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创业者》杂志

《创业者》杂志

发布时间:

《创业者》杂志

杂志名称,它自己就有英文名,实际上是“企业家”entrepreneur [英]ˌɒntrəprəˈnɜ:(r) [美]ˌɑ:ntrəprəˈnɜ:(r) 该词从法语引进,因此读音有点儿怪。法语读音类似汉语拼音的"ongthiphi'neehe"

创业邦还有商界等等。

《创业者》杂志电子版

《经济日报》有最新最全的国家经济政策,《商界》,《成功》,《生意通》比较适合创业者阅读。

《商界》,《创业》,《财富》这三本杂志都是非常经典的商业财富创业类杂志,每一本在商业人事中发行量都非常高,其中很多的文章被新闻媒体报道,建议你读一下。不会让你失望的。书店都有的卖!

杂志名称,它自己就有英文名,实际上是“企业家”entrepreneur [英]ˌɒntrəprəˈnɜ:(r) [美]ˌɑ:ntrəprəˈnɜ:(r) 该词从法语引进,因此读音有点儿怪。法语读音类似汉语拼音的"ongthiphi'neehe"

《创业者》杂志在线阅读

我是一直在看《创业邦》这本杂志,它对创业青年有很大的帮助。帮助中国新一代的创业者实现创业梦想,推动中国中小企业成长壮大。这本杂志我是在杂志铺订阅的,对创业有很大的帮助。

有不少。例如《商界》、《创业邦》和《创业家》都比较适合创业者阅读,还有《经济观察报》也不错,在创业解读方面显得更为专业。这些都比较适合创业者学习创业经验,如果你想创业的话推荐你看上面几个。还有一些学术类期刊,适合发表论文的,如《科技创业月刊》。我同学投过《科技创业月刊》,属于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审稿发稿都挺快的。他们有个公众号可以直接在线投稿的,好像就是刊名的拼音(kjcyyk),你可以试试。

《经济日报》有最新最全的国家经济政策,《商界》,《成功》,《生意通》比较适合创业者阅读。

读者杂志创刊

是一本相当不错的杂志!《读者》是1981年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杂志。《读者》杂志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读者》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主要栏目《读者》 文苑:卷首语、文苑、书林一叶、幽默小品、原创精品;人物:人物、名人轶事;社会:杂谈随感、话题;人生:人世间、人生之旅、婚姻家庭、青年一代、两代之间;生活:心理人生、经营之道、理财;文明:在海外、他山石、历史一叶、文化茶座、人与自然、影像;家园:人与自然、生物世界;点滴:言论、漫画与幽默、意林、点滴;互动:智趣、读者·作者·编者;艺术:封面、美术插页、歌曲。

