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经济学人期刊官网

经济学人期刊官网

发布时间:

经济学人期刊官网

The Economist 《经济学人》是一份由伦敦经济学人报纸有限公司出版的杂志,于1843年9月由詹姆士·威尔逊创办。这是一家对国际经济和政治事物提供分析的重要杂志。 The Browser指的是 CNN M吧,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浏览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浏览器Aldaily 世界文化、艺术、出版界动态及丰富的评论与知识。强大链接。 Freud 弗洛伊德(Sigmund,1856-1939,奥地利神经学家、精神病医学家、精神分析的创始人)Chaucer 杰弗里·乔叟(Geoffrey Chaucer,1342年—1400年),英国中世纪著名作家Hegel 黑格尔(1770-1831,德国哲学家)John Locke 约翰·洛克,著名的英国哲学家,是全面系统地阐述宪政民主基本思想的第一位作家。希望采纳!!

经济学人网站国内不可以上的。常说的经济学人周报现在在大陆官方渠道是看不了的,不过他们好像有个什么经济学人商论可以订阅。如果要看最新原版的经济学人,推荐一格小站p免费有分享。首先,如果你正在备考雅思、托福或者GRE,《经济学人》这本杂志简直就是你的写作和词汇素材库。《经济学人》会对时下最热门的话题进行解读,词汇新颖、表达丰富,可以积累到超级多的写作素材。

我现在一直是在官网上订的电子版,内容官网所有文章的权限以及包括iOS、Android、BB、WP等系统上App的权限,甚至还有The economist 新推出的新闻应用espresso也能享受到。杂志每周五凌晨推送,价格算下来一期不到十块,还是很便宜。但是现在觉得看手机好累,还是想回归纸质版了。看了一下官网纸质版的订阅,学生订阅半年应该是798,也不是很贵。还有就是淘宝/天猫上也有杂志订阅的,找到过一家半年包邮价(每期递送)也是800。但是咨询过实效性可能不是太好,要出刊后两周左右才能寄出。

