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EI几区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EI几区

发布时间: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EI几区

哎 大部分都延安人。回延安朋友多点 环境比较好吧 延安方言。花园式学校。看专业报 文科还可以好像。我报的现代么。

1987年至今,分别在《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力学,天文学)》、《Science in China(Series G:Physics,Mechanics,Astronomy)》、《Chinese Physics》[《中国物理B》]、《高能物理与核物理》[《中国物理C》]、《物理学报》、《光学学报》、《光子学报》、《量子电子学报》、《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量子光学学报》、《光散射学报》、《红外与毫米波学报》、《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rared and Millimeter Waves》、《光电子·激光》、《激光杂志》、《激光技术》、《应用光学》、《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网络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科学与工程》、《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等国内外30余种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220余篇。其内容涉及:激光物理学,高斯激光束光学,量子光学,量子非线性光学,量子信息学、量子信息技术与量子态工程,量子信息动力学,量子通信与量子光通信,量子宇宙学,瞬态光学与光子学,以及科学哲学和知识经济(技术经济)等学科领域。以上论文中的多数论文分别被世界著名科技情报检索系统SCI、EI、CA、SA、AJ、JI、UIPD、IC、INSPEC和РЖ、以及国内检索系统CSCI、CSCD、CSTPI、CSTPCD、《中国物理文摘》、《中国物理文摘数据库》、《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数据库》、《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和《全国报刊索引》等20余种检索刊物总计收录600篇次以上,被国内30余种专业学术书刊总计引用3000篇次以上。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1497人,专任教师1072人,其中教授155人、副教授267人,博士、硕士567人。教师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入选专家4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2人,陕西省教学名师11人,陕西省教书育人先进个人3人,陕西省师德先进个人5人,“三秦人才津贴”专家8人。学校外聘高水平专家9人,聘请近百名国内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高尚斌 全国优秀教师:任学岭、马保国、李卫东、高楼军 陕西省先进工作者:刘建德、陈宗礼 陕西省教学名师:马保国、杨延虎、齐广才、胡俊生、陈宗礼、张俊兰、高尚斌、高丽、武忠远、梁向阳 陕西省“三五人才”:郭金保、郭必选、高尚斌、刘瑞儒 陕西省突出贡献专家:贾四贵 三秦人才津贴专家:郭必选、高尚斌、韩琳、王文强、付峰、高楼军、孙志宏、陈宗礼 教育部学术委员会委员: 崔智林、胡俊生、韩琳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7门,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优秀教材8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音乐学 省级特色专业(名单不全):汉语言文学、临床医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工商管理、英语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综合大学高素质高技能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经管类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地方高校生物技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地方综合大学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高级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汉语言文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中国共产党历史、临床医学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化学工程与工艺、工商管理、生物科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电子信息工程 