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林业科学研究编辑部姜

林业科学研究编辑部姜

发布时间:

林业科学研究编辑部姜

谈谈调查研究(代序) 杨继平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推动林业跨越式发展——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国家林业局党校第21期党员领导干部进修班 关于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管理 吴斌 (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北京,100714)论生态文化建设 刘宁(中国绿色时报,北京,和平里,100714)干旱沙区绿洲生态保护体系建设对策的探讨郝玉光(中国林科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内蒙磴口县,015200)浅谈我国的石漠化防治 江天法(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管理中心,北京,和平里,100714)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环境及林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郭泉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是林业工作的第一要务 孙继霖(国家林业局中南院,长沙,410014 )综合协调生产力布局,推动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 许新桥 (中国绿化基金会 北京,100714) 探讨林业历史性转变中的宏观经济管理 任玉庆(国家林业局办公室,北京,100714)内部审计为林业跨越式发展保驾护航 陈彤(国家林业局审计中心)在天保工程资金中增加调整森工布局补助资金的思考 赵丽君(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40) 在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刘先银(中国林业出版社,北京,西城,100009)林业系统人才资源战略研究 王常青(国家林业局人事教育司,北京,100714)林业院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刘中亮(南京林业大学,南京210037)对公安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 包学文(南京森林公安学院,南京,210042 )“人才胜任力模型”与日本企业从事管理制度 陈大夫(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司行管办)关于新时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的思考 何京山(国家林业局离退休干部局,北京,100714) 依法治种,保障林木种苗生产与供应李藏善(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北京, 100714)品种权保护在新世纪林业发展中的作用 龙三群(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北京,100714)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森森资源监测水平 黄生(国家林业局西北规划设计院,西安,710046)经济林产业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樊金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建设高素质林森公安队伍,为林业跨越式发展保驾护航 耿淑芬(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化东北林区林木采伐管理工作周瑞铜(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100714)吉林省天保工程区实行森林管护经营承包责任制存在的总是及对策李旭(国家林业局驻长春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事处,长春,130021)求实创新,推动管护经营上水平李敬博(国家林业局驻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事处,哈尔滨,150001) 浅谈新时期西藏林业的跨越式发展 扎西多吉(西藏自治区林业局天保办,西藏拉萨,850000)发展速生林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王志高(国家林业局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管理办公室,北京,100714)浅谈由部门办林业向社会办林业的转变 梁宝君(全国绿委办部门绿化)与时俱进与林业可持续发展 于慧兰(国家林业局机关服务局卫生处)西藏参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考 扎西(西藏自治区林业局森林公安局,西藏拉萨,850000)以创新精神推进国有林场跨越式发展 刘春延(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河北围场,068466) 优化林业创新制度,推进林业新科技革命姜景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富阳311400)加强林业产业化体系建设,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李兴(国家林业局科技发展中心,北京,和平里,100714)浅谈新形势下的林业设计院深化改革问题 李春昶(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北京)关于新形势下林业站建设的思考 侯艳(国家林业局林业工作站管理总站,北京,100714)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把热林中心的各项工作全面推向前进白灵海(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广西)充分发挥森森资源监督机构在林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王荣满(国家林业局驻大兴安岭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加格达奇,165000)新时期对我国木材市场供需影响因素的思考 刘建杰(国家林业局计划财务司,北京,100714)做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 鲁兆莉(国家林业局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中心,北京,10071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樊建平男 汉族, 1920年1月生,河北武强人,中共党员。