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上海中医药杂志》1960年全年

《上海中医药杂志》1960年全年

发布时间:

《上海中医药杂志》1960年全年

南方,因为那里温暖

可以百度哦

也是灯笼花只不过是它的小名

蒲公英又称尿床草,为菊科植物蒲公英Toraxacum mongolicum H M、碱地蒲公英Toraxacum borealisinense K 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对于利尿可是有非常好的效果,它具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C及矿物质,对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的作用,另外叶子还有改善湿疹、舒缓皮肤炎、关节不适的净血功效,根则具有消炎作用,可以治疗胆结石、风湿,不过在没有专业医师指导下还是不要擅自使用为佳,花朵煎成药汁可以去除去雀斑,可说是非常有用的一种香药草,新鲜蒲公英要选择叶片干净、略带香气者,干燥蒲公英则选颜色灰绿、无杂质、干燥者   蒲公英属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药食兼用的植物。据《本草纲目》记载,它性平味甘微苦,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及催乳作用,对治疗乳腺炎十分有效。无论煎汁口服,还是捣泥外敷,皆有效验。此外,蒲公英还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本草纲目》有句云:“蒲公英嫩苗可食,生食治感染性疾病尤佳。”《神农本草经》、《唐本草》、《中药大辞典》等历代医学专著均给以高度评价。蒲公英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   药材   皱缩卷曲的团块,根圆柱形,多弯曲长3~7cm,棕褐色,根头部有茸毛,叶破碎,完整叶片为倒披针形,暗灰绿色或绿褐色,边缘浅裂或具有羽状缺刻,基部下延成柄状,下表面主脉明显,花葶1至数条,头状花序顶生,黄褐色或淡黄白色,有的可见多数具有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气微,味微苦 药用部位: 干燥的全草。   性味功能 :甘,微苦,寒。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治 :上呼吸道感染,眼结膜炎,流行性腮腺炎,高血糖,乳痈肿痛,胃炎,痢疾,肝炎,胆襄炎,急性阑尾炎,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痈疖疔疮, 咽炎,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疠,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   【处方名】:蒲公英、公英、鲜公英、黄花地丁。   自然界中各式各样的蒲公英(20张) 应用参考   流行性腮腺炎,乳腺炎:鲜蒲公英捣烂敷患处。   慢性骨炎:蒲公英15克,酒酿1食匙,水煎混合饭后服。   痈疖疔疮:蒲公英,野菊花,金银花,地丁草各30克,水煎服。   清热解毒蒲公英:   蒲公英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其药用价值早已载入各种医书。它全草入药,含蒲公英甾醇、蒲公英赛醇、蒲公英苦素、咖啡酸、胆碱、菊糖等成分。性平味甘微苦。可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有显著的催乳作用,治疗乳腺炎十分有效。无论煎汁口服,还是捣泥外敷,皆有效验。此外,蒲公英还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助消化,增食欲,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还可防治癌、胃癌、食管癌及各种肿癌等功效。   感冒伤风:蒲公英;30克,防风、荆芥各10克,大青叶15克,水煎服。   各种炎症:薄公英60克,金银花30克,水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日服2次,连服3-5日。   慢性胃炎:蒲公英30克,猪肚1个,洗净加水炖烂,分两次食用。   上消化道出血:蒲公英、地榆等份,烘干。   黄胆型肝炎:蒲公英、茵陈、白糖各50克,大枣10枚,共煮粥食,日食1-2次。   肺脓肿:蒲公英60克、桔梗10克,鱼腥草20克,白糖适量,水煎服。   痔疮出血:蒲公英、地榆各30克,焙干研末,用生姜、大枣汤送服,每次6克。   气管炎:干蒲公英60克、鱼腥草40克,焙干研成细末,用蜂蜜水送服,日服3次,每次6克。   便秘:鲜蒲公英60克,水煎取50-100毫升,加白糖或蜂蜜适量,日服1剂,连服3-5日。   小便淋涩:蒲公英、玉米须各60克,水煎浓汁,加白糖调服。   急性乳腺炎:鲜蒲公英60克,水剪服,早晚各服1次,同时将蒲公英捣烂敷患处,蒲公英、忍冬藤各30克,加水及适量黄酒,煎浓汁,日服1剂,分2次服用。   跌打损伤:鲜蒲公英适量,洗净捣烂,敷患处。   目赤肿痛:鲜蒲公英60-120克,水煎服。   油彩皮炎:蒲公英、马齿苋各30克,水煎取汁,冷敷患处。   腮腺炎:蒲公英30-60克,水煎服功捣烂外敷。   蒲公英除药用外也是早春一种很好的野生蔬菜,食用方法很多,叶片可生食、腌渍或焯后凉拌,也可切细片后与米煮食或油炒食用,还可制成不含咖啡碱的蒲公英咖啡。其花则可酿制成蒲公英酒。日本已开始利用蒲公英提取物制成糖果、饮料和糕点等系列保健食品。蒲公英茶  材料:干燥蒲公英75克、水1000毫升   作法:   1.将蒲公英洗净,放入锅中,加水淹过蒲公英   2.大火煮沸后盖上锅盖,小火熬煮一小时   3.滤除茶渣,待凉后即可饮用   ----------------------------------   蒲公英中药配伍:配夏枯草:清热;配地丁:清热解毒;配金银花:消痈化疡;配决明子:清热泻火。   蒲公英药性说明:甘寒清解,苦以开泄,功专解毒消肿,为治乳痈要药。兼有利湿之功。   蒲公英功效:   1.清热解毒 可用于热毒证,尤善清肝热,治疗肝热目赤肿痛,以及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   2.消痈散结 治疗热毒壅结于肌肉所致的痈肿疮毒,高热不退。对乳痈有良效,能解毒散结通乳,可内服或外敷,常配金银花等同用。另外还可配大黄、丹皮治疗肠痈。   用途:它可以作食物或草药。早春的嫩蒲公英是一种蔬菜中传统的野菜。现在已经有家养出来的,比salut的大很多。嫩蒲公英可以凉拌,烧汤或炒熟。老了的也能吃,但是比较苦。不苦的蒲公英也可以拌肉作饺子馅,味道和西洋菜做的馅差不多。欧洲人在中世纪时就已经用蒲公英花来酿酒。蒲公英叶子含有很多维生素A和维生素C。 蜜蜂也常到蒲公英采花粉和蜜糖。   蒲公英是一种中草药。《本草纲目》记载:“蒲公英主治妇人乳痈肿,水煮汁饮及封之立消。解食毒,散滞气,清热毒,化食毒,消恶肿、结核、疔肿。”   蒲公英根也是一种草药,在加拿大是正式注册为利尿,解水肿的草药。烤干磨成粉之后可以泡茶,据说在饭前喝过可以解胃助消化,在保健食品商店可以买到,但是没有科学证明这种作用。   蒲公英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l两(大剂2两);捣汁或入散剂。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1.用于烧伤合并感染:以鲜蒲公英捣烂,加入少许75%酒精调敷患处。(《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5):301) 2.治疗胃痛:蒲公英20~30g,丹参25~30g,白芍15~30g,甘草10~30g,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1疗程。