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如何理解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如何理解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发布时间:

如何理解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之教师职业道德原则1、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应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准则,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它指明了教师职业实践中道德行为的总方向,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属性,统帅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是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2、教师职业道德的地位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教师在道德实践中认识和处理各种关系的具体原则,对教师的道德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3、确定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客观依据①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要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各种各样的关系,核心的关系是师生关系。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对正确处理师生关系要求的概括。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这是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必须体现这个特点。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书,要通过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育人,要运用多种方式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格。②符合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从自身的特定角度来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既要反映教师职业活动中的特殊利益关系,又要反映社会的一般利益关系,还必须体现一定社会道德原则对教师行为的基本要求。③反映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本质属性的概括,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教师的职业活动行为具有普遍的指导性和严格的约束性。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爱和尊重

怎样理解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和道德核心

教师的职业道德本质属性的核心内容:教书、育人。《说文解字》释“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教书:教,就是教授、教导;书,就是知识、技能。所以教书即为传授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等。育人:育,就是培育、养育;人,就是学生、学习者。所以育人即为培养学生。而教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学习到科学文化知识;育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身心都能健康健全的成长。 教书与育人,是两个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的整体。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既需要教书,也需要育人,二者的重要性不分高低,即时性不分先后。在教育工作中,无论是脱离了育人的教书,还是脱离了教书的育人,都是不完整的教育过程。只讲教书不讲育人,则教出来的学生,即使是知识渊博,无所不懂,但是很有可能缺乏了做人的最基本技能,严重的甚至出现偏差。诸如此类的例子,马加爵、药家鑫、刘海洋等,举不胜举。而只讲育人不讲教书,则丢失了作为教师最基本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样的方式就不能被成为是教育了。因此,教书与育人,是一个统一的属性,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中的核心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得到同等的重视,应该同时进行。 把教书育人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这首先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当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教书专业化,是一个由来已久,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未实现的问题,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这里不再赘述。要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爱。有爱就有教育。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是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教师这个职业,是个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做学生的好老师,首先要爱学生。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去爱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伸出温暖的双手,献出真诚的情和爱,扶持他们一步步长大。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每天都在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凡的事情,然而这些事情却连着千家万户,连着祖国的未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这和教师具有的高尚的师德是密不可分的。

怎样理解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和道德核心”

是教给大家一些知识把这些人都培养成才,真正能做到教书育人的老师是非常少的。

两个大方面:第一,教书,传授知识,所谓师者,传道解惑之人。第二,育人,教师教学生为人与处事是基本使命,没有良好的人格即使有再大本领也是不对的。

教育就是教书育人。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教书是传授知识和技能,育人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教书与育人二者是因果关系,又是互动关系,又各自独立。教书比较容易做到,育人比较难以实现。作为教师,为人师表就是为了育人。现在的老师、家长、社会的功利性极强,所以教育失去本质,成为教成绩,比升学,比高考,育人被忽略了。

两个大方面:第一,教书,传授知识,所谓师者,传道解惑之人。第二,育人,教师教学生为人与处事是基本使命,没有良好的人格即使有再大本领也是不对的。

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新一代的园丁,是天底下的太阳。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至关重要。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许多有成就的教育家和优秀教师,都非常重视爱的教育。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爱生是教师应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师爱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一爱学生就必须严格要求学生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隋”。严是有标准的严,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严,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严,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严,决不是无规律、随心所欲的严,更不是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严。诚然,严格要求不等于惩罚学生或随意指责学生,而是应该做到严中有慈、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有方,使学生对老师敬而爱之,而不是敬而畏之。二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具有独立性,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都有要求独立行动、独立自主的倾向,并不是老师想让学生怎样,学生就会怎么样。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把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思想认识规律,决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加于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呵护学生的创造潜能,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切勿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对学生要真诚,以自己的真实、完整的人格去面对学生,真诚地与学生交往,给学生以真诚的关心和帮助。这样,一种民主平等、亲密和谐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起来了