省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负责人获批时间中共党史教学团队 高尚斌 2007 数学分析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高丽 2008 分析化学教学团队 齐广才 2009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团队 梁向阳 2010 数学建模教学团队 赵华新 2011 行政管理教学团队 任晓林 2012 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团队 孙志宏 2012 物理学专业教学团队 任新成 2013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团队 高布权 2013 机能学教学团队 李宝莉 2014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团队 孙鸿亮 2014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任新成 2014 延安大学国家级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一览表序号课程名称负责人获批年度级别1 中国共产党史 高尚斌 2013 国家级 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郝琦 2012 省级 3 中国共产党史 高尚斌 2012 省级 4 物理化学 高楼军 2012 省级 5 社会学概论 胡俊生 2013 省级 6 红色经典艺术大讲堂 刘蓉 2013 省级 7 大学物理 白少民 2013 省级 8 有机化学 王俏 2013 省级 9 管理学 武忠远 2013 省级 10 人体解剖生理学 孙志宏 2013 省级 11 软件工程 张根耀 2013 省级 12 数学分析 高丽 2013 省级 13 教育技术学 刘瑞儒 2013 省级 14 体操 魏锦龙 2013 省级 15 组织学与胚胎学 赵豫凤 2013 省级 16 中国现代文学 王俊虎 2014 省级 17 中国古代文学 霍建波 2014 省级 18 病理学 魏晓丽 2014 省级 19 生物化学 许静洪 2014 省级 20 数学建模 王文发 2014 省级 21 红色经典影视作品赏析 常炜 2014 省级 22 翻译理论与实践 李艳 2014 省级 23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李建新 2014 省级 24 中国当代文学 惠雁冰 2014 省级 25 大学体育 郑兵 2014 省级 26 分析化学 马红燕 2014 省级 27 生理学 杨彦玲 2014 省级 2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李宏斌 2014 省级 延安大学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一览表  基地名称 共建企事业单位名称 基地负责人 获批等级 校方 共建方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技能综合培训中心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榆林市第一医院中铁二十局中心医院、延安市人民医院 苗乃周 马柏林、赵彦峰、张群、郝建东 省级 延安大学校外文科实践教育基地 靖边县教育局 姚怀山 闫志功 省级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技能综合培训中心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榆林市第一医院中铁二十局中心医院、延安市人民医院 苗乃周 马柏林、赵彦峰、张群、郝建东 国家级 延安大学校外理科实践教育基地 陕西子午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王文强 贾生平 省级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陕西省普通高校优势学科5个,省级特色学科1个;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5个专业学位类别,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10个大门类。此外,有批准立项的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项目17个,其中:2012年立项10个,2013年立项5个,2014年立项2个。 省级特色学科: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陕西省普通高校优势学科学科代码学科名称负责人批准时间学科建设层次0302 政治学 高尚斌 8 优势学科(B类) 0602 延安学 郭必选 8 特色学科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高楼军 8 特色学科 0713 生态学 王文强 8 扶持学科 1001 基础医学 杨彦玲 8 扶持学科 延安大学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项目序号项目名称依托单位负责人类别时间1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工学院 高楼军 重大项目 7 2 政治学 政法学院 高尚斌 重大项目 