(《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2):33) 3.治疗急性胆道感染:蒲公英30g,柴胡10g,郁金12g,川楝6g,刺针草30g。水煎服。(《新编常用中草药手册》第33页) 4.治疗腮腺炎:以鲜蒲公英30g捣碎,加入1个鸡蛋清中搅匀,加冰糖适量,捣成糊状,外敷患处。日换药1次。(《中药现代临床应用手册》1993;12) 1.急性热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金银花各12g,水煎服。 2.乳腺炎、阑尾炎、疮疖疗肿:蒲公英、金银花、连翘各15g,山甲、当归、赤芍各10g,水煎服,或单用其鲜品捣烂局部外敷。 3.目赤红肿:蒲公英30g,黄芩10g,水煎,熏洗患眼。 4.尿路感染:蒲公英30g,萆解、生蒲黄、木通、车前子各10g,水煎服。   注意事项:   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   1.用量过大 常规用量煎服后,偶见有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及轻度泄泻。大剂量(30g/kg)灌服煎剂3天,可见实验兔子肝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浊肿,肾小管变窄,其它无明显改变。小鼠和兔亚急性毒性试验,尿中可出现少量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浊肿。   2.过敏反应 服用蒲公英煎剂、蒲公英酒浸剂后,个别人会出现荨麻疹、全身瘙痒等过敏反应。蒲公英注射剂静脉滴注后,亦偶有寒战、面色苍白、青紫或精神症状。   3.药不对证 主要是寒热不分,不加辨证而滥用蒲公英治疗各种感染。临床上所见的感染多数为热证,用蒲公英一般不会有不良反应。但少数感染属于阴寒证,无热象,病程多较长,病人体质虚弱。笔者曾见有人用大剂量蒲公英治疗阴寒证,结果病人出现食欲减退、倦怠、疲乏、出虚汗、面色苍白。感染灶并无好转之象。将蒲公英清热解毒的作用简单地看成能抗菌消炎而加以滥用,会产生不良反应。   化学成分:蒲公英全草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胆碱(Choline)、菊糖(Inulin)和果胶 (Pectin)等。同属植物药用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的根中含蒲公英醇(Taraxol)、蒲公英赛醇(Taraxerol)、φ-蒲公英甾醇、蒲公英甾醇、β-香树脂醇(βAmyrin)、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胆碱、有机酸、果糖、蔗糖、葡萄糖、葡萄糖甙以及树脂、橡胶等。叶含叶黄索(Lutein)、蝴蝶梅黄索(Violaxanthin)、叶绿醌 (Plastoquinone)、维生素C50~70毫克/100克和维生素D5~9毫克/100克。花中含山金车二醇(Arnidiol)、叶黄素和毛莨黄索(Flavoxanthin)。花粉中含β-谷甾醇、5α-豆甾-7- 烯-3β-醇(5α-Stigmast-7-en-3β-ol)、叶酸(Folic acid)和维生素 C。绿色花萼中含叶绿醌。花茎中含β-谷甾醇和β-香树脂醇。又本品含考迈斯托醇(Coumestrol)、核黄素 43 微克/克和胡萝卜素7~8%。全草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蒲公英素(taraxo- cerin)、蒲公英苦素(taraxicin)、菊糖、果胶及胆碱等。   药理研究: 抗菌:50%鲜草汁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50%全草煎剂用平板挖沟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抗真菌:水浸液用试管稀释法,1:4对奥杜盎小孢子菌许兰黄癣菌,红色毛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抗肿瘤:蒲公英热水提取物30~40mg/kg腹腔注射,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皮下接种后11~20天给药有抑瘤作用,对接种后的1~10天给药无效,其抗肿瘤作用类似香菇多糖,是通过免疫机制实现的。 另外,本品还有抗胃溃疡、利胆、保肝等作用。   制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杀灭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及卡他球菌等亦有一定杀灭作用;对某些病毒,真菌以及钩端螺旋体也有抑制作用。此外,尚有利胆、利尿及苦味健胃、轻度泻下等作用。   采收:春、夏开花前或刚开花时连根挖取,除净泥土,晒干。   加工炮制:拣去杂质,洗去泥土,切段,晒干。原药拣净,抢水洗去泥屑,捞出摊开晾干,切1~5mm段片,晒干,筛去灰屑。   储藏:放箱内或其他容器内,置干燥处,防霉蛀。   来源考证:出自《唐本草》; ①《唐本草》:“蒲公英,叶似苦苣,花黄,断有白汁,人皆啖之。” ②《纲目》:“地丁,江之南北颇多,他处亦有之,岭南绝无。小科布地,四散而生。茎叶花絮并如苦苣,但小耳,嫩苗可食。”③《本草新编》:“蒲公英煎膏,尤胜于生用。煎冒之法,每次须百斤,石臼内捣烂,铁锅内用水煎之。一锅水煎至七分,盛于布袋之内,沥取清汁;每大锅可煮力‘斤, 十次煮完,俱取清计,入于大锅内,再煎至浓汁;然后取入砂瓶内盛之,再用重汤煮之,侯其汁如蜜,将汁倾在盆内,用中皮膏化开入之,搅均匀为着,晒之自干矣。大约浓汁一厅,人中皮膏一两,便可成膏而切片矣。一百斤蒲公英可取膏七斤,存之药笼中,以治疮毒火毒最妙。凡前药内该用草一两者,止消用二钱,最简妙法也。无鲜草可用干草,干则不必百斤,三十斤便可熬膏取七斤也。”编辑本段医学作用  【化学成分】   全草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蒲公英素(taraxocerin)、蒲公英苦素(taraxicin)、菊糖、果胶及胆碱等.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甲醇提取液1ml, 置水浴上蒸干.用冰醋酸1ml溶解残渣, 加入醋酐一浓硫酸(19∶1)试剂1ml, 观察颜色由黄色很快变为红色→紫色→青色→污绿色.(检查甾醇类)(2)取本品粉末1g, 加乙醇10ml冷浸过夜, 滤过.滤液蒸干, 残渣加稀盐酸4ml溶解, 滤过.取滤液1ml, 加改良碘化铋钾试液2滴,产生橙色沉淀.(检查水溶性生物碱)(3)薄层色谱 ①取本品粉末250g, 加乙醇500ml, 加热回流8小时, 减压回收乙醇至干, 加10%氢氧化钾乙醇液30ml皂化3小时, 加水60ml稀释, 加稀盐酸调至中性, 加乙醚10ml萃取(同量萃取3次)再用一定量水洗3次, 用无水硫酸钠脱水, 回收乙醚浓缩后作为供试品溶液.用β-谷甾醇、α-香树脂醇的乙醇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板上, 用氯仿展开, 展距5cm.取出晾干.喷以5%磷铝酸的乙醇溶液, 烘烤加热后, 可见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度位置上, 显相同的蓝色斑点.②取本品粉末50g, 加乙醇250ml, 于索氏提取器中回流提取, 回收乙醇2/3后, 加少量蒸馏水滤过.滤液浓缩蒸干, 加甲醇1ml溶解后作为供试品溶液.另以胆碱的甲醇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 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用正丁醇-乙酸-水(4∶l5)展开, 展距5cm.取出晾干.