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杂志人物访谈

杂志人物访谈

发布时间:

杂志人物访谈

因为王源这个人在上学的时候就知道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因为不管在哪个方面他都认真在学。

因为作为一个明星,只有有才才会被观众记住,才会有戏路,试想娱乐圈的哪一个明星不是十项全能的,都是现实给的阿里

《商界》是介绍经济界的名人,他们的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他们的发家史创业史等等。像7月刊,就是介绍马化腾的。另外还可以给你推荐《人物周刊】

意林

杂志访谈文章

1936年,随着《生活》杂志的创刊,新闻摄影作为美国人叙述故事的一种革新方式,开始以迅猛之姿进入人们的视野。这里是那些创造图片故事和图像文体的先锋们不容置疑的声音。系列访谈从新闻摄影之父——艾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开始,他们的精彩故事提示了艰难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光辉胜利,这些因素创造了令人瞠目的摄影传奇,并使《生活》杂志成为美国人的家庭相册。“《生活》杂志对我来说意味着美国国旗,”艾森斯塔特回忆说,“我们感到了一种巨大的责任感。我们教育了世界。”艾森斯塔特和同事们,像卡尔·迈登斯,和其他44个接受访谈的《生活》杂志摄影师事实上在实践新闻摄影,但又使之成为了一门艺术。在长达100多个小时的录音谈话中,他们吐露了自己的抱负、焦虑以及对约翰·洛恩加德——《生活》杂志最伟大的当代专栏作家的祝贺。这些关于摄影师的冒险和不幸——从欧洲和太平洋地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至70年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描述和刻画了新闻摄影的黄金时代。“我们所拥有的共性之一,”洛恩加德说,“就是我们都热衷于拍摄周边的世界,尤其是人,而且我们每人都认为自己比其他人干得好。”这些伟大摄影师的照片,忠实地记录了我们这个时代难忘的历史剪影。

