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查询网址是什么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查询网址是什么

发布时间: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查询网址是什么

研究简报科技快报 全国优秀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广东省优秀科学技术期刊一等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科技类核心期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单位:中山大学主编:王建华ISSN:0529-6579CN:44-1241/N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邮政编码:510275

一、编辑部职能、概况 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现负责《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三种全国核心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另有学校的期刊中心挂靠在我部,协助学校负责校内23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的行政业务指导工作。 编辑部现有各类人员19名,其中包括双肩挑教师(主编、副主编),固定编制人员,退休返聘,兼职人员。 在管理体制上,学报编辑部为学校直属单位,由学校主管副校长领导。编辑部主任负责部里的行政事务、刊物发行、人财物等管理和办刊的规划发展,兼管期刊中心事务。各期刊实行主编负责制,负责刊物发展和办刊业务。各刊物都设置有编辑委员会,由校内外知名学者组成,对办刊及发展进行宏观指导。 二、学报发展历史 原中山大学学报创办于1955年,是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新中国高校创办较早的学报之一。创刊初期为文理合刊,1959年起,分为文、理两个独立刊物。原《中山医科大学学报》于1980年创刊,原由卫生部主管,中山医科大学主办。 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两校强强联合,组成了新的中山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学报》更名为《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创刊伊始,《中山大学学报》就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关怀。195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来函:“你校出版的《中山大学学报》,我们准备从第一期开始,给毛主席订阅两份。” 在学校历届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建设,《中山大学学报》各刊已成为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中国高校学报。 学报社会科学版目前已成为CSSCI、《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国内所有重要的索引期刊。获得过全国“双十佳”和“三十佳”社科期刊、广东省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等奖励、第四届广东省品牌期刊奖。2010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排名全国学报第一。 学报自然科学版除了进入国内所有的重要索引之外,2006年-2010年成为著名的美国EI索引核心期刊源。曾获得教育部和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国家百种重点期刊奖(4次)、首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第一、二届、三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5次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第四届广东省优秀期刊奖,被评为“学术影响范围最广的前30名期刊”。 学报医学科学版除了进入国内所有的重要索引之外,2007年1月进入美国CA索引核心期刊源,2007年10月进入中华首席医学网收录。自创刊以来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教育部优秀期刊和广东省优秀期刊,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和第一、二届、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第四届广东省提名期刊奖。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查询网址