喷以碘化铋钾溶液后, 则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橘红色斑点.成分分析研究进展:略   【含量测定】 略【药理作用】    抗菌:50%鲜草汁用平板挖沟法,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50%全草煎剂用平板挖沟法,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    抗真菌:水浸液用试管稀释法, 1:4对奥杜盎小孢子菌许兰黄癣菌, 红色毛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抗肿瘤:蒲公英热水提取物30~40mg/kg腹腔注射, 对小鼠艾氏腹水癌皮下接种后11~20天给药有抑瘤作用, 对接种后的1~10天给药无效, 其抗肿瘤作用类似香菇多糖, 是通过免疫机制实现的.另外, 本品还有抗胃溃疡、利胆、保肝等作用.编辑本段现代研究主要成分:  含蒲公英甾醇(Taraxasterol)、胆碱(Choline)、菊糖(Inulin)、果胶(Pectin);蒲公英醇(Taraxol)、豆甾醇(Stigmasterol)、β-香树脂醇(β-Amy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蒲公英赛醇(taraxerol)、蒲公英素(Taraxacerin)、蒲公英苦素(Taraxacin)和维生素A、B、C等.药理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蒲公英注射液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 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及卡他球菌亦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蒲公英提取液(1:400)在试管内能抑制结核菌.蒲公英水煎剂(1:80)能延缓 ECHO11 病毒细胞病变.蒲公英醇提取物 31mg/kg 能杀死钩端螺旋体.水浸剂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煎剂给大鼠口服, 吸收良好, 尿中能保持一定的抗菌作用.    保肝、利胆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 用蒲公英煎剂灌胃或用蒲公英注射液注射, 对四氯化碳引起的谷丙转氨酶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显著缓解四氯化碳性肝损伤引起的组织学改变.有报道指出, 蒲公英在动物身上有利胆作用.蒲公英液灌胃能使胆囊收缩, 奥狄括约肌松弛, 有利于胆汁排入肠中.临床上对慢性胆囊痉挛及结石症有效.    抗胃溃疡作用 蒲公英煎剂给大鼠灌胃对应激性溃疡有显著保护作用;对无水乙醇所引起的大鼠胃黏膜损伤亦有显著保护作用;并能明显对抗幽门结扎大鼠胃溃疡的形成.当蒲公英与党参、川芎配伍时有协同抗胃溃疡的效果, 三者构成复方抗溃疡作用更强.有报道指出, 此复方抗胃溃疡与胃黏膜损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影响胃组织内源性PGE2含量有关.    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蒲公英煎剂在体外能显著提高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母细胞转化率.蒲公英多糖能显著增强艾氏癌及MM46肿瘤细胞抗原所致小鼠脚垫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 并有给药时间越往后越有效的特点, 即于抗原刺激后的第11~20日给药或2~20隔日给药有明显作用.蒲公英多糖腹腔注射能显著增强小鼠抗体依赖性巨噬细胞的细胞毒作用.    其他作用 有报道认为, 蒲公英有利尿作用, 特别是对门脉性水肿有效, 其机制可能与植物中含有大量钾有关.对离体蛙心, 小量兴奋而大量则呈抑制作用.也有用其根及全草作苦味健胃剂或轻泻剂者.内服叶的浸剂可治蛇咬伤.也有用以促进妇女的乳汁分泌的.编辑本段巨大型“铭贤1号” 蒲公英植物学特征及培育  铭贤1号蒲公英肉质根较粗壮;叶基生,叶狭倒披针形,先端急尖或盾圆,边缘有倒向羽状缺裂,长20-65cm,最长可达80cm以上,宽50-100mm左右;花由叶丛中抽出,头状花序,直径25-40mm;总苞宽钟状,长13-25mm,绿色,先端渐尖长4-10mm;舌状花,亮黄色;花葶多数,可达百余枝,花葶高20-70cm;瘦果浅黄褐色,长3-4mm;中部以上有大量小尖刺,其余部分为小瘤状突起,顶端突然缢缩为长0.4-0.6mm的喙基,喙长7-12mm,冠毛白色,长6-8mm,种子千粒重为0.68g;花期始于4月上旬,5月上旬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延续15天左右,全年均有零星开花,在9-10月间也有一次较集中的果期。   1.选地与整地。蒲公英适应性很强,在大部分土壤中均可成活,但人工栽培应选用向阳、肥沃、可灌溉的沙壤土地。土地深翻25-30cm,每10000m²施有机肥30000-40000kg,整细整平,做畦待播。   2.播种与育苗。蒲公英在4-9月间均可播种。种子无休眠特性,且采收后生活力下降较快,最好在5月下旬选用刚刚采收的新种播种。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直播一般采用条播,浇足底水后按行距25-30cm开浅沟,亩用种500g,播后耙平地面即可。育苗时需专用育苗畦,撒播用种5g/m2,覆土0.5cm以下,7-15天内出苗。及早清除杂草。   3.定植。育苗畦内苗高达到10cm以上、幼苗4片真叶以上时可以定植。按不同的栽培目的采用不同的株行距。作药用与食用栽培时株行距一般为25cm×25cm,较好的地块还可以减小密度。作观赏用时可定植于较深的花盘,也可根据绿化带形状适当调整密度来定植。定植后浇定植水和缓苗 蒲公英-原植物水,然后中耕锄草。   4.田间管理。直播苗在苗期要及时拔除杂草,拔草可随间苗一同进行。2次间苗后按株行距25cm×25cm定苗。当年不采收地上部分,应促进生长,利于根部营养的积累。追肥2次,以速效氮肥为主。第二年即可开花结籽,在开花前与结籽后各浇水追肥1次,这时蒲公英叶子已完全覆盖地面,只要拔除田间个别大草即可。作观赏用时,应及时去除枯黄叶片和不整齐的花葶,在盛花期要去掉种子已成熟的花葶,在果期应去掉刚刚开放的花。每年的晚秋,地上部分枯黄后应及时清理掉,以防病菌与害虫在栽培地中越冬。   5.病虫害防治。蒲公英抗病力强,很少发生病害。感染病菌大部分是由于地下害虫咬伤根部引起感染所致。蒲公英根系为肉质直根系,地下害虫危害较为严重。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地老虎等,防治方法是在种植蒲公英的地块提前一年秋翻晒土及冬灌,可杀灭虫卵、幼虫及部分越冬蛹;也可用糖醋液、马粪和灯光诱虫,清晨集中捕杀;将豆饼或麦麸5kg炒香,或用秕谷5kg煮熟晾至半干,再用90%晶体敌百虫150g对水将毒饵拌潮,亩用毒饵1.5-2.5kg,撒在地里或苗床上;地下害虫为害严重时可用5%辛硫磷颗粒剂1-1.5kg与15-30kg细土混匀后撒入地面并耕耙,或于定植前沟施毒土。以人药为目的栽培时不使用化学药剂杀虫。 紫色蒲公英6.收获。播种当年不采收叶片,第二年开始采收。以药用为目的,收获全草时可于春秋植株开花初期挖取全株。作蔬菜栽培时不收全株,在叶片长至30cm以上时可刈割叶片和在开花初期收花葶,去掉烂损叶片,分级包装即可上市。每年可刈割4-5茬,每亩产量可达3500-4000kg。在5月份蒲公英种子大量成熟,应及时采收,否则很容易被风吹散。采收时最好用吸尘器采收,效率极显著高于手工采收。   常见病害   常见病害有叶柄病,发病前期可喷1:1:120的波尔多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防治。

