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闽台关系研究杂志官网招聘

闽台关系研究杂志官网招聘

发布时间:

闽台关系研究杂志官网招聘

课题: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畲族地区经济生产方式转型与社会文化变迁”和教育部“八五”规划资助项目“应用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的课题主持人,并参与多项国家课题和教育部课题与国际合作课题的研究。主要著作: 1、《福建土围楼》(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5 年 2 月)2、《泥土板筑的城堡 -- 土围楼》(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9 年)3、《应用人类学》(厦大出版社 1996 年)主要合著: 1、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重点教材:《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2 年,该书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2、Farewell to Peasant China (ME Sharpe I,1997)3、《中国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丛书:纺织卷》(广西科技出版社 1996 年,该丛书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4、《中国乡村都市化》(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6 年)5、《妈祖信仰与祖庙》(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0 年)主编著作: 《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黄山书社 2004 年)合作主编著作: 1、《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0 年,该书获 1989--1990 年华东地区优秀政治图书二等奖)2、《崇武大岞村调查》(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0 年)3、《龙虎山崖葬与百越民族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年)4、《文化人类学辞典》,(台)恩楷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6月版,780千字。(ISBN 986-80189-2-7)代表论文: 1、《同安吕厝村的王爷信仰》( 1994 )2、《城市化概念与中国农村的城市化途径》( 1996 )3、《克利福德 格尔茨和他的解释人类学》( 1996 )4、One Model of Chinese Urbanization (1996)5、《福建畲族的婚姻状况和收养关系》( 1997 ) Marriages and Adoptions among the people of She Nationality in Fujian Province (1998) 、6、《从孤魂野鬼到神灵的转化》( 2000 )7、《明代惠东地区的海洋社会经济生活及其变迁》( 2000 )8、《宁化石壁客家张姓宗族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2000 )9、《宁化石壁客家公祠的建构与象征意义》( 2000 )10、《汉人社会村落仪式活动中的民间权威》( 2001 )11、《风水抑或资源控制:单姓宗族村落形成的主位与客位解释》( 2002 )12、《从考古资料看闽越族建国前的社会生产经济》( 2002 )13、《惠东女长住娘家习俗与疍民无关》( 2003 )14、《关于澳门妈祖信仰形成问题的辨识》( 2003 )(本文获澳门中华妈祖基金会“第一届妈祖文化研究奖”之优异奖)、15、《书写文化与真实》( 2003 )16、《 惠东女长住娘家风俗成因的历史人类学解释》( 2004 )17、《列维 - 斯特劳斯与他的结构人类学》( 2004 )18、《 试论文化变迁的根本原因:马恩的表述》( 2004 )19、《经济趋同与表意文化的特化》( 2004 )等其中 One Model of Chinese Urbanization 一文被 SSCI 摘要收录。其他论文(2000— ): 1、明代惠东地区的海洋社会经济生活及其变迁,《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3期,20-29页,15千字。 (HW069)(CSSCI)2、福建宁化石壁村客家张姓宗族组织的形成与发展,《闽台文化》4期,54-78页,13千字。3、厦门湖里区五通村泥金社的孙姓与兴隆宫,《闽台文化》4期,130-136页,6千字。4、厦门岛上保生大帝第一宫庙,《福建道教》2000年4期,16-17页,5千字。5、高山族刺球,《福建民族》2000年2期,39页,5千字。6、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国都市人类学会通讯》2000年4期,74-79页,9千字。7、厦门岛上清水祖师信仰,《泉州民间信仰通讯》16辑(2000年4月),43-45页,4千字。8、宁化石壁客家公祠的建构与象征意义,《石壁与客家》,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10月,145-153页,6千字。9、宁化石壁客家张姓宗族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同上),349--364页,12千字。10、从孤魂野鬼到神灵的转化,《“21世纪人类的生存发展”国际人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三),117-139页,35千字。11、 风水抑或资源控制:单姓宗族村落形成的主位与客位解释,(同上),140-156页,25千字。12、从孤魂野鬼到神灵的转化,《民俗研究》2000年4期,126-162页,30千字。13、厦门岛上保生大帝第一宫庙--吴西宫,《湖里文史资料》第五辑,7-13页,4千字。14、江头村乌石浦社洞炫宫,《湖里文史资料》第五辑,58-67页,6千字。15、江头村江头社济南宫, (同上),68-74页,4千字。16、后埔村薛岭社龙源宫, (同上),75-84页,6千字。17、后坑村洪塘社昭福宫, (同上),85-90页,5千字。18、后坑村湖边上下社的两座福庆宫, (同上),91-100页,6千字。19、后坑村西潘社福源宫, (同上),101-108页,5千字。20、五通村泥金社的孙姓与兴隆宫, (同上),109-120页,7千字。21、五通村仑后社东福宫,(同上),121-134页,8千字。22、莲坂埭头社慈济宫,(同上),192-202页,6千字。23、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历史回顾与科研工作,《中国民族研究年鉴》(1999年卷)民族出版社2000年12月,263-278页,13千字。24、中国农村早婚比例的客观统计与分析,《思想战线》2001年1期,135-138页,8千字。 (CSSCI)25、厦门市禾山镇五通村仑后社的王姓居民与东福宫,《台湾源流》21期(2001年春季刊),61-69页,8千字。26、关于吴越民族保留有从妻居婚的质疑,《越文化研究文集》,中华书局2001年3月,194-198页,4千字。27、福建宁化石壁村客家张姓宗族组织的形成与发展,《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二)》(北大:社会学人类学论丛第2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535-553页,14千字。28、实事求是:文化人类学的追求——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十一,《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4期,51-57页,14千字。 (CSSCI)29、宁化石壁张姓宗族组织的形成与发展,《社会史研究通讯》4期(20001年7月),1-9页,15千字。30、应用人类学的实践模式,《中国人类学学会通讯》2001年2期(总219期),18-22页,7千字。31、关于闽越族行从妻居婚俗的质疑,《龙虎山崖葬与百越民族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192-195页,4千字。32、汉人社会村落仪式活动中的民间权威,北大社会学人类学论丛28卷《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民族出版社2001年7月出版,355-368页,10千字。33、林惠祥的人类学思想,《纪念林惠祥文集》,厦大出版社2001年10月,148-157页,8千字。34、东孙逸事四则,《湖里文史资料》第六辑,(2001年12月),58-68页,6千字。35、明代惠东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及其变迁,《闽台文化》5期(2001年8月),141-155页,15千字。36、经济现代化与控制人口增长,《林惠祥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论文集》,厦大出版社2001年11月,198-218页,9千字。37、明代惠东地区的海洋社会经济生活及其变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明清史》2001年3期,13-22页,15千字。(ISSN 1007-0583; CN 11-4330/K) (CSSCI)38、金门与大陆“私人佛仔”与“查某佛”的比较研究,《闽南文化研究》第二辑(2002年4月),34-44页,14千字。39、从考古资料看闽越族建国前的社会生产经济,载《闽越文化研究》,74-89页,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8月版,11千字。40、风水抑或资源控制:单姓宗族村落形成的主位与客位解释,《中国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501-521页,香港华星出版社2002年8月,18千字。41、台湾宜兰与福建漳浦民间信仰的比较,《谱牒研究与闽台源流》, 242-253页,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12月版,9千字。42、书写文化与真实,《民族研究》2003年1期,99-101页,5千字。 (QW39)(CSSCI)43、金门与大陆“私人佛仔”与“查某佛”的比较研究,《二十一世纪人类学》,173-183页,民族出版社2003年2月版,15千字。44、惠东女长住娘家习俗与疍民无关,《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2期,21-27页,12千字。 (HW069)(CSSCI)45、关于澳门妈祖信仰形成问题的辩识,《澳门日报》2001年2月21日、25日,《学海》231期、232期连载,6千字。46、妈祖信仰沿中国海岸传播的主要媒介,澳门《文化杂志》49期(2003年秋季刊),119-123页,9千字。(ISSN 0872-4407)47、闽台闽南人民间文化的深层共性(摘要),《泉州晚报》(海外版)2003年9月6日(闽南文化研究专辑总836期),2千字。(CN-35(Q)第0056号)48、闽台两地民间文化的深层共性,《海峡两岸五缘论》,38-43页,方志出版社2003年11月版,5千字。(ISBN 7-80192-086-4/K65)49、宁化石壁俗民的世俗化宗教,《客家纵横》2003(4),13千字。(CN35-0038/Q)50、宁化石壁村的民间信仰,《三明与客家》,方志出版社2003年版,12千字。(ISBN7-80192-050-3/K38)51、关于澳门妈祖信仰形成问题的辨识,(澳门)《文化杂志》49期(2003年冬季刊),179-182页,8千字。 (ISSN 0872-4407)(澳门中华妈祖基金会举办的“第一届妈祖文化研究奖”[2004]评审之优异奖)52、实事求是:文化人类学的追求,(与徐杰舜合作)《人类学的世纪坦言》,92-106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12千字。(ISBN7-207-06148-X/Q7)53、列维-斯特劳斯与他的结构人类学,《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人类学论丛第二辑),1-53页,黄山书社2004年2月,40千字。(ISBN 7-80707-001-3)54、试论文化变迁的根本原因:马恩的表述, 《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人类学论丛第二辑), 54-66页,黄山书社2004年2月,8千字。(ISBN 7-80707-001-3)55、20世纪初的中国人类学, 《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人类学论丛第二辑), 67-111页,黄山书社2004年2月,32千字。(ISBN 7-80707-001-3)56、风水抑或资源控制——单姓宗族村落形成的主位与客位解释, 《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人类学论丛第二辑), 173-200页,黄山书社2004年2月,19千字。(ISBN 7-80707-001-3)57、 惠东女长住娘家风俗成因的历史人类学解释,《文化理论与族群研究》(人类学论丛第二辑), 221-286页,黄山书社2004年2月,47千字。(ISBN 7-80707-001-3)58、厦门岛共祀妈祖与保生大帝独特现象的解释,《中国俗文化研究》第二辑(2004年),144-153页,12千字。(ISBN 7-80659-628-3/G46)59、经济趋同与表意文化的特化,《思想战线》2004(4),51-54页,6千字。(ISSN 1001-778X;CN 53-1002/C) (CSSCI) (CSSCI)《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4(5)摘要(学术卡片),177页。(ISSN1000-4246;CN31-1889/C)60、宗祠奠安、翔金同俗,(与张再勇合作),张再勇《翔安风采》,85-96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1万字。(ISBN7-5059-4035-X/I3137)61、《翔安风采》序二,《翔安风采》,4-5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1500字。(ISBN7-5059-4035-X/I3137)62、乡土印记的医疗民俗(《医学遇见民俗》推荐序一),林瑶棋《医学遇见民俗》,10-13页,大康出版社2004年,3000字。(ISBN 986-80610-0-8)63、妈祖不是出身于疍民,《莆田学院学报》2004(4),73-75页,5千字。(CN 35-1261/Z; ISSN 1672-4143)64、闽台闽南人民间文化的深层共性,《闽南文化研究》,1080-1089页,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7千字。(ISBN 7-80640-963-7/I678)65、三平祖师降“众祟”的传说及其象征意义,《台湾源流》29期(2004年冬季刊),136-139页,3千字。(ISSN 1026-9649)66、闽台七夕琐谈,《台湾源流》29期(2004年冬季刊),140-145页,5千字。(ISSN 1026-9649)67、浅谈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若干问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1),99-104页,10千字。(CN 11-3530/C; ISSN 1005-8575)68、惠安崇武城隍信仰的历史演变,《闽台文化》6期(2005年1月),94-104页,8千字。[(泉)新出(2005)内书第01号]69、武平中山镇军家人与客家人的民间信仰,《客家研究辑刊》2005(1)。(粤M第1007号)