(以下论文为1996年-2001年发表) T Q Li,M Q Zhang,H M Zeng,Processing dependent morphology,interfacial interaction and shear behavious of short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EEK,Composites Part A,2001,32⑿,1727 (SCI,EI收录) T Q Li,M Q Zhang,H M Zeng,Interfacial interaction of carbon fiber/PEEK and its effect on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P N S,2001,11⑷, M Z Rong,M Q Zhang,Y X Zheng,H M Zeng,R Walter,K Friedrich,Structure-property relationships of irradiation grafted nano-inorganic particle filled polypropylene composites,Polymer,2001,42,167 (SCI,EI收录) M Z Rong,M Q Zhang,Y X Zheng,H M Zeng,R Walter,K Friedrich,Improvement of tensile properties of nano-SiO2/PP composites in relation to percolation mechanism,Polymer,2001,42,3301(SCI,EI收录) M Z Rong,M Q Zhang,H Liu,H M Zeng,B Wetzel,K Friedrich,Microstructure and tribological behavior of polymeric nanocomposites,I L Tribology,2001,53⑵,72 (EI收录) R Taipalus,T Harmia,M Q Zhang,K Friedrich,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carbon-fibre-reinforced polypropylene/polyaniline complex-blends: experimental characterization and modeling,C S T,2001,61,801 (SCI,EI收录) M Z Rong,M Q Zhang,Y Liu,G C Yang,H M Zeng,The effect of fiber treatment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unidirectional sisal-reinforced epoxy composites,C S T,2001,61,1437 (SCI,EI收录) M Q Zhang,M Z Rong,H M Zeng,S Schmitt,B Wetzel,K Friedrich,An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study on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irradiation grafted silica particles in polypropylene based nanocomposites,J A P S,2001,80,2218 (SCI,EI收录) Y H Hou,M Q Zhang,K C Mai,M Z Rong,G Yu,H M Zeng,Heat treatment-induced multiple melting behavior of carbon black-filled polymer blends in relation to the conductive performance stabilization,J A P S,2001,80,1267 (SCI,EI收录) S T Tan,M Q Zhang,M Z Rong,H M Zeng,F M Zhao,Properties of metal fibre filled thermoplastics as candidates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shielding,P P C,2001,9⑷,257 (SCI收录) X Lu,M Q Zhang,M Z Rong,G Shi,G C Yang,All-plant fibre composites: self reinforced composites based on sisal,A C L,2001,10⑵,73 (SCI收录) R Zeng,M Z Rong,M Q Zhang,H C Liang,H M Zeng,Interfacial interaction in Ag/polymer nanocomposite films,J M S L,2001,20⒃,1473 (SCI,EI收录) 吴春蕾,章明秋,容敏智,“低填充SiO2聚丙烯基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特性”,材料工程,2001,⑸,30 (EI收录) 纪秋龙,章明秋,容敏智,K Friedrich,“减摩耐磨用无机颗粒/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的近期进展”,中国塑料,2001,⑻, S T Tan,M Q Zhang,M Z Rong,H M Zeng,F M Zhao,Interfacial interaction in stainless steel fiber-filled polypropylene composites,J A P S,2000,78,2174 (SCI,EI收录) R Zeng,M Z Rong,M Q Zhang,Studies on the surface interaction and dispersity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in organic solvents,C P L,2000,17⑼,697(SCI收录) 曾戎,容敏智,章明秋,曾汉民,“纳米银粒子/有机溶剂的界面作用、分散性及光学性能”,材料研究学报,2000,14⑸,475(EI收录) T Q Li,M Q Zhang,K Zhang,H M Zeng,The dependence of the fracture toughness of thermoplastic composite laminates on interfacial interaction,C S T,2000,60⑶,465 (SCI,EI收录) T Q Li,M Q Zhang,K Zhang,H M Zeng,Long-range effects of carbon fiber on crystallization of semicrystalline thermoplastics,Polymer,2000,41⑴,161 (SCI,EI收录) T Q Li,M Q Zhang,H M Zeng,Structure aspects of interfacial stress transfer in a fiber/thermoplastic composite,J M S L,2000,19,837 (SCI,EI收录) M Z Rong,M Q Zhang,Y X Zheng,H M Zeng,R Walter,K Friedrich,Irradiation graft polymerization on nano-inorganic particles: an effective means to design polymer based nanocomposites,J M S L,2000,19,1159 (SCI,EI收录) 侯艳辉,章明秋,容敏智,余钢,曾汉民,“热处理对炭黑填充热塑性共混体系电性能的影响”,中山大学学报,2000,39⑴, S T Tan,M Q Zhang,M Z Rong,H M Zeng,Effect of interfacial modification on metal fiber filled polypropylene composites and property balance,P C,1999,20⑶,406 (SCI,EI收录) G Yu,M Q Zhang,H M Zeng,Interfacial phenomena in polymer based PTC material,C Interfaces,1999,6⑷,275 (SCI,EI收录) G Yu,M Q Zhang,H M Zeng,Y H Hou,H B Zhang,Conductive polymer blends filled with carbon black: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behavior,P E S,1999,39⑼,1678 (SCI,EI收录) M Q Zhang,K J Ning,T Q Li,H M Zeng,Solvent induced crystallization in polyetheretherketone exposed to methylene chloride - during solvent sorption or during solvent desorption?,J A P S,1999,74⒁,3376 (SCI,EI收录) T Q Li,M Q Zhang,H M Zeng,Strong interaction at interface of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aromatic semicrystalline thermoplastics,Polymer,1999,40⒂,4307 (SCI,EI收录) X Lu,M Q Zhang,M Z Rong,G Shi,G C Yang,H M Zeng,Natural vegetable fiber/plasticized natural vegetable fiber - a candidate for low cost and fully biodegradable composite,A C L,1999,8⑸,231-236 (SCI收录) M Z Rong,M Q Zhang,H Liu,H M Zeng,Synthesi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and their self-organization behavior in epoxy resin,Polymer,1999,40(22),6169 (SCI,EI收录) G Yu,M Q Zhang,H M Zeng,Y H Hou,H B Zhang,Effect of filler treatment on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resistivity of carbon black filled polymer blends,J A P S,1999,73⑷,489 (SCI,EI收录) T Q Li,M Q Zhang,L Song,H M Zeng,Friction induced mechanochemical and mechanophysical changes in high performance semicrystalline polymer,Polymer,1999,40⒃,4451- (SCI,EI收录) T Q Li,M Q Zhang,H M Zeng,A preliminary proof of the quasi-epitaxial growth of a semicrystalline polymer in its short carbon fiber composites,J M S L,1999,18(22),1861 (SCI,EI收录) 曾戎,章明秋,曾汉民,“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I)-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和应用前景”,宇航材料工艺,1999,⑴,1; ⑵, 曾戎,章明秋,曾汉民,“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Ⅱ)-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宇航材料工艺,1999,⑶, 李铁骑,章明秋,曾汉民,“碳纤维/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界面的强相互作用”,材料研究学报,1999,13⑹, 谭松庭,章明秋,容敏智,曾汉民,“金属纤维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和电磁屏蔽性能研究”,材料工程,1999,⑿,3 (EI收录) 余钢、章明秋、曾汉民,“PTC型炭黑/聚烯烃导电复合材料加工工艺的研究”,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8,14⑵, 曾汉民,容敏智,章明秋,“聚合物多相复合体系的结构和内耗行为特征”,高分子通报,1998,⑵, 余钢,章明秋,曾汉民,“炭黑/聚烯烃导电复合材料PTC效应的稳定化”,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8,14⑶, G Yu,M Q Zhang,H M Zeng,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carbon black-filled polyolefine composites: effect of composition,processing and interactions,J A P S,1998,70⑶,559 (SCI,EI收录) M Q Zhang,G Yu,H M Zeng,H B Zhang,Y H Hou,Two-step percolation in polymer blends filled with carbon black,Macromolecules,1998,31⒆,6724 (SCI收录) 李铁骑,章明秋,曾汉民,“用Raman光谱研究碳纤维/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高分子学报,1998,⑷, 谭松庭,章明秋,容敏智,曾汉民,“屏蔽EMI用导电性高分子复合材料”,材料工程,1998,⑸,6 (EI收录) 谭松庭,章明秋,容敏智,曾汉民,“金属纤维/高分子导电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材料工程,1998,⑿,15 (EI收录) M Q Zhang,Z P Lu,K Friedrich,On the wear debris of polyetheretherketone:frectal dimensions in relation to wear mechanisms,T I,1997,30⑵,87 (SCI,EI收录) M Q Zhang,Z P Lu,K Friedrich,Thermal analysis of the wear debris of polyetheretherketone,T I,1997,30⑵,103 (SCI,EI收录) M Q Zhang,L Song,H M Zeng,K Friedrich,J Karger-Kocsis,Frictional surface temperature determina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semicrystalline polymers by using their double melting features,J A P S,1997,63⑸,589 (SCI,EI收录) 李铁骑,章明秋,曾汉民,“用 Raman 光谱研究纤维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学报,1997,14⑵,1 (EI收录) 李铁骑,章明秋,曾汉民,“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层的结构、性质及其作用”,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7,13,N5, 章明秋,K Friedrich,“高聚物塑性流动性磨损机理研究”,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7,13⑷, G Yu,M Q Zhang,H M Zeng,Study on the Melt Rheological Beha-viors of PTC Composites with Carbon Black Filled LDPE,A C L,1997,6⑹,161 (SCI收录) 章明秋,宁凯军,李铁骑,曾汉民,“二氯甲烷在聚醚醚酮中的迁移行为与溶剂诱导结晶行为”,材料研究学报,1997,11(增刊), M Q Zhang,J R Xu,Z Y Zhang,H M Zeng,X Xiong,Effect of transcrystallinity on tensile behaviour of discontinuous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semicrystalline thermoplastic composites,Polymer,1996,37(23),5151 (SCI,EI收录) M Q Zhang,L Song,H M Zeng,K Friedrich,Predictability of wear status provided by fractal dimensions of wear particles,J M S L,1996,15,1288 (SCI,EI收录) M Q Zhang,L Song,H M Zeng,Wear status estimation of fiber composite through fractal characterization of wear debris,A C L,1996,5⑸,137 (SCI收录) M Q Zhang,K Friedrich,K Batzar,P Thomas,Abrasive wear mechanisms of fluoropolymer based composite coatings on aluminum substrates,Wear,1996,200,122 (SCI,EI收录) M Q Zhang,K Friedrich,K Batzar,P Thomas,Wear transition in fluoropolymer based composite coatings,A C L,1996,5⑵,43 (SCI收录) 章明秋,曾汉民,何育田,麦堪成,“聚苯硫醚共混物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6,12⑵, 章明秋,张志毅,曾汉民,杨桂成,刘正让,“无润滑条件下聚醚醚酮的磨损机制及摩屑形态的研究”,摩擦学学报,1996,16⑵,225 (EI收录) 张志毅,章明秋,曾汉民,“CF/PEEK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5⑹, 李健,章明秋,“PEK-C动态力学松弛性质”,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6,12⑸, 李国耀,蔡忠龙,段祝平,章明秋,“聚苯硫醚复合材料高速冲击破坏特征的微观分析”,复合材料学报,1996,13⑴,1 (EI收录)

