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语言学经典文献综述

语言学经典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

语言学经典文献综述

一,美国经验主义传播学的形成和特点人们认为美国传播学具有经验主义或行为主义的特征,而形成这样的传统有两方面的历史原因。第一,它是在20世纪初美国五大社会科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形成强势的背景下,汲取它们的研究成果而逐渐形成的学科。这些美国的社会科学倾向于主要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论手段进行研究,认为社会科学主要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规范性的科学,较多地使用自然科学的方法解释社会现象的有效性,要求把科学知识与关于对科学知识的道德评价区分开来,以便对社会和人类行为的各个方面进行客观的研究。美国早期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验的、量化的、以实际结果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对于后来传播学研究影响很大。第二,美国传播学形成的过程中,较多地得到各种基金会、财团和私人的捐款,因而多少要反映这些投资者的投资要求和意图,当然会更多地体现出实用性。特别在媒介市场和广告方面,传播学的研究达到了相当的精确性和预见性,大受欢迎,以致一些研究机构成为这些领域的必要附属机构。概括地说,经验主义传播学建立在以下三个哲学基点上:量化的归纳主义、因果决定论、诉诸持续的量化分析、统计实验的观念。不少赞同这些哲学基点的学者认为,统计实验是检验理论假设的唯一方法。他们较少关注各种权力组织或媒介组织结构带来的控制问题,较少从传播工具的历史和现代角度分析工具的社会意义。二,美国传播学批判学派的形成和发展直接与经验主义传播学相对的批判学派,主要集中在美国,所以有"欧洲批判学派"之说,这是由于批判学派的思想来源,主要在西欧。第一次两个学派(这只是从现在使用这两个概念的意义上)的冲突,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流亡美国的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一些学者,通过论证意识形态霸权的美国形式——大众文化,开始与萌芽时期的经验主义传播学对立。这些受到法西斯迫害而来到美国的学者,其哲学思辨的传统与美国社会科学中反思辨的倾向发生冲突。出于对本土法西斯统治的憎恨,以及学术传统的延续性,他们较多地注意到美国与纳粹德国的联系和相似性,美国给他们提供了一种不尽相同的研究题材和契机。对法西斯的批判并没有导致简单地认同美国文化,他们认为这都是权威主义,只是形式不同,美国不是用恐怖和高压统治,而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大众传媒为途径的大众文化,来实现"权威主义"。所以他们倾向于使用批判的、较为极端的词句来谈论美国的大众社会和大众传播媒介。他们大多在美国主流文化中影响不大,其中一些人后来回到欧洲(例如阿多诺,Adorno,T)。但是他们在美国还是培养或影响了一批新的批判学派学者,使得连续出现关于美国媒介文化研究的著作,主要讨论大众传播的"内容"在社会文化意义上的"效果",进而对整个社会结构的影响。他们认为,当今娱乐与新闻已经不可分离,特别在电视中,只有娱乐节目才能使新闻得到销售。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早期的例如C米尔斯(Mills,代表作《权力精英》the power elite,1956)、B罗森伯格(Rosenberg)、D布尔斯廷(Boorstin)等等。他们注重大众传播的"内容"对"效果"问题的研究,通过批判性的考察传播效果而阐述了媒介如何发生作用,如何影响受众的思想。70-80年代从各方面审视传播现象的批判学派代表中,较为激进的如J阿特休尔的《权力的媒介》,而最为"激进"的是H席勒(Schiller)的一系列著作,他提出了媒介帝国主义理论,代表作是《大众传播和美国帝国》,其他著作还有《思想管理者》(1973)、《传播与文化霸权》(1976)等。其他批判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H甘斯(Gans,代表作《什么在决定新闻》deciding what's news,1979)、J凯里(Carey)、T吉特林(Gitlin)、M里尔(Real)、L格罗斯堡(Grossberg)等等。60年代,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McLuhan,M)从媒介技术和文化角度提出一系列新的观点。如果从研究方法的角度看,他不同于美国的经验主义学派,但与批判学派的观点差距也很大。批判学派是从大众媒介的内容及其控制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着手进行研究的;麦氏是从大众媒介工具本身、尤其是广播电视等电子传播工具对人的认识及人类的社会作用,着手进行研究的。就研究方法而言,早在40年代L林德就对经验主义的研究偏向提出了问题:"坚持它的人通常将自己置于现行的体制之中,暂时接受它的价值和目标,从事收集数据和描述趋势这些工作……时间是漫长的、数据总是不会完整,形势不断在变化,当'客观的'分析家在情况中发现更多的应记录东西时,他就会被更深地拉进假设的网络中,从这种假设出发,他正在研究的体制假装在运转。"(殷晓蓉,1999:29)当经验主义传播学深入证明一些假设的时候,例如色情和暴力的电视镜头是否会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这样的研究项目,批判学派的观点不在于证明是或否,而认为即使数据证明无害也无意义,因为这是要靠价值观来解决的。数据在这里无能为力,科学的数据只能客观地发现存在什么,但不能表示应该存在什么。三,欧洲批判学派的理论、理论来源和代表人物欧洲学者的研究涉及到大众传播的,有一部分是专门研究大众传播的学者,例如英国的R威廉斯(Williams,著有《传播学》)、S豪(Hall,著有《制码/解码》Encoding/Decoding)、N加恩哈姆(Garnham,发表过论文《关于大众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贡献》For a Contribution of Political Economy of Mass Communication)等。另一部分人不是专门研究大众传播媒介的,而主要是研究社会学、符号学、政治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文艺理论等等方面的。他们较少同美国的经验主义传播学观点直接对立,各研究各的,但是若分析各自的观点,从研究方法、切入的视角到结论,差异确实较大。例如J哈贝马斯(Habermas,著有多卷本《交往行动理论》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action)、M福柯(Foucault)、P布尔迪厄(Bourdieu,著有《关于电视》Sur la Television)、R巴尔特(Barthes,著有《神话——一大众文化诠释》Mythologies)、T凡迪克(van Dijk,著有《作为话语的新闻》News as Discourse)等等。他们的著作自成体系,相当艰深,从不同视角对当代传媒的权力体系和大众文化的商业化倾向进行了分析性的批判。如果一定要再划分一下,可以有德国的法兰克福学派、英国的政治经济学派和文化学派、法国的结构主义和符号学、地中海沿岸学派等等,但是界线划分得并不十分清晰。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传播学欧洲批判学派的主要学理基础之一,当代还有一些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补充、修正的"后马克思主义",观点较为纷繁。以下是批判学派的几个主要的理论研究视角:1,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批判的观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从经济基础来说明大众传播的性质,着重指出了媒介工业如何受制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各种权力,从媒介所有权、经济结构探讨各种媒介现象。这一点是欧洲批判学派的要点,如凯米勒所说:"对批判学派的学者而言,再没有比权力更重要的概念了。权力控制及支配等问题是所有批判理论——不论是有关经济的、社会的还是传播的理论——的中心。"(米勒,2000:101)2,文化工业论和非真实意识论(cultural industry theory and false consciousness theory)的观点。这方面的研究认为,媒介的意识形态具有决定受众观念的作用,以文化工业的形式出现的媒介,往往掩盖了它们这方面的本质。人们很难知觉自己所相信的意识形态正在奴役自己,偶有反抗,也会被既定的意识形态所压抑。如一些批判学派的学者所说,意识形态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或信仰,它还"构建我们的思想,控制我们对现实的理解"。意识形态帮助我们理解什么是存在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可能的。(米勒,2000:105)3,主流意识形态分析(dominant ideological analysis)的观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想说明:大众传播如何以间接的、无意识的方式,透过传播结构、专业理念或例行业务,不断复制着主流意识,从而成为统治者统治的一个环节。4,唯名论(nominalism)和多义性(polysemy)研究的观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反映意识形态的流通符号,进行内在涵义的分析。研究者认为,统治的权力结构不仅存在于政治经济或意识形态领域,也存在于日常流通的生活符号中。权力的存在是多面向的,各种符号的涵义也是多样化的,需要探讨日常生活情境、媒介使用和意义建构之间的联系。给批判学派提供相对具体的理论基础的主要人物,首推意大利共产党的领袖葛兰西(Gramsci,A1891-1937),他1926年被意大利法西斯逮捕,判刑20年,在狱中写作了长达4000页的笔记手稿,对以往革命活动进行了总结和反省。其中,他提出的"文化霸权"(cultural hegemony)理论对于后人分析社会,提供了一种宏观的基本认识的切入口。 当代为批判学派提供了理论基础的学者中,下面的几位较为著名:法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阿尔都塞(Althusser,L1918-1990),他的研究主要涉及意识形态在社会中的功能、扮演何种角色。他关于意识形态建构主体功能的论证,认为人本质上就是意识形态的,并且在不同的类别、领域和实际仪式等意识形态中生活、变动和存在着。这对于传播学批判学派中的意识形态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英国文化学家S豪(1931年出生于牙买加)被视为批判学派的又一个当代理论来源。1985年国际传播学年会上批判学派的主要发言人就是豪,当时引起很大的轰动。他从宏观文化学角度,提出了媒介建构社会知识、形成规范和反应价值、塑造共识和提供"合法性",从而扮演意识形态的连构(articulation)角色。这对于批判学派的文化分析,提供了一种思路。法国当代哲学家福柯(1926-1984)的广义文化符号分析方法,对于从本文分析角度入手研究大众传播,影响巨大。他通过一系列具体分析的实例,实际上认为权力广泛分布于知识、交往词汇之中。意识形态泛化,并且形成"权力/知识"的对应。由于权力潜在于知识中,因而当人们更了解自己和控制自己时,也更被了解和控制。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1929-)属于第三代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理论大家,著作等身。他提出的合理的交往的理念,以及质疑媒介商业化、从而提出的"公共领域"的概念,对于批判学派分析、区分媒介发挥作用的领域,提供了启示性的思路。四,近年批判学派的主要代表作近年世界各地以批判的或非经验主义的方法对大众传播进行研究的著作有不少,试举例如下:——英国学者默利(Morley,D)的《电视、受众和文化研究》(television,audiences and cultural studies,1992),作为文化学派的研究者,他对电视观众构筑过程进行了研究;——以色列学者戴岩(Daniel,D)、凯茨(Katz,E)的《媒介事件:历史的实况转播》(media events:the live broadcasting of history,1992),他们以文化批判的取向,对电视同步转播的文化构成进行了研究;——澳大利亚学者费斯科(Fiske,J)的《理解流行文化》(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1989),对流行文化进行了本文分析和意识形态解读;——美国学者巴格迪肯(Bagdikian,B)的《媒介垄断》(the Media Monopo-ly,1992),对各种控制媒介的隐蔽权力进行了揭露和分析;——美国学者吉特林(Gitilin,T)的《内在的黄金时段》(inside prime time,1994),对媒介生产、传播过程中权力关系的变化进行了研究;——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媒介研究小组的《获取信息:新闻、真理与权力》(getting the message:news,truth and power,1993),以本文分析和政治经济学分析的方法,论证了媒介与权力的关系;——英国学者戈丁(Golding,P)的《媒介的政治经济学》(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edia,1997),从政治经济学角度阐述了传播产业中权力和意识形态的关系;——以色列学者李伯斯(Liebes,T)和凯茨的《意义的外销》(the export of meaming,1993),研究了人的文化积淀如何影响接受信息意义的构成问题;——美国学者麦克马内斯(McManus,J)的《市场驾驭新闻学》(market driven journalism,1994),研究了市场机制在媒介生产过程中的体现;——英国女学者莉文斯通(Livingstone,S)的《感受电视:受众解读心理学》(making sense of television:the psychology of audience interpretation,1990),采用解读本文、构造意义的理论分析了电视观众的接受心理;——美国女学者格雷厄姆(Graham,L)的《在Subaru-Isuzu线上》(On the LIne at Subaru-Isuzu,1995),研究了组织传播中的"团队",如何通过协调控制实现组织霸权,等等。这些研究本身不一定是针对经验主义传播学的传统的,但是从另外的研究视角平衡着传播学研究的天平。五,我们如何评价批判学派不论是美国的还是欧洲的传播学批判学派,他们与经验主义传播学的差别,除了方法上侧重面不同外,在研究视角上也存在较多的差异。批判学派一般是从宏观、中观角度分析问题;经验主义传播学较多地是从具体问题出发,较为微观地分析各种因素如何构成某种结果。但是双方不论在方法还是角度上,仍然是互通的。英国不少传播学者,观点上属于批判学派,研究方法上则采用了相当多的经验主义的作法;美国当代传播学研究中,也越来越多地渗入了批判学派的研究方法。传播学批判学派,特别是美国国内的的一些这方面的著作,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主要针对的是资本主义传播业中的缺陷,在表现自由的环境中,提出的批判是深刻的和尖锐的,其中有些观点特别激进,带有相当的乌托邦特征。但是它对于遏制资本主义条件下传播业过分的发展偏向,是有一定抑制作用的,甚至是一种必要的学理性的监督。对美国而言的欧洲以其他学科研究为主的大家(例如现在较著名的福柯、哈贝马斯、布尔迪厄等等),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视角,对于经验主义传播学的缺陷,在学术上恰恰给予了相对应的补充,并且也产生了较大影响,使得现在的主流传播学,不知不觉地借鉴了不少批判学派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我们可以较多地借鉴批判学派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其中很多严肃的科学方法也是我们所缺乏的。但是我们似乎更缺乏精确的经验主义传播学的研究传统,差异造成更大的吸引力,形成引介的主流,这是经验主义传播学能够得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刚刚开始,不宜在缺乏市场经济因素之时过分强调批判学派的批判观点,但要有意识地适当引进批判学派认识问题的视角和研究方法,因为造成一种学术平衡是必须的;这对于提醒人们尽可能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曾经出现的问题,也是及时和有益的。现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传播中已经出现的各种问题,有些可能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是有些则是由于我们没有或很少引进传播学批判学派的观点造成的,对于应该知道的东西无知,把人家已经经历过的教训还在当作正面的新鲜经验。在这个意义上,目前需要较集中地引进一些批判学派的经典著作,学习他们的研究方法,采用他们的切入视角,观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众传播。 36×196=7056参考论著:贝尔(1989):《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中文版巴特(1999):《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上海人民出版社中文版。布尔迪厄、哈克(1996):《自由交流》,三联书店中文版。包亚明主编(1997):《哈贝马斯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中文版。包亚明主编(1997):《布尔迪厄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中文版。米勒(2000):《组织传播:入门与程序》,华夏出版社中文版。刘北成编著(1997):《福柯思想肖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阮新邦(1999):《批评诠释与知识重建——哈伯马斯视野下的社会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张锦华(1994):《传播批判理论》,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版。陈学明等编(1998):《阿多诺、马尔库塞、本杰明论大众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版。陈学明等编(1998):《哈贝马斯论交往》,云南人民出版社版。林丽云(1999):《一个英国传播研究左派重镇的崛起》,《传播研究简讯》20期。哈贝马斯(1995):《交往行动理论》第一、二卷,重庆出版社中文版。席勒(1996):《思想管理者》,台湾远流出版公司中文版。殷晓蓉(1999):《论战后美国传播学的理论发展》,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论文。奥斯维特(1999):《哈贝马斯》,黑龙江人民出版社中文版。赛弗林、坦卡德(2000):《传播理论的起源、方法和应用》,华夏出版社中文版。潘忠党(1998):《媒介、文化与社会译丛计划》,打印稿。

