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电信论文

中国电信论文

发布时间:

中国电信论文

当今社会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互联网方兴未艾,3G、4G通讯、物联网、云计算风生水起,人类已经进入到信息社会。新世纪以来,中国电信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给我们带来高效快捷的服务同时,也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一、中国电信业发展面临的“瓶颈”  1、经济危机影响电信业的发展  经济危机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计划,我国经济首先复苏,但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通货膨胀压力。通胀将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包括压缩通信消费需求和抑制高端消费,会对主要靠消费驱动的电信业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对运营商而言,通货膨胀将推高人力成本和市场营销费用,增加运营成本。  2、竞争不够充分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电信业从垄断时期到竞争时期经历四次拆分合并,形成现在由移动、电信和联通三足鼎立,但拆分并没有形成有效竞争。如:2001年的第三次电信重组,南北拆分了中国电信(当时对移动网发展估计不足,认为固网在长时间里仍是主导),造成了中国电信及当时的中国网通(现中国联通)固网南北极不均衡。而且固网南北拆分后,虽打破固网一家独大的局面,而没想到固网在迅速萎缩,移动网迅速壮大,形成了目前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垄断导致通信业仍存在资费相对过高,拆分还导致网络互通有障碍。  3、移动业务进入饱和期  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增长,2010年底我国移动用户总额超过8亿户,手机普及率提升至5部/百人。业务的普及程度相当高,电信运营商只有用高额赠送话费和终端的营销等方式,来寻求“新用户”的,而那些到现在才首次入网的新用户,又通常是低端用户,消费能力有限。  4、发展模式和动力不够  新的业务尚处起步或市场培育阶段,不足以支撑行业快速增长。今年以来,3G、移动互联网等业务尽管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但绝对规模较小,对收入的贡献仍较低,尚无力化解固话业务加速下滑所导致的收入损失,电信业总体收入增长非常困难。因此,行业必须加快转型步伐,以获得稳固的新增长来源。  5、行业面临内生性因素制约,投入不足  从行业自身看,随着信息化的深入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的兴起,特别是新兴信息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发展领域,电信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但同时行业也面临一些内生性制约因素,未来发展仍面临隐忧或挑战。固定和移动互联网服务蓬勃发展,但作为基础的宽带网络设施面临“短缺”风险。当前,互联网已成为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等项目逐步启动,将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各种新应用的出现也对网络计算能力、服务能力、可靠性、QoS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迫使运营商持续追加投资,进行宽带提速。然而,目前宽带网络的盈利模式仍不清晰,投资回报不明朗,运营企业认为其在宽带建设上的收益与投入不匹配,也没有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中得到足够的激励,缺乏持续扩容的动力。这很可能引发宽带需求增长与网络投资不足之间的矛盾,影响新兴的宽带产业的发展。  二、中国电信业发展的战略  随着我国电信市场对外的全面的开放,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形势业越来越多变,我国电信业面临严峻的挑战,怎样化挑战为机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改革电信企业结构  实行组织扁平化、资源集中化管理模式,彻底打破“一级管一级”的金字塔模式,对企业的组织机构进行重组。电信企业过去一直采用直线式管理架构,因为通信话音业务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供给决定需求,具有标准性、统一性。电信企业生产什么产品,消费者使用什么产品。这种模式职责明确,但组织层级多、信息链冗长,容易导致对外界的反应迟钝。涉及互联网的业务,往往更加烦琐,更加富有变化,更加强调以用户为中心,重视用户需求的个性化,缩短战略制订者与市场之间的距离,同时确保在新的战略方向下企业强有力的执行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朝着集中资源、缩短信息反馈流程和提高运作效率的方向,对组织实施扁平化改造。  2、电信运营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益  在通信网络及IT系统、企业运营、企业管理等三个方面不断实施集中化,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益。通信网络的集中化应包括基础网、业务网及支撑网。基础网络的简单化和集中化是降低成本的根本措施;强调业务网、支撑网络的集中化,既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又便于业务的全网推广应用。