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动物防疫论文

动物防疫论文

发布时间:

动物防疫论文

方法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后,归结出中心论点;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这个专业现在全国人很少,最好的出路是考研究生,而且很容易考的哦,并且目前考研是一种趋势。其次还可以考公务员,每年都有一些检验检疫机构需要这样的人才,但是学历越高找的档次越高。第三,可以到各个省的,或者市的检验检疫机构,或者林业局,或者病虫害森防站等单位。还可以比较大一点的林业公司或者造纸企业等。

以下全是我为你提供的材料,写论文看自己的本事,我觉得这些应该可以完成作业了。这次猪肉价格的快速上涨,主要是由于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影响、养殖成本增加、猪肉消费需求上升等原因造成的。据农业部监测,近期主要“菜篮子”产品价格总体上保持平稳,但不同品种价格走势有差异。近一段时间,蔬菜价格呈下降趋势,作为我国肉类消费的主要品种的猪肉价格上涨,特别是5月中旬以后,上涨幅度较大。据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规律影响。2006年上半年,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低迷,5月生猪价格跌入最低谷,为96元/公斤,养猪业处于亏损状态。下半年价格逐步回升,生产开始恢复,由于繁殖饲养周期约需一年时间,目前的生猪价格仍处于运行周期的上升期,这次价格波动是去年以来周期波动的反映。二是养殖成本增加。去年底开始,作为主要饲料原料的玉米价格持续攀升,到今年5月份已达到每公斤55元,比上年同期上涨16%左右。据调查,出栏一头肥猪,仅饲料成本就比去年同期增加40-50元。三是市场需求拉动。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国内猪肉消费呈增长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1—4月,农村居民猪肉消费同比增长1%,北京市猪肉消费同比增长10%。四是受去年上半年养猪比较效益低的影响,一些地区农户生猪饲养有所减少。 目前,受市场价格拉动,养殖户仔猪补栏加快,存栏量将会增加。同时,农业部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发展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一是发展标准化规模生产。进一步加大生产扶持力度,提高良种化水平,加快推进健康养殖和适用饲养技术,推动节本增效,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增强畜牧业生产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二是加强疫病防控。进一步强化动物疫情监控工作,严格畜禽产品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检验检疫,对疫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加大动物防疫的科研投入,研制推广新型疫苗,预防生猪疾病发生。三是加强行业信息引导。以生猪主产区和主销区为重点,加强信息发布和预警分析,充分发挥信息对生猪产销的引导作用,特别是要指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适度扩大养殖规模,规避市场风险。参考资料: 仅仅4个月的时间,主产区猪价便从9元/斤左右跌至了9月底的5元/斤左右,跌幅近50%!中国生猪市场直接从“天堂”掉进了“地狱”。2007年4、5月份补栏仔猪进行育肥的养殖户,在这轮猪价跳水中首当其冲,损失最为惨重,因为补栏时的仔猪价格普遍在600元/头以上的“天价”,出栏肉猪的成本在5 元/斤左右,又恰恰赶上9月份的价格低谷,每头猪亏损了200元以上。 “猪价跳水”的原因有哪些?之前是否有先兆?春节前的猪价将如何波动?2009年的生猪市场是否会进入更为严重的亏损?带着这些疑问,近日记者走访了专门分析研究国内生猪市场方面的专家、搜猪网/中国生猪预警网的首席顾问冯永辉先生。 猪价“跳水”: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冯先生认为,猪价从2008年5月份开始暴跌,短短4个月便下跌了近50%,如此短的时间内如此大的跌幅,可以说既在情理之中,又属意料之外。说它是情理之中,原因在于,2007年年底我们就通过自己的网站及业内媒体发布了对2008年生猪市场的分析预警报告,报告里我们对今年生猪市场的走势整体判断就是会持续下跌。说它是意料之外,主要是因为,猪价的下跌幅度和底线确实是超出了我们的预测。之前我们曾预测,今年全国活猪平均价格的底线是在6元/斤左右,但没有想到的是9月中下旬很多产区的最低价居然达到了5元/斤,销区也跌破7元/斤。 猪价“跳水”:原因有三 猪价在短短4个月便下跌近50%,分析其中原因,冯先生认为有以下三个因素。 首先,去年补栏生猪开始陆续出栏。从2007年5月份猪价暴涨,各地养猪场(户)母猪补栏积极性大涨,母猪存栏出现拐点,生猪生产开始进入恢复期。根据母猪生产周期推算,其第一窝仔猪就是在2008年的5、6月份前后出栏,因此,这意味着5月份开始生猪出栏量将持续增加,一年前母猪存栏的增加开始反映在生猪的市场供应上。也就是5月份后生猪市场的供应开始增加了。 其次,5月份开始猪肉需求进入淡季。夏季是各种蔬菜、水果、水产品集中上市的旺季,供应充足,价格低廉,如果猪肉价格过高的话,很难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既然是淡季,自然价格也很难达到很高的水平。所以,5月份开始需求减弱也是猪价暴跌的主要因素之一。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因素,也是令众多养猪界人士愤愤不平的,就是下游产业的恶意压价。2007年以及2008年5月份以前,我国养猪业一直处于强劲恢复阶段,母猪存栏量虽然大幅增加,但生猪供应量仍远远不足,很多屠宰企业由于猪源紧缺,不得不互相竞争争抢猪源,人为加剧了猪价节节攀升,但屠宰企业却因为成本居高,而盈利状况非常差,部分屠宰企业甚至濒临倒闭。今年5月份以后随着去年补栏母猪第一窝仔猪的出栏上市,猪源紧缺的现象开始改善,生猪市场也开始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这时,屠宰企业为恢复自身“元气”,其措施就是维持高肉价,压低毛猪收购价,扩大两者之间的价差,确保高利润。这也就是为何毛猪价格暴跌,而猪肉价格坚挺或者缓跌的原因。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折射出,我国生猪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利益分配不均衡,而且很难形成利益共同体的现状。生猪市场若想摆脱暴涨暴跌的恶性循环,如何让产业链各环节间形成利益共同体将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春节前猪价会振荡徘徊 按照惯例,猪价在春节前往往会有一个上涨,今年会不会仍是这种状况。冯永辉根据中国生猪预警网前段时间发布的2008年下半年全国生猪市场分析预警报告说,春节前的猪价应该是一个振荡的行情,涨不上去,也跌不下去,预计主产区的生猪价格大部分会在2-5元/斤之间振荡。 第一,根据2007年母猪的补栏来看,今年5月份以后生猪的出栏量将保持一个持续增长的势头,市场供应量会越来越大;第二,自10月份后猪肉的需求将逐渐进入旺季,而且整个冬春季节都是猪肉需求的旺季,尤其是春节前后的集中消费量非常大,历史上很少出现春节前猪价低于成本线的,即使有些时候春节前猪价会下跌。例如:2005年底2006年初的春节前,当时生猪市场已经在2005年10月进入了亏损,但仅维持了不到两个月,春节前猪价便在需求的拉动下价格反弹至成本线以上,又维持了两个多月,直到春节过后才进入2006年上半年的亏损期。因此,我们不能忽视需求对猪价的作用,因为春节前的猪肉需求比平时要高出至少30%以上,而供应很难在一个时间点上高出30%以上。 由于春节前生猪供应、需求都保持在高位上,再加上生猪的出栏体重是在150-300斤的人为可控区间,那么生猪的供应就会因为人为控制出栏体重、出栏日期而改变。同样,需求也会因为节日效应而变化。因此,春节前的生猪供求关系是一个胶着、博弈状态,这样一种状态下的猪价很难会持续上涨或者持续下跌。 明年猪价走势难容乐观 对2009年的生猪市场怎么看,冯永辉认为,不是很乐观,很有可能春节过后猪肉需求逐渐走入淡季并进入亏损期。但明年的走势仍要看春节前这几个月的市场情况。 之所以这样判断,冯永辉说,一个重要依据是去年和今年的母猪存栏量变化。2008年上半年大量补栏的母猪第一窝仔猪将在2009年上半年上市,而且会和 2007年5月份开始补栏母猪的第二窝仔猪重叠上市。也就意味着届时的生猪供应量还会比现在高出很多。所以,2009年上半年的生猪供应量会很大,市场不容乐观。 虽然市场不容乐观,但明年的行情又并非都是悲观的。冯永辉说,今年5月份开始的猪价“跳水”有其积极的一面。5月份开始的猪价暴跌,极大地遏制了母猪存栏量的疯狂增长势头。过去在对2008年的生猪市场进行分析预测时认为,上一轮猪价下跌时散养户大量退出养猪业将会留下巨大的市场空缺,而规模猪场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扩大规模填补这个空缺,因为规模猪场向来是理性的,不会盲目扩张,同时扩大规模所需要的资金、占地、环保等问题也制约着他们扩大规模。这样生猪的供应会长期保持供不应求,猪价将维持相当长时间的高位运行,甚至以为会维持到2009年上半年。但出乎意料的是,2007年下半年的长期高猪价在使规模猪场的资金实力迅速增强之后,房地产等行业大量资金进入养猪业,同时政府为了缓解高猪价给宏观经济带来的压力,对养猪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及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扶持,进一步推动了规模猪场扩大规模的势头。全国各地纷纷建设规模猪场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多个农业龙头企业加入进来,更是雄心勃勃地要建百万头甚至千万头养猪基地。 同时小规模养殖户在经过了2007年的高利润后,也迅速扩大规模,今年4月份前后,多数省份二元母猪价格居然涨到了2300元/头以上,足见补栏积极性有多高!有的养殖户在看到仔猪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将三元猪里面的母猪留下来当种猪。“养猪热”进入失控状态。 这一势头一直保持到了今年5月份,猪价“跳水”非常及时地遏制了这一疯狂的势头,给“高烧”的猪市及时降了温。直到10月份猪价触底反弹,母猪补栏积极性仍没有明显回升迹象,仔猪价格也从4月份的800元/头以上,回落到了200元/头左右。因此,如果春节前这段时间的生猪行情仍保持振荡,那么母猪的补栏势头就很难回到“发烧”阶段,而且,据调查不少规模猪场已从7月份开始淘汰生产性能差的母猪,这都将明显减轻2009年生猪市场的压力。 因此,2009年的市场也许并不十分悲观。 未雨绸缪规避风险 面对充满风险的2009年,冯永辉认为,养殖场(户)最好暂时不要补栏后备母猪,已经补了的,尽量在春节前压缩规模,以规避2009年上半年的市场风险。因为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虽然前段时间有淘汰母猪的,但多数为生产性能差的母猪,真正在2007年5月份以后补栏的大量母猪才刚刚开产,而且购进成本很高,不到万不得已,很难淘汰。而且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去年的养猪场(户)资金实力明显增强后,抗风险的能力也将增强,在此种状况下,母猪存栏下降的空间十分有限,除非明年长期深度亏损,规模猪场资金链出现问题猪肉之所以涨了是因为供不应求造成的因为去年死了很多猪在猪肉涨的时候,人们开始大量养猪,根猪成长的周期,最近猪肉供应量会大量增加,国家也会有相应的政策来稳定价格所以会开始回落不过如果是雪灾严重地区又要另论,因为雪灾的关系猪肉可能不会降,有的地区可能还会有小幅度上涨国家宏观调控,限制猪肉价格上涨猪肉价格的上涨,导致与其相关的一些产业的成本上涨,余此类推,带动了更多的产业的整体价格上涨,这就形成了通货膨胀价格机制是指价格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方式与规律。 所谓价格机制,是指在竞争过程中,与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机制。价格机制包括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调节机制。近一段时间,蔬菜价格呈下降趋势,作为我国肉类消费的主要品种的猪肉价格上涨,特别是5月中旬以后,上涨幅度较大。据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规律影响。2006年上半年,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低迷,5月生猪价格跌入最低谷,为96元/公斤,养猪业处于亏损状态。下半年价格逐步回升,生产开始恢复,由于繁殖饲养周期约需一年时间,目前的生猪价格仍处于运行周期的上升期,这次价格波动是去年以来周期波动的反映。二是养殖成本增加。去年底开始,作为主要饲料原料的玉米价格持续攀升,到今年5月份已达到每公斤55元,比上年同期上涨16%左右。据调查,出栏一头肥猪,仅饲料成本就比去年同期增加40-50元。三是市场需求拉动。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国内猪肉消费呈增长趋势。据有关部门统计,今年1—4月,农村居民猪肉消费同比增长1%,北京市猪肉消费同比增长10%。四是受去年上半年养猪比较效益低的影响,一些地区农户生猪饲养有所减少。 目前,受市场价格拉动,养殖户仔猪补栏加快,存栏量将会增加。同时,农业部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发展生产,保障市场供应。一是发展标准化规模生产。