维基百科找到的Psycholinguistics or psychology of language is the study of the psychological and neurobiological factors that enable humans to acquire, use, comprehend and produce Initial forays into psycholinguistics were largely philosophical ventures, due mainly to a lack of cohesive data on how the human brain Modern research makes use of biology, neuroscience, cognitive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heory to study how the brain processes There are a number of subdisciplines; for example, as non-invasive techniques for studying the neurological workings of the brain become more and more widespread, neurolinguistics has become a field in its own Psycholinguistics covers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that make it possible to generate a grammatical and meaningful sentence out of vocabulary and grammatical structures, as well as the processes that make it possible to understand utterances, words, text, Developmental psycholinguistics studies children's ability to learn Areas of studyPsycholinguistics is interdisciplinary in nature and is studied by people in a variety of fields, such as psychology, cognitive science, and There are several subdivisions within psycholinguistics that are based on the components that make up human Linguistic-related areas:Phonetics and phonology are concerned with the study of speech Within psycholinguistics, research focuses on how the brain processes and understands these Morphology is the study of word structures, especiall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lated words (such as dog and dogs) and the formation of words based on rules (such as plural formation) Syntax is the study of the patterns which dictate how words are combined together to form Semantics deals with the meaning of words and Where syntax is concerned with the formal structure of sentences, semantics deals with the actual meaning of Pragmatics is concerned with the role of context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Psychology-related areas:The study of word recognition and reading examines the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e extraction of orthographic, morphological, phonological, and semantic information from patterns in printed Developmental psycholinguistics studies infants' and children's ability to learn and process language, usually with experimental or at least quantitative methods (as opposed to naturalistic observations such as those made by Jean Piaget in his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edit] TheoriesTheories about how language works in the human mind attempt to account for, among other things, how we associate meaning with the sounds (or signs) of language and how we use syntax—that is, how we manage to put words in the proper order to produce and understand the strings of words we call "" The first of these items—associating sound with meaning—is the least controversial and is generally held to be an area in which animal and human communication have at least some things in common (See animal communication) Syntax, on the other hand, is controversial, and is the focus of the discussion that There are essentially two schools of thought as to how we manage to create syntactic sentences: (1) syntax is an evolutionary product of increased human intelligence over time and social factors that encouraged the development of spoken language; (2) language exists because humans possess an innate ability, an access to what has been called a "universal " This view holds that the human ability for syntax is "hard-wired" in the This view claims, for example, that complex syntactic features such as recursion are beyond even the potential abilities of the most intelligent and social non- (Recursion, for example, includes the use of relative pronouns to refer back to earlier parts of a sentence—"The girl whose car is blocking my view of the tree that I planted last year is my ") The innate view claims that the ability to use syntax like that would not exist without an innate concept that contains the underpinnings for the grammatical rules that produce Children acquiring a language, thus, have a vast search space to explore among possible human grammars, settling, logically, on the language(s) spoken or signed in their own community of Such syntax is,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point of view, what defines human language and makes it different from even the most sophisticated forms of animal The first view was prevalent until about 1960 and is well represented by the mentalistic theories of Jean Piaget and the empiricist Rudolf C As well, the school of psychology known as behaviorism (see Verbal Behavior (1957) by BF Skinner) puts forth the point of view that language is behavior shaped by conditioned The second point of view (the "innate" one) can fairly be said to have begun with Noam Chomsky's highly critical review of Skinner's book in 1959 in the pages of the journal L[1] That review started what has been termed "the cognitive revolution" in The field of psycholinguistics since then has been defined by reactions to Chomsky, pro and The pro view still holds that the human ability to use syntax is qualitatively different from any sort of animal That ability might have resulted from a favorable mutation (extremely unlikely) or (more likely) from an adaptation of skills evolved for other That is, precise syntax might, indeed, serve group needs; better linguistic expression might produce more cohesion, cooperation, and potential for survival, BUT precise syntax can only have developed from rudimentary—or no—syntax, which would have had no survival value and, thus, would not have evolved at Thus, one looks for other skill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hich might have later been useful for In the terminology of modern evolutionary biology, these skills would be said to be "pre-adapted" for syntax (see also exaptation) Just what those skills might have been is the focus of recent research—or, at least, The con view still holds that language—including syntax—is an outgrowth of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years of increasing intelligence and tens of thousands of years of human From that view, syntax in language gradually increased group cohesion and potential for Language—syntax and all—is a cultural This view challenges the "innate" view as scientifically unfalsifiable; that is to say, it can't be tested; the fact that a particular, conceivable syntactic structure does not exist in any of the world's finite repertoire of languages is an interesting observation, but it is not proof of a genetic constraint on possible forms, nor does it prove that such forms couldn't exist or couldn't be Contemporary theorists, besides Chomsky, working in the field of theories of psycholinguistics include George Lakoff and Steven P[edit] MethodologiesMuch methodology in psycholinguistics takes the form of behavioral experiments incorporating a lexical decision In these types of studies, subjects are presented with some form of linguistic input and asked to perform a task ( make a judgment, reproduce the stimulus, read a visually presented word aloud) Reaction times (usually on the order of milliseconds) and proportion of correct responses are the most often employed measures of Such experiments often take advantage of priming effects, whereby a "priming" word or phrase appearing in the experiment can speed up the lexical decision for a related "target" word [2]Such tasks might include, for example, asking the subject to convert nouns into verbs; , "book" suggests "to write," "water" suggests "to drink," and so Another experiment might present an active sentence such as "Bob threw the ball to Bill" and a passive equivalent, "The ball was thrown to Bill by Bob" and then ask the question, "Who threw the ball?" We might then conclude (as is the case) that active sentences are processed more easily (faster) than passive More interestingly, we might also find out (as is the case) that some people are unable to understand passive sentences; we might then make some tentative steps towards understanding certain types of language deficits (generally grouped under the broad term, aphasia)[3]Until the recent advent of non-invasive medical techniques, brain surgery was the preferred way for language researchers to discover how language works in the For example, severing the corpus callosum (the bundle of nerves that connects the two hemispheres of the brain) was at one time a treatment for some forms of Researchers could then study the ways in which the comprehension and production of language were affected by such drastic Where an illness made brain surgery necessary, language researchers had an opportunity to pursue their Newer, non-invasive techniques now include brain imaging by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ERPs) in 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and magnetoencephalography (MEG); an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 Brain imaging techniques vary in their spatial and temporal resolutions (fMRI has a resolution of a few thousand neurons per pixel, and ERP has millisecond accuracy) Each type of methodology presents a set of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or studying a particular problem in Computational modeling - the DRC model of reading and word recognition proposed by Coltheart and colleagues[4] - is another It refers to the practice of setting up cognitive models in the form of executable computer Such programs are useful because they require theorists to be explicit in their hypotheses and because they can be used to generate accurate predictions for theoretical models that are so complex that they render discursive analysis One example of computational modeling is McClelland and Elman's TRACE model of speech [5]More recently, eye tracking has been used to study online language Beginning with Rayner (1978)[6] the importance and informativity of eye-movements during reading was Tanenhaus et ,[7] have performed a number of visual-world eye-tracking studies to study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related to spoken Since eye movements are closely linked to the current focus of attention, language processing can be studied by monitoring eye movements while a subject is presented with linguistic [edit] Issues and areas of researchPsycholinguistics is concerned with the nature of the computations and processes that the brain undergoes to comprehend and produce For example, the cohort model seeks to describe how words are retrieved from the mental lexicon when an individual hears or sees linguistic [8][2]Recent research using new non-invasive imaging techniques seeks to shed light on just where certain language processes occur in the There are a number of unanswered questions in psycholinguistics, such as whether the human ability to use syntax is based on innate mental structures or emerges from interaction with other humans, and whether some animals can be taught the syntax of human Two other major subfields of psycholinguistics investigate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 process by which infants acquire language, and second language In addition, it is much more difficult for adults to acquire second languages than it is for infants to learn their first language (bilingual infants are able to learn both of their native languages easily) Thus, sensitive periods may exist during which language can be learned [9] A great deal of research in psycholinguistics focuses on how this ability develops and diminishes over It also seems to be the case that the more languages one knows, the easier it is to learn [10]The field of aphasiology deals with language deficits that arise because of brain Studies in aphasiology can both offer advances in therapy for individuals suffering from aphasia, and further insight into how the brain processes

