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力学学报主编

力学学报主编

发布时间:

力学学报主编

杨桂通刚回国时,全家挤在一间不足15m2的房间里,在这小小的斗室,他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当时,塑性动力学在我国刚刚起步,他是最早开展这一领域研究的少数学者之一。他没有辜负党的培养和人民的期望,在事业上不懈地追求,时刻关注国际学术动向,图书馆、期刊室成了他每天必去之地。馆员们看到他聚精会神,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心中十分敬慕,常常递过一杯热水。他经常前往兄弟院校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学活动,出差途中总是手不释卷,回到家中拂去桌面上的灰尘便又开始紧张的推演。有耕耘,就有收获,早在1965年,他首先证明了塑性动力学中一个新的广义变分原理,使塑性动力学问题的求解有了更广泛的理论依据。其后,又进一步证明了一组考虑初始条件在内的塑性动力学广义变分原理,给出了一组考虑应变率效应在内的小变形及大变形塑性动力学的极值原理及相应的计算方法。这一系列的理论成果,奠定了计算塑性动力学的基础。他的研究工作十分注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服务、为生产工程建设服务。邢台地震以后,他组织了一个研究小组开展结构抗震理论的研究,承担了国家抗震研究工作的任务,对多层框架的平扭耦联的地震力分析及结构抗震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由于他在塑性动力学和生物力学方面的重要成就,在国内外学术界颇有影响,1986年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现任《力学学报》编委、《固体力学学报》主编,《应用数学和力学》常务编委等。曾应邀在美、加、日、英等国多所大学讲学,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并担任会议的组织领导工作。40年来,杨桂通教授为太原工业大学的建设和山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推动我国力学学科的进步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曾多次获得山西省优秀教师、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他已年过花甲,两鬓斑白,却锐气不减,仍在呕心沥血,为祖国“四化”建设事业培育人才。

从海外学成归来,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钱学森  钱学森(11-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您好,小编认真整理了该杂志的简介如下,希望有所帮助:《力学学报》由首任主编钱学森等创刊1957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主办。《力学学报》是力学学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报道在理论和应用力学所有领域里,在理论、方法和实验方面的研究进展。期刊鼓励发表与力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力求成为力学与其他工程和科学分支的桥梁,成为有助于中国力学年青学子成长和推动与中国重大工程建设合作的平台。从2012 年开始,学报将提供四个栏目: 1 、特邀论文,2 、全文,3 、快报,4 、对近期在本刊发表论文的讨论。

力学学报主编是谁

就是外审意见回来后,主编一起讨论决定是直接退稿,还是退修。一般上主编会是几个月一次的,错过了就又得等几个月了,祝好运~

洪友士,博士,1951年7月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力学所学位委员会主任。曾任中科院力学所所长(1998-2006),副所长(1994-1998)。主要学术兼职:“Fatigue & F Engng M & S”主编; “Acta Mechanica Sinica”,《力学学报》,《力学进展》,《中国科学G辑》副主编;《固体力学学报》,《机械强度》,《应用数学和力学》编委;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力学学会秘书长(1994-1998)、副理事长(1998-200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力学学报主编终审

就是外审意见回来后,主编一起讨论决定是直接退稿,还是退修。一般上主编会是几个月一次的,错过了就又得等几个月了,祝好运~

您好,小编认真整理了该杂志的简介如下,希望有所帮助:《力学学报》由首任主编钱学森等创刊1957年,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力学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主办。《力学学报》是力学学科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报道在理论和应用力学所有领域里,在理论、方法和实验方面的研究进展。期刊鼓励发表与力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研究成果,力求成为力学与其他工程和科学分支的桥梁,成为有助于中国力学年青学子成长和推动与中国重大工程建设合作的平台。从2012 年开始,学报将提供四个栏目: 1 、特邀论文,2 、全文,3 、快报,4 、对近期在本刊发表论文的讨论。