进一步加大生产扶持力度,提高良种化水平,加快推进健康养殖和适用饲养技术,推动节本增效,大力发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推进产业化经营,增强畜牧业生产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二是加强疫病防控。进一步强化动物疫情监控工作,严格畜禽产品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检验检疫,对疫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加大动物防疫的科研投入,研制推广新型疫苗,预防生猪疾病发生。三是加强行业信息引导。以生猪主产区和主销区为重点,加强信息发布和预警分析,充分发挥信息对生猪产销的引导作用,特别是要指导养殖户合理安排生产,适度扩大养殖规模,规避市场风险。因此,价格上涨不会时间太久。其中很大原因是养猪户感觉养猪风险大,补栏积极性不高所致。前段时间养殖户纷纷出货,致使鸡、猪存栏量大量减少,产量下滑 据了解,2005年夏季国内大范围的发生"猪链球菌"病,导致大量生猪死亡、宰杀、抛售。去年7月中旬的高温引起生猪"高热病",导致生猪死亡率升高,加剧生猪市场猪源紧缺。 其次,自从广东云浮市发现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之后,目前国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养殖户的积极性无疑受到了打击。另外,饲料价格上涨是重要因素,成本推高了生猪价格。今年以来,玉米和大米均出现了较大幅度上涨,而各种饮料添加剂也出现了上涨。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外省需求增大,外运量增加,减少了本地市场的货源供给。 新闻 网页 贴吧 知道 MP3 图片 视频 百科 文库 帮助 | 设置 百度知道 > 商业/理财 > 贸易 2005-2009各年猪肉价格波动分析,及原因分析。 浏览次数:681次悬赏分:0 | 提问时间:2009-11-27 13:09 | 提问者:x_KinG_o | 检举 越详细越好!各地区各年各月 推荐答案 2008年4月份全国各地猪价涨至了历史最高价,广东、福建、浙江等部分地区出栏肉猪价格甚至突破了10元/斤,河南、山东、湖北等主产区猪价涨至9元/斤左右。但正当广大养猪界人士沉浸在幸福中之时,5月份开始,新一波猪价暴跌开始了! 仅仅4个月的时间,主产区猪价便从9元/斤左右跌至了9月底的5元/斤左右,跌幅近50%!中国生猪市场直接从“天堂”掉进了“地狱”。2007年4、5月份补栏仔猪进行育肥的养殖户,在这轮猪价跳水中首当其冲,损失最为惨重,因为补栏时的仔猪价格普遍在600元/头以上的“天价”,出栏肉猪的成本在5 元/斤左右,又恰恰赶上9月份的价格低谷,每头猪亏损了200元以上。 “猪价跳水”的原因有哪些?之前是否有先兆?春节前的猪价将如何波动?2009年的生猪市场是否会进入更为严重的亏损?带着这些疑问,近日记者走访了专门分析研究国内生猪市场方面的专家、搜猪网/中国生猪预警网的首席顾问冯永辉先生。 猪价“跳水”: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冯先生认为,猪价从2008年5月份开始暴跌,短短4个月便下跌了近50%,如此短的时间内如此大的跌幅,可以说既在情理之中,又属意料之外。说它是情理之中,原因在于,2007年年底我们就通过自己的网站及业内媒体发布了对2008年生猪市场的分析预警报告,报告里我们对今年生猪市场的走势整体判断就是会持续下跌。说它是意料之外,主要是因为,猪价的下跌幅度和底线确实是超出了我们的预测。之前我们曾预测,今年全国活猪平均价格的底线是在6元/斤左右,但没有想到的是9月中下旬很多产区的最低价居然达到了5元/斤,销区也跌破7元/斤。 猪价“跳水”:原因有三 猪价在短短4个月便下跌近50%,分析其中原因,冯先生认为有以下三个因素。 首先,去年补栏生猪开始陆续出栏。从2007年5月份猪价暴涨,各地养猪场(户)母猪补栏积极性大涨,母猪存栏出现拐点,生猪生产开始进入恢复期。根据母猪生产周期推算,其第一窝仔猪就是在2008年的5、6月份前后出栏,因此,这意味着5月份开始生猪出栏量将持续增加,一年前母猪存栏的增加开始反映在生猪的市场供应上。也就是5月份后生猪市场的供应开始增加了。 其次,5月份开始猪肉需求进入淡季。夏季是各种蔬菜、水果、水产品集中上市的旺季,供应充足,价格低廉,如果猪肉价格过高的话,很难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既然是淡季,自然价格也很难达到很高的水平。所以,5月份开始需求减弱也是猪价暴跌的主要因素之一。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因素,也是令众多养猪界人士愤愤不平的,就是下游产业的恶意压价。2007年以及2008年5月份以前,我国养猪业一直处于强劲恢复阶段,母猪存栏量虽然大幅增加,但生猪供应量仍远远不足,很多屠宰企业由于猪源紧缺,不得不互相竞争争抢猪源,人为加剧了猪价节节攀升,但屠宰企业却因为成本居高,而盈利状况非常差,部分屠宰企业甚至濒临倒闭。今年5月份以后随着去年补栏母猪第一窝仔猪的出栏上市,猪源紧缺的现象开始改善,生猪市场也开始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这时,屠宰企业为恢复自身“元气”,其措施就是维持高肉价,压低毛猪收购价,扩大两者之间的价差,确保高利润。这也就是为何毛猪价格暴跌,而猪肉价格坚挺或者缓跌的原因。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折射出,我国生猪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利益分配不均衡,而且很难形成利益共同体的现状。生猪市场若想摆脱暴涨暴跌的恶性循环,如何让产业链各环节间形成利益共同体将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春节前猪价会振荡徘徊 按照惯例,猪价在春节前往往会有一个上涨,今年会不会仍是这种状况。冯永辉根据中国生猪预警网前段时间发布的2008年下半年全国生猪市场分析预警报告说,春节前的猪价应该是一个振荡的行情,涨不上去,也跌不下去,预计主产区的生猪价格大部分会在2-5元/斤之间振荡。 第一,根据2007年母猪的补栏来看,今年5月份以后生猪的出栏量将保持一个持续增长的势头,市场供应量会越来越大;第二,自10月份后猪肉的需求将逐渐进入旺季,而且整个冬春季节都是猪肉需求的旺季,尤其是春节前后的集中消费量非常大,历史上很少出现春节前猪价低于成本线的,即使有些时候春节前猪价会下跌。例如:2005年底2006年初的春节前,当时生猪市场已经在2005年10月进入了亏损,但仅维持了不到两个月,春节前猪价便在需求的拉动下价格反弹至成本线以上,又维持了两个多月,直到春节过后才进入2006年上半年的亏损期。因此,我们不能忽视需求对猪价的作用,因为春节前的猪肉需求比平时要高出至少30%以上,而供应很难在一个时间点上高出30%以上。 由于春节前生猪供应、需求都保持在高位上,再加上生猪的出栏体重是在150-300斤的人为可控区间,那么生猪的供应就会因为人为控制出栏体重、出栏日期而改变。同样,需求也会因为节日效应而变化。因此,春节前的生猪供求关系是一个胶着、博弈状态,这样一种状态下的猪价很难会持续上涨或者持续下跌。 明年猪价走势难容乐观 对2009年的生猪市场怎么看,冯永辉认为,不是很乐观,很有可能春节过后猪肉需求逐渐走入淡季并进入亏损期。但明年的走势仍要看春节前这几个月的市场情况。 之所以这样判断,冯永辉说,一个重要依据是去年和今年的母猪存栏量变化。2008年上半年大量补栏的母猪第一窝仔猪将在2009年上半年上市,而且会和 2007年5月份开始补栏母猪的第二窝仔猪重叠上市。也就意味着届时的生猪供应量还会比现在高出很多。所以,2009年上半年的生猪供应量会很大,市场不容乐观。 虽然市场不容乐观,但明年的行情又并非都是悲观的。冯永辉说,今年5月份开始的猪价“跳水”有其积极的一面。5月份开始的猪价暴跌,极大地遏制了母猪存栏量的疯狂增长势头。过去在对2008年的生猪市场进行分析预测时认为,上一轮猪价下跌时散养户大量退出养猪业将会留下巨大的市场空缺,而规模猪场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扩大规模填补这个空缺,因为规模猪场向来是理性的,不会盲目扩张,同时扩大规模所需要的资金、占地、环保等问题也制约着他们扩大规模。这样生猪的供应会长期保持供不应求,猪价将维持相当长时间的高位运行,甚至以为会维持到2009年上半年。但出乎意料的是,2007年下半年的长期高猪价在使规模猪场的资金实力迅速增强之后,房地产等行业大量资金进入养猪业,同时政府为了缓解高猪价给宏观经济带来的压力,对养猪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及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扶持,进一步推动了规模猪场扩大规模的势头。全国各地纷纷建设规模猪场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多个农业龙头企业加入进来,更是雄心勃勃地要建百万头甚至千万头养猪基地。 同时小规模养殖户在经过了2007年的高利润后,也迅速扩大规模,今年4月份前后,多数省份二元母猪价格居然涨到了2300元/头以上,足见补栏积极性有多高!有的养殖户在看到仔猪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将三元猪里面的母猪留下来当种猪。“养猪热”进入失控状态。 这一势头一直保持到了今年5月份,猪价“跳水”非常及时地遏制了这一疯狂的势头,给“高烧”的猪市及时降了温。直到10月份猪价触底反弹,母猪补栏积极性仍没有明显回升迹象,仔猪价格也从4月份的800元/头以上,回落到了200元/头左右。因此,如果春节前这段时间的生猪行情仍保持振荡,那么母猪的补栏势头就很难回到“发烧”阶段,而且,据调查不少规模猪场已从7月份开始淘汰生产性能差的母猪,这都将明显减轻2009年生猪市场的压力。 因此,2009年的市场也许并不十分悲观。 未雨绸缪规避风险 面对充满风险的2009年,冯永辉认为,养殖场(户)最好暂时不要补栏后备母猪,已经补了的,尽量在春节前压缩规模,以规避2009年上半年的市场风险。因为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虽然前段时间有淘汰母猪的,但多数为生产性能差的母猪,真正在2007年5月份以后补栏的大量母猪才刚刚开产,而且购进成本很高,不到万不得已,很难淘汰。而且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去年的养猪场(户)资金实力明显增强后,抗风险的能力也将增强,在此种状况下,母猪存栏下降的空间十分有限,除非明年长期深度亏损,规模猪场资金链出现问题2007年上半年全国生猪市场价格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与上年同期相比价格有明显的提升。在经历了2006年上半年大幅下跌的走势之后,`国内生猪及猪肉产品价格自2006年下半年开始持续走高,多个地区价格创10年来的历史新高。此次生猪价格的上涨为广大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利润空间,也引起了政府、市民等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与关注。目前,生猪价格没有明显的降温趋势,预计将较长时间走高。 2007年上半年国内生猪价格一直是呈平稳上升的趋势的,到目前国内生猪的平均价格已达到近13元/公斤,涨幅近50%。 行情分析: 今年以来,国内生猪市场延续了去年价格大涨的走势。据农业部公布的对全国450个畜产品及饲料价格信息点的最新调查统计,2007年上半年,全国主要畜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这使得养猪效益大增,猪粮比价已连续10个月高于5∶1的盈亏平衡点。 在整体粮食价格上涨的背景下,猪产品价格波动远大于粮食价格的波动。截止到2007年5月中旬,国内猪肉价格呈现全国性上涨,上涨幅度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 猪肉是中国人的主要肉类食品。目前,我国猪肉年产量约为5200万吨,占全球猪肉产量的一半左右。因此,猪肉价格的变化对我国居民的生活饮食质量和结构均会造成直接的影响。 国内生猪价格持续走高的具体原因如下: 一、生猪存栏量下降、货源紧缺,是导致生猪价格升高的最主要因素; 二、玉米和鱼粉是养殖业主要饲料原料,它们价格的上涨是生猪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支撑; 三、仔猪货源紧缺,价格上升,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不高成为支撑生猪价格上涨的又一重要因素; 四、南方的水灾、北方的旱情及炎热的高温等多种恶劣的气候因素也对生猪价格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五、猪高热病的时有发生也对我国生猪价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007年下半年行情预测 受供需关系和成本因素的限制,国内生猪价格短期内不会出现明显的回落。由于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政府的调控,供给增加需求减少,预计一段时间以后生猪价格上涨的压力将轻,涨势将趋缓。 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一、随着生猪价格的上涨,养殖户经济效益逐步增加,补栏的积极性会有所提高,供应量也将随之增多,这也将在短期内抑制生猪价格的上涨。随着补栏猪的陆续出栏,猪肉供不应求的局面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预计到今年9、10月份,会有大量生猪集中出栏,届时生猪价格将会有一定的调整,彻底摆脱生猪供不应求这种局面。 二、价格居高不下将抑制人们对生猪产品的消费需求。 三、盛夏将至,气温升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将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对肉类食品的需求也将明显降低,这将缓解国内 猪肉供应紧张的状况。 目前全国生猪处于一个高价位,并且价格还有上涨的趋势,预计国内生猪价格的上涨仍将持续一段时期,2007年下半年国内生猪价格不会出现大幅下降。