7 3 生态学 生命科学学院 王文强 重大项目 7 4 延安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列学院 韩琳 重大项目 7 5 物理学 信息学院 郝刚领 重点项目 7 6 生物学 生命科学学院 孙志宏 重点项目 7 7 数学 计算机学院 赵华新 重点项目 7 8 延安学与延安精神 延安学研究院 郭必选 特色项目 7 9 批判性思维与非形式逻辑 21世纪新逻辑研究院 武宏志 特色项目 7 10 陕北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学院 张小兵 特色项目 7 11 中国语言文学 文学院 梁向阳 重大项目 7 12 基础医学 医学院 李宝莉 重大项目 7 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石油学院 张琰图 重点项目 7 14 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妇产科学、耳鼻喉科学) 附属医院 惠起源李红梅刘涛 重点项目 7 15 工商管理 经管学院 姬雄华 重点项目 7 16 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 马列学院 任学岭 专项项目 9 17 陕甘宁蒙晋毗邻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经管学院 杨育民 专项项目 12 学术学位招生学科一览表序号门类一级学科及代码二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1 01哲学 0101哲学 01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 2 02经济学 0201理论经济学 020101 政治经济学 020104 西方经济学 3 03法学 0302政治学 030201 政治学理论 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030204 中共党史 030206 国际政治 0305马克思主义理论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 030506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4 04教育学 0401教育学 040102 课程与教学论 0403体育学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 5 05文学 0501中国语言文学 050101 文艺学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2外国语言文学 050211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6 06历史 0602中国史 0602L4 中国古代史 0602L5 中国近现代史 7 07理学 0701数学 070101 基础数学 070102 计算数学 070104 应用数学 0703化学 070302 分析化学 0710生物学 071005 微生物学 071006 神经生物学 071007 遗传学 071009 细胞生物学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713生态学 071300 生态学 8 08工学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081002 信号与信息处理 0817化学工程与技术 081702 化学工艺 081704 应用化学 081705 工业催化 9 9医学 1002临床医学 100201 内科学 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 100210 外科学 10 10管理学 1202工商管理 120201 会计学 120202 企业管理 1204公共管理 120401 行政管理 专业学位招生学科一览表类别领域及代码0451 教育硕士 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 045104 学科教学(数学) 045105 学科教学(物理) 045106 学科教学(化学) 045107 学科教学(生物) 045108 学科教学(英语) 045112 学科教学(体育) 045114 现代教育技术 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 1051 临床医学硕士 105101 内科学 105102 儿科学 1051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5108 临床检验诊断学 105109 外科学 105110 妇产科学 105111 眼科学 105112 耳鼻咽喉科学 105113 肿瘤学 105116 麻醉学 105117 急诊医学 105127 全科医学 1054 护理 105400 护理硕士 0852 工程硕士 085216 化学工程 1252 公共管理 125200 公共管理硕士 (以上内容资料来源: )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有省级研究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其他研究基地1个。 