1938年参加革命,曾任林业部木材公司人事科长,秘书处副处长,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所造林室副主任;1960年起任林化所长,党总支书记,党的核心小组组长。全复 男 汉族,1960年3月前在中国林科院工作,1960年3月至1965年12月任林化所副所长,总支副书记,1965年12月调云南省昆明市工作。张平 男 汉族,1924年1月生,中共党员。1966年4月前南京林学院工作,1966年4月来所工作任总支副书记,1979年3月调江苏省科委工作。吴毅 男 汉族,1923年7月生,江苏扬中人,中共党员,正局级待遇。1941年10月参加新四军,1949年5月东北林业总局,1953年9月林业部,1956年10月河北大学学习,1960年9月北京林学院,1963年6月东北林学院,1978年6月至1983年5月任党委书记。贺近格 男 汉族,1919年8月生,河南巩县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国家级津贴和早期回国专家。江苏省第五,六,七届人大代表。1945年2月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毕业,1948年2月派往澳大利亚进修木材化学。1950年10月回国在中央农垦部工作,1960年来林化所工作,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78年12月至1984年5月任所长。王定选 男 汉族,1932年11月生,湘南汉寿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津贴和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劳动模范。1962年初德国德累斯顿技术大学化学系毕业,同年6月来所工作,1978年12月任副所长,1984年5月至1990年1月任所长。张宗和 男 汉族,1940年11月生,河北丰润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津贴和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劳动模范。1964年8月东北林学院林产化工专业毕业来所工作,1980年6月至1987年4月任副所长,1990年1月至1993年3月任所长。王超 男 汉族,1926年1月生,河南新安人,中共党员,局级待遇。1945年3月杭大太岳分校,晋冀鲁预军政大学,1947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任职,1957年11月水利部农田水利局,1962年农业出版社,1970年11月白龙江林管局,1979年4月中国林科院亚林所,1981年6月至1984年12月任所党委副书记。蒋振先 男 汉族,1929年7月生,江苏江阴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52年8月江苏省句容林校毕业,1958年8月北京农业大学农经系毕业留校工作,1970年8月中国农林科学院大寨服务队工作,1994年2月来所,1983年5月至1990年3月任所党委书记。钟运猷 男 汉族,1941年3月生,广西钦州人,中共党员,研究员。1963年8月华南农学院林化专业毕业在林业部林产工业设计院工作,1970年12月黑龙江省林业设计院,1976年4月农林部设计院,1978年4月来所工作。1984年4月至1987年4月任副所长。李宗来 男 汉族,1940年7月生,江苏连云港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60年6月南京林校毕业,1965年7月南京林学院林化系毕业到云南省林业厅工作,1972年9月到广西南宁农林局,1978年5月来所工作。1987年4月至1993年3月任副所长。王咸华 男 汉族,1939年9月生,江苏阜宁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64年8月南京大学化学专业毕业到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所工作,1982年8月来所工作,1987年4月至1990年4月任副所长,1990年6月调广西河池地区工作。黄国兴 男 汉族,1933年8月生,浙江渚暨人,中共党员,工程师。1951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9年10月中国林科院人事处﹑林机所工作,1961年9月来所工作,1987年4月至1990年年4月任副所长。吴在嵩 男 汉族,1935年7月生,江苏扬州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级政府津贴。1961年民主德国德累斯顿技术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到第二机械工业部第九研究院工作,1984年8月来所,1990年3月至1994年4月任所党委书记。沈兆邦 男 汉族,1939年1月生,江苏太仓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家级津贴。1961年7月苏联列宁格勒森工学院化学系毕业来所工作,1982年至1984年前往瑞典,英国进修,1990年4月任副所长,1993年3月至2000年12月任所长。1997年4月至2000年12月任所党委书记。陆德兴 男 汉族,1938年5月生,上海人,中共党员,副局级。1962年8月南京林学院林学系毕业到中国林科院林研所,1969年10月四机部410职工医院,1974年11月林化所,1985年1月南京能源工程学院,东南大学,1992年4月来所工作至1996年12月任副所长,1994年4月至1997年4月任所党委书记。孙先玉 男 汉族,1957年1月生,山东胶县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1975年8月黑龙江省大海林林场,1982年7月东北林学院林化专业毕业到林化所工作,1993年3月至1996年12月任副所长。储富祥 男 汉族,1963年9月生,江苏宜兴人,中共党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家级津贴,首次国家“百千万”人才人员。1983年7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考入中国林科院硕士研究生,1986年8月硕士毕业留所工作,1991年8月博士研究生毕业。1996年12月任副所长,2001年1月至2004年1月任所长。2004年2月调至林科院任副院长。