海峡两岸妈祖文化发源于福建湄洲,随着移民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妈祖文化在海峡两岸关系中发挥着独特的文化优势,成为两岸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多次提到“妈祖文化”。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也作出重要指示:妈祖信仰深深地扎根在台湾民众的精神生活当中,福建要运用这一丰富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福建和台湾一衣带水,具有独特的对台地理优势。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我们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用好用活优惠政策,发挥“五缘”优势,弘扬妈祖文化,涌现更多“活妈祖”,促进两岸同胞交流、了解、理解,共同构建和谐、双赢、共荣的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庇护两岸同胞长远福祉。 妈祖信仰是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由群众自发形成的本土性民间信仰。她对于凝聚海外华人的力量,增进对祖国的感情,促进国家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要的意义。湄洲岛是世界闻名的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敕封天后志》和有关史料记载,妈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日,诞生于莆田古贤良港(今山亭乡港里村),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湄洲岛羽化升天。生前经常出海救助乡人和过往商船于海难和疾病中,后人敬仰她一生行善积德、救苦救难的精神,在湄洲岛上为她建祠立庙,敬奉为神。宋、元、明、清四代朝廷有感于妈祖的优秀品质,先后给予36次褒封,封号由“夫人”、“天妃”直至“天后”、“天上圣母”,从此“天后”和“天上圣母”便成了妈祖的圣称。 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仁爱是妈祖文化的核心哲学内涵,妈祖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播,都是以妈祖文化中的仁爱思想为核心的。随着两岸妈祖信众的不断增多,涌现了更多的“活妈祖”,他们大爱无疆,因为有“髓缘”,衍生出另一个新生命。他们站在国家整体利益和民族大义的高度,为了两岸人民的最大平安祈福。 当今世界的形势颇为类似中国的战国时代,群雄并争,吞噬资源,毁坏环境,弱肉强食。“霸道”充斥世界:人对人霸,国对国霸,人类对自然霸。究其霸之因由,归根结蒂是极力高悬一个“利”字,无限容忍一个“贪”字。这种霸道的世界绝对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而解决之道,除了对于霸道给予必要的抗争、阻遏,还需从长远、从根本处寻求出路,要在整个社会对利的贪求和对道德良知的珍惜二者之间求得相对的平衡。正是在这点上,中华民族可以做出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中华文化有着独特的智慧和丰富的经验来平衡身与心、物与魂、己与他的关系。这智慧和经验,对于个人来说就是对德的崇尚和终生的追求;对于社会、国家和天下来说,就是“王道”。

海峡两岸妈祖文化发源于福建湄洲,随着移民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妈祖文化在海峡两岸关系中发挥着独特的文化优势,成为两岸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多次提到“妈祖文化”。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也作出重要指示:妈祖信仰深深地扎根在台湾民众的精神生活当中,福建要运用这一丰富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福建和台湾一衣带水,具有独特的对台地理优势。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我们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用好用活优惠政策,发挥“五缘”优势,弘扬妈祖文化,涌现更多“活妈祖”,促进两岸同胞交流、了解、理解,共同构建和谐、双赢、共荣的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庇护两岸同胞长远福祉。 一、妈祖文化在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意义重大 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闽台关系源远流长。2005年5月,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了闽台两地“五缘”的概念并加以诠释: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通、法缘相系,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拓展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突出“海峡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福建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也是台湾同胞主要的祖籍地。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孕育出既具有地域性又具有世界性的妈祖文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开辟了沟通东西文明的“海上丝绸之路”,成就了今天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突出格局。特别是发源于莆田市湄洲岛的妈祖文化,在世界各地有2亿多的信仰者,可谓有水的地方就有妈祖文化传播的足迹,从这个意义上讲,妈祖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 妈祖信仰深深扎根于两岸同胞的精神生活中。对妈祖文化“根、祖、脉”的认同,连接着五洲四海2亿多的妈祖信众,书写了中外交流史上的多彩篇章,增进了海峡两岸的人员往来和经贸合作,成为海峡两岸和谐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在第三届湄洲妈祖·海峡论坛上,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李金明说:“今天,两岸同胞与海外侨胞对妈祖的信仰又被时代赋予了新内容,那就是对祖国和平统一的追求和企盼。”5月22日张克辉率领的大陆妈祖文化交流参访团一行15人抵达台湾,接受采访时说,信奉妈祖是海峡两岸共同的信仰,我热切期盼海峡两岸继续以妈祖文化为纽带,不断扩大民间民众的交流与合作,为了弘扬妈祖精神、传承中华文明、构建和美两岸、共谋同胞福祉而积极努力。张克辉的话道出了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 二、妈祖信仰文化源远流长 妈祖信仰是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由群众自发形成的本土性民间信仰。她对于凝聚海外华人的力量,增进对祖国的感情,促进国家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要的意义。湄洲岛是世界闻名的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敕封天后志》和有关史料记载,妈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日,诞生于莆田古贤良港(今山亭乡港里村),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湄洲岛羽化升天。生前经常出海救助乡人和过往商船于海难和疾病中,后人敬仰她一生行善积德、救苦救难的精神,在湄洲岛上为她建祠立庙,敬奉为神。宋、元、明、清四代朝廷有感于妈祖的优秀品质,先后给予36次褒封,封号由“夫人”、“天妃”直至“天后”、“天上圣母”,从此“天后”和“天上圣母”便成了妈祖的圣称。 史料记载,台湾的妈祖信仰主要是从福建传入的。宋时,开发台湾的先驱者在跨越风浪险恶的海峡时,一般都要随身携带从妈祖庙请来的妈祖神像或神符,入台时,也就把妈祖信仰带进了台湾。据考证,台湾民众从南宋开始,一直就有渡过海峡到湄州岛朝拜妈祖,以及从大陆的妈祖庙请妈祖神像回台湾供奉的习俗。正是出自对妈祖的信仰,不管何时何地,台湾同胞总要想方设法前来祖国大陆尤其是湄洲妈祖祖庙、贤良港天后祖祠朝拜。据悉,在两岸交往史上,有不少“第一”便是因此创造的:1997年1月24日至5月5日,湄洲妈祖金身千年首度巡游台湾一百天,驻跸18个县市35个宫庙,受到台湾1000多万人次的顶礼膜拜,成为海峡两岸间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民俗交流。2002年7月23日,台湾第一个妈祖庙澎湖天后宫妈祖前往其祖庙泉州天后宫,实现了50多年来澎湖和泉州两地间的海上直航。7月25日至8月9日,泉州天后宫妈祖也跨越海峡直航澎湖进行会香,整个活动共直航4个航次。期间,泉州和澎湖邮电部门分别发行了同一主题的纪念封,成为两岸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 妈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她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感人事迹,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妈祖去世之后,人们按自已的愿望和理想进一步把她塑造成一位慈悲可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女神,目的是为了感化教育子孙后代和弘扬民族精神。宋代著名诗人黄公度的诗句中写到“传闻利泽至今在”,“已死犹能效国功”;明成祖永乐皇帝题诗“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这些诗句既是对妈祖精神的高度概括,又说明历代封建统治者、思想家和文学家都很重视发挥妈祖的教化功能,希望使妈祖精神成为促进国家昌盛、民族团结、民生富饶的推动力。这是妈祖文化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妈祖精神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三、构筑以妈祖文化为纽带的两岸交流合作平台 加强祖地文化、民间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妈祖文化连接两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纽带作用,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与台湾地区的交往,推动文化交流、人员互动,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 国务委员刘延东近段在福建调研时指出,要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抓住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历史机遇,加强祖地文化、民间文化交流,增强妈祖文化连接两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纽带作用,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积极贡献。福建与台湾文化相承,这是两岸民众进行交流、加深了解、增进感情的重要纽带。要进一步丰富交流内涵。以祖地文化为源头,以妈祖文化等为主题,以莆仙戏等地方戏曲为重要载体,广泛开展对台文化交流,保护祖祠、祖墓,建好族谱馆、方志馆、名人馆,有序发展宗亲文化、祖地文化、祖祠文化,开展宗教结对交流活动,增加台湾同胞对“根”、“祖”、“脉”的认同,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继2006年的连战“福建祖地行”之后,又有吴伯雄、萧万长、江丙坤、林丰正等一批台湾知名人士先后来闽探亲访友、寻根祭祖,掀起了一股股热潮。现在每年光到莆田湄洲妈祖祖庙进香的台胞就有10万人。 建立海峡两岸旅游合作机制,共推双向旅游线路,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增强妈祖、陈靖姑等景区对两岸游客的吸引力,拓展妈祖文化、陈靖姑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培育“海峡旅游”品牌,把海西打造成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以滨海旅游、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为重点,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旅游景点及配套设施建设,办好各类旅游节庆活动,丰富旅游产品,开拓旅游市场,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效益的旅游精品。支持妈祖文化、陈靖姑文化旅游节,把这一节庆打造成为繁荣民俗文化的重要平台,拓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维护海峡两岸和平与繁荣的重要平台。 四、以妈祖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必须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加快发展,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合作,着力发展专、精、特、新文化企业,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展现海峡西岸风貌、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切实把妈祖文化产业做大做好做强。 整合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展现海峡西岸风貌、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重点发展妈祖文化,带动陈靖姑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红土地文化、船政文化、畲族文化、朱子文化等特色文化。做好有关妈祖建筑普查,进一步修善。加强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完善历史文化名城等基础设施,妥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如莆田市成立了秀屿区民俗文化研究会,做好妈祖建筑普查,主动与台湾妈祖对接,把妈祖文化研究作为重点,编写《妈祖志》等文化丛书。将妈祖文化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申报已获得文化部批准,最终申报结果将在9月公布。 进一步完善产业合作机制。发展与台湾文化界的长久合作,有来有往、常年互动。用好中央赋予我省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简化赴台文化交流手续、优化文化产业合作环境。鼓励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加大对闽台文化交流的投入,为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项目和重大活动提供人力、财力、物力支持。 健全市场机制,开辟多元投入渠道,将适合市场运作的文化交流项目推向市场,如联合创办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海峡大学等。推进两地媒体订立合作契约,形成宣传报道常态互动,使闽台文化交流始终保持良好舆论氛围,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将打造成重要文化产业基地。 五、“活妈祖”祈盼祖国和平统一 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仁爱是妈祖文化的核心哲学内涵,妈祖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播,都是以妈祖文化中的仁爱思想为核心的。随着两岸妈祖信众的不断增多,涌现了更多的“活妈祖”,他们大爱无疆,因为有“髓缘”,衍生出另一个新生命。他们站在国家整体利益和民族大义的高度,为了两岸人民的最大平安祈福。 请看新华网报道,2007年台胞首次向福建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10月24日,漳州白血病患者赵伟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了异体骨髓移植手术,台湾同胞捐献的100毫升造血干细胞顺利植入他的体内,后患者康复出院。2005年11月,35岁的赵伟被检查出患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尽管中华骨髓库库存量达到60多万,但无法找到适合的捐献者。协和医院向台湾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提出了配对申请,选出了台湾花莲的一名供者,这名跟赵伟同岁的年轻人一口答应了捐献请求。10月22日13时,台湾花莲慈济综合医院的医生们开始从捐献者体内提取造血干细胞,至当日19时30分,共提取100毫升造血干细胞。24日0时5分,来自海峡对岸的100毫升造血干细胞开始输入赵伟体内。 2001年6月13日,身患白血病的江苏姑娘陈霞在苏州也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给她捐献骨髓的是一位台湾青年,血浓于水的两岸亲情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2007年江苏的杭彬为台湾同胞捐献造血干细胞,当时她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与台湾慈济骨髓库合作的祖国大陆捐台第一人。两岸相互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还有很多。在这样的大爱面前,生生不息的民族血脉,也因大爱的注入而变得更加紧密。仅仅是“髓缘之爱”,就让我们无数次感觉到,这份血脉的情缘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澎湃激昂。 两岸同胞同根共祖,一脉相承,手足情深,血浓于水,互捐造血干细胞,进行生命大对接,这是“活妈祖”在世……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关心下,妈祖文化将焕发出无穷的魅力,把两岸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作出应有努力,两岸民间交流的涓涓溪水,终将汇成冲破一切障碍的澎湃大潮,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正如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郭俊次所说:“希望妈祖庇佑两岸同胞和解、和合;早日合并,早日完成祖国的和平统一。”