研究简报科技快报 全国优秀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广东省优秀科学技术期刊一等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科技类核心期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单位:中山大学主编:王建华ISSN:0529-6579CN:44-1241/N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邮政编码:510275

中山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官网网址查询

第四编 自然科学(十一)N/Q,T/Y 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核心期刊表1、科学通报 2、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4、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5、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6、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11、中国科学E 辑 12、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3、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4、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5、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6、自然科学进展 17、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8、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高技术通讯 21、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2、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3、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4、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5、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26、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7、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8、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9、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0、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重庆大学学报) 31、天津大学学报 32、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3、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34、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35、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6、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7、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8、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9、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40、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42、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3、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44、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45、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46、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7、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48、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49、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50、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1、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52、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53、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4、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5、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56、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7、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58、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9、应用科学学报 60、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61、中国科学G 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62、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3、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4、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5、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66、华东师范大学自然科学版 67、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68、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9、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70、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71、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2、桂林工学院学报 73、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4、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5、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76、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77、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78、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79、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80、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改名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2、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3、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4、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85、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86、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7、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8、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89、自然杂志 90、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1、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92、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3、科技通报 94、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5、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6、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97、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98、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99、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0、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1、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2、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3、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104、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5、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改名为: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6、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07、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08、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109、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110、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1、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112、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113、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114、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115、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6、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7、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118、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19、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120、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以上都是2008 年版中文核心期刊

是核心,不是EI,EI是美国的《The Engineering Index》,中文名叫工程索引。中国有的核心期刊的文章会被EI收录,中大学报也在其中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查询网址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原《山东工业大学学报》,创刊于1956年10月,系国家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的工程应用类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征稿、发行。报道内容主要刊登材料、机械、土木、水利、控制、动力、电气、信息、计算机、化工、环境等工程专业以及应用性基础学科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题评述等。收录情况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中国科学技术期刊文摘数据库(CSTA)、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机械工程文摘》、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和波兰《哥白尼索引》(IC)等多家国内、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获奖情况该刊1995年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系统优秀学报二等奖,1996年获山东省优秀科技期刊,1996年作为优秀期刊参加“中国出版成就展”,1995年及1996年获山东期刊优秀总体策划一等奖,1997年被山东省教委科研处、省学报研究会确定为创精品重点期刊,2000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级自然科学技术期刊,2003年荣获《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CAJ-CD)》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科技期刊。2008年、2010年工学版被教育部科技司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评为“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 刊名: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Engineering Science)主办:山东大学周期:双月出版地:山东省济南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672-3961CN:37-1391/T邮发代号:24-221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曾用刊名:山东工业大学学报;山东工学院学报;山东大学学报(工业版)创刊时间:1956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1992) 1 所有稿件均未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请勿一稿多投。2 作者请登陆该刊网站下载论文模板撰写稿件→“工学版” →下载中心→论文模板3 该刊目前全部实行网络系统投稿,不接受纸稿和电子邮箱投稿。作者投稿请登陆→“工学版” →“作者投稿”4 该刊所有稿件采用同行专家评议(双盲审稿)。该刊一般自收到稿件起3个月内返回审稿意见,外审专家因故未能及时发回审校意见者,时间可能适当延长。5 作者的修改稿返回编辑部3个月内,向稿件作者发出拟录用通知。在此期限后作者如未收到该刊联系修改的函件等,在书面通知编辑部并收到编辑部确认回复之后,可对稿件另作处理。稿件定稿后作者不得随意要求撤稿和更改。凡向该刊投稿的作者,均视为同意此项约定。6 该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凡在该刊刊出的稿件,均视为作者同意收入CAJ-CD。若作者不同意,请在来稿时说明。7 地址:济南市经十路73号山东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编辑部。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山东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自然科学类学术期刊,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收录情况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美国《数学评论(MR)》、美国《化学文摘》(CA); 德国《数学文摘(zbl MATH)》; 波兰《哥白尼索引》(IC); 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英国皇家化学学会系列数据库、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等数据库收录。报道内容《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为月刊,主要刊载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环境科学、管理、计算机理论、电子工程、力学等为主的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和理论水平的理学类研究论文。 刊名: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主办:山东大学周期:月刊出版地:山东省济南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671-9352CN:37-1389/N邮发代号:24-222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曾用刊名: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时间:1951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09)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 1 编辑部收到稿件后,凡符合规定的即编号登记并送相关专家评审。来稿是否刊用,编辑部一般在收到稿件3个月内通知作者,若未收到通知,请与该刊联系,作者可另投他刊。2 编辑部对来稿有删改权,来稿退回修改时,作者应针对审稿意见逐条修改或作相应说明,修回稿及其修改说明在规定日期内全部发回编辑部。超过规定日期未修回者作自动退稿处理。稿件排印的初校样由作者校对时,除发现内容有不当之处需修改外不得任意增删,并请在指定日期内寄(送)回编辑部。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编辑部对决定刊用的稿件,将收取一定发表费,文稿刊出后赠送样刊2本,并酌致稿酬。3 论文一经该刊出版,即标志该论文的所有作者将版权及其使用权无条件地转移该刊,该刊有权对其进行多种方式的复制或出版,作者如有异议,请在来稿时说明。4 地址:济南市经十路73号 山东大学自然科学学报编辑部理学编辑室,邮编:250061。