多了,比如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

语言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语文素养”内涵研究综述  “语文素养”内涵研究综述  摘要:“语文素养”是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核心理念,挤兑了“语文能力”的核心地位。目前,人们对“语文素养”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研究。本文主要对人们探讨的焦点——“语文素养”的内涵的有关研究进行分析和归纳。  关键词:语文素养 内涵  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次明确地使用了“语文素养”一词,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置于四大基本理念之首,并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1] 于是,“语文素养”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随着时间的推移,“语文素养”这个提法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但是人们对这个词本身的理解不同,分歧很大,相关的争鸣和讨论不绝于耳。在这些争鸣和讨论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其探讨的焦点。鉴于此,本文试图对“语文素养”的内涵研究作贯通式的把握,希望能对“语文素养”的研究有所借鉴和帮助。  目前,关于“语文素养”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三种基本观点:  第一种观点从新课标的三个维度出发来理解“语文素养”的内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从宏观方面把“语文素养”看作“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的内容。[2] 何惠、李东航认为“语文素养”应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知识和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言语焦急能力、语言的积累、语感能力等;二是过程与方法,包括: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学习的习惯、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等;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包括:民族母语情结、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知识视野、学习态度、思想观念等。[3]  第二种观点认为“语文素养”是一个分层的完整结构。倪文锦主编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对语文素养作了深入的剖析,认为主要是由四个层次构成的:第一层次是显性言语行为(听、说、读、写),第二层次是支配言语行为的“智能因素”(语文知识、言语技能、语文情感和语文思维),第三层次是参与和支配这些行为的直接心理因素(语文动机、情感和态度、语文习惯和语文行为意志),第四层次是言语行为的内外背景(言语主体的思想品德修养、文化知识积累、智力水平、人格个性、语言环境)。[4] 彭小明认为可以把“语文素养”分为以下四个层面:①语文知识,包括语文陈述性知识(字、词、句、篇、语、修、辑、文)和程序性知识。②语文能力,包括语文基本能力听说读写和语文实用能力,如语感、自学、创新等能力。③语文心智,包括和语文有关的观察、记忆、注意、思维、联想、想象等智力因素和与语文有关的兴趣、情感、态度、习惯、意志、个性等非智力因素。④语文情意,包括与人的言语行为有关的知识时光视野、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心理素养和人格、品行、思想修养等方面。[5] 李山林将“语文素养”分为“学科素养”与“基础素养”两部分,有关语文学科的知识、技能、态度目标属于“学科素养”部分,而思维品质、知识视野思、思想观念、文化品位等属于“基础素养”部分。“学科素养”要以“基础素养”作为“基础”,语文“学科素养”是表现语文学科独特性的核心目标,是“语文素养”的显性标志,“基础素养”是基础教育各个门学科共同承担的目标。[6]  第三种观点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来理解“语文素养”的内涵。根据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理论,王小明把“语文素养”分成五类学习结果:言语信息(课文内容知识、语文知识和课文背景知识)、语文智慧技能(字词学习、句子学习和篇章学习)、语文认知策略(如SQ3R阅读策略)、语文动作技能(发音技能和动作技能)和语文情感与态度。[7]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人们通过多侧面、多角度、多学科研究,对语文素养内涵的挖掘渐趋深入。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当前对语文素养内涵的探讨更多停留于理解水平,离实践操作层面距离尚远。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1页,2001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35  [3] 何惠、李东航《浅谈语文素养的内涵及养成途径》,选自《琼州大学学报》2005年2月第1期  [4] 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第18页,高等教育出版社,9  [5] 彭小明《语文素养论》,选自《兰州学刊》2004年第6期,总第141期  [6] 李山林《语文素养辩》,选自《语文建设》2004年第7—8期  [7] 王小明《语文素养的心理学观点》,选自《语文建设》3