《上海中医药杂志》1961年第二期

作为我们上海市第一家提供高端中医综合服务的人文中医馆,云集近百名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这些专家都是我们中医界各个领域的学术泰斗、名医大家。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精湛的医疗技术,上海国医馆才能确保让每一位客户,都能得到更高品质、更专业高效的高端中医健康管理综合服务。上海国医馆中医诊疗的科室很全面,涵盖了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儿科、针灸推拿等各个专业。 上海国医馆落址于全国首批“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上海市浦东新区,馆内可使用面积高达2500多平方米,配有完善的专属个人VIP候诊室、安静舒适的诊疗室、温馨私密的针灸推拿室、典雅的休闲茶水区、精品中药房,并可依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供多样的个性化服务组合、以及高端增值服务,确保为客户提供最优质高效的人性化服务。去过的人都说,走进国医馆,与其说是一家高水准的中医院,更确切的说是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中式会所。优雅的氛围加以全程导医服务,让人的心境更舒畅愉悦。 严世芸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副组长、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中医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名中医、全国名中医继承班指导老师、《辞海》中医学科主编、上海市中医学术发展专家组组长、香港大学中医学院名誉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名誉客座教授。获得上海市中医中西医结合科技成果二等奖2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2次等,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临床医药方面:擅长中医内科,对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疑难杂症,疗效显著。 邹菊生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市名中医,全国第三届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任龙华医院眼科主任,上海中医眼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顾问,曾任全国中医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医及中西医眼科学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中医眼科临床医疗及教学、科研工作。运用五轮学说进行脏腑分属,创立分层辩证法治疗角膜病;建立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眼病的诊疗体系;对于老年性干眼病及颈眼综合征、老年性白内障、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的治疗均有独到之处。擅长:中西结合治疗角膜炎、葡萄膜炎、慢性单纯性青光眼、老年性眼病、眼底病、颈眼综合症等。 赵国定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是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内科分会副主委、上海市防治冠心病协作中心副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诸如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高血压病等。1969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二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并研制了冠心灵等6种自制剂用于临床治疗。 倪菊秀师承中医儿科专家董廷瑶教授,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科医疗特色。对治疗小儿厌食症、疳积病和小儿腹泻有特效。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哮喘等疾患辩证施治,近、远期疗效显著。对小儿多动症运用儿童注意力缺陷测试仪进行测试,并辅以耳穴敷贴、针灸等手段,疗效颇佳。已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论著4篇,曾应邀赴美参加儿科学术经验。现任静安区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吴银根1964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 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被授予“上海市名中医”荣誉称号。 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呼吸分会荣誉主任。 特长:中医呼吸内科,研究哮喘与免疫,获2001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擅长:支气管哮喘、肺炎(含间质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等各种肺炎)、慢性咯血、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以及虚人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肺结核及调理、肺炎后调理、肺部肿瘤及术后调理、肺肾虚证调理。 刘嘉湘上海市名中医,现任龙华医院肿瘤科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医肿瘤专科医疗中心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全国理事兼传统医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市中医药肿瘤学会主任委员,《肿瘤杂志》等杂志编委。四十年来从事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临床与科研和内科疑难杂病治疗,临床经验丰富,有较高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对中医扶正法治疗癌症研究有较深造诣。上海市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发表论文92篇,主编《实用中医肿瘤手册》、《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肿瘤科分册》、《中国中医秘方大全·肿瘤科分卷》等。 徐敏华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内、妇科临床医疗工作40年。 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病毒性心肌炎、癫痫、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妇科疾病如月经病、更年期综合症,不孕不育等。 享受国务院特殊的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厥脱急症二级分组组长,上海市医学领先“脑卒中”特色专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理事、瘀证研究中心常务委员、心病脑病分会委员,《上海中医药杂志》编委。曾获卫生部科研成果二等奖,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奖三等奖,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成果三等奖。 李祥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至今已46年。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不孕与不育的中西医治疗》、《女性性器官出血》等五部著作。擅长治疗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梗阻不通、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妇科奇难杂症、身体虚弱及产后、各种手术后的调理,男性不育症、男女性功能障碍等,被病家誉为“送子公公”。多次被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曾到美国、新加坡、台湾等多次出国讲学及学术交流。多次完成国家级科研课题,并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展览会金杯奖等奖项。 秦亮甫主任医师、教授。从医六十多年,对疑难杂病治疗,强调辩证论治,针药结合,注重脏腑与经络、局部与整体得关系。对中医内科、针灸科、中医外科多种疑难疾病有独特得治疗手段,尤其擅长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胃肠炎、三叉神经痛、面瘫、多发性硬化、湿疹及肿瘤术后等病证。由其负责施行针刺麻醉的“针麻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集体奖,1989年该针麻手术获国家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著有《杂病医录》、法文《中国医学食物应用》,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 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1992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颁发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12月获得“上海市名中医”称号。曾任法国路易斯?巴斯德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澳洲全国中医药针灸联合会高级顾问等。 王文健主任医师,博士导师。1970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任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主任,教育部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带头人,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和中医理论肾本质的研究。在老年病和代谢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曾先后承担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卫生部、国家教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上海市科委的研究课题十余项。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其各种慢性并发症,包括血管、神经、肾脏病变;肥胖、脂肪肝;其他中医杂症 夏翔上海市名中医、教授、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学会常务顾问,上海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上海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食疗研究会副理事长,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50年来长期从事中医内科老年病之临床诊疗、科学研究及教学工作。专业特长为中医内科,心、脑血管病、消化、呼吸系统等疾病。主编、副主编《中国中医秘方大全(内科)》、《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中国食疗大全》、《中医内科学》、《自我保健医学》、《中华养生大全》、等学术著作10余部。 擅长于诊治心、脑血管、呼吸道、肾脏、免疫风湿、眩晕症等疑难杂症。 曹玲仙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上海市名中医。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50年。全国名老中医继承班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指导老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高级科研人才培训班指导老师。上海市西学中研究班指导老师。上海市海派传承班指导老师。 临床擅长诊治不孕症、不育症、反复自然流产(习惯性流产)、月经失调、闭经、卵巢功能低下、多囊卵巢综合征、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炎症、盆腔炎、盆腔疼痛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经行前后综合征(经期头痛、呕吐、乳房胀痛等)、月经期、妊娠期、产后期抑郁症、产后症、妇科肿瘤术后、放化疗后等妇科疑难杂症。 王翘楚教授,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名老中医工作室主任、上海市中医失眠症特色专科主任、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睡眠疾病研究所名誉所长等职。王翘楚教授擅长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症、精神抑郁症、焦虑症、神经衰弱、小儿夜啼以及相关的心脑血管病、脾胃病、更年期综合征等内科杂病和中医养生心理咨询。王翘楚教授对失眠症及其相关疑难病症、民间医药萱草花、花生叶治疗失眠症颇有研究,研究成果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局级奖项3项。著有《中医科技管理学》等5部专著,发表论文40余篇。 石印玉教授,主任医师,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院长;上海市名中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从事骨关节病、骨质疏松症、颈腰椎病等骨与关节疾病和骨与关节损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先后负责各级科研项目10余项。 研究成果曾获2002年度上海市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年度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一等奖。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中国骨伤科学辞典》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上海中医药杂志》1963年第二期