人口与经济期刊官网

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人口学刊、人口与经济,排名分先后~

(一)人口增长的各种因素是经济发展的初始禀赋 经典经济学认为,影响经济发展的直接因素是劳动过程三要素: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力,其他一切因素均需通过此三者对经济发展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影响。显而易见,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力这三个经济发展直接因素及其相互结合状况的差异,势必导致地区间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地区间初始禀赋的不同,也会对地区经济的增长带来不同的影响。这些初始禀赋主要包括:当地原有物质基础、自然资源、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流动性。 (二)人口增长通过媒介因素对经济发展带来交叉影响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初始禀赋和直接因素之间,还有很多复杂的因素,如政府政策、社会保障、计划生育、传统文化等等,本文将其定义为媒介因素,正是这些媒介因素的存在,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起来。人口作为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初始禀赋因素之一,不但会与其它初始禀赋结合在一起对经济的发展带来影响,有的时候还会独立的通过若干媒介因素对经济的增长产生影响。因此本文着重从人口增长-初始禀赋-媒介因素-直接因素-经济发展,这一作用链来加以研究,找出其中所蕴涵的规律。 本文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对人口增长-初始禀赋-媒介因素-直接因素-经济发展,这一作用链进行研究。之所以选取系统分析方法及层次分析法,主要是在分析人口与经济的关系的时候,不能将其中的某个因素孤立讨论评价,必须同时考虑与其相关的各种因素,而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就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的层次聚焦组合,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人的判断以确定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总排序。 层次分析法在人口对经济发展影响作用中的理论探讨 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萨泰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应用AHP问题的思路是,首先,把要分析的问题分层系列化,即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隶属关系将其分层聚类组合,形成一个有序的层次结构模型;然后,对模型中每一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依据人们对客观现实的判断给予表示,再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次序;最后,通过综合计算各层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得到最低层(方案层)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相对重要性次序的组合权值,以此作为评价和选择方案的依据。 (一)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的标准与建立 本模型评价指标体系,由目标层、准则层和因素层组成。 目标层(A):人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准则层(C):人口数量(C1)人口素质(C2)人口结构(C3)流动人口(C4) 因素层(P):传统文化(P1),中国历来就有养儿防老、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传统习俗,这种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对于我们的人口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城市化(P2),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快速城市化的过程,经济发达的上海地区,城市化水平更是达到了90%以上;基础设施(P3),中国每年花重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去,这也造就了中国如今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铁路网,还有社会公用设施的便捷;计划生育(P4),中国已经实行了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这对于初期控制人口绝对数量的增长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其对于人口多方面的影响,一直为学术界所激烈讨论;产业结构(P5),中国处于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的阶段,在这转变过程中,附加值低的产业会逐渐被高附加值产业所替代,同时大量机器工具会逐渐代替人工劳力;社会保障(P6),之所以中国的传统观念里面会有“养儿防老”这一文化内涵,主要是因为中国还没有建立起来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社会保障也有很大的差别;地理位置(P7),中国现在建立起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铁路运输也贯穿东西南北,东部靠海,便捷了城市之间人口的流动;科学技术(P8),中国高校持续的扩招,给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毕业生,同时政府对于科学技术的重视,也使得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保持足够的竞争力;政府政策(P9),中国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中转变,中国政府也在由过去的万能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法律规章的制定、行政引导等方面对人口经济的发展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判断矩阵的构造与分层次的两两比较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后,接下来根据统计年鉴和对于不同人口因素的理解,对准则层因素进行判断和比较。萨迪教授运用模糊数学理论,集人类判别事物好坏、优劣、轻重、缓急的经验方法,提出一种1-9比例标度,判断模型如下: 准则层的判断矩阵的构造: 准则层人口数量(C1)人口素质(C2)人口结构(C3)流动人口(C4) 将定性判断定量化,由此构造出若干个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将上述结果写入矩阵,求出各个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并检验各个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第一层次判断矩阵的结果见表1。 第二层次的判断矩阵评价结果与第一层次类似,在C1-P、C2-P、C3-P、C4-P四个层次中,构造出若干个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求出各个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判断矩阵C1-P中各个因素间的相对重要性及一致性检验结果:λmax=0884148,CI=0294716,RI=9,CR=0327462<10;判断矩阵C2-P中各个因素间的相对重要性及一致性检验结果:λmax =0773981,CI=0257994,RI=9,CR=028666<10;判断矩阵C3-P中各个因素间的相对重要性及一致性检验结果:λmax=29820417,CI=05964083,RI=24,CR=04809745<10;判断矩阵C4-P中各个因素间的相对重要性及一致性检验结果:λmax =126,CI=0315,RI=12,CR=028125<10。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所构造各判断矩阵的CR值均小于1,所以各层次单排序的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三)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的总排序结果 用C层的排序数值对P层因素的单排序权值进行加权,得到P层因素相对于A层的总排序数值的结果见表2。 人口增长各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给经济总体发展带来强烈的拉动作用 经济发展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城市化,其贡献率达到9%,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发展与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的,城市发展是经济增长的产物,而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它又会反过来影响经济增长,对经济的总体发展产生强烈的拉动作用,一方面,城市化带来的聚集经济加速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等要素的积累,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城市化使得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转移,优化第一产业,促进非农产业的发展,同时城市本身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排在第二位的是政府政策,其贡献率达到7%,这主要是中国正在由以前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政府职能也由大而全统筹安排的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但计划经济所形成的制度惯性使“人治”现象仍很普遍,这就造成政府财政投资着力发展哪个地方,哪个地方的经济就会迅速好转;政府对于哪个产业有所倾斜,哪个产业就会得到特别保护;政府对于哪个地区想放开搞版权所有-2009年 《商业经济研究》杂志社 京ICP备05050334号电话:010-88258009 传真:010-88258676 E-mail: syjjyj# (发送邮件时请将#改为@)

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影响因子:复合影响因子:313 综合影响因子:63

经济学人杂志官网

可以去豆瓣,京东,淘宝购买。《经济学人》是由英国经济学人集团出版的杂志,创办于1843年9月,创办人詹姆士·威尔逊。 杂志的大多数文章写得机智、幽默、有力度、严肃又不失诙谐,并且注重于如何在最小的篇幅内告诉读者最多的信息,是全球阅读量最大的时政杂志之一。《经济学人》杂志是一份国际性新闻和商业周刊,提供对全球政治、商业、金融、科学及技术的清晰报道、评论和分析。《经济学人》不同于其它出版物,它的文章都是匿名发表。对《经济学人》来说,集体的声音和特性远比单个记者的个人身份更加重要。每周,《经济学人》都会被全球200多个国家超过400万的读者阅读,《经济学人》被认可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商业期刊之一。特点《经济学人》的定位并非传统新闻媒体,而是专注于当下形势分析和未来趋势洞察,媒体业有这样的说法:如果你想知道世界正在发生什么,请读《纽约时报》;如果你想知道世界出了什么毛病,请读《卫报》;如果你想知道世界马上要发生什么,请读《经济学人》。

