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南大学学报编委

中南大学学报编委

发布时间:

中南大学学报编委

罗学港,1950年10月生,湖南衡阳人,中共党员,研究生毕业,硕士学位,博士生导师,中南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与神经生物学系教授,国家精品课程人体解剖学课程负责人,国家重点学科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学科带头人之一,湖南省解剖学会理事长,中国解剖学会理事,《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常务编委,《解剖学报》、《神经解剖学杂志》等专业杂志编委。湖南省马王堆古尸和文物研究保护中心主任。先后赴美国威斯康星医学院、澳大利亚弗林顿大学和香港大学进修访问,1990年被国际同行专家推荐为北美神经科学学会会员,国际脑研究组织成员。

请教啥?问题这么简练叫人如何回答?让我来告诉你吧。中南学报中文版顺利的话从收稿到接收(或者退稿)大约在5-5个月之间,英文版大概要5-3个月(时间长短看人品)。从录用到见刊要12个月,不能加急见刊。如果写的特别好(当然指的是外审评价较高)的话可以免版面费。建议投稿前认真修改,格式一定不能错,如表格抬头和参考文献等,否则可能就被直接拒稿……有创新点的话接收概率较高,所以一定要有所突出。

中南大学学报编委会

中文版EI,英文版SCI。

图书出版中心 人文社科出版中心 承担着人文社科和社内重点图书的出版工作。 理工出版中心 图书选题涉猎土木、建筑、机械、交通运输、电工电子、计算机、化工、汽车等领域,理论与科技应用兼并,以满足广大读者的科技需要。 医药卫生出版中心 专业出版医学书籍,包括医学专著、教材、科普等书籍。 有色金属出版中心 是一个集选题策划、编辑加工、市场推广、教学科研服务、电子音像出版、数字出版等多种职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部门。 数字出版中心 主要业务内容包括有色金属数字出版、出版社ERP系统管理、图书和期刊数字化、电子书合作。 期刊出版中心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以有色金属材料和冶金学科为主的高技术、基础性学术期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荷兰爱思唯尔(Elsevier)公司和科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英文版高科技、基础性学术期刊,以有色金属的材料与冶金学科作为主要报道对象。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是中南大学主办的以材料、冶金、选矿、化学化工、机电、信息、地质、采矿、土木等专业学科为主的科技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 是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的以材料、选矿、冶金、化学化工、机电、信息、地质、采矿、土木等专业学科为主的科技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为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的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 临床与病理杂志 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以“高起点,严要求,超常规”为发展思路,遵循“学术至上,不唯人,只唯稿”的取稿原则,依托本校,着眼全国,在征稿方式、审稿机制、编稿流程诸方面不拘一格,求新求严。 创新与创业教育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提倡学术自由和独立思考,注重研究的前瞻性、创新性、学术性和应用性;坚持在征稿方式、审稿机制、编稿流程诸方面的不拘一格和求新求严。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反映我国铁道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和新材料,重点介绍铁路重大工程中的科技成果和国际上铁道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科版) 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南大学主办的社科及管理类学术刊物(季刊),国内公开发行。 行政办公机构 办公室 - 总编部 - 发行部 - 出版部 - 财务部 - 中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教材科) -

汪晓,男,安徽利辛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1980至1997年任职于长沙工业高等专科学校(长沙工业经济学院),历任该校教材科(室)负责人、印刷厂厂长、高等教育研究室秘书、《教育与科研》编辑部主任、《教育与科研》副主编、教改试点领导小组秘书、重点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秘书、校友奖励基金委员会委员。1998年至今任职于中南大学。现任《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创新与创业教育》编辑、编辑部副主任、湖南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秘书长、湖南省期刊协会副秘书长、湖南省高校摄影学会副秘书长。曾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993年国家教委(原)科学技术司授予“全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青年编辑”称号,2002年获“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突出贡献奖”,2008年获“全国高校社会科学学报事业突出贡献奖”。