“爱”与“责任”是贯穿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1、“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2、“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3、“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4、“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扩展资料:教师角色性质教师的角色不只是向学生传授某方面的课本知识,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发展实际及教育目标、要求,在特定的环境中采用特定的教学方法,通过特定的途径来促进学生成长,教师这种角色是一种性质复杂的职业角色。一个人成长为这种角色需要经过复杂的、长期的学习过程。教师角色的性质就在于帮助学生成长;或者说,教师是促进学生成长的人。 角色地位教师角色是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实现的。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教师通过与其他角色——主要与学生——互动,建立起一定的关系,发挥着自己的角色功能。这里就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角色地位问题。教育活动主要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因此教师的角色地位主要通过师生关系来确定。教育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关系,是孰为主体孰为客体的关系。对此,大致有三种观点。第一,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这种观点是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在绝对的支配地位,学生处在绝对的受支配地位。这种观点是“教师中心论”。第二,学生为主体,教师完全受制于学生的要求。这种观点是说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处在绝对的被支配的位置。这种观点是“学生中心论”。第三,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教育活动中,教师作为一定社会的教育目的,承担起了一定的教育任务,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教育资源,对学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教师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是毋庸置疑的。在教育活动中,学生虽然是教育活动的对象——客体,但是学生作为有一定认知与实践能力的人,也是作为主体在活动着。针对教师作为主体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学生也在这种活动中主动地认识着、实践着。学生也把教师及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所运用的一切教育资源作为认识与实践的对象。鉴于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在现代教育思想中,人们一般认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的作用,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挥着主体的作用。 角色任务如果认为教师只是一个只是传递者的角色,那么教师的职业角色任务就是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如果认为教师是一个将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看待,全面地促进学生成长的角色,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成长。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教师

教书育人是指教师教育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也是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及教育法规,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也要向学生传播一定的国家集体意识和公共信仰,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道德,使学生在人文修养方面有所进步和收获。教书与育人,是两个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的整体。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既需要教书,也需要育人,二者的重要性不分高低,即时性不分先后。在教育工作中,无论是脱离了育人的教书,还是脱离了教书的育人,都是不完整的教育过程。只讲教书不讲育人,则教出来的学生,即使是知识渊博,无所不懂,但是很有可能缺乏了做人的最基本技能,严重的甚至出现偏差。诸如此类的例子,马加爵、药家鑫、刘海洋等,举不胜举。而只讲育人不讲教书,则丢失了作为教师最基本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样的方式就不能被成为是教育了。因此,教书与育人,是一个统一的属性,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中的核心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得到同等的重视,应该同时进行。 当然,教书育人首先的前提是会教书,得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所谓“学高为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故师即为学识渊博,向未知者传授知识的人。教师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素养,即“教师必须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及最新研究”。具体说来,教师专业知识素养应该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教师的专业知识一定要有量的积累,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对知识点理解没有误差;其次,教师的专业知识还应有质的飞跃,在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把握它们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并且在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自己口语化、浅显的语言将基本知识表达出来。即使自身的知识量已经很大很丰富了,但如果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从而事倍功半,同样也不好教育学生。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再到工作,遇到过很多恩师,很多老师有很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能过把课本的知识,通过一些通熟易懂的故事或者一些生动的案例讲述出来,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够更好更快的记住。而这些故事和案例的背后,就有很多老师背后的默默付出。讲台上可能就一个小小的故事或案例,台下可能有着教师几天甚至几年的思考和总结。而且很多老师平时都会去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表达水平,沟通水平等。为了更好的传道授业,他们会去学习、思考、实践、再学习、再思考、再实践,逐步形成有自己的特有的教学风格、教学特色。很多老师都有自己明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业理想,会去思考如何更好的做好教育这份工作,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竭尽全力。 所以,教书育人,教师在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前提下,可以去不断探索新的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掌握过硬的为育人的本领,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在教学育人中,要把握好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不去做“填鸭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促进教学工作登上新的台阶。总而言之,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的核心内容,而育人确是教师职业价值的直接体现。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不仅要对教书加强重视,更要提高育人的意识。一方面加强自身的内在修养,另一个方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获得,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生的成才成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爱”与“责任”。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扩展资料:《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一共六条,不仅是在原有的版本基础上的深化和升华,而且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充分彰显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充分体现“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理念。当前,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群众不仅要求“有学上、有书读”,而且进一步要求“上好学、读好书”。因此,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学校的当务之急。而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我们教师。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十七大”强调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教师队伍师德和业务素质尤其重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先”。所以教师的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师德水平也是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满意不满意的一个重要标尺,更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核心是教书育人

你知道教师职业道德考核的原则有哪些吗?