(1)《农村科技咨询》,编委,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2)《统计学解题分析》,参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3)论统计数字的全面质量管理,《江苏农垦》,1990年3期。(4)《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参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5)《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理论与实践》,主编,四川科技出版社,1992年。(6)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对统计工作的影响,《江苏农学院学报(社科版)》1992年。(7)论国民经济核算的科学涵义,《江苏农学院学报(社科版)》1993年。(8)投资项目分析成本和效益指标的含义及计算范围浅析,《江苏农垦科技》1993年统计专辑。(9)论国民经济核算课程的建立与建设,《高教研究》1993年2期。(10)扬州集贸市场发展与现状分析,《扬州工商》1993年,扬州集贸市场研究课题专辑。(11)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应正确认识的几个问题,《江苏农学院学报(社科)》1993年版。(12)《江苏三高农业概论》,撰稿,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3)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农业投资地位与职责,《投资经济》1994年3期。(14)《企业经营管理学》,副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15)《西方经济学》,参编,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年。(16)《现代农村经济学》,副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年。(17)优化种植结构 发展“三高一创”农业,《农业技术经济》1997年第6期。(18)广陵区第三产业发展制约因素与潜在优势及其对策建议,《理论与实践》1996年2期。(19)实现农业平等贸易的障碍与对策》《农业经济问题》1997第4期。(20)金融创新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扬州大学税务学报》1997年4期。(21)《企业经营管理学》,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年。(22)市场发育与企业组织创新,经济体制改革》1999(S1)。(23)论创新‘创新体系’,《求是学刊》1999年1期。(24)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本质涵义与政府职能,农业经济》2000年10期。(25)论农业早我国加入WTO中的地位WTO对我国农业的深层影响》《农业经济》,2001年第5期。(26)企业理论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启发,《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1年1期。(27)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发展内在动力的经济学分析,《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年1期。(28)利率决定:马克思利率理论与现代西方经济学利率理论比较,《理论与实践》2002年1期。(29)《现代农业经济学》,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30)现代农业经济学:涵义与构建初探,《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10期。(31)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农业经济》2002年11期。(32)WTO下农业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与调整关键和方向》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2002年第4期。(33)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农业经济》2002年第8期。(34)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问题与基本对策》《农村经济》,2002年7期。(35)我国所有制改革历程的制度经济学探索》《求是学刊》2002年第2期。(3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所有制关系探索,《扬州大学学报(人社)》200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0期。(37)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涵义、关键、问题与对策,《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第6期,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10期转载。(38)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创新,《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年6期。(39)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定义与建议,《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10期(40)市场经济中“法”与“德”的经济学解释》《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3年2期。(41) 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的逻辑,《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8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同年10期全文转载。(42)我国金融产业诚信化发展战略研究,《海南金融》2003年第6期。(43)我国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战略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44)论我国金融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战略,《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10期,(45 )金融产业规模化发展问题研究,《上海金融》2003年10期(46)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2期。(47)《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出版 参著(48)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形成《华东经济管理》2004年第6期 。(49)农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及其培育《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2004年第3期 。(50)农户信用评估系统的设计与运用研究《运筹与管理》2004年第5期 。(5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金融约束与支持《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4期 。(52)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管理世界》2004年第5期 。(53)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2期。(54)农村小额信贷:模式、经验与启示《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2期 。(55)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经济研究》2005年9期。(56)《农村金融学》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57)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理论-调研-实践——扬州市社会科学课题成果集》黄山出版社2005年。(58)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 《重庆社科规划要报》2005年第1期,总第1期。(59)政府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关系、机制与行为选择,2006年1期《农村经济》。(60)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比较及关系,《农村经济》2006年2期。(61)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中国软科学》2006年2期。(62)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制度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2期。(63)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江苏省委政策研究室内部刊物《参考》(秘密)2006年3期。(64)推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要报》2006年3期(机密)。(65)对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制约因素与基本特征的思考,《生产力研究》 2007年2期。(66)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发展战略与思想认识,《开发研究》,2007年1期。(67)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基于交易视角的概念重构,《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2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7年12期。(68)中国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9期。(69)中国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协整检验和因果分析,《经济地理》2008年5期。(70)“十五”期间各地区农村资金配置效率比较,《统计研究》2008年4期。(71)《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72) 论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经营创新——基于形象与流程再造的视角,《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9年3期。(73)加快产业组织创新,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软科学要报》2010 年1期,总168期(74)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6期(75)安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10年第2期(76) 中国农业投资与农产品对外贸易——基于1983-2008年时序数据的分析与检验,《世界农业》2010年11期,P29-33(77)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促进农民增收的区域差异,《经济地理》2010年12期;(78)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国际收支——基于1983-2009年数据邹检验基础上的格兰杰因果分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2期P61-67(79)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汇编(第二集)》2006年,社科文献出版社(80)财政直接补贴政策对粮食数量安全的效果评价《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12期p84(8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中国产出影响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研究》ISSN1007-6964;CN31-1048/F 6p16-22(82)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治理困境与解决对策《农业经济问题》ISSN1000-6389;CN11-1323/F 8p57-61(83)地理标志保护、特色优势产业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闽浙两省的调查分析《农业经济问题》ISSN1000-6389;CN11-1323/F 9p47-52(84)尹成杰主编《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农业出版社1第一版。促进农业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篇:中国农村资金配置效率的时序变化和地区差异。2/2(85)中国农村金融效率与农产品对外贸易——基于1982-2009年的实证。中国软科学,1/3;10。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2年第2期全文转载。(86)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贡献的综合估计。科学学研究(ISSN1003-2053 CN11-1805/G3 )2/2;2011,11p1651-1658(87)中国地区科技效率的组合测度研究。科学学研究(ISSN1003-2053 CN11-1805/G3 )2/3 2011,08p1141-11147(88)我国取消农业税的政策背景与效应——基于制度分析框架的回顾与总结。税务经济研究(CN-1824/F),2011,04p75-81,2/(89)企业融资交易的契约安排——一个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 审计与经济研究,ISSN1004-4833 CN32-1317/F 2012年第2期(双月刊,三月)P89-97,2/2(90)台湾农民创业园:三化同步战略的重要实践与策略选择。闽台关系研究,内部资料,季刊,2011年3期,3/3(91)无效率损失下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理论贡献。现代财经。ISSN1005-1007 CN12-1387/F,2012年2期,2/2(92)黄祖辉主编《中国三农问题解析:理论述评与研究展望》《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问题:研究述评与展望》(p212-228)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93)程刚编著《新城发展路径选择》的《第22章财政发展战略与体制机制》《第23章金融发展战略与体制机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94)程刚主编《中国撤县建区的新探索:宁波鄞州模式实证研究(2002-2012)》的《第16章撤县建区的金融体制机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10月(95)台湾农民创业园:两岸农业合作的重要实践与策略选择《台湾研究》2012年第2期,3/3(96)中国金融发展的渔业经济增长效应——基于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的视角《农业技术经济》2014年第3期(97)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问题研究述评与展望《金融发展研究》2013年第1期(98)金融规模、金融调控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8期(99)地理标志保护视角下的山区特色产业现代化研究——以衢州椪柑为例《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12年6期(100)人力资本、就业状况对农民工储蓄行为的影响 《金融监管研究》2013年11期(101)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产品对外贸易研究——1982-2009年数据的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分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6期。 (102)

闽台关系研究杂志官网

教学工作坚持和完善教学新布局,深化教学改革,实施“一班一策”。主体班次主要有进修类、培训类、专题研讨类和岗位业务类四种类型。2006年以来,共举办各类班次159个,培训轮训学员15748人次。其中,2010年举办各类班次48个,培训轮训学员4481人。2011年春季学期计划举办各类班次19个,培训轮训学员2200多人。科研工作 注重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2001年以来,共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项,国家软科学项目1项,国务院有关部门项目6项;承担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50多项;获全国性和省(部)级奖70余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1100多篇,出版各类专著、译著、教材100多部。校内刊物有《党校学报》、《党史研究与教学》、《理论参考》、《领导文萃》和《闽台关系研究》。研究生工作 主要有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和与师大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三种类型。其中,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从1999年开始承办,现有法学理论与经济学两个专业,累计招生817人,目前在校168人;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从1995年开始举办,现有八个专业十一个研究方向,累计招生2476人,目前在校803人;与师大联办的硕士研究生从2007年开始招生,设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两个专业,累计招生53人,目前在校39人。

