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抗战文化研究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抗战文化研究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发布时间:

抗战文化研究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宋诗选注》(钱锺书)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 提取码: b43g书名:宋诗选注作者:钱锺书豆瓣评分:6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17-10页数:366内容简介:本书是宋诗选本的经典。选诗极有特色,注释翔实。书前有序言,每一诗人前有小传。作者高屋建瓴地对宋代诗人的个性以及宋诗的渊源发展、成败得失,乃至古典诗歌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梳理。全书旁征博引,语妙天下。作者简介: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和作家。1932年在清华大学结识后来的夫人杨绛,次年毕业,赴上海光华大学执教。1935年与杨绛完婚,然后同赴英国留学。两年后以《十七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中国》一文获副博士学位,后随妻子杨绛赴法国巴黎大学从事研究。1938年,他被清华大学破例聘为教授,次年转赴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英文系主任,并开始了《谈艺录》的写作。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困于上海,在震旦女子文理学校任教,其间完成了《谈艺录》、《写在人生边上》的写作 。抗战结束后,任上海暨南大学外文系教授兼南京中央图书馆英文馆刊《书林季刊》编辑。在其后的三年中,作品集《人·兽·鬼》、小说《围城》、诗论《谈艺录》相继出版,在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1949年回到清华任教;1953年调到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其间完成《宋诗选注》,并参加了《唐诗选》、《中国文学史》(唐宋部分)的编写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受冲击,当年11月与妻子一道被派往河南“五七干校”。1972年3月回京,8月《管锥编》定稿。1979年,《管锥编》、《旧文四篇》出版。1982年起担任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1984年《谈艺录》补订本出版;次年《七缀集》出版。1998年12月19日,钱钟书在北京逝世,终年88岁。

《上学记》何兆武口述文靖执笔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提取码:3a8a    书名:上学记作者名:何兆武(口述) / 文靖(执笔)豆瓣评分:1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18-5页数:317内容介绍:《上学记》是著名学者何兆武先生的个人口述史。何先生生于1921年,在北平读小学和中学,在西南联大读大学和研究生,共七年,读过四个系,之后在清华大学任教。《上学记》写的就是何先生1949年以前的求学生涯,其中西南联大的七年是主要篇幅。何先生以治哲学史和思想史的思想底蕴,以谦和率真的学者姿态,以历史亲历者的回忆和感受,讲述在特殊的年代,尤其是抗战烽火中,一代人的青春和理想、知识和风雅。书出版后,好评如潮,当然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但何先生说:“为尊者讳、为贤者讳,并不是真正对人的尊重。一个人的思想本来是活泼的、与时俱进的,又何必一定要把它弄成一种思想上的木乃伊,让人去顶礼膜拜呢?”作者介绍:何兆武1921年生,原籍湖南岳阳,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先后就读于土木、历史、哲学、外文四系。1956至1986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后,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译作有卢梭《社会契约论》、帕斯卡尔《思想录》、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罗素《西方哲学史》等,著有《历史理性批判散论》、《历史与历史学》等。文靖1975年生,本名文静,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哲学系,曾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编辑,现为自由撰稿人。