动物防疫与检疫论文

口蹄疫俗名“口疮”、“辟癀”,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 (一)病原 口蹄疫病毒属于鼻病毒属,是目前所知病毒中最细微的一级。其最大颗粒直径为23纳米,最小颗粒直径为7-8纳米。目前已知口蹄疫病毒在全世界有七个主型A、O、C、南非1、南非2、南非3和亚洲1型。我国流行的口蹄疫主要为O、A、C三型及ZB型(云南保山型)。据观察,一个地区的牛群经过有效的口蹄疫疫苗注射之后,1-2月内又会流行,这往往怀疑是另一型或亚型病毒所致。这是因为该病毒易发生变异。该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冰冻情况下,血液及粪便中的病毒可存活120-170天。阳光直射下60分钟即可杀死;加温85℃15分钟、煮沸3分钟即可死亡。对酸碱之作用敏感,故1%一296氢氧化钠、30%热草木庆、1%一2%甲醛等都是良好的消毒液。 (二)进行特点 牛尤其是犊牛对口蹄疫病毒最易感,骆驼、绵羊、山羊次之,猪也可感染发病。本病具有流行快、传播广、发病急、危害大等流行病学特点,疫区发病率可达50%-100%,犊牛死亡率较高,其他则较低。病畜和潜伏期动物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病畜的水疱液、乳汁、尿液、口涎、泪液和粪便中均含有病毒。该病人侵途径主要是消化道,也可经呼吸道传染。本病传播虽无明显的季节性,但春秋两季较多,尤其是春季。风和鸟类也是远距离传播的因素之一。 (三)症状 该病潜伏期1-7天,平均2-4天广捕牛精神沉郁,闭口,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体温可升高到4O一41℃。发病1-2天后,病牛齿龈、舌面、唇内面可见到蚕豆到核桃大的水疱,涎液增多井呈白色泡沫状挂于嘴边。采食及反刍停止。水疱约经一昼夜破裂,形成溃疡,这时体温会逐渐降至正常。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上也发生水疱,也会很快破溃,然后逐渐愈合。有时在乳头皮肤上也可见到水疱。本病一般呈良性经过,经一周左右即可自愈;若蹄部有病变则可延至2-3周或更久;死亡率1%--2%,该病型叫良性口蹄疫。有些病牛在水疱愈合过程中,病情突然恶化,全身衰弱、肌肉发抖,心跳加快、节律不齐,食欲废绝、反刍停止,行走摇摆、站立不稳,往往因心脏麻痹而突然死亡,这种病型叫恶性口蹄疫,死亡率高达25%~50%。犊牛发病时往往看不到特征性水疱,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炎,死亡率很高。 (四)病理变化 除口腔和蹄部病变外,还可见到食道和瘤胃粘膜有水疱和烂斑;胃肠有出血性炎症;肺呈浆液性浸润;心包内有大量混浊而粘稠的液体。恶性口蹄疫可在心肌切面上见到灰白色或淡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相伴而行,如同虎皮状斑纹,俗称“虎斑心”。 (五)诊断 口蹄疫病变典型易辨认,故结合临床病学调查不难作出初步诊断。其诊断要点为:①发病急、流行快、传播广、发病率高,但死亡率低,且多呈良性经过;②大量流涎,呈引缕状;③口蹄疮定位明确(口腔粘膜、蹄部和乳头皮肤),病变特异(水泡、糜烂);④恶性口蹄疫时可见虎斑心;⑤为进一步确诊可采用动物接种试骏、血清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等。 (六)口蹄疫与牛瘟区别:牛瘟传染猛烈,死亡率高;瘤柘膜可见糜烂但蹄部无病变;胃肠炎严重;真胃及小肠粘膜有溃疡。口蹄疫与牛恶性卡他热区别:恶性卡他热常散发;口腔及鼻粘膜有糜烂,但不形成水疱;常见角膜混浊。 (七)防治口蹄疫宜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平时要积极预防、加强检疫,常发地区要定期注射口蹄疫疫苗。常用的疫苗有口蹄疫弱毒疫苗、口蹄疫亚单位苗和基因工程苗,牛在注射疫苗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力可维持4--6个月。一旦发病,则应及时报告疫情,同时在疫区严格实施封锁、隔离、消毒、紧急接种及治疗等综合措施;在紧急情况下,尚可应用口蹄疫高免血清或康复动物血清进行被动免疫,按每千克体重o,5--1毫升皮下注射,免疫期约2周。疫区封锁必须在最后1头病畜痊愈、死亡或急宰后14天,经全面大消毒才能解除。患良性口蹄疫之牛,一般经一周左右多能自愈。为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可对症治疗:①口腔病变可用清水、食盐水或O.1%高锰酸钾液清洗,后涂以1%一2%明矾溶液或碘甘油,也可涂撒中药冰珊散(冰片15克,硼砂150克,芒硝150克,共研为细末)于口腔病变处;②蹄部病变可先用3%来苏水清洗,后涂擦龙胆紫溶液、碘甘油、青霉素软膏等,用绷带包扎;③乳房病变可用肥皂水或2%一3~3硼酸水清洗,后涂以青霉素软膏。患恶性口蹄疫之牛,除采用上述局部措施外,可用强心剂(如安钠咖)和滋补剂(如葡萄糖盐水)等。