省级研究基地:陕西省陕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陕西省中共党史与延安学研究中心 省级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红枣繁育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化学反应工程重点实验室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区域生物资源保育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其他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截至2015年4月,学校承担国家级、省级、厅级课题490多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奖励150多项。2003期间科研总经费400万元,是“八五”期间科研经费的总和。2005年科研经费突破500万元。延安大学纳米技术、红枣无毒快繁技术在全省居科技领先地位。在中国国内外著名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和交流论文20000多篇,出版专著650多部,承担各级各部门研究课题1500多项,有52项通过省部级鉴定或评审,17项成果获国家专利。 学术期刊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创刊于1979年,1996年被评为陕西省高校优秀学术期刊二等奖;2000年首批获得中国学术期刊编排规范执行优秀奖;2003年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转载篇目排序中位于第44位。以“红色延安”的独特历史文化和延安大学的学科优势为自己的办刊特色,主要栏目有延安学、中共党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艺学与语言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2年,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体育运动学、科学史等专题研究、研究简报、综合述评等。1996年荣获陕西省教委、新闻出版局评比的高校优秀学术期刊二等奖,同年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2000年加入国家科技部情报所万方数据库----数学化期刊群,同年荣获陕西省新闻出版局、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评比的省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2001年获得《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奖。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以及大多数专业性文摘刊物作为收录统计源期刊。《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创刊于2003年,内容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药学、祖国医学、运动医学等学科的新成果、新进展和新理论。《延安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是由学报编辑部与高教所联合主办的学术半年期刊,主要刊登高等教育方面的学术论文和学术研究成果。 馆藏资源 该校图书馆由校本部图书馆和医学院分馆组成,据2011年9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图书馆有印刷型文献120多万册,年订中外文报刊资料2800余种。拥有电子图书和博硕士论文累计160多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1万多种,光盘资料3万多张,各类专题数据库38个。

投稿方式简便,发稿直接通过自己的编辑部,不是代发,没有中间环节,不错的一个投稿网站。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一次数学危机编辑简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代意义下的数学(也就是作为演绎系统的纯粹数学)来源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这个学派兴旺的时期为公元前500年左右,它是一个唯心主义流派。他们重视自然及社会中不变因素的研究,把几何、算术、天文学、音乐称为“四艺”,在其中追求宇宙的和谐及规律性。他们认为“万物皆数”,认为数学的知识是可靠的、准确的,而且可以应用于现实的世界。数学的知识是由于纯粹的思维而获得,并不需要观察、直觉及日常经验。毕达哥拉斯的数是指整数,他们在数学上的一项重大发现是证明了勾股定理。他们知道满足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一般公式,但由此也发现了一些直角三角形的三边比不能用整数来表达,也就是勾长或股长与弦长是不可通约的。这样一来,就否定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能归结为整数或整数之比。引起不可通约性的发现引起第一次数学危机。有人说,这种性质是希帕索斯约在公元前400年发现的,为此,他的同伴把他抛进大海。不过更有可能是毕达哥拉斯已经知道这种事实,而希帕索斯因泄密而被处死。