可以百度哦

作为我们上海市第一家提供高端中医综合服务的人文中医馆,云集近百名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这些专家都是我们中医界各个领域的学术泰斗、名医大家。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精湛的医疗技术,上海国医馆才能确保让每一位客户,都能得到更高品质、更专业高效的高端中医健康管理综合服务。上海国医馆中医诊疗的科室很全面,涵盖了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儿科、针灸推拿等各个专业。 上海国医馆落址于全国首批“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上海市浦东新区,馆内可使用面积高达2500多平方米,配有完善的专属个人VIP候诊室、安静舒适的诊疗室、温馨私密的针灸推拿室、典雅的休闲茶水区、精品中药房,并可依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供多样的个性化服务组合、以及高端增值服务,确保为客户提供最优质高效的人性化服务。去过的人都说,走进国医馆,与其说是一家高水准的中医院,更确切的说是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中式会所。优雅的氛围加以全程导医服务,让人的心境更舒畅愉悦。 严世芸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副组长、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中医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名中医、全国名中医继承班指导老师、《辞海》中医学科主编、上海市中医学术发展专家组组长、香港大学中医学院名誉教授、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名誉客座教授。获得上海市中医中西医结合科技成果二等奖2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2次等,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临床医药方面:擅长中医内科,对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疑难杂症,疗效显著。 邹菊生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市名中医,全国第三届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任龙华医院眼科主任,上海中医眼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顾问,曾任全国中医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医及中西医眼科学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中医眼科临床医疗及教学、科研工作。运用五轮学说进行脏腑分属,创立分层辩证法治疗角膜病;建立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眼病的诊疗体系;对于老年性干眼病及颈眼综合征、老年性白内障、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疾病的治疗均有独到之处。擅长:中西结合治疗角膜炎、葡萄膜炎、慢性单纯性青光眼、老年性眼病、眼底病、颈眼综合症等。 赵国定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是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内科分会副主委、上海市防治冠心病协作中心副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诸如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高血压病等。1969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疗系,二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并研制了冠心灵等6种自制剂用于临床治疗。 倪菊秀师承中医儿科专家董廷瑶教授,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学科医疗特色。对治疗小儿厌食症、疳积病和小儿腹泻有特效。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哮喘等疾患辩证施治,近、远期疗效显著。对小儿多动症运用儿童注意力缺陷测试仪进行测试,并辅以耳穴敷贴、针灸等手段,疗效颇佳。已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论著4篇,曾应邀赴美参加儿科学术经验。现任静安区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等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吴银根1964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 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年被授予“上海市名中医”荣誉称号。 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呼吸分会荣誉主任。 特长:中医呼吸内科,研究哮喘与免疫,获2001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擅长:支气管哮喘、肺炎(含间质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等各种肺炎)、慢性咯血、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以及虚人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肺结核及调理、肺炎后调理、肺部肿瘤及术后调理、肺肾虚证调理。 刘嘉湘上海市名中医,现任龙华医院肿瘤科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医肿瘤专科医疗中心主任,中国抗癌协会全国理事兼传统医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医药学会肿瘤学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市中医药肿瘤学会主任委员,《肿瘤杂志》等杂志编委。四十年来从事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临床与科研和内科疑难杂病治疗,临床经验丰富,有较高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水平,对中医扶正法治疗癌症研究有较深造诣。上海市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发表论文92篇,主编《实用中医肿瘤手册》、《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肿瘤科分册》、《中国中医秘方大全·肿瘤科分卷》等。 徐敏华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名中医,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内、妇科临床医疗工作40年。 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病毒性心肌炎、癫痫、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妇科疾病如月经病、更年期综合症,不孕不育等。 享受国务院特殊的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厥脱急症二级分组组长,上海市医学领先“脑卒中”特色专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理事、瘀证研究中心常务委员、心病脑病分会委员,《上海中医药杂志》编委。曾获卫生部科研成果二等奖,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奖三等奖,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技成果三等奖。 李祥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至今已46年。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不孕与不育的中西医治疗》、《女性性器官出血》等五部著作。擅长治疗不孕症、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梗阻不通、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妇科奇难杂症、身体虚弱及产后、各种手术后的调理,男性不育症、男女性功能障碍等,被病家誉为“送子公公”。多次被电台、电视台、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曾到美国、新加坡、台湾等多次出国讲学及学术交流。多次完成国家级科研课题,并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展览会金杯奖等奖项。 秦亮甫主任医师、教授。从医六十多年,对疑难杂病治疗,强调辩证论治,针药结合,注重脏腑与经络、局部与整体得关系。对中医内科、针灸科、中医外科多种疑难疾病有独特得治疗手段,尤其擅长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胃肠炎、三叉神经痛、面瘫、多发性硬化、湿疹及肿瘤术后等病证。由其负责施行针刺麻醉的“针麻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集体奖,1989年该针麻手术获国家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著有《杂病医录》、法文《中国医学食物应用》,先后发表论文100余篇。 1990年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1992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颁发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12月获得“上海市名中医”称号。曾任法国路易斯?巴斯德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澳洲全国中医药针灸联合会高级顾问等。 王文健主任医师,博士导师。1970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任复旦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主任,教育部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带头人,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老年病和中医理论肾本质的研究。在老年病和代谢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曾先后承担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卫生部、国家教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上海市科委的研究课题十余项。 擅长: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其各种慢性并发症,包括血管、神经、肾脏病变;肥胖、脂肪肝;其他中医杂症 夏翔上海市名中医、教授、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学会常务顾问,上海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上海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主任委员,上海食疗研究会副理事长,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50年来长期从事中医内科老年病之临床诊疗、科学研究及教学工作。专业特长为中医内科,心、脑血管病、消化、呼吸系统等疾病。主编、副主编《中国中医秘方大全(内科)》、《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中国食疗大全》、《中医内科学》、《自我保健医学》、《中华养生大全》、等学术著作10余部。 擅长于诊治心、脑血管、呼吸道、肾脏、免疫风湿、眩晕症等疑难杂症。 曹玲仙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上海市名中医。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50年。全国名老中医继承班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指导老师。上海市中西医结合高级科研人才培训班指导老师。上海市西学中研究班指导老师。上海市海派传承班指导老师。 临床擅长诊治不孕症、不育症、反复自然流产(习惯性流产)、月经失调、闭经、卵巢功能低下、多囊卵巢综合征、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妇科炎症、盆腔炎、盆腔疼痛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经行前后综合征(经期头痛、呕吐、乳房胀痛等)、月经期、妊娠期、产后期抑郁症、产后症、妇科肿瘤术后、放化疗后等妇科疑难杂症。 王翘楚教授,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名老中医工作室主任、上海市中医失眠症特色专科主任、上海市中医医院中医睡眠疾病研究所名誉所长等职。王翘楚教授擅长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失眠症、精神抑郁症、焦虑症、神经衰弱、小儿夜啼以及相关的心脑血管病、脾胃病、更年期综合征等内科杂病和中医养生心理咨询。王翘楚教授对失眠症及其相关疑难病症、民间医药萱草花、花生叶治疗失眠症颇有研究,研究成果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局级奖项3项。著有《中医科技管理学》等5部专著,发表论文40余篇。 石印玉教授,主任医师,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院长;上海市名中医,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从事骨关节病、骨质疏松症、颈腰椎病等骨与关节疾病和骨与关节损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先后负责各级科研项目10余项。 研究成果曾获2002年度上海市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年度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一等奖。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中国骨伤科学辞典》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上海中医药杂志》1963年第十一期

这个么?中成药名。为温里剂,具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之功效。用于阳虚欲脱,冷汗自出,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主要的作用是调理阳虚的。