你学兽医是为了给动物治病的,庸医只能害了动物又害人,坚决BS你这种行为。

建议:张国老回答这个问题,据说他对驴很有研究:)

摘要:我国兽医管理体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使我国在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农业部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对地方的督促检查力度,争取尽早把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落实到位。并提出 “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口号。此文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实践,来浅谈一下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问题!关键词:兽医、体制改革 正文一、前言:在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疫情防控工作上我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在这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我国的兽医工作者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另外随着全国猪肉价格大幅上涨,这也从一个方面要求我国的兽医工作者,更加要做好生猪疾病的防空工作, 降低生猪饲养风险!可见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是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步骤,是促进我国兽医工作全面发展、提高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我国的兽医管理体制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体制的改革也是任重而道远! 二、我国兽医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兽医工作没有统一机构管理,导致管理体制不顺。目前, 我国兽医管理工作分散到多个部门,不能实施统一管理, 职责不清。多头管理,职能重叠,造成管理效率低,资源浪费。如内外检分设、商业部门目前还管理部分屠宰企业屠宰检疫、部分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卫生监督仍由卫生部门管理, 防疫工作难以统一协调, 给防检疫工作也带来很多矛盾和困难, 降低了作效率 管理机构设置混乱,职责不清, 行政效能不能正常发挥。2、基层防疫工作不到位由于多年建设滞后, 我国基层兽医体系一直没有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基层兽医队伍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存在明显不足。首先,由于基层防疫机构工作条件艰苦, 待遇较差, 用人机制和竞争机制均不完善,无法引入学历较高的兽医技术人员, 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都不合理。其次,由于基层机构的基础设施较差,多年来大都是“一支针管鸡鸭全打”, 仪器设备还不如管辖区域内的规模化饲养企业的实验室。第三,在改革中由于只看到基层站存在的问题, 不对兽医工作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忽视了基层兽医管理机构在公益服务方面的特殊性, 而视同于一般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采取“一刀切”的做法, 简单对基层站所进行撤并了事, 致使大量兽医基础性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隐患严重。基层防疫组织和队伍不稳, 经费得不到保障,防疫工作的机制问题没有解决,使动物防疫的基础受到动摇。3、缺乏专业人才与技术(1)、技术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据统计在我国县乡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28%,36-45岁的占31%,46-60岁的占41%,年龄结构趋于老化。(2)、技术人员知识老化我国一些基层的兽医工作者,很多没有经过专业学校系统培训。而从畜牧专业学校毕业的人员,多数在县级和较大的乡镇工作,由于缺乏进修和技术更新,知识严重老化。目前,乡镇防疫技术力量薄弱,很难承担繁重的疫病防治工作任务,堵、防、检、控等综合措施的落实,缺乏应有的人员和技术支撑。4、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法律法规方面虽制定了《动物防疫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但没有形成完整的兽医工作法律体系: 缺少一个兽医工作的基本法,在兽医管理体制、执业兽医管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动物诊疗、畜产品卫生质量等方面也没有立法; 已有的法在很多方面还很不完善, 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相互间还有许多不协调的地方;《动物防疫法》仅适用于对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的管理,没有体现兽医管理部门对动物及其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卫生监督和对兽医工作的有效管理, 其实用地位尚待提升;《动物防疫法》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在职能界定上有的地方出现交叉,有的地方又出现脱节, 很不适应当前形势下动物防检疫工作的开展和动物疫病的控制等。 三、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机构不健全、基层动物防疫体系薄弱,缺乏专业人才,法律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动物疫病防治能力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加之目前国际上特别是我周边国家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局部蔓延,对我国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形成较大压力。因此,改革兽医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1、建立健全兽医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兽医行政管理机构。中央一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列入农业部的内设机构。省以下兽医行政管理机构由省级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养殖业发展情况和兽医工作需要确定,并按程序报批。上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下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负有指导职责;各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负有指导和监督职责。要加强兽医医政、药政管理,实施官方兽医制度。2、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根据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要将原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进行科学界定,并与公益性职能合理分离,使其走向市场。鼓励和引导乡镇畜牧兽医站分流人员创办经营性兽医服务实体。3、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和培养专业人才 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逐步实行执业兽医制度。各地要通过成立兽医行业协会等方式,实行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切实加强兽医工作能力建设。要重视和加强兽医教育,保证人力资源储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兽医科学研究,完善动物疫病控制手段,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科学防治水平。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兽医事务,跟踪研究国际动物卫生规则,及时调整和完善国内相关政策。4、完善兽医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 加快兽医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则,参照《国际动物卫生法典》和国际通行做法,建立完善动物卫生法律法规体系。抓紧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研究制定官方兽医管理、执业兽医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在兽医管理工作中的保障作用。促进兽医管理的有效,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以上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兽医管理体制的现状问题与改革建议做的简要阐述,许多观点也可能尚有不当和值得商榷之处。总之,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公共卫生安全水平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也希望相关工作者共同努力,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完善法规,逐步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兽医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我国动物卫生工作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我国动物卫生及其产品的安全水平。让我国的兽医从软硬件上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1,王道地 主编《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6-1 2,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5〕15号3, 任锦芳《猪价上扬,畜牧兽医部门怎么应对?》