企业运营的集中化体现在网络监控、市场运营、招标采购、客户服务、物流配送等日常运作的各个方面。比如招标采购,集中采购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更好地控制了企业的采购成本。此外,企业管理的集中化还包括战略管理、财务管理、计划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职能。  3、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电信业  加大国有电信运营体制改革力度同时,为民间资本进入创造条件。现阶段电信业深化改革的路径必须从竞争市场的建立入手,通过竞争优化市场环境,改善市场秩序,推进法制建设,培育有效的监管体制。建立电信业竞争市场的突破点,首先就是对国有电信运营商的资本结构进行优化,逐步建立多元化的资本结构,制定国有股权的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其次,通过调整国有电信企业管理的业绩考核手段,激励国有电信运营企业主动创新,积极探讨对外合作与开放,拓展新的发展路径,形成多渠道、多主体、多手段、多层次的技术研发体系。  4、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服务意识  中国电信业的服务意识是淡薄的,最直接的表现为:客户只能在电信企业所提供的项目中加以选择,而无法令其提供所需的服务。国外一些著名的电信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市场,机构设置也以市场部门为主,生产技术部门所占的比重较小。他们除了尽可能满足客户在使用现在的服务项目要求之外,还主动了解用户的特殊需要,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服务。  5、开展技术和服务创新  未来电信业的竞争,必然是技术与服务的竞争,特别是基础的数字增值信息服务,将是电信企业竞争的焦点。电信企业应加快建设宽带移动、融合泛在、安全可靠的下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还要重视技术和服务的创新,不断创造新的需求热点。要确保电信服务主业竞争能力增强的前提下,广泛拓宽信息服务的领域。同时,国家应在已有的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框架下,加快出台相应的宽带与ICT发展战略,加速推进三网融合,牢牢占据信息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制高点。  电信业需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加速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引领者和应用服务者转变。电信改革的成功与否,将从根本上决定着电信业能否再造一个“黄金五年”或“黄金十年”。不仅要从传统的话音通信平台向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运营平台加快转型,还要着力提高通信网络的网络价值、信息化应用服务能力,不断扩大产业行业信息服务、公共信息服务和民生信息服务覆盖面。

论文是学年论文还是毕业论文~

中国电信论文要求

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竞争策略分析 摘要:随着电信行业改革的深入及我国加入wTO,我国电信行业必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局面本文从我国电信运营企业整体竞争力的现状出发,比较了中外电信运营企业的竞争力差距,分析了我国电信运营企业所采用的价格竞争、品牌竞争、服务质t竞争等传统竞争策略的优劣,提出“竞合”策略是目前中国电信运管企业提高竞争优势的途径关键词:电信运营企业竞争力竞争策略竞合我国电信业在经过多次分拆、重组,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后,形成了几个竞争实力相对均衡的综合性电信公司的竞争格局,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电信经营者获取超额利润的可能。随着电信业的不断发展,电话普及率逐渐提高,用户增长空间日趋狭小;同时由于竟争机制的引人,电信行业的微利时代已经到来。在这样的环境下,电信运营企业采取何种竞争策略成为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1总体竞争力不强就整体竞争力状况来看,我国电信服务业表面庞大,实则竞争力不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信服务业以高于30%的速度超常增长是靠巨额资金投人实现的。由于粗放式经营,巨额投人并未带来对应的产出。国际投资者衡量电信企业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每个用户所带来的平均收人(即ARpu),另外一种衡量指标是通信流量。而习惯于垄断时代获得像固定电话初装费、移动电话月租费等垄断性收益的我国电信企业总是宣传强调其用户数的增长,却在真正消费者对电信服务认同的指标如通信流量和消费流最等问题上难以详叙。2存在过度竞争现象目前,我国电信行业存在着过度竞争的状况。首先,重复建设。现在几大全国性运营商,如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网通等,都有自己的本地网络,在网络资源方面,包括专网、广电网,也都是全国的基础运营商。其次,竞争手段比较低级。价格竞争是一种主要的手段,另外是恶性的互联互通,质量得不到保障,这是当前恶劣竟争的具体表现。最后,运营商的发展战略、业务创新趋同。当某一家电信运营企业提出要成为全球性跨国大运营商,别的企业可能就会跟进,却完全不考虑自身的条件。大家都效仿,领先的企业永远处于被追赶的地位。企业很困惑,如果不创新,可能就会死掉,不能满足消费者更高层次的要求;如果创新,又会被别人效仿。一一中外运营商竞争力的差距,可在下面的比较中体现出来:1中国联通与韩国sK电讯之比较从用户数量上看,中国联通的2亿户要远远多于SK电讯的将近190()万户。