林业科学研究编辑部

是CSCD核心期刊的《林业科学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88年,本刊是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营林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发行周期:双月刊其他的一些详细问题你可以去58期刊网问问

(一)、林业研究所:简称林业所,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53年,是中国成立最早、科技力量最雄厚的综合性林业研究机构。1978年以来,荣获3项国家级特、一等奖,在中国林业科研院所绩效考核中名列第一。(二)、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简称亚林所,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64年,是面向中国亚热带地区,融科学研究、科技推广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林业科研机构,位于浙江省富阳市。(三)、热带林业研究所:简称热林所,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是面向中国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的区域性林业研究机构,成立于1962年。主要从事热带树种优良无性系、热带林生态环境研究、高产林培育和棕榈藤研究开发等。(四)、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简称森环森保所,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是中国唯一的专门从事森林生态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机理与防治技术等研究的科研机构,成立于1998年。(五)、资源信息研究所:简称资源所,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建立于1984年。主要从事森林资源调查、资源环境灾害的监测及其相关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科学的研究。(六)、资源昆虫研究所:简称资昆所,成立于1955年,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是中国林业系统唯一的资源昆虫研究中心和特种生物资源研究开发中心,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主要开展以资源昆虫为主的特色生物资源的培育研究与开发利用,以及长江中上游流域植被恢复、生态环境整治研究及应用。(七)、木材工业研究所:简称木工所,成立于1957年,是中国最大的木材工业科研与开发中心,同时也是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团体的会员单位。主要从事木材学研究及木材材性鉴定工作;木材干燥技术、木材防腐及阻燃技术研究,研制开发系列木材干燥机,承担古建筑保护工程;各类人造板、人造薄木以及其它单板型复合材料工艺学研究和工程化研究;木材加工领域多种胶粘剂的开发研究及配套生产技术;承接中小型人造板及木制品生产厂全套设计及非标设备设计;承接木材加工行业市场调研及资询。(八)、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简称林化所,主要从事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化学加工与利用的研究和开发,在制浆造纸、松脂化学加工、非木质林业资源开发、木材热解、木材水解、生物质能源、木工胶粘剂、工程设计与设备及环境保护工程等领域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科研设施保障。(九)、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科信所,建立于1964年,主要承担向林科院、国家林业局及国家综合性管理部门提供各种信息、情报分析和决策依据的任务,是国内唯一的全国性专职林业情报机构,是中国最大的林业科技信息资源收集、处理和咨询服务中心,设在该所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图书馆,藏书40万卷,订阅700多种外文期刊和500多种中文期刊,出版11种中英文林业科技期刊,建有20余个林业数据库,并同世界上40多个国家的150多个文献机构保持着业务交换关系,是亚洲最大的林业专业图书馆,是中国林业系统唯一的国家一级科技查新咨询单位,是全国林业科技文献中心、情报检索中心和情报研究中心。(十)、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简称热林中心,成立于1979年。主要承担中国热带、南亚热带林业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生产经营示范等任务。中心位于广西凭祥市,与越南毗邻,经营面积2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36万立方米,是中国热带地区最大的科学试验示范和森林种质资源保存基地。(十一)、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简称亚林中心,成立于1979年,是中国林科院设在亚热带地区的集科研、示范、开发、经营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基地,地处江西中部分宜县。中心下辖5个实验林场、1个树木园。现有职工1200余人,科技人员256人,高级研究人员32人。中心主要任务是开展林业科学研究的中间实验、组装科技成果、示范推广林业新技术。(十二)、沙漠林业实验中心:简称沙林中心,成立于1979年,是中国十一处农林牧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之一,地处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在内蒙古磴口县境内。主要从事研究解决干旱区林业建设中有关科学技术问题。中心建立以来,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开发,逐步成为全方位开放的面向“三北”地区林业建设的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显著的荒漠化治理科学实验示范基地和沙漠地区森林种质资源保存基地。(十三)、华北林业实验中心:简称华林中心,成立于1963年,是中国林科院直属的一个永久性科研实验基地。主要从事开展华北干旱石质山区的绿化造林技术,摸索总结水土流失规律及综合治理措施,经营管理技术的系统研究和林业科研成果的中试基地。(十四)、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建立于1984年,简称泡桐中心,1998年加挂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牌子,中心在郑州市,是中国唯一的以泡桐研究开发为主的专门机构。(十五)、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简称桉树中心,成立于1992年,是中国唯一以桉树研究为主的专门机构,位于美丽的南海之滨城市湛江。主要从事并组织协调全国的桉树研究及推广工作。(十六)、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简称竹子中心,是1984年经原国家科委批准建立,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现有高级职称人员14人,45周岁以下青年科研骨干35人。科研涉及森林培育、木材加工、土壤学、遗传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等18个专业学科领域。竹子中心作为“中国竹业对外交流中心”广泛开展国内外竹业技术经济交流,承担国内外竹类技术培训业务。(十七)、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建立于1959年。现有人员33人,科技人员占80%。主要从事木材加工机械(人造板设备、家具机械和电子技术应用等)的研究设计、产品开发、成果转化、标准化和信息技术研究等业务工作。(十八)、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中国林业行业规模最大的从事林业机械新技术研究设计、推广应用的科研机构。 黑龙江分院(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华北林业研究所(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林科院大熊猫研究中心(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均为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人、财、物相对独立,科研与推广统一协调的联合共建单位。黑龙江分院面向东北、内蒙古林区,下设林业、林产工业、木材采运、森林保护、野生动物、林副特产6个研究所和包括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内的5个实验基地。华北林业研究所立足山西、面向华北、辐射西北,在造林营林、林木良种、森林保护,特别是经济林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中国林科院大熊猫研究中心以四川大熊猫原生栖息地的卧龙自然保护区为基地,开展大熊猫保护和繁殖研究。人工饲养种群占全世界圈养总数的50%。