朱军,1964年生于兰州市,1981年入伍,1988年被特招进了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1993年进入中央电视台,成了中央电视台的一名节目主持人,主持《东西南北中》。现在主  持央视三套的《艺术人生》。  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的主持人朱军出书了。内容挂在新浪网上,招来网友们言辞激烈的评论,留言版上褒贬参半,愈发引起读者的好奇:朱军写书,到底是怎样的内容?  新书的名字叫《时刻准备着》,这样一个很“正”又很“嘎”的名字,倒是符合朱军在观众中的印象。在这本书出版之前,本报记者就曾采访过朱军,他说这部书讲述了他自进入央视10年以来的点滴小事,期间穿插了他的工作、情感经历以及“北漂”、创业的艰难生活。曾经鄙视“名人出书”的朱军表示,这本书与一般意义上的“名人出书”不一样,“我不觉得我是‘名人出书’,我觉得最大的不同在于我自己的感受,我没觉得自己是名人,我的生活中也没有什么特别轰动的事,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情,过了许多年之后的一种反思,一种感悟,我这本书不是叙述,不是对过往的事情的叙述,写这些事是为了表达我今天的感受。”  读书报:你也曾经是个“北漂”,书中记录了这一段经历吗?  朱军:记录了。当时刚到北京的时候,生活上确实比较清苦,情感上尤其的孤寂,没有亲人没有朋友,然后你所服务的单位又是一个需要你仰视的单位,那时确实感到艰难。但是我的目的明确,就是想干一件事,因为目的明确,所以也很快乐,人有方向的时候总是很快乐,就怕没有方向就会觉得很迷茫。  读书报:这本书中最动感情的是哪部分?  朱军:写父母那一段,写得很快,也是写得最动情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在涌动,几乎是掉着眼泪写完的,尤其是现在回过头来看自己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付出的爱,所以是情感表达最充分的一段。那段时间,不到两年,一年零两个月,父母先后离去,对我的打击很大。  读书报:书中对生活中负面的东西是否涉及?  朱军:严格地讲,我心中负面的东西真的不多,坦率地说,这是第一次完全因为我自己的事情而面对这么多的媒体朋友,而且我会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生活中负面的东西有,但我经常不会去想,想了也无益,与其那样想不如积极点想,自己舒服,别人也舒服。  读书报:感觉生活中您是一个比较低调的人,常常怀着一种感恩的心,那您出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因为名人出书现在已经成了一种时尚,你怎么看名人出书?  朱军:实在地讲,如果我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可能也不会出这本书,但是这绝对不是唯一的动力,在艺术人生做了两年后,就有读者打电话写信来建议由观众当主持人,我做嘉宾,想听听我的故事,但是拿我的工作平台讲我的故事,我自己是不能接受的,也不能认同。但今年3月份的时候,节目组去了好多观众,依然表达了同样的想法。同时,这一阶段,也看到一些同事的书,比如孙玉胜的《十年》,我觉得有些情感、有些感悟是镜头无法表现的,还是需要文字来表达,我今年40岁了,所以想送自己一个礼物。恰巧这个时候,长江社来找我,所以一拍即合。  读书报:你的这本书和其他的名人出的书有什么不同?  朱军:我觉得最大的不同在于我自己的感受,我没觉得自己是名人,我的生活中也没有什么特别轰动的事,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情,过了许多年之后的一种反思,一种感悟,我这本书不是叙述,不是对过往的事情的叙述,写这些事是为了表达我今天的感受。  读书报:当年和杨谰一起主持节目时,你觉得自己当时挺土的,现在呢?变化大吗?  朱军:从外在的说,我现在如果是在做节目,我会让自己和这个时尚社会更合拍一些,我荣幸地告诉大家,我是时尚杂志评出的时尚先生的候选人,很多年了。但在生活中,我是特别随意的一个人,夏天经常就是一个大背心就穿出来了。  读书报:《艺术人生》之前,感觉你似乎一直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是《艺术人生》开掘了你最具才华的部分,你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个变化的?  朱军:《艺术人生》对我意味着真正的成功,我在书中也写到了,它让我找到了37年人生经历一个倾诉的出口,有很多情感、价值观我会通过节目表述出来,也许有人不认同,但它是我的,《艺术人生》中我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如果嘉宾和我的价值判断不一样,我们可以在节目中探讨,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这样一个探讨的平台。之前的《东西南北中》和一些大型的晚会中,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平面的朱军,但《艺术人生》中我展现的是比较立体的,是真正作为主持人的朱军。我希望两鬓斑白的时候还能坐在这个位置上,不过这说起来有些矫情,但好像心里在这样想。  读书报:《艺术人生》中主持人的作用是不是更大一些,你自己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朱军:谈话节目一定是主持人的节目,这是无庸质疑的。这之前,会有很多的前期的准备工作,细节的设置等等,但是在现场真正发生情感碰撞的是主持人的工作。如果一期节目做过以后,你觉得大家都表达得非常尽兴,舒畅,那么作为主持人,我不敢说是成就感,但是一种长长出一口气的畅快感,甚至这种感觉会延续,节目可能只有2个多小时,但做完节目之后,我们可能还会有长达5、6个小时的畅谈。除了没有摄像机,实际上我们的谈话还是在继续。  比如说采访刘欢、王志文,都是节目录完了,都半夜了,可我们的谈话换个地方,找个小酒馆,还在聊,一直聊到天亮。  读书报:你曾经说过,不希望观众的关注点都集中在主持人身上,这样不利于节目,你现在又准备出书,会不会更加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于你的身上呢?  朱军:关于出书,我刚才也说过,如果别人出于善意地劝你做一件事,你拒绝了,第二次,你又拒绝了,可以说你内敛或是风格高,到第三次、第四次的时候,就同一个话题那么真诚地希望你做,你还是拒绝,那就叫“给脸不要脸”了。我是这么觉得的,所以找了这样一个方式,也是给那些观众一些交代。  读书报:你的书中会记录一些做得不成功的节目吗,比如网上讨论比较多的觉得你在那次节目中表现得不够好的《无间道》?  朱军:在书中我记录了一整页网上对我的批评,当然谩骂的除外,批评我是接受的,谩骂我是拒绝的,任何一个人也没有权利骂我。  我也没有就这个问题做过多解释,只是记录了一些当时在现场真实的东西。比如说,当时我在现场念了给梁朝伟、刘德华的第三个问题,他们说不听,可我还是念了,网上说好像真难堪呀什么的,但是现场其实不是那样的,我之所以把第三条拿出来执意地念出来,其实我原本也并没有需要他们回答,是想告诉大家,他们之间是有着友谊的,他们都在为对方挡着一种东西,都把最难的一个问题留下来而没有推给对方,他们相互之间的这种关照,很让我感动,我想把这个东西也告诉观众,在书里我表达的也是这样的想法。  后来,我们通过长江社的编辑知道,朱军坚持选用《时刻准备着》做书名,是因为他觉得一直以来,面对命运的种种选择,自己的状态始终是“时刻准备着”,而机遇都是在积极“准备”中光顾的。他隐隐感觉,以往的一切似乎都是在为《艺术人生》做准备:从小家境的窘困和父母近乎“苛刻”的教育;当侦察兵时对品格脱胎换骨的锤炼;偶然中被推上台做“主持”;杨澜、高立民“适时”地出现与友善的建议;“漂”在北京时的处处碰壁;进入中央台后的数次“改行”以及才艺上的天赋和痴迷等等,都是在为最终的追求做铺垫,并且如愿以偿地得到回报。