但在利润层面,联通仅为SK电讯同期的36%。SK电讯靠仅为联通巧8%的用户数,创造了相当于联通8倍的利润,经营能力和效益高于联通。另一方面,联通的远景发展战略也有些模糊。而sK电讯的经营目标非常明确,有详细的实施计划,并且具有较强的业务创新能力,公司的总体竞争力强于联通。2中国移动与日本NTTDocoM。之比较在用户数量方面,中国移动大约是NTTDoCoM。的6倍。2005第二季度NTTDoCoM。的净利润比中国移动多出了67亿美元。但中国移动的利润率高达0%,远远高于NTTDocoM。的3%。这表明中国移动的盈利能力强于NTTDocoM。。在发展策略方面,中国移动“争创世界一流通信企业”的目标也比较传统。而NTTDocoM。则将企业的长远战略上升到了文化层面,这也是一种深层次竞争力的体现。此外,NT’TDocoM。更加重视新技术和新业务的开发,全球化战略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这些方面,中国移动仍然需要加强。1价格竞争策略分析价格竞争是指企业运用价格手段,通过价格的提高、维持或降低,以及对竞争者定价或变价的灵活反应等,来与竞争者争夺市场份额的一种竞争方式。在一定条件下,价格竞争是必要的。但把价格看作决定交易成败的唯一因素,难免会造成价格竞争的泛滥。其实,电信市场的价格战是低级的市场竞争。首先,“价格战”是企业发展初期的低级市场手段。运营企业发展初期为吸引用户,适当采用一些“圈地”策略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市场发展,就需要“种地”了。价格竞争是市场中主要的竞争手段之一,但仅仅通过降价这种低层次的竞争手段“圈”来的用户,往往是不稳定的用户,客户忠诚度的下降将导致企业利润大幅度下降。据分析,发展一名新客户的成本是挽留一名老客户的4倍。因此,运营企业更需要考虑如何“留下”用户。其次,“价格战”是服务手段不健全的初级阶段的策略。无序的“价格战”导致通信资费急剧下调,部分用户在短期得到了实惠,但从长远来看,电信业是以高投资来支撑的产业,没有足够的资金回报作为后盾,企业就会被迫减少研发投人,无法更好满足广大用户对进一步扩大网络规模、开发新业务功能、增设营业服务网点、改善服务设施和提高服务质金等各种需求,最终会使消费者的利益受损。第三,“价格战”不利于构建企业核心竟争力。培育客户的忠诚度、提高社会对企业的认同度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有效途径。价格、业务和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都是暂时的,竞争对手可以很快跟进,唯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是难以模仿的。而迷恋于低级的“价格战”,对运营企业着眼更高层面的建设,显然是不利的。2品牌竟争策略分析品牌是用来识别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名称、术语、标记、符号、图案或其组合。品牌一般可分为三种:(l)企业或公司品牌,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2)产品品牌,如ADsL等;(3)服务品牌:如神州行、全球通、移动梦网、cDMA新时空、动感地带等。电信品牌营销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垄断时期电信市场出现的一些自发品牌;第二阶段是按业务种类进行划分的业务品牌;随着通信业竞争的加剧,企业越来越重视以客户为导向的品牌架构,这就进人了品牌营销的第三个阶段—以客户为导向的品牌营销阶段,通过对市场进行细分,形成以客户消费特征、经济承受力、消费需求等为导向的客户品牌。在电信运营领域,移动运营商在这方面做的比较超前,对于固网运营商来说,由于产品线较长,目前看来,以客户为中心的品牌营销做的还很不到位。品牌和企业形象不同于一个产品或一项服务,它是触摸不到的,存在于消费者的脑海中,消费者往往被品牌带来的附加价值所吸引,而淡化价格的重要性。加之电信产品的“无形性”这一特点,消费者很难自己判断其质最(如通话质最很难从外观或用料上判断,消费者只能通过消费来感知)。电信运营企业若能将自己的产品做大做好,成为同类产品中的“名牌商品”,就能为市场所肯定,进而有效地避免“价格战”。3服务质量竞争策略分析电信业作为一个服务行业,服务品牌展现给市场的是与其他电信企业不同的被用户认可的服务品质和服务形象等。服务品牌的基本要素包括:服务名称、服务理念、服务价值、服务功能、服务机构、服务标准、视觉识别等。电信服务品牌首先应具有一定的特征和个性,能够给品牌所有者带来一定的利益。服务品牌可以代表电信服务过程中行为的组合(服务职能质最),也可以代裁及务中一些类型的组合明良务技术质最),因此具有一定的服务质t和标准,并且能使消费者感受得到的与州绷及务不同的形象和价值。如果产品和服务本身优于其它同类产品,能谕良好地满足客户的需要;如果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非常满意,为了更好地享受产品的使用价值,即使其价格比同类产品高,用户也会选择使用该产品。比如,小灵通面世不久后,由于其资费假雍受到了客户的青睐,许多原来移动或联通的客户就停机改用小灵通。然而由于小灵通自身的缺陷(比如通话质t不尽如人意,不能异地漫游等),有些用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觉得小灵通虽然通话费用便宜,却没有移动、联通的手机使用起来方便、可靠,于是又转而使用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服务。电信产品是为用户提供的信息服务,不同于一般有其自身物质形态的物质产品,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电信运营企业在为用户提供产品的同时,顾客也在消费产品。因而,对于电信运营企业来说,提高自己的服务质t是能否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竞合”,顾名思义,意为竞争中求合作,合作中有竞争。“竞合”高于“竞争”,是“竞争”的高层次状态,是竞争对手在企业诸多要素上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市场共拓、利益共沾。