林业科学研究编辑部主任

汪奎宏   现任浙江省林科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浙江省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林学会竹子分会副会长、浙江省植物生理学会常务理事,浙江农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林业局跨世纪培养人选、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长期从事竹类栽培与加工、植物生理方面的研究,曾获浙江省农业科技突出贡献奖、浙江省第四届青年科技奖、“全国星火标兵”等荣誉称号,是我省竹类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汪奎宏同志共主持或参加完成了50余项科研、推广项目,共获科技进步奖16项。其中,主持完成的“竹材深加工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主持完成的“毛竹笋用林丰产结构调控技术研究”、“环保阻然中密度复合板的研制开发”、“香菇栽培基质资源开发利用”、“毛竹林可持续经营技术”分别获得浙江省科技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出版《中国毛竹》等专著11本,其中主编6本。负责建设浙江省竹类研究重点实验室。在竹类栽培、竹材加工、竹工机械研究上成效显著。   在科研工作上汪奎宏同志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科技与实际相结合,着重研究解决困扰林农经济发展的问题,取得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他经常深入林区,把科技知识送到林间地头,为当地的林技人员和广大林农讲授有关实用技术,受到各地群众欢迎,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江波  现任浙江省林科院副院长、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站长,研究员。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学博士,国家林业局营林咨询专家,江西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林学会森林食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浙江省林业生态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森林生态重点创新团队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贴,获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青年科技奖、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和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等荣誉称号。   长期从事森林培育与生态研究,主持或主要参加完成国家攻关、省重大等各类科研项目32项,共获科技进步奖12项,其中主持完成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0年)、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2008年)、浙江省科学技术二等奖3项(1997年、2001年、2007年);出版《森林生态体系快速构建理论与技术研究》、《多功能用材林研究》等专著8部、论文集2本,公开发表主要论文5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制订技术标准与规范8个,认定林木良种8个。   牵头负责的创新团队建立并提升了我国区域森林生态体系快速构建理论,丰富了多功能森林经营技术体系,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关键技术上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创立了浙江省森林生态定位监测网络,在生态林营建、榉树杉木良种选育、生态功能评价及林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形成了自身优势与特色,将及时运用原创性研究成果,率领团队积极开展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作。   朱光权  调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森林培育技术研究工作和党务工作。1997年赴日本福井研修1年。   先后主持或主要参加完成了省重大项目、国家林业局重点项目、省基金课题、林业厅重点项目、丽水市重大项目等共12项。取得了具有实用价值和显著经济效益的研究成果6项,其中《爆碎法提高饲料利用率及其效果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香菇栽培基质资源开发利用》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短轮伐期菇木林培育技术研究开发》获国家林业局科技进步三等奖,《浙江省营林技术决策咨询系统研究与开发》获省林学会科技兴林奖二等奖;《食用菌胶囊菌种标准化繁育技术开发研究》获省林业局、省林学会科技兴林奖二等奖,《HACCP在出口食用菌栽培与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获丽水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已发表学术论文21篇,合著出版著作3部。   柳新红  现任浙江省林科院副院长、研究员。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育人员,中国林科院森林培育学博士。曾获全国优秀林业科技工作者、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等荣誉称号。   1993年以来先后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南山区兰花资源调查与评价”、省林业厅重点推广项目“森林蔬菜栽培与利用技术推广”、浙江生态省建设考核重大项目和丽水市重大科研推广项目“短轮伐期高效工业原料林定向培育关键技术研究”、省科技攻关项目“珍稀速生原料林树种——翅荚木引种及其快繁技术研究”、省林业厅省院合作项目“短周期工业原料林树种选择和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项目“特种工艺用材新品种选育与定向培育研究中试”和“东京野茉莉高档食用油料林定向培育与油脂精炼工艺研究”、省创新团队建设与人才培养专项“浙江省林科院林木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建设”等。现为浙江省林科院林木育种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浙江农林大学和西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在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中国翅荚木》、农业部规划《园林制图》教材、《森林蔬菜利用和栽培》和《生态系统健康与生态产业建设》等专著。   朱汤军  现任浙江省林科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经济林培育与林业碳汇的研究工作。浙江农林大学和西南林业大学硕士生导师;省薄壳山核桃协作组、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林业碳汇与计量)核心成员。   主持国家林业局“948”项目(薄壳山核桃优质良种杂交配置技术引进)、省重大攻关项目(薄壳山核桃优新品种引进、繁育与评价)及编制浙江省土地利用变化与林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等项目6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其他省市项目9项,分别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林业厅“科技兴林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杭州市政府奖项3项,获实用新型专利1项。发表《浙江省实施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项目潜力分析》等论文16篇,其中第1作者6篇。参与编写《图说森林野菜高效栽培技术》、《浙江省山地困难立地造林技术规范》等专著。   陈顺伟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浙江省森林资源生物与化学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工分会理事,浙江省“十二五”成果转化工程“农产品加工与安全技术”咨询专家,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浙江农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硕士生导师。曾获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林业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林业科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长期从事林产品加工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和在研的国家科技攻关、国家林业局“948”、省科技重点等科研项目12项,其中主持完成的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招标项目“高品质竹醋液机械化连续式生产技术研究”,在竹炭、竹醋液生产规模、得率和质量方面居国内外同类研究领先水平;主持完成的浙江省重大科技攻关“利用林副产品废弃物制造清洁炭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中试”项目,研制的成型机、炭化炉等成套设备产品分别出口俄罗斯、韩国、德国等11个国家,是当前国内生物质致密成型生产机制炭主流设备。成果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5项(其中主持完成2项)、三等奖4项,国家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发表学术论文60篇,出版专著3部。作为技术负责人签订技术转让服务合同21项。

