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的

发布时间: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的

《从周朴园形象的演出看〈雷雨〉创作的超现实本意》,《文艺争鸣》2011年第3期《论民国时期陈垣的交游》,《纪念陈垣诞辰1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死亡、爱欲与疯癫》,《作品》2011年第3期《论中国现代诗学对契合论的接受》,《学术研究》2010年第12期《论中国现代派诗对意象主义的接受》,《文学评论》,2009年第5期《政治与学术话语的交织变奏:论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红高粱〉系列中的两个宾故事及意义》,《江汉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中越边境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及对策》,《文化遗产》2008年4期《Cultural Globalization is Impossible》,《Chinese Studies Review》,2008年第1期《纯诗的追求》,《武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1925年之前中国新诗对象征主义的接受》,《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天鹅绝唱——论梁宗岱的文学史意义》,《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历史与叙述: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写作研讨会综述》,《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论中国现代智性诗的特质》,《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以理性点亮历史》,《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象征的意义》,《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被遮蔽的另面景观》,《中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论李金发对象征主义的接受与变异》,《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论学衡派与西方现代诗歌》,《文学评论》2001年青年学者专号《选择与变异》,《文学评论》2000年青年学者专号

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儒家法哲学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Judgment Categories in Judicial Practice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Winter 2007 。中国法传统在当代的命运 《法学家》2007年第5期。判决如何作出 《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问题、思路与方法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3期。罗马的公犯诉讼及其惩罚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法律信仰转型中人的主体性 《现代哲学》2006年第6期。中国封建法再认识 《法学研究》2006年第2期。法律思想的形成 《政法论坛》2006年第1期。法治中国与儒家礼法思想——以两对范畴为分析框架 《学衡论丛》第4卷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古希腊的民主与法制(下) 与贺卫方教授合作 《中西法律传统》第五卷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早期罗马法中的形式主义 《学术研究》2005年第12期。中国古典文本中的法律形式 《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为法律赢得神圣——中西法律观念的信仰基础反思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5期。道成肉身与体用一如——基督教与儒家本体论之比较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殉道与升华——从苏格拉底之死解读民主与法治的流变 《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2期。古希腊的民主与法制(上) 与贺卫方教授合作 《中西法律传统》第四卷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法律思想的“外”与“内” 《学术研究》2003年第12期。比较与审思:英美法系中的判例与制定法 《20世纪外国司法制度的变革》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在理念与仪则之间——先秦儒家法律思想中的礼义与礼仪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善良为何如此重要?——中西人治思想的一个比较观察 《现代法学》2002年第1期。理念与风格——判例与制定法之运作及其合理性评价 《学衡论丛》第2卷 岳麓书社2002年版。市场经济中的法治与道德 《学术研究》2001年第10期。个性体验与心灵境界——进入中国先圣思想的方法问题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解读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研究范式 《法商研究》2001年第2期。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研究范式 《现代法学》2001年第1期。先秦儒家礼法思想中的道德与法律 《中西法律传统》2001年第1卷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0世纪的先秦儒家礼法思想研究 《学术研究》2000年第10期。现代理论视域中的中国法治 《中外法学》2000年第5期。先秦儒家礼法思想研究综述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00年第1卷 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多元解释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1999年第1卷 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判例法与制定法的运作与未来 《判例在中国》 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在法律的传统与变革之间 《开放时代》1998年5、6月号。西方法律传统的类型研究及其局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关于外国法制研究的几点思考 与徐忠明合作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增刊。法律与道德的二重性 《华夏》 1996年第4期。罗马私法中的占有制度 《比较法研究》1994年第3、4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法制现代化进程中的儒家法哲学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Judgment Categories in Judicial Practice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Winter 2007 。中国法传统在当代的命运 《法学家》2007年第5期。判决如何作出 《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问题、思路与方法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3期。罗马的公犯诉讼及其惩罚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法律信仰转型中人的主体性 《现代哲学》2006年第6期。中国封建法再认识 《法学研究》2006年第2期。法律思想的形成 《政法论坛》2006年第1期。法治中国与儒家礼法思想——以两对范畴为分析框架 《学衡论丛》第4卷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古希腊的民主与法制(下) 与贺卫方教授合作 《中西法律传统》第五卷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早期罗马法中的形式主义 《学术研究》2005年第12期。中国古典文本中的法律形式 《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为法律赢得神圣——中西法律观念的信仰基础反思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5期。道成肉身与体用一如——基督教与儒家本体论之比较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殉道与升华——从苏格拉底之死解读民主与法治的流变 《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第2期。古希腊的民主与法制(上) 与贺卫方教授合作 《中西法律传统》第四卷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法律思想的“外”与“内” 《学术研究》2003年第12期。比较与审思:英美法系中的判例与制定法 《20世纪外国司法制度的变革》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在理念与仪则之间——先秦儒家法律思想中的礼义与礼仪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善良为何如此重要?——中西人治思想的一个比较观察 《现代法学》2002年第1期。理念与风格——判例与制定法之运作及其合理性评价 《学衡论丛》第2卷 岳麓书社2002年版。市场经济中的法治与道德 《学术研究》2001年第10期。个性体验与心灵境界——进入中国先圣思想的方法问题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解读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研究范式 《法商研究》2001年第2期。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研究范式 《现代法学》2001年第1期。先秦儒家礼法思想中的道德与法律 《中西法律传统》2001年第1卷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20世纪的先秦儒家礼法思想研究 《学术研究》2000年第10期。现代理论视域中的中国法治 《中外法学》2000年第5期。先秦儒家礼法思想研究综述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00年第1卷 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多元解释的意义及其局限性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1999年第1卷 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判例法与制定法的运作与未来 《判例在中国》 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在法律的传统与变革之间 《开放时代》1998年5、6月号。西方法律传统的类型研究及其局限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关于外国法制研究的几点思考 与徐忠明合作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增刊。法律与道德的二重性 《华夏》 1996年第4期。罗马私法中的占有制度 《比较法研究》1994年第3、4期。

如果你需要发表这份稿子,也不打算在折腾,就发吧。《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中山大学,综合影响因子为554,是CSSCI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不过如果不是正刊而是增刊,就算了。如果是增刊,看都没人看,也不算科研成果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的

没用,内部期刊没大用!