经济学人网站国内不可以上的。常说的经济学人周报现在在大陆官方渠道是看不了的,不过他们好像有个什么经济学人商论可以订阅。如果要看最新原版的经济学人,推荐一格小站p免费有分享。首先,如果你正在备考雅思、托福或者GRE,《经济学人》这本杂志简直就是你的写作和词汇素材库。《经济学人》会对时下最热门的话题进行解读,词汇新颖、表达丰富,可以积累到超级多的写作素材。

人口与经济期刊官网投稿

根据首都高校期刊研究会《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课题组最近披露的初步研究结果,我国人口学核心期刊(中文)有17份,《人口研究》《人口与经济》《人口学刊》《西北人口》《南方人口》《中国人口科学》《中国少数民族人口》《人口动态》《人口战线》《福建人口》《人口情报与研究》《山东人口》《人口与优生》《人口杂志》《民族研究》《安徽人口》《当代人口》(数据有些陈旧,希望能帮到你)。

浅论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一.前言人口、资源和环境这三方面,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但就中国的国情而言,人口问题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中国人口数量众多、增长量大,给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可以说,中国的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问题的解决,包括人口数量问题、人口素质问题和人口结构问题。二.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总是和两个根本性的问题纠缠在一起:一个是环境问题,另一个就是人口问题。从环境问题本身来看,它的产生似乎同人口增长没有什么直接的和必然的联系。但是,自从8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和经济几乎以同样的速度增长,加上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给我们这个地球增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这同样是摆在人类眼前的事实。发达国家作为世界环境污染的主要出口商,他们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产、生活垃圾和废物的处理不当造成的,人口增长在其中的影响微乎其微。与发达国家截然相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则是以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在增加,这使本来已经相当脆弱的生存环境受到更加严重的破坏。在这些国家中,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好似一对苦难的孪生兄弟,而这两者的关系实际上又相当复杂。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模式。实现这一目标模式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但是,为了确保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致遭受根本性的破坏,人类的选择又显得十分有限。促进经济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涵,同时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但有必要明确一点,为了实现经济的增长,人类目前所采取的某些方式是不可取的,是有背于人类和地球的长远发展目标的。意识到这一点的意义在于,人类已经开始努力改进以往的不利做法,并力图去寻求新的发展途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克服种种阻力,人口问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为此,发展中国家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妥善地处理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这使今后的种种努力显得更为艰巨,也更具有深远的意义。三.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一)人口与土地与粮食中国在不到全球7%的耕地上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同时它也说明了中国人口对土地和粮食的压力。中国陆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被农林牧副渔业和城乡建设利用的土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其他三分之一则是沙漠、戈壁、冰川、石山或荒漠,利用难度很高,成本极大。1952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6.2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为2.8亩。当时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5.5亩。虽然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一倍,却是中国50多年的最高水平。1997年,中国的耕地面积约为14.3亿亩,人均只有1.15亩,比1952年下降了一倍多。1952-1997年间,耕地面积减少了近2亿亩,人口却增长了6亿5千万,人多地少的矛盾大大加剧。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还将进一步下降。预计15年后,人均耕地面积将下降到1亩以下。由于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加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目前,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1.5亿,到本世纪末,很可能突破2亿。人口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不仅表现在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而且表现在对土地环境的污染破坏和人均粮食产量的徘徊不前。由于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压力,迫使农民高强度地使用耕地,使耕地的污染和退化严重。目前,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法是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使土地的结构遭到破坏、肥力下降、板结贫脊。耕地资源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中国的粮食生产在过去的50多年里有惊人的提高。