南京大学学报编委

几年来共发表八十余篇论文,出版的个人专著有:《禅与老庄》、《罗教与<五部六册>揭秘》、《罗教与禅宗》、《禅林宝训释译》、《社会科学十万个为什么——宗教卷》,合著3部:《中国无神论史》(上下卷)、《中国宗教史》(上下卷)、《哲学概论》。另担任《中国佛教百科会书》副主编,《禅学研究》副主编,《宗教研究》主编,《南京大学学报》编委,南京大学《高教研究与探索》缟委,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缟委,山东省委党校《理论学刊》缟委,《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栏目顾问。荣获多项教学和科研奖励:国家级精品课程;两届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江苏教学名师;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江苏省精品课程;南京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两次江苏省社科三等奖;两次南京大学社科一等奖;个人专著《禅与老庄》获“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有重要影响的著作”奖。另曾荣获南京大学优秀党员光荣称号,和南京大学“三育人”积极分子;以及连续五年获南京大学“育才”奖。

陈骏 教授,南京大学校长。  1954年11月生,江苏扬州人,1973年参加工作, 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5年南京大学获矿床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8年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地质系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聘为南京大学教授,先后担任地球科学系主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2006年5月起担任南京大学校长。  陈骏教授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第五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同时担任《中国科学》、《地质学报》等多家科技期刊编委。  陈骏教授长期从事地球化学的教学和研究,主讲多门地球化学专业课程,主持了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基金委重点基金,国家科技部“973项目”二级课题等多项科研任务并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先后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3部,获得4项教育部科技成果奖。  个人简历  1986—1990年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讲师  1988-1989年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0—1992年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副教授,副系主任�  1992—至今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  1993—1997年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系主任,  1996年—至今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博士生导师  1997—至今 南京大学副校长,主管科研与外事  主要教学情况  研究方向  钨、锡、金矿床地球化学  环境地球化学  第四纪地质  主要科研成果  代表性文章、论著  正式发表的论文   陈骏.碳存在条件下锡石的溶解度实验.地质论评,1986年,第32卷第3期   陈骏,周开朗.赣北震旦系南沱砂岩中古砂锡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科学通报,1987年,第9期   陈骏.表生作用条件下锡的吸附实验.地质与勘探,1987年,第5期   陈骏,吴厚泽.柿竹园矽卡岩型钨锡钼铋矿床成矿实验研究.矿床地质,1988年,第1期�   陈骏.论华南层控锡矿的地质特征与形成机制.地质论评,1988年,第6期   陈骏,周怀阳.华南含锡花岗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南京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陈骏,周怀阳,吴厚泽,曾骥良.广西大厂沉积——热液迭加型锡矿床的成矿模拟实验.桂林冶金地质学院院报,1989年,第4期   陈骏,Halls C,Stanley C J.湖南柿竹园钨钼铋锡矿床中锡石的产状与成因.地质论评,1992年,第2期   陈骏.湖南省柿竹园钨钼铋锡矿床成矿过程的微量元素示踪.国家开放实验室年报,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陈骏.云南省个旧打磨山含锡矽卡岩成矿条件的矿物学判据.国家开放实验室年报,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陈骏,王鹤年.广东省河台含金剪切带中REE及其它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特征.矿床地质,1993年,第3期�   陈骏.夕卡岩中主要含锡矿物的研究.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第1期   陈骏.湖南柿竹园夕卡岩型钨锡钼铋矿床中成矿流体的不连续演化现象——流体包裹体研究.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第3期�   陈骏,Halls C,Stanley C J.柿竹园夕卡岩型钨钼铋锡矿床主要造岩矿物中REE的分布特征及成岩意义.地球化学,1994年,增刊   陈骏,王洪涛,鹿化煜.陕西洛川黄土沉积物中REE及其它微量元素的化学淋滤研究.地质学报,1996年,第70卷第1期   陈骏,安芷生,王洪涛,高燕.黄土高原中部S1古土壤次生碳酸盐稳定同位素组成及成因初探.科学通报,1996年,第41卷第14期   陈骏,仇纲,鹿化煜,季峻峰.最近130ka黄土高原夏季风变迁的Rb和Sr地球化学证据.科学通报,1996年,第41卷第21期   陈骏,王鹤年.成矿流体作用过程的REE示踪研究.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质流体专辑,1997年,第33卷�   陈骏,季峻峰,眭云霞,鹿化煜.陕西洛川黄土中Mn2+的电子顺磁共振特征与古季风变迁.科学通报,1997年,第42卷第22期   陈骏,仇纲,杨杰东.黄土碳酸盐Sr同位素组成与原生和次生碳酸盐识别.自然科学进展,1997年,第7卷第6期   陈骏,季峻峰,仇纲,鹿化煜,朱洪兵.陕西洛川黄土化学风化程度的地球化学研究.中国科学(D辑),1997年,第27卷第6期�   陈骏,安芷生,汪永进,季峻峰,陈旸,鹿化煜.最近800ka洛川黄土剖面中Rb/Sr分布和古季风变迁.中国科学(D辑),1998年,第28卷第6期   陈骏,汪永进,季峻峰,陈旸,鹿化煜.陕西洛川黄土剖面的Rb/Sr参数及其气候地层学意义.第四纪研究,1999年,第4期   陈骏,安芷生,刘连文,季峻峰,杨杰东,陈旸.最近5Ma黄土高原风尘化学组成变化与亚洲内陆化学风化.中国科学(D辑),2001年,第31卷第2期   陈骏,汪永进,陈旸,刘连文,季峻峰,鹿化煜.中国黄土地层Rb和Sr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古季风气候意义.地质学报,2001年,第75卷第2期   陈骏,杨杰东,李春雷.大陆风化与全球气候变化.