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西北地质编辑部地址在哪

西北地质编辑部地址在哪

发布时间:

西北地质编辑部地址在哪

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队伍分布在以下部门:  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管理  2、各地质勘查局、各有色地质勘查局、各煤田地质局、各核工业地质局、各冶金地质局  3、中国地质调查局: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4、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冶勘总局):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涿州):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6、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7、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  8、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9、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10、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隶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  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即新星石油有限公司)  1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为主)  14、中国盐业总公司(即中盐勘察设计院)  15、延长油矿管理局(陕西省)  16、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地质院校: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北京)  2、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  3、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  4、长安大学(原西安地质学院)  5、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  中国海洋大学(原山大地矿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  (一)将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归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并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  (二)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国土资源部所属的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的事业单位。具体职能和编制由国土资源部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审定。  (三)各工业部门所属地质勘查队伍要根据不同情况积极推进改革。冶金、有色、轻工、化工、建材等部门所属的地质勘查单位,可以从各自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改组为企业或进入企业集团,具体实施方案由国家经贸委与各工业局研究确定。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可以从所属地勘队伍中保留一支从事放射性矿产勘查的精干队伍,其余与原地质矿产部所属地质勘查单位同步进行属地化、企业化改革,具体实施方案由国防科工委研究确定。武警黄金地质勘查部队的改革,按照中央军委和国务院的有关决定执行。轻工局所属部分地勘单位,并入中国盐业总公司。  一、地质部地勘系统  中国地质调查局:2001年成立,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天津地质研究所(天津地调中心)  沈阳地质研究所(沈阳地调中心)  南京地质研究所(南京地调中心)  宜昌地质研究所(宜昌地调中心)  成都地质研究所(成都地调中心)  西安地质研究所(西安地调中心)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全国地质资料馆)  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博物馆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法技术研究所  勘探技术研究所  探矿工艺研究所  探矿工程研究所  郑州综合利用研究所  成都综合利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机关):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各省市区地质勘查局(组建地质调查院)全部下放。  原石油地质系统于1997年成立中国新星石油公司,2000年划归中国石化集团。  二、冶金地勘系统(原冶金部地质勘查总局)  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国冶勘总局),成立于2001年。  中国冶勘总局一局(华北局):燕郊:第一地质勘查院(燕郊)、中冶地勘岩土工程总公司(原冶金部第一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河北天元地理信息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秦皇岛天元五一五钻探工程有限公司(2006年从中冶地勘岩土工程总公司分出):原编制为:一队:迁安;二队:衢州;515队:秦皇岛;516队:宣化;518队:邯郸;520队:邢台;522队:唐山;物探队:滦县;水文队:定州;超硬材料研究所:探矿技术研究所:燕郊;测绘大队:燕郊;建筑规划设计院:职工医院:二级甲等;子弟学校:  中国冶勘总局二局(原华东局606队):福州:第二地质勘查院、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一队、二队、三队、四队。  中国冶勘总局三局:太原:311队、312队、314队、316队、地勘院、岩土总公司。  中国冶勘总局山东局:济南:2个专业公司,4个综合地质队、2个专业地质队、2个勘查院、1个测试中心和1所高级技工学校:山东正元资源勘查研究院、新疆地质勘查院(乌鲁木齐,外派单位)、山东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冶勘总局中南局:武汉,分布在湖北、湖南、广西三省八市:603队:大冶;604队:孝昌; 605队:襄樊;606队:黄石;607队:宜都;608队:黄石;609队:黄石;水文队:黄陂。  中国冶勘总局西北局:西安:西北地质勘查院(西安,原西安地质调查所);五队(酒泉);六队(汉中);乌鲁木齐地质调查所。  中国冶勘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保定,国内三大航空物探队伍之一。  中国冶勘总局遥感技术应用中心:北京  中国冶勘总局昆明地质调查院:昆明,原西南局昆明地质调查所。  中国冶勘总局广州地质调查所:广州  四川省(西南)、辽宁省(东北)冶金地质勘查局和冶金华东地质勘查局(安徽省)已下放。  三、煤炭地勘系统(即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总部原涿州,现迁北京丰台。  江苏煤炭地质局:常州,勘探一队、二队、三队、四队、五队、物测队、机械研制中心、勘探研究所、江苏长江机械化基础工程公司。  浙江煤炭地质局:杭州,浙江华厦工程勘察院,浙江华厦建筑基础工程公司,浙江煤炭测绘院等。  广东煤炭地质局:广州新市镇,152地质队、201地质队、202地质队和江南基础工程公司。  