1949年,中国粮食产量为2264亿斤,人均产量416斤;1997年总产量增长到9883亿斤,人均产量约为800斤。在这期间,粮食总产量增长了3倍,但是由于同期人口总数从5.4亿增长到12.36亿,使人均产量增长不到1倍。目前,农业生产是困扰中国政府的一大问题。政府年年强调粮食播种面积,但我们仍然感到粮食供给处于紧张状态。中国的粮食亩产现已接近世界最高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潜力已远不如过去,因此,为支持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就必须降低人口的增长速度。(二)人口与森林和草原尽管中国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资源,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目前,中国的生态环境仍比较脆弱,森林资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中国的人口增长对木材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一方面是对木材制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对薪柴的需求。这种需求驱使人们对森林的大量坎伐。据统计,在全国140个森林局中,已有61个局处于过度采伐状态,25个局的森林资源已经基本枯竭(曲格平,李金昌,1991年)。目前,中国的用材、薪柴、纸浆和其他林业经济产品的供应都很紧张。与此同时崐,由于人口增长对粮食和耕地的需求,加剧了开荒毁林的过程。随着牧区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草原出现了超载放牧和过度开垦的现象,其后果是草原的沙漠化。中国的沙漠专家警告:如果不采取措施,到本世纪末,将有8万平方公里土地沙漠化。由于森林和草原的破坏,使水土流失严重。中国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量多达50多亿吨,涉及11个省区,主要在黄土高原和南方的丘陵地区。黄河每立方米水含沙量在37公斤以上,为世界第一。长江每立方米水含沙量也达到了1公斤以上,为世界第四。长江上游多为红色土壤,土层最薄的地区只有4厘米,土层下则是坚硬的岩石。森林的开采、草原的沙化和水土的流失与人口增长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控制人口增长,减少牧业和林业人口,实现人口的产业结构转变,是缓解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危机的一项根本性的措施。(三)人口与矿产和能源中国是世界上能源储藏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各种矿产资源种类比较齐全。有不少矿产资源储量在世界上居前列。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并不高。由于人口迅速增长,高耗能工业广泛建立及能源价格长期偏低,使中国的能源供给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各种预测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激化,能源利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将进一步加剧。近年来,中国农民滥采矿藏的问题十分严重,这无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对自然环境的直接冲击。为保证矿产能源的长期和有效供给,提高开采效率和减少开采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之一。(四)人口与水资源中国陆地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虽然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利用难度较大。原因在于:一是时间分布不均匀,水资源东南多、西北少;二是时间分配不尽人意,大部分降水量集中在夏季,而且年际变化大。人口的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人口的增长使水资源短缺现象更为突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加了一倍多,相当于人均水资源减少了一倍多;与此同时,生活、生产用水量急速增长,逐步出现了大片的缺水现象。以北京市为例,1962年前,北京市的水资源是供过于求,此后,随着人口的增加,生产的发展,使用水量急剧上升,1970年基本上处于供需平衡状态,此后,水资源危机开始出现,目前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北京市生产和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2、人口的增长间接地使水资源总量下降。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增长对耕地的需求导致“围湖造田”,破坏了地表水;二是人口增长导致对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减少了地下水的总储量。由于超采地下水,一些城市发生了地面下沉,一些沿海城市还出现了海水侵入,影响了地下水的质量。3、人口经济活动导致了水体的严重污染。目前,中国每年的废水排放量约为350-400亿吨,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业废水平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或间接地排入水体。地下水的情况也与此类似,大部分城市地下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北方城市地下水的硬度逐年上升。四.总结就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各方面而言,中国已经制定了各自的发展战略,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总体上的协调。但是,要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共进,必须改变就人口论人口、就资源论资源、就环境论环境、就经济论经济的单一倾向。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考虑到人口增长的长期需要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必须有利于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同时,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的本身也应该以保护和促进长期发展为主要目标。这就要求中国政府建立起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多因素综合治理的总体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人口和计划生育是关键问题