1“竞合”策略是资源共享的必然选择电信业的“竞合”模式,既包括产业链上下游的垂直合作,也包括运营商之间的横向资源整合。然而,反观当前国内电信市场竞争格局,运营商之间的横向资源整合却不尽如人意。由于有效共衷机制的缺失,以及受惯性思维与不良心态的影响,运营商大多忙于自己的网络建设与用户规模的扩张,而忽略了新兴业务的互联互通;单打独斗徘徊于各种价格战,造成整个产业竞争环境的恶化。竞争固然不可避免,但在竞争中双方合作更重要。因为合作发展不仅是电信行业全程全网的运营特点所决定的,即运营商要实现网络价值最大化,只有依靠合作、资源共享,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实现企业的相互促进,共同在市场上分得一杯龚,共同做大市场“蛋糕”。2“竞合”策略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的必然结果从发展趋势上看,在推进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数据及多媒体信息业务是电信业的下一个市场热点。与传统的语音业务不同,数据及多媒体市场并非哪一家运营商可以“一统天下”,而有赖于运营商的共同努力—共享网络资源,从而实现全程全网的基本要求。因此,电信运营商应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理念,与竞争对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市场需求角度来看,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用户对通信网的需求正在改变,人们希望得到“一站式”的电信服务,也惟有基于全新的合作型产业链上的运营企业才能满足用户的全业务需求。3“竞合”策略是增强国内电信运营企业竟争能力的必然途径随着国内市场进一步开放,中国电信运营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竞争,还要应对更加复杂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如果大家通过“竞合”实现资源共享,则可以使国内运营企业联合在一起,以增强国内电信运营企业竞争的能力。当前,电信运营企业应以开放的姿态,从大局出发,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型合作观,与同行真诚合作,走出竞争误区。同时,对于监管部!、刁来说,除了积极促成企业之旬合作之外,更重要的在于完善市场初蒲帅监管体系,为实现电信运营企业的合作创造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竞争环境。毕竟在市场经济中,公平是竞争者“竞合”的根本前提。没有公平的环境,没有有序的竞争局面,就会丧失合作的机遇。避免恶性价格战,在品牌、服务质最等方面多下工夫,注重运营效益,并适当与竞争对手展开多方面的合作,达到“双赢”或“多赢”的效果。今考文献:fl]刘永不同行业寿命周期阶段的市场营销战略0]管理科学文摘,2005(9)[2]王冀中外运营商竞争力比较田通信产业报,2005(38)[s]晓林价格战是{氏级市场竞争田通信产业报,2005(33)[4]何玲,张艳,唐庆新电信企业如何走出“价格战”的误区田通信世界,2006仍[5]高斌电信企业经营的+大难题及其应对策略[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l6]王良元童丽娟刘枉碧战略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与3G应用前景  移动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  回顾我国移动电话1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中国的移动通信发展史是超常规的发展史。自1987年中国电信开始开办移动电话业务以来到1993年用户增长速度均在200%以上,从1994年移动用户规模超过百万大关,移动电话用户数每年几乎比前一年翻一番。1997年7月17日,我国移动电话第1000万个用户在江苏南京诞生,意味着中国移动电话用10年时间所发展的用户数超过了固定电话110年的发展历程。2001年8月,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数超过美国跃居为世界第一位。2003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达到69亿户,普及率为8%。而在2002年底世界上已有10个国家的移动电话普及率超过83%。其中,英国为4%,意大利为65%,卢森堡为34%;当时,中国为09%。所以,我国移动通信业务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历史发展的新机遇  回顾我国移动通信发展的历程是第一代移动通信制式较多,有美国的AMPS,英国的TACS,北欧、日本的制式等。我国科技人员分析对比根据国情选用了TACS系统,购买国外设备建设移动通信网,设备制造厂也与外国公司合作生产(装配)了部分系统设备和手机。研究部门也研制了部分设备,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有成为气候。到了第二代,国际上主要是GSM、CDMA两种制式。在建立第二代移动通信网之前,我国分别在嘉兴、天津进行了GSM、CDM的试验,测试了各种性能。由于GSM标准成熟较早,我国开始选用了GSM系统,后来联通公司又引进了CDMA统,在第二代移动通信建设中我国制定了较为完整的技术体制和标准系列,为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设备制造商如华为、中兴等公司也参与标准的制定工作,这样他们就推进了产品的开发生产,使我国民族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占有一些比例。