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进行的,离开了这个背景,事物的演变会发生很大变化,“水资源价值论”也不例外。本章在科学地界定水资源内涵基础上,概略地介绍了世界水资源状况,概述了我国的水资源数量与质量,并对其进行了简评,最后围绕着水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水资源经济管理中的水资源市场展开论述,为水资源价值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一节 水资源内涵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和水环境质量不断恶化,水资源短缺已演变成世界倍受关注的资源环境问题之一。 近20年来,“水资源”名词在我国广泛流行,但对其内涵,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尚无公认的定论。究其原因,主要是:(1)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对水资源的理解有差异,甚至相反;(2)水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地表水、地下水、降水、土壤水等,且相互之间可以转化;(3)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它至少包含水量和水质两方面,这两方面在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影响下是可变的;(4)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受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水资源利用效率,由于上述诸多因素的影响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的;(5)这主要是由于水资源系统是一个复杂的耦合系统,它涉及到众多的学科,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学、气象学、水文学、地质学等等,并且与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环境相结合。 在国外,较早采用“水资源”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1894年,该局设立了水资源处(陈家琦,1994),其主要业务范围是对地表河川径流和地下水的观测。1963年,英国通过了水资源法,在该法中将水资源定义为“具有足够数量的可用水源”。1965年,美国通过了水资源规划法案,同时成立了Water Resources Council(水资源理事会),此时水资源具有浓厚的行业内涵。在《英国大百科全书》中,水资源被定义为“全部自然界任何形态的水,包括气态水、液态水和固态水”。此定义被广泛引用,这与英国大百科全书权威性有很大关系。197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建议“水资源应指可资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个水源应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能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可被利用。” 我国开发利用水资源具有悠久的历史,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利科学体系。公元前250年左右,秦代李冰在四川省灌县修建了解决成都平原水旱灾害的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明显的一例。长期以来,水利界人士一直认为水利就是兴水利、除水害。在西方国家文字中,暂时还找不到与我国“水利”一词完全相对应的较贴切的译文。因此,我国水利与水资源两词并行,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随着时间的发展,西方的“水资源”也越来越具有“水利”的意义(陈家琦,1994)。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国内最具有权威性的工具书,但在不同卷册中对水资源给予了不同解释。如在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卷中,水资源被定义为“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包括水量(水质)、水域和水能资源,一般指每年可更新的水量资源(叶永毅,1987)”;在水利卷中,水资源则被定义为“自然界各种形态(气态、固态或液态)的天然水,并将可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作为供评价的水资源(陈志恺,1992)”。为了对水资源的内涵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并尽可能达到统一,1991年《水科学进展》杂志社邀请一部分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一次笔谈,它们的主要观点是: (1)降水是大陆上一切水分的来源,但它只是一种潜在的水资源,只有降水中可被利用的那一部分水量,才是真正的水资源。在降水中可以转变为水资源部分是“四水”,即:a水文部门所计算河川径流是与地下水补给量之和扣除重复计算量;b土壤水含量;c蒸发量;d区域间径流交换量(张家诚)。 (2)从自然资源概念出发,水资源可定义为人类生产与生活资料的天然水源,广义水资源应为一切可被人类利用的天然水,狭义的水资源是指被人们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那部分水(刘昌明)。 (3)水资源是指可供国民经济利用的淡水水源,它来源于大气降水,其数量为扣除降水期蒸发的总降水量(曲耀光)。 (4)水资源一般是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和农业用水,此称为狭义水资源;广义水资源还包括航运用水、能源用水、渔业用水以及工矿水资源与热水资源等。概言之,一切具有利用价值,包括各种不同来源或不同形式的水,均属于水资源范畴(陈梦熊)。 (5)不能笼统地称“四水”为水资源,只有那些具有稳定径流量、可供利用的相应数量的水定义为水资源(施德鸿)。 (6)“水”和“水资源”在涵义上是有区别的,水资源主要指与人类社会用水密切相关而又能不断更新的淡水,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贺伟程)。 (7)水资源是维持人类社会存在并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它应当具有如下特性:a可以按着社会的需要提供或有可能提供的水量;b这个水量有可靠的来源,其来源可通过水循环不断得到更新或补充;c这个水量可以由人工加以控制;d这个水量及其水质能够适应用水要求(陈家琦)。 从上述众多的水资源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水资源的定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的,它具有一定的时代烙印,并且出现了从非常广泛外延向逐渐明确内涵的方向演变的趋势。由于其出发点不同,相对于特定的研究学科领域而言,它们都具有合理的因素。从各个有关水资源学科出发,水资源涵义非常明确,研究对象十分清楚,但是如果从宏观角度系统地认识水资源,水资源定义又很模糊,让人感到五花八门,难以掌握。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到,上述各种水资源的定义,基本上都是围绕着水的形态、利用、水量等展开论述,很少涉及水资源的质即水质,然而,水质对于水资源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不考虑水质而研究水资源,必将导致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失误。 本世纪70年代以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出现了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水资源出现了短缺,所谓短缺是指相对水资源需求而言,水资源供给不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求,导致生产开工不足,饮用发生危机,造成了巨大社会经济损失,逐渐显现出水资源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瓶颈”,水资源产业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优先发展它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的趋势;(2)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过程中排放出大量的污水,它们一方面污染了水源,导致水资源功能下降,使本来就具有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给经济环境带来极大不利影响,严重地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为了缓解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和日益严重的水环境恶化的世界性难题,污水处理回用已迫在眉睫;(3)水资源开发利用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它们对环境所造成的冲击,尽可能将其对环境所形成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这样水利工程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也只有这样,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才能做出正确决策。因此,从现实角度来看,水资源不仅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环境属性,更重要的是它还具有经济属性。世界银行负责环境持续发展的副总裁伊斯梅尔·塞诺丁说:对世界上正耗尽的水资源的管理需要有一个全球性政策,水应该被看做是一种经济资源(伊斯梅尔,1994)。 基于上述理由,作者给水资源重新进行了界定,认为:水资源包含水量与水质两个方面,是人类生产生活及生命生存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是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为社会直接利用或待利用,参与自然界水分循环,影响国民经济的淡水(姜文来等,1995a)。 细加分析此定义,我们会发现它有三个显著的特征:(1)将经济、技术因素隐含在水资源中,强调了水资源的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因而水资源量具有相对的动态性。一些暂时无法利用的水,如南极的冰山,尽管暂时对国民经济没有影响,但当经济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开发利用时,它就是水资源,水资源量含有一定的经济技术水量。(2)将失去使用价值的污水划归到水资源行列中。在以往的水资源概念中,污水没有相应的地位,很少论及。世界各国每年向环境排放大量的污水,它们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我国每年因水资源污染所造成的损失约400亿元。污水也是待开发利用的资源,目前正在兴起的污水资源化技术为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保护水环境带来了佳音,如果在理论上不给它相应的地位,这是很不符合现实要求的;(3)明确强调水资源是环境资源,因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限制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在研究水资源时,立足于水量、水质兼顾,避免两者的分离出现偏差的同时,必须考虑水资源环境的制约因素,否则,在理论上是不完善的,在实践上是要付出代价的。 最后值得说明的是,在本章以下几节中所提到的水资源,并非是作者所定义的“水资源”,它是通常所说的水资源,这主要是由于数据来源所造成的。 第二节 世界水资源概况一、 世界水资源概况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的化合物,它是如何形成的,目前学术界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尚未定论。水是地球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生物生存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它成为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这种观点逐渐被理论界和决策层所接受。水能以气态、固态和液态等三种基本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分布极其广泛。表1-2-1是地球水圈赋存于各种介质中的水分布情况。 所谓的水圈是由地球地壳表层、表面和围绕地球的大气层中液态、气态和固态的水组成的圈层,它是地球“四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中最活跃的圈层。在水圈内,大部分水以液态形式存在,如海洋、地下水、地表水(湖泊、河流)和一切动植物体内存在的生物水等,少部分以水汽形式存在于大气中形成大气水,还有一部分以冰雪等固态形式存在于地球的南北极和陆地的高山上。从表1-2-1可以看出,地球上的水量是极其丰富的,其总储水量约为86亿立方公里,但我们必须注意到,水圈内水量的分布是十分不均匀的,大部分水储存在于低洼的海洋中,占54%,而且47%(分布于海洋、地下水和湖泊水中)为咸水,淡水仅占总水量的53%,且主要分布在冰川与永久积雪(占70%)和地下(占36%)之中。如果考虑现有的经济、技术能力,扣除无法取用的冰川和高山顶上的冰雪储量,理论上可以开发利用的淡水不到地球总水量1%,实际上,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量远低于此理论值,主要是因为在总降水量中,有些是落在无人居住的地区如南极洲,或者降水集中于很短的时间内,由于缺乏有效的水利工程措施,很快地流入海洋之中。由此可见,尽管地球上的水是取之不尽的,但适合饮用的淡水水源则是十分有限的。 水圈中的水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存在着明显的水文循环现象。根据循环的实际,水文循环可以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两种基本形式。水文大循环就是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中的相互转化,如海洋中的水,经过蒸发转化为大气水,大气水在一定条件下凝结,以降水的形式回到陆地表面,最后通过不同的形式回到海洋之中,完成一个循环过程。小循环就是上述三种介质中任意两种之间的水相互移动,如陆地中的水,通过植物蒸腾的形式进入大气,然后又回到陆地的过程。值得说明的是,不同的淡水和海洋正常更新循环的时间是不相等的,有的更新时间较长,有的更新时间极短,表1-2-2是各类淡水水体的更新时间。 表1-2-3表明,地球上的水在海洋与陆地之间进行不断地循环,径流与蒸发的代数和等于降水量,从全球角度来看,降水量等于蒸发量。如果细加分析,它暗含了这样一个真理:地球上的水数量基本上是恒定的,它具有一定的承载力,我们没有能力改变这种客观存在,我们所能做到的是,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不要超过其限度,因此,我们应该必须十分珍惜这种宝贵的资源。二、 世界水资源供需简要分析 世界水资源供需状况并不乐观。1996年5月,在纽约召开的“第三届自然资源委员会”上,联合国开发支持和管理服务部(United Nations Department of Devetopment Support and Managment)对153个国家(占世界人口的93%)的水资源,采用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人均国民经济总产值、人均取(用)水量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将世界各国分为四类,即水资源丰富国(包括吉布提等100多个国家)、水资源脆弱国(包括美国等17个国家)、水资源紧缺国(包括摩洛哥等17个国家)、水资源贫乏国(包括阿尔及利亚等19个国家)(潘理中等,1996)。按此种评价法目前世界上有53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0%)缺水。其中包括:西班牙、意大利南部、达尔马提尼亚沿岸、希腊、土耳其、阿拉伯国家(叙利亚除外)、伊朗大部分地区、巴基斯坦、印度西部、日本、朝鲜、澳大利亚、新西兰的西部地区和南部地带、西北非和西南非沿岸、巴拿马、墨西哥北部、智利中部和美国西南部、中国。目前的趋势和预测已经表明,到21世纪初,水危机将成为几乎所有干旱和半干旱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联合国发表的《世界水资源综合评估报告》预测结果表明,到2025年,全世界人口将增加至83亿,生活在水源紧张和经常缺水国家的人数,将从1990年的3亿增加到2025年的30亿,后者为前者的10倍,第三世界国家的城市面积也将大幅度增加,除非更有效地利用淡水资源、控制对江河湖泊的污染,更有效地利用净化后的水,否则,全世界将有1/3的人口遭受中高度到高度缺水的压力。 总之,水危机已是全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水资源危机发展将更加迅速,前景令人担忧!如何合理地开发利用保护水资源,已是摆在全人类面前刻不容缓的课题。 第三节 中国水资源一、 水资源数量和质量(一) 水资源数量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如果按水资源总量考虑,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是我国人口众多,若按人均水资源量计算,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按149个国家统计,统一采用联合国1990年人口统计结果),已经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表1-3-1是我国水资源总量统计结果。表1-3-1表明,我国各流域由于面积不同,加之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水资源禀赋差别很大,全国年降水总量为61 88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即河川径流量)为127 115亿立方米,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 288亿立方米,扣除重复利用量以后,全国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28 124亿立方米。实际上,只单独考虑水资源量的多少并没有什么意义,必须与当地的社会经济生产条件相结合,必须与水资源的质量结合起来,才具有其社会意义。(二) 水资源质量 水资源是水资源量与水质的高度统一,在一特定的区域内,可用水资源的多少并不完全取决于水资源数量,而且取决于水资源质量。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资源功能,决定着水资源用途,例如,优质矿泉水,具有良好的水质,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有较高价值,与此相反,严重污染的污水不仅没有任何使用价值,而且能够给人带来各种危害(破坏景观、影响健康、带来各种经济损失等)。因此,在研究水资源时,水质是非常重要的,是决不能忽略的,只考虑水量或者水质的作法都是不科学的,必须予以纠正。 地表水资源质量状况多年来,我国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由于污染所导致的缺水和事故不断发生,不仅使工厂停产、农业减产甚至绝收,而且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和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威胁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了人类的生存。为了加强水资源管理,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引起政府和更多民众关注环境,我国每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前夕均发表《中国环境公报》,其中水环境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予以公布,表1-3-2是我国地表水污染状况。表1-3-2是根据全国2 222个监测站监测结果统计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存在着差异,如果以污染程度大小进行排序,其结果为: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其中,辽河、海河、淮河污染最重。综合考虑我国地表水资源质量现状,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Ⅰ、Ⅱ类标准只占2%(河段统计),符合Ⅲ类标准的占9%,属于Ⅳ、Ⅴ类标准的占9%,如果将Ⅲ类标准也作为污染统计,则我国河流长度有8%被污染,约占监测河流长度的2/3,可见我国地表水资源污染非常严重。 地下水资源质量 我国地表水资源污染严重,地下水资源污染也不容乐观。“八五”期间水利部组织有关部门完成了《中国水资源质量评价》,其结果表明,我国北方五省区和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无论是农村(包括牧区)还是城市,浅层水或深层水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局部地区(主要是城市周围、排污河两侧及污水灌区)和部分城市的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污染呈上升趋势(金传良等,1996)。 具体而言,根据北方五省区(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内蒙古)1 995眼地下水监测井点的水质资料,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69个城市中,Ⅰ类水质的城市不存在,Ⅱ类水质的城市只有10个,只占5%,Ⅲ类水质城市有22个,占9%,Ⅳ、Ⅵ类水质的城市有37个,占评价城市总数的6%,即1/2以上城市的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至于海河流域,地下水污染更是令人触目惊心,2 015眼地下水监测井点的水质监测资料表明,符合Ⅰ—Ⅲ类水质标准仅有443眼,占评价总数的0%,符合Ⅳ和Ⅵ类水质标准有880和629眼,分别占评价总井数的7%和3%,即有78%的地下水遭到污染;如果用饮用水卫生标准进行评价,在评价的总井数中,仅有328眼井水质符合生活标准,只占评价总数的2%,另外2/3以上到监测的井水质不符合生活饮用卫生标准。 总之,我国水环境总的态势是局部有所好转,整体持续恶化,形势十分严峻,前景令人担忧。二、 我国水资源简评 (一) 水资源人均量低,分布极不均衡 我国河川径流量27 115亿立方米,在世界主要国家中,仅次于巴西、前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尼,居世界第六位(表1-3-3)。从表1-3-3可以看出,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比较,我国水资源总量是可观的,但是由于人口众多,导致人均水资源量远远低于上述主要国家,也大大低于全世界的平均水平。如果从单位耕地面积水量来看,也远远小于世界的平均水平,我们用全世界2%的耕地,养育了全球1/5的人口,从中可以窥测我国的水土资源是多么稀缺。应该特别强调,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各地区之间自然条件存在很大差异,导致水资源丰富程度出现显著的差别(表1-3-4)。表1-3-4表明,我国水资源分布同人口、耕地分布极不协调,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珠江流域、浙闽台诸河、西南诸河等流域,国土面积、耕地和人口分别占全国的5%、36%和4%,但水资源总量却占全国的81%,人均水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亩均占有量是全国平均值3倍;辽河、海滦河、黄河、淮河流域,面积为全国的7%(相当于南方的一半),水资源总量却只为南方4片的10%;北方耕地占全国的2%,人口占全国的4%,水资源总量更少,特别是海滦河流域尤为明显,人均占有水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亩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这种不均衡分布,严重地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调水成为经济和政治的热门话题。 (二) 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威胁社会可持续发展 我国水资源供需状况不容乐观。长期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一直受缺水困绕,水资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缺水量越来越多,缺水地区迅速由点到面,几乎成为全国性问题,并且此问题越来越突出。据统计,目前我国缺水量358亿立方米(P=75%),其中农业缺水300亿立方米,工业及城镇缺水58亿立方米。据预测,2000年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表1-3-5)。 2 表中数据的保证率P=75%,单位为亿立方米; 3 供水量包括新增水量。 从表1-3-5可以看出,到2000年,全国需水量为7 19亿立方米,相应的供水量为6 97亿立方米,缺水量为22亿立方米,缺水遍及各个流域,其中黄淮海辽流域缺水比较严重,占缺水量的9%,特别是海河流域缺水量最大,高达29亿立方米,形势非常严峻。值得说明的是,这组数据预测年代比较早,在预测时所采用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偏低,如果考虑现在的发展格局,这组数据显然偏低,尽管如此,它足以说明我国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程度。最近,有关专家充分地考虑了国民经济发展“九五”计划目标因素,对全国水资源供需状况进行了概算,结果表明,到2000年,全国总需水量6000亿立方米,相应的供水能力为5222亿立方米,总缺水量778亿立方米,它表明水资源供需前景比以前预料严重得多。 进入21世纪,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据预测,2010年,全国总供水量为6 200~6500亿立方米,相应的总需水量将达7300亿立方米,供需缺口近1000亿立方米,2030年全国总需水量将达10000亿立方米,全国将缺水4000~4500亿立方米,到2050年全国将缺水6000~7000亿立方米。值得说明的是,在1949~1994的46年间,我国的供水量仅增加4000亿立方米,在此期间水资源开采利用较容易,难度较小,如果在今后30余年水资源供水量增加4000~4500亿立方米(或者50多年增加6000~7000亿立方米),完成这项任务非常艰巨。 水资源危机严重地威胁了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首先,水资源危机将会导致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为了取得足够的水资源供给社会,必将加大水资源开采力度,水资源过渡开发,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通常认为,当径流量利用率超过20%时就会对水环境产生很大影响,超过50%时则会产生严重影响,目前,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已达19%,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个别地区更高,如1995年松海黄淮等片开发利用率已达50%以上,其中淮河流域达98%,此外,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引起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海水倒灌等环境问题。其次,水资源短缺将威胁粮食安全。粮食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充足的粮食供给是现代化社会的首要标志之一。粮食的生产依赖水资源的供给,随着水危机的不断加剧确,城市、工业与农业争水日益突出,例如,华北地区四省市1993年与1980年相比,在总取水量减少27亿立方米条件下,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增加了33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减少60亿立方米,势必影响粮食生产,威胁粮食安全(特别指出,现在农业水资源减少并没有绝对影响粮食生产,是因为农业节水还有相当的潜力,当潜力发挥待尽时,影响会非常显著)。第三,国民经济损失不断加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民经济依赖水资源程度越来越大,水资源危机势必给国民经济带来损失,并且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剧损失不断加大,仅从现状来看,全国城市年缺水量达58亿立方米,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仅胜利油田1995年因黄河断流减产30亿元。 由此可见,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如果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上没有大的突破,在管理上不能适应这种残酷的现实,水资源很难支持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水资源危机将成为所有资源问题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它将威胁中华民族的腾飞,前景十分令人忧虑! 第四节 水资源市场水资源管理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水资源管理通常是指水资源开发中所采取的实际步骤和办法,广义的水资源管理内容极其广泛,涉及到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如机构的设置和完善、有关的法规政策制度和实施细则的制定和执行、水资源规划、水资源的计划安排协调和分配、水资源开发的实施运营和维护、经济和资金(包括投资、效益、水费等)、技术咨询和培训、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其中水资源经济管理占有重要地位,本节着重探讨水资源经济管理的基础—水资源市场。一、 建立水资源市场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水资源市场的建立提供了背景 我国经济体制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水资源如何在市场经济模式中得到最优配置并产生巨大的综合效益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国法律规定,水资源等自然资源归国家或集体所有。仅从法律条文来看,水资源具有明确的所有权,但从实践上看,由于客观上存在着水资源所有权与经营权、使用权的分离,导致了水资源产权模糊。现代产权经济学认为,产权制度对资源配置具有根本的影响,它是影响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水资源产权制度完善与改革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场经济需要完善水资源产权,水资源产权交易又离不开水资源市场。 建立水资源市场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21世纪议程》是中国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指导性文件,突出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思想,其中明确指出:不合理的资源定价方法导致了资源市场价格严重扭曲,表现为自然资源无价、资源产品低价以及资源需求的过度膨胀,我们的目标是在自然资源使用分配中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使用者付费”经济原则,以促进采取有益于环境方式开