地球科学进展.2001年,第16卷第3期   Chen Jun, and Zhou K Discovery of paleoplacer tin from Nantuo Formation of Middle Sinian in Northern Jiangxi province and discussion of its geological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V 33, N14, 1988   Chen J, Halls, C, and Stanley C J Mineral association and mineralogical criteria for a B-F-Sn-Bi skarn in Damoshan, Gejiu, S C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V11, N2, 1992�   Chen J, Halls, C, and Stanley, CJ REE contents and pattern in major skarn minereals from Shizhuyuan S C Geochemical Journal, V 26, N3, 1992   Chen J A new type of tin mineralization in S China: The Jiumao tin Exploration of Geosciences, N6, 1992�   Chen J, Halls C, and Stanley CJ Tin-bearing skarns of S China: Geological setting and Ore Geology Reviews, V7, 1992�   Chen Jun, and Wang H Distribution of REE and other trace elements in the Hetai gold deposit of S China: implication for evolution of an auriferous shear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Earth Sciences, N3, 1994�   Chen J Tin mineralization in metavolcanoclastic and metaultramafic rocks: An example from the Jiumao mine, Northern Guangxi, S C 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 N1, 1995   Chen Jun, Wang Hongtao, and Lu H Behaviors of REE and other trace elements during pedological weathering——Evidence from chemical leaching of loess and paleosol from the Luochuan section in central C Acta Geologica Sinica, V9, N3, 1996   Chen Jun, Qiu Gang, Lu Huayu, and Ji Junfeng.Variation of summer monsoon intensity on the Loess Plateau of central China during the last 130,000a: Evidence from Rb and Sr Chinese S Bulletin, V42, N6, 1996   Chen J Major and trace element distribu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assessing the influence of chemical changes during Proceedings of the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y Congress, Beijing, 1996   Chen Jun, An Zhisheng, Wang Hongtao, and Gao Y A isotopic study of the S1 paleosol carbonates from the central Loess Plateau of North C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V41, N18, 1996   Chen Jun, Qiu Gang, and Yang J Sr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loess carbonate and identific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V7, N5, 1997   Chen Jun, Ji Junfeng, Qiu Gang, and Lu H Geochemical studies on the intensity of chemical weathering in Luochuan loess sequence, C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V41, N3, 1998   Chen Jun, Ji Junfeng, Su Yuanxia, and Lu H EPR studies of Mn2+ in the Loess Plateau of central China: Implication for variation of the East Asia summer monsoo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V43, N1, 1998   Chen Jun, An Zhisheng, and Head J Variation of Rb/Sr ratios in the loess-paleosol sequences of central China during the last 130,000 year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monsoon Quaternary Research, 51:215- 1999   Chen Jun, An Zhisheng, Wang Yongjin, Ji Junfeng, Chen Yang, and Lu H Distribution of Rb and Sr in the Luochuan loess-paleosol sequence of China during the last 800 ka:Implications for paleomonsoon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V42, N2, 1999   Chen Jun, Ji Junfeng, Chen Yang, An Zhisheng, Dearing J A, and Wang Y Use of rubidium to date loess and paleosol of Luochuan sequence, central C Quaternary Research, V54, 2000   Chen Jun, An zhisheng, Ji Junfeng, and Chen Y Change of Rb/Sr ratios in the Luochuan loess-paleosol sequence of central China and their climate-stratigraphical (Abstract) 31st International Geology Congress, 2000   Chen Jun, Wang Yongjin, Chen Yang, Liu Lianwen, Ji Junfeng, and Lu H Ge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Rb and Sr in the Chinese loess stratigraph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paleomonsoon Acta Geologica Sinica, V74, N2, 2000