力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嵇醒,字觉非,1930年6月6日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今常熟市)的一个小镇上。其曾祖父嵇问耕好读书,通西学,身体力行倡导“读圣贤书期实践,通中西学是真才”,在当地颇有声望。他早年痛恨清廷腐败,力主维新,轻官就商,经营米业,开设了永丰新米行及分店,并任上海常昭米业公所的地方董事。嵇醒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嵇醒幼年家道衰微,15岁时,随家迁居上海,就读于育英中学。嵇醒发奋读书,成绩优异,名列前茅,被同学誉为“敏慧好学,志在工程”。1948年,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水利工程系,后转入机械工程系,开始接受近代工程技术教育。当时,一大批著名教授的学识和风范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深深地影响了他。沈德滋讲授的物理、朱公瑾讲授的数学、楼鸿棣讲授的机构、金悫和朱城讲授的力学、沈三多讲授的设计、陈大燮讲授的热工和黄叔培讲授的汽车等课程,都使他至今难以忘怀。另一方面,那时的上海交通大学又是上海进步学生运动的发源地,风起云涌的爱国学生运动产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这强烈地撞击着嵇醒的心灵,他开始思考寻觅自己的人生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嵇醒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学生的各项政治活动,认真钻研马列主义和毛主席著作,决心跟上时代的步伐,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精力。1952年,嵇醒大学毕业,留校在材料力学教研室担任助教。从此他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力学研究和力学教育。那时正值我国高校实行院系调整和教学改革,为适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人才需要,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一年以后,嵇醒就走上了大学的讲台,独立担任材料力学课的讲授,那时他才23岁。他第一次讲课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后他又刻苦钻研教学内容,不断改进讲授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不久他被提升为讲师并兼任材料力学实验室副主任。三年中他为实验室增添了大量的新设备,编写实验课讲义,准备了许多新的实验,做了大量的工作。1956年,嵇醒随上海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到西安,担任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力学实验室主任。1957年,为加速培养我国的工程力学专门人才,我国老一辈著名力学家在清华大学创办了工程力学研究班。嵇醒到工程力学研究班担任教员并参加研究班的学习。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名师荟萃,在这里他听到了钱伟长的应用数学、郭永怀的流体力学、杜庆华的弹性力学、李敏华的塑性力学、黄茂光的板壳理论等课程。他还听到过一次钱学森的讲话,并协助张维指导课题研究。在这些著名力学家的直接指导下,他的力学知识和素养有了全面的提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应用力学学术思想的教育,并树立了力学要为工程服务的思想。可以说力学研究班的这两年,成为他事业的新起点。 1959年,嵇醒从工程力学研究班回到西安交通大学,便投入到创办工程力学新专业的工作中。他一边承担专业课的教学工作,一边负责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和组织实施。1962 年,他担任了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应用力学教研室副主任。随着改革开放时期的到来,嵇醒得到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好机会。1979年,刚刚恢复教师职称的评定工作,嵇醒就被提升为副教授,并担任弹塑性力学教研室主任。1980年,嵇醒作为访问副教授公派赴美国特拉华大学(University of Delaware)机械工程系工作一年,从事复合材料力学方面的研究。他还考察了美国力学研究和力学教育的水平、方法和条件,并与不少外国学者建立了学术联系和友谊。1981年回国后,嵇醒被提升为教授,1983年,担任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主任,兼任新创建的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他既抓教学又抓科研,更注意力学系的团结和潜力的发挥。在他任期内,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取得了显著的进展。1986年他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固体力学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1985 年,嵇醒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89年,嵇醒调到同济大学,任工程力学系教授、复合材料力学与结构研究所(室)所长,1992 年,任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在同济大学他一如既往地勤奋工作,孜孜不倦地攀登新的力学高峰。近年来,嵇醒还先后担任过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1986 年至1994年)、力学学会复合材料力学专业组组长(1986年至1991年)、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91年至今);上海市力学学会常务理事(1991年至今);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兼复合材料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1989年至今);国家教育委员会工程力学教材委员会副主任(1984年至1990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力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990年至1995年);《应用力学学报》主编(1985年至1988年);《上海力学》主编(1991年至今)。嵇醒在力学研究和教育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了44个寒暑,他在科研和教学方面卓有建树,是我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力学家和力学教育家。从他这44年走过的历程也可以追溯到我国在这一时期力学发展的踪迹。

陆启韶,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学院教授,一般力学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和非线性动力学与稳定性专业组组长,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非线性振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力学学报》和《力学进展》常务编委、《非线性动力学学报》副主编、《航空学报》和《振动工程学报》编委,“Cognitive Neurodynamics”和“I J C M”编委,“Mathematical Review”评论员。