动物防疫与检疫论文范文

建设现代化畜牧业强省必须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  [编者按] 四川省人民政府于2005年12月5日发出通知,对如何保持我省畜牧业稳定发展的势头,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新的要求。其主导思想就是,要把转变畜牧业的生产方式,作为全省各级政府和畜牧主管部门发展我省畜牧业的基本思路,并以此来制定畜牧工作的方针和措施。现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化畜牧业强省的意见》刊登于后供各地畜牧部门学习参考。  我省畜牧业已经连续28年持续稳步增长,多项经济技术指标名列全国前茅,生猪出栏和猪肉产量居于全国首位,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近年来,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物疫病防控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分散养殖和粗放经营越来越制约畜牧业健康发展,彻底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推进畜禽的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确保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畜禽产品,已成为新时期畜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和构建现代化畜牧经济强省的必然途径。为此,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以确保产品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为目的;以推进畜禽规模化饲养和标准化生产为突破口;以实现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发展为重点,以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来建设现代化畜牧业强省。  二、基本原则  1、把动物疫病防治控制与畜牧业投入品监控结合起来,建设无公害畜产品基地,提高畜产品质量,保证消费者安全。  2、把畜牧业生产发展与畜禽养殖环境建设结合起来,促进生态环境与生产条件的同步改善,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  3、把畜牧业科技创新与适用技术普及推广结合起来,着力构筑现代化畜牧业生产体系,建立种、养、加、销一体化的经济结构。  4、把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市场机制要求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养殖户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坚持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实现畜牧业“四改五化”,即通过改良畜禽品种、改善养殖环境、改变饲养管理、改革经营流通,建立一套功能完善、运行良好的畜牧业健康养殖体系,努力达到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产业化、畜禽产品安全化,构建现代化畜牧经济强省。  具体任务:“十一五”期间,无疫区建设充分发挥作用,重大动物疫病有效控制,畜禽养殖环境明显改善,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实现达标排放,畜产品全部实现安全化;推行畜禽的适度规模饲养和标准化生产,商品猪适度规模饲养出栏量占总出栏的比重达60%以上,建立一批畜禽标准化饲养基地;畜禽良种率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将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种畜禽生产基地;推进畜产品精深加工,规范畜禽定点屠宰,严格禁止私屠滥宰,严格对病死畜实行“四不一处理”,生猪的工厂化屠宰加工达60%以上;到2010年,畜牧业产值实现193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60%,农民人均畜产品现金收入每年增加50元以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技术培训,实现从业人员技能化  一是努力提高广大养殖户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开展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力争在2010年前把养殖户普遍培训一次,改变农村的卫生习俗和养殖习惯,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引导农民分工分业,走专业化饲养的路子,逐步实现从业人员专门化和技能化。  二是加快对畜牧兽医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到2010年,使30%以上的养殖户获得绿色证书,畜禽规模化养殖场配备具有大专学历水平的兽医和畜牧专业人员。乡镇兽医人员达到中专学历水平以上。  三是加强对畜禽屠宰加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重点对定点屠宰加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动物疫病知识培训和公共卫生知识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应逐步推行屠宰加工人员上岗许可制度。  (二)规范饲养技术,实现畜禽生产标准化  一是加快畜牧业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应用。严格按照优良畜禽品种标准和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从环境与设施、品种与繁殖、畜禽饲养投入品管理使用等方面实行规范化饲养和标准化生产。“十一五”期间,全省重点建设60个标准化商品猪生产基地(县)、60个标准化商品禽生产基地(县)、20个标准化肉羊生产基地(县)、10个标准化肉牛生产基地(县)、10个标准化奶源生产基地(县)。  二是加大畜牧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推广力度。加快培育优质、高效、抗逆性强,具有知识产权和地方特色的畜禽新品种(系)与配套系。抓紧新饲料开发,研制安全饲料加工配制技术。推广畜禽疫病快速诊断和监测技术,完善兽药残留检测标准的制定。以适度规模养殖场和生态养殖小区为载体,将成熟技术集成配套,组织实施畜牧业“科技入户”工程,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圈,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  三是努力提高畜禽良种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坚持引种、培育、推广相结合,做好良种的扩繁和推广工作。各地应积极研究和制定畜禽良种补贴等优惠政策,发挥畜禽育种科研单位的作用,扶持民营科研机构,继续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投入畜禽良种工程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畜禽种业集团,加快畜禽良种生产的产业化,力争把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种畜禽生产基地。  (三)加大监控力度,实现饲养管理科学化  一是强化对动物疫病监控。在充分发挥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作用的同时,重点抓好种畜禽场、大中型规模养殖场、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动物疫病监测和产品质量监控,建立产品安全的把关、溯源、设限和布控体系。强化适度规模场、生态养殖小区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建设动物防疫屏障体系,做好流通防疫监管。  二是加强畜产品及其投入品的监管。重点落实源头治理,市场监督等措施,继续加大畜牧投入品专项整治力度,对养殖、加工、流通实行全程监测。推行《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加强兽药质量监管和兽药残留监控。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除在养殖环节加大力度外,重点加强对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质量监控。  三是加强对畜禽养殖和生产过程的管理。生态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要建立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生产经营和防疫管理体系。推行统一规划、统一防疫、统一治污、统一服务、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要依托当地资源,积极构建 “果园养猪”、“山地养鸡”、“稻鸭共育”等畜禽生态循环模式,促进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水平的提高。  (四)拓展服务领域,实现体系建设配套化  一是建立多种领域、多种形式、多种功能的畜牧业服务体系。按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依托科研单位、技术推广部门、专业合作组织、加工营销龙头企业等组建畜牧业成果转化中心、创新服务中心、专家大院、专业协会、信息网络等,将良种推广、疫病防控、投入品管理等传统的服务项目与环境治理、投资管理、信息服务和市场拓展等现代服务项目有效地结合起来。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内容、充实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效能。形成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的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是建立规范的养殖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养殖业的规范化管理,提高畜产品质量,探索启动良好农业规范(GAP),良好管理规范(GMP),良好兽医规范(GVP)以及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CCP)等行之有效的受理体系认证。为我省的畜产品特别是猪肉制品的外销和出口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创新组织形式,实现经营流通产业化  一是培育壮大骨干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引导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整合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逐步形成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的产业集团和不同层次的龙头企业群体。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争取上市融资,增加龙头企业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二是大力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围绕我省农业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根据市场需求发展保鲜肉和方便肉制品。扩大加工规模,提高产品档次,打造知名品牌,增加外销出口,提高畜产品附加值和畜牧业综合效益。  三是促进流通领域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坚持统筹安排,合理规划,搞好农产品市场建设。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扶持现有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做强做大。  四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要的联结纽带,把农户、规模养殖场、生态养殖小区及畜产品加工企业有效地联结起来,处理好企业和农户之间、合作社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提升生态养殖小区、适度规模养殖场以及散养农户的技术水平和养殖效益,增强其规避疫病灾害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六)加大扶持力度,实现政策投入制度化  一是解决好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建设用地。凡是生态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用地,一律作为农业用地。不得占有基本农田,不占或少占耕地。各地要在贯彻落实国家土地政策,盘活存量土地资源的基础上,按照种养业协调发展的原则,把发展畜禽适度规模养殖以及建设畜禽养殖小区所需的土地列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支持农民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地和滩涂发展畜禽的适度规模养殖。  二是调整省级财政畜牧专项资金结构。规范引种补助标准,重点支持对畜禽场和生态养殖小区农户的引种补贴,加快良种推广进度。  三是支持养殖户、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的沼气建设。畜禽粪便是很好的有机肥,也是沼气能源的最好原料,在当前耕地肥力下降、能源紧缺的情况下,开展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尤其必要。财政资金和农村能源建设经费应重点支持养殖场户的沼气建设,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四是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各级财政要围绕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重点支持畜禽良种工程建设、生态养殖小区建设、适度规模养殖场的圈舍改造和粪污处理以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等。引导农民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建立畜禽生态养殖小区。  五是加大金融机构对养殖户的信贷支持。坚持和推广小额信贷,农村信用联社要支持规模饲养的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担保体系,龙头企业可根据国家规定成立担保公司为所带动的农户提供担保贷款,扩大基地规模,做大做强企业。  六是在全省推广生猪养殖保险。建立畜禽养殖保险体系,对于防范和降低养殖业风险特别是推进病死家禽“四不一处理”有很好的保障作用,应搞好试点,取得经验后在全省逐步推广。推行初期,可由各市、县政府制定鼓励、支持养殖户参加生猪养殖保险的办法,促进养殖保险顺利开展。

摘要:我国兽医管理体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使我国在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农业部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对地方的督促检查力度,争取尽早把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落实到位。并提出 “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口号。此文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实践,来浅谈一下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问题!关键词:兽医、体制改革 正文一、前言:在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疫情防控工作上我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在这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我国的兽医工作者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另外随着全国猪肉价格大幅上涨,这也从一个方面要求我国的兽医工作者,更加要做好生猪疾病的防空工作, 降低生猪饲养风险!可见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是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步骤,是促进我国兽医工作全面发展、提高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我国的兽医管理体制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体制的改革也是任重而道远! 二、我国兽医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兽医工作没有统一机构管理,导致管理体制不顺。目前, 我国兽医管理工作分散到多个部门,不能实施统一管理, 职责不清。多头管理,职能重叠,造成管理效率低,资源浪费。如内外检分设、商业部门目前还管理部分屠宰企业屠宰检疫、部分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卫生监督仍由卫生部门管理, 防疫工作难以统一协调, 给防检疫工作也带来很多矛盾和困难, 降低了作效率 管理机构设置混乱,职责不清, 行政效能不能正常发挥。2、基层防疫工作不到位由于多年建设滞后, 我国基层兽医体系一直没有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基层兽医队伍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存在明显不足。首先,由于基层防疫机构工作条件艰苦, 待遇较差, 用人机制和竞争机制均不完善,无法引入学历较高的兽医技术人员, 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都不合理。其次,由于基层机构的基础设施较差,多年来大都是“一支针管鸡鸭全打”, 仪器设备还不如管辖区域内的规模化饲养企业的实验室。第三,在改革中由于只看到基层站存在的问题, 不对兽医工作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忽视了基层兽医管理机构在公益服务方面的特殊性, 而视同于一般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采取“一刀切”的做法, 简单对基层站所进行撤并了事, 致使大量兽医基础性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隐患严重。基层防疫组织和队伍不稳, 经费得不到保障,防疫工作的机制问题没有解决,使动物防疫的基础受到动摇。3、缺乏专业人才与技术(1)、技术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据统计在我国县乡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28%,36-45岁的占31%,46-60岁的占41%,年龄结构趋于老化。(2)、技术人员知识老化我国一些基层的兽医工作者,很多没有经过专业学校系统培训。而从畜牧专业学校毕业的人员,多数在县级和较大的乡镇工作,由于缺乏进修和技术更新,知识严重老化。目前,乡镇防疫技术力量薄弱,很难承担繁重的疫病防治工作任务,堵、防、检、控等综合措施的落实,缺乏应有的人员和技术支撑。4、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法律法规方面虽制定了《动物防疫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但没有形成完整的兽医工作法律体系: 缺少一个兽医工作的基本法,在兽医管理体制、执业兽医管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动物诊疗、畜产品卫生质量等方面也没有立法; 已有的法在很多方面还很不完善, 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相互间还有许多不协调的地方;《动物防疫法》仅适用于对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的管理,没有体现兽医管理部门对动物及其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卫生监督和对兽医工作的有效管理, 其实用地位尚待提升;《动物防疫法》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在职能界定上有的地方出现交叉,有的地方又出现脱节, 很不适应当前形势下动物防检疫工作的开展和动物疫病的控制等。 三、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机构不健全、基层动物防疫体系薄弱,缺乏专业人才,法律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动物疫病防治能力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加之目前国际上特别是我周边国家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局部蔓延,对我国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形成较大压力。因此,改革兽医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1、建立健全兽医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兽医行政管理机构。中央一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列入农业部的内设机构。省以下兽医行政管理机构由省级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养殖业发展情况和兽医工作需要确定,并按程序报批。上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下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负有指导职责;各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负有指导和监督职责。要加强兽医医政、药政管理,实施官方兽医制度。2、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根据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要将原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进行科学界定,并与公益性职能合理分离,使其走向市场。鼓励和引导乡镇畜牧兽医站分流人员创办经营性兽医服务实体。3、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和培养专业人才 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逐步实行执业兽医制度。各地要通过成立兽医行业协会等方式,实行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切实加强兽医工作能力建设。要重视和加强兽医教育,保证人力资源储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兽医科学研究,完善动物疫病控制手段,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科学防治水平。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兽医事务,跟踪研究国际动物卫生规则,及时调整和完善国内相关政策。4、完善兽医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 加快兽医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则,参照《国际动物卫生法典》和国际通行做法,建立完善动物卫生法律法规体系。抓紧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研究制定官方兽医管理、执业兽医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在兽医管理工作中的保障作用。促进兽医管理的有效,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以上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兽医管理体制的现状问题与改革建议做的简要阐述,许多观点也可能尚有不当和值得商榷之处。总之,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公共卫生安全水平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也希望相关工作者共同努力,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完善法规,逐步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兽医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我国动物卫生工作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我国动物卫生及其产品的安全水平。让我国的兽医从软硬件上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1,王道地 主编《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6-1 2,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5〕15号3, 任锦芳《猪价上扬,畜牧兽医部门怎么应对?》

