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高校后勤研究杂志期刊

高校后勤研究杂志期刊

发布时间:

高校后勤研究杂志

《着眼学生终身教育需要的教学改革》,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年。《高校后勤社会化与产业化的关系》,《中国高校后勤研究》,1999年04月。《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估方案的研制与实践》,《体育科学》,2000年02月。《论高校后勤社会化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3月。《大学体育实践课教学评价量表的研制与实践》,《体育学刊》,2001年01月。《贪官心理透析》,《科学中国人》,2001年8月。

哪个啊

高校后勤研究杂志期刊

崔芳菊,长期担任北京大学餐饮中心主任(将近25年)、中国高校伙食管理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高校伙食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等职务。曾访问欧洲、日本、澳洲等数十所著名高校,参观考察其伙食管理,数十篇研究高校伙食管理的论文发表于《中国高校后勤研究》等专业期刊,曾获北京市三八红旗手、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标兵、北京大学大通管理奖、中国高校伙食管理优秀工作者等多种奖励,具有丰富的大型集体伙食管理经验。《中国食品报》称其为高校后勤领域“兼具思想型和实干型的管理专家”。

高校后勤研究期刊

高校后勤研究 2009年第6期 ÷÷j餐簇鬓蘩攀j{}}}爹 透鬻ii漆骞滴∥ 针对经济贫困、心理困惑、学习困难、就 业困难的“四困生”进行有效的帮扶是高校育 人工作的应有之义。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四困 生”的帮扶工作,是高校后勤目前值得探讨的 一个课题。 一、高校后勤部门应该在帮扶工作中有所 作为。成为学校帮扶体系的重要补充 高校后勤部门对“四困生”的帮扶,帮得 上,有力帮,也必须帮。 帮得上。高校后勤工作与学生生活贴得很 近,吃住行,事事都关乎学生的切身利益,处 处都与学生直接打交道,对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也能作到有的放矢。 有力帮。高校后勤有比较多的资源,物质 上有食堂、公寓及商铺,有较强的财力支撑。 有比较多的管理、服务人员。可以提供大量 的勤工助学岗位。 必须帮。稳定的校园环境、和谐的后勤服 务,是高校后勤自身发展的基础。帮扶“四 困生”,既有利于学生成才,有利于学校稳 定,更有利于后勤的发展。帮助别人就是帮助 自己。 二、高校后勤帮扶“四困生”工作必须结 合自身实际。贴近学生生活 高校后勤帮扶“四困生”工作,必须与学 校的其他帮扶措施紧密结合,并根据自身特点 开展帮扶,使学校的各项帮扶工作成为有机的 整体。不宜独自为战,更不能替代学校正常的 帮扶措施。 帮扶工作要做到“三个结合”。 (一)信息结合。后勤部门掌握着学生伙 食、消费等数据。公寓管理人员,在对学生的 管理和服务过程中、在与来访的家长亲友的交 谈中,也能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因此,后勤 部门要主动与学生处、心理中心、辅导员等各 方联系,及时把掌握的信息进行通报。 (二)措施结合。对困难学生的帮扶,学 校一般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帮扶体系,后勤的 帮扶应该有机地融入到这一体系中,并使其更 完善、更丰富,并采取符合后勤实际的帮扶措 施,而不是另搞一套或重复学校已经有措施。 后勤的帮扶应针对学校措施中偏重于帮扶学习 成绩好的学生的特点,做一些贫困生普遍受益 或帮扶学习成绩虽然一般但肯吃苦的学生的 事,如有的学校后勤供应低于成本的低价菜, 有的学校后勤大力开发勤工助学岗位,均是实 实在在为贫困生办实事。 (三)机会结合。学习困难、就业困难的 学生,往往学习比较差、能力比较弱而失去很 多锻炼的机会,又因为缺乏机会而变得更差, 形成“马太效应”。后勤应该从机会和环境上 结合学校的帮扶措施进行帮扶。如有的学校为 了提高考研率,推行“考研寝室”,把准备考 研的同学集中住在一起,但这样做对那些学习 困难的学生明显不利,后勤在配合辅导员调整 公寓时也要考虑到这个因素,在考研寝室中适 当安排学习困难但愿意努力的学生。又如,就 业困难的学生很多是因为能力比较弱, “授之 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他们锻炼能力的机会 更重要。后勤有很多岗位,从管理岗位、技术 49万方数据高校后勤研究 2009年第6期 岗位到实际操作岗位都有,可能通过勤工助 学、大学生实习岗等形式给就业困难学生以锻 炼的机会。只有把锻炼能力的机会与学校推荐 就业的机会相结合,帮助就业困难的学生找工 作会更有效。 对帮困的学生要做到“三个特殊”。 (一)特殊照顾。困难学生,各有各的困 难,后勤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给予特殊的 照顾,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比如针对身 体残疾学生,在设备设施上进行人性化设计, 以便于残疾学生的出行和生活,对生病的同 学,给予特殊照顾措施,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创造良好的条件,对心理困难的学生,后勤的 公寓管理服务人员要多关照、多沟通。很多贫 困生,见识并不多,动手能力也未必强,在他 们勤工助学的过程中,后勤员工也要多照顾、 多指导,要手把手地教他们。 (二)特殊关注。后勤在生活服务中,要 特别留意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产生的原 因,尽力帮助他们。同时,对特殊的人群,要 有特殊的服务。对生病的学生,要有病号饭; 对少数民族学生,要根据他们的生活习俗提供 相应的饮食。 (三)特殊培养。后勤工作是烦杂劳累的 工作,但同时也是很锻炼人能力和体力的工 作,所以要把后勤为贫困学生提供的勤工助学 岗位变成磨炼学生意志、提升学生能力的机 会。后勤也可以吸收一些就业困难的学生,到 管理、技术岗位上锻炼,培养他们的综合能 力,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 三、我校后勤部门帮扶“四困生”的实践 (一)增设贫困生勤工助学岗位。我校后 勤服务总公司通过增设勤工助学岗位,扩大了 服务范围,增加了服务项目,提升了服务质 量,同时也让更多的学生从接受“资助”变为 “自助”。 (二)对身体残疾生进行特殊照顾。对身 体残疾不便的同学,调整宿舍安排放在一楼房 间以方便出入;对于不能自理而需父母陪伴 Sn 的安排单间,并提供低床铺。在学校道路环 境上,开辟“无障碍通道”,在残疾生办理各 类手续时为其开辟“绿色通道”。 (三)开展生活用品回收捐赠活动。做好 毕业生的旧书回收再利用,开展“旧书无偿捐 助”活动,号召大学生捐出闲置的书籍传递给 需要的贫困学生。对符合相关条件的贫困生, 经勤工助学中心审核并发给领书券,即可到后 勤捐赠点选择10本教育用书。 (四)从细微处关心有心理疾病和学习困 难的学生。发现学生中带有倾向性的思想问题 和事件苗头,及时进行针对性解决。尤其是贫 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精神压力过大的心理倾 向,公寓工作人员在平时学习、生活上时刻关 注着他们的成长,从细微处关心学生,并根据 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为他们联系勤工助 学岗,帮助他们树立自信、自强、自立。在检 查寝室卫生时,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 时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的各种不良行 为,通过劝导谈心并及时告诉学院辅导员,积 极配合学工部门做好工作。 (五)设立公寓文化节“爱心基金”。以公 寓文化节为平台,通过义卖、爱心捐赠、师生 员工捐助赠、企业赞助等方式,建立“爱心基 金”,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通过申请手续, 帮助部分特困生、残疾生完成学业。 (六)提供大学生实习岗位,开展贫困生 就业推荐。