TOP 1《读者》《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1月,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原名《读者文摘》,1981年创刊时的《读者文摘》只有48页,而且是双月刊,新闻纸黑白印刷,售价三角。杂志创刊一年,发行量达到16万。1982年底,发行量达到42万。1983年,发行量突破136万。最后使用了《读者》一名。1993年第七期,《读者文摘》正式改名为《读者》。《读者》杂志发掘人性中的真、善、美,体现人文关怀。《读者》在刊物内容及形式方面与时俱进,追求高品位、高质量,力求精品,并以其形式和内容的丰富性及多样性,赢得了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读者的喜爱与拥护。发行量稳居中国期刊排名第一,亚洲期刊排名第一,世界综合性期刊排名第四。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中国期刊第一品牌。TOP 2《知音》《知音》杂志创刊于1985年。高举“人情美,人性美”的旗帜,坚持“篇篇可读、期期精彩”的精品办刊意识。 《知音》杂志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新闻纪实类杂志,创刊以来,一直坚持真实、及时、生动、独家地报道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报刊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发行量一路攀升,不断创造出辉煌。 《知音》中国期刊界的知名品牌,发行量居世界综合性期刊最新排名第六位。1985年1月创刊时为月刊,1999年1月在全国同类期刊中率先改为半月刊。TOP 3《中国国家地理》《中国国家地理》原名为《地理知识》。是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性的关于地理的月刊杂志。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其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 此书无论是从收藏、观赏、阅读等诸多方面都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本书极具阅读性、观赏性、收藏性于一身。无论对于从事专业地理的研究人员还是普通的地理爱好者或者中小学生都是很值得看的一本书。作为旅游爱好者,你需要一本了解各地景观的杂志。作为收藏家,你需要珍藏具有权威性的地理杂志。作为人文爱好者,你可以不出远门就会了解到不同地方的风俗。作为一名摄影达人,你将需要专业并且美观的杂志。作为历史的爱好者,你将需要权威的历史发展途径的杂志,最为一名商业人士,需要一本可读性很强的杂志提高自身修养的杂志。那么《中国国家地理》将带您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一个你所看不到的世界。TOP 4《南风窗》《南风窗》杂志1985年创刊。二十多年来一直坚持严肃的新闻理念,敏锐而深刻的新闻价值探索与判断,强调建设性与分寸感的务实新闻操作,形成了特有的品质和气质,形成了对社会问题特有的解读和视角,形成了特有的文采风格,因而,吸引了中国社会的主流人群,并得到读者认可,巳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南风窗》与共和国同行,深切关注中国社会的转型问题,以开放的心态透视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形势,紧密追踪中国政经领域和社会文化变革中的重大事件、热点难点、汇聚主流精英和人民大众的声音,提供有建设性的思考,形成推动中国社会前行的精神合力。TOP 5《新周刊》《新周刊》,“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创办于1996年8月18日,已形成包括《时代周报》、《香巴拉》、广州新锐贰千广告有限公司和广东飘壹代书刊发行有限公司在内的媒体方阵。创刊十五年来突飞猛进,已成为中国社会变迁最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新周刊》是读者眼中畅快淋漓的“观点供应商”,它始终给读者带来新鲜的撞击与概念,引导读者关注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趋势。阅读着《新周刊》成长的新锐青年,如今已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 《新周刊》所有特点中,到今天仍然有意义的一条,是具有收藏价值。你要问,为什么要具有收藏价值?这和中国人到现在买杂志不是买了就扔的消费习惯有关,所 谓“中国特色”,这就是在杂志市场的典型表现之一。所以我们以具备书的特征的形态给读者,首先是暗合这种消费心态。准确地说,我们在刊物和书之间找到了一 种合适的形态。 市场上可能有上百种影响产品形态的因素,剥离出来,一一分析,才能知道自己存在的市场逻辑。书的特征是上架子,《新周刊》目前仍是被收藏的同类杂志的老 大,我们完成了书都未必做得到的特点,如内容丰富,版式,图片及纸张等,表现形态超越了书。TOP 6《家庭》《家庭》原名《广东妇女》,创办于1982年,1983年1月起更名为《家庭》,1999年1月,增出下半月版,是中国国内第一家以恋爱、婚姻、家庭为报道和研究对象的综合月刊。 《家庭》本着在婚姻家庭领域里倡导精神文明、促进现代家庭生活方式的变革、竭诚帮助读者营造幸福美满的家庭这一办刊宗旨,不断强化精品意识和读者第一意识,注意刊物的思想力度和内容的厚实,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厚爱,《家庭》品牌日益深入人心,发行到海外27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一直稳居文化综合类期刊前茅。世界期刊联盟公布《家庭》的发行量在全球文化综合类期刊中排名第八。TOP 7《财经》秉承“独立立场、独家报道、独到见解”的理念,《财经》全面观察并追踪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大举措、政府高层的重要动向、市场建设的重点事件,及时予以分析和评论,对于资本市场在中国的成长变化更给予特别关注;对于海外发生的重大经济、时政要闻,《财经》亦经常派出记者现场专访,其报道以新闻的独家性和权威性见长。 《财经》杂志的领衔栏目“封面文章” 因深度报道堪称具有史实记录价值。其他重要栏目如“经济全局”、“资本市场”、“财经观察”、“观点评述”、“产业纵深”、“公司透视”等,每有真知灼见迸发,为业内好评。TOP 8《博物》《博物》是2004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出版的杂志,《博物》是《中国国家地理》青春版,是在CNG同一品牌下,依据读者定位不同而产生的两本杂志,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有益的补充。以青少年为主要读者对象,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勇于实践、博学广纳、探索求实的世界。杂志是一本面向青少年学生的自然人文综合知识类刊物,它提倡博物学的复兴,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勇于实践、博学广纳、探索求知。它集知识性、趣味性、互动性于一身,图文并茂,紧跟时代。内容广泛涉猎天文、地理、生物、历史等诸多领域,具有科学性、权威性、趣味性,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良性的引导作用。博物学强调主体的情感渗透,要去亲身体悟自然之整体性和玄妙。博物学以宽广的视野把自然看成一种密切联系的有机体,而我们人类只是此有机体的一部分。博物学将导致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艺术。TOP 9《Vista看天下》《Vista看天下》创刊于2005年,短短四年中,成长为中国第一本发行量超50万的新闻周刊,创造了中国媒体的“看天下模式”。 在《Vista看天下》中,没有沉重的表达,没有板起的面孔,只有独特的视角和精彩的言说,将过去10天发生在全球的最精彩故事呈送给读者。 《vista 看天下》主要以政治、历史、社会(包括财经)为主要内容,回顾精彩历史事件,报道和评论时政热点。也有关于文娱和日常生活常识及最新科技小发明介绍的文字,以及一些世界新闻趣图。《vista 看天下》的亮点主要是在于其对所陈诉的历史或政治事件十分客观,尽量让读者能以一个独立的观察者身份去省视一些事件,而不会受到撰稿者的主观感情左右,也就是说《vista 看天下》中所包含的撰稿者主观情绪很少。但对于一些主流道德观念所公认的事件评论,字词中也能感受到作者的讽刺,但仅仅只是一点,相较于一些报纸杂志不负责任地作一些偏激言论哗众取宠、不惜歪曲事实拿含混的字词误导读者来说,是相当难能可贵的。《vista 看天下》也不是一本因没有激烈言辞而显得很乏味的杂志,其向读者所展示的世界,正如其名字一样,能让人有透过这扇明窗一览天下的感觉。TOP 10《青年文摘》《青年文摘》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年出版总社主办,创刊于1981年1月,自2000年起改为半月刊,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青年杂志,单期发行145-150万册。 《青年文摘》是一本面向全国、以青少年为核心读者群的文摘类综合刊物,刊物集萃来自报纸、期刊、图书等大众媒体的名篇佳作,旨在为青少年打造一个丰富生动、健康向上的精神空间。刊物分上下半月刊(上半月刊红版,下半月刊绿版)、彩版( 半月刊 )。