傅焕光,字志章,1892年2月1日生于江苏省太仓县浏河镇。6岁入私塾,12岁进浏河镇小学,14岁进太仓县第一高等小学,1909年进上海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附小,1910年夏转中院,1914年毕业(高中水平)。1914年秋到1915年转南洋公学专科选读。同年由政府公费派送菲律宾大学森林管理科学习,1917年毕业。1917―1918年在菲律宾大学农科选读。1918年回国,历任江苏省第一农业学校教员,江苏省第一造林场分场主任,南京东南大学农科秘书兼编辑。1924年7月赴绥远省(现内蒙古自治区)任实业厅农科科长、代理厅长等职。1927年回南京任江苏第一农业学校校长、江苏省立第一造林场场长。1928―1937年任总理陵园(1928―1929年称中山陵园,1929年7月―1954年称总理陵园,1954年又改为中山陵园)主任技师、园林组组长兼设计委员会委员。他在总理陵园工作10年,为创建总理陵园作出重要贡献。从1938年1月到1942年春历任重庆国民政府经济部农林司技术科科长,农林部林业司造林科科长,兼四川教育学院教授。在此期间,他兼任农产促进委员会森林勘察团团长,对人工杉木林和一些经济林树种进行全面考察。1942年到1946年3月任农林部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主任。在任期间于1945年4月由农林部派送到美国学习考察水土保持。他先在美国农业部水土保持总局学习,并获得结业证书,后在美国西部华盛顿大学从事研究工作。留学美国期间,他在罗德民博士的协助下,走遍了美国各州,考察了美国水土保持和公园、森林、农场、林场,并帮助美国一些地方进行水土保持和林业工作。他寄回天水很多牧草种子,带回薄壳核桃、大王松等种子,在总理陵园种植,并繁殖扩大。他在美国期间还以中国技术顾问名义参加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的粮食会议和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联合国森林专家会议。在魁北克会议上,他发表了题为《中国的森林状况及林业问题》的报告,介绍了中国造林、森林经营及林业发展的一些情况。 傅焕光1946年4月回国。同年6月离开天水水土保持实验区回到南京任国民政府农林部中央林业实验所副所长,兼水土保持系主任和总理陵园管理处处长。南京解放前夕,蒋介石指定他去台湾,他未遵从。他组织职工保护了中央林业实验所和总理陵园的全部房产、仪器设备和园林树木,使国家财产免受损失。南京解放后,他将寄放在他家的故宫文物,主动交给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他继续留任总理陵园管理处处长,兼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森林系负责人。1950年5月任上海华东农林部林业局副局长。他组织并参加华东区森林调查,提出振兴华东林业的意见。1951年2月,傅焕光被调到安徽省任大别山林区管理处副处长。1953年8月后任安徽省林业局(后改林业厅)副科长、工程师、副总工程师、造林处副处长等职。他对安徽省和合肥市的造林绿化作了大量的工作。1955年3月任安徽省林业厅林业科学研究室主任;1959年1月任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他遭受种种非难和迫害,于1972年11月10日在安徽黄山含冤逝世。1978年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后得到平反昭雪。傅焕光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58年为安徽合肥分社第一届委员会委员;1960年被邀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列席代表;曾当选为全国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傅焕光一向热心学会活动。1917年为中华农学会会员;1928年成立中华林学会,他为筹备委员之一;1930年4月他作为中华农学会和中华林学会代表之一,参加日本农学会年会特别扩大会,并在造园学分组会上用英文演讲《总理陵园计划》 。1941年中华林学会恢复活动,傅焕光任理事兼编辑委员会委员,林业施政方案委员会委员,林业政策研究委员会委员和水土保持研究委员会委员。1951年成立中国林学会后,傅焕光当选为第三届理事会理事。傅焕光为中国林业事业奋斗终生。他本来爱好书法和诗文,为了振兴中国林业,他放弃了个人爱好,选择了林业事业。他到处宣传森林的重要性:“哪个国家森林多,哪个国家就富强”,道出了森林与国家兴衰的关系。傅焕光十分重视自己从事的事业,他遵循孙中山“要做大事,不做大官”的教导,放弃立法委员不当,要去种树,有人曾提出让他当部长,他不要,只担任总理陵园主任技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热爱新社会,主动将自己在南京中山门外苜蓿园的果园和房屋交给了国家。