抗战文化研究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全文

作业题是吧 自己做吧!别人做的不是你的要诚实的对待自己

《中国1945》([美] 理查德·伯恩斯坦)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 -gg4VJVyZD4gVeHv_cY-Yw 提取码: p5yd书名:中国1945作者:[美] 理查德·伯恩斯坦译者:季大方豆瓣评分:3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年份:2017-3-1页数:480内容简介:194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最终胜利之年,也是中国国内政治形势风云变幻的一年。对日作战的胜利并没有给中国带来最终的和平,内战的阴影开始在中国上空笼罩,原本就复杂的国共两党关系更因美国和苏联的介入而增加了更多变数。《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作者理查德•伯恩斯坦用引人入胜的笔调描述了这个美国与中国关系的转折之年,他认为,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不仅彻底改变了中美之间的关系,也永远地改变了东西方关系的走向。在《中国1945》一书中,作者从1944年年底至1945年年初的畹町战役写起,然后回顾了中国在二战中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接着对二战中美国政府的对华政策及变化、中国通们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建议及争论等诸多内容进行了考察,讲述了有关1945年所发生的急剧变化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精辟地分析了其中纷繁杂乱的构成要素,如美国外交官、军事领导人和舆论制造者之间的明争暗斗,以及为影响中国未来走向的各种力量之间的交锋,等等。作者,在1945年所发生的事情,不仅彻底改变了中美之间的关系,也永远地改变了东西方关系的走向。作者在书中挑战了我们熟悉的现代中美关系起源的看法。他认为,以下两种观点,即与共产党人合作能避免中国一边倒向苏联,或者给予蒋介石政府更多支持能够避免其垮台并能建立一个亲美国的中国政府,进而可以避免之后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发生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决定中国未来结局的绝不是美国政策,而是存在于中国这片土地上的自身的力量,并且,拥有巨大但并非无限的实力的美国,从来就没有对中国实施决定性的控制。A riveting account of the watershed moment in America’s dealings with China that forever altered the course of East-West If you read only one book on this crucial period, M Bernstein’s work should be —The Washington TimesElegant and compelling…This thoughtful book moves decisively beyond sterile old debates to demonstrate that in the end, China’s fate in 1945 was for the Chinese people, and not Americans, to —Foreign AffairsExtensively researched… [Bernstein’s] findings about the limits of US influence in China are relevant to more recent American interventions in Iraq and A—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Stimulating…A timely analysis that sheds light on the realities of American engagement in A—Publishers Weekly目前美国与中国在东亚主导角色上的竞争,根源可追溯到1945年时的那段复杂历史。理查德•伯恩斯坦对二战期间和之后美中两国关系所做的引人瞩目并令人激动的深入研究,为那个时代的悲剧事件和多彩个性增添了熠熠发光的新鲜见解。对于非专业的读者而言,这是一本历史著作的典范,它唯一的缺点是,一旦开始阅读就会让你手不释卷。——史蒂芬•I莱文(Steven I Levine)1945年年初,美国是有机会来构建与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良好关系的。理查德•伯恩斯坦就所发生的事讲述了一个引人入胜的重要故事,并为创造性的外交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在处理与中国以及与世界各地的关系上,这个教训现在依然是十分中肯的。——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当美国和中国正在探索大国关系的“新模式”时,理查德•伯恩斯坦的这本激动人心、内容详实的著作为更好地理解导致了今天的挑战的那个时代,提供了必要的诠释。《中国1945》使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晰地意识到美国卷入东亚事务的令人憎恶的复杂性,历史的重要性,以及那些制定重大决策的人物的有限视野。——杰罗姆•A科恩(Jerome A Cohen)在这本研究深入透彻、行文清晰明了的书中,理查德•伯恩斯坦描述了历史转折点上的一个分水岭:1945年。在这一年中,如万花筒般瞬息万变的中国政治和该国与美国以及整个世界之间反复无常的关系不可逆转地改变了。《中国1945》以富有感染力的笔触生动地描述了一系列多姿多彩的人物,他们为此后半个世纪的游戏制定了规则。——奥威尔•谢尔(Orville Schell),亚洲协会美中关系中心主任作者简介:理查德 •伯恩斯坦,现居于纽约,记者、文化批评家和评论员,曾为《时代》杂志和《纽约时报》驻亚洲和欧洲的通讯记者,并且也是《时代》杂志北京办事处第一位主任。他撰写了很多有关中国与亚洲的书,如《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合著),《终极之旅》(Ultimate Journey,《纽约时报》年度好书),《走出忧伤》(Out of the Blue,《波士顿环球报》2002年度好书)等。季大方,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等,撰写及翻译著作十余部。

你把作业拿来了?你标的分数给谁呀?4分能给么?还有12分的?!以后不要费这种功夫了。多读两边原文,自己悟吧!想比别人强就要比别人的悟性高!什么都一样,长大了你就明白了。我今天的回答可以说是你的一个意外收获!说不定你的一生从此不同!(因为当我知道“悟”的重要的时候,我认为我的后半生将会有所改变!)

抗战文化研究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下载

男,汉族,广西桂林市人。现任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沿海企业与科技》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广西民族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 。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田汉研究会理事、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副主席、广西抗战文化研究会会长。2004年参与广西区党委区政府重大课题《广西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工作,任课题研究组副组长。1998年获广西首届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家”称号。合著的《桂林抗战文学史》获广西第二届文艺创作“铜鼓奖”、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曾给2002级文秘写作研究生班讲授《小说观念与创作》课程,给2004级民族作家文学硕士研究生讲授《满族文学》和《广西当代文学》课程,给2005级文学类硕士研究生讲授《广西本土文学》课程。主要研究方向:抗战文学、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广西本土文化。

中国抗日战争史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链接: 提取码: qnbs     简介:该小说讲述了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在长达14年的抗日斗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编写出一部全面系统地反映14年斗争的抗日战争史,总结和借鉴抗日战争的经验,对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富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承担《中国抗日战争史》的编写中,我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角度,探讨中国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的进程和规律,全面反映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的军事行动,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各方面的情况。