不管怎样,这个发现对古希腊的数学观点有极大的冲击,换句话说,如果希帕索斯发现的无理数真的存在,那么古希腊的数学理论体系就完全崩溃了。这表明,几何学的某些真理与算术无关,几何量不能完全由整数及其比来表示,反之数却可以由几何量表示出来。整数的尊崇地位受到挑战,于是几何学开始在希腊数学中占有特殊地位。同时这也反映出,直觉和经验不一定靠得住,而推理证明才是可靠的。从此希腊人开始由“自明的”公理出发,经过演绎推理,并由此建立几何学体系,这不能不说是数学思想上一次巨大革命,这也是第一次数学危机的自然产物。回顾以前的各种数学,无非都是“算”,也就是提供算法。即使在古希腊,数学也是从实际出发,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的。比如泰勒斯预测日食,利用影子距离计算金字塔高度,测量船只离岸距离等等,都是属于计算技术范围的。至于埃及、巴比伦、中国、印度等国的数学,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危机和革命,所以也就一直停留在“算学”阶段。而希腊数学则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形成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公理体系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体系。危机产物古典逻辑与欧氏几何学亚里士多德的方法论对于数学方法的影响是巨大的,他指出了正确的定义原理。亚里士多德继承自己老师柏拉图的观念,把定义与存在区分,由某些属性来定义的东西可能未必存在(如正九面体)。另外,定义必须用已存在的定义过的东西来定义,所以必定有些最原始的定义,如点、直线等。而证明存在的方法需要规定和限制。亚里士多德还指出公理的必要性,因为这是演绎推理的出发点。他区别了公理和公设,认为公理是一切科学所公有的真理,而公设则只是某一门学科特有的最基本的原理。他把逻辑规律(矛盾律、排中律等)也列为公理。亚里士多德对逻辑推理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得出三段论法,并把它表达成一个公理系统,这是最早的公理系统。他关于逻辑的研究不仅使逻辑形成一个独立学科,而且对数学证明的发展也有良好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对于离散与连续的矛盾有一定阐述。对于潜在的“无穷大”和实在的“无穷大”加以区别。他认为正整数是潜在无穷的,因为任何整数加上1以后总能得到一个新的数。但是他认为所谓“无穷集合”是不存在的。他认为空间是潜在无穷的,时间在延长上是潜在无穷的,在细分上也是潜在无穷的。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对数学发展的作用无须在此多谈。不过应该指出,欧几里得的贡献在于他有史以来第一次总结了以往希腊人的数学知识,构成一个标准化的演绎体系。这对数学乃至哲学、自然科学的影响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和斯宾诺莎的《伦理学》等都采用了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体例。欧几里得的平面几何学为《几何原本》的最初四篇与第六篇。其中有七个原始定义,五个公理和五个公设。他规定了存在的证明依赖于构造。《几何原本》在西方世界成为仅次于《圣经》而流传最广的书籍。它一直是几何学的标准著作。但是它还存在许多缺点并不断受到批评,比如对于点、线、面的定义是不严格的:“点是没有部分的对象”,“线是没有宽度的长度(线指曲线)”,“面是只有长度和宽度的对象”。显然,这些定义是不能起逻辑推理的作用。特别是直线、平面的定义更是从直观来解释的(“直线是同其中各点看齐的线”)。另外,他的公理五是“整体大于部分”,没有涉及无穷量的问题。在他的证明中,原来的公理也不够用,须加上新的公理。特别是平行公设是否可由其他公理、公设推出更是人所瞩目的问题。尽管如此,近代数学的体系特点在其中已经基本上形成了。诞生非欧几何学的诞生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是第一次数学危机的产物。尽管它有种种缺点和毛病,毕竟两千多年来一直是大家公认的典范。尤其是许多哲学家,把欧几里得几何学摆在绝对几何学的地位。十八世纪时,大部分人都认为欧几里得几何是物质空间中图形性质的正确理想化。特别是康德认为关于空间的原理是先验综合判断,物质世界必然是欧几里得式的,欧几里得几何是唯一的、必然的、完美的。既然是完美的,大家希望公理、公设简单明白、直截了当。其他的公理和公设都满足了上面的这个条件,唯独平行公设不够简明,像是一条定理。欧几里得的平行公设是:每当一条直线与另外两条直线相交,在它一侧做成的两个同侧内角的和小于两直角时,这另外两条直线就在同侧内角和小于两直角的那一侧相交。在《几何原本》中,证明前28个命题并没有用到这个公设,这很自然引起人们考虑:这条啰哩啰嗦的公设是否可由其他的公理和公设推出,也就是说,平行公设可能是多余的。之后的二千多年,许许多多人曾试图证明这点,有些人开始以为成功了,但是经过仔细检查发现:所有的证明都使用了一些其他的假设,而这些假设又可以从平行公设推出来,所以他们只不过得到一些和平行公设等价的命题罢了。到了十八世纪,有人开始想用反证法来证明,即假设平行公设不成立,企图由此得出矛盾。他们得出了一些推论,比如“有两条线在无穷远点处相交,而在交点处这两条线有公垂线”等等。在他们看来,这些结论不合情理,因此不可能真实。但是这些推论的含义不清楚,也很难说是导出矛盾,所以不能说由此证明了平行公设。从旧的欧几里得几何观念到新几何观念的确立,需要在某种程度上解放思想。首先,要能从二千年来证明平行公设的失败过程中看出这个证明是办不到的事,并且这种不可能性是可以加以证实的;其次,要选取与平行公设相矛盾的其他公设,也能建立逻辑上没有矛盾的几何。