林业科学研究编辑部电话

(一)、林业研究所:简称林业所,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53年,是中国成立最早、科技力量最雄厚的综合性林业研究机构。1978年以来,荣获3项国家级特、一等奖,在中国林业科研院所绩效考核中名列第一。(二)、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简称亚林所,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成立于1964年,是面向中国亚热带地区,融科学研究、科技推广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林业科研机构,位于浙江省富阳市。(三)、热带林业研究所:简称热林所,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是面向中国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的区域性林业研究机构,成立于1962年。主要从事热带树种优良无性系、热带林生态环境研究、高产林培育和棕榈藤研究开发等。(四)、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简称森环森保所,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是中国唯一的专门从事森林生态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及森林病虫害的发生机理与防治技术等研究的科研机构,成立于1998年。(五)、资源信息研究所:简称资源所,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建立于1984年。主要从事森林资源调查、资源环境灾害的监测及其相关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科学的研究。(六)、资源昆虫研究所:简称资昆所,成立于1955年,属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是中国林业系统唯一的资源昆虫研究中心和特种生物资源研究开发中心,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主要开展以资源昆虫为主的特色生物资源的培育研究与开发利用,以及长江中上游流域植被恢复、生态环境整治研究及应用。(七)、木材工业研究所:简称木工所,成立于1957年,是中国最大的木材工业科研与开发中心,同时也是国际林业研究组织联盟团体的会员单位。主要从事木材学研究及木材材性鉴定工作;木材干燥技术、木材防腐及阻燃技术研究,研制开发系列木材干燥机,承担古建筑保护工程;各类人造板、人造薄木以及其它单板型复合材料工艺学研究和工程化研究;木材加工领域多种胶粘剂的开发研究及配套生产技术;承接中小型人造板及木制品生产厂全套设计及非标设备设计;承接木材加工行业市场调研及资询。(八)、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简称林化所,主要从事木质和非木质林产品化学加工与利用的研究和开发,在制浆造纸、松脂化学加工、非木质林业资源开发、木材热解、木材水解、生物质能源、木工胶粘剂、工程设计与设备及环境保护工程等领域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和科研设施保障。(九)、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科信所,建立于1964年,主要承担向林科院、国家林业局及国家综合性管理部门提供各种信息、情报分析和决策依据的任务,是国内唯一的全国性专职林业情报机构,是中国最大的林业科技信息资源收集、处理和咨询服务中心,设在该所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图书馆,藏书40万卷,订阅700多种外文期刊和500多种中文期刊,出版11种中英文林业科技期刊,建有20余个林业数据库,并同世界上40多个国家的150多个文献机构保持着业务交换关系,是亚洲最大的林业专业图书馆,是中国林业系统唯一的国家一级科技查新咨询单位,是全国林业科技文献中心、情报检索中心和情报研究中心。(十)、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简称热林中心,成立于1979年。主要承担中国热带、南亚热带林业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生产经营示范等任务。