抗日战争研究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lishishigeshenmewani

《百家讲坛》杂志版,蛮好看的。《文史天地》《文史博览》《史林》《文史月刊》《国家历史》《看历史》

《中国抗日战争史》([日] 石岛纪之)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_8yJuSzmDLg 提取码:fup9    书名:中国抗日战争史作者:[日] 石岛纪之译者:郑玉纯出版社: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年份:1990-7页数:153内容简介:本书的主要特点是:明确日本帝国主义的对华战争是侵略战争;主张抗日战争的分期应为9~9;不仅从军事上,而且从政治,经济上亦有较多论述;根据史实,肯定国民党、共产党各自所进行的抗日活动。作者简介:石岛纪之(1941-),男,日本菲利斯女学院大学名誉教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

抗战史料研究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上学记》何兆武口述文靖执笔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提取码:3a8a    书名:上学记作者名:何兆武(口述) / 文靖(执笔)豆瓣评分:1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18-5页数:317内容介绍:《上学记》是著名学者何兆武先生的个人口述史。何先生生于1921年,在北平读小学和中学,在西南联大读大学和研究生,共七年,读过四个系,之后在清华大学任教。《上学记》写的就是何先生1949年以前的求学生涯,其中西南联大的七年是主要篇幅。何先生以治哲学史和思想史的思想底蕴,以谦和率真的学者姿态,以历史亲历者的回忆和感受,讲述在特殊的年代,尤其是抗战烽火中,一代人的青春和理想、知识和风雅。书出版后,好评如潮,当然也引起了一些争议。但何先生说:“为尊者讳、为贤者讳,并不是真正对人的尊重。一个人的思想本来是活泼的、与时俱进的,又何必一定要把它弄成一种思想上的木乃伊,让人去顶礼膜拜呢?”作者介绍:何兆武1921年生,原籍湖南岳阳,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先后就读于土木、历史、哲学、外文四系。1956至1986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后,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译作有卢梭《社会契约论》、帕斯卡尔《思想录》、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罗素《西方哲学史》等,著有《历史理性批判散论》、《历史与历史学》等。文靖1975年生,本名文静,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哲学系,曾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编辑,现为自由撰稿人。

链接: _BwqsWI2A 提取码: dp6q  小说名称:中国抗日战争史作者: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类型:战争连载状态:已完结字数:9万字简介:该小说讲述了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在长达14年的抗日斗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编写出一部全面系统地反映14年斗争的抗日战争史,总结和借鉴抗日战争的经验,对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国家的富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承担《中国抗日战争史》的编写中,我们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角度,探讨中国抗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的进程和规律,全面反映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的军事行动,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各方面的情况。

《国家记忆》(越众历史影像馆)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 提取码:1mbn书名:国家记忆作者:越众历史影像馆豆瓣评分:2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出版年份:2016-1-5页数:252内容简介:二战期间,美国通信兵团164照相兵连曾在中缅印战区拍摄了数万张抗战照片,并且录制了很多极其珍贵的影像材料。多年来,这些震撼人心的历史史料一直在美国国家档案馆里保存着,少有人问津。2010年,多位中国与美国民间学者自筹经费,亲赴美国档案馆,历时两个多月,从中整理出了所有的远征军及盟军影像资料。这些珍贵的资料包括23000余张战地照片和超过一百个小时的动态影像记录。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本书中这些从数万张图片中遴选出的图片,均出自美国国家档案馆,并通过策展人、专家和学者撰写图片注释、导读等文字,帮助读者了解历史背景,更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影像的力量。作者简介:越众历史影像馆(Yuezhong Museum of Historical Images)坐落于深圳市,是一所集收藏、研究、展示为一体的民办非盈利学术机构,以中国历史题材的影像资料为收藏及研究方向,深度挖掘“藏在海外的中国记忆”和“散落民间的深圳记忆”,影像类别包括城市风光、民生、风物、战争、当代纪实等方面内容;面向全球公立机构或私人藏家收集相关藏品。越众历史影像馆有着强大的专家团队作为学术支撑——专家委员会由历史学、影像、博物馆学等人文社科领域中的著名专家、学者、纪录片制作人、摄影师、策展人、专业媒体等组成,是影像馆的主要咨询机构和智库;北京电影学院资深教授、中国纪录片泰斗司徒兆敦先生及抗战名将史迪威将军的外孙前美军上校约翰•伊斯布鲁克先生是影像馆两位名誉馆长。

  • 索引序列
  • 抗战文化研究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 抗战文化研究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全文
  • 抗战文化研究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下载
  • 抗日战争研究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 抗战史料研究杂志电子版在线阅读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