教师的职业道德本质属性的核心内容:教书、育人。《说文解字》释“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也”。教书:教,就是教授、教导;书,就是知识、技能。所以教书即为传授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等。育人:育,就是培育、养育;人,就是学生、学习者。所以育人即为培养学生。而教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学习到科学文化知识;育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身心都能健康健全的成长。 教书与育人,是两个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的整体。教师在教育工作中,既需要教书,也需要育人,二者的重要性不分高低,即时性不分先后。在教育工作中,无论是脱离了育人的教书,还是脱离了教书的育人,都是不完整的教育过程。只讲教书不讲育人,则教出来的学生,即使是知识渊博,无所不懂,但是很有可能缺乏了做人的最基本技能,严重的甚至出现偏差。诸如此类的例子,马加爵、药家鑫、刘海洋等,举不胜举。而只讲育人不讲教书,则丢失了作为教师最基本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这样的方式就不能被成为是教育了。因此,教书与育人,是一个统一的属性,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中的核心内容,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得到同等的重视,应该同时进行。 把教书育人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这首先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当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教书专业化,是一个由来已久,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未实现的问题,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这里不再赘述。要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师爱。有爱就有教育。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优秀教师共同的特点是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教师这个职业,是个需要爱心的职业,没有爱心的人做不了也做不好教师的。做学生的好老师,首先要爱学生。要把学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用慈母般的心情去教育、去关怀每一个学生,去爱护和培养每一位学生。伸出温暖的双手,献出真诚的情和爱,扶持他们一步步长大。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每天都在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凡的事情,然而这些事情却连着千家万户,连着祖国的未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这和教师具有的高尚的师德是密不可分的。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建国以来,国家正式颁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有四次, 2008年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吸取以往师德规范的基础上,又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现对其予以解读。

1、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以献身教育为重,以献身教育为荣,以献身教育为乐。培养人的事业,要求培养者有高度的责任感,一般的职业热情是远远不够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需要的是人民教师对它的忠诚,这种忠诚,是全心全意、矢志不移,毕其一生的。只有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保卫者而勤勤恳恳、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教师,才是最可尊敬的。以献身教育为重,以献身教育为荣,以献身教育为乐,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应当成为中小学教师必备的道德情操。 在我们的教师队伍里,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但毋庸讳言,离这种道德要求颇有距离的人,也不是没有。比如说,仅仅把教师这一职业看作是谋取生活资料的手段,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连钟也不愿意撞者,也许并末绝迹;虽在教师岗位上,但醉心于个人的事业而不考虑教学效果者,为数更不是个别的;教书不教人者,似于其数目也不很少;不安心教育工作,盯着别的高收入行女,只待时机一到,就弃教而走者,在近几年,好像有所增加。《校园十八径》中的“周末教师挣外快,因财施教做买卖,三天两头交费来,文凭也能用钱买”的教育腐败者也不无存在。诚然,教师工作崇高而伟大,但这项工作却又平凡而艰苦。有的人害怕这种平八和艰苦,却又看不到它的崇高而伟大,因此,他们自然不能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诲人不倦。可以说,热爱学生,是诲人不倦的前提;诲人不倦,是热爱学生的必然结果。教师对学生的爱,既是教师高尚道德的自我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热爱学生就是要求教师真诚地喜爱学生所特有的纯洁、真诚、直爽和好奇,喜爱学生渴望了解世界上的一切新鲜事物的愿望;热爱学生,就是要求教师把自已全部心血灌注到学生身上,既像慈母一样精心培育一代新人,又如严父一般严格要求自己的培养对象。 教师爱学生这种情感虽然与家长爱子女的情感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但它又有自已的特殊内容。因为教师所爱的对象,既不是教师个人的亲属,也不是教师有意选择的学生,而是教师职业劳动的对象。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在履行教师职业规范这一神圣职责时所产生的崇高感情。这种爱,有明确的原则性。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要求教师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从德、智、体,美、劳、技等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去关心爱护学生,以培养“创新人才”的战略意识去要求学生。因此,我们所说的“热爱学生”,既不可理解为单纯的同情、怜悯学生,也不可理解为一味溺爱、迁就与放任学生。 诲人不倦,也就是对学生不倦的教诲,这可算得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中心,因为它集中地体现了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职业道德特点。所谓诲人不倦,就是说,教师在教给学生以知识方法,教给学生以道德时。既要有满腔的热情,又要有足够的耐心,既要有坚韧的毅力,又要有得当的方法,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启迪学生的智慧,造就出优秀的人才。 3、学而不厌,严谨治学。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实践反复证明,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先有一桶水。而这“一桶水”,是要经过很大的努力从知识的海洋里挑起来的。更何况社会在前进,科技在发展,新知识层出不穷,即使你的业务基

  • 索引序列
  • 如何理解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
  • 怎样理解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和道德核心
  • 怎样理解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和道德核心”
  • 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
  • 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核心是教书育人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