哲学社会科学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获奖情况连续5年获山西省一级期刊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三十佳”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入选期刊 自然科学版本刊是山西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78年,季刊,坚持邓小平理论,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学进展,主要报道校内外有关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地学环境生态科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包括原始研究论文,研究报告、综述、简报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经验总结

一、编辑部职能、概况 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现负责《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三种全国核心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另有学校的期刊中心挂靠在我部,协助学校负责校内23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的行政业务指导工作。 编辑部现有各类人员19名,其中包括双肩挑教师(主编、副主编),固定编制人员,退休返聘,兼职人员。 在管理体制上,学报编辑部为学校直属单位,由学校主管副校长领导。编辑部主任负责部里的行政事务、刊物发行、人财物等管理和办刊的规划发展,兼管期刊中心事务。各期刊实行主编负责制,负责刊物发展和办刊业务。各刊物都设置有编辑委员会,由校内外知名学者组成,对办刊及发展进行宏观指导。 二、学报发展历史 原中山大学学报创办于1955年,是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新中国高校创办较早的学报之一。创刊初期为文理合刊,1959年起,分为文、理两个独立刊物。原《中山医科大学学报》于1980年创刊,原由卫生部主管,中山医科大学主办。 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两校强强联合,组成了新的中山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学报》更名为《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创刊伊始,《中山大学学报》就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关怀。195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来函:“你校出版的《中山大学学报》,我们准备从第一期开始,给毛主席订阅两份。” 在学校历届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建设,《中山大学学报》各刊已成为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中国高校学报。 学报社会科学版目前已成为CSSCI、《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国内所有重要的索引期刊。获得过全国“双十佳”和“三十佳”社科期刊、广东省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等奖励、第四届广东省品牌期刊奖。2010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排名全国学报第一。 学报自然科学版除了进入国内所有的重要索引之外,2006年-2010年成为著名的美国EI索引核心期刊源。曾获得教育部和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国家百种重点期刊奖(4次)、首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第一、二届、三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5次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第四届广东省优秀期刊奖,被评为“学术影响范围最广的前30名期刊”。 学报医学科学版除了进入国内所有的重要索引之外,2007年1月进入美国CA索引核心期刊源,2007年10月进入中华首席医学网收录。自创刊以来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教育部优秀期刊和广东省优秀期刊,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和第一、二届、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第四届广东省提名期刊奖。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的

shi,没错

学报简介本刊是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理论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要反映本校的两个文明建设,刊发学术文章,反映科研成果,指导教学实践,交流科教学术信息,促进科教学术的繁荣发展。主要栏目党建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农村经济研究文·史·哲语言与语言教学法学企业管理高等教育研究投稿须知中英文对照标题、中英文摘要(不超过300字)、关键词(不得少于3个)、中英文作者单位(单位名称、省市、邮码)、作者姓名、有效联系方式(通讯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电子版文件请使用Word-2000编辑,文中图、表格和公式请用Office软件编辑。基金项目及第一作者简介格式如下:基金项目:项目名称(项目编号)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T7714-2005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实引方式在正文中标注,即在正文中用上角标标注参考文献序号,与文后参考文献序号相对应。不要使用作者年制标注参考文献,以避免造成标注混乱。

开本:大16开国际刊号ISSN:1008-8091国内刊号CN:37-1303/C创刊时间:1955邮政编码:271018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中文N/T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国的《SCI》、《CSCI》、《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农业科技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林业科技文献数据库》、《中国农业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林业文摘》等国内外多家检索机构及文摘数据库列为来源期刊及统计源。被中国知网、北京万方、重庆维普、上海华艺等论文数据库收录,并被中国农大、华中农大、中国农科院信息研究所、国家图书馆、解放军总医院、香港大学、台湾大学、香港中央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德国农业图书馆、法国国防部、拜尔生物科学及日本、韩国、新加坡国会图书馆等机构或组织收藏。该刊发表的研究成果及论文能迅速传播并及时为国内外同行专家引用。1992年,该刊被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1992、1995年两次获农业部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学报一等奖;1995年获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1996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技期刊;1997年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1999年被评为十佳期刊;并于1996年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1998年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列为被引频次最高的中国科技期刊500家之一;1999年加入“中国期刊网”,同年加入“万方数据化资源系统数字化期刊群”。 研究简报文献综述本刊接收国内外大中专院校师生及从事科技工作的研究人员的来稿,来稿可以是“研究论文”、“研究综述”、“研究简报”。研究内容以工业、农业、医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自然科学为研究对象,一般不接收“社会科学及文学艺术类”研究论文。一般研究论文字数控制在3000-5000字左右,其中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综述类论文8000字左右,其中,参考文献不少于30篇。

  • 索引序列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的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的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经验总结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经验总结怎么写的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