周恒,著名流体力学专家。祖籍福建省浦城县。他的父亲曾任中学数学教员。1937年日本侵略军进犯上海,父亲率全家迁往南昌,后迁赣州、衡阳、桂林、贵阳及重庆等地。在颠沛流离的岁月里,周父告别了教书生涯,改行在电力公司做高级职员。他深知求学的重要性和艰苦性,不断督促周恒及两位姐姐努力求学,每到一地都尽力为孩子们选择最有名的学校就读。1945年抗战胜利,周恒转入重庆南开中学高二班,最喜欢的课程是“数、理、化”。动荡的岁月锻炼了周恒的自立能力,11岁就独自一人住在离家百里外的中学读书,并取得当时名额很少的奖学金。1946年读完高中二年级后,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自学完高三的主要课程,同年考上了北洋大学化工系。第一学年结束时,便获得奖学金。大学二年级时,听赴美归来的教师及工程师介绍美国兴建水利工程的情况后,十分振奋,感到水利是国家的命脉,就转到水利系就读。周恒学习从不硬记硬背或“突击”熬夜,而是力求理解。有了问题,尽力靠自己反复思索寻找答案。考试完后,常常自我检验,从而得知自己答案的对错。1950年,他以全班第一的成绩毕业于水利系。之后,留在北洋大学(后为天津大学)任助教。1952年,周恒被调到力学教研室工作。力学,是一门内容广泛的学科,对在大学只学了三四门力学课程的周恒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他利用业余时间,按前苏联数学力学系的计划,自学了大部分课程,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周恒爱读书,读书涉猎范围很广,不仅看自然科学书籍,也看马列著作和中外小说。1980年,周恒担任天津大学应用力学教研室副主任,1983年升任力学系主任,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定为博士生导师,他讲课深入浅出,组织严密,条理清晰,深受学生欢迎。他认为,人要成才,思想要活跃,不迷信教师和书本,也不迷信权威,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搞好教学又要搞好科研。80年代以来,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1名,硕士研究生21 名。1984年,他被任命为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1986年任院长。他十分注重抓学风建设和学术梯队建设。在周恒和学校领导的共同努力下,研究生院的工作很有特色。在天津大学研究生院,1984年9月即在全国第一个倡导建立青年科学基金,着手培养学术带头人。早于1985年即严格实行了硕士导师资格审查标准。在掌握学位质量上,实事求是,严格要求,不徇私情。1991年,经国家教委严格审查后,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又成为全国仅有的10所在职人员授予硕士及博士学位资格免检的院校之一。周恒现任亚洲流体力学大会委员会副主席,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他担任《中国科学》、《科学学报》编委,《力学学报》、《应用数学和力学》常务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力学学科评审组组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力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之一,国家教委工程力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学院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开放实验室及国家湍流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他还任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和天津市政协常务委员。1993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9年度全院共发表论文844篇,包括《SCIENCE》与《NATURE》论文2篇,SCI检索论文170篇,EI、ISTP检索论文14篇,国内核心论文536篇,国内外一般性刊物122篇。出版中文专著26部,外文专著1部。2009年与2008年相比,发表论文总数增长了12%,发表高水平论文的数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中国地质科学院年度发表论文数量统计分布图主办学术期刊及年度发表论文情况中国地质科学院及挂靠学会主办了9种学术期刊,包括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报》、《岩矿测试》、《中国岩溶》、《地质力学学报》。《地质学报》英文期刊为SCI检索刊物,《地质学报》中文版、《矿床地质》为CA收录刊物,其他绝大部分院办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2009年,在“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的支持下,全院9个刊物:ACTA GEOLOGICA SINICA、《地质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岩矿测试》、《岩石矿物学杂志》、《中国岩溶》、《地质力学学报》建起了网站,实现了办公手段的现代化。以中国地质科学院9个刊物为依托,联合《地质通报》、《岩石学报》、《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湖泊科学》、《自然科学进展》、《地质与勘探》、《地球科学》等兄弟刊物,成功搭建“中国地学期刊网”,成为融办公系统与数据查询、分析功能为一体的专业数据库系统,也是目前国内科技期刊界最早建成、容纳单学科期刊最多的网站。《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GEOLOGICA SINICA):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22年,原名《中国地质学会志》,现为双月刊,2006~2009年连续4年荣获中国科协A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全国仅5个)。近年来,《地质学报》(英文版)在国际化的进程中步伐大大加快,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地质科研的重大突破和国际水平。《地质学报》英文版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2009年《地质学报》(英文版)荣获中国期刊协会评选的“新中国数字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编辑部主任郝梓国同志荣获“新中国数字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人”称号。