闽台关系研究杂志

“五缘”指闽台之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

其作品曾参加《台湾名人书画展》、《国立华侨大学三十周年校庆著作展》、《国际文化交流赛》并被收入专集;曾先后刊登于《中国文物报》、《华声报》、《人民日报》(海外版)、《新文化报》、《中国书画报》、《台湾信息报》、《对联》、《香港文汇报》、《龙凤报》、《今日中国》、《台声月刊》等数百家报刊杂志;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播出。有些作品镌刻于中国翰园碑林、黄河碑林、太白碑林、丝绸之路碑林等处。曾参加孔子诞辰学术、闽台关系学术、朱熹学术、环太平洋历史等数十次讨论会并发表论文,且多次出席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会议;参加联合报文献馆族谱学讨论会、舜裔书画展和山东荷泽市承办的《海峡两岸迎香港回归书画展》等。其积极响应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筹款活动,将义卖一幅“福”字中堂所得的10万元港币全部捐赠亚运会;为支持国内抗洪抢险,又将一幅“寿”字中堂义卖所得10万元悉数捐给灾区,还积极撰文呼吁海峡两岸应尽快和平统一,为祖国的统一大业作出了贡献,先后多次荣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峡情文艺特别奖、《团结报》著作荣誉证书,北京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荣誉证等数十次殊荣。大络宗贤历任台湾省立师范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国立华侨大学文化系客座教授,亚西亚神学研究院博士班教授,国立华侨大学海外华人暨港澳台文学研究所、炎黄二帝巨像筹备委员会、河南平顶山市诗联学会等十多个文艺组织的顾问,麒麟文化艺术协会永远名誉会长兼艺术导师,当代天下名人作品专藏馆基金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陈大络先生,历任台湾师范学院教授,亚西亚神学研究院博士班教授,华侨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是两岸交流开放以来,到祖国大陆探亲的第一人陈大络教授还是台湾国民党前主席连战、台湾著名作家兼政评家李敖的恩师。曾参加孔子诞辰、朱熹思想、环太平洋历史等数十次学术讨论会并发表论文。陈大络先生还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作品曾参加《国际文化交流赛》并被收入专集,曾先后刊登于《人民日报》等数百家报刊杂志,有些作品镌刻于中国翰园碑林、黄河碑林、太白碑林、丝绸之路碑林等处。当代著名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文物鉴藏家,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国立华侨大学客座教授,亚西亚神学研究院博士班教授陈大络。早在中学时代,血气方刚的陈大络用双手紧握稻草秆扎成的“笔”,分别以锅底烟灰、石灰粉、黄泥巴作为白、黑、黄颜料,在大街的墙上挥写宣传抗日标语,从尤溪写到沙县,又从沙县写到永安。为全民抗战,尽一个年青人所能承担的义务。“我那时就是以笔为刀枪,和鬼子打仗!”陈大络回忆抗战的烽火岁月,自豪地这样讲。他的大字就是那时候练就的。苍劲雄浑,是陈大络书法的艺术特征。加之他赋予笔墨以浓郁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的作品在海内外神采飞扬。1990年亚运会召开期间,他挥笔写出巨幅“福”字,在香港《文汇报》上刊出公开拍卖,所得款项悉数转捐亚运会。《文汇报》曾这样评论他的“福”字:“陈大络教授送出的这帧‘福’字中堂,结构端庄秀美,笔画丰润厚泽,福有悠归之内涵,活现纸上,这是一帧人见人爱的杰作……”后来,一读者率先响应,乐助港币10万。陈教授挥毫助亚运的事一时成为海内外人人称颂的美谈。1998年夏,我国南方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灾。当时,陈大络正在台湾度假。面对祖国大陆的水灾,李登辉在岛内竟大放厥词,公然号召岛内各界民众不要捐款。陈大络对此极为气愤,他站出来在媒体上公开驳斥李登辉。之后,不顾威胁,第一个飞回福建,他决定“秉笔跪书,鬻字赈灾”。在福州街头,白发苍苍的爱国者陈大络双膝跪下,特书“福”、“寿”二字,福州为之热泪滂沱。作品很快被福建慷慨人士当场认购,共获笔润10余万元,陈大络把这些钱全部捐献给灾民。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他首先要是爱国者,他要有国家民族的大义精神,要爱真理,要有强烈的正义感。否则他的知识一文不值!——陈大络语