中山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官网网址是什么

一、编辑部职能、概况 中山大学学报编辑部现负责《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三种全国核心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另有学校的期刊中心挂靠在我部,协助学校负责校内23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的行政业务指导工作。 编辑部现有各类人员19名,其中包括双肩挑教师(主编、副主编),固定编制人员,退休返聘,兼职人员。 在管理体制上,学报编辑部为学校直属单位,由学校主管副校长领导。编辑部主任负责部里的行政事务、刊物发行、人财物等管理和办刊的规划发展,兼管期刊中心事务。各期刊实行主编负责制,负责刊物发展和办刊业务。各刊物都设置有编辑委员会,由校内外知名学者组成,对办刊及发展进行宏观指导。 二、学报发展历史 原中山大学学报创办于1955年,是教育部主管、中山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是新中国高校创办较早的学报之一。创刊初期为文理合刊,1959年起,分为文、理两个独立刊物。原《中山医科大学学报》于1980年创刊,原由卫生部主管,中山医科大学主办。 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学与中山医科大学两校强强联合,组成了新的中山大学,《中山医科大学学报》更名为《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创刊伊始,《中山大学学报》就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关怀。195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室来函:“你校出版的《中山大学学报》,我们准备从第一期开始,给毛主席订阅两份。” 在学校历届党政班子的正确领导和有力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建设,《中山大学学报》各刊已成为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中国高校学报。 学报社会科学版目前已成为CSSCI、《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国内所有重要的索引期刊。获得过全国“双十佳”和“三十佳”社科期刊、广东省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等奖励、第四届广东省品牌期刊奖。2010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量排名全国学报第一。 学报自然科学版除了进入国内所有的重要索引之外,2006年-2010年成为著名的美国EI索引核心期刊源。曾获得教育部和广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国家百种重点期刊奖(4次)、首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和第一、二届、三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5次入选“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第四届广东省优秀期刊奖,被评为“学术影响范围最广的前30名期刊”。 学报医学科学版除了进入国内所有的重要索引之外,2007年1月进入美国CA索引核心期刊源,2007年10月进入中华首席医学网收录。自创刊以来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教育部优秀期刊和广东省优秀期刊,首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和第一、二届、三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奖,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第四届广东省提名期刊奖。

研究简报科技快报 全国优秀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广东省优秀科学技术期刊一等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科技类核心期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单位:中山大学主编:王建华ISSN:0529-6579CN:44-1241/N地址:广东省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邮政编码:510275

地学吧,相当不错。

  • 索引序列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查询网址是什么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查询网址
  • 中山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官网网址查询
  • 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查询网址
  • 中山大学自然科学学报官网网址是什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