什么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的写作规范

论文文献综述怎么写

回答 您好鸭!很高兴能认识你并能为您解决问题,因为找资料和分析答案需要一定时间的请您耐心等待好吗,有答案我会第一时间给您回复的呢,希望您理解,请您稍等一会儿 文献综述是指作者在确定论文选题时,结合其他文献的观点、研究及发展的方向,最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还要根据自己对参考文献的认识,进行深入的、系统的、全面的论述和相应的评价。文献综述的字数也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 第一,必须是最新几年的,第二,最具有代表性的。文献综述引用不需要太多,根据各学院要求与自己的论文要求所定,一般为13篇左右。给大家看一下大概框架。 结尾部分也是总结部分,它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对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做出预测。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祝您生活愉快!同时觉得回复很满意的话可以给个赞,谢谢亲! 提问 一般结尾是多少个字 回答 结尾尽量控制在150个字左右差不多了呢 提问 一般这种参考文献在哪里找啊? 回答 知乎,还有各大回答的平台,浏览器,百度都可以找到 呢 提问 好的 拜拜 更多10条 

语言学文献综述

网络语言及其影响 [内容摘要]语言是一种文化,一个民族要有文化前途,靠的是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词语用过了些并不可怕,如果语言僵化,词汇贫乏,那才是真正的可悲。语汇系统如果只有基本词,永远稳稳当当,语言就没有生命力可言,因此,在规定一定的规范的同时,要允许歧疑的存在,但更要积极吸收那些脱离当时的规范而能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的成分。正确看待网络语言。[关键词]网络语言 文化 构成形式 宽容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脑已不再戴着神秘的面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与电脑打交道,并且电脑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伴随着一种新生事物的诞生总会产生许多附带品,九十年代后期,电脑的附带品网络便像一场熊熊大火,蔓延了整个地球,似乎网络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网络的虚拟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自由,因而赢得了无数人的青睐。网络的发展也产生了它的附带品——网络语言。高名凯先生说:“无疑地,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新的事物的产生或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人的思维活动所形成的概念的产生要求作为交际工具、思维工具的语言有所改变,有所发展。”网络语言由于它特殊的载体和它的现实虚拟性,使得网络用语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般语言所少有的特殊性和多元性。人们在这个虚拟世界中,除了使用那些规范的词语之外,还创造了许多只有经常上网的人才能理解的词语。一、网络语言的成因、构成形式和特征“如果青蛙只有一人嘲笑,恐龙的样子没人知道,如果面对孤独只有烟酒相伴,惟有齐参与,共分享,才能超越12亿倍的爽,这就是互联网的力量。网恋、网聚狼的力量。”这是近来在网上颇为流行的网络搞笑篇。但是如果你不了解其中的一些“网络语言”的含义,你恐怕就不明白有什么搞笑之处。因为在聊天室里、BBS、OICQ上,大家把“青蛙”比作长得很丑的男人,把“恐龙”比作长得很丑的女人,而把“狼”比作在网上的坏人。诸如此类,在网络上产生且具有特殊含义的词汇就是网络用语。在于根元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对“网络语言”提出了如下定义:“‘网语’是互联网的产物。在网络日益普及的虚拟空间里,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也应与现实生活中的表达习惯有所不同,于是有的人创造出令人新奇也令人愤怒和不懂的‘网语’。大部分‘网语’是网民为提高输入速度,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从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来看,‘网语’中的汉字、数字、英文字母混杂在一起使用,会出现一些怪字、错字、别字,完全是病句。但是在网络中,它却是深受网民喜爱的正宗语言。”网络语言的成因一是为了输入方便,上网是需要花钱的,而上网费是通过单位时间来计算的。如果一个人的打字速度快,那么无疑在单位时间内输入的内容也会较多,所以有的人为了提高速度难免会不顾“质量”,在输入的文字中带有错字、别字、怪字等。“在书面上,如果某人办一个杂志、一个版面,那时叫版主。在网上要讲求效率,可能会打错,上网要花钱,而且你就算有钱,你打得慢一些,对方可能就不搭理你了,所以一打出来,有可能就是‘斑竹’了。用就用着吧,后来一想又有道理,在古代就是竹子流泪,其实斑竹也是很辛苦的,聊天他也得陪着聊,这也是很形象的,挺好的。”(于根元) 网络语言形成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微软操作系统上多使用智能全拼输入系统。由于网上会使用五笔打字的人很少,所以大家普遍采用全拼输入,由于上面的字词有很多不是按照使用频率排列的,很多人就没有耐性保证打字的准确性,所以大量使用同音字代替,直到形成公认的新词汇。例如刚才提到的“斑竹”,有经验的人一定知道当你输入BANZHU时,首先显示的便是“斑竹”。“这个客观原因的深层次问题是由于汉字与电脑的瓶颈问题,汉字进入电脑并没有解决汉语能够在电脑上畅通无阻的问题。成千上万的汉字是无法与几十个字的音素文字相比的。电脑处理外语比处理汉字要快捷的多。因此,网络上出现五花八门的词语是目前必然会出现的问题。网络迫切要求人们设计出更加方便快捷的汉字处理软件。”网民的心理也是网络语言形成的一个原因。运用网络语言的主体是年轻大学生、中学生、技术人员等,这个群体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活泼好奇,充满了创新意识。网络语言不仅代表了高效率,而且充满着一种求新求变、不断突破陈规的潮流感和前卫感。这种充满创造、突破传统的语言自然而然流行于年轻人之间。网络语言的构成形式多种多样,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1、 语音谐音型。谐音型网络语言又可以分为数字型谐音和文字型谐音两种。 (1)数字型谐音:通常是指根据10个阿拉伯数字的发音,组合成为一系列简单易记、输入便捷的字词。比如:“7758”指“亲亲我吧”;“886”表示“BYE-BYE喽,再见”;“7456”表示“气死我了”,这是通过汉字的读音与数字的读音相近,由数字的读音来谐汉字的读音,来达到意到而速度快的效果。“7758”只需要敲打四个数字键即可完成,而“亲亲我吧”则需要敲打七到八下才能完成,在效率上远远落后于前者。又比如:“9494”表示“就是就是”;“8错”表示“不错”;“1314520”表示“一生一世我爱你”;“7456”表示“气死我了”,这一类谐音并不是通过普通话的读音来相谐的,而是根据方言来谐音的。在中国很多地方,特别是南方,S和SH是不分的,因此会出现以4谐SHI的现象。 (2)汉字型谐音:这种方式除了出于便捷输入的考虑外,更多的则具有调侃、幽默的意味。比如:“大虾”是“大侠”的谐音,指计算机高手;由于一些水平较高的电脑爱好者因长期沉迷于电脑而弯腰驼背,形似大虾,因而经“大侠”的谐音“大虾”的出现,凭空多了些诙谐幽默。还比如“板斧”是“版副”的谐音,“斑竹”“板猪”是“版主”的谐音。2、文字转义型。在网络上,网民给一些词语又增加了一些这些词语本身不具备的含义,但这些含义与词语的搭配又是非常形象的。例如“灌水”本指将水倒进或装进容器中,在网络上是说在聊天室或BBS上的发言随意写,是BBS上的常用词汇;“造砖”指用心写,指上帖者比较用心写的东西。一个好的BBS是即要有砖还要有水的。灌水和造砖对于活跃一个BBS各有千秋;“楼上楼下”是BBS上常用的词语,用来指上面的帖子和下面的帖子。3、符号象形型。网民们利用键盘上的各种符号加以排列组合,造出了许多全新的象形表达方式,或以形会意,或象形隐喻,其表意效果常常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以“笑”作为例子,“:-”这是最普通的、最基本的一张笑脸,“:-D”表示非常高兴的张开嘴笑;“:-)”表示微笑“8-)”这是眼镜一族的专用笑脸;“;-)”指抛媚眼的笑;“1-D”哈哈的笑;“l-P”是捧腹大笑,此类网语还有:用“:-(”表示悲伤难过;“:-!”表示不屑一顾,等等。4、英汉简缩型。英汉简缩型多是英语常用词的缩写。使用这种缩语的网民多少知道一些常用英语。常见的英语缩略语有:AFAIK(as far as I know)据我所知;BTW(By the way)顺便问一下;JAM(Just a moment)等一会儿;CU(See you)再见;OIC(Oh,I see)哦,我明白了;R U THERE(Are you there?)你在那里吗?英语减缩型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用每个单词或词组的首字母来表示整句话,例如AFAIK、BTW、JAM;另一种是用字母和单词之间相近的读音来减缩单词或词组,例如CU、OIC、R U THERE,有时这两种方式会同时使用,例如CUL(See you later)再见。当然也有不少汉语缩略语,例如:“MM”即妹妹;“GG”哥哥;“BB”宝宝。这是利用汉语拼音中的声母来表示一个词。词语简缩以后,比起规范的汉语或英语其输入速度肯定是快了很多。通过对网络语言的类型的粗略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网络语言与规范语言是有很大区别的。总体看来,网络语言主要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创造性。这一点上文的举例已经非常鲜明,在介绍符号象形型网络语言中,关于笑的例子估计读者已有所体会,对此不必做过多分析。网络语言中的奇思异想可谓多如牛毛,不胜枚举。也许网民们觉得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与现实生活中人们表达习惯有所不同,于是挖空心思创造出令人感到新奇的网语,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2、 方便性。使用上的方便是上述三种类型的网络语言得以形成并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既可以提高交流速度,又可以节省输入的时间和上网的花费。3、娱乐性。网民上网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找乐”,而网民在互动过程中形成别具一格的语言无疑增加了交流的乐趣,使上网成了一件轻松而又有趣的事情。反过来,众多网民在找乐的过程中,又创造了大量新鲜的网语,不断丰富着网络语言的词汇。4、不规范性。这是前三个特点的必然后果。从规范的汉语表达方式看,网络语言中汉字、数字、英文字母,以及文本符号混杂使用,怪字、错字、别字层出不穷,完全是病句。有关专家认为,这种语言随意性太大,不稳定,只是年轻人时髦的文字游戏。5、键盘特征性。利用计算机键盘上的特殊字符表情达意也是网络语言的一个特点。这种键盘表情符号的历史可追溯到1986年,日本一位网民在网络留言的尾端加上了一个“^_^”符号,像一个眯起眼在笑的人脸,至此这一表情开始风靡全球。受此启发,网民们创造出一系列有键盘特点的网络语言符号。键盘符号的运用使得在网络对话中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个卡通式的形象,不仅更加传神,同时也体现了网络传播“超文本”的特点。6、主观性。网络语言更富于主观色彩,它无视传统语法,随心所欲,而且有越来越随意、越来越试图冲破束缚的倾向。一篇网络文章中有这样的句子:“只有爱上之后,才发现有点鸡肋。”“有点鸡肋”这种反常搭配善于从常用词语中翻出新意,是网络语言经常使用的手法。