最佳答案夏仲文和张向晴经历了轰轰烈烈的爱情,终于结婚了,婚后,他们生了一对双生女儿,向晴说:雪从天上飘下来,落到地上,变成坚固的冰,冰和雪是一体的,所以,她的一对宝贝女儿,姐姐叫雪,妹妹叫冰,姐妹俩感情亲密,谁也离不开谁。 但幷不是每个爱情故事,都如童话一般,有美满的结局…… 仲文毕业后回台湾的生活吃尽了苦头,而向晴,却像永远长不大的女孩,活在父母的蔽护下,夫妻俩的裂痕越来越大,直到无可挽回…… 虽然,他们都付出过努力,他们仍深爱着对方,但是,他们都有自己的盲点。反反复覆,雪和冰七岁的那年,仲文和向晴的裂痕,终于不可收拾,很无奈地,很痛苦地,他们离婚了! 年纪小小的雪和冰,纵有百般的不情愿,也被逼分开了。从此姐妹天各一方,只能靠着小量合照和脑海里面无数的回忆,互相思念…… 仲文带着小冰离开了台湾,连同父母,辗转又到了大连,可是在大连,仲文生意失败又入狱,撇下只有十岁的小冰,小小的肩膀,挑起了不能承受的重担,冰又要照顾瘫痪的爷爷、又要照顾疯疯癫癫的奶奶,生活过得很苦。 相对地,雪比较幸运。 感情受了重伤的向晴,在父母相继过世之后,满怀伤感地带着小雪到台东重新生活,没有生计能力的向晴,在台东嫁了给一个有钱人张石开 —— 一个有父亲感觉的男人,张对母女二人十分疼爱,雪过着还不错的生活。 冰和雪长大了,天涯海角,两人过的生活也是天渊之别 —— 冰和雪同时在十七岁那年遇上了初恋情人。雪认识了充满理想的勤奋青年程灏,浪漫的恋爱,顺利地结婚,幷在二十岁那年诞下可爱的女儿,一家三口生活幸福,婚后程灏留在雪继父的农庄干活,利用所学的知识令农场发展得很好。 冰十七岁那年,仲文出狱了,可是,一生中屡遭挫折的仲文,出狱后一蹶不振,终日酗酒。一个瘫子、一个疯子、再加上一个酒鬼,冰的生活重担让她看不见一丝的曙光。直到爷爷奶奶过世的那一天,冰接受了酒吧小太保赵全的追求,为了摆脱家庭,她与他同居,可是赵全因为负债逃跑,撇下冰,冰更因为小产而险些丧命。 从此,冰不再对爱情存有幻想。 在艰难的岁月里,冰最想念的,就是她的双生姐姐雪,在冰的思想里,她一直怨恨离异的父母,要不是他们分开,她就可以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在爱的环境中长大,不用受这幺多苦。 对雪的爱和思念,是支持冰活下去的最强动力。二十岁那年,冰凭半工半读,终于考上了医学院,数年之后,她从医学院毕业,成了脑科见习医生。 在台东农庄里过着幸福生活的雪,终于在她继父离世的那一天,遭受继父的另外两个儿女的排斥,虽然继父在遗嘱里把农庄送给程灏和雪,但一对心地不好的兄妹,不肯就此罢休。 程灏有点意兴阑珊,决定放弃农庄,另寻发展。最后,他决定回大陆寻找机会,开拓新天地,继续发展他在农业方面的抱负。 程灏独个儿到大连探路,怎料一下飞机,遇上意外,被劫走一切财物,更因头部被打致重伤,生命垂危。 程灏被一年轻人汪博深发现了,送进一所医院接受抢救,而负责救他的主诊医生,正是夏冰。 因为所有财物和证件都被抢走了,院方无法得知程灏的身份。程灏清醒后,因为头部受过剧烈震荡,失了忆。 程灏在医院里躺了两个月,伤势日渐康服,但失忆的情况却毫无改善。这些日子,冷酷的冰,照顾着失了忆的程灏,同是天涯人,二人互相依靠,微妙的感情悄悄地盟生了。 而雪却因为失去丈夫的音讯而忧心如焚,不过,因为母亲肾衰竭,在医院里垂危,她无法马上到大陆去找丈夫。 等到母亲的病情稳定下来之后,雪带着女儿小彤,匆匆来到大连寻夫,可是,人海茫茫,应该从何入手? 雪跑遍市内的大小医院,查问所有病人进院的纪录…… 就在这一天,雪来到冰工作的医院,可是她查不到程灏的资料,却遇上了冰。 雪看到冰,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因为心神仿佛,雪扭伤了脚,冰对她作出了关怀的治理。 她们做梦也没想到,对方就是自己失散了多年、思念了多年的双生姊妹! 雪找不到丈夫的下落,失望地离开了医院。 不久,程灏可以出院了。无亲无故又身无分文的程灏,此刻最亲的人,就是在身边扶持着他的冰。 冰带程灏回家暂住。此时父亲仲文因为酗酒过度,已成了痴呆,半疯半傻地过着日子。冰「佣用」程灏做父亲的看护,这样,自己就可以放心上班。 雪推测程灏已在大陆遇到了不测,伤心绝望之时,她接到台北的消息,她的母亲瞌然长逝。 失去丈夫、又失去母亲,雪悲痛欲绝,幸好女儿小彤乖巧懂事,在这艰难时刻,成了雪莫大的支柱和安慰,母女俩相依为命。 在办完母亲的身后事,雪带着小彤,再次来到大连,天涯海角,不管是生是死,她一定要查出程灏的下落。 天真烂漫的小彤坚信父亲仍然生存着,不断地鼓励雪不要灰心! 一次,雪在拉着小彤横过马路时发生了车祸,小彤受了伤,被送进医院。 在医院里,雪和冰再次相遇,两人都觉得对方有种不能言喻的亲切感,加上冰在医院中对小彤照顾有加,令雪感激,两姊妹在不知情下成为了朋友。 冰知道雪来大连是为了寻找失踪的丈夫,对她同情,决定伸出援手,但她怎也料想不到雪的丈夫正是她现在的情人。 冰决定找汪博深帮忙。汪博深的父亲汪东是个公安,或者可以助雪找到程灏的下落。 汪博深的母亲是医院里的护士长。汪博深主修遗传学和生物工程,现在专门研究基因改造食物。汪博深一直都单恋着冰,可是冰对爱情失了信心,一直都拒人千里,不敢接受任何感情,直到遇上程灏。这个完全失忆、过去一片空白的男子,竟然令她放下戒心,不能自拔地再次堕入爱河。压抑了多年的情感突然爆发,无发收拾。 汪博深在程灏的出现之后,仍然难以放弃对冰的爱,从单恋变成苦恋,明知没有结果,就是放不下。 汪东提议登报寻人,雪交出自己跟程灏和小彤的合照。冰惊讶地发现雪的丈夫竟然跟自己的情人同一个模样儿。 真相终于大白,雪要找的丈夫、小彤的父亲,竟然就是「他」!! 不过,程灏对雪和小彤全无印象。对于过去的一切,他已经没有丝毫的记忆。现在的他,心里有的是冰,爱的也是冰。 造物弄人,就在同一时间,因为冰所收藏的一张儿时与雪的旧照,冰和雪知道了对方就是失散了多年、思念了多年的双生姊妹。 三个人陷进了极度的矛盾和痛苦当中。 灏虽然无法记起以往的一切,但为了小彤,为了责任,他只好痛苦地离开冰,幷在汪博深的协助下,悄悄地跟雪回台北的家。 冰无法承受她日夜思念的姐姐,居然狠心地抢走她的爱人,她更无法接受,对她作出承诺的程灏,居然背叛了她,她赶到机场,但一切无法挽留。 冰恨透全世界,她恨雪、恨程灏、更恨汪博深做为帮凶,联手欺负她!冰自此一蹶不振,整天泡在酒吧里,自暴自弃,此时此刻,她终于体会到父亲当年为何酗酒的心情。 幸好,汪博深无怨无悔地守在冰的身边,照顾她,暗中保护她,任由冰对他唾骂,他也不放弃她! 回到台北,雪发现丈夫虽然在自己身边,但已经不再是从前的他,对程灏来说,雪只是一个初相识的女人,虽然他拼命地回忆以前,可是记忆还是一片空白,虽然他不忍心伤害眼前这个他曾经爱过的女人,他更不想伤害五岁的小彤,可是他无法抑制自己去思念冰。 雪当然也想到冰,这个她从小想念、一直希望可以再见的双生妹妹,如今重逢,竟然会是这种局面,雪对冰歉疚、不安。 三个人都陷入痛苦之中…… 尽管很不舍得,雪还是决定让程灏离开,让他回到冰身边。她甚至亲自把程灏送回大连去。 雪带着程灏回到大连,程灏内心非常矛盾,可是,面对天真无辜的小彤,程灏不忍心离去,临走时,他在小彤耳边轻轻地答应她,爸爸一定会回来。 到了大连,因为舟车劳顿、心力交瘁,雪不支病倒,医生报告,雪患上了白血病。现在,能够救雪的,就只有冰了。 可是,此时的冰,让全世界以为她已经冷漠到毫无感觉的地步,就连汪博深也看不过眼。 但没人想到,冷漠的冰此时比任何人都痛苦和脆弱,终于,冰偷偷地到医院,捐出自己的骨髓救雪。 冰的骨髓进入雪的体内,两姐妹流着相同的血液,两人躺在病床上,互相看着对方,所有的情感一涌而上,此时,再也没有任何的障碍能把她们分开。 两个女人都不忍心夺走对方的所爱。程灏也无法在两个女人中作出选择。终于,三个人平静地作了个决定----程灏独个儿退到山区里务农去。 程灏在贫脊的山区中住了下来,幷且开始下田耕种。奇妙的是,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之后,程灏自然而然就想起了从前所学的农业知识。他在当地成了农民的老师,教导他们用新的科学方法去耕作。程灏更开展基因变种稻米的计划。他打电话给汪博深,希望得到汪博深的协助。 汪博深兴高采烈地跑到山里去找程灏。他决定要跟程灏合作,搞一片实验田,试种基因变种稻米。小彤因为想念爸爸,嚷着要一起去,雪邀请冰一起到农村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 程灏跟小彤在农村相处的这段日子,令他恢愎了好些记忆。女儿出生时的情景、女儿第一次喊他爸爸时的兴奋喜悦…… 这一天,农村突然下起倾盆大雨,程灏仍在田里工作,小彤在家里担心爸爸,她要为爸爸送雨伞去。怎料途中,山泥倾泻,小彤小小的身躯陷入在土埋里面,幸好程灏及时赶到,救出小彤,可是,自己却不慎滑倒,掉到深谷里了。 汪博深和当地的农民救出程灏,可是这时程灏已经失去知觉,他们当晚立刻把程灏送到大连市里的医院。 冰疯一般地直奔手术室,如果上天能够眷顾这个男人,留他一条命,她愿意付出一切,只要他能活着,甚至要她离开,去成全他。 程灏的心跳越来越衰弱,渐渐地成了一条直线,归于停止…… 当一切事过境迁,冰留下一封信,背着行李,踏上另一段人生的旅途,她爱她的姐姐,她爱程灏,只要她爱的人都过得幸福愉快,世界就是那幺美好!夕阳下,她瘦削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 汪博深告别程灏和雪,无论冰走到哪里,哪怕是天涯海角,他一定会找到她,他相信自己终有一天能感动她。 程濑带着雪,牵着小彤,走在春天的桃花林里,他们的心里都载着冰,就像从来没有分开过……