新闻战线杂志社媒体人访谈录

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影剧名、报纸杂志名、图表名等。1、标示书名、卷名、篇名、刊物名、报纸名、文件名等。《红楼梦》(书名)《史记·项羽本纪》(卷名)《论雷峰塔的倒掉》(篇名)《每周关注》(刊物名)《人民日报》(报纸名)《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文件名)2、标示电影、电视、音乐、诗歌、雕塑等各类用文字、声音、图像等表现的作品的名称。《渔光曲》(电影名)《追梦录》(电视剧名)《勿忘我》(歌曲名)《沁园春·雪》(诗词名)《东方欲晓》(雕塑名)《光与影》(电视节目名)《社会广角镜》(栏目名)《庄子研究文献数据库》(光盘名)《植物生理学系列挂图》(图片名)3、标示全中文或中文在名称中占主导地位的软件名。科研人员正在研制《电脑卫士》杀毒软件。《语文建设》1991年第 5 期发表了龚千炎、周洪波、郭龙生三位先生的文章《发展链:语言规范的本质》(以下简称《发展链》)。(《语文建设》1992年4月)首都文艺界聚会纪念毛泽东《讲话》发表 55 周年(《光明日报》1997年5月10日)4、标示各类出版物名称。《中国大百科全书》(书名)《人民日报》(报纸名)《语文建设》(刊名)《植物生理学挂图》(图片名)《邓小平理论研究文献数据库》(光盘名)5、标示西文书刊名。西文书刊名在西文中一般用斜体字标明,如果夹用在中文中,也可用书名号。1815年8月英国人罗伯特·马礼逊在马六甲用汉文创办以便向中国人普及的最早的定期刊物《Chinese Monthly Magazine》称为《察世俗每月统记传》。(韩国安春根著、张明惠译《杂志出版论》)如果说比尔·盖茨畏惧一个人的话,这个人肯定是加里·里贝克。在《Update》杂志评出的 1998年影响全球的信息产业的律师中,他排在第3位。(《光明日报》16)