《读者》杂志创刊于1981年3月,是甘肃人民出版社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文摘杂志。原名《读者文摘》,1981年创刊时的《读者文摘》只有48页,而且是双月刊,新闻纸黑白印刷,售价三角。杂志创刊一年,发行量达到16万,1982年底,发行量达到42万,1983年,发行量突破136万。然而《读者文摘》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1982年初,美国《读者文摘》来函指出:甘肃人民出版社使用《读者文摘》中文名是不正当的,不符合国际版权协定。中美两家《读者文摘》长达数年的版权之争从此开始。从1990年开始,中美两家《读者文摘》的版权之争再次升级。1992年美国《读者文摘》委托律师行致函中国《读者文摘》,要求停止使用中文商标《读者文摘》。 后为化解与美国《读者文摘》发生的版权纠纷,1993年3月号《读者文摘》刊登征名启示,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共收到应征信十万多封。信中提到新名有:读者、读友、读者之家、谈天说地、共享等等。最后使用了《读者》一名。1993年第七期,《读者文摘》正式改名为《读者》。《读者文摘》(Reader's Digest),美国杂志,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发行。1922年创刊,现每月发行。这是一本能引起大众广泛兴趣的内容丰富的家庭杂志。它所涉及的故事文章涵盖了健康、生态、政府、国际事务、体育、旅游、科学、商业、教育以及幽默笑话等多个领域。《读者文摘》是当前世界上最畅销的杂志之一,它拥有48个版本,涉及19种语言,并畅销于世界60多个国家。这份每月出刊的杂志文章风格简明易懂,内容丰富广阔,且多富含恒久的价值和趣味;同时,它还致力于为各个年龄、各种文化背景的读者提供信息、开阔视野、陶冶身心、激励精神。它所涉猎的主题有健康保健、大众科学、体育运动、美食烹饪、旅游休闲、金融与政治、家居与园艺、艺术与娱乐、商业与文化。其他固定的专栏还包括了笑话、谜语、测试、动画及读者来信。《读者文摘》是以通过为各个领域的读者提供他们所感兴趣的东西来吸引尽可能广大的读者群的。《读者文摘》1922年创刊时不是本名,后改名为《读者文摘》。“读者文摘”也是中国大陆《读者》杂志的曾用名,因与美国《读者文摘》发生纠纷,于1993年7月改名。 《读者文摘》杂志于2008年登陆中国,发行1-2期创刊号名为《普知》。