广西煤炭地质局:柳州  湖北煤炭地质局:武汉,125队、182队、物探测量队、地质勘查院和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  青海煤炭地质局:西宁,105勘探队、132勘探队、物测队、勘查院4和青海岩土工程勘察咨询公司。  第一勘探局:邯郸,119勘探队、129勘探队、173勘探队、物测队、科教中心、地质勘查院、技术研究中心。  第二勘探局:北京,机械研制中心,建筑工程公司,地质制图印刷中心。  水文地质局:邯郸,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察院、四个水文地质队和物探、基础工程、机电安装、物资供应、地能空调、污水治理等六个专业公司。  航测遥感局:西安  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北京  煤炭资源信息中心:涿州  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涿州  干部学校(党校) :涿州  中煤地质报社:涿州  河北省(邢台)、山西省、内蒙古、东北(沈阳)、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蚌埠)、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泰安)、河南省、湖南省(株洲)、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新疆煤田地质局已下放。  四、核地勘系统(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地质总局)  核地勘队伍组建于1955年,现有6个地区性地质局、52个地质大队以及研究院所、工厂、医院等90个县团级以上企事业单位,分布于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核工业地质调查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为其业务支撑单位,以6个地区核地质研究所为主体,组建6个核工业地质调查分院,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核工业西北地质局216大队、核工业西北地质局208大队、核工业东北地质局243大队作为专业勘查队伍。  6个地质局所在省的48个地勘单位,以省为单元,整体属地化,组建辽宁省(东北)、江西省(华东)、湖南省(中南)、广东省(华南、由韶关迁花都)、四川省(西南)、陕西省(西北)核工业地质局,其余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个单位属地化后(组建了河南省(信阳,原308大队)、贵州省、甘肃省、青海省等4个核工业地质局),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管理。  五、有色地勘系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质勘查总局)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有色地调中心):成立于2001年,北京地质调查所、桂林地质调查所、新疆地质调查所、地质资料馆、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中资环):成立于2003年,北京索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遥感中心、北京测绘院、北京中色物探有限公司(原物化探中心)、河北有色测绘公司。  19个地质勘查局全部下放: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天津市地质调查总院,含河北):原华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下辖514队(承德)、517队(石家庄)、519队(保定)、地质四队(秦皇岛)、普查大队(燕郊)、核工业247队(宝坻,原属核工业东北地质局)等六个地质队和一所职工大学(保定),在天津局本部设有天津市地质勘查总院、地质研究所。  内蒙古有色地质勘查局  辽宁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吉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黑龙江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南京。下辖805(六合)、806(徐州)、807(南京)、809(南京)、810(南京)、813(南京)、814队(镇江)、研究所(南京)、测绘院(镇江)、矿产开发研究院(南京)、南京岩土工程勘查院。  浙江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绍兴)  江西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河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广西有色地质勘查局  海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西南有色地质勘查局(昆明,含四川)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西安,属陕西省正厅级事业单位,有12二级单位,分布于西安、临潼、咸阳、宝鸡、汉中、商洛等地)  甘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青海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  六、化工地勘系统(原化工部地质矿山局)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中国明达化工矿业总公司):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16家地质勘查院(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阿城)、江苏(徐州)、浙江、福建、泰安(钾盐地质)、河南、山东、湖北(荆州)、湖南、广西、贵州(遵义南白)、云南、陕西)、1家地质研究院(化工地质调查总院(地质研究总院))、1家职工医院。辽宁省(锦州)、安徽省(马鞍山向山)、广东省(花都)、四川省化工地质勘查院(彭州军乐)等4家已下放。  七、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建材地调中心):原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地质公司,辖26个各省、市、区总队,现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九、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原为成立于1974年徐水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后总部迁涿州,2004年更现名。  十、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高碑店,原为海洋石油勘探局。  十一、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公司  原地质矿产所属石油地质单位于1997年成立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各石油地质局改称石油局,2000年整体并入中国石化集团。  华北石油(地质)局:郑州  东北石油(地质)局:长春  华东石油(地质)局:南京  中南石油(地质)局:长沙。  西南石油(地质)局:成都,地质勘察总公司  西北石油(地质)局:乌鲁木齐  上海海洋石油(调查)局:  广州海洋石油(调查)局:2001年划归中国地址调查局。  十二、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十三、中国盐业总公司:中盐勘察设计院(前身是轻工业部盐业勘探队):长沙  总之,地质专业还不错,本人也是学地质勘查的。还有疑问,加一下人人网的“地质”公共主页,相信里面的东西会对你有帮助