7、杂糅化。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把不同的民族语言杂糅在一起使用,在形式和表情达意上呈现了网络语言词汇的创新性、随意性和简便性。例如:“3Q”(THANK YOU)谢谢;“B4”(BEFORE)之前;“ME 2”(ME TOO)我也是,等等。8、形象性。我们刚才提到的键盘特征性能够体现网络语言的形象性,除此之外,网络语言的形象性还表现在一些形象的网络语言上。如把网民称为“网虫”,于是初级网民是“爬虫”,高级网民是“飞虫”,把“这样子”连为“酱紫”(受到港台腔的影响),既有视觉效果,又隐含了味觉效果。可以说,网络语言的这些特征与网民群体的社会学特征是相吻合的。根据以往的调查我们知道,网民中30岁以下的约占80%,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也在80%左右(见《社会》1999年第二期,汪勇刚《谁在网上》)。这足以说明网民这个群体的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这些人思想活跃,喜欢新鲜事物,崇尚创新,而且不愿意承受现实生活中太多的束缚。另外,他们不仅在上网的时候使用这种语言,甚至在生活中,学习中也开始使用这些语言,特别是学生群体。二、网络语言对人的学习、生活的影响青少年学生是网虫一族的主要群体,在一些中小学,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很多学生的口头禅,甚至在课堂上也经常听到学生在使用。网络语言究竟是新新人类的文字游戏,还是现代汉语的积极发展?社会各界人士对其有怎样的态度呢?1、 学生觉得有趣、时尚、方便。(1)一些学生说,语言的使用本来就应该不拘一格,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活泼幽默,用起来非常方便也很时髦,很受同学们的欢迎。谁要是在网上一本正经的和别人说话聊天会被人挖苦取笑的。(2)还有一些学生说,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其实和相声、小品一样,也是语言魅力的体现,很多畅销的网络小说如《第一次亲密接触》、《猪八戒日记》里充斥了“美眉”、“青蛙”这样的网络语言,读起来让人耳目一新,如果把这些词换成正统的表达,它的可读性就差很多。(3)一个有六年网龄的男生说:“我从高一就开始上QQ聊天,现在每天上网的时间都超过六小时。网络语言用惯了,生活中还真不好改。”(4)兰州某中学的一位初三的学生说,学生之间使用网络语言感到很亲切。老师虽然不赞成学生使用这种语言,但是自己仍然情不自禁的想写,因为觉得用这种语言写出来的东西,说出来的话很生动。(5)兰州某中学的一位高二的学生说,网络语言是一种以汉语语系为基础派生出来的适应高速运转的社会的一种语言,可以增加交流时的亲和力和新鲜感,但如果将其乱用,并脱离网络这一载体使用,将是对语言文字的亵渎。(6)兰州某中学的一位高三的学生说,网络语言很形象,很方便,而且很多符号在手机上也很适用,这为发短信带来了很多好处。2、老师认为网络语言冲击语文教学(1)兰州市某高级中学的一位语文教师说,因为受到网络语言的影响,有学生在作文里会冷不丁地冒出个网络上的词语。一些年纪大的老师根本搞不懂是什么意思。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写作文尽量用口语化的语言,可将学生的作文收上来一看,还是有些学生会使用诸如“酷毕”、“卡哇依”之类的词。他认为,对此若不加以引导,学生极有可能会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2)兰州某中学的一位语文老师说,学生面临考试、升学的压力,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如果一味使用网络语言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安全因素”。阅卷老师对网络语言一般都不会买帐,这样会影响他们的考试分数。(3)兰州市某中学语文老师说,我不鼓励学生用网络语言写作文。每次看到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都想去制止,因为它不符合语言规范。有时候,在人物对话中引用符合其身份的网络语言会给文章增色,这是一种语言活用,但不可滥用。3、家长认为网络语言使他们与孩子形成代沟(1)有位家长说在无意间发现女儿的日记中有这样的文字:“……没想到我最要好的朋友竟欺我,TMD,7456,我恨不得一脚TST。”这位家长看后不知所云,直到孩子给她解释了一番她才明白。她说:“这是什么话啊,日记本成了密码本,根本看不明白。看来我和孩子之间已经有了‘网络沟’。”(2)家住城关区的小楠在上小学的时候擅长写作文。入中学后,小楠开始迷上了网络。近日,老师在一次家长会上说小楠写的作文她有些看不懂,什么“PF”、“BT”、“4242”都用进去了。小楠的母亲翻开女儿的作文本一看,到处是老师用红笔写的圈圈,都是看不懂的网络语言。(3)也有家长认为,要让孩子不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就要让孩子们远离网络。可孩子们都反映,网络世界丰富多彩,利用网络可以获得很多知识,这令家长们左右为难。4、专家认为宽容比扼杀更重要(1)有关专家表示,网络语言也是一种语言实践,能在学生中间风靡,就说明它是有生命力的。但是,如果用网络语言写出来的东西大部分人看不懂,影响了沟通,也就失去了语言的意义。同时,家长和老师应该用宽容和理解的态度看待这一现象。(2)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汤吉夫认为,社会发展越快越迅猛,语言就会不断的被丰富被更新。对于出现的网络流行语言不能简单的判断对错,它进入人们生活需要一个逐步被接受的过程,因此对网络语言宽容比扼杀更重要。现在很多老师和家长会担心作文中大量使用网络语言会影响孩子的考试成绩,这种想法其实是不科学的。在我国大力提倡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是一个必然趋势,一些有鲜活生命力的语言将不再成为高考作文的禁忌。(3)厦门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朱冬亮认为,这些年轻人使用的是一种网络简约化交流方式,网络语言是这一群体的特定语言和代码。家长的担忧有一定的道理,值得语言学家关注,但目前还不能断定因为使用网络语言而使得代沟加深。(4)南京一位从事语言学教程的王教授说,在语言的长期发展中会出现一些新的词汇,有一部分有生命力,有一些会被淘汰,这些新出现的网络词汇中有些可能成为汉语的新词汇。。网络语言是年轻人的一种调侃语言,它也有个生命力的问题。对网络语言要有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对网络语言的出现不要大惊小怪,不要视为洪水猛兽,应当客观地来看待网络语言对学生的影响,不能将网络语言一棍子打死。网络语言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象,在一定的人群中得到了公认,目前也没有必要人为地去阻止它。比如说一些大众俚语、俗话就有很强的生命力,事实证明,这些语言对社会只有好处而没有弊端。倘若是些类似江湖黑话等不健康的语言,就应当坚决制止。三、对网络语言所持有的态度对于网络语言,专家们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不屑一顾到探讨研究的过程。网络语言词典的出现使人想到了1958年的文字改革,当时文字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简化汉字,使它更容易为广大人民掌握和使用,以便在广大人民中更多、更好、更快、更省的扫除文盲,普及和提高文化;推广普通话,以消除方言的隔阂,促进汉语的进一步统一,使我们的语言能够更好的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而今,白话文又在电脑网络和多媒体的激励下,派生出了新颖的网语,它的出现在语言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语言是一种文化,一个民族要有文化前途,靠的是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词语用过了些并不可怕,如果语言僵化,词汇贫乏,那才是真正的可悲。语汇系统如果只有基本词,永远稳稳当当,语言就没有生命力可言,因此,在规定一定的规范的同时,要允许歧疑的存在,但更要积极吸收那些脱离当时的规范而能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的成分。在2001年12月举行的“全国汉语词汇规范问题学术探讨会”上,40多位专家学者的共识是:不能用一般词语规范的特点来要求新词汇。对待新词汇要宽容,要有“词汇保护”意识,也要有“品位”意识和“规范度”意识。具体到“网络语言”,专家认为网络词语是新词语中的另类,是否现在就去规范,以及如何去规范还有待时日。语言是不断发展,不断演变的,魏晋南北朝佛教语言大量被应用在汉语中,五四时期,大量西方语言的进入推动了今天白话文的形成。而网络语言是电脑是网络的衍生品,它是科技进步的一种表现,当然其中也有许多不文明的内容,因此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铂。网络兴起的时间毕竟还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符合语言规范的词语会留下来,而那些不符合规范的则会自然而然的淘汰掉。语言是时代的反映,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网络时代的反映,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状态密切相关。复旦大学的顾晓鸣教授说:“网络语言及其书写方式正深刻的影响着当前年轻人的日常生活。本世纪初因广播电影和近代印刷术等传媒的普及而产生的白话文是语言史上最具革命性的。现在,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白话文又在电脑网络和多媒体的激励下,派生出了新颖的‘网语’及‘网话文’,它与新一代青少年的语言紧密相连,将成为新世纪的语言方式。”另外,网络语言在某些方面也符合汉语和语言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比如它通过谐音的方式的确使汉语从表形语言向表音语言迈出了一步,通过简略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文在电脑上输入速度上的一些不足。在日常生活和网络交流中,使用一些欠规范的但是生动的语言,并无大碍。正如一位作家所说的:“如果一个小学生写的作文中使用的一些网语同学们都看得懂,而只有老师看不懂,那大家都知道问题出在了谁的身上。”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正确规范的使用语言文字,但是并不应该坚决制止学生使用新鲜活泼文明的网语,而是应该使学生明白什么是规范的用法,在什么样的场合使用什么样的语言。于根元说:“规范是要推动发展,限制了发展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对待网络语言我们不应该急着对它进行这样那样的规范,更不应该敌对,应该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在时间中淘金。[参考书目](1)高名凯 语言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胡明扬 语言学概论 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3)于根元 中国网络语言词典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英文摘要]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he vocabulary of the network is gradually coming into vogue and people is beginning to pay attention to Because of it’s peculiar expression, it has made a notable impact on traditional Therefore, we should properly guide it so that it can develop healthil