肛门栓塞法治疗肛肠疾病的进展 中医杂志7:中西医结合肛瘘括约肌保留手术对肛门功能的保护评价北京中医学院学报2:脊髓截瘫者的肛门外括约肌功能(译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WB--100II型微波多功能治疗机治疗常见肛肠论坛99例中国肛肠病杂志5:内口缝合药捻脱管法治疗肛瘘 中国肛肠病杂志3:我国肛肠病研究新进展 福建中医药6:清燥救肺汤治疗慢性喉痹73例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喉科学3:肛瘘手术前后括约肌肌电图的研究 中国肛肠病杂志3:小儿后天性直肠前庭瘘的治疗体会 中肛肠病杂志3:消炎痛栓致过敏性休克的报告 中国肛肠病杂志1:中医肛门直肠给药法治疗肛肠疾病的进展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4:中西医结合肛瘘括约肌保留手术治疗肛瘘36例 四川中医9:内口闭锁药捻脱管法治疗肛瘘45例分析 实用中医药杂志1:便秘的中医治疗 现代中医4:内口闭锁药捻脱管法对肛门功能的保护---临床与测压研究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1:内口缝合药捻脱管法治疗肛瘘的临床研究 冶金医学2:肛门直肠内给药法治疗痔科疾病的现状(上) 中医临床与保健3:肛门直肠内给药法治疗痔科疾病的现状(中)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1:国内外肛瘘治疗现状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3:清燥救肺汤治疗慢性喉痹73例 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9:消肿止痛汤治疗肛肠病术后肛门水肿61例 陕西中医10:切缝法治疗前庭大腺炎继发肛瘘的体会 实用中医药杂志3:罕见肛周多间隙脓肿合并股后深间隙脓肿的治疗 实用中医药杂志 4:肛瘘中医治法原流与现状简述 重庆中医药杂志3:国外肛瘘治疗简述 中医药信息报1:曹吉勋痔瘘学术思想及成就探讨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前侧复杂性肛门会阴瘘的直肠内移动瓣修补术( 译文)实用医学杂志5:国外肛瘘括约肌保留手术的现状 中医研究生1:药捻脱管法治肛瘘探源述今 中医文献在志3:曹吉勋的肛肠外科学术成就 中医文献杂志2:论傅山对痔瘘的学术见解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内口闭锁药捻脱管法治肛瘘----液体感觉与节制研究 张燕生主编:肛肠病研究新进展北京华夏出版社9:内口缝合药捻脱管治疗肛瘘的研究总结报告 成都医药4:内口缝合药捻脱管法对肛门功能的保护----液体感觉与节制研究 成都医药4:四季青过敏1例 四川中医5:中医发展急待解决的若干问题 中医教育1:硫磺苦参煎治酒糟鼻 四川中医5:清燥救肺汤加减治喉痹 新疆中医药1:从自然观看中医学的局限性 中医研究生1:高位肛瘘挂线疗法的新评价 中医药信息报5:我国大肠肛门病研究显示较强实力 中医药信息报11:肛瘘国外治疗简述 中医研究生1:中医病历建设的里程碑 中医药信息报12:全国中医专科病历座谈会在青岛召开 中医药动态12:青燥救肺汤致过敏的报告 新疆中医1:肛瘘治疗新法----内口闭锁药捻脱管 中医药信息报11:肛瘘内口闭锁药捻脱管法术后直肠感觉与肛门节制功能的研究 中国肛肠病杂志3:经阴道直肠前突修补并直肠粘膜折叠注射术结合中药治疗直肠前突与内脱垂性便秘的观察 中国肛肠病杂志1:苦清汤治疗肛门尖锐湿差疣45例临床观察 中国肛肠病杂志3:国内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研究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3:功能性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中国肛肠病杂志5:大肠息肉的诊断与恶变研究进展 中国肛肠病杂志4:熊冰痔疮胶囊治疗痔疮肛裂的临床研究 中国肛肠病杂志9:直肠粘膜纵行缝叠基底硬化注射术治疗直肠内套叠和内脱垂性便秘64例 中国肛肠病杂志1:耻骨直肠肌综合征1例 中国肛肠病杂志9:肉片嵌顿致空肠多发性瘜室炎1例中国肛肠病杂志8:口服甘露醇清洁肠道致麻痹性肠梗阻1例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4:选择性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慢传输性便秘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P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上海肛门直肠瘘的诊断与治疗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P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上海大肠癌的研究进展 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P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复方薄荷脑腰俞穴麻醉法用于肛肠论坛45例疗效观察P大肠肛门病研究新进展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上海支撑吻合管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评价中医杂志腰俞穴麻醉法用于PPH手术的临床观察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增直肠栓剂的进展 中国肛肠病杂志7:顽固性便秘的外科治疗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3:结肠造口的选择与护理中国肛肠病杂志直肠前突所致顽固性便秘的外科治疗《中国肛肠病杂志》1:肛周脓肿的研究进展中国肛肠病杂志5:支撑吻合管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评价中医杂志2003,44:120-经肛门环扎式吻合法治疗低位直肠癌258例分析中国实用新医学2006,2(6)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并发症的回顾性调查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239-结肠瘫痪症结肠切断旷置术后综合征的报道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6,9:自动痔疮套扎术治疗Ⅱ、Ⅲ度直肠前突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79-PPH术后吻合口分离伴感染1例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高温水灌肠治疗低张性结肠填塞症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144-晚期直肠癌会阴部复发局部姑息性超范围切除配合辅助治疗的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158-成人直肠阴道瘘手术治疗失败原因分析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218-结肠瘫痪症行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后旷置结肠综合征的防治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270-中药治疗直肠癌的研究进展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447):319-抑肝培土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0例四川中医2002,20(6):PPH治疗痔病的远期临床疗效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5):37-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6):22-晚期直肠癌Miles术后会阴部复发的综合治疗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10):28-PPH技术的优势与缺陷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3):52-泄泻从心肺论治的初探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7):48-成人直肠阴道瘘2例手术治疗失败原因分析中国肛肠病杂志2007,27(10):旷置结肠综合征的临床报告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4):235-PPH技术治疗直肠广基息肉的体会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387-低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左下腹排便可控制性造口技术的临床研究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366-高温水灌肠治疗低张性结肠填塞症的临床观察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372-缝线反应导致肠外瘘1例报告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398-早期结直肠癌基因诊断的研究进展结直肠肛门外科2007,13(6):400-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手术护理配合体会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78-慢性顽固性便秘与情感障碍的相互关系及中医治疗对策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1):53-高温水灌肠治疗低张性结肠填塞症的临床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1):21-痔术后的功能锻炼方法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3):影响直肠顺应性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6):54-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型先天性巨结肠1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6):中西医结合治疗孕妇嵌顿痔1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7):骶尾部藏毛窦1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8,28(8):影响肛管直肠动力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81-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进展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91-慢传输型便秘结肠次全切治疗结直肠肛门外科2008,14(4):297-迟发型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型先天性巨结肠1例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慢性顽固性便秘与情感障碍的相互关系及中医治疗对策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75-先天性无肛畸形的治疗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01-结肠瘫痪症的理论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06-大肠癌肝转移的中医药防治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3-顽固性便秘从肾论治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77-低位直肠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后左下腹排便可控制性人工肛门技术动物实验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35-先天性无肛畸形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60-肛裂的手术治疗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65-痔PPH术常见并发症防治的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68-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非药物治疗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74-直肠前突症的手术治疗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76-影响直肠顺应性的相关因素研究进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81-肛直角重建结-皮吻合型可控性人工肛门重建术的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91-6点位切开隧道引流治疗肛周马蹄形脓肿120例的经验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298-结肠瘫痪症行选择性结肠切断旷置术后旷置结肠综合征的报告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00-肛周脓肿合并糖尿病22例临床分析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自动痔疮套扎术(RPH)治疗II III度直肠前突的临床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35-矾藤痔注射液治疗痔病的临床对照研究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347-玄参汤加减治疗肛门直肠神经症58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年1月,第29卷第1期十全大补汤减轻大肠癌化疗副作用的临床观察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年2月,第29卷第2期结肠瘫痪症的神经病因学探讨结直肠肛门外科,2009年2月,第15卷第1期便秘导致精神心理障碍的探讨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年7月,第29卷第7期幻肛痛的理论探讨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2010年4月,16卷2期外痔切剥辅助PPH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2010年6月,16卷3期利用网络媒体优势推进肛肠专业网站建设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2010年8月,16卷2期益生菌在炎症性肠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年6月,17(3)194-慢传输型便秘机理的研究近况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年8月,17(4),264-结直肠管型吻合器的应用方法与技巧结直肠肛门外科,2011年12月,17(6),394-玄参汤加减治疗肛肠直肠神经症58例中国肛肠病杂志,2009年1月,29(1),一代宗师黄济川肛肠学术思想的传承中国肛肠病杂志,2010年12月,46-外痔切剥辅助吻合器痔上粘膜环切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中国肛肠病杂志,2011年3月