书名号的用法比较简单,但是在“某某编辑部”、 “某某杂志社”、“某某栏目”中书报栏目名用不用书名号,笔者翻查了手边的50种书刊,发现这里面没有一个明确的使用规范,让人难以把握。翻查的50 种刊物中,有30种书刊的编辑出版单位署名是“杂志名+编辑部”,其中23 种报刊名上加用了书名号,如《人民文学》编辑部、《读书》编辑部、《语文月刊》编辑部、《语文建设》编辑部、《课程教材教法》编辑部等;没有使用书名号的 7 种刊物是:中国妇女杂志编辑部、人民教育编辑部、语文世界编辑部、小说月报编辑部、名人传记编辑部、求是杂志编委会、中学数学月刊编辑部等。再看署名为“某某杂志社”的情况,50种刊物中有34种刊物的编辑出版单位署名是“杂志名+杂志社”,其中有15种加用了书名号,如《语文月刊》杂志社、《语文教学之友》杂志社、《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社、《秘书工作》杂志社、《知音》杂志社等;没有使用书名号的 19种刊物包括“半月谈杂志社”、“求是杂志社”、“中国妇女杂志社”、“哲学研究杂志社”、“读写月报杂志社”、“中国语文杂志社”、“今日中国杂志社”、“中华儿女杂志社”、“人民文学杂志社”、“家庭杂志社”等。有的报刊在使用时甚至前后矛盾,《人民日报》在为其属下的《新闻战线》作广告时,“人民日报社”没加书名号,但用到“《新闻战线》杂志社”时却加了书名号;《法制日报》在为其属下的《金剑》杂志作宣传时也是“法制日报社”与“《金剑》杂志社”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在“某某栏目”中书名号的使用就更加混乱。同一张《中国教育报》上,“凡‘教师书房’所刊图书均可在此购得”,栏目名“教师书房”用的是引号; “《文化视野》好稿一季度获奖作品”中,栏目名“文化视野”用的又是书名号。同样都是语文刊物,《语文月刊》在介绍自己的栏目时,栏目名上用的是引号而不是书名号;《学语文》在推介自己的刊物时,栏目名上用的又是书名号而不是引号。彼此矛盾,不知正确的用法是哪种。不管是用书名号的刊物,还是没用书名号的刊物,都有影响广泛的国家级期刊、语文专业期刊或中文核心期刊,到底用不用书名号,哪种用法才规范,确实叫人无所适从。“某某编辑部”、“某某杂志社”、“某某栏目”,不管用不用书名号,在表意上都不会出现误解,但由于它们的使用频率较高,若没有一个统一的用法,势必影响到语言文学工作的规范性和严肃性,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对这一用法进行规范。《标点符号用法》规定,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重新发布了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对书名号是这样定义:书名号的形式为双书名号"《》"和单书名号"〈 〉"。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例如:a)《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b)你读过鲁迅的《孔乙己》吗?c)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d)桌上放着一本《中国语文》。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例如:《〈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但实际使用中,书名号已大大超出了这个范围,电影名、电视剧名就常常用书名号,例如:(l)有一次和宿舍的女生去看《罗马假日》……(《南方周末》2004年4月7日22版)(2)梁从诫直言:电视剧《人间四月天》是对历史事实和文化精神的双重歪曲。(《中华读书报》2000年5月10日第5版标题)书名或篇名的简称或合称也可以用书名号,因为它们也是书名篇名,在人们心目中,它们和全称是等价的。书名号的作用是区分书名与非书名,以避免产生误解。有人不用书名号,而用引号,这样一来,引号的负担就太重了。从当前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出版物对书名或篇名的简称是加书名号的。例如:(1)1996年6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筒称《用法》)对此并无明确规定。(《语文建设》2000年第2期第15页)(2)《现代汉语词典》(1978年)新增收了不少词目……当然,《现汉》的这些情况在修订本中大有改观。(《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1期第105页)(3)娃娃今天要不要读《四书》《五经》(〈〈家庭教育〉〉2004年第三期)此外,电视的栏目有时也用书名号,例如:(1) 经济频道在已形成品牌效应的《经济半小时》、《经济信息联播》、《幸运52》、《开心辞典》、《对话》、《生活》等一大批名牌栏目,推出众多各具特色的栏目。(〈〈人民日报〉〉)(2) 晚间龙头栏目《经济半小时》、《经济信息联播》与新开的早间栏目《第一时间》、午间栏目《全球资讯榜》共同构筑经济频道的主线;服务版块包含《生活》、《前沿》、《健康之路》、《为您服务》,为观众提供无微不至的生活服务。(〈〈人民日报〉〉)这种用法已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此外,戏剧、歌曲、乐曲、绘画、雕塑、摄影等的作品名称也可以用书名号标示。书名号的作用已扩大到标示各类作品(包括用文字、声音、图像、动作等表现的作品等)的名称。但我们不能因此而随意扩大书名号的使用范围如将书名号用于产品名、奖品名、单位名、活动名、课程名、会议名等。

杂志访谈文章格式

如是在学术性期刊上发表,只要一般的论文格式就可以了,有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核心的话,要英文摘要。至于字体什么的,一般都没有要求,编辑部录用了你的文章后会排版的。

标题作者信息(两行 :1 作者姓名 2 作者单位 省 市县 邮编)正文(小标和序号为仿体)作者简介在第一版的页面下方叶边处)参考文献 我是杂志社的 这个我社的论文格式 不同的杂志的要求不同 大体相似··