在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标准时我国的相关领导和广大技术人员,明确认识到这是改变我国在移动通信业局面的重要机遇,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积极参加3G标准制定工作,成立了IMT-2000RTT(无线传输技术)评估组,并先后向国际标准组织提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和LAS-CDMA。TD-SCDMA已成为国际上3G的三大主流标准之一,LAS-CDMA也成为3G国际标准组织的后备标准。设备制造厂商在积极参加标准制定的同时,努力开发产品,取得较好进展。尤其是中兴、华为开发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可以提供运营商使用,而且在国外也占有一定位置。  3G改变中国通信格局  关于3G的发展,三年前我国政府部门已确定了“冷静、稳妥、科学、求实”和“积极跟进,先行试验,培育市场,支持发展”的3G及3G产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与原则。信息产业部于2002年出台了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频率规划,时分双工获得了55 100=155MHz的频谱,FDD获得了120 60 (170)=180~C350MHz的频谱。这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分双工标准体制的重视与支持。  根据政府确定的基本方针与原则,2001年6月22日信息产业部成立3G技术试验专家组(3GTEG),负责实施3G技术试验,专家组由来自国内的运营、设备制造和科研院校的专家组成。信息产业部六个司局组成3G领导小组。试验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在MTNet(移动通信实验网)进行;第二阶段,在运营商网络和MTNet进行。截止2003年底,已对WCDMA,TD-SCDMA,2GHzCDMA20001x完成了第一阶段试验工作,结论是系统基本成熟,终端尚存在一定问题需要改进。2004年进行第二阶段试验。  国际电联ITU-R在1985年,就开始研究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技术和标准。其目标是统一全球移动通信标准和频段,实现全球漫游,提高移动通信的频谱利用率及数据传输速率,满足多媒体业务的需求。1998年,国际电联ITU向全世界征集第三代移动通信世界标准草案,共征集了来自美、欧、中、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16种3GRTT(第三代移动通信无线传输技术)标准提案。在提案评审和筛选过程中,国际电联根据对3G标准的要求,对3G标准提案进行了长达两年的评估、仿真、融合、关键参数的确定工作,通过了包括中国提案在内的5个无线传输的技术规范。目前,国际上共认的3G主流标准有3个,分别是欧洲阵营的WCDMA、美国高通的CDMA2000和中国大唐的TD-SCDMA。  答案补充  三种标准一经确定,就展开激烈的争夺战。这三种技术标准都各有自己的特点。作为中国大唐设计的TD-SCDMA标准,具有多项明显优势的特色技术。采用TDD模式,收发使用同一频段的不同时隙,加之采用28Mb/s的低码片速率,只需占用单一的6M频带宽度,就可传送2Mb/s的数据业务。该标准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采用智能天线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智能天线的采用,可有效的提高天线的增益。它特别适合于用户密度较高的城市及近郊地区,非常适用于中国国情。  2004年下半年至2005年,将是决定中国3G商用启动的重要时期。随着3G商用的日益临近,国内几大运营商首先应考虑如何针对自己既有的固定和移动网络与核心网络平台、核心业务能力,在取得3G运营执照后能按NGN演进发展的思路,拿出快速应对3G或3G演进发展业务及所谓全业务竞争的有效务实对策,并以市场需求驱动为导向,通过细分市场开发对用户更有吸引力的应用。一旦发放新牌照,市场格局必将重新划分,几大运营商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同时,必会因建设新网络而掀起新的投资高潮,设备制造商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答案补充  一旦3G启动,整个通信行业的产业链会高速旋转起来,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将由此实现第三次突破。  具体说来,3G将改变现有的运营市场布局,改变市场结构,促进中国通信产业发展。从产业链其他环节的角度看,3G有利于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IT企业。从宏观层面上看,3G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机遇。3G技术是未来信息技术的核心,通信产业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领军力量,也是未来国与国之间经济竞争的重要部分。3G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抓住3G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拥有全球最大移动通信市场的中国,应抓住这一契机,提升我国通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G的来临,正是移动通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候,现在无法想像的科技产品会飞快地出现在我们身边,那时,手机不会再仅仅是你的个人通讯工具,相信它会成为你可靠的工作助手(上网、记事、制定工作计划、照相、录音、互动学习、电子商务、移动银行、)和有趣的娱乐伙伴(游戏、听MP3、音乐、看电影、体育赛事),而它的形状也会有各种各样(手表、头戴式、分离式、笔式)以适应不同人群的要求,让我们共同期待移动通信创造的美好未来吧!

中国电信论文摘要