知道的更多哦。集思广益嘛。

人民军医期刊1960年

《人民军医》杂志属于核心期刊核心期刊是期刊中学术水平较高的刊物,是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体现在对科研工作者学术水平的衡量方面,如在相当一批教学科研单位申请高级职称、取得博士论文答辩资格、申报科研项目、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学术水平评估等,都需要在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或若干篇论文。国家没有任何一个政府部门给刊物划分级别,所谓的刊物级别只是期刊行业的一种认识和一些社会机构推出期刊目录,虽然国家没有划分,可职称评审部门都有对期刊级别的要求。以往的分法为一级刊物、二级刊物、三级刊物。现在一般是分为“核心期刊和普通期刊”两类,近几年有些地方在核心期刊里又分出;权威、重要、核心。“ 省级 ” 期刊指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求是 VOGUE服饰与美容 人民文学 人民画报 人民音乐 人民教育 儿童漫画 八小时以外 十月 三联生活周刊 大众电影 女友 小学生之友 小朋友 小说月报 山东画报 山海经 中共党史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中国妇女 中国国家地理 中国青年 中国摄影 中国新闻周刊 中学生 中篇小说选刊 今古传奇 历史研究 少年文艺 文史知识 文史哲 文学评论 文物 父母必读 世界时装之苑 世界知识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京周报 半月谈 幼儿画报 龙门阵 共产党员 农民文摘 妇女生活 当代 当代贵州 收获 收藏 江海学刊 百科知识 老人世界 考古 西藏研究 时尚芭莎 译林 足球俱乐部 连环画报 学术月刊 知音 经济研究 英语世界 诗刊 青年文摘 前线 南方 南风窗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咬文嚼字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故事会 神州学人 科幻世界 美术 草原 荣宝斋 党员文摘 党建 党建研究 家庭 海峡通讯 朔方 格言 特别关注 读书 读者 商界 理论动态 章恰尔(藏文) 萌芽 散文 编辑之友 装饰 销售与市场 新华文摘 新华月报 新体育 瑞丽 解放军文艺 解放军画报 演讲与口才 瞭望 奥秘 Cell R 人民军医 大众医学 工业建筑 工程塑料应用 中华外科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中医杂志 中国农业科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中国机械工程 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中国科学 中国药学杂志 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 中草药 分析化学 少年科学画报 水利学报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生态学报 生理学报 电力系统自动化 电子技术应用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石油炼制与化工 农村百事通 地质学报(英文版) 地球物理学报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机械工程学报 自动化学报 作物学报 兵器知识 园艺学报 材料保护 汽车与驾驶维修 林业科学 物理学报 环境科学 现代化工 知识就是力量 金属学报 科学 科学画报 科学通报 家庭医生 海洋与湖沼 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 航空知识 舰船知识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植物学报(英文版) 数学学报(英文版) 煤炭学报

  • 索引序列
  • 《上海中医药杂志》1960年全年
  • 《上海中医药杂志》1961年第二期
  • 《上海中医药杂志》1963年第二期
  • 《上海中医药杂志》1963年第十一期
  • 人民军医期刊1960年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