《着眼学生终身教育需要的教学改革》,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997年。《高校后勤社会化与产业化的关系》,《中国高校后勤研究》,1999年04月。《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估方案的研制与实践》,《体育科学》,2000年02月。《论高校后勤社会化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3月。《大学体育实践课教学评价量表的研制与实践》,《体育学刊》,2001年01月。《贪官心理透析》,《科学中国人》,2001年8月。

高校后勤研究杂志社

近年来,在《中国大学教学》、《中国教育报》、《教育艺术》、《高校后勤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人民网、新华网等均有其书法艺术专栏介绍。

近年来,在《中国大学教学》、《中国教育报》、《教育艺术》、《高校后勤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人民网、新华网等均有其书法艺术专栏介绍。

高校后勤研究杂志期刊目录

什么叫做“图组织结构”?这个问题你要说清楚了,我可以给你答案,我就重庆工商大学的在校学生

有!汉代有叫“右公弼”,现代有“右玉人”。 右玉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大同医专医疗专业。历任大同医学专科学校教务处于事、皮肤科教师、医师,教材设备科负责人,校门诊部副主任、主任,校医院副院长,教务处副处长及处长兼校红十字会副会长及秘书长等职。1995年任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副校长,1997年任山西省高校后勤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业绩:参加工作以来,先后主编及参编了《皮肤科英汉缩略语词典》、《临床医嘱大全)、《医学美容学》及《皮肤性病学》等专著共计100余万字;先后在全国性杂志及省级杂志上发表医学论文及学校管理等方面的论文10余篇。任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副校长以来,为学校的发展尤其是为学校的后勤改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1993年以来,带头参加公民义务献血,每年至少2次,截至目前为止,总献血量已达3000毫升,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及奖励。被学校多次评为优秀党员、优秀党员干部、优秀信息员、优秀通讯员、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红十字会干部等;1981年被中共雁北地委授予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1990年被山西省教委及山西省卫生厅授予全省卫生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1992年被山西省直属机关工委及山西省委农工部授予下乡扶贫模范工作队员称号;1994-1998年连续被大同市人民政府授予公民义务献血优秀组织者及先进个人称号。

  • 索引序列
  • 高校后勤研究杂志
  • 高校后勤研究杂志期刊
  • 高校后勤研究期刊
  • 高校后勤研究杂志社
  • 高校后勤研究杂志期刊目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