这主要是罗巴切夫斯基的开创性工作。要认识到欧几里得几何不一定是物质空间的几何学,欧几里得几何学只是许多可能的几何学中的一种。而几何学要从由直觉、经验来检验的空间科学要变成一门纯粹数学,也就是说,它的存在性只由无矛盾性来决定。虽说象兰伯特等人已有这些思想苗头,但是真正把几何学变成这样一门纯粹数学的是希尔伯特。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其中最主要的一步是罗巴切夫斯基和波耶分别独立地创立非欧几何学,尤其是它们所考虑的无矛盾性是历史上的独创。后人把罗氏几何的无矛盾性隐含地变成欧氏几何无矛盾性的问题。这种利用“模型”和证明“相对无矛盾性”的思想一直贯穿到以后的数学基础的研究中。而且这种把非欧几何归结到大家一贯相信的欧氏几何,也使得大家在接受非欧几何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应该指出,非欧几何为广大数学界接受还是经过几番艰苦斗争的。首先要证明第五公设的否定并不会导致矛盾,只有这样才能说新几何学成立,才能说明第五公设独立于别的公理公设,这是一个起码的要求。当时证明的方法是证明“相对无矛盾性”。因为当时大家都承认欧几里得几何学没有矛盾,如果能把非欧几何学用欧几里得几何学来解释而且解释得通,也就变得没有矛盾。而这就要把非欧几何中的点、直线、平面、角、平行等翻译成欧几里得几何学中相应的东西,公理和定理也可用相应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公理和定理来解释,这种解释叫做非欧几何学的欧氏模型。对于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最著名的欧氏模型有意大利数学家贝特拉米于1869年提出的常负曲率曲面模型;德国数学家克莱因于1871年提出的射影平面模型和彭加勒在1882年提出的用自守函数解释的单位圆内部模型。这些模型的确证实了非欧几何的相对无矛盾性,而且有的可以推广到更一般非欧几何,即黎曼创立的椭圆几何学,另外还可以推广到高维空间上。因此,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大部分数学家接受了非欧几何学。尽管有的人还坚持欧几里得几何学的独特性,但是许多人明确指出非欧几何学和欧氏几何学平起平坐的时代已经到来。当然也有少数顽固派,如数理逻辑的缔造者弗雷格,至死不肯承认非欧几何学,不过这已无关大局了。非欧几何学的创建对数学的震动很大。数学家开始关心几何学的基础问题,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起,几何学的公理化成为大家关注的目标,并由此产生了希尔伯特的新公理化运动。3第二次数学危机编辑简介早在古代,人们就对长度、面积、体积的度量问题感兴趣。古希腊的欧多克斯引入量的观念来考虑连续变动的东西,并完全依据几何来严格处理连续量。这造成数与量的长期脱离。古希腊的数学中除了整数之外,并没有无理数的概念,连有理数的运算也没有,可是却有量的比例。他们对于连续与离散的关系很有兴趣,尤其是芝诺提出的四个著名的悖论:第一个悖论是说运动不存在,理由是运动物体到达目的地之前必须到达半路,而到达半路之前又必须到达半路的半路……如此下去,它必须通过无限多个点,这在有限长时间之内是无法办到的。第二个悖论是跑得很快的阿希里赶不上在他前面的乌龟。因为乌龟在他前面时,他必须首先到达乌龟的起点,然后用第一个悖论的逻辑,乌龟者在他的前面。这两个悖论是反对空间、时间无限可分的观点的。而第三、第四悖论是反对空间、时间由不可分的间隔组成。第三个悖论是说“飞矢不动”,因为在某一时间间隔,飞矢总是在某个空间间隔中确定的位置上,因而是静止的。第四个悖论是游行队伍悖论,内容大体相似。这说明希腊人已经看到无穷小与“很小很小”的矛盾。当然他们无法解决这些矛盾。希腊人虽然没有明确的极限概念,但他们在处理面积体积的问题时,却有严格的逼近步骤,这就是所谓“穷竭法”。它依靠间接的证明方法,证明了许多重要而难证的定理。新问题到了十六、十七世纪,除了求曲线长度和曲线所包围的面积等类问题外,还产生了许多新问题,如求速度、求切线,以及求极大、极小值等问题。经过许多人多年的努力,终于在十七世纪晚期,形成了无穷小演算——微积分这门学科,这也就是数学分析的开端。牛顿和莱布尼兹被公认为微积分的奠基者。他们的功绩主要在于:1,把各种问题的解法统一成一种方法,微分法和积分法;2,有明确的计算微分法的步骤;3.微分法和积分法互为逆运算。由于运算的完整性和应用范围的广泛性,微积分成为了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同时关于微积分基础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以求速度为例,瞬时速度是Δs/Δt当Δt趋向于零时的值。Δt是零、是很小的量,还是什么东西,这个无穷小量究竟是不是零。这引起了极大的争论,从而引发了第二次数学危机。十八世纪的数学家成功地用微积分解决了许多实际问题,因此有些人就对这些基础问题的讨论不感兴趣。如达朗贝尔就说,现在是“把房子盖得更高些,而不是把基础打得更加牢固”。更有许多人认为所谓的严密化就是繁琐。但也正是因此,微积分的基础问题一直受到一些人的批判和攻击,其中最有名的是贝克莱主教在1734年的攻击。建立基础十八世纪的数学思想的确是不严密的、直观的、强调形式的计算,而不管基础的可靠与否,其中特别是:没有清楚的无穷小概念,因此导数、微分、积分等概念不清楚;对无穷大的概念也不清楚;发散级数求和的任意性;符号使用的不严格性;不考虑连续性就进行微分,不考虑导数及积分的存在性以及可否展成幂级数等等。一直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一些数学家才开始比较关注于微积分的严格基础。