中心位于广西凭祥市,与越南毗邻,经营面积2万公顷,森林蓄积量136万立方米,是中国热带地区最大的科学试验示范和森林种质资源保存基地。(十一)、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简称亚林中心,成立于1979年,是中国林科院设在亚热带地区的集科研、示范、开发、经营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基地,地处江西中部分宜县。中心下辖5个实验林场、1个树木园。现有职工1200余人,科技人员256人,高级研究人员32人。中心主要任务是开展林业科学研究的中间实验、组装科技成果、示范推广林业新技术。(十二)、沙漠林业实验中心:简称沙林中心,成立于1979年,是中国十一处农林牧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之一,地处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在内蒙古磴口县境内。主要从事研究解决干旱区林业建设中有关科学技术问题。中心建立以来,应用和推广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成果,采用科学的生产、管理方法,以林为主,林农结合,多种经营,综合开发,逐步成为全方位开放的面向“三北”地区林业建设的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显著的荒漠化治理科学实验示范基地和沙漠地区森林种质资源保存基地。(十三)、华北林业实验中心:简称华林中心,成立于1963年,是中国林科院直属的一个永久性科研实验基地。主要从事开展华北干旱石质山区的绿化造林技术,摸索总结水土流失规律及综合治理措施,经营管理技术的系统研究和林业科研成果的中试基地。(十四)、国家林业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建立于1984年,简称泡桐中心,1998年加挂中国林科院经济林研究开发中心牌子,中心在郑州市,是中国唯一的以泡桐研究开发为主的专门机构。(十五)、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简称桉树中心,成立于1992年,是中国唯一以桉树研究为主的专门机构,位于美丽的南海之滨城市湛江。主要从事并组织协调全国的桉树研究及推广工作。(十六)、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简称竹子中心,是1984年经原国家科委批准建立,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现有高级职称人员14人,45周岁以下青年科研骨干35人。科研涉及森林培育、木材加工、土壤学、遗传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等18个专业学科领域。竹子中心作为“中国竹业对外交流中心”广泛开展国内外竹业技术经济交流,承担国内外竹类技术培训业务。(十七)、国家林业局北京林业机械研究所:建立于1959年。现有人员33人,科技人员占80%。主要从事木材加工机械(人造板设备、家具机械和电子技术应用等)的研究设计、产品开发、成果转化、标准化和信息技术研究等业务工作。(十八)、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中国林业行业规模最大的从事林业机械新技术研究设计、推广应用的科研机构。 黑龙江分院(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华北林业研究所(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和中国林科院大熊猫研究中心(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均为经国家林业局批准,人、财、物相对独立,科研与推广统一协调的联合共建单位。黑龙江分院面向东北、内蒙古林区,下设林业、林产工业、木材采运、森林保护、野生动物、林副特产6个研究所和包括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内的5个实验基地。华北林业研究所立足山西、面向华北、辐射西北,在造林营林、林木良种、森林保护,特别是经济林方面具有较强的实力。中国林科院大熊猫研究中心以四川大熊猫原生栖息地的卧龙自然保护区为基地,开展大熊猫保护和繁殖研究。人工饲养种群占全世界圈养总数的50%。