去了才知道。问也没有用

陕西西北有色地质调查院有限公司是2014-03-25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西安市碑林区雁塔中路78号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第93栋503-526号房间。陕西西北有色地质调查院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610103097884972E,企业法人王瑞廷,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陕西西北有色地质调查院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许可经营项目:区域地质调查;固体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地质钻(坑)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液体矿产勘查;对外承包工程(承包与其实力、规模、业绩相适应的国外工程项目;对外派遣实施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劳务人员)。(上述经营范围凭许可证明文件或批准证书在有效期内经营,未经许可不得经营)一般经营项目:矿产开发和矿产资源评价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一般经营项目除国家规定的专控及前置许可项目)。通过爱企查查看陕西西北有色地质调查院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不错啊,是国企耶!待遇那是没得说了。

西北地质编辑部地址

不错啊,是国企耶!待遇那是没得说了。

地址:西安市友谊东路438号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西北地质主要报道西北地区地质大调查中造山带地质、资源地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数字地质方面的创新性研究成果,反映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北地区地调项目管理、工作动态及地调最新进展。并优先发表由国家、省部委重大科技项目及基金资助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时也报道大地调中边缘学科及交叉学科的研究动态和进展,发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北地区地调项目管理方面的地质调查动态。

西北地质编辑部地址电话

西北地质编辑部

北部湾是南海西北部的一个半封闭海湾,湾顶(北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面为广东省的湛江市(雷州半岛)和海南省(海南岛),西面为越南,面积约93万平方公里。 北部湾有明显的区位优势。该海湾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邻近港澳,毗邻越南。沿海港口既是我国滇、黔、蜀、桂四省区向南出海的最近通道,又是我国距东南亚各国以及南亚海湾区最近的口岸。

地质行业非常好的单位。陕西省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为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直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处级建制,人员编制330名,现有职工179人,其中处级领导职数4名,总工程师1名。矿调中心是一支资质等级高、专业门类齐全、技术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优秀团队。拥有地质、矿产、物探、化探与遥感等各专业教授级(正)高工13人,高级工程师55人,博士8人,硕士27人,本科以上学历占职工总数86%。现有各类地质勘查设备仪器1千多台套。拥有国土资源部门颁发的区域地质调查,液体矿产勘查,固体矿产勘查,地球物理勘查,地球化学勘查,遥感地质调查等6项甲级资质;测绘乙级资质;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认证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4日上午,我校与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陕西省地质调查院举行。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党委书记洪增林,副院长白宏、总工程师宁奎斌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我校校长游旭群、副校长杨祖培以及学校办公室、教务处、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处、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西北国土资源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西北地质调查院副院长黄建军主持。会上,白宏从陕西省地质调查院的基本情况、工作开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三个方面介绍了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基本情况,强调该院是站在服务国家战略,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探索从“传统地质”向“大资源、大生态”的绿色调查转变,为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宁奎斌介绍了双方合作相关事宜,他谈道,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双方在中省地学领域全面合作,共同研究地质方面的问题很有意义。杨祖培详细介绍了我校办学规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自然科学研究等基本情况。她希望我校与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宗旨,以教育部联合开展的“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系列行动计划”为契机,充分发挥各自特色优势,在学科互助、人才交流、实验室共建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与合作。杨祖培和白宏分别代表陕西师范大学和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在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签字,合作项目正式启动。