它们从波尔查诺、阿贝尔、柯西、狄里克莱等人的工作开始,最终由魏尔斯特拉斯、戴德金和康托尔彻底完成,中间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基本上解决了矛盾,为数学分析奠定了一个严格的基础。波尔查诺不承认无穷小数和无穷大数的存在,而且给出了连续性的正确定义。柯西在1821年的《代数分析教程》中从定义变量开始,认识到函数不一定要有解析表达式。他抓住了极限的概念,指出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都不是固定的量而是变量,并定义了导数和积分;阿贝尔指出要严格限制滥用级数展开及求和;狄里克莱给出了函数的现代定义。在这些数学工作的基础上,维尔斯特拉斯消除了其中不确切的地方,给出现在通用的ε - δ的极限、连续定义,并把导数、积分等概念都严格地建立在极限的基础上,从而克服了危机和矛盾。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魏尔斯特拉斯、戴德金、康托尔等人独立地建立了实数理论,而且在实数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极限论的基本定理,从而使数学分析终于建立在实数理论的严格基础之上了。同时,魏尔斯特拉斯给出一个处处不可微的连续函数的例子。这个发现以及后来许多病态函数的例子,充分说明了直观及几何的思考不可靠,而必须诉诸严格的概念及推理。由此,第二次数学危机使数学更深入地探讨数学分析的基础——实数论的问题。这不仅导致集合论的诞生,并且由此把数学分析的无矛盾性问题归结为实数论的无矛盾性问题,而这正是二十世纪数学基础中的首要问题。4第三次数学危机编辑简介经过第一、二次数学危机,人们把数学基础理论的无矛盾性,归结为集合论的无矛盾性,集合论已成为整个现代数学的逻辑基础,数学这座富丽堂皇的大厦就算竣工了。看来集合论似乎是不会有矛盾的,数学的严格性的目标快要达到了,数学家们几乎都为这一成就自鸣得意。法国著名数学家庞加莱(1854—1912)于1900年在巴黎召开的国际数学家会议上夸耀道:“现在可以说,(数学)绝对的严密性是已经达到了”。然而,事隔不到两年,英国著名数理逻辑学家和哲学家罗素(1872—1970)即宣布了一条惊人的消息:集合论是自相矛盾的,并不存在什么绝对的严密性!史称“罗素悖论”。1918年,罗素把这个悖论通俗化,称为“理发师悖论”。罗素悖论的发现,无异于晴天劈雳,把人们从美梦中惊醒。罗素悖论以及集合论中其它一些悖论,深入到集合论的理论基础之中,从而从根本上危及了整个数学体系的确定性和严密性。于是在数学和逻辑学界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形成了数学史上的第三次危机。产生集合论悖论的原因在于集合的辨证性与数学方法的形式特性或者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的矛盾。如产生罗素悖论的原因,就在于概括原则造集的任意性与生成集合的客观规则的非任意性之间的矛盾。再次产物数理逻辑的发展与一批现代数学的产生。为了解决第三次数学危机,数学家们作了不同的努力。由于他们解决问题的出发点不同,所遵循的途径不同,所以在本世纪初就形成了不同的数学哲学流派,这就是以罗素为首的逻辑主义学派、以布劳威尔(1881—1966)为首的直觉主义学派和以希尔伯特为首的形式主义学派。这三大学派的形成与发展,把数学基础理论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三大学派的数学成果首先表现在数理逻辑学科的形成和它的现代分支——证明论等——的形成上。为了排除集合论悖论,罗素提出了类型论,策梅罗提出了第一个集合论公理系统,后经弗伦克尔加以修改和补充,得到常用的策梅罗——弗伦克尔集合论公理体系,以后又经伯奈斯和哥德尔进一步改进和简化,得到伯奈斯——哥德尔集合论公理体系。希尔伯特还建立了元数学。作为对集合论悖论研究的直接成果是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美国杰出数学家哥德尔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了不完全性定理。他指出:一个包含逻辑和初等数论的形式系统,如果是协调的,则是不完全的,亦即无矛盾性不可能在本系统内确立;如果初等算术系统是协调的,则协调性在算术系统内是不可能证明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无可辩驳地揭示了形式主义系统的局限性,从数学上证明了企图以形式主义的技术方法一劳永逸地解决悖论问题的不可能性。它实际上告诉人们,任何想要为数学找到绝对可靠的基础,从而彻底避免悖论的种种企图都是徒劳无益的,哥德尔定理是数理逻辑、人工智能、集合论的基石,是数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美国著名数学家冯·诺伊曼说过:“哥德尔在现代逻辑中的成就是非凡的、不朽的——它的不朽甚至超过了纪念碑,它是一个里程碑,在可以望见的地方和可以望见的未来中永远存在的纪念碑”。时至今日,第三次数学危机还不能说已从根本上消除了,因为数学基础和数理逻辑的许多重要课题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然而,人们正向根本解决的目标逐渐接近。可以预料,在这个过程中还将产生许多新的重要成果。参考来源:_szWPdqmGSy1yTM1KEHaGeYvk2yXRO76ONtXfwQfrwcxRN9kbyzXI1S2LIf望采纳~~~

延安大学学报由社科版、自科版、医学版三本期刊组成,以接纳一切愿意参与学术讨论、交流的佳作、交流提高是宗旨。