当今社会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互联网方兴未艾,3G、4G通讯、物联网、云计算风生水起,人类已经进入到信息社会。新世纪以来,中国电信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给我们带来高效快捷的服务同时,也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一、中国电信业发展面临的“瓶颈”  1、经济危机影响电信业的发展  经济危机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刺激计划,我国经济首先复苏,但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通货膨胀压力。通胀将影响居民的消费行为,包括压缩通信消费需求和抑制高端消费,会对主要靠消费驱动的电信业带来不利影响。同时,对运营商而言,通货膨胀将推高人力成本和市场营销费用,增加运营成本。  2、竞争不够充分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电信业从垄断时期到竞争时期经历四次拆分合并,形成现在由移动、电信和联通三足鼎立,但拆分并没有形成有效竞争。如:2001年的第三次电信重组,南北拆分了中国电信(当时对移动网发展估计不足,认为固网在长时间里仍是主导),造成了中国电信及当时的中国网通(现中国联通)固网南北极不均衡。而且固网南北拆分后,虽打破固网一家独大的局面,而没想到固网在迅速萎缩,移动网迅速壮大,形成了目前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局面。垄断导致通信业仍存在资费相对过高,拆分还导致网络互通有障碍。  3、移动业务进入饱和期  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增长,2010年底我国移动用户总额超过8亿户,手机普及率提升至5部/百人。业务的普及程度相当高,电信运营商只有用高额赠送话费和终端的营销等方式,来寻求“新用户”的,而那些到现在才首次入网的新用户,又通常是低端用户,消费能力有限。  4、发展模式和动力不够  新的业务尚处起步或市场培育阶段,不足以支撑行业快速增长。今年以来,3G、移动互联网等业务尽管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但绝对规模较小,对收入的贡献仍较低,尚无力化解固话业务加速下滑所导致的收入损失,电信业总体收入增长非常困难。因此,行业必须加快转型步伐,以获得稳固的新增长来源。  5、行业面临内生性因素制约,投入不足  从行业自身看,随着信息化的深入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的兴起,特别是新兴信息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发展领域,电信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会。但同时行业也面临一些内生性制约因素,未来发展仍面临隐忧或挑战。固定和移动互联网服务蓬勃发展,但作为基础的宽带网络设施面临“短缺”风险。当前,互联网已成为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云计算、物联网、三网融合等项目逐步启动,将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各种新应用的出现也对网络计算能力、服务能力、可靠性、QoS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迫使运营商持续追加投资,进行宽带提速。然而,目前宽带网络的盈利模式仍不清晰,投资回报不明朗,运营企业认为其在宽带建设上的收益与投入不匹配,也没有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中得到足够的激励,缺乏持续扩容的动力。这很可能引发宽带需求增长与网络投资不足之间的矛盾,影响新兴的宽带产业的发展。  二、中国电信业发展的战略  随着我国电信市场对外的全面的开放,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形势业越来越多变,我国电信业面临严峻的挑战,怎样化挑战为机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改革电信企业结构  实行组织扁平化、资源集中化管理模式,彻底打破“一级管一级”的金字塔模式,对企业的组织机构进行重组。电信企业过去一直采用直线式管理架构,因为通信话音业务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供给决定需求,具有标准性、统一性。电信企业生产什么产品,消费者使用什么产品。这种模式职责明确,但组织层级多、信息链冗长,容易导致对外界的反应迟钝。涉及互联网的业务,往往更加烦琐,更加富有变化,更加强调以用户为中心,重视用户需求的个性化,缩短战略制订者与市场之间的距离,同时确保在新的战略方向下企业强有力的执行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朝着集中资源、缩短信息反馈流程和提高运作效率的方向,对组织实施扁平化改造。  2、电信运营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益  在通信网络及IT系统、企业运营、企业管理等三个方面不断实施集中化,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益。通信网络的集中化应包括基础网、业务网及支撑网。基础网络的简单化和集中化是降低成本的根本措施;强调业务网、支撑网络的集中化,既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又便于业务的全网推广应用。企业运营的集中化体现在网络监控、市场运营、招标采购、客户服务、物流配送等日常运作的各个方面。比如招标采购,集中采购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更好地控制了企业的采购成本。