读者文摘是美国的刊物读者是中国的。中国的读者曾经也叫读者文摘因侵权不的不改了。

《历史杂志》创办者

1858年香港出版《中外新报》,是中国人自己办的近代第一份报纸。   咸丰八年(1858),中国第一家近代中文日报刊《中外新报》在香港创刊。它》改变了以往中国报纸所采取的书本形式,第一次采用西方的报纸形式进行编排。   初为晚刊,两天出版一次,后改日刊,以四开白报纸单张印刷。内容多以广告及各种商业消息为主。   创办人伍廷芳,时任英商《孖刺报》译员,借用《孖刺报》所购中文活字创办《中外新报》。代价是每月向《孖刺报》交纳印费,并免费为《孖刺报》刊登部分广告。   1912年后,报纸进行改革,增聘各地访员,开辟“谈瀛”、“粤声”等栏。因对军阀龙济光进行抨击,受到粤人欢迎,销数逾万。欧战时,反对中国参战,遭到港府从轻处罚。经此波折,稳健股东不想续办。1919年停刊。

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创建于1895年10月2日,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曾用名包括北洋西学学堂、北洋大学堂、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等。1951年正式更名天津大学。1895年10月2日,由光绪皇帝批准、盛宣怀出任学堂首任督办的 “北洋大学堂” 成立。天津北洋西学学堂自创办之始,就仿照美国的大学模式,全面系统地学习西学。例如,除汉文课和部分外语课外,其余所有功课都由外籍教习担任,要求学生外语基础好;教科书使用外文原版,用外语授课;学生实验所用的各种器具、设施都从美国进口等等。当时,天津北洋西学学堂被誉为 “东方康奈尔” ,它的教学计划、讲授内容与方法、教科书、教员配备,成为后来其他各地兴办新式大学的模式。 [1] 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初创就是综合性大学。从学制来看,头等学堂为大学本科,二等学堂为预科,学制各为四年,一名合格人才要经过八年培养: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分级设学之始。从专业设置来看,头等学堂分设律例、工程、矿冶和机械四学科。既有社会科学学科,又有自然科学学科,表明中国的高等教育从一诞生起,就与国家经济、政治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1] 北洋大学堂的创办,不仅推动了中国第一个近代学制的产生,为我国高等学校初创时期体系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更重要意义在于:它结束了中国延续长达一千多年封建教育的历史,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的航程。中文名北洋大学外文名National Peiyang University(民国时期)Imperial Tientsin University(北洋时期)创办时间1895年10月2日创办人光绪皇帝、盛宣怀学校类别综合性大学学校特色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校 训实事求是知名校友王宠惠、张太雷、徐志摩、马寅初、陈立夫所属地区中国天津目录1 学校简介2 创办者3 建校过程4 发展历程5 学制设置▪ 学制▪ 课程6 历史贡献7 荣耀8 大事年表9 历任校长学校简介编辑北洋大学北洋大学北洋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批综合性大学 [2] ,北洋大学创建于1895年10月2日(由1887年成立的呑纳学院改建而来),曾用名包括北洋西学学堂,北洋大学堂,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1951年北洋大学正式更名为天津大学。北洋大学的曾用英文名包括 Imperial Tientsin University(北洋时期)、National Peiyang University(民国时期)、Peiyang University(共和国成立后、更名为天津大学前)。创办者编辑盛宣怀盛宣怀说到北洋大学,就不能不提到它的创办者盛宣怀。盛宣怀(1844—1916),江苏常州人。早年曾中秀才,后经人推荐成为李鸿章的幕僚。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在天津经办洋务事业时,盛宣怀一直追随其左右。当时他认识到当时中国最缺乏懂技术、懂外语、懂管理的新式人才,而只会读经史、写八股的学究,在洋务事业中根本没有多大用处,传统的教育非革新不可。因此便下决心着手培养新式人才。最初他创办了一些附属于企业的技术训练班式的学堂,在短期内培养了一些具有中等技术水平的技术人员。但这些学堂在学制和课程方面都只重实用,理论和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随着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19世纪90年代初,盛宣怀开始提出要办正规的学堂,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1895年10月2日,由光绪皇帝御批,由盛宣怀出任学堂首任督办的“北洋大学堂”(学堂初名“天津北洋西学学堂”)成立了。盛宣怀对新式教育有自己的卓见。他给天津北洋西学学堂的学员定了严格的规则,最明显的就是要求学员一定要精钻本专业,不可心有旁骛,要循序渐进,不容紊乱,他认为打牢知识基础很重要,决不可“学无次序,浅尝辄止”。另外,他不赞成学员单纯学习外语,认为外语只不过是一种工具,学员要结合自己的专业学习外语,这是他有感于中国缺少高技术人才而提出的要求,事实证明很有道理。建校过程编辑1887年英籍德人德璀琳(Gustav Derting)他们在天津德租界的警察总部处後身东南一点的地方建造了一座德国日耳曼式风格的楼房作为敎学楼,亦称为天津「博文书院」。1892年,德璀琳在外国侨民中聘请了英国皇家学院毕业生丁家立於学院中创办补习班。数年後这个班学生的知识均达到了入学水平。成为近代中国的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发展历程编辑1896年,北洋西学学堂正式更名为北洋大学堂。