你这是个什么情况

文献综述语言学

网络语言及其影响 [内容摘要]语言是一种文化,一个民族要有文化前途,靠的是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词语用过了些并不可怕,如果语言僵化,词汇贫乏,那才是真正的可悲。语汇系统如果只有基本词,永远稳稳当当,语言就没有生命力可言,因此,在规定一定的规范的同时,要允许歧疑的存在,但更要积极吸收那些脱离当时的规范而能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的成分。正确看待网络语言。[关键词]网络语言 文化 构成形式 宽容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脑已不再戴着神秘的面纱,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与电脑打交道,并且电脑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伴随着一种新生事物的诞生总会产生许多附带品,九十年代后期,电脑的附带品网络便像一场熊熊大火,蔓延了整个地球,似乎网络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网络的虚拟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自由,因而赢得了无数人的青睐。网络的发展也产生了它的附带品——网络语言。高名凯先生说:“无疑地,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新的事物的产生或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人的思维活动所形成的概念的产生要求作为交际工具、思维工具的语言有所改变,有所发展。”网络语言由于它特殊的载体和它的现实虚拟性,使得网络用语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般语言所少有的特殊性和多元性。人们在这个虚拟世界中,除了使用那些规范的词语之外,还创造了许多只有经常上网的人才能理解的词语。一、网络语言的成因、构成形式和特征“如果青蛙只有一人嘲笑,恐龙的样子没人知道,如果面对孤独只有烟酒相伴,惟有齐参与,共分享,才能超越12亿倍的爽,这就是互联网的力量。网恋、网聚狼的力量。”这是近来在网上颇为流行的网络搞笑篇。但是如果你不了解其中的一些“网络语言”的含义,你恐怕就不明白有什么搞笑之处。因为在聊天室里、BBS、OICQ上,大家把“青蛙”比作长得很丑的男人,把“恐龙”比作长得很丑的女人,而把“狼”比作在网上的坏人。诸如此类,在网络上产生且具有特殊含义的词汇就是网络用语。在于根元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对“网络语言”提出了如下定义:“‘网语’是互联网的产物。在网络日益普及的虚拟空间里,人们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也应与现实生活中的表达习惯有所不同,于是有的人创造出令人新奇也令人愤怒和不懂的‘网语’。大部分‘网语’是网民为提高输入速度,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从规范的语言表达方式来看,‘网语’中的汉字、数字、英文字母混杂在一起使用,会出现一些怪字、错字、别字,完全是病句。但是在网络中,它却是深受网民喜爱的正宗语言。”网络语言的成因一是为了输入方便,上网是需要花钱的,而上网费是通过单位时间来计算的。如果一个人的打字速度快,那么无疑在单位时间内输入的内容也会较多,所以有的人为了提高速度难免会不顾“质量”,在输入的文字中带有错字、别字、怪字等。“在书面上,如果某人办一个杂志、一个版面,那时叫版主。在网上要讲求效率,可能会打错,上网要花钱,而且你就算有钱,你打得慢一些,对方可能就不搭理你了,所以一打出来,有可能就是‘斑竹’了。用就用着吧,后来一想又有道理,在古代就是竹子流泪,其实斑竹也是很辛苦的,聊天他也得陪着聊,这也是很形象的,挺好的。”(于根元) 网络语言形成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微软操作系统上多使用智能全拼输入系统。由于网上会使用五笔打字的人很少,所以大家普遍采用全拼输入,由于上面的字词有很多不是按照使用频率排列的,很多人就没有耐性保证打字的准确性,所以大量使用同音字代替,直到形成公认的新词汇。例如刚才提到的“斑竹”,有经验的人一定知道当你输入BANZHU时,首先显示的便是“斑竹”。“这个客观原因的深层次问题是由于汉字与电脑的瓶颈问题,汉字进入电脑并没有解决汉语能够在电脑上畅通无阻的问题。成千上万的汉字是无法与几十个字的音素文字相比的。电脑处理外语比处理汉字要快捷的多。因此,网络上出现五花八门的词语是目前必然会出现的问题。网络迫切要求人们设计出更加方便快捷的汉字处理软件。”网民的心理也是网络语言形成的一个原因。运用网络语言的主体是年轻大学生、中学生、技术人员等,这个群体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们活泼好奇,充满了创新意识。网络语言不仅代表了高效率,而且充满着一种求新求变、不断突破陈规的潮流感和前卫感。这种充满创造、突破传统的语言自然而然流行于年轻人之间。网络语言的构成形式多种多样,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1、 语音谐音型。谐音型网络语言又可以分为数字型谐音和文字型谐音两种。 (1)数字型谐音:通常是指根据10个阿拉伯数字的发音,组合成为一系列简单易记、输入便捷的字词。比如:“7758”指“亲亲我吧”;“886”表示“BYE-BYE喽,再见”;“7456”表示“气死我了”,这是通过汉字的读音与数字的读音相近,由数字的读音来谐汉字的读音,来达到意到而速度快的效果。“7758”只需要敲打四个数字键即可完成,而“亲亲我吧”则需要敲打七到八下才能完成,在效率上远远落后于前者。又比如:“9494”表示“就是就是”;“8错”表示“不错”;“1314520”表示“一生一世我爱你”;“7456”表示“气死我了”,这一类谐音并不是通过普通话的读音来相谐的,而是根据方言来谐音的。在中国很多地方,特别是南方,S和SH是不分的,因此会出现以4谐SHI的现象。 (2)汉字型谐音:这种方式除了出于便捷输入的考虑外,更多的则具有调侃、幽默的意味。比如:“大虾”是“大侠”的谐音,指计算机高手;由于一些水平较高的电脑爱好者因长期沉迷于电脑而弯腰驼背,形似大虾,因而经“大侠”的谐音“大虾”的出现,凭空多了些诙谐幽默。还比如“板斧”是“版副”的谐音,“斑竹”“板猪”是“版主”的谐音。2、文字转义型。在网络上,网民给一些词语又增加了一些这些词语本身不具备的含义,但这些含义与词语的搭配又是非常形象的。例如“灌水”本指将水倒进或装进容器中,在网络上是说在聊天室或BBS上的发言随意写,是BBS上的常用词汇;“造砖”指用心写,指上帖者比较用心写的东西。一个好的BBS是即要有砖还要有水的。灌水和造砖对于活跃一个BBS各有千秋;“楼上楼下”是BBS上常用的词语,用来指上面的帖子和下面的帖子。3、符号象形型。网民们利用键盘上的各种符号加以排列组合,造出了许多全新的象形表达方式,或以形会意,或象形隐喻,其表意效果常常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以“笑”作为例子,“:-”这是最普通的、最基本的一张笑脸,“:-D”表示非常高兴的张开嘴笑;“:-)”表示微笑“8-)”这是眼镜一族的专用笑脸;“;-)”指抛媚眼的笑;“1-D”哈哈的笑;“l-P”是捧腹大笑,此类网语还有:用“:-(”表示悲伤难过;“:-!”表示不屑一顾,等等。4、英汉简缩型。英汉简缩型多是英语常用词的缩写。使用这种缩语的网民多少知道一些常用英语。常见的英语缩略语有:AFAIK(as far as I know)据我所知;BTW(By the way)顺便问一下;JAM(Just a moment)等一会儿;CU(See you)再见;OIC(Oh,I see)哦,我明白了;R U THERE(Are you there?)你在那里吗?英语减缩型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用每个单词或词组的首字母来表示整句话,例如AFAIK、BTW、JAM;另一种是用字母和单词之间相近的读音来减缩单词或词组,例如CU、OIC、R U THERE,有时这两种方式会同时使用,例如CUL(See you later)再见。当然也有不少汉语缩略语,例如:“MM”即妹妹;“GG”哥哥;“BB”宝宝。这是利用汉语拼音中的声母来表示一个词。词语简缩以后,比起规范的汉语或英语其输入速度肯定是快了很多。通过对网络语言的类型的粗略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网络语言与规范语言是有很大区别的。总体看来,网络语言主要具有以下一些特征:1、创造性。这一点上文的举例已经非常鲜明,在介绍符号象形型网络语言中,关于笑的例子估计读者已有所体会,对此不必做过多分析。网络语言中的奇思异想可谓多如牛毛,不胜枚举。也许网民们觉得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与现实生活中人们表达习惯有所不同,于是挖空心思创造出令人感到新奇的网语,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2、 方便性。使用上的方便是上述三种类型的网络语言得以形成并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其既可以提高交流速度,又可以节省输入的时间和上网的花费。3、娱乐性。网民上网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找乐”,而网民在互动过程中形成别具一格的语言无疑增加了交流的乐趣,使上网成了一件轻松而又有趣的事情。反过来,众多网民在找乐的过程中,又创造了大量新鲜的网语,不断丰富着网络语言的词汇。4、不规范性。这是前三个特点的必然后果。从规范的汉语表达方式看,网络语言中汉字、数字、英文字母,以及文本符号混杂使用,怪字、错字、别字层出不穷,完全是病句。有关专家认为,这种语言随意性太大,不稳定,只是年轻人时髦的文字游戏。5、键盘特征性。利用计算机键盘上的特殊字符表情达意也是网络语言的一个特点。这种键盘表情符号的历史可追溯到1986年,日本一位网民在网络留言的尾端加上了一个“^_^”符号,像一个眯起眼在笑的人脸,至此这一表情开始风靡全球。受此启发,网民们创造出一系列有键盘特点的网络语言符号。键盘符号的运用使得在网络对话中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一个个卡通式的形象,不仅更加传神,同时也体现了网络传播“超文本”的特点。6、主观性。网络语言更富于主观色彩,它无视传统语法,随心所欲,而且有越来越随意、越来越试图冲破束缚的倾向。一篇网络文章中有这样的句子:“只有爱上之后,才发现有点鸡肋。”“有点鸡肋”这种反常搭配善于从常用词语中翻出新意,是网络语言经常使用的手法。7、杂糅化。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把不同的民族语言杂糅在一起使用,在形式和表情达意上呈现了网络语言词汇的创新性、随意性和简便性。例如:“3Q”(THANK YOU)谢谢;“B4”(BEFORE)之前;“ME 2”(ME TOO)我也是,等等。8、形象性。我们刚才提到的键盘特征性能够体现网络语言的形象性,除此之外,网络语言的形象性还表现在一些形象的网络语言上。