动物防疫论文题目

龟的影像学和血液学研究  摘要:龟鳖以颈和四肢的伸缩运动而产生呼吸,先呼气,后吸气,这种特殊的呼吸方式叫做“咽气式”呼吸,简称龟吸。应用现代先进的医疗诊断技术,我们对1只缅甸陆龟进行螺旋CT、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发现龟背甲下方左右各有1个大气囊,腹甲上面的软组织有胸主血管和腹主血管。影像学研究和解剖对比分析,我们发现龟肺发育不良是咽气式龟吸的基础,不健全的龟肺决定了龟的新陈代谢必然缓慢。对龟的血液成份进行定性定量测定,发现龟的红细胞大而有核,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缺如,这是龟血的奇异现象,我们获得的宝贵资料,对探索乌龟新陈代谢缓慢和长寿机理,提出了新的课题。  关键词:龟螺旋CT MRI 医学检验  应有螺旋CT、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的先进医疗诊断技术,我们对1只缅甸陆龟进行影像学检查,龟的呼吸系统做了影像学研究和解剖对比分析,并对龟的血液成份进行了测定,资料报道如下,供同道们参考分析。  1、科研目的:  了解龟体软组织结构,对龟的呼吸系统进行影像学研究和解剖对比分析,探索乌龟新陈代谢缓慢的机理。  2、实验材料:  缅甸陆龟又名象龟,俗名Elongated tortoise(拉丁学名Indotestudo elongata),属龟鳖目、曲颈龟亚目、陆龟科、缅甸陆龟属。实验象龟体重3000g,头项部淡黄色,有对称鳞片,吻印,上喙略勾曲,鼻孔粉红色,背腹甲被覆角质盾片完整无损。背甲隆起光滑平坦……  

这方面的以前写过的

猪场消毒管理方案猪场疫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扩散或场内病原微生物扩散所造成的,当猪场本身成为病菌理想场所时,疫病的发生也就在所难免。因此,如何防治病原微生物的侵入、繁殖、扩散是保护猪群健康的关键。生产中,良好的消毒灭源措施能有效控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传播,切断病原微生物的生存、传播之路。所以好的猪场必须制定严谨的消毒管理方案,为猪群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 1消毒药物的选择方案1药物选择注意事项:1依据猪场的常见疫病种类、流行情况和消毒对象、消毒设备、猪场条件等,选择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消毒药物。同时考虑药物生效快、稳定性好、渗透性强、毒性低、刺激性和腐蚀性小等特点及价格因素。2充分考虑本地区的猪群疫病流行情况和疫病可能的发展趋势,选择储备和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消毒药物。3创造条件,定期开展消毒药物的消毒效果监测,依据实际的消毒效果来选择较为理想的消毒药物。2猪场常用的消毒剂及消毒剂种类1碘制剂 主要有威力碘、百菌消-30、速效碘等。2强碱类 主要指2%或3%烧碱溶液、石灰粉或石粉乳。烧碱可用于空舍、场区、外环境的消毒。石灰粉既消毒又防潮,适用于产房、仔猪培育舍,也可撒在场区周围形成一条隔离带。3季铵盐类 如安力2000、百毒杀等。此类消毒药主要适用于新建猪场。4醛类 甲醛又称福尔马林,根据浓度不同可用于手术消毒、环境熏蒸消毒,也可做防腐剂。5过氧化物类 如过氧乙酸,分为A、B二瓶装,使用时先将A、B液混合24-48小时后使用,有效浓度为18%左右,喷雾消毒的浓度为0.2%-0.5%,现用现配。6氯制剂 如漂白粉、消毒威、99消毒王等,消毒威使用的浓度为400-500倍溶液喷雾消毒。7酚类 如菌毒灭,使用浓度为1∶100-1∶8弱酸类 如灭毒净,使用浓度为1∶500-1∶8002猪场消毒方案1常规消毒方案常规消毒重点是场区入口、生产区入口、进舍入口、猪群、场内环境、出猪台等部位及兽医器械的清洗消毒。进入猪场的所有人员,须经“踩,洗,照,换”四步消毒程序(踩火碱消毒垫,散射紫外线照射5分钟~10分钟,消毒药液洗手,更换场区工作服和胶靴),经过专用的消毒通道进入场区。2场区入口处的车辆消毒池长度应为大于进场车轮周长两倍,宽度与整个入口相同,池内药液高度为15公分~20公分,同时,配置低压消毒器械,对进场的生产车辆实施喷雾消毒。3进入场区的所有物品,必须根据物品特点选择使用多种消毒形式(如紫外灯照射30分钟~60分钟,消毒药液喷雾、浸泡或擦拭等)中的一种或组合进行综合消毒处理。2终末消毒方案猪场的终末消毒主要是在疫病平息后,或单栋猪舍、单元猪舍空舍后实施的消毒措施,是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保证猪群健康和防止疫病发生的重要措施。1清扫和器具整理 空舍或空栏后,及时清除舍内的垃圾,清洗墙面、顶棚、通风口、门口、水管等处的尘埃及料槽内的残料,并整理各种器具。如果是疫病平息后,则要将清除的粪便和污染物进行深埋、焚烧或其他无害化处理。2栏舍、设备和用具的清洗 首先对空舍内的所有表面进行低压喷洒并确保其充分湿润,必要时进行多次的连续喷洒以增加浸泡强度。喷洒范围包括墙面、料槽、地面或床面、猪栏、通风口及各种用具等,尤其是料槽,有效浸泡时间不低于30分钟。其次使用冲洗机高压彻底冲洗墙面、料槽、地面或床面、饮水器、猪栏、通风口、各种用具及粪沟等,直至上述区域做到尽可能的干净清洁为止。最后使用冲洗机自上而下喷洒墙面、料槽、猪栏、饮水器、通风口、各种用具及床面或地面等。3栏舍、设备和用具的消毒 视消毒对象不同可选用消毒威、菌毒灭、速灭5号、烧碱、过氧乙酸等消毒剂。空舍消毒可以用1:2000的速灭5号或3%-5%的过氧乙酸进行空气喷洒消毒,每平方米用500毫升配好的消毒剂药液,间隔2天1次,共进行2次。喷洒时特别要注意那些容易残留污物的地方,如角落、裂隙、接缝和易渗透的表面,喷洒时先猪舍顶棚,沿墙壁到地面。4恢复舍内的布置 在空舍干燥期间对舍内的设备、用具等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修,重点是料槽、饮水器等,堵塞舍内鼠洞,做好舍内药物灭鼠工作,充分做好入猪前的准备工作。5入猪前1天再次对空舍进行喷雾消毒。3带猪消毒方案1消毒前,先清洁卫生,尽可能消除影响消毒效果的不利因素,如粪尿和生产垃圾等。2消毒间隔时间,根据猪场具体情况而定,平时预防为主5-7天消毒一次,发生疫情时每天消毒一次。3猪舍内带猪消毒常用1%过氧乙酸溶液、5%强力消毒灵溶液或015%百毒杀溶液喷雾消毒。药液用量以舍内地面面积考虑,一般控制在3l/m2~5l/m2。4消毒药液必须现用现配,混合均匀,避免边加水边消毒等现象。3日常消毒管理方案1在场区入口和生产区入口设置合理分布的紫外线灯,最好保持24小时不间断亮灯,紫外线灯管一般要每45天更换1次。2使用消毒脚盆的,药液深度至少超过脚踝部位,踏脚盆前应保持胶靴的清洁。3重点防疫期内,可适当增加带猪消毒时的消毒次数和药液用量。当猪群出现死亡增高或存栏密度较大时,有必要适当提高带猪消毒时的药液用量和药液浓度。4对于无法空舍的妊娠舍和配种舍等,应至少每半年彻底清理一次舍内整体的环境卫生,包括屋顶灰尘、门窗等平时不易清扫的地方。5对同一对象的消毒,应定期轮换使用不同性质的消毒药物,但不能同时混用不同性质的消毒药物。6当空舍内安装有独立的加药饮水系统时,必须对此系统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4其他注意事项1按照消毒药物使用说明书的规定配制消毒溶液,掌握准确的配比,不随意加大或降低药物浓度。2不随意将两种不同类型的消毒剂混合使用或同时消毒同一物品。3严格按消毒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消毒效果。4定期更换消毒剂,不长时间使用一种消毒剂消毒一种对象。5现用现配,尽可能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完。6工作人员要注意做好自我保护,以免消毒药液刺激手、皮肤、黏膜和眼等。同时也要注意消毒药液对猪群的伤害及对金属等物品的腐蚀作用。

