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环境科学投稿经验

环境科学投稿经验

发布时间:

环境科学投稿经验

中间过程可以含糊点,但是结果必须得详细,还要让人信服,看你自己如何拿捏了。

杂志简介和投稿须知如下,希望有所帮助:《环境科学与技术》由湖北省环境保护局和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学术和技术类刊物,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刊登环境保护领域内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的科研成果。

文章写得好,一般没啥问题,只要能过了审稿老师的那关,就没有问题

环境科学学报投稿经验

JES,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影响因子2,SCI期刊,中科院把它分到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三区,还算不错吧。投稿相对比较容易,录用的几率大。如果论文数据不错,优先考虑高分的期刊吧。

审稿周期和发表周期都比较长,我有一篇被审了半年(从投稿到最终录用),发表要等一年以上了(从投稿算起)。如果是某个基金支持或者交提前发表费,估计会快点。

投稿的时候一律单栏,详见期刊主页的作者投稿须知,排双栏是稿件接收后,后期编辑要做的工作。

环境科学投稿经验分享

中间过程可以含糊点,但是结果必须得详细,还要让人信服,看你自己如何拿捏了。

刊全名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 期刊简称 ENVIRON CHEM LETT 期刊出版周期 Quarterly 期刊出版社/管理机构 杂志由 Springer 出版或管理。 ISSN号:(printed): 1610-3653 (electronic): 1610-3661 期刊主页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主页 期刊评价 您选择的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的指数解析如下:简介:ENVIRON CHEM LETT杂志属于环境科学行业,“工程:环境”子行业的中等级别杂志。 投稿难度评价:影响因子偏低,但是接稿量不是很大,审稿周期偏长,但容易发表 审稿速度:12周以上或约稿级别/热度:蓝评语:相对冷门,关注人不多。 说明:指数是根据中国科研工作者(含医学临床,基础,生物,化学等学科)对SCI杂志的认知度,熟悉程度,以及投稿的量等众多指标综合评定而成。当然,具体的,您还可以结合“投稿经验分享系统”,进行综合判断,这更是大家的实战经验,更值得分享和参考。注意,上述热门指数采用专利技术,由计算机系统自动计算,并给出建议,存在不准确的可能,仅供您投稿选择杂志时参考。 ISSN 1610-3653 热门指数 期刊年文章数 31,48(09-10) 投稿难易度 容易 期刊一审周期 >12周或约稿

环境科学期刊投稿经验

文章写得好,一般没啥问题,只要能过了审稿老师的那关,就没有问题

有一定的难度,毕竟是EI期刊,不会很好中的

刊全名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 期刊简称 ENVIRON CHEM LETT 期刊出版周期 Quarterly 期刊出版社/管理机构 杂志由 Springer 出版或管理。 ISSN号:(printed): 1610-3653 (electronic): 1610-3661 期刊主页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主页 期刊评价 您选择的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etters的指数解析如下:简介:ENVIRON CHEM LETT杂志属于环境科学行业,“工程:环境”子行业的中等级别杂志。 投稿难度评价:影响因子偏低,但是接稿量不是很大,审稿周期偏长,但容易发表 审稿速度:12周以上或约稿级别/热度:蓝评语:相对冷门,关注人不多。 说明:指数是根据中国科研工作者(含医学临床,基础,生物,化学等学科)对SCI杂志的认知度,熟悉程度,以及投稿的量等众多指标综合评定而成。当然,具体的,您还可以结合“投稿经验分享系统”,进行综合判断,这更是大家的实战经验,更值得分享和参考。注意,上述热门指数采用专利技术,由计算机系统自动计算,并给出建议,存在不准确的可能,仅供您投稿选择杂志时参考。 ISSN 1610-3653 热门指数 期刊年文章数 31,48(09-10) 投稿难易度 容易 期刊一审周期 >12周或约稿