010-62889019

下设遗传育种研究所、资源环境研究所、森林保护研究所、经济林研究所、园林绿化研究所、土壤肥料研究所、社会林业研究所、植物新品种权事务所、林业科技信息中心、山东林业科技编辑部、山东绿化编辑部、山东林学会、科研开发部、人力资源部等科研和管理机构,具有盐碱地造林试验站、试验林场和苗圃、组织培养中心等科研试验示范基地、林木果树肥料中试基地和农药试验基地。

林业科学研究编辑部怎么样

是吉林省林业厅下属的正处级事业单位,待遇还是比较好的。但是,还要看你的个人具体情况。如果你是林业专业的(搞研究一般要硕士以上),当然就到林科所;如果你是制造类专业的,还是在“北车”好吧。如果是财务等比较“通用”的专业,两个都可以。另外,事业单位还存在一个“事业编制”的问题,如果你原来没有编制,进入事业单位是需要参加统一考试才能办理“入编”的,除非你是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硕士不需参加笔试,直接进入面试;博士不需参加笔试、面试工,直接进入考核程序,但也需要经过林业厅、人社厅和机构编制委员会办理手续后才算“入编”。

估计你应该问得是考研院校的选择吧,研究院和大学的区别可能就是研究院经费会充足一些,这样研究生期间补贴待遇就会好一些。

如果你想考博,可以试一下,但是你想到硕士就停止了,那还是不去,亲身经历,林业的工作难找,最后不是考公就是拿本科专业找

是CSCD核心期刊的《林业科学研究》(双月刊)创刊于1988年,本刊是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的营林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发行周期:双月刊其他的一些详细问题你可以去58期刊网问问

  • 索引序列
  • 林业科学研究编辑部姜
  • 林业科学研究编辑部
  • 林业科学研究编辑部主任
  • 林业科学研究编辑部电话
  • 林业科学研究编辑部怎么样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