摘要:我国兽医管理体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使我国在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农业部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对地方的督促检查力度,争取尽早把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落实到位。并提出 “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口号。此文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实践,来浅谈一下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问题!关键词:兽医、体制改革 正文一、前言:在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疫情防控工作上我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在这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我国的兽医工作者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另外随着全国猪肉价格大幅上涨,这也从一个方面要求我国的兽医工作者,更加要做好生猪疾病的防空工作, 降低生猪饲养风险!可见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是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步骤,是促进我国兽医工作全面发展、提高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我国的兽医管理体制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体制的改革也是任重而道远! 二、我国兽医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兽医工作没有统一机构管理,导致管理体制不顺。目前, 我国兽医管理工作分散到多个部门,不能实施统一管理, 职责不清。多头管理,职能重叠,造成管理效率低,资源浪费。如内外检分设、商业部门目前还管理部分屠宰企业屠宰检疫、部分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卫生监督仍由卫生部门管理, 防疫工作难以统一协调, 给防检疫工作也带来很多矛盾和困难, 降低了作效率 管理机构设置混乱,职责不清, 行政效能不能正常发挥。2、基层防疫工作不到位由于多年建设滞后, 我国基层兽医体系一直没有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基层兽医队伍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存在明显不足。首先,由于基层防疫机构工作条件艰苦, 待遇较差, 用人机制和竞争机制均不完善,无法引入学历较高的兽医技术人员, 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都不合理。其次,由于基层机构的基础设施较差,多年来大都是“一支针管鸡鸭全打”, 仪器设备还不如管辖区域内的规模化饲养企业的实验室。第三,在改革中由于只看到基层站存在的问题, 不对兽医工作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忽视了基层兽医管理机构在公益服务方面的特殊性, 而视同于一般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采取“一刀切”的做法, 简单对基层站所进行撤并了事, 致使大量兽医基础性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隐患严重。基层防疫组织和队伍不稳, 经费得不到保障,防疫工作的机制问题没有解决,使动物防疫的基础受到动摇。3、缺乏专业人才与技术(1)、技术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据统计在我国县乡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28%,36-45岁的占31%,46-60岁的占41%,年龄结构趋于老化。(2)、技术人员知识老化我国一些基层的兽医工作者,很多没有经过专业学校系统培训。而从畜牧专业学校毕业的人员,多数在县级和较大的乡镇工作,由于缺乏进修和技术更新,知识严重老化。目前,乡镇防疫技术力量薄弱,很难承担繁重的疫病防治工作任务,堵、防、检、控等综合措施的落实,缺乏应有的人员和技术支撑。4、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法律法规方面虽制定了《动物防疫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但没有形成完整的兽医工作法律体系: 缺少一个兽医工作的基本法,在兽医管理体制、执业兽医管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动物诊疗、畜产品卫生质量等方面也没有立法; 已有的法在很多方面还很不完善, 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相互间还有许多不协调的地方;《动物防疫法》仅适用于对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的管理,没有体现兽医管理部门对动物及其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卫生监督和对兽医工作的有效管理, 其实用地位尚待提升;《动物防疫法》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在职能界定上有的地方出现交叉,有的地方又出现脱节, 很不适应当前形势下动物防检疫工作的开展和动物疫病的控制等。 三、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机构不健全、基层动物防疫体系薄弱,缺乏专业人才,法律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动物疫病防治能力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加之目前国际上特别是我周边国家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局部蔓延,对我国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形成较大压力。因此,改革兽医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1、建立健全兽医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兽医行政管理机构。中央一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列入农业部的内设机构。省以下兽医行政管理机构由省级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养殖业发展情况和兽医工作需要确定,并按程序报批。上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下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负有指导职责;各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负有指导和监督职责。要加强兽医医政、药政管理,实施官方兽医制度。2、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根据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要将原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进行科学界定,并与公益性职能合理分离,使其走向市场。鼓励和引导乡镇畜牧兽医站分流人员创办经营性兽医服务实体。3、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和培养专业人才 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逐步实行执业兽医制度。各地要通过成立兽医行业协会等方式,实行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切实加强兽医工作能力建设。要重视和加强兽医教育,保证人力资源储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兽医科学研究,完善动物疫病控制手段,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科学防治水平。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兽医事务,跟踪研究国际动物卫生规则,及时调整和完善国内相关政策。4、完善兽医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 加快兽医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则,参照《国际动物卫生法典》和国际通行做法,建立完善动物卫生法律法规体系。抓紧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研究制定官方兽医管理、执业兽医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在兽医管理工作中的保障作用。促进兽医管理的有效,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以上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兽医管理体制的现状问题与改革建议做的简要阐述,许多观点也可能尚有不当和值得商榷之处。总之,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公共卫生安全水平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也希望相关工作者共同努力,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完善法规,逐步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兽医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我国动物卫生工作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我国动物卫生及其产品的安全水平。让我国的兽医从软硬件上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1,王道地 主编《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6-1 2,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5〕15号3, 任锦芳《猪价上扬,畜牧兽医部门怎么应对?》

动物疫病防控论文

建设现代化畜牧业强省必须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  [编者按] 四川省人民政府于2005年12月5日发出通知,对如何保持我省畜牧业稳定发展的势头,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新的要求。其主导思想就是,要把转变畜牧业的生产方式,作为全省各级政府和畜牧主管部门发展我省畜牧业的基本思路,并以此来制定畜牧工作的方针和措施。现将《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化畜牧业强省的意见》刊登于后供各地畜牧部门学习参考。  我省畜牧业已经连续28年持续稳步增长,多项经济技术指标名列全国前茅,生猪出栏和猪肉产量居于全国首位,畜牧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近年来,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物疫病防控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分散养殖和粗放经营越来越制约畜牧业健康发展,彻底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推进畜禽的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确保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畜禽产品,已成为新时期畜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和构建现代化畜牧经济强省的必然途径。为此,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以确保产品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为目的;以推进畜禽规模化饲养和标准化生产为突破口;以实现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发展为重点,以提高畜牧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来建设现代化畜牧业强省。  二、基本原则  1、把动物疫病防治控制与畜牧业投入品监控结合起来,建设无公害畜产品基地,提高畜产品质量,保证消费者安全。  2、把畜牧业生产发展与畜禽养殖环境建设结合起来,促进生态环境与生产条件的同步改善,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  3、把畜牧业科技创新与适用技术普及推广结合起来,着力构筑现代化畜牧业生产体系,建立种、养、加、销一体化的经济结构。  4、把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市场机制要求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养殖户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坚持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实现畜牧业“四改五化”,即通过改良畜禽品种、改善养殖环境、改变饲养管理、改革经营流通,建立一套功能完善、运行良好的畜牧业健康养殖体系,努力达到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产业化、畜禽产品安全化,构建现代化畜牧经济强省。  具体任务:“十一五”期间,无疫区建设充分发挥作用,重大动物疫病有效控制,畜禽养殖环境明显改善,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污实现达标排放,畜产品全部实现安全化;推行畜禽的适度规模饲养和标准化生产,商品猪适度规模饲养出栏量占总出栏的比重达60%以上,建立一批畜禽标准化饲养基地;畜禽良种率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将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种畜禽生产基地;推进畜产品精深加工,规范畜禽定点屠宰,严格禁止私屠滥宰,严格对病死畜实行“四不一处理”,生猪的工厂化屠宰加工达60%以上;到2010年,畜牧业产值实现193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60%,农民人均畜产品现金收入每年增加50元以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技术培训,实现从业人员技能化  一是努力提高广大养殖户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开展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力争在2010年前把养殖户普遍培训一次,改变农村的卫生习俗和养殖习惯,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引导农民分工分业,走专业化饲养的路子,逐步实现从业人员专门化和技能化。  二是加快对畜牧兽医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到2010年,使30%以上的养殖户获得绿色证书,畜禽规模化养殖场配备具有大专学历水平的兽医和畜牧专业人员。乡镇兽医人员达到中专学历水平以上。  三是加强对畜禽屠宰加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重点对定点屠宰加工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动物疫病知识培训和公共卫生知识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应逐步推行屠宰加工人员上岗许可制度。  (二)规范饲养技术,实现畜禽生产标准化  一是加快畜牧业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应用。严格按照优良畜禽品种标准和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从环境与设施、品种与繁殖、畜禽饲养投入品管理使用等方面实行规范化饲养和标准化生产。“十一五”期间,全省重点建设60个标准化商品猪生产基地(县)、60个标准化商品禽生产基地(县)、20个标准化肉羊生产基地(县)、10个标准化肉牛生产基地(县)、10个标准化奶源生产基地(县)。  二是加大畜牧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推广力度。加快培育优质、高效、抗逆性强,具有知识产权和地方特色的畜禽新品种(系)与配套系。抓紧新饲料开发,研制安全饲料加工配制技术。推广畜禽疫病快速诊断和监测技术,完善兽药残留检测标准的制定。以适度规模养殖场和生态养殖小区为载体,将成熟技术集成配套,组织实施畜牧业“科技入户”工程,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圈,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机制。  三是努力提高畜禽良种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坚持引种、培育、推广相结合,做好良种的扩繁和推广工作。各地应积极研究和制定畜禽良种补贴等优惠政策,发挥畜禽育种科研单位的作用,扶持民营科研机构,继续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投入畜禽良种工程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畜禽种业集团,加快畜禽良种生产的产业化,力争把我省建成全国最大的种畜禽生产基地。  (三)加大监控力度,实现饲养管理科学化  一是强化对动物疫病监控。在充分发挥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作用的同时,重点抓好种畜禽场、大中型规模养殖场、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动物疫病监测和产品质量监控,建立产品安全的把关、溯源、设限和布控体系。强化适度规模场、生态养殖小区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建设动物防疫屏障体系,做好流通防疫监管。  二是加强畜产品及其投入品的监管。重点落实源头治理,市场监督等措施,继续加大畜牧投入品专项整治力度,对养殖、加工、流通实行全程监测。推行《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兽药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加强兽药质量监管和兽药残留监控。建立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除在养殖环节加大力度外,重点加强对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质量监控。  三是加强对畜禽养殖和生产过程的管理。生态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要建立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生产经营和防疫管理体系。推行统一规划、统一防疫、统一治污、统一服务、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要依托当地资源,积极构建 “果园养猪”、“山地养鸡”、“稻鸭共育”等畜禽生态循环模式,促进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水平的提高。  (四)拓展服务领域,实现体系建设配套化  一是建立多种领域、多种形式、多种功能的畜牧业服务体系。按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依托科研单位、技术推广部门、专业合作组织、加工营销龙头企业等组建畜牧业成果转化中心、创新服务中心、专家大院、专业协会、信息网络等,将良种推广、疫病防控、投入品管理等传统的服务项目与环境治理、投资管理、信息服务和市场拓展等现代服务项目有效地结合起来。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内容、充实服务形式、提高服务效能。形成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内容多样化的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是建立规范的养殖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养殖业的规范化管理,提高畜产品质量,探索启动良好农业规范(GAP),良好管理规范(GMP),良好兽医规范(GVP)以及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HACCP)等行之有效的受理体系认证。为我省的畜产品特别是猪肉制品的外销和出口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创新组织形式,实现经营流通产业化  一是培育壮大骨干龙头企业。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引导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龙头企业整合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逐步形成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的产业集团和不同层次的龙头企业群体。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争取上市融资,增加龙头企业的辐射力和带动力。  二是大力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业。围绕我省农业主导产业和重点产品,大力发展精深加工业。根据市场需求发展保鲜肉和方便肉制品。扩大加工规模,提高产品档次,打造知名品牌,增加外销出口,提高畜产品附加值和畜牧业综合效益。  三是促进流通领域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坚持统筹安排,合理规划,搞好农产品市场建设。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的原则,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扶持现有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做强做大。  四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主要的联结纽带,把农户、规模养殖场、生态养殖小区及畜产品加工企业有效地联结起来,处理好企业和农户之间、合作社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提升生态养殖小区、适度规模养殖场以及散养农户的技术水平和养殖效益,增强其规避疫病灾害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六)加大扶持力度,实现政策投入制度化  一是解决好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建设用地。凡是生态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用地,一律作为农业用地。不得占有基本农田,不占或少占耕地。各地要在贯彻落实国家土地政策,盘活存量土地资源的基础上,按照种养业协调发展的原则,把发展畜禽适度规模养殖以及建设畜禽养殖小区所需的土地列入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支持农民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荒地和滩涂发展畜禽的适度规模养殖。  二是调整省级财政畜牧专项资金结构。规范引种补助标准,重点支持对畜禽场和生态养殖小区农户的引种补贴,加快良种推广进度。  三是支持养殖户、养殖小区和适度规模养殖场的沼气建设。畜禽粪便是很好的有机肥,也是沼气能源的最好原料,在当前耕地肥力下降、能源紧缺的情况下,开展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尤其必要。财政资金和农村能源建设经费应重点支持养殖场户的沼气建设,发展农村循环经济。  四是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各级财政要围绕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重点支持畜禽良种工程建设、生态养殖小区建设、适度规模养殖场的圈舍改造和粪污处理以及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等。引导农民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建立畜禽生态养殖小区。  五是加大金融机构对养殖户的信贷支持。坚持和推广小额信贷,农村信用联社要支持规模饲养的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担保体系,龙头企业可根据国家规定成立担保公司为所带动的农户提供担保贷款,扩大基地规模,做大做强企业。  六是在全省推广生猪养殖保险。建立畜禽养殖保险体系,对于防范和降低养殖业风险特别是推进病死家禽“四不一处理”有很好的保障作用,应搞好试点,取得经验后在全省逐步推广。推行初期,可由各市、县政府制定鼓励、支持养殖户参加生猪养殖保险的办法,促进养殖保险顺利开展。