《环境科学研究》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主管、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主要刊登环境科学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环境管理的新理论、新经验,以及反映环保领域热点问题的学术论文;通过特别约稿及时讨论环境重大问题及重要学术理论。为促进国际环保科技成果、科研项目与科技人员的交流服务,为相关政府机构、研究及教育部门、企业、各类环保团体、环保科技人员、管理干部、高等院校师生服务。 《环境科学研究》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CAS:NS),《日本科学技术社中国文献数据库》(JST),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 Centre for Agriculture and Bioscience International),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检索机构收录。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主编:刘鸿亮 ISSN:1001-6929 CN:11-1827/X 地址:北京朝阳区安外大羊坊8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邮政编码:100012 在线投稿:

环境科学投稿经验总结

《环境工程学报》是国内环境工程领域重要学术期刊,其办刊宗旨为:促进国内外环境工程学领域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推动我国环境工程学科和环保事业的发展。《环境工程学报》以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为主,突出学术性与技术性,亦刊登少量高水平特约综述。所设主要栏目有:综述、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噪声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生物技术、生态修复工程和工程应用实例等。这个是简介信息,里面还有投稿须知,希望对于你的问题有所帮助

文章写得好,一般没啥问题,只要能过了审稿老师的那关,就没有问题

当人类发明了斧头开始, 到近期对森林滥砍滥伐, 以及烧荒种地等原因引起的火灾, 造成森林急剧减少, 若这样的行为再不加以制止, 那么原始森林及其以原始森林为最后避难所、与原始森林相依为命的各类生物, 其悲惨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同学们,老师们,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环境的恶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如何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地球上每一个人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作为2l世纪的地球公民,我们有责任共同努力,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世界。 近年来,随着地区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以下是实地调查出来的报告: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源是:1、公共厕所排出的粪便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让人恶心。2、工厂排出的废水又黑又臭,还浮着一些秽物。3、工厂排出的废气很刺鼻,会散发到小镇的各个角落。4、化肥厂排出的气体中含有粉尘、铅、煤灰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5、公园的草坪上常有游人丢弃的垃圾,既不卫生,又影响市容。 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是:废水、废气、粪便、腐肉、塑料袋、木筷,垃圾等。 污染物对环境和生物有很大的危害:使空气变得浑浊,对人的肺部有很大危害;生活垃圾处理不好会滋生细菌,严重影响人的健康;污水会影响生活水,直接侵害人体。 看了这么多,你是不是对目前的环境有些忧虑呢?对,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保护环境卫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废弃电池和塑料袋要处理好;多植树造林,不践踏草坪;不污染水源。保护环境,我们责无旁贷!清河位于西安市阎良区的西南角,是我们身边的一条小河。听到清河的名字,就让人有一种清新逸人的感觉。可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有这样的感慨“清河不清了”。为了查清“清河不清”的缘由,我们生物科技小组的几个人,在组长的带领下来到了清河边。 迎接我们的是扑鼻而来恶臭气味,清河已变成一条臭水沟了。水是黑色的,所以浮在水面上的大片大片的白色泡沫便显得乍眼而恶心。这里的水,流速极缓,显得很安静,安静得令人窒息。让人不由的想起了闻一多先生的名篇《死水》。名篇的意义正是在此,不仅预见到几十年后的环境问题而且描写的一字不差。仔细搜寻,我们惊喜的发现岸边一些极小的范围还可见到一些枯黄的草叶下活泼游动的生物(据考为水蚤)。小家伙们很可爱,但却数目庞大,举眼之处便是一片密密麻麻。装到试管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样子很象鱼虫。也许是因为污染限制了鱼类的数量,这些小生物才可以大量的繁殖。 登上高处眺望:北面的马路上傲然地竖着一块破旧不堪的牌子“磷肥厂”;西面化肥厂的机器看起来象个巨人;最可怕的是东面的造纸厂,浓浓的黑烟从烟囱上滚滚而出,向四处随意扩散。烟囱下面的厂房显得破旧而零乱。厂房外,河岸边的树早已昏黄枯萎,让人感受到生命完结的悲凉。 在岸边我们发现一个直径一米左右的小型排污口,这并不值得惊叹,因为在一分钟后我们立即在桥的另一边发现了一个半径约两米左右的排污口大量的灰色物质和白色泡沫从河底翻腾出来并且不断扩散开去,形成了长70米、宽15米左右的白色泡沫区域,并不断延伸。在排污口的周围,我们发现此处植被枯黄,原因待查。排污口处于桥座之下,若不细心观察并不易发现,由此可见商人的狡猾着实令人汗颜。 在对眼前之所见一阵义愤填膺之后,我们前去拜访了生活在清河岸边的一位牛棚老人。老人看起来很老,很清贫。他对我们的到来似乎显得很兴奋。凭着看新闻联播十几年的经验,我们对老人进行一些采访。老人告诉我们,这河的源头在三原境内的嵯峨山,原本水源很足,河水很深,但多年的水土流失使河底淤泥淤起了三、四丈深。六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这水也算是农人的一条命根,洗澡、吃饭、浇水、洗衣全赖着它。那个时候水边还曾有着大片的芦苇(而今却只是一片萧条的黄草!)。这些年污染严重,到了夏天的时候,污水中长出的蚊子厉害得吓人。河岸东的造纸厂是主要的污染源,省上曾多次要求其停办,但总是屡禁不止,关门几天后又开起张来。造纸厂关闭后,清河里便有了鱼,还有人特地来钓鱼。 为了深入调查清河的污染情况,我们对河水进行了取样分析,经环保局检测,水中的含氧量为标准值的1/3,PH值为03。水中的主要生物是水蚤,我们对水蚤进行了观察和实验研究。 水蚤属于节肢动物门,有鳃亚门、甲壳纲、鳃族亚纲;身体分节,附肢分节及神经感官等集中于头部 ;水蚤体形小,淡水产,附肢基部着生扁平的鳃,有蜕皮现象 ,适应能力强,以水中的小型微生物和藻类为食。 以下是我们对水蚤的观察记录: 第一天:水温:18℃,大小:2~3毫米,数目:6只,其中4只背部有整齐排列的黑色颗粒。 第二天:水温:16℃,发现瓶中有蜕下的皮,像豆荚,背部相连,腹部开裂。 第三天:水温:20℃,其中4只的背部黑色颗粒变的不能分辨,紧挨着排列在一起,颜 色变的稍浅,不成球状。到了晚上,有一只开始产子,仔细观察其尾部向前翘起,幼子从尾部和背部的间隙出来,幼子刚一出生就可以游动。 第四天:水温:14℃,水中背部有卵的水蚤都已产完,刚出生的水蚤有三十多只。有两只成熟水蚤死亡。 第五天:水温:18℃, 成熟水蚤全部死亡。 观察总结: (1)适宜的温度可加快水蚤生长繁殖的速度。(河水温度4℃,水蚤多数背部仍带有卵;室内温度18℃,水蚤全部生产完毕。) (2)该河流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分析如下: 该生态系统中,由于造纸厂排污严重超标造成水质恶化,鱼类大量死亡,从而使水蚤暴发性的繁殖,直接影响到水中微生物和藻类的数量,大大降低了河水的自我净化能力。 由于鱼类的大量死亡,水鸟的食物来源遭到破坏,无法继续生存;从而蚊子大量繁殖,给人类带来许多疾病,如疟疾等。 水蚤生活的探究实验 实验一:在白天,将瓶子一半置于阳光下,另一半置于阴处,则6只全部处于阴处。在夜晚,一半置于台灯下,另一半置于阴暗处,则6只全部聚于光下。 结论:水蚤对于光照强度反应敏感,喜欢适度光照。 实验二:取一滴经试管培养的河水,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水中大约有微生物900—1000;将30只水蚤放入该试管,6小时后,取一滴再观察,微生物明显减少,只剩下200—300只。 结论:微生物是水蚤的食物。 实验三:向瓶中滴入几滴灰黑色的河中污水,静置。经过一个晚上,水的颜色变淡,水蚤肠内灰黑色。过几个小时之后,肠内颜色恢复正常。 结论:水蚤吸收无机盐或矿物质。 实验表明:水蚤能适应污水环境,并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环境问题现在已毫无疑问地成为关系着人类生存的大问题,人人逃之不及。所以我们针 对清河的污染进行了调查研究。