位于我国南海的西北部,是一个半封闭的大海湾。东临我国的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临我国广西自治区,西临越南,南与南海相连。全部在大陆棚上。大陆棚宽约260里,水深由岸边向中央部分逐渐加深,最深处达80公尺。有南流江、红河等注入,由於沿岸河流不多,带入海湾中的泥沙较少。冬季及夏季表层水温相差10℃以上。鱼类以暖水性种类为主,是捕捞绯鲤、红笛鲷、金线鱼、蓝圆鰺等鱼类的优良渔场。主要港口有中国的北海市和湛江市以及越南的边水、海防。 气候类型:北部湾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冬季受大陆冷空气的影响,多东北风,海面气温约20℃;夏季,风从热带海洋上来,多西南风,海面气温高达30℃,时常受到台风的袭击,一般每年约有5次台风经过这里。 地质地貌:北部湾三面为陆地环抱,水深在10~60米,海底比较单纯,从湾顶向湾口逐渐下降,海底较平坦,从陆地带来的泥沙沉积在上面。属于新生代的大型沉积盆地,沉积层厚达数千米,蕴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沿岸河流:有南流江、红河等注入。 洋流水温:北部湾的海流,在冬季沿反时针方向转,外海的水沿湾的东侧北上,湾内的水顺着湾的西边南下,形成一个环流;夏季,因西南季风的推动,海流形成一个方向相反的环流。这里,1天内只有一次潮水涨落,叫全日潮。涨落的潮差,从湾口向湾顶逐步增大,在北海附近海域,最大潮差可达7米。潮流大体上沿着海岸方向,一来一去地流淌,这叫往复流。年平均水温高达5℃。 自然资源:北部湾的资源丰富,因饵料丰富,盛产鲷鱼、金线鱼、沙丁鱼、竹英鱼、蓝圆鲹、金枪鱼、比目鱼、鲳鱼、鲭鱼等50余种有经济价值的鱼类,及虾、蟹、贝类等,是我国优良的渔场之一。沿岸浅海和滩涂广阔,是发展海水养殖的优良场所,贝类有牡蛎、珍珠贝、日月贝、泥蚶、文蛤等,驰名中外的合浦珍珠(又称南珠)就产在这里。涠洲岛、莺歌海等海底石油、天然气资源也很可观。沿岸河口地区有许多红树林。 重要数据:面积接近13万平方公里,比渤海面积略大。平均水深42米,最深达100米。 战略地位:北部湾是我国大西南地区出海口最近的通路。重要港口有北海、防城港、钦州和洋浦等。

111111111

西北地质编辑部官网网址

期刊出版 PERIODICALS'PUBLICATION期刊出版PERIOLICALS'PUBDICATION主办的《地质学报》(英文版) 荣获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优秀国际科技期刊一等奖”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组织实施学会能力提升专项的通知》(科技发学字〔2012〕14号)精神,中国地质学会组织积极申报,经过专家评审,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地质学报》英文版荣获“优秀国际科技期刊一等奖”,每年奖励办刊经费200万元,连续支持3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属的900余种刊物中仅有5个学会主办的刊物英文版获得一等奖。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地质学报》(中文版、英文版)、《地质论评》三刊同时荣获新闻出版总署、清华大学CNKI数据库颁发的“2012年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地质学报》(中文版)再次荣获科技部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颁发的“2011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分支机构和省级学会期刊服务面和影响力继续扩大中国地质学会与江苏省地质学会合办的《地质学刊》质量不断提高,“编辑部远程稿件处理系统”正式启用,并成为美国《化学文摘》(光盘版)的收录期刊。《西北地质》、《地质与勘探》等刊物载文量持续扩大,影响因子不断提升,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四川地质学报》、《重庆地质矿产》、《贵州地质》、《新疆地质》及上海、辽宁、安徽、河南、云南、西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科技刊物稿源丰富,充分发挥了学术交流平台的作用,为推出新成果、新进展作出了贡献。中国地质学会主办(联合主办、协办)刊物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中国地质学会2012年报

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隶属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始建于1957年,位于古都西安大雁塔东侧,周边集中了大批的科研院校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才与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我院主要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及方法研究、岩矿分析测试、选冶工艺试验、遥感技术应用、微量元素检测以及分析仪器的研制与应用技术研发,是集地质、测试、选冶为一体的西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地质矿产研发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录取分数线,各省考生不同。可上学校招生网查看,有详细介绍。

  • 索引序列
  • 西北地质编辑部地址在哪
  • 西北地质编辑部地址
  • 西北地质编辑部地址电话
  • 西北地质编辑部
  • 西北地质编辑部官网网址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