《地质学报》(英文版)年,《地质学报》(英文版)取得的亮点主要有3个方面:(1)发挥科技期刊的导向作用,第4期紧急登载的汶川地震一周年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引起了地质学家的高度关注。据BLACKWELL网站统计,阅读率从每月500多次,提高到6500余次。董树文等发表有关汶川地震破裂、应力变化及影响因素、地震机理的论文全文下载量101次,摘要浏览量34次;徐锡伟等发表有关地震位移的论文全文下载量为67次,摘要浏览量53次。《地质学报》(英文版)2009年文章国外下载量(WILEY-BLACKWELL公司提供)“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专辑国外高浏览量文章(WILEY-BLACKWELL公司提供)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2)阅读、引用本刊论文的读者越来越多。据2009年JCR公布ACTA GEOLOGICA SINICA英文版影响因子为431,引文频次为1312次。在被SCI收录的256种国际地质刊物名列第110名;有110余种国际刊物引用《地质学报》英文版文章,引用2次以上的有70余种,包括世界著名刊物SCIENCE,表明本刊登载的论文水平基本上与国际刊物接轨。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国际著名刊物Science引用本刊论文情况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3)刊物的国际影响不断提高。截至2009年底,国外收录本刊的数据库、网站达22家,其中国外数据库达16家,包括著名的《SCI》、《CA》、《GeoRef》、耶鲁大学图书馆网站、法国地质学会网站等,国际网站和数据库对《地质学报》英文版的介绍,为我刊走出国门、奔向世界做了很好的铺垫。据中国国家图书馆文献检索室提供的检索报告,截至2009年2月收录本刊的数据库等已达22个。它们是: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3)中国《万方数据库》;4)中国《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5)香港大学图书馆网站;6)中国地学期刊网;7)SCI《美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网络版》;8)CA《化学文摘》;9)GeoRef《美国地质文摘》;10)TULSA(Petroleum A);11)Earthquake Engineering A;12)Current Contents Search;13)ICONDA-Intl Construction;14)Inside Conferences;15)Civil Engineering A;16)耶鲁大学科学图书馆网站;17)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网站;18)澳大利亚网上博物馆网站;19)法国地质学会网站;20)SJR网站(国家不祥);21)The Open University网站(国家不祥);22)Blackwell出版公司网站。《地质学报》中文版《地质学报》(中文版)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其前身为《中国地质学会志》,是中国最早的科技期刊之一。它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的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方面的最新、最重要成果为主要任务,兼及新的方法和技术。《地质学报》现为月刊,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陈毓川院士。《地质学报》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2006~2008年连续3年赢得中国科协B类精品期刊工程资助,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08年度影响因子为566,总被引频次为2013次,影响因子在全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位居第26名。2009年度发表论文175篇,共2032页。《地质学报(中文版)》《地质论评》由挂靠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中国地质学会主办,创刊于1936年,一直以爱国、争鸣为办刊宗旨。刊头图案,缺右上残左下,为创刊之时东北遭侵吞,西南被蚕食,一直沿用至今,表达了我国地质学家的忧国爱国之情。《地质论评》现为双月刊,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纪舜院士。《地质论评》多次获得科技部、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表彰,入选2001年中国科技期刊方阵,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2007年赢得“中国科协精品期刊工程”的C类资助,2009年度被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是国内外多家文摘或数据库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统计中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一直名列前茅,2008年度影响因子为393,总被引频次为1702次,影响因子位居中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的第48位。2009年度共发表正式论文94篇,发表了6条通讯资料和16条中国地质学会和中国地质界的消息报道,共计912页。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2009《地质论评》《地球学报》是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地球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美国《CA》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主要刊登古生物、地层、岩石、矿床、矿物、构造、第四纪地质、同位素、地球化学、物化探、遥感、水文、石油地质与石油工程等基础类地质研究及其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等科技论文或者综述性论文,现已成为全国地学界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期刊之一。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本刊除印刷版外,还被编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被“中国期刊网”收录,已入网“万方数据数字期刊群”,2009年与兄弟刊物完全实现了网上办公功能。自2001年起《地球学报》改为大16开本,双月刊。主要设有学术研究、综述与进展、技术与方法等栏目。