人口与经济期刊官网查询

登陆当地的统计网站

中文学术期刊等级分类目录(试行)  一、A级学术期刊  A1级:(3)  《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科学》  A2级:(11)  《法学研究》、《管理世界》、《社会学研究》、《现代外语》、《数学学报》、《计算机学报》、《哲学研究》、《历史研究》、《经济学动态》、《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求是》  二、B级学术期刊  B1级:(43)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改革》、《经济学家》、《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农村经济》、《财贸经济》、《宏观经济研究》、《生态经济》、《消费经济》、《世界经济》、《财政研究》、《会计研究》、《金融研究》、《管理科学学报》、《中国管理科学》、《统计研究》、《税务研究》、《投资研究》、《审计研究》、《保险研究》ⅰ度丝谘芯俊贰ⅰ吨泄驳呈费芯俊贰ⅰ墩治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高校理论战线》、《高等教育研究》、《文学评论》、《科研管\\理》、《应用数学学报》、《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法学》、《中国体育科技》、《中国图书馆学报》、《学术月刊》、《系统工程理论方法与应用》、《中国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电子学报》、《计算机科学》、《中国软科学》、《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经济日报》(理论版)  B2级:  经济学:(10) 《财经科学》、《经济科学》、《经济评论》、《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南开经济研究》、《中国经济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经济地理》、《当代经济科学》、《当代经济研究》  管理学:(10) 《南开管理评论》、《管理工程学报》、《战略与管理》、《中国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管理现代化》、《宏观经济管理》、《外国经济与管理》、《管理科学》、《市场营销导刊》  金融学:(8)《国际金融研究》、《金融理论与实践》、《中国金融》、《银行与企业》、《农村金融研究》、《金融论坛》、《国际金融》、《金融与经济》  保险学:(6)《中国保险》、《保险理论与实践》、《保险职业学院学报》、《社会保障研究》、《上海保险》、《中国社会保障》  世界经济学与贸易经济学:(8) 《世界经济与政治》、《国际经济评论》、《世界经济文汇》、《国际经贸探索》、《国际贸易问题》、《中国流通经济》、《国际贸易》、《商业时代》(理论版)  农业经济学:(7)《农业经济问题》、《中国农村观察》、《乡镇企业研究》、《农村经营管理》、《农村经济》、《农业技术经济》、《农业现代化研究》  财政税收学与投资学:(6)《国有资产管理》、《中国资产评估》、《中国财政》、《中国税务》、《涉外税务》、《税务与经济》  会计学:(8)《财务与会计》、《中国注册会计师》、《中国审计》、《财会月刊》、《财会通讯》、《会计之友》、《中国会计评论》、《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  统计学:(6)《数理统计与管理》、《中国统计》、《预测》、《统计与决策》、《统计与预测》、《统计与信息论坛》  法学与人口学:(8)《中外法学》、《现代法学》、《法学评论》、《比较法研究》、《法学家》、《中国人口科学》、《人口与经济》、《人口学刊》  政治学:(8)《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导刊》、《现代国际关系研究》、《国际问题研究》、《教学与研究》、《党建研究》  哲学:(7)《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现代哲学》、《道德与文明》、《自然辩证法研究》、《科学技术与辩证法》、《自然辩证法通讯》  语言学:(8)《当代语言学》、《中国翻译》、《中国比较文学》、《外国语》、《语言研究》、《外语界》、《新闻与传播研究》、《新闻大学》  经济信息与系统工程:(7)《经济与信息》、《管理信息系统》、《中文信息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系统工程学报》、《控制与决策》  计算机科学:(5)《软件学报》、《计算机应用》、《中国图像图形学报》、《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电子商务与电子技术:(8)《电子商务》、《中国金融电脑》、《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通信学报》、《电子技术应用》、《光电工程》、《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数学:(12)《系统科学与数学》、《运筹学学报》、《应用数学》、《数理统计与应用概率》、《高校应用数学学报》、《计算数学》、《数学进展》、《应用概率统计》、《数学年刊·A辑》、《高等学校计算数学学报》、《数学研究与评论》、《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教育学:(8) 《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中国教学学刊》、《心理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大学教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体育学:(4)《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体育科学》、《体育与科学》  图书、情报与档案学:(3)《大学图书馆学报》、《档案学研究》、《情报学报》  历史学:(3)《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世界历史》  综合性社科:(12)《文史哲》、《民族研究》、《旅游学刊》、《城市发展研究》、《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学术研究》、《中国科学研究》、《江海学刊》、《江汉论坛》、《国外社会科学》、《中国劳动科学》  高校学报:(13)北京大学学报、武汉大学学报、吉林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南京大学学报、复旦学报、厦门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南开学报、四川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中山大学学报、山东大学学报  中央各部委主办学术期刊(须入选CSSCI)  三、C级学术期刊  除以上A、B两类所列期刊之外,凡进入南京大学CSSCI来源期刊目录或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的期刊,均认定为C级学术期刊。

国家统计局呗

人口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人口学刊、人口与经济,排名分先后~

  • 索引序列
  • 经济学人期刊官网
  • 人口与经济期刊官网
  • 经济学人杂志官网
  • 人口与经济期刊官网投稿
  • 人口与经济期刊官网查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