每个杂志设要求的格式细节都不会是完全相同的。只会在一些大的格式要求上统一。所以你还是买本杂志仔细研读比较好。

杂志访谈文章范文

思路:根据采访的准备过程和采访中遇到的问题、如何处理等方面展开,并结合自己的观点加以说明。访谈时间:2011年8月3日访谈方式:面对面被访谈人简介:Xx,建筑工程师,室内设计师,副教授,公司总经理,毕业于湖南工艺美术职工大学,在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建筑学院,进行基层工作。经过几年的打拼后,徐某终于创办了自己的设计公司,实现了他职业发展的成功。徐某对于成功的座右铭是爱拼才会赢,正是他的这种拼搏精神使他取得个人职业发展的成功。具体的提问技巧包括:1、抓住核心问题,开门见山,切中要害。这种方法是一开始就提出硬性的、紧扣主题的问题,然后扩展为比较笼统的问题。它适用于采访那些善于言辞、敏于思考、感觉自信的对象。开门见山会让对方觉得坦率有效率,切中要害可以使对方觉得懂行,值得交谈。2、善于观察与倾听,捕捉采访问答中所不能显现的事实。强调观察和倾听是因为深度报道采访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许多鲜为人知的原因和珍贵的新闻事实,都是记者调动所有感官包括心灵去感知到的。3、诱导性的提问,引出生动活泼、论点鲜明的谈话。在诱导性提问中,采访对象得有较好的敏感性,并肯于争辩,而记者则需要掌握好谈话的时机,运用语气、声调或措辞来引诱对方作肯定性回答。诱导性提问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建立融洽关系的程度。因为诱导性提问容易使谈话达到互不相让的地步,但只要融洽关系得以保持,便可能引出意想不到的真话。4、适度的沉默。沉默也是深度报道采访提问中的一个重要的技巧,因为深度报道的提问多是要点性、针对性、独家类的提问,需要给采访对象留出思考和阐述问题的时间。聪明的记者一般不会打断采访对象的话,这样可能得到直接询问得不到的情况。