2008年,《地球学报》总被引频次1064次;影响因子940,在全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138位。2009年度发表论文98篇,共883页。《地球学报》《地质论评》《地球学报》《矿床地质》由中国地质学会矿床地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的双月刊,创刊于1982年。是中国唯一报道矿床学最新研究成果的期刊,内容包括矿床地质特征及与矿床有关的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和科学实验成果及新技术、新方法。被ChemicalAbstracts、CSATechnology ResearchDatabase、Pecbepamuвн\blûжypнa (俄罗斯文摘杂志)、《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化期刊——期刊论文库》、《数字化期刊——期刊引文库》、《中国地质文摘》、《全国报刊索引——自然科学技术版》、《有色金属文摘》和《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等检索期刊及数据库收录。根据《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矿床地质》在近几年科技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序中名列前茅。2008年度影响因子为891,总被引频次为1233次,影响因子在全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排名第10名。2009年度发表论文81篇,共866页。《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杂志》《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学杂志》由中国地质学会岩石学专业委员会、矿物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创刊于1982年。2005年起改为双月刊,现任主编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侯增谦研究员。《岩石矿物学杂志》主要报道岩石学、矿物学各分支学科及有关边缘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创造性和综合性研究成果,岩石和矿物鉴定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以及与有关的最新地质科技信息。《岩石矿物学杂志》是国内外多家检索系统和文摘的源期刊。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8年度的影响因子为775,总被引频次为722次,在我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217名。2009年度共发表论文72篇,共694页。《岩石矿物学杂志》《岩矿测试》是中国地质学会岩矿测试专业委员会和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共同主办的分析测试技术科技期刊,创刊于1982年,主要报道国内与分析科学、资源环境、地球科学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和新设备等研究成果、动态、评述及相关实践经验。曾获国家级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地质矿产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北京市科技期刊四通杯全优期刊奖,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三等奖。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目前被美国《化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等国内外15家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8年度的影响因子为735,总被引频次为579次,在我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242名。2009年度共发表论文127篇,共604页。《岩矿测试》《岩矿测试》《中国岩溶》创刊于1982年,由中国地质科学院主管,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主办的我国唯一公开出版的岩溶学术刊物,同时也是我国地学领域中最富学术影响力的科技期刊之一,曾多次被评为广西优秀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期刊、全国中文科技期刊,并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Ref)、波兰哥白尼索引(IC)、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等国际著名的文献检索数据库收录。创刊近30年来,《中国岩溶》始终坚持“争创名牌,构筑精品”的办刊理念,依托我国岩溶优势,突出特色栏目建设,严把质量关,刊物的学术影响力不断增强。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统计中,2008年度的影响因子为617,总被引频次为534次,在我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373名。2009年度共发表论文65篇,共440页。《中国岩溶》《地质力学学报》1995年创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的来源期刊,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源期刊;是“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期刊,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和CNKI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是反映地质力学研究所科研成果的对外窗口。主要报道地壳运动与大陆地质构造及其动力机制等方面的前沿动态和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同时关注矿产资源、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环境变迁规律等方面的应用科研成果。刊物的引用率和影响力逐年提高,2008年度的影响 因子为651,总被引频次为335次,在我国6000余种科技期刊中影响因子位居第333名。2009年度共发表论文40篇,共421页。《地质力学学报》《地质力学学报》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主编