盛宣怀像盛宣怀像(2张)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3月,西安临时大学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8年7月教育部指令国立西北联大改组为西北大学、国立西北工学院(由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今东北大学)、焦作工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与河南理工大学)合并组建而成)、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著力在天津西沽北洋大学原址覆校。此後,泰顺北洋工学院、北洋工学院西京分院、西北工学院和北平部(理学院院长陈荩民接受「北平临大第五分班」,建立北洋大学北平部)四校师生先後返津参加复校。为合并後的校名一事曾发生重大分歧。学制设置编辑学制天津北洋西学学堂自创办之始,就仿照美国的大学模式,全面系统地学习西学。例如,除汉文课和部分外语课外,其余所有功课都由外籍教习担任,要求学生外语基础好;教科书使用外文原版,用外语授课;学生实验所用的各种器具、设施都从美国进口等等。当时,天津北洋西学学堂被誉为“东方康奈尔”,它的 教学计划、讲授内容与方法、教科书、教员配备,成为后来其他各地兴办新式大学的模式。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初创就是综合性大学。从学制来看,头等学堂为大学本科,二等学堂为预科,学制各为四年,一名合格人才要经过八年培养。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分级设学之始。二等学堂“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公立中学堂”,招收13至15岁学生入学。从专业设置来看,头等学堂分设律例、工程、矿冶和机械四学科。既有社会科学学科,又有自然科学学科,表明中国的高等教育从一诞生起,就与国家经济、政治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课程北洋大学的课程设置:头等学堂课程分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有20余门课程,专业课分五个专业:工程学、电学、矿务学、机器学、律例学,共30余门课程。二等学堂主要课程有:英文、数学、朗读、各国史鉴、地舆学、格物书、平面量地法等20余门课程。历史贡献编辑北洋大学从1895年至1911年共有毕业或肄业生518人,其中资送出国52人(不包括自费留学生)。该校为我国近现代科技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奠基的专家学者,他们多为国家社会所倚重,对采矿、冶金、土木、水利、机械工程、铁路交通、财政金融、政法、外交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任课教师多为中外硕学鸿儒,尤以美、日、英、法、德、俄学者任主课,教材也多采用外文原版。此外,北洋大学堂还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保证能够实现培养高层科学人才的目的。由于治学严谨,校风朴实,当时北洋大学与哈佛、耶鲁相伯仲,毕业生可免试进入美国一流大学攻读研究生,因而被誉为“东方的康奈尔”。中共早期领导人张太雷,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五四”运动天津各界联合会副会长马千里,海牙国际法院大法官徐谟,著名诗人徐志摩等,都是北洋大学的学生。北洋大学堂的创办,不仅推动了我国第一个近代学制的产生,为我国高等学校初创时期体系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更重要意义在于:它结束了中国延续长达一千多年封建教育的历史,开启了中国近代教育的航程。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资料选编是一本由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出版时间是1996年,作者是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作 者天津大学校史编辑室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1996年页 数479 页定 价20 元装 帧平装ISBN9787561809136目录1 内容介绍2 作品目录内容介绍编辑为了配合对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的研究,提供可靠依据,编辑了《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资料选编》第一、二辑,分别于1991、1996年出版。这一时期(1895-1985)的校史资料对于研究中国近代、现代教育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北洋大学(天津大学)校史资料选编》第二辑包括1949-1985年的重要史料。这一时期的教育文件、教学档案与其它方便的文书档案较为齐全,大部分存于校史馆。……作品目录第七章 解放初期的北洋大学第八章 教育革命探索时期第九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第十章 向综合性大学发展时期

1858年在香港创办的《中外新报》,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

最早的国人自办报为1873年在汉口 由艾小梅创办的中文报<昭文新报>

  • 索引序列
  • 《创业者》杂志
  • 《创业者》杂志电子版
  • 《创业者》杂志在线阅读
  • 读者杂志创刊
  • 《历史杂志》创办者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