近段时间,高校严把“毕业关”的消息不断传出,一些规定也让“学渣”慌了“高中辛苦三年,上大学就轻松了!”不少家长或中学老师常说的这句话将变得不合时宜。今年6月底,教育部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剑指本科教育质量问题。改革开放40年,教育部召开全国会议专门研究部署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这还是第一次。近日,教育部又接连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和“新时代高教40条”,要求严把毕业出口关,很多高校已经在抓紧落实。规定一老师打人情分“放水”,就是重大的“教学事故”!“初入大学,听学长们说,毕业证随便拿,放心耍就是了!”这是真的吗?据华西都市报报道,由于学业成绩没有过关,川北医学院今年有83名学生未能正常毕业,这在学院67年办学史上是第一次出现。83名无法正常毕业的学生中,临床医学系就占了48人。这些学生为什么无法正常毕业呢?刘贤君介绍,一些人进大学后确实松懈了,以为随便耍都能拿毕业证。还有一些人是对专业没兴趣,当年高考是父母逼填的学校和专业。也有少数人确实是基础太差,碰到困难就放弃了。川北医学院副院长张波介绍,为强化教学质量管理,学校有专门的督导委员会,对试卷的难易程度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果老师打人情分“放水”,或者故意不让某某同学过关,就是重大的“教学事故”,学校有专门的问责办法。规定二学分不达标,本科转专科:大多因沉迷游戏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18人从本科转专科。此前,该校出台了《普通本科生转专科管理办法(试行)》,明确规定未按要求完成本科学分的学生降为专科。据长江日报报道,光电学院是华中科大最大的学院,也是最热门的学院。该院副院长杨晓非介绍,学院2018年有5名学生涉及“本转专”,其中3人已经于今年6月按专科毕业,另外2人专科在读。“学生本科转专科最大的原因是沉迷网络游戏。”杨晓非告诉记者,本科转为专科的背后,主要是学生沉湎于打游戏,学习上无法坚持,自己完全约束了不自己,经过留级、休学后还是赶不上来。“有孩子玩游戏是高手,但在面对转为专科的那一刻哭了。也有家长辞职陪读,也没能挽回读专科的结局。”杨晓非介绍,对于从本科转为专科,也有学生显得很不甘心,打算先工作一段时间再参加高考。规定三成绩未达要求直接退学处理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研究决定,对2017-2018学年经补考后,学业成绩未达到要求的22名学生予以退学处理,另外40名学生留级。"退学、留级只是全面整治学风的手段,也只有打碎一批次品,才能更好地打造一系列精品。"该校党委书记苏立表示,学校党委态度非常明确:绝不允许极少数学生的不良行为影响其他同学,绝不允许一届带坏一届、败坏学校的学风继续蔓延。苏立称,此次一次性清退 22 名学生,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 41 号令)要求,严格按程序进行,但一次性清退、留级如此之多的学生,他们心里其实并不好受。这些清退的学生都由老师陪同一一交送到家长手中,并希望他们有一个新的开始。记者在该校随机采访,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杨同学表示,他原来一直听说" 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 ",今年开学后也有个别师哥师姐 " 传经送宝 ",称 " 考试不要急,不及格也没什么大不了 "。没想到刚开学不久,就看到了校方退学、留级的处理公告,给他们这些新生带来极大震撼,也重新感受到了学习的压力。规定四取消“清考”,补考不过即失去学位“高中辛苦三年,上大学就轻松了!”不少学生在高中阶段,都曾听家长或老师说过类似的话。一些大学生也确实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了本科四年。有的学生不好好上课,到了期末突击一番,图个及格以混学分,如果挂科,反正还有重修补考,补考没过,还有毕业前最后一次的考试机会——“清考”。“清考”过关,即能获得毕业证书。大学毕业证就这样变得轻轻松松唾手可得。此次,教育部通知要求,要严格考试纪律、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记者从广州部分高校了解到,有的高校几年前已取消“清考”,有的则从2018级新生起取消“清考”制度。大学教育“严进宽出”的现象,有望成为历史。“我们好命苦啊!”这学期,在广州大学2018级的一个新生群里,当得知学校已经取消清考制度后,有新生开玩笑“叫苦不迭”。广州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蔡忠兵看到这句话,笑了。“让学生一入学就知道要好好对待学习,是桩好事。”广州大学毕业典礼(资料图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 摄他山之石美国本科毕业率仅50%厦门大学教授邬大光分析中美两国本科生近十年的毕业率数据发现,美国大学本科毕业率约为50%,不同类型、不同竞争力的大学,乃至相同类型、相同竞争力的大学本科毕业率都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率则超过90%,不同类型、不同竞争力的大学本科毕业率无明显差异。“大学本科高毕业率使得高校办学水平看似具有一个很高的水准,其实是办学质量的异化或错位。”邬大光认为,中美两国大学本科毕业率之间的反差,归根结底还是一所大学在人才培养上究竟是坚持“严进宽出”还是“宽进严出”的选择问题。他认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没有进行淘汰的大学,不是一所好的大学;没有进行淘汰的大学,无法建成世界一流大学。”邬大光认为,大学的轻松现象,看起来是出现在学生身上,背后遮蔽的是大学的管理问题。绝不应该把大学轻松的责任推到学生和教师身上,不该埋怨大学生和教师是轻松的“制造者”,其实是大学的管理制度和水平“制造”的,大学生只不过成了管理制度的“牺牲品”和“替罪羊”。评论:扭转“混”大学怪象需要动真格从世界范围内看,大学本不该是这般“好混”。国外知名大学“宽进严出”乃至“严进严出”的类似情况已司空见惯。从教育规律本身、高等教育所要体现的含金量来说,大学学习无疑需要学生付出相当精力。因此,本科教育理所当然要动真格,扭转“轻轻松松玩四年”的面貌。值得思考的是,华中科技大学是名校,考上并不容易。这些本科转专科的学生,原本具备相当的学习能力。这些学生不学习,可谓“非不能也,是不为也”。作为高考的“成功者”,上了大学却丧失学习自觉,缺乏人生的把控能力,该反思的不只在大学一端,还当追溯其成长路径。复盘多数大学生高考之前的教育阶段,恐怕不是一片欢声笑语的样子。从小开始的诸多课外班,堆积如山的作业题,再到高考工厂的“奇观”……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会在大学之前持续十几年的时间。填鸭教育,影响的不仅是教育内容,更是一种思维模式与人生观。试想,在题海之外,中等教育是否启发过学生们对教育意义展开思考?是否有过自由、自律、自省、自我实现、自我负责的人格教育?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之下,留给哲学式思考的空间不知道还能剩多少?一些学生习惯了外力束缚,一朝进入了相对宽松的环境,产生适应的困难,并不难理解。因此,加强本科教育,一方面需要大学立规矩,明确约束性规定;另一方面在中学阶段也该启动改革,早作干预,在能力之外培养出内生性的学习自觉与意义认知。扭转大学可以“混”的怪现象,需要教育各阶段上下游的合力。网友热议:支持!请所有大学推广@此去山河万里 : 医学院的学生成绩不好的话,谁敢上他的手术台?支持学校的做法!@愿得一心qqq:求求你们了,医学生一定要学好知识@钱多朵:早该如此!@蚂蚁-2010:好,干的不错,免得害人@多做善事a:支持校方!这是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永远开怀的笑:请所有大学推广@王大大尉 : 还好 毕业得早。@Albert--zw:庆幸已经毕业了来源:中国青年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中青在线、长江日报、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霞虹 通讯员广大宣、广医宣)编辑:广州日报全媒体星标广报君想第一时间找到广报君了解最新资讯?办法很简单,先找到广报君,点击右上角设为星标。

闽台关系研究杂志期刊官网

教学工作坚持和完善教学新布局,深化教学改革,实施“一班一策”。主体班次主要有进修类、培训类、专题研讨类和岗位业务类四种类型。2006年以来,共举办各类班次159个,培训轮训学员15748人次。其中,2010年举办各类班次48个,培训轮训学员4481人。2011年春季学期计划举办各类班次19个,培训轮训学员2200多人。科研工作 注重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2001年以来,共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项,国家软科学项目1项,国务院有关部门项目6项;承担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50多项;获全国性和省(部)级奖70余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1100多篇,出版各类专著、译著、教材100多部。校内刊物有《党校学报》、《党史研究与教学》、《理论参考》、《领导文萃》和《闽台关系研究》。研究生工作 主要有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和与师大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三种类型。其中,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从1999年开始承办,现有法学理论与经济学两个专业,累计招生817人,目前在校168人;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从1995年开始举办,现有八个专业十一个研究方向,累计招生2476人,目前在校803人;与师大联办的硕士研究生从2007年开始招生,设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两个专业,累计招生53人,目前在校39人。

(1)《农村科技咨询》,编委,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2)《统计学解题分析》,参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3)论统计数字的全面质量管理,《江苏农垦》,1990年3期。(4)《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参编,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5)《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理论与实践》,主编,四川科技出版社,1992年。(6)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对统计工作的影响,《江苏农学院学报(社科版)》1992年。(7)论国民经济核算的科学涵义,《江苏农学院学报(社科版)》1993年。(8)投资项目分析成本和效益指标的含义及计算范围浅析,《江苏农垦科技》1993年统计专辑。(9)论国民经济核算课程的建立与建设,《高教研究》1993年2期。(10)扬州集贸市场发展与现状分析,《扬州工商》1993年,扬州集贸市场研究课题专辑。(11)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应正确认识的几个问题,《江苏农学院学报(社科)》1993年版。(12)《江苏三高农业概论》,撰稿,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3)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农业投资地位与职责,《投资经济》1994年3期。(14)《企业经营管理学》,副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15)《西方经济学》,参编,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年。(16)《现代农村经济学》,副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年。(17)优化种植结构 发展“三高一创”农业,《农业技术经济》1997年第6期。(18)广陵区第三产业发展制约因素与潜在优势及其对策建议,《理论与实践》1996年2期。(19)实现农业平等贸易的障碍与对策》《农业经济问题》1997第4期。(20)金融创新与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拓展,《扬州大学税务学报》1997年4期。(21)《企业经营管理学》,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年。(22)市场发育与企业组织创新,经济体制改革》1999(S1)。(23)论创新‘创新体系’,《求是学刊》1999年1期。(24)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本质涵义与政府职能,农业经济》2000年10期。(25)论农业早我国加入WTO中的地位WTO对我国农业的深层影响》《农业经济》,2001年第5期。(26)企业理论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几点启发,《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1年1期。(27)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发展内在动力的经济学分析,《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年1期。(28)利率决定:马克思利率理论与现代西方经济学利率理论比较,《理论与实践》2002年1期。(29)《现代农业经济学》,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30)现代农业经济学:涵义与构建初探,《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10期。(31)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农业经济》2002年11期。(32)WTO下农业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与调整关键和方向》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2002年第4期。(33)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农业经济》2002年第8期。(34)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问题与基本对策》《农村经济》,2002年7期。(35)我国所有制改革历程的制度经济学探索》《求是学刊》2002年第2期。(3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所有制关系探索,《扬州大学学报(人社)》200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0期。(37)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涵义、关键、问题与对策,《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第6期,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10期转载。(38)论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创新,《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年6期。(39)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定义与建议,《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10期(40)市场经济中“法”与“德”的经济学解释》《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3年2期。(41) 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的逻辑,《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8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同年10期全文转载。(42)我国金融产业诚信化发展战略研究,《海南金融》2003年第6期。(43)我国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战略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44)论我国金融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战略,《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10期,(45 )金融产业规模化发展问题研究,《上海金融》2003年10期(46) 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内涵,《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2期。(47)《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出版 参著(48)农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形成《华东经济管理》2004年第6期 。(49)农业核心竞争力的涵义及其培育《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2004年第3期 。(50)农户信用评估系统的设计与运用研究《运筹与管理》2004年第5期 。(5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金融约束与支持《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年4期 。(52)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管理世界》2004年第5期 。(53)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2期。(54)农村小额信贷:模式、经验与启示《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2期 。(55)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经济研究》2005年9期。(56)《农村金融学》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57)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理论-调研-实践——扬州市社会科学课题成果集》黄山出版社2005年。(58)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 《重庆社科规划要报》2005年第1期,总第1期。(59)政府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关系、机制与行为选择,2006年1期《农村经济》。(60)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比较及关系,《农村经济》2006年2期。(61)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中国软科学》2006年2期。(62)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制度分析,《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2期。(63)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江苏省委政策研究室内部刊物《参考》(秘密)2006年3期。(64)推进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要报》2006年3期(机密)。(65)对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制约因素与基本特征的思考,《生产力研究》 2007年2期。(66)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原因:发展战略与思想认识,《开发研究》,2007年1期。(67)农村金融与农村金融发展:基于交易视角的概念重构,《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2期,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导刊》2007年12期。(68)中国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9期。(69)中国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协整检验和因果分析,《经济地理》2008年5期。(70)“十五”期间各地区农村资金配置效率比较,《统计研究》2008年4期。(71)《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72) 论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经营创新——基于形象与流程再造的视角,《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9年3期。(73)加快产业组织创新,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软科学要报》2010 年1期,总168期(74)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中国农村经济》2010年第6期(75)安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社科)》2010年第2期(76) 中国农业投资与农产品对外贸易——基于1983-2008年时序数据的分析与检验,《世界农业》2010年11期,P29-33(77)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促进农民增收的区域差异,《经济地理》2010年12期;(78)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国际收支——基于1983-2009年数据邹检验基础上的格兰杰因果分析,《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2期P61-67(79)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汇编(第二集)》2006年,社科文献出版社(80)财政直接补贴政策对粮食数量安全的效果评价《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12期p84(81)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中国产出影响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研究》ISSN1007-6964;CN31-1048/F 6p16-22(82)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治理困境与解决对策《农业经济问题》ISSN1000-6389;CN11-1323/F 8p57-61(83)地理标志保护、特色优势产业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闽浙两省的调查分析《农业经济问题》ISSN1000-6389;CN11-1323/F 9p47-52(84)尹成杰主编《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国农业出版社1第一版。促进农业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篇:中国农村资金配置效率的时序变化和地区差异。2/2(85)中国农村金融效率与农产品对外贸易——基于1982-2009年的实证。中国软科学,1/3;10。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2年第2期全文转载。(86)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贡献的综合估计。科学学研究(ISSN1003-2053 CN11-1805/G3 )2/2;2011,11p1651-1658(87)中国地区科技效率的组合测度研究。科学学研究(ISSN1003-2053 CN11-1805/G3 )2/3 2011,08p1141-11147(88)我国取消农业税的政策背景与效应——基于制度分析框架的回顾与总结。税务经济研究(CN-1824/F),2011,04p75-81,2/(89)企业融资交易的契约安排——一个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分析框架 。 审计与经济研究,ISSN1004-4833 CN32-1317/F 2012年第2期(双月刊,三月)P89-97,2/2(90)台湾农民创业园:三化同步战略的重要实践与策略选择。闽台关系研究,内部资料,季刊,2011年3期,3/3(91)无效率损失下信息化对经济增长的理论贡献。现代财经。ISSN1005-1007 CN12-1387/F,2012年2期,2/2(92)黄祖辉主编《中国三农问题解析:理论述评与研究展望》《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问题:研究述评与展望》(p212-228)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年(93)程刚编著《新城发展路径选择》的《第22章财政发展战略与体制机制》《第23章金融发展战略与体制机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94)程刚主编《中国撤县建区的新探索:宁波鄞州模式实证研究(2002-2012)》的《第16章撤县建区的金融体制机制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10月(95)台湾农民创业园:两岸农业合作的重要实践与策略选择《台湾研究》2012年第2期,3/3(96)中国金融发展的渔业经济增长效应——基于人均GDP和劳动生产率的视角《农业技术经济》2014年第3期(97)中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问题研究述评与展望《金融发展研究》2013年第1期(98)金融规模、金融调控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8期(99)地理标志保护视角下的山区特色产业现代化研究——以衢州椪柑为例《福建论坛人文社科版》2012年6期(100)人力资本、就业状况对农民工储蓄行为的影响 《金融监管研究》2013年11期(101)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产品对外贸易研究——1982-2009年数据的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分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6期。 (102)