中南大学学报编委会处理

主任委员:关 柯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设经济管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副主任委员:吴 涛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中国建筑业协会秘书长王要武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刘锦章 高级工程师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副总经理丁烈云 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任 宏 教授 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院长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丁传波 高级工程师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 瑾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孟均 教授 中南大学工程管理研究所所长王建廷 教授 天津城建学院副院长王家远 教授 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王雪青 教授 天津大学工程管理系主任方东平 教授 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主任白 勇 副教授 美国堪萨斯大学土木环境与建筑工程系申立银 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建筑与房地产学系乐 云 教授 同济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系主任孙 明 教授 英国西英格兰大学物业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成 虎 教授 东南大学项目管理研究所所长刘伊生 教授 北京交通大学工程管理系主任刘洪玉 教授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副院长朱益民 助理教授 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施工管理系沈岐平 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建设与地政学院副院长李启明 教授 东南大学建设与房地产系主任李世蓉 教授 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李朝旭 研究员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李忠富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营造与房地产系主任吴建军 高级工程师 武汉建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国 教授 同济大学工程管理研究所所长陆建忠 高级会计师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经济师张 厚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黑龙江省建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利宁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哈尔滨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兴野 研究员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院长张智慧 教授 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研究所所长杨 钧 教授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工程学院庞永师 教授 广州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罗福周 教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武永祥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曾赛星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工程系主任

期刊简介《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原《湖南医科大学学报》)为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的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58年。主要栏目主要登载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祖国医学、预防医学各学科的科研论著(高质量的优秀论著可以英文发表)、研究快报、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文献综述、医学写作、罕见或少见病例报告等。收录情况被美国医学文献分析和联机检索系统(MEDLINE)及其《医学索引》(IM),美国化学文摘数据库及其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BA),荷兰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ⅥNITI)和世界卫生组织《医学增补文摘》(ExtraMED)收录;并被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核心库(CSCD)等国内所有相关知名检索系统收录。

中南大学学报编委会名单

主任委员:关 柯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设经济管理研究所名誉所长副主任委员:吴 涛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中国建筑业协会秘书长王要武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刘锦章 高级工程师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副总经理丁烈云 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任 宏 教授 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院长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丁传波 高级工程师 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 瑾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孟均 教授 中南大学工程管理研究所所长王建廷 教授 天津城建学院副院长王家远 教授 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王雪青 教授 天津大学工程管理系主任方东平 教授 清华大学建设管理系主任白 勇 副教授 美国堪萨斯大学土木环境与建筑工程系申立银 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建筑与房地产学系乐 云 教授 同济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系主任孙 明 教授 英国西英格兰大学物业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成 虎 教授 东南大学项目管理研究所所长刘伊生 教授 北京交通大学工程管理系主任刘洪玉 教授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副院长朱益民 助理教授 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施工管理系沈岐平 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建设与地政学院副院长李启明 教授 东南大学建设与房地产系主任李世蓉 教授 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李朝旭 研究员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李忠富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营造与房地产系主任吴建军 高级工程师 武汉建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建国 教授 同济大学工程管理研究所所长陆建忠 高级会计师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经济师张 厚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黑龙江省建工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利宁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哈尔滨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兴野 研究员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干部学院院长张智慧 教授 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研究所所长杨 钧 教授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建筑环境与工程学院庞永师 教授 广州大学商学院副院长罗福周 教授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武永祥 教授 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曾赛星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工程系主任

外审过了,是说明你的论文在质量上达到发表要求,但是不是采用,由主编来决定。

  • 索引序列
  • 中南大学学报编委
  • 中南大学学报编委会
  • 南京大学学报编委
  • 中南大学学报编委会处理
  • 中南大学学报编委会名单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