1、 [动物医学]猪场免疫程序的建立和正确使用疫苗 摘要:猪群的健康是经营猪场成败的重要关键。近几年来,养猪业不断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同时,由于畜禽及其产品的频繁流通和交易,猪的疫病比较严重。据估计规模化猪场因病死亡率平均在5%~20%不等。尽管养猪 2、 [动物医学]猪瘟的诊断与防治方法的探讨 摘要:猪瘟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不典型或不明显型猪瘟。CSF由强毒引起: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不典型猪瘟由弱毒引起、表现不明显 猪瘟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发展。近两年来,猪瘟病的发生在我市养猪业中有流行 3、 [动物医学]猪圆环病毒2型ORF2结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中文摘要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是引起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等相关疾病的重要病原。PCV2的ORF2基因编码该病毒结构蛋白,是区分PCV1和PC 4、 [动物医学]动物剥制标本的创新应用 中 文 摘 要生物标本制作是一项具有多学科知识的专门技术,始于英国,至今已有300年的历史。我国的动物标本制作技术是在欧洲标本制作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早期形成了具有自己风格的两大派系,即南唐北 口蹄疫简介 口蹄疫是一种以病毒为载体的疾病,主要受感对象为猪、牛等大型偶蹄兽类,老鼠和家兔也是高发种群,潜伏期有几天至半个月不等,接触、空气、食物等均可导致疾病传播,如遇大风或兽群的大批运输则传染更快。口蹄疫发病后一般不致死,但会导致病兽口、蹄部出现大量水泡、高烧不退,使实际产量锐减。另外,个别口蹄疫病毒的变种亦可传染给人。因此,每次爆发后只能屠宰和集体焚毁以绝后患。由于口蹄疫传播迅速,难于防治,补救措施少,被称为“头号杀手”。 口蹄疫可人畜共患。人因接触口蹄疫病畜及其污染的毛皮,或误饮病畜的奶,或误食病畜的肉品等途径感染。人一旦受到口蹄疫病毒传染,经2——18天潜伏期突然发病,表现为发烧、口腔干热、唇、齿、舌边颊部、咽部潮红、出现水泡(皮肤水泡见于手指尖、手掌、脚趾),同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或腹泻,患者数天痊愈,有时可并发心肌炎,患者对人基本无传染性,但可把病毒传染给牲畜动物,再度引起畜间口蹄疫流行。 1 口蹄疫临床症状 1.1 本病以牛最易感 最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缓慢或停止,不喜饮水,闭口呆立,开口时,大量流涎。病畜口腔黏膜、齿龈、唇部、舌部及趾间等发生水泡或糜烂。起初水泡只有豌豆大,继而融合增大或连成片状,1——2天破溃后,形成红色烂斑。很多病例出现条状,高低不平的水泡。用手抓取舌时,常能见大片地脱落,偶见有鼻镜、角茎、乳房上发生水泡。在发生口腔水泡后或同时在蹄冠、蹄踵和趾间发生水泡或烂斑,若破溃后被细菌污染,时发跛行严重,幼牛常并发严重的胃肠炎。 2 羊的感染率低 病羊口腔黏膜上可见到水泡、烂斑和弥漫性炎症变化。山羊比绵羊明显,但主要症状在蹄部,哺乳羔羊对口蹄疫特别敏感,常呈现出血性胃肠炎和心肌炎症状,发病急、死亡快。 2 防治 2.1 预防 病畜疑似口蹄疫时,应立即报告兽医机关,病畜就地封锁。所用器具及污染地面用2%苛性钠消毒,确认后,立即进行严格封锁、隔离、消毒及防治一系列工作,发病畜群扑杀后要无害化处理,工作人员外出要严格全面消毒,病畜吃剩的草料或饮水,要烧毁或深埋。畜舍及附近用2%苛性钠、1%——2%福尔马林喷洒、消毒,以免散毒。对疫区周围牛羊接种,选用与当地流行的毒型相同的疫苗、疫种。 2.2 治疗 口腔有溃疡时,用碘甘油合剂每天涂3——4次,用大蒜或10%食盐水也可。蹄部病变,可用消毒液洗净,涂甲紫溶液或碘甘油。并用绷带包裹,不可接触湿地。 对病畜要加强饲养管理及护理工作。每天要用盐水、硼酸溶液等洗涤口腔及蹄部,要喂以软草、软料或麸皮粥等。 晨报讯 据英国广播公司23日报道,有迹象表明,英国口蹄疫疫情有可能已经传染给人类。英国卫生部已开始对此进行调查。 报道说,口蹄疫疫情严重的坎布里亚郡一名屠宰工人可能已经传染上口蹄疫�这名屠宰工人曾多次接触受口蹄疫感染的牲畜。英国卫生部一位发言人透露,该屠宰工人患有牲畜口蹄疫的“所有症状”,包括手脚及口腔内起水泡等。如果病情得到确认的话,他将是英国历史上第二个患口蹄疫的人。但英国科学家指出,牲畜将口蹄疫传染给人类的可能性非常小。即使有人染上口蹄疫,病情也很轻,目前还没有口蹄疫疫情在人类中传播的记录。 英国1966年爆发口蹄疫疫情时,曾有一人感染了口蹄疫,但对他的健康没有带来任何影响 为你锝母猪默哀3秒^-^

建议:张国老回答这个问题,据说他对驴很有研究:)

去网站找。

  • 索引序列
  • 动物防疫论文
  • 动物防疫与检疫论文
  • 动物防疫与检疫论文范文
  • 动物防疫论文题目
  • 动物疫病防控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