如把网民称为“网虫”,于是初级网民是“爬虫”,高级网民是“飞虫”,把“这样子”连为“酱紫”(受到港台腔的影响),既有视觉效果,又隐含了味觉效果。可以说,网络语言的这些特征与网民群体的社会学特征是相吻合的。根据以往的调查我们知道,网民中30岁以下的约占80%,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也在80%左右(见《社会》1999年第二期,汪勇刚《谁在网上》)。这足以说明网民这个群体的特征:一是年轻化,二是有文化。这些人思想活跃,喜欢新鲜事物,崇尚创新,而且不愿意承受现实生活中太多的束缚。另外,他们不仅在上网的时候使用这种语言,甚至在生活中,学习中也开始使用这些语言,特别是学生群体。二、网络语言对人的学习、生活的影响青少年学生是网虫一族的主要群体,在一些中小学,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很多学生的口头禅,甚至在课堂上也经常听到学生在使用。网络语言究竟是新新人类的文字游戏,还是现代汉语的积极发展?社会各界人士对其有怎样的态度呢?1、 学生觉得有趣、时尚、方便。(1)一些学生说,语言的使用本来就应该不拘一格,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活泼幽默,用起来非常方便也很时髦,很受同学们的欢迎。谁要是在网上一本正经的和别人说话聊天会被人挖苦取笑的。(2)还有一些学生说,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其实和相声、小品一样,也是语言魅力的体现,很多畅销的网络小说如《第一次亲密接触》、《猪八戒日记》里充斥了“美眉”、“青蛙”这样的网络语言,读起来让人耳目一新,如果把这些词换成正统的表达,它的可读性就差很多。(3)一个有六年网龄的男生说:“我从高一就开始上QQ聊天,现在每天上网的时间都超过六小时。网络语言用惯了,生活中还真不好改。”(4)兰州某中学的一位初三的学生说,学生之间使用网络语言感到很亲切。老师虽然不赞成学生使用这种语言,但是自己仍然情不自禁的想写,因为觉得用这种语言写出来的东西,说出来的话很生动。(5)兰州某中学的一位高二的学生说,网络语言是一种以汉语语系为基础派生出来的适应高速运转的社会的一种语言,可以增加交流时的亲和力和新鲜感,但如果将其乱用,并脱离网络这一载体使用,将是对语言文字的亵渎。(6)兰州某中学的一位高三的学生说,网络语言很形象,很方便,而且很多符号在手机上也很适用,这为发短信带来了很多好处。2、老师认为网络语言冲击语文教学(1)兰州市某高级中学的一位语文教师说,因为受到网络语言的影响,有学生在作文里会冷不丁地冒出个网络上的词语。一些年纪大的老师根本搞不懂是什么意思。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求学生写作文尽量用口语化的语言,可将学生的作文收上来一看,还是有些学生会使用诸如“酷毕”、“卡哇依”之类的词。他认为,对此若不加以引导,学生极有可能会养成不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坏习惯。(2)兰州某中学的一位语文老师说,学生面临考试、升学的压力,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如果一味使用网络语言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安全因素”。阅卷老师对网络语言一般都不会买帐,这样会影响他们的考试分数。(3)兰州市某中学语文老师说,我不鼓励学生用网络语言写作文。每次看到学生在作文中使用网络语言都想去制止,因为它不符合语言规范。有时候,在人物对话中引用符合其身份的网络语言会给文章增色,这是一种语言活用,但不可滥用。3、家长认为网络语言使他们与孩子形成代沟(1)有位家长说在无意间发现女儿的日记中有这样的文字:“……没想到我最要好的朋友竟欺我,TMD,7456,我恨不得一脚TST。”这位家长看后不知所云,直到孩子给她解释了一番她才明白。她说:“这是什么话啊,日记本成了密码本,根本看不明白。看来我和孩子之间已经有了‘网络沟’。”(2)家住城关区的小楠在上小学的时候擅长写作文。入中学后,小楠开始迷上了网络。近日,老师在一次家长会上说小楠写的作文她有些看不懂,什么“PF”、“BT”、“4242”都用进去了。小楠的母亲翻开女儿的作文本一看,到处是老师用红笔写的圈圈,都是看不懂的网络语言。(3)也有家长认为,要让孩子不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就要让孩子们远离网络。可孩子们都反映,网络世界丰富多彩,利用网络可以获得很多知识,这令家长们左右为难。4、专家认为宽容比扼杀更重要(1)有关专家表示,网络语言也是一种语言实践,能在学生中间风靡,就说明它是有生命力的。但是,如果用网络语言写出来的东西大部分人看不懂,影响了沟通,也就失去了语言的意义。同时,家长和老师应该用宽容和理解的态度看待这一现象。(2)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汤吉夫认为,社会发展越快越迅猛,语言就会不断的被丰富被更新。对于出现的网络流行语言不能简单的判断对错,它进入人们生活需要一个逐步被接受的过程,因此对网络语言宽容比扼杀更重要。现在很多老师和家长会担心作文中大量使用网络语言会影响孩子的考试成绩,这种想法其实是不科学的。在我国大力提倡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是一个必然趋势,一些有鲜活生命力的语言将不再成为高考作文的禁忌。(3)厦门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朱冬亮认为,这些年轻人使用的是一种网络简约化交流方式,网络语言是这一群体的特定语言和代码。家长的担忧有一定的道理,值得语言学家关注,但目前还不能断定因为使用网络语言而使得代沟加深。(4)南京一位从事语言学教程的王教授说,在语言的长期发展中会出现一些新的词汇,有一部分有生命力,有一些会被淘汰,这些新出现的网络词汇中有些可能成为汉语的新词汇。。网络语言是年轻人的一种调侃语言,它也有个生命力的问题。对网络语言要有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对网络语言的出现不要大惊小怪,不要视为洪水猛兽,应当客观地来看待网络语言对学生的影响,不能将网络语言一棍子打死。网络语言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象,在一定的人群中得到了公认,目前也没有必要人为地去阻止它。比如说一些大众俚语、俗话就有很强的生命力,事实证明,这些语言对社会只有好处而没有弊端。倘若是些类似江湖黑话等不健康的语言,就应当坚决制止。三、对网络语言所持有的态度对于网络语言,专家们的态度经历了一个从不屑一顾到探讨研究的过程。网络语言词典的出现使人想到了1958年的文字改革,当时文字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简化汉字,使它更容易为广大人民掌握和使用,以便在广大人民中更多、更好、更快、更省的扫除文盲,普及和提高文化;推广普通话,以消除方言的隔阂,促进汉语的进一步统一,使我们的语言能够更好的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而今,白话文又在电脑网络和多媒体的激励下,派生出了新颖的网语,它的出现在语言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语言是一种文化,一个民族要有文化前途,靠的是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词语用过了些并不可怕,如果语言僵化,词汇贫乏,那才是真正的可悲。语汇系统如果只有基本词,永远稳稳当当,语言就没有生命力可言,因此,在规定一定的规范的同时,要允许歧疑的存在,但更要积极吸收那些脱离当时的规范而能促进语言的丰富和发展的成分。在2001年12月举行的“全国汉语词汇规范问题学术探讨会”上,40多位专家学者的共识是:不能用一般词语规范的特点来要求新词汇。对待新词汇要宽容,要有“词汇保护”意识,也要有“品位”意识和“规范度”意识。具体到“网络语言”,专家认为网络词语是新词语中的另类,是否现在就去规范,以及如何去规范还有待时日。语言是不断发展,不断演变的,魏晋南北朝佛教语言大量被应用在汉语中,五四时期,大量西方语言的进入推动了今天白话文的形成。而网络语言是电脑是网络的衍生品,它是科技进步的一种表现,当然其中也有许多不文明的内容,因此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铂。网络兴起的时间毕竟还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符合语言规范的词语会留下来,而那些不符合规范的则会自然而然的淘汰掉。语言是时代的反映,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网络时代的反映,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和思维状态密切相关。复旦大学的顾晓鸣教授说:“网络语言及其书写方式正深刻的影响着当前年轻人的日常生活。本世纪初因广播电影和近代印刷术等传媒的普及而产生的白话文是语言史上最具革命性的。现在,在新世纪即将到来之际,白话文又在电脑网络和多媒体的激励下,派生出了新颖的‘网语’及‘网话文’,它与新一代青少年的语言紧密相连,将成为新世纪的语言方式。”另外,网络语言在某些方面也符合汉语和语言发展的规律和趋势。比如它通过谐音的方式的确使汉语从表形语言向表音语言迈出了一步,通过简略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文在电脑上输入速度上的一些不足。在日常生活和网络交流中,使用一些欠规范的但是生动的语言,并无大碍。正如一位作家所说的:“如果一个小学生写的作文中使用的一些网语同学们都看得懂,而只有老师看不懂,那大家都知道问题出在了谁的身上。”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正确规范的使用语言文字,但是并不应该坚决制止学生使用新鲜活泼文明的网语,而是应该使学生明白什么是规范的用法,在什么样的场合使用什么样的语言。于根元说:“规范是要推动发展,限制了发展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对待网络语言我们不应该急着对它进行这样那样的规范,更不应该敌对,应该采取一种宽容的态度,在时间中淘金。[参考书目](1)高名凯 语言论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2)胡明扬 语言学概论 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3)于根元 中国网络语言词典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英文摘要]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the vocabulary of the network is gradually coming into vogue and people is beginning to pay attention to Because of it’s peculiar expression, it has made a notable impact on traditional Therefore, we should properly guide it so that it can develop healthil