朱军,1964年生于兰州市,1981年入伍,1988年被特招进了兰州军区战斗歌舞团。1993年进入中央电视台,成了中央电视台的一名节目主持人,主持《东西南北中》。现在主  持央视三套的《艺术人生》。  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的主持人朱军出书了。内容挂在新浪网上,招来网友们言辞激烈的评论,留言版上褒贬参半,愈发引起读者的好奇:朱军写书,到底是怎样的内容?  新书的名字叫《时刻准备着》,这样一个很“正”又很“嘎”的名字,倒是符合朱军在观众中的印象。在这本书出版之前,本报记者就曾采访过朱军,他说这部书讲述了他自进入央视10年以来的点滴小事,期间穿插了他的工作、情感经历以及“北漂”、创业的艰难生活。曾经鄙视“名人出书”的朱军表示,这本书与一般意义上的“名人出书”不一样,“我不觉得我是‘名人出书’,我觉得最大的不同在于我自己的感受,我没觉得自己是名人,我的生活中也没有什么特别轰动的事,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情,过了许多年之后的一种反思,一种感悟,我这本书不是叙述,不是对过往的事情的叙述,写这些事是为了表达我今天的感受。”  读书报:你也曾经是个“北漂”,书中记录了这一段经历吗?  朱军:记录了。当时刚到北京的时候,生活上确实比较清苦,情感上尤其的孤寂,没有亲人没有朋友,然后你所服务的单位又是一个需要你仰视的单位,那时确实感到艰难。但是我的目的明确,就是想干一件事,因为目的明确,所以也很快乐,人有方向的时候总是很快乐,就怕没有方向就会觉得很迷茫。  读书报:这本书中最动感情的是哪部分?  朱军:写父母那一段,写得很快,也是写得最动情的,有一种说不出的情感在涌动,几乎是掉着眼泪写完的,尤其是现在回过头来看自己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付出的爱,所以是情感表达最充分的一段。那段时间,不到两年,一年零两个月,父母先后离去,对我的打击很大。  读书报:书中对生活中负面的东西是否涉及?  朱军:严格地讲,我心中负面的东西真的不多,坦率地说,这是第一次完全因为我自己的事情而面对这么多的媒体朋友,而且我会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生活中负面的东西有,但我经常不会去想,想了也无益,与其那样想不如积极点想,自己舒服,别人也舒服。  读书报:感觉生活中您是一个比较低调的人,常常怀着一种感恩的心,那您出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因为名人出书现在已经成了一种时尚,你怎么看名人出书?  朱军:实在地讲,如果我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可能也不会出这本书,但是这绝对不是唯一的动力,在艺术人生做了两年后,就有读者打电话写信来建议由观众当主持人,我做嘉宾,想听听我的故事,但是拿我的工作平台讲我的故事,我自己是不能接受的,也不能认同。但今年3月份的时候,节目组去了好多观众,依然表达了同样的想法。同时,这一阶段,也看到一些同事的书,比如孙玉胜的《十年》,我觉得有些情感、有些感悟是镜头无法表现的,还是需要文字来表达,我今年40岁了,所以想送自己一个礼物。恰巧这个时候,长江社来找我,所以一拍即合。  读书报:你的这本书和其他的名人出的书有什么不同?  朱军:我觉得最大的不同在于我自己的感受,我没觉得自己是名人,我的生活中也没有什么特别轰动的事,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情,过了许多年之后的一种反思,一种感悟,我这本书不是叙述,不是对过往的事情的叙述,写这些事是为了表达我今天的感受。  读书报:当年和杨谰一起主持节目时,你觉得自己当时挺土的,现在呢?变化大吗?  朱军:从外在的说,我现在如果是在做节目,我会让自己和这个时尚社会更合拍一些,我荣幸地告诉大家,我是时尚杂志评出的时尚先生的候选人,很多年了。但在生活中,我是特别随意的一个人,夏天经常就是一个大背心就穿出来了。  读书报:《艺术人生》之前,感觉你似乎一直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是《艺术人生》开掘了你最具才华的部分,你自己是如何看待这个变化的?  朱军:《艺术人生》对我意味着真正的成功,我在书中也写到了,它让我找到了37年人生经历一个倾诉的出口,有很多情感、价值观我会通过节目表述出来,也许有人不认同,但它是我的,《艺术人生》中我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如果嘉宾和我的价值判断不一样,我们可以在节目中探讨,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有这样一个探讨的平台。之前的《东西南北中》和一些大型的晚会中,大家看到的是一个平面的朱军,但《艺术人生》中我展现的是比较立体的,是真正作为主持人的朱军。我希望两鬓斑白的时候还能坐在这个位置上,不过这说起来有些矫情,但好像心里在这样想。  读书报:《艺术人生》中主持人的作用是不是更大一些,你自己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朱军:谈话节目一定是主持人的节目,这是无庸质疑的。这之前,会有很多的前期的准备工作,细节的设置等等,但是在现场真正发生情感碰撞的是主持人的工作。如果一期节目做过以后,你觉得大家都表达得非常尽兴,舒畅,那么作为主持人,我不敢说是成就感,但是一种长长出一口气的畅快感,甚至这种感觉会延续,节目可能只有2个多小时,但做完节目之后,我们可能还会有长达5、6个小时的畅谈。除了没有摄像机,实际上我们的谈话还是在继续。  比如说采访刘欢、王志文,都是节目录完了,都半夜了,可我们的谈话换个地方,找个小酒馆,还在聊,一直聊到天亮。  读书报:你曾经说过,不希望观众的关注点都集中在主持人身上,这样不利于节目,你现在又准备出书,会不会更加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于你的身上呢?  朱军:关于出书,我刚才也说过,如果别人出于善意地劝你做一件事,你拒绝了,第二次,你又拒绝了,可以说你内敛或是风格高,到第三次、第四次的时候,就同一个话题那么真诚地希望你做,你还是拒绝,那就叫“给脸不要脸”了。我是这么觉得的,所以找了这样一个方式,也是给那些观众一些交代。  读书报:你的书中会记录一些做得不成功的节目吗,比如网上讨论比较多的觉得你在那次节目中表现得不够好的《无间道》?  朱军:在书中我记录了一整页网上对我的批评,当然谩骂的除外,批评我是接受的,谩骂我是拒绝的,任何一个人也没有权利骂我。  我也没有就这个问题做过多解释,只是记录了一些当时在现场真实的东西。比如说,当时我在现场念了给梁朝伟、刘德华的第三个问题,他们说不听,可我还是念了,网上说好像真难堪呀什么的,但是现场其实不是那样的,我之所以把第三条拿出来执意地念出来,其实我原本也并没有需要他们回答,是想告诉大家,他们之间是有着友谊的,他们都在为对方挡着一种东西,都把最难的一个问题留下来而没有推给对方,他们相互之间的这种关照,很让我感动,我想把这个东西也告诉观众,在书里我表达的也是这样的想法。  后来,我们通过长江社的编辑知道,朱军坚持选用《时刻准备着》做书名,是因为他觉得一直以来,面对命运的种种选择,自己的状态始终是“时刻准备着”,而机遇都是在积极“准备”中光顾的。他隐隐感觉,以往的一切似乎都是在为《艺术人生》做准备:从小家境的窘困和父母近乎“苛刻”的教育;当侦察兵时对品格脱胎换骨的锤炼;偶然中被推上台做“主持”;杨澜、高立民“适时”地出现与友善的建议;“漂”在北京时的处处碰壁;进入中央台后的数次“改行”以及才艺上的天赋和痴迷等等,都是在为最终的追求做铺垫,并且如愿以偿地得到回报。

  • 索引序列
  • 杂志人物访谈
  • 杂志访谈文章
  • 新闻战线杂志社媒体人访谈录
  • 杂志访谈文章格式
  • 杂志访谈文章范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