闽台关系研究杂志官网下载

海峡两岸妈祖文化发源于福建湄洲,随着移民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妈祖文化在海峡两岸关系中发挥着独特的文化优势,成为两岸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多次提到“妈祖文化”。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也作出重要指示:妈祖信仰深深地扎根在台湾民众的精神生活当中,福建要运用这一丰富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福建和台湾一衣带水,具有独特的对台地理优势。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我们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用好用活优惠政策,发挥“五缘”优势,弘扬妈祖文化,涌现更多“活妈祖”,促进两岸同胞交流、了解、理解,共同构建和谐、双赢、共荣的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庇护两岸同胞长远福祉。 一、妈祖文化在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意义重大 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闽台关系源远流长。2005年5月,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了闽台两地“五缘”的概念并加以诠释: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通、法缘相系,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拓展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突出“海峡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福建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也是台湾同胞主要的祖籍地。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孕育出既具有地域性又具有世界性的妈祖文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开辟了沟通东西文明的“海上丝绸之路”,成就了今天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突出格局。特别是发源于莆田市湄洲岛的妈祖文化,在世界各地有2亿多的信仰者,可谓有水的地方就有妈祖文化传播的足迹,从这个意义上讲,妈祖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 妈祖信仰深深扎根于两岸同胞的精神生活中。对妈祖文化“根、祖、脉”的认同,连接着五洲四海2亿多的妈祖信众,书写了中外交流史上的多彩篇章,增进了海峡两岸的人员往来和经贸合作,成为海峡两岸和谐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在第三届湄洲妈祖·海峡论坛上,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李金明说:“今天,两岸同胞与海外侨胞对妈祖的信仰又被时代赋予了新内容,那就是对祖国和平统一的追求和企盼。”5月22日张克辉率领的大陆妈祖文化交流参访团一行15人抵达台湾,接受采访时说,信奉妈祖是海峡两岸共同的信仰,我热切期盼海峡两岸继续以妈祖文化为纽带,不断扩大民间民众的交流与合作,为了弘扬妈祖精神、传承中华文明、构建和美两岸、共谋同胞福祉而积极努力。张克辉的话道出了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 二、妈祖信仰文化源远流长 妈祖信仰是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由群众自发形成的本土性民间信仰。她对于凝聚海外华人的力量,增进对祖国的感情,促进国家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要的意义。湄洲岛是世界闻名的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敕封天后志》和有关史料记载,妈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日,诞生于莆田古贤良港(今山亭乡港里村),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湄洲岛羽化升天。生前经常出海救助乡人和过往商船于海难和疾病中,后人敬仰她一生行善积德、救苦救难的精神,在湄洲岛上为她建祠立庙,敬奉为神。宋、元、明、清四代朝廷有感于妈祖的优秀品质,先后给予36次褒封,封号由“夫人”、“天妃”直至“天后”、“天上圣母”,从此“天后”和“天上圣母”便成了妈祖的圣称。 史料记载,台湾的妈祖信仰主要是从福建传入的。宋时,开发台湾的先驱者在跨越风浪险恶的海峡时,一般都要随身携带从妈祖庙请来的妈祖神像或神符,入台时,也就把妈祖信仰带进了台湾。据考证,台湾民众从南宋开始,一直就有渡过海峡到湄州岛朝拜妈祖,以及从大陆的妈祖庙请妈祖神像回台湾供奉的习俗。正是出自对妈祖的信仰,不管何时何地,台湾同胞总要想方设法前来祖国大陆尤其是湄洲妈祖祖庙、贤良港天后祖祠朝拜。据悉,在两岸交往史上,有不少“第一”便是因此创造的:1997年1月24日至5月5日,湄洲妈祖金身千年首度巡游台湾一百天,驻跸18个县市35个宫庙,受到台湾1000多万人次的顶礼膜拜,成为海峡两岸间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民俗交流。2002年7月23日,台湾第一个妈祖庙澎湖天后宫妈祖前往其祖庙泉州天后宫,实现了50多年来澎湖和泉州两地间的海上直航。7月25日至8月9日,泉州天后宫妈祖也跨越海峡直航澎湖进行会香,整个活动共直航4个航次。期间,泉州和澎湖邮电部门分别发行了同一主题的纪念封,成为两岸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 妈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她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感人事迹,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妈祖去世之后,人们按自已的愿望和理想进一步把她塑造成一位慈悲可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女神,目的是为了感化教育子孙后代和弘扬民族精神。宋代著名诗人黄公度的诗句中写到“传闻利泽至今在”,“已死犹能效国功”;明成祖永乐皇帝题诗“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这些诗句既是对妈祖精神的高度概括,又说明历代封建统治者、思想家和文学家都很重视发挥妈祖的教化功能,希望使妈祖精神成为促进国家昌盛、民族团结、民生富饶的推动力。这是妈祖文化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妈祖精神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三、构筑以妈祖文化为纽带的两岸交流合作平台 加强祖地文化、民间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妈祖文化连接两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纽带作用,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与台湾地区的交往,推动文化交流、人员互动,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 国务委员刘延东近段在福建调研时指出,要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抓住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历史机遇,加强祖地文化、民间文化交流,增强妈祖文化连接两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纽带作用,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积极贡献。福建与台湾文化相承,这是两岸民众进行交流、加深了解、增进感情的重要纽带。要进一步丰富交流内涵。以祖地文化为源头,以妈祖文化等为主题,以莆仙戏等地方戏曲为重要载体,广泛开展对台文化交流,保护祖祠、祖墓,建好族谱馆、方志馆、名人馆,有序发展宗亲文化、祖地文化、祖祠文化,开展宗教结对交流活动,增加台湾同胞对“根”、“祖”、“脉”的认同,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继2006年的连战“福建祖地行”之后,又有吴伯雄、萧万长、江丙坤、林丰正等一批台湾知名人士先后来闽探亲访友、寻根祭祖,掀起了一股股热潮。现在每年光到莆田湄洲妈祖祖庙进香的台胞就有10万人。 建立海峡两岸旅游合作机制,共推双向旅游线路,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增强妈祖、陈靖姑等景区对两岸游客的吸引力,拓展妈祖文化、陈靖姑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培育“海峡旅游”品牌,把海西打造成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以滨海旅游、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为重点,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旅游景点及配套设施建设,办好各类旅游节庆活动,丰富旅游产品,开拓旅游市场,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效益的旅游精品。支持妈祖文化、陈靖姑文化旅游节,把这一节庆打造成为繁荣民俗文化的重要平台,拓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维护海峡两岸和平与繁荣的重要平台。 四、以妈祖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必须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加快发展,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合作,着力发展专、精、特、新文化企业,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展现海峡西岸风貌、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切实把妈祖文化产业做大做好做强。 整合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展现海峡西岸风貌、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重点发展妈祖文化,带动陈靖姑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红土地文化、船政文化、畲族文化、朱子文化等特色文化。做好有关妈祖建筑普查,进一步修善。加强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完善历史文化名城等基础设施,妥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如莆田市成立了秀屿区民俗文化研究会,做好妈祖建筑普查,主动与台湾妈祖对接,把妈祖文化研究作为重点,编写《妈祖志》等文化丛书。将妈祖文化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申报已获得文化部批准,最终申报结果将在9月公布。 进一步完善产业合作机制。发展与台湾文化界的长久合作,有来有往、常年互动。用好中央赋予我省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简化赴台文化交流手续、优化文化产业合作环境。鼓励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加大对闽台文化交流的投入,为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项目和重大活动提供人力、财力、物力支持。 健全市场机制,开辟多元投入渠道,将适合市场运作的文化交流项目推向市场,如联合创办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海峡大学等。推进两地媒体订立合作契约,形成宣传报道常态互动,使闽台文化交流始终保持良好舆论氛围,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将打造成重要文化产业基地。 五、“活妈祖”祈盼祖国和平统一 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仁爱是妈祖文化的核心哲学内涵,妈祖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播,都是以妈祖文化中的仁爱思想为核心的。随着两岸妈祖信众的不断增多,涌现了更多的“活妈祖”,他们大爱无疆,因为有“髓缘”,衍生出另一个新生命。他们站在国家整体利益和民族大义的高度,为了两岸人民的最大平安祈福。 请看新华网报道,2007年台胞首次向福建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10月24日,漳州白血病患者赵伟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了异体骨髓移植手术,台湾同胞捐献的100毫升造血干细胞顺利植入他的体内,后患者康复出院。2005年11月,35岁的赵伟被检查出患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尽管中华骨髓库库存量达到60多万,但无法找到适合的捐献者。协和医院向台湾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提出了配对申请,选出了台湾花莲的一名供者,这名跟赵伟同岁的年轻人一口答应了捐献请求。10月22日13时,台湾花莲慈济综合医院的医生们开始从捐献者体内提取造血干细胞,至当日19时30分,共提取100毫升造血干细胞。24日0时5分,来自海峡对岸的100毫升造血干细胞开始输入赵伟体内。 2001年6月13日,身患白血病的江苏姑娘陈霞在苏州也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给她捐献骨髓的是一位台湾青年,血浓于水的两岸亲情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2007年江苏的杭彬为台湾同胞捐献造血干细胞,当时她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与台湾慈济骨髓库合作的祖国大陆捐台第一人。两岸相互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还有很多。在这样的大爱面前,生生不息的民族血脉,也因大爱的注入而变得更加紧密。仅仅是“髓缘之爱”,就让我们无数次感觉到,这份血脉的情缘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澎湃激昂。 两岸同胞同根共祖,一脉相承,手足情深,血浓于水,互捐造血干细胞,进行生命大对接,这是“活妈祖”在世……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关心下,妈祖文化将焕发出无穷的魅力,把两岸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作出应有努力,两岸民间交流的涓涓溪水,终将汇成冲破一切障碍的澎湃大潮,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正如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郭俊次所说:“希望妈祖庇佑两岸同胞和解、和合;早日合并,早日完成祖国的和平统一。”

教学工作坚持和完善教学新布局,深化教学改革,实施“一班一策”。主体班次主要有进修类、培训类、专题研讨类和岗位业务类四种类型。2006年以来,共举办各类班次159个,培训轮训学员15748人次。其中,2010年举办各类班次48个,培训轮训学员4481人。2011年春季学期计划举办各类班次19个,培训轮训学员2200多人。科研工作 注重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2001年以来,共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项,国家软科学项目1项,国务院有关部门项目6项;承担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50多项;获全国性和省(部)级奖70余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1100多篇,出版各类专著、译著、教材100多部。校内刊物有《党校学报》、《党史研究与教学》、《理论参考》、《领导文萃》和《闽台关系研究》。研究生工作 主要有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和与师大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三种类型。其中,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从1999年开始承办,现有法学理论与经济学两个专业,累计招生817人,目前在校168人;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从1995年开始举办,现有八个专业十一个研究方向,累计招生2476人,目前在校803人;与师大联办的硕士研究生从2007年开始招生,设中共党史与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两个专业,累计招生53人,目前在校39人。