1 孙钧,吴逸群岩土介质中应力波传播问题的有限元法分析岩土工程学报2 孙钧,侯学渊上海地区圆形隧道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土木工程学报3 孙钧地下抗爆结构有限元数值分析的若干课题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4 孙钧,侯学渊主编《地下结构》上、下册(专著),北京:科学出版社5 孙钧,章旭昌软弱断层流变对地下洞室围岩力学效应的粘弹塑性分析岩土工程学报6 孙钧,汪炳鉴主编地下结构有限元法解析(专著)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7 孙钧,黄伟岩石力学参数弹塑性反演的优化方法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8 孙钧,蒋树屏,袁勇,黄宏伟《岩土力学反演问题的随机理论与方法》9 孙钧《地下工程设计理论与实践》(专著),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52年7月,根据我国铁路建设的发展需要,铁道部在唐山铁道学院(今西南交通大学)建立了桥梁隧道系,至1954年上半年,由高渠清组建了全国第一个隧道及地下铁道教研室,并由他担任主任,从桥隧系选拔了一批优秀的学生攻读该专业。当时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与国际上差距很大,从理论上与实践上都缺少可供借鉴的资料,再加上当时我国在科技上没有与西方先进国家交流的外部环境,因此困难较大,但他服从组织决定,担负起了这项任务。他首先改善师资条件。教研组内成员都是由其它组调来的青年教师,大部分不熟悉隧道专业。他广泛收集资料,依靠教研室全体教师,翻译了前苏联出版的一系列教材,聘请前苏联专家来校讲学,组织大家学习专业知识,积极钻研科学理论。他还组织青年教师深入施工现场,结合生产实际进行学习,在很短的时间内开出了“山岭隧道”课程及课程设计,还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开出了“山岭隧道”的毕业设计。他主编出版了我国第一部隧道专业教材《山岭隧道》。1956年他开始招收研究生,对教学及科研中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探讨。他提出了迅速发展我国隧道技术科学的全面规划,争取使我国隧道技术科学的水平尽快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从而形成我国隧道学科的基础。1954年,我国第一批隧道专业的学生毕业,他们很快成为全国铁路各设计院及工程局隧道方面的骨干。1956年以后,隧道专业毕业生源源不断地分配到全国隧道和地下铁道建设主战场,成为修建隧道和地下铁道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国内其它高等院校和设计,施工单位的一批教学和技术骨干到唐院进修和培训。当时高渠清教授领导的隧道及地下铁道教研室,实际上已成为我国隧道和地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和摇篮,奠定了我国隧道技术发展的基础。 隧道专业在高渠清的主持下逐步发展提高,1980年国家批准该专业设立博士点,他也成为我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他先后培养了数十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并与日本名古屋大学、德国不伦瑞克大学、加拿大的艾伯塔大学等联合培养中外博士研究生。在他培养的研究生中,有的已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勘测设计大师,博士生导师,学科带头人,各工程局、设计院的总工程师,各城市地下铁道建设的负责人等。他还兼任了铁道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方交通大学、长沙、兰州、石家庄、上海铁道学院兼职教授,国际隧道协会《隧道及地下空间利用》杂志编委,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地下工程》、《地铁与轻轨》等杂志编委,《工程力学》杂志常务编委等职务。1987年他作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土木工程编委会委员,参加了土木工程卷的编撰工作。他最早参与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学会的筹建工作,是该学会的创始人之一。自1979年中国隧道工程学会成立起,高渠清教授连续担任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理事长,并与国际隧道协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1983年,他经过竞选成为国际隧道学会的11名执委之一,对促进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友好往来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在隧道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甚大,施工进度仅为平均单口月成洞10至20米左右,铁路隧道总长度仅160多公里,没有一条城市地铁线路。