此外,企业管理的集中化还包括战略管理、财务管理、计划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职能。  3、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电信业  加大国有电信运营体制改革力度同时,为民间资本进入创造条件。现阶段电信业深化改革的路径必须从竞争市场的建立入手,通过竞争优化市场环境,改善市场秩序,推进法制建设,培育有效的监管体制。建立电信业竞争市场的突破点,首先就是对国有电信运营商的资本结构进行优化,逐步建立多元化的资本结构,制定国有股权的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其次,通过调整国有电信企业管理的业绩考核手段,激励国有电信运营企业主动创新,积极探讨对外合作与开放,拓展新的发展路径,形成多渠道、多主体、多手段、多层次的技术研发体系。  4、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服务意识  中国电信业的服务意识是淡薄的,最直接的表现为:客户只能在电信企业所提供的项目中加以选择,而无法令其提供所需的服务。国外一些著名的电信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市场,机构设置也以市场部门为主,生产技术部门所占的比重较小。他们除了尽可能满足客户在使用现在的服务项目要求之外,还主动了解用户的特殊需要,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服务。  5、开展技术和服务创新  未来电信业的竞争,必然是技术与服务的竞争,特别是基础的数字增值信息服务,将是电信企业竞争的焦点。电信企业应加快建设宽带移动、融合泛在、安全可靠的下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还要重视技术和服务的创新,不断创造新的需求热点。要确保电信服务主业竞争能力增强的前提下,广泛拓宽信息服务的领域。同时,国家应在已有的信息化发展战略的框架下,加快出台相应的宽带与ICT发展战略,加速推进三网融合,牢牢占据信息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制高点。  电信业需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加速向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引领者和应用服务者转变。电信改革的成功与否,将从根本上决定着电信业能否再造一个“黄金五年”或“黄金十年”。不仅要从传统的话音通信平台向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化运营平台加快转型,还要着力提高通信网络的网络价值、信息化应用服务能力,不断扩大产业行业信息服务、公共信息服务和民生信息服务覆盖面。

第一段翻译如下And China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fter development for the past few years , the marketplace is day by day mature , competition is gradually fierce, the ultimacy change happened in the pattern competing for tier of face , the camp pin, from centering on business competition has got lost to serve for the But with telecommunication enterprise consumer number increasing by, and enterprise oneself business service carrying out and going deep into all for enterprise and resource administration have increased very big In such circumstances, a good CRM is systematic , enterprise is right away especially important to Because of its business that can make telecommunication enterprise manage self conveniently is in advantage position in competition,it transforms at the same time for enterprise camp sells a pattern's having provided forceful system 第二段翻译如下The number Duan administration subsystem is systematic telecommunication enterprise CRM core system , it is to be used for the system managing telecommunication enterprise number Duan's Number Duan as one of number Duan management system core system starts using but management system , is used for the business managing a few that number Duan starts using That number Duan starts using management system is to be composed of province city two set of system , among them have number Duan assignment and number Duan to start using the module that the core criticizes in province system , the city has number Duan resource take on and number Duