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华夏风采杂志社是官方的吗

华夏风采杂志社是官方的吗

发布时间:

华夏风采杂志社是官方的吗

《中国国家地理》月刊00元/期 《中国国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识》,是中国一本关于地理的杂志月刊,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地理学会主办。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外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是中国大陆较为出名的一本有关地理的杂志。目前该刊在国内外及港澳台地区拥有近10万忠实读者。《时尚旅游》每期零售价 00元/期2002年起与美国《国家地理旅行者》(英文名:National Geographic Traveler)进行版权合作。 《时尚旅游》整合时尚杂志社与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优势资源和丰富经验,致力于成为积极主动,求知欲强的旅行者的信息来源。《时尚旅游》通过提供独特的,真正的旅行体验,鼓舞读者探索和了解世界,享受生活,享乐人生。 《时尚旅游》是一本国家旅游局主管,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的权威性旅游杂志。自2000年5月起由时尚杂志社承办。《中国城市旅游》每期零售价00元,拥有读者为10万左右,有效受众近50万,是旅游杂志新锐和佼佼者。中国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旅游文化类主流期刊。杂志秉承“推广城市魅力品牌,挖掘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旅游品质,助力城市经济发展”的理念,以现代媒体的国际视野,深度剖析城市地脉文脉,精准把握城市特色亮点,运用全新的媒体传播视角与包装手段,全景式展现城市风采,塑造城市形象,促进城市和谐,为城市招商引资摇旗呐喊,为城市经济合作鸣锣开道,为城市社会发展推波助澜!该杂志致力于为国内外城市推介旅游资源,传播旅游文化,引导旅游消费。《旅游》月刊00元/期1979年,《旅游》杂志创刊,成为改革开放后最早的旅游杂志 从那时开始,全国各大图书馆以及大、中、小学,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都纷纷订阅《旅游》杂志,是图书馆必备的馆藏杂志。常年的订阅与借阅。使《旅游》拥有跨年代的庞大读者群,影响几代读书人。 历史变迁,与时俱进,三次改版适应了时代发展带来不断变化的读者需求。保证读者群不断充实和补充,与数以十万计的读者相伴成长。 每个时代的旅游杂志都折射出特定社会环境中人们的精神风貌与物质追求。《旅游》创办之初帮助近乎“懵懂”的人们认识了世界、认识了旅游,而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人们要不时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旅游》同样为他们诠释人文情感,帮助他们回归自然、体验旅游中的人生。 《旅游天地》月刊00元/期 介绍各地风土人情,文化历史名城。目击自然险峻风光,帮助读者搜集旅行情报制定旅游计划的一本全方位旅游经典杂志。 《中国旅游地理》月刊 00元/期栏目介绍 一、视界 :介绍国外旅游胜地,侧重于当地人文地理风貌。二、探索 :神秘之境、自然之谜、历史钩沉、三、发现 :新景点、新线路、新玩法,或者老景点、老线路的新发现新景观 四、传奇 :民族、宗教、地理奇观、历史遗存、人文遗迹、文化遗址。 五、遗产 :重点关注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状态,目的是为了引起社会关注和保护意识。《旅行家》月刊0元/期。1995年依据中国《公司法》和出版法规在中国北京注册,1996年1月创刊。《旅行家》是中国第一本完全根据市场需求创办、以公司体制运作的旅行消费媒体。《旅行家》使用中文出版,月刊,大16开本,全彩色印刷。《旅行家》是中国旅行消费媒体的著名品牌,中国旅行消费的领导性杂志,中国市场影响广泛的国际水准旅行媒体。《旅行家》一贯以其为读者提供专业的传播服务享誉市场,使其成为高品质商品与服务,进入中国朝阳市场的高速路,传播中国中产阶层的主媒体。 《旅行者》月刊0元/期,围绕 “休闲度假、深入体验、商务差旅、旅行摄影”四大出国旅游方式,每期以一个目的地的TOP10专题为主干,度身定制精选攻略。此外还包括:《当代旅游》月刊00元/期;《环球旅游》月刊 00元/期;《旅游休闲》月刊 00元/期;《旅游纵览》月刊 50元/期;《华夏人文地理》;《旅伴》;《旅行社》;《商务旅行》;《玩家旅游》;《私家地理》;《和谐之旅》;《旅游界》;《旅游时代》;《旅游天地》;《商务奖励旅游》;《世界旅游》;《中国旅游》杂志等。

北京华夏风采形象设计有限公司是2016-03-16在北京市丰台区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1号院2号楼14层1416房间(电梯层17层1716房间)(园区)。北京华夏风采形象设计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6MA0046BA76,企业法人穆昕,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北京华夏风采形象设计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专业设计;销售电子产品、日用品、文化用品、化妆品、通讯器材、工艺品、汽车用品、服装鞋帽、珠宝首饰;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演出);企业策划;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摄影扩印服务;产品设计;电脑动画设计;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培训;软件开发;数据处理;应用软件服务;经济信息咨询;旅游咨询;市场调查;企业管理;健康管理(不含诊疗活动);婚庆服务;翻译服务;会议服务;劳务服务;承办展览展示活动;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工程管理服务。(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在北京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73890464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7460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北京华夏风采形象设计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华夏风采杂志社

杭州华夏风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是2004-09-02在浙江省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杭州市下城区体育场路178号浙江日报社商务楼316室。杭州华夏风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301037654728514,企业法人王招富,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杭州华夏风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服务:设计、制作、代理国内广告,企业形象策划,承办会展。其他无需报经审批的一切合法项目。在浙江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17433881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和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7487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杭州华夏风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长篇报告文学《CHINA——面临挑战》《北大学子看北大》散文集《川木散文选》等合作编著长篇报告文学《华夏风采》《神州儿女》《华夏女名人》《中外名人看中国》文集《二十一世纪与茶文化》等,策划、制作并创作中国首张诗歌VCD《北大——永远的春天》(合作),电视剧《外面的世界》(合作)等。余顺标,笔名川木。曾经的军人、警察、公务员、文化学者;曾经的名师高徒,师从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研究经济和股份制;曾经的商界名流,纵横商海十余年;曾经的中外交流使者,被华盛顿大特区、洛杉矶、圣路易斯,奥尔巴尼等地政府授予“美国荣誉市民”称号。如今,作为世界华人企业家协会执行主席的他,已经成为活跃在世界华侨华人领域的知名人士,倾其所力积极为中外经贸合作与交流四处奔波,牵线搭桥,为的只是让华人企业家能够走向世界。这或许正是他创办世界华人企业家协会的初衷:给世界华商一个舞台,一个通往成功的桥梁。从文学青年到商界名流余顺标先生的办公室里,书籍始终都是最占用空间的东西。文学、经济学等各种类别,图书似乎成为余顺标最亲密的伙伴。虽然已经是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却始终没有丢掉自己文化工作者的本分。这或许是众多文化学者的共性吧。1988年,对于余顺标而言是最为难忘的。作为江西省知名的文化学者和省作家协会会员,他不得不面临两所高等学府的诱惑:一是免试进入江西师范大学学习,二是作为省作协的推荐代表参加考试,目标是北京大学中文系作家班。机遇当然是属于挑战者的。余顺标告别了同事,从单位请了两个月的长假,奔赴北京开始闭门复习功课,为冲刺北大做最充实的准备。当时已是景德镇市文学协会秘书长的他凭着自己几元钱的工资和坚持不懈地努力,最终从全国数百名文学青年中脱颖而出,成为北大中文系作家班里的一员。两年后,余顺标进入海洋出版社任职,成为一名编辑。之后,他先后在北京社会经济调查中心、《社会学与社会调查》杂志社担任副主编等工作,陆续编辑出版了散文专集《China面临挑战》;纪实文学合集《华夏风采》;纪实文学合集《走出困惑》;散文合集《我的人生》;纪实文学合集《神州儿女》等一批大获好评的书籍。其中,他编撰的《弄潮儿》丛书成为他由文学领域向经济领域进军的第一炮。在文化行业内的工作中,余顺标渐渐觉得经济学与文学有天然的联系,而他自己的经济知识结构却无法与时代同步。“必须进一步更新,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回忆起往事,余顺标眼神中透露出一种神往。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余顺标决定再次求学。1995年,他进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拜在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先生的门下并成为他的助手,潜心研究经济学与股份制,一待就是三年。1998年,余顺标开始在商界崭露头角,并很快步入国际市场。他曾多次组织中国企业家与海外交流,尤其是北美地区,有效地促进了中美合作、经济交流,分别被美国华盛顿大特区、洛杉矶、圣路易斯、奥尔巴尼等地政府授予“美国荣誉市民”称号。期间,由他主编的《世界杰出华人年鉴》被美国国家图书馆誉为“填补了空白”的图书,并同时被中国国家图书馆颁发收藏证书。从一个文学青年转而成为商界名流,余顺标所付出的努力自不必说。或许正是那股不服输的“书生意气”才给了余顺标成就大业的勇气。如今的他虽然忙碌,却依旧埋身于书海,陶醉在那份书生意气中。

名人太多,看你欣赏哪一类了,我倾向于英雄,爱国将领这一类,比较欣赏岳飞、戚继光

中华风采人物杂志社官方网站

第一类:新闻人物与特别报道:以各界名人、新闻人物的动态报道为主,图文并茂。第二类:高层领导访谈:1、对中央、省、市、县(区)等各级领导访谈,图文并茂。第三类:中华风采人物:1、党政机关人物风采;2、共和国卫士风采;3、新闻文艺人物风采;4、科技教育人物风采;5、医药卫生人物风采;6、社会团体人物风采;7、金融经济人物风采;8、交通建设人物风采;9、基层管理人物风采,10、风采人物论坛;11、收藏与鉴赏。展示各界人物的风采,交流各界人物文艺作品。采用图文并茂形式。第四类:文化交流与论坛人物:以社会各界的工作调研论文为主,配作者照片。第五类:文艺作品欣赏与收藏: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书法、美术作品。第六类:形象特别与特出表现:形象宣传、商业、文化、旅游等广告。

上工商总局网站可以查询

钱学森,中国现代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祖籍浙江杭州,1911年12月出生于上海。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1935年至1938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留学,1936年获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1938年获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导师为近代力学奠基人卡门。钱学森是卡门领导的美国最早的火箭研究机构——“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主要成员。1947年至1955年间,他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任教授。 学术专著有:《工程控制论》(1954年)、《星际航行概论》(1963年)、《物理力学讲义》(1961年)等。郭沫若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卓越超群的文化伟人,在文学、历史学、古文字学等广阔的学术领域里留下丰厚遗产,影响深远。与其笃实的学养一脉相通,郭沫若在书法艺术方面同样成就璀璨,在现代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郭沫若在书法艺术上的探索与实践历时70余年。青年郭沫若的书法得到社会承认,始于辛亥年间。10年以后,他的著名诗集《女神》等作品集问世,使其书体在更广泛的读者面前显露风采。20年代末,郭沫若旅居日本,由金文甲骨入手,以字辩史,借史鉴今,谙熟了祖国文字、书体的演进轨迹,创立了古文字研究的科学模式。1937年归国抗战,在民族危难之中,其诗词创作常与书法相结合,翰墨间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以后,郭沫若在繁重的国事之余从事了更为丰富的书法创作。他慷慨为人,博识广闻,为全国各地名胜古迹、工矿学校、以及社会各界、海内外友人留下难计其数的辞章墨宝。其书法作品数量之多,影响之广,少有出其右者。 郭沫若以“回锋转向,逆入平出”为学书执笔八字要诀。其书体既重师承,又多创新,展现了大胆的创造精神和鲜活的时代特色,被世人誉为“郭体”。郭沫若以行草见长,笔力爽劲洒脱,运转变通,韵味无穷;其楷书作品虽然留存不多,却尤见功力,气贯笔端,形神兼备。 郭沫若作为苏轼以后四川又一大文人,其书法成就直堪与东坡媲美,为世所重。东坡书法向来受到书法界重视,为宋代尚意书风代表。郭沫若书法从宋四家出来,无论用笔、结体都有宋四家意味,但又个性突出。苏东坡书法曾被黄山谷戏为"石压蛤蟆",但其横向取势的结体,实际从隶书而来的书法史上就已有历史,与黄山谷书法取纵势截然不同。正如秦效侃先生所指出的那样:"字之结体汉唐即有横纵二种。黄纵苏横,不必是病。"沙孟海先生以"斜划紧结"与"横划宽结"概括之。郭沫若书法与东坡书法同属于横画宽结一类。郭沫若抗战期间在重庆时,书写了大量书法作品,同时,与马衡、常任侠等人进行了江北汉墓的试掘,发现"富贵"等字砖,为保护文物做出了贡献。由于他当时任国民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和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团结了一大批文学美术书法界人士,为繁荣文艺事业作出了贡献。郭沫若的书法研究,可以从他对甲骨、金文研究开始计算,成果丰硕。到六十年代,郭沫若与高二适等人展开《兰亭》真伪大讨论,无论从何种意义上说,都极大地推动了书法研究的深入,带来了书法事业在"文化革命"时期的发展。这些成就,尤其是后期兰亭论辩中的数篇论文,无疑都充分地反映了他深厚的学养。一生大风大浪中过来的郭沫若,在其书法里头,充分表现出其大学者、大文豪风范:每幅作品,无论长篇巨制,抑或短笺小札,用笔都十分肯定、果断,没有犹豫与迟疑;书写内容多自作诗词,无论旧体新体,都富有时代气息;对古典书法有过广泛深入的学习与探究,深得苏东坡、颜真卿神韵。郭沫若学习书法,不象一般人兀兀穷年专于一家而难有自家面目,而是从一开始便有着强烈的个性色彩,非以自身作为先人奴隶,而是化他人为己用,独具风骨。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 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 《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 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 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 重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 李四光,原名李仲揆,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他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14岁那年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在填写报名单时,他误将姓名栏当成年龄栏,写下了“十四”两个字,随即灵机一动将“十”改成“李”,后面又加了个“光”字,从此便以“李四光”传名于世。 1904年,李四光因学习成绩优异被选派到日本留学。他在日本接受了革命思想,成为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纪这样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气。”还送给他八个字:“努力向学,蔚为国用。” 1910年,李四光从日本学成回国。武昌起义后,他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又当选为实业部部长。袁世凯上台后,革命党人受到排挤,李四光再次离开祖国,到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1918年,获得硕士学位的李四光决意回国效力。途中,为了解十月革命后的俄国,还特地取道莫斯科。 从1920年起,李四光担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担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会长。他带领学生和研究人员常年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迹遍布祖国的山川。他先后数次赴欧美讲学、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地质构造。 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两星期之后,李夫人许淑彬接到李四光来信,说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 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虽然年事已高,仍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58年,李四光由何长工、张劲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民族民主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还是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以及地热的利用等工作中去。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岁 “两弹”元勋——邓稼先 1986年6月,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任命邓稼先为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 1986年7月,国务院授予邓稼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和奖章。 核工业部为表彰邓稼先20多年来为发展我国核武器做出的重大贡献,为使他那不计名利、甘当无名英雄和艰苦奋斗、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号召广大科技人员向他学习。 邓稼先可歌可泣的优秀事迹,他那伟大的抱负和精忠报国的感人精神深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外国有一本书,题为《比一千颗太阳还亮》。邓稼先献身的事业,亮过一千颗太阳!他从34岁接到命令研制中国的“大炮仗”以来,告别妻子和两个幼小的儿女,隐姓埋名进入戈壁滩。20多年来,他和他的同事们没有任何人在报刊上占过巴掌大的版面。他们都把自己的姓名和对祖国、对人民的深爱埋在祖国最荒凉最偏僻的地方。人们常常忘记他们,只有当“大炮仗”的冲击波冲击各国地震监测站,引起世界一次又一次瞩目的时候,人们才想起他们的存在…… 1986年7月29日,为中国核武器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元勋邓稼先病逝于北京。

雷锋人民的勤务员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雷锋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一次雷锋外出在沈阳车站换车的时候,一出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看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妇女从山东去吉林看丈夫,车票和钱丢了。雷锋用自己的津贴费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着眼泪说:“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单位的?”雷锋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 五月的一天,雷锋冒雨要去沈阳,他为了赶早车,早晨5点多就起来,带了几个干馒头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见一位妇女背着一个小孩,手还领着一个小女孩也正艰难地向车站走去。雷锋脱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们一起来到车站,上车后,雷锋见小女孩冷得发抖,又把自己的贴身线衣脱下来给她穿上,雷锋估计她早上也没吃饭,就把自己带的馒头给她们吃。火车到了沈阳,天还在下雨,雷锋又一直把她们送到家里。那位妇女感激地说:“同志,我可怎么感谢你呀!” 雷锋从安东回来,又在沈阳转车。他背起背包,过地下道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棍,背了个大包袱,很吃力地一步步迈着,雷锋走上前去问道:"大娘,你到哪去?"老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俺从关内来,到抚顺去看儿子呀!"雷锋一听跟自己同路,立刻把大包袱接过来,手扶着老人说:"走,大娘,我送你到抚顺。"老人感动地一口一个好孩子地夸他。 进了车厢,他给大娘找了座位,自己就站在旁边,掏出刚买来的面包,塞了一个在大娘手里,老大娘往外推着说:"孩子,俺不饿,你吃吧!""别客气,大娘,吃吧!先垫垫饥。","孩子"这个亲热的称呼,给了雷锋很大的感触,他觉得就像母亲叫着自己小名似的那样亲切。他在老人身边,和老人唠开了家常。老人说,她儿子是工人,出来好几年了。她是第一次来,还不知道住在什么地方哩。说着,掏出一封信,雷锋接过一看,上面的地址他也不知道,但他知道老人找儿子的急切心情,就说:"大娘,你放心,我一定帮助你找到他。" 雷锋说到做到,到了抚顺,背起老人的包袱,搀扶着老人,东打听,西打听,找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老人的儿子。 过年的时候,战友们愉快地在一起搞些各种文娱活动。雷锋和大家在俱乐部打了一阵乒乓球,就想到每逢年节,服务和运输部门是最忙的时候,这些地方是多么需要人帮忙啊。他放下球拍,叫上同班的几个同志,一起请假后直奔附近的瓢儿屯车站,这个帮着打扫候车室,那个给旅客倒水,雷锋把全班都带动起来了。 雷锋就是选择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难怪人们一见到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锋。因为他是我们的好榜样! 一次义务劳动 一九六零年初夏的一个星期天,雷锋肚子疼得很厉害,他来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回来,见一个建筑工地上正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原来是给本溪路小学盖大楼,雷锋情不自禁地推起一辆小车,加入到运砖的行列中去,直到中午休息,雷锋被一群工人围住了,面对大家他说:“我们都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我和大家一样,只要尽了自己的一点义务,也算是有一份光发一份光吧!”这天下午,打听到雷锋名字及部队驻地的市二建公司组织工人敲锣打鼓送来感谢信,大家才知道病中的雷锋做了一件好事,过了个特殊的星期天。 可敬的“傻子” 一九六零年八月,驻地抚顺发洪水。运输连接到了抗洪抢险命令。雷锋忍着刚刚参加救火被烧伤的手的疼痛又和战友们在上寺水库大坝连续奋战了七天七夜,被记了一次二等功。 望花区召开了大生产号召动员大会,声势很大,雷锋上街办事正好看到这个场面,他取出存折上在工厂和部队攒的200元钱,跑到望花区党委办公室要捐献出来,为建设祖国做点贡献,接待他的同志实在无法拒绝他的这份情谊,只好收下一半另100元在辽阳遭受百年不遇洪水的时候捐献给了辽阳人民。在我国受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他为国家建设,为灾区捐献出自已的全部积蓄,却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中华风采杂志社

今日中华网是经国家工信部登记备案的社会时政、法律维权综合网站,具有独立法人资格。集以社会纵横、权益保护、高层访谈、市场调查、中华民族、法制天地、今日大地、名优乡镇、企业风采、科技教育等专题栏目。反映社情民意、听取民众呼唤、维护法律尊严、保护合法权益,为您服务,为您着想,为您说话,为您解难;报道天下事,聚焦全中国,展示全世界。

12000

中国的

中华风采人物杂志社

中国的

颜贤风 系当代文坛后起之秀,知名青年诗人、作家,中华善文化传播杰出文艺家,书画艺术家,诗词评论家,资深编辑。祖籍广东海丰,笔名伊醉。出任中国诗词协会理事,歆竹苑文学网文学顾问,安徽莫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约作家,墨梦幽歌文学论坛副站长,达人之家、江山文学签约作家,中华诗词研习会会员,《中华风采人物》编委,达人之家校园文学首席版主,联创社文盟云文学策划人之一,中华风雅颂中华古韵版主,东方诗书画论坛特邀嘉宾,新月诗刊特约作家等职。屡获海内外和国家级文学创作赛大奖。获“中华善文化传播杰出文艺家”、“感动南粤校园年度艺术优秀人物”、“新时代十佳网络诗人”、“广东医年度文体人物”等荣誉称号,入围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评选200强。1其诗作名篇《清明雨上即怀》被新华社《今日新闻》在CNC头条报道清明的传统(慎终追远哀清明)时提名引用并全国联播。散文作品《印象广东医》得到学校师生的广泛转载和一致好评。结集出版诗集《当代诗人作品精选》和《新时代优秀网络诗人诗词选》于2012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其擅长诗词曲赋、楹联、现代诗歌、散文等文学创作,亦以书法、国画、篆刻等艺术创作为特长。大学期间,主攻“临床医学”专业,文学自学成才。作为网络实力派诗人之一,个人小传被录入《仁德堂颜氏家谱》名人录,其作品和事迹引起了新华社等官方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因其在当代诗坛上的影响,个人小传被提名列入汕尾及海丰古今名人录。

  • 索引序列
  • 华夏风采杂志社是官方的吗
  • 华夏风采杂志社
  • 中华风采人物杂志社官方网站
  • 中华风采杂志社
  • 中华风采人物杂志社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