面对我国一片空白的隧道理论和落后的隧道施工技术,高渠清教授同他领导的隧道教研室不断努力,潜心钻研,在认真总结我国施工技术的基础上,拓宽研究领域,提高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理论和技术。专业创立之初,他在编写《山岭隧道》教材衬砌计算一章中,总结了当时苏联的经验及我国在隧道设计中的实践,对衬砌围岩压力状态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对计算方法提出了一些建议,写了《地下建筑物衬砌的计算理论》一文。在20世纪60年代,他又深入研究此专题,在指导研究生的同时,又在实验室开展了地下结构试验工作,完成了变形与破坏试验,并分别与研究生王梦恕、彭长生合作写了《圆形衬砌在松散地层中的作用》、《松散介质中整体式圆形混凝土衬砌的破坏研究》两文。这两篇论文在地下结构试验工作中,开拓了新领域。在衬砌内力分析的基础上,他与助手程振延合作写了《偏心受压构件受力破坏过程的分析及其承载能力的估计》一文。在综合分析以上研究成果基础上,高渠清写了《论地下结构物计算理论的演变及研究方向》一文,文中讨论地下(基础)结构物计算理论的演变及研究方向,总结了已有成果,指明了发展道路。 1977年,他在铁路系统,率先提出岩石力学的研究方向,对“岩石本构性能”、“岩石流变本构关系”、“数值计算在隧道结构分析上的应用”、“相似材料模型试验”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岩石力学研究的基础,并率先在高等学校成立“岩石力学研究所”,任第一任所长。把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以“经验”为基础的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提高到“岩石力学”理论的新水平。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渠清先后与一些国外机构进行合作,对“隧道及地下铁道理论分析及设计、施工新技术的开发”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与法国里昂地铁公司合作进行了“地铁开挖方法的改进方案”的研究,与联邦德国不伦瑞克大学合作研究“数值分析在隧道结构上的应用”,与联邦德国HOCHTIEF公司进行“隧道施工方法”的研究,与加拿大艾伯塔大学岩土组合作进行“修建地铁工地量测”及“控制设计与施工”方面的研究。与日本名古屋大学土木系岩土组合作进行“理论分析研究在隧道工程上的应用”的研究等等。他在国际隧协机关刊物《隧道及隧道工程》、《隧道及地下空间技术》上发表的三篇论文:《中国隧道》(1988年)、《中国上海地下工程的建设》(1990年)、《中国地下铁道》(1990年)分别于1989年和1991年被美国《工程索引》(EI)收录。他在1982年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年会上作的关于“隧道及地铁修建状况”的报告,被当时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领导选为决策参考文献。1978年,我国迎来了经济建设的高潮,他借此东风,将一些国外的先进技术向国内作广泛介绍,到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合肥、杭州等十几个城市及单位作学术报告,为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的普及作出了贡献。他在繁忙的教学、科研之余,积极参与、关心国家隧道及地下工程项目的建设。1954年起为我国铁路各个时期的长隧道,如秦岭、凉风垭、关角、关村坝、大瑶山等隧道进行了技术咨询和顾问。多次主持和参加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中的重大工程项目的研讨、审查及决策。1958年起为上海黄浦江第一条越江隧道的方案比选、设计、施工等进行技术咨询。20世纪50年代末,他作为顾问参与了我国第一条地下铁道——北京地铁的设计工作,为北京地铁路网规划、设计及施工等提出许多意见及建议。之后,他参与了上海、广州、南京、天津、青岛等城市地铁论证及设计、施工方案研究及评估等工作。在这些工作中他曾利用担任国际隧道协会执委的身份,借鉴在十几个先进国家的会议交流及考察所得到的先进理论、技术及施工经验,并根据我国的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积极推广施工新技术。他曾主持鉴定了上海隧道公司的“劈裂灌浆”新技术,主持了对西坪隧道在国内第一次采用新奥法成功的技术鉴定工作,参加了铁道部科技局主持的“喷锚支护在隧道修建中的应用”的鉴定工作,使喷锚支护的应用得到推广。他还参加了成渝一级公路缙云山隧道施工方案的讨论。在北京地铁复兴门折返线及西单车站的修建中,在施工方法研究上他主张并支持了浅埋暗挖法,指出技术及经济上的可行性,现在这种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施工中,改变了过去那种影响市容和城市交通的明挖施工法。