海峡两岸妈祖文化发源于福建湄洲,随着移民在台湾生根开花结果。妈祖文化在海峡两岸关系中发挥着独特的文化优势,成为两岸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多次提到“妈祖文化”。2006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也作出重要指示:妈祖信仰深深地扎根在台湾民众的精神生活当中,福建要运用这一丰富资源,在促进两岸交流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福建和台湾一衣带水,具有独特的对台地理优势。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我们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用好用活优惠政策,发挥“五缘”优势,弘扬妈祖文化,涌现更多“活妈祖”,促进两岸同胞交流、了解、理解,共同构建和谐、双赢、共荣的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庇护两岸同胞长远福祉。 一、妈祖文化在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意义重大 海峡西岸经济区东与台湾地区一水相隔,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闽台关系源远流长。2005年5月,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了闽台两地“五缘”的概念并加以诠释: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通、法缘相系,具有对台交往的独特优势。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的积极变化,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快发展和开展与台湾地区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支持福建省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拓展妈祖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突出“海峡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 福建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也是台湾同胞主要的祖籍地。在这片钟灵毓秀的土地上,孕育出既具有地域性又具有世界性的妈祖文化、客家文化、闽南文化,开辟了沟通东西文明的“海上丝绸之路”,成就了今天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突出格局。特别是发源于莆田市湄洲岛的妈祖文化,在世界各地有2亿多的信仰者,可谓有水的地方就有妈祖文化传播的足迹,从这个意义上讲,妈祖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 妈祖信仰深深扎根于两岸同胞的精神生活中。对妈祖文化“根、祖、脉”的认同,连接着五洲四海2亿多的妈祖信众,书写了中外交流史上的多彩篇章,增进了海峡两岸的人员往来和经贸合作,成为海峡两岸和谐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在第三届湄洲妈祖·海峡论坛上,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李金明说:“今天,两岸同胞与海外侨胞对妈祖的信仰又被时代赋予了新内容,那就是对祖国和平统一的追求和企盼。”5月22日张克辉率领的大陆妈祖文化交流参访团一行15人抵达台湾,接受采访时说,信奉妈祖是海峡两岸共同的信仰,我热切期盼海峡两岸继续以妈祖文化为纽带,不断扩大民间民众的交流与合作,为了弘扬妈祖精神、传承中华文明、构建和美两岸、共谋同胞福祉而积极努力。张克辉的话道出了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 二、妈祖信仰文化源远流长 妈祖信仰是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由群众自发形成的本土性民间信仰。她对于凝聚海外华人的力量,增进对祖国的感情,促进国家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要的意义。湄洲岛是世界闻名的海上和平女神妈祖的故乡,妈祖文化的发祥地。《敕封天后志》和有关史料记载,妈祖原名林默,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日,诞生于莆田古贤良港(今山亭乡港里村),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湄洲岛羽化升天。生前经常出海救助乡人和过往商船于海难和疾病中,后人敬仰她一生行善积德、救苦救难的精神,在湄洲岛上为她建祠立庙,敬奉为神。宋、元、明、清四代朝廷有感于妈祖的优秀品质,先后给予36次褒封,封号由“夫人”、“天妃”直至“天后”、“天上圣母”,从此“天后”和“天上圣母”便成了妈祖的圣称。 史料记载,台湾的妈祖信仰主要是从福建传入的。宋时,开发台湾的先驱者在跨越风浪险恶的海峡时,一般都要随身携带从妈祖庙请来的妈祖神像或神符,入台时,也就把妈祖信仰带进了台湾。据考证,台湾民众从南宋开始,一直就有渡过海峡到湄州岛朝拜妈祖,以及从大陆的妈祖庙请妈祖神像回台湾供奉的习俗。正是出自对妈祖的信仰,不管何时何地,台湾同胞总要想方设法前来祖国大陆尤其是湄洲妈祖祖庙、贤良港天后祖祠朝拜。据悉,在两岸交往史上,有不少“第一”便是因此创造的:1997年1月24日至5月5日,湄洲妈祖金身千年首度巡游台湾一百天,驻跸18个县市35个宫庙,受到台湾1000多万人次的顶礼膜拜,成为海峡两岸间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次民俗交流。2002年7月23日,台湾第一个妈祖庙澎湖天后宫妈祖前往其祖庙泉州天后宫,实现了50多年来澎湖和泉州两地间的海上直航。7月25日至8月9日,泉州天后宫妈祖也跨越海峡直航澎湖进行会香,整个活动共直航4个航次。期间,泉州和澎湖邮电部门分别发行了同一主题的纪念封,成为两岸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 妈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她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和感人事迹,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妈祖去世之后,人们按自已的愿望和理想进一步把她塑造成一位慈悲可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女神,目的是为了感化教育子孙后代和弘扬民族精神。宋代著名诗人黄公度的诗句中写到“传闻利泽至今在”,“已死犹能效国功”;明成祖永乐皇帝题诗“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这些诗句既是对妈祖精神的高度概括,又说明历代封建统治者、思想家和文学家都很重视发挥妈祖的教化功能,希望使妈祖精神成为促进国家昌盛、民族团结、民生富饶的推动力。这是妈祖文化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说,妈祖精神无疑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三、构筑以妈祖文化为纽带的两岸交流合作平台 加强祖地文化、民间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妈祖文化连接两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纽带作用,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与台湾地区的交往,推动文化交流、人员互动,建设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构筑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 国务委员刘延东近段在福建调研时指出,要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抓住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历史机遇,加强祖地文化、民间文化交流,增强妈祖文化连接两岸同胞感情的文化纽带作用,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积极贡献。福建与台湾文化相承,这是两岸民众进行交流、加深了解、增进感情的重要纽带。要进一步丰富交流内涵。以祖地文化为源头,以妈祖文化等为主题,以莆仙戏等地方戏曲为重要载体,广泛开展对台文化交流,保护祖祠、祖墓,建好族谱馆、方志馆、名人馆,有序发展宗亲文化、祖地文化、祖祠文化,开展宗教结对交流活动,增加台湾同胞对“根”、“祖”、“脉”的认同,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继2006年的连战“福建祖地行”之后,又有吴伯雄、萧万长、江丙坤、林丰正等一批台湾知名人士先后来闽探亲访友、寻根祭祖,掀起了一股股热潮。现在每年光到莆田湄洲妈祖祖庙进香的台胞就有10万人。 建立海峡两岸旅游合作机制,共推双向旅游线路,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优势,增强妈祖、陈靖姑等景区对两岸游客的吸引力,拓展妈祖文化、陈靖姑文化等两岸共同文化内涵,培育“海峡旅游”品牌,把海西打造成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以滨海旅游、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为重点,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加强旅游景点及配套设施建设,办好各类旅游节庆活动,丰富旅游产品,开拓旅游市场,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影响、有效益的旅游精品。支持妈祖文化、陈靖姑文化旅游节,把这一节庆打造成为繁荣民俗文化的重要平台,拓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维护海峡两岸和平与繁荣的重要平台。 四、以妈祖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必须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加快发展,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合作,着力发展专、精、特、新文化企业,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展现海峡西岸风貌、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切实把妈祖文化产业做大做好做强。 整合文化资源,打造一批地域特色明显、展现海峡西岸风貌、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重点发展妈祖文化,带动陈靖姑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红土地文化、船政文化、畲族文化、朱子文化等特色文化。做好有关妈祖建筑普查,进一步修善。加强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完善历史文化名城等基础设施,妥善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如莆田市成立了秀屿区民俗文化研究会,做好妈祖建筑普查,主动与台湾妈祖对接,把妈祖文化研究作为重点,编写《妈祖志》等文化丛书。将妈祖文化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项申报已获得文化部批准,最终申报结果将在9月公布。 进一步完善产业合作机制。发展与台湾文化界的长久合作,有来有往、常年互动。用好中央赋予我省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简化赴台文化交流手续、优化文化产业合作环境。鼓励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加大对闽台文化交流的投入,为重点地区、重点单位、重点项目和重大活动提供人力、财力、物力支持。 健全市场机制,开辟多元投入渠道,将适合市场运作的文化交流项目推向市场,如联合创办集产学研于一体的海峡大学等。推进两地媒体订立合作契约,形成宣传报道常态互动,使闽台文化交流始终保持良好舆论氛围,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将打造成重要文化产业基地。 五、“活妈祖”祈盼祖国和平统一 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仁爱是妈祖文化的核心哲学内涵,妈祖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播,都是以妈祖文化中的仁爱思想为核心的。随着两岸妈祖信众的不断增多,涌现了更多的“活妈祖”,他们大爱无疆,因为有“髓缘”,衍生出另一个新生命。他们站在国家整体利益和民族大义的高度,为了两岸人民的最大平安祈福。 请看新华网报道,2007年台胞首次向福建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10月24日,漳州白血病患者赵伟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接受了异体骨髓移植手术,台湾同胞捐献的100毫升造血干细胞顺利植入他的体内,后患者康复出院。2005年11月,35岁的赵伟被检查出患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尽管中华骨髓库库存量达到60多万,但无法找到适合的捐献者。协和医院向台湾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提出了配对申请,选出了台湾花莲的一名供者,这名跟赵伟同岁的年轻人一口答应了捐献请求。10月22日13时,台湾花莲慈济综合医院的医生们开始从捐献者体内提取造血干细胞,至当日19时30分,共提取100毫升造血干细胞。24日0时5分,来自海峡对岸的100毫升造血干细胞开始输入赵伟体内。 2001年6月13日,身患白血病的江苏姑娘陈霞在苏州也接受了骨髓移植手术,给她捐献骨髓的是一位台湾青年,血浓于水的两岸亲情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2007年江苏的杭彬为台湾同胞捐献造血干细胞,当时她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与台湾慈济骨髓库合作的祖国大陆捐台第一人。两岸相互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还有很多。在这样的大爱面前,生生不息的民族血脉,也因大爱的注入而变得更加紧密。仅仅是“髓缘之爱”,就让我们无数次感觉到,这份血脉的情缘是如此的真实,如此的澎湃激昂。 两岸同胞同根共祖,一脉相承,手足情深,血浓于水,互捐造血干细胞,进行生命大对接,这是“活妈祖”在世……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视关心下,妈祖文化将焕发出无穷的魅力,把两岸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作出应有努力,两岸民间交流的涓涓溪水,终将汇成冲破一切障碍的澎湃大潮,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辟更为广阔的前景。正如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郭俊次所说:“希望妈祖庇佑两岸同胞和解、和合;早日合并,早日完成祖国的和平统一。” 编者注: 为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不断引向深入,深刻分析总结我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经验,深入探索“科学发展、四求先行”的新思路、新对策、新举措,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福建日报要闻中心、福建通讯杂志社,福建支部生活杂志社、福建东南新闻网联合承办,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开展“我为海西献良策”征文活动,区志办副主任林煌柏撰写的论文《弘扬妈祖文化,庇护两岸福祉》,经“我为海西献良策”征文组委会办公室筛选,6月24日在福建东南新闻网上刊发,现本网予以转载。

“十一五”期间我院工作的基本思路是:进一步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国情、立足当代,以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的重要精神,以“海峡西岸”写入中央文件为契机,加强应用对策研究,加强台湾问题研究,加强具有福建特色的基础理论研究,把全院工作推上新的台阶。1、巩固思想教育成果,为社科研究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在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巩固已经取得的教育成果,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进一步明确福建社科院作为省委省政府的“思想库”、“智囊团”的地位和作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良好的学风、文风和职业道德,努力做好科研工作。福建社科院作为我省五个“邓小平理论研究基地”之一,“十一五”期间要充分发挥人才集中的优势,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开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研究,将重点研究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促进祖国统一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鼓励科研人员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为我省的理论研究工作多做贡献。“十一五”期间,我院将继续加强环境、氛围、队伍建设,在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效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和深化。要在全院上下形成树正气、讲道德、比贡献、争一流的良好氛围。我们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形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优良风气,造就一批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优秀人才。环境、氛围、人才队伍建设,将是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和不断深化的一项重要工作。2、紧紧围绕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大局,加强应用研究,为省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智力支持。“海峡西岸”已作为区域概念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我们要充分认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战略意义,自觉服从、服务于这个大局,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十一五”期间,我院将继续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研究作为我们的中心工作来抓,把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从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哲学、精神文明、海外华侨华人和台湾研究等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研究。要认真完成上级交办课题、横向课题和院级课题等科研任务。3、加强台湾问题研究,开展两岸文化交流,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服务。中央统战部把“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两岸关系理论福建研究基地”设在我院,去年7月省委又在我院成立了福建省海峡文化研究中心和海峡文化研究会。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央和省委设在福建社科院的这些研究机构的作用,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有关发展两岸关系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提出的发展闽台关系的“五缘”、“六求”要求,积极开展研究和对台学术交流。做好台湾民众工作、争取台湾民心,是我省对台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福建社科院以及所属的研究中心和研究会将通过学术交流的渠道,了解岛内民情民意,做好岛内知识分子和民众工作。“十一五”期间,我院将与台湾有关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同举办学术研讨会、座谈会、研习营等,加强入岛文化交流工作。省海峡文化研究中心和研究会还将组织学者开展一系列重大课题研究,并准备在近年内推出“闽台文化关系研究丛书”(续集)和“当代台湾人文研究丛书”2套丛书。

  • 索引序列
  • 闽台关系研究杂志官网招聘
  • 闽台关系研究杂志官网
  • 闽台关系研究杂志
  • 闽台关系研究杂志期刊官网
  • 闽台关系研究杂志官网下载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