网上的文献算的,网上查出这些同类的资料,下载下来,然后自己好好看两遍,理解体悟,再根据您的情况,整合修改,举例!

经典文献综述

首先,需要将“文献综述( Literature Review) ”与“背景描述 (Backupground Description) ”区分开来。我们在选择研究问题的时候,需要了解该问题产生的背景和来龙去脉,如“中国食品安全机制的发展历程”、“国外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的政策和问题”等等,这些内容属于“背景描述”,关注的是现实层面的问题,严格讲不是“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学术观点和理论方法的整理。  其次,文献综述是评论性的( Review 就是“评论”的意思),因此要带着作者本人批判的眼光 (critical thinking) 来归纳和评论文献,而不仅仅是相关领域学术研究的“堆砌”。评论的主线,要按照问题展开,也就是说,别的学者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你提出的问题的,他们的方法和理论是否有什么缺陷?要是别的学者已经很完美地解决了你提出的问题,那就没有重复研究的必要了。  文献综述,它是对选题阅读工作进行进一步整理:  技巧一:瞄准主流。主流文献,如该领域的核心期刊、经典著作、专职部门的研究报告、重要的观点和论述等,是做文献综述的“必修课”。而多数大众媒体上的相关报道或言论,虽然多少有点价值,但时间精力所限,可以从简。  技巧二:随时整理,如对文献进行分类,记录文献信息和藏书地点。做论文的时间很长,有的文献看过了当时不一定有用,事后想起来却找不着了,所以有时记录是很有必要的。对于特别重要的文献,不妨做一个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重要观点和论述。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到真正开始写论文时就积累了大量“干货”,可以随时享用。  技巧三:要按照问题来组织文献综述。 有学者说:“文献综述就像是在文献的丛林中开辟道路,这条道路本来就是要指向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是直线距离最短、最省事,但是一路上风景颇多,迷恋风景的人便往往绕行于迤逦的丛林中,反而“乱花渐欲迷人眼”,找不到问题主线了。因此,在做文献综述时,头脑时刻要清醒:我要解决什么问题,人家是怎么解决问题的,说的有没有道理,就行了”。

撰写文献综述步骤:1、搜索相关文献 在开始搜索文献之前,需要一个明确定义的主题。如果正在写论文或研究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搜索与之相关的研究问题和问题。如果是以独立作业的形式写一篇文献综述,必须选择一个要点,并提出一个中心问题来指导的搜索。2、评价来源 可能无法完全阅读关于这个主题的所有文章,所以必须评估哪些文章与自己的问题最相关。确保使用的来源是可靠的,并确保阅读了自己所研究领域的任何里程碑式的研究和主要理论。可以找到一篇关于谷歌学术的文章,查看被引用了多少次,高引用数意味着这篇文章在该领域有影响力,当然应该被包括在自己的文献综述中。3、识别主题、辩论和差距 组织文献综述的论点和结构,需要理解所阅读的资料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根据阅读和笔记,帮助制定文献综述的结构,并展示自己的研究将如何对现有知识做出贡献。4、概述结构 有各种方法来组织文献综述的主体。在开始写作之前,应该对自己的策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根据文献综述的长度,可以结合这些策略。5、写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应该有介绍、主体和结论,每篇文章中包含什么内容取决于文献综述的目标。当写完并修改完文献综述后,不要忘记在提交之前进行校对。

你可以下载一两篇来看看。。。在google或者维基百科上查找,一条一条找有关的内容,或者一篇论文后,再去看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再找。。。。。。要有耐心就好图书馆的中外学术期刊,找到一两篇“经典”的文章后顺藤摸瓜(留意它们的参考文献)。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通常是不会忽略该领域的主流、经典文献的。二是通过学校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和外文过刊阅览室等渠道,查到一些较为早期的经典文献。三是国家图书馆,有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出版的图书,学校图书馆往往没有收藏,但是国图却是一本不少(国内出版的所有图书都要送缴国家图书馆),不仅如此,国图还收藏了很多研究中国政治和政府的外文书籍,从互联网上可以轻松查询到。

论文文献综述怎么写

  • 索引序列
  • 语言学经典文献综述
  • 语言文献综述
  • 语言学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语言学
  • 经典文献综述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