他还多次到施工工地考察,并兼任了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地下铁道办公室国家专家小组成员,中国地下铁道工程设计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顾问,北京地铁工程局、广州、南京、青岛地铁筹建处,铁道部第二设计院、铁道部第四、十六工程局等单位技术顾问。他为我国隧道及地下空间技术从幼小走向成熟做出了重要贡献。 20世纪80年代前,国际隧道工程界对中国的隧道及地下工程状况十分陌生,高渠清走向国际隧协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全世界了解中国。1979年,高渠清作为中国土木学会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国际隧协第五届年会及学术报告会,会上他用流利的英语,作了“中国隧道建设情况”的报告,让世界第一次了解了中国的隧道建设成就,受到国际友人的好评。他们说,没想到中国修了那么多隧道。1983年5月在波兰华沙召开的国际隧道协会年会上,他作了“中国铁路隧道的发展”的学术报告,引起了与会者的兴趣,受到代表们的称赞。会上他通过竞选,成为该协会核心组成员——国际隧道协会执行委员,1985年9月在捷克布拉格召开的国际隧协年会上他再次当选为执行委员。在担任执委期间,他在历次国际隧协年会及其它国际性学术交流会上作了有关技术报告并发表论文,积极宣传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的新技术,新成就。他还针对国外有些人想到中国投资,对中国工程不了解的情况,在第16届年会上向到会人员作了“中国工程合同发展概况”的报告,受到欢迎。他还向世界介绍了中国北京、上海等地地铁发展情况,惊动了国际隧道界,大大提高了我国在国际隧道界的声誉和地位。他在担任国际隧协执委期间与国际隧道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以推动我国隧道建设的发展,提高隧道建设水平。他的足迹遍布美、英、德、日、加拿大、波兰、挪威、西班牙、捷克等国家。他在走出去的同时也请进来,邀请国外学者来中国进行学术交流,他曾在中国主持举办了3次国际性学术交流。1987年国际隧协第15届年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会议议程之一是决定国际隧协16届年会的召开地点。高渠清因故未能参加这次年会。但在此期间经他多方努力,积极做工作,终于使国际隧协第15届年会做出了1990年在中国召开下届年会的决定。由于1989年国内“六·四”事件,国际隧协执委会曾拟改变在中国召开年会的决定。高渠清天天看报纸,把所载关于“六·四”后中国政府的政策,各国同我国改善关系情况的报道剪下来,加上自己了解的情况,译成英文,带着它们专程到德国参加了一次执委会。利用会议空隙时间,他专门与执委会主席、副主席谈了一个上午,把剪下来的报纸给他们看,向他们介绍中国政局情况。会议秘书长,一位德国人问他,要不要在会上讨论一下是否在中国召开第16届年会的问题。他断然回答:不用讨论了,这是1987年年会通过的。他用有力的事实、流利的英语和诚恳的态度,终于说服了两位主席,使他们打消了对中国的顾虑。1990年9月,国际隧道协会第16 届年会如期在四川成都西南交通大学举行,来自世界31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中外隧道专家、学者云集成都,进行学术交流与合作。会议收到国内外350篇论文,与会专家认为论文学术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各国专家表示要与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界进行进一步交流与合作。会议的论文集,由高渠清任主编。国内提交的几十篇论文,基本上是经过他审查、修改后定稿的。这次会议,对高渠清来说,还有一个特殊的意义,就是对他作为我国隧道专业创始人之一的40年讲坛辛勤耕耘的大检阅,因为他欣喜地看到参加这次会议的200多名国内学者中,很多是他的学生。由于他的学术成就和声望,他被频繁邀请出国访问、讲学,多个国家的隧道协会邀请他出席年会作学术报告,英国、德国、日本、捷克、加拿大、挪威等国大学邀请他前往讲学和联合开展专题研究。1986年6月,他被邀请参加了日本青函隧道的通车典礼,并主持了学术报告的综合讨论会,1988年6月,他受联邦德国布伦瑞克、汉诺威、卡苏等大学邀请,参加了布伦瑞克大学博士论文答辩,并在这些大学作了有关“推广地铁建设新技术”等报告。7月,英国隧道学会邀请他参加年会,并作了“中国隧道及地下铁道实施新技术的成果”的报告,会上,他广泛回答了与会英方人员提出的有关新技术及经济效益的大量问题,并受该学会主席邀请参加该会为荣誉会员。9月,他应加拿大艾伯塔大学邀请到该校讲学一年,担任岩土专业博士生“隧道及地下工程”课程的教学工作,并担任该校两个博士生的论文指导及答辩工作。在加拿大期间,他又受安大略伦敦大学的邀请,到该校讲学,为岩土专业教师、访问学者及研究生作了“在软土中修建地下铁道的技术”的报告。在此期间,他接受加拿大岩土学会,隧道学会邀请,参加其学术交流会,并作了“中国地铁现状与展望”等三个学术报告。他还在1990年3月受日本隧道学会邀请,参加该学会成立15周年大会,并作了“中国隧道及地下铁道修建技术的发展及经济效益”的报告。

  • 索引序列
  • 力学学报主编
  • 力学学报主编是谁
  • 力学学报主编终审
  • 力学学报编辑部主任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主编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