刊名: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Yanan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主办:延安大学周期:双月出版地:陕西省延安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4-9975CN:61-1015/C邮发代号:52-70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曾用刊名:延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创刊时间:1979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创刊于1979年。1987年经批准向国内外公开发行,2001年改为双月刊,128页。获奖1996年被评为陕西省高校优秀学术期刊二等奖;2000年首批获得中国学术期刊编排规范执行优秀奖;2003年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转载篇目排序中位于第44位;200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学报和陕西省优秀学报;2010年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学报和陕西省重点社科学报。特色《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立足革命圣地延安,以“红色延安”的独特历史文化和延安大学的学科优势为自己的办刊特色。栏目设有延安学、中共党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艺学与语言学、历史学、教育学等。从2005年第1期开始本刊将过去的“延安时期研究”栏目和“延安精神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栏目中的有关内容整合为新的“延安学研究专栏”,为有志于延安学研究的同仁搭建平台。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ei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EI

二类期刊。《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60年,是由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安徽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据2019年3月《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官网显示,《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会共有中国国内委员27人、国际委员4人。办刊历史1960年,《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正式创刊。1979年,该刊刊期确定为半年刊。1986年,该刊刊期由半年刊变更为季刊。2004年,该刊刊期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核心期刊CAPж(AJ)基本信息主办单位:安徽大学出版周期:双月ISSN:1000-2162CN:34-1063/N出版地:安徽省合肥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邮发代号:26-39创刊时间:1960出版信息出版文献量:3165篇总下载量:332591总被引量:10700专辑名称:基础科学专题名称:基础科学综合专辑名称:基础科学专题名称:基础科学综合评价信息复合影响因子:4720综合影响因子:2960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4)Pж(AJ) 文摘杂志(俄)(2014)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04年版, 2008年版, 2011年版, 2014年版期刊荣誉:Caj-cd规范获奖期刊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ei吗

反正是没有公路学报级别高 那个是三大搜索了 这个么~·

可以登录ei 中国网站查询最新的收录名录,2013年删除了好多期刊,包括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等好几个大学学报都给取消收录了,同时也新增了一些收录,比如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核心

已经从15年最新的EI目录里面被踢出去了。13-14年是,现在不是了。

  • 索引序列
  •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EI几区
  •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ei
  •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EI
  •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ei吗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