社会生活中屡见不鲜。因此,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帮助人们树立科学的公平观,可以有效的减少由于挫折而引起的侵犯行为。2、惩罚人们预期自己的行为可能遭受惩罚,则会避免表现侵犯行为。但对儿童的惩罚往往使受到惩罚的儿童比平常儿童表现出更多的侵犯行为。比如史特劳斯等人(1980)系统地研究了家庭暴力的社会影响,发现惩罚能使受惩罚者更具侵犯性,不论是因模仿还是由于受惩罚者愤怒的增加。更为重要的是在一个家庭中,这种侵犯性可由上一代传递给下一代。在一项研究中,史特劳斯等人发现,已婚而且曾看到过父母相互攻击的男性,有35%的人在过去一年中打过自己的妻子;而从未见过父母有暴力行为的人中只有10%的人在过去一年中打过自己的妻子。女性的比例也基本类似:(27%,9%)。因此,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儿童期曾受过惩罚的人,长大成人后更可能以暴力行为对待家人,父母可将其暴力倾向传给下一代,史特劳斯等称之为“家庭暴力的社会遗传”。3、说服教育说服教育的作用在于提高人们对侵犯行为后果危害性的认识,说服教育是转变人的态度的重要手段,要通过说服教育防止侵犯行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说服要及早进行。让儿童从小辨明是非,懂得侵犯行为对他人和自己的危害。2、说服时要提供受害人痛苦的线索。4、降低挫折由于侵犯行为与挫折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通过降低挫折来减少侵犯行为也是一个较好的方式。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常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成为他人的挫折制造者。5、学习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我们要学习对自己的侵犯行为加以抑制或控制,我们可以设身处地地从对方的立场出发,看看自己的行为到底会给他人造成什么样的危害。体验一下他人的痛苦,并通过自我意识反省自己,都能够有效地减少自己的侵犯行为。6、宣泄早在20世纪初,弗洛伊德在治疗神经症的时候就发现,当病人向自己诉说了积压在内心深处的一些欲望之后,病人的病情会得到好转,他把这种现象称为宣泄。后来,其他的心理学家把这个原则用在处理侵犯行为方面,他们认为人之所以表现出侵犯行为,是因为他们遭受挫折的缘故。所以只要提供场合或机会,让那些遭受挫折的人把自己的愤怒和挫折发泄出来,他们进一步侵犯的动机就会减弱。7、控制暴力电视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电视是现代儿童获得侵犯行为的重要来源,限制儿童看暴力节目,以减少接触电视暴力榜样的机会。事实上,现代媒介的发展,使人民对传播内容的控制越来越困难,所以根本的方法是要提高儿童对暴力节目的正确认识能力和自觉抵制能力。研究者发现,通过简单的教育过程提高儿童的认识以减少电视暴力对他们的消极影响是可能的。参考文献:朱启臻 张春明《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其应用》,中国社会出版社,第137页;周晓红《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7页;时蓉华《新编社会心理学概论》,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322-328页王恩界 乐国安《社会心理学关于侵犯行为的理论探析》,《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第3期中国心理学家网《人类的侵犯行为》

  • 索引序列
  • 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3000字
  • 社会学结课论文3000字
  • 社会心理学结课论文2000字
  •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设计3000字
  •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3000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