以求以小见大,以部分见整体,从而进一步认识整个中国的环境现状。可以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小组的成员都对这清河上屡禁不止的污染叹为观止,从而义愤填膺。污染为何如此猖獗而不得治理?归根结底,还是人类利欲熏心,膨胀的私欲永远得不到满足。然而这并不是我们所能改变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有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措施,来挽救这岌岌可危的生态环境。 纸张回收:我在调查中,发现有95%的人是把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混在一块。“混”,原来这就是纸张污染的主要原因!如果人们把垃圾分开来,分门别类进行回收,那白色污染对自然环境就会大大减少,并且我们生活环境也就大大不同。 一次性纸杯:现代生活中,一次性用品使用方便,但是不容忽视 的问题出现了。一次性用品浪费资源,又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比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喝水的杯子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喝水的杯子应该怎样选择呢?市民为了贪图方便,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一次性纸杯。人们说既方便,又便宜。可正是因为一次性纸杯的产生,使到我们周围的环境受到了极度的破坏。市民们使用了一次性纸杯,就随地乱扔,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 水污染,健康当心!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地球的什么生物都会无法生存。“清凌凌的河水鱼在游”再也不见了,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也许你会说,不是有桶装饮用水吗?但喝桶装水不是解决水污染的最好办法,喝桶装水一样要用到水资源。而且喝桶装饮用水对人们的身体不是很健康。 前山河:我曾经到前山河进行调查,发现前山河的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河水混浊,水面上漂浮着许多塑料垃圾,并且时不时会传来一阵难闻的味道。原来在昌盛大桥下,居住着许多“三无”人员。他们的行为给前山河留下了很大的创伤。白天,他们吃喝拉撒,随地大小便……任由他们这样持久的持续下去,就算是再清澈的河水也会被他们给糟蹋。如今,虽然前山河得到了整理,但前山河泥沙含量多,再加上水土流失,河水还是浑浊的。我还痛心地看到前山河的旁边还有一座座工业废料堆成小山。 所以,我们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我们的饮用水不是总会觉得有一股咸味吗?这是珠海的咸潮。 在调查中,我深受启发: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我们组织了环保小分队,开展环保在行动的活动,争做环保小卫士。 环保在行动 在今年“十·一”黄金周里,我们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过一个环保的长假。我们走进社会,用镜头去展现“环保”世界中的“精彩”。我们在使用数码相机有一定的难度:一般的相机都会有开关键。开是ON,关是OFF。我们的数码相机也一样,把键移到ON处。接着,我们要调好焦距,最后,轻轻一按就可以了。在按快门的同时,手不要颤抖,要拿稳相机,这样拍出的效果才会好。拍摄好以后,发送照片也有难度:首先要进入免费邮箱,点击写信,在框内打上主题,写上发给谁。由于是发送相片,所以要点击添加附件,粘贴照片,写上自己的名字,然后点击“发送”便可。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我终于掌握了现代的通信技巧。 我们拍摄的照片刊登在10月14日的《珠海特区报》的《生活周刊》上。首页的相片是我们学校的朱晨纬同学的作品,编辑还特地放大了呢!显得十分显眼。一棵棵郁郁葱葱。咦!是一个塑料罐做成的。真是别有用心!再看这一副:电话厅到处贴满了广告纸,花花绿绿的。我们的目光又被一张照片吸引住了,这是一张人们破坏环境的照片。照片里是一堵被画花的墙壁,照片旁边还写着一句话:“还墙壁一张的脸。”它提醒我们无时无刻都要爱护环境。 我在活动中,尝到了现代科技的甜头,用数码相机更加清晰;电邮让沟通更加舒畅。 环境你我他,环境靠大家。只要人人都爱环保,我们的周围环境就更美好!

  • 索引序列
  • 环境科学投稿经验
  • 环境科学学报投稿经验
  • 环境科学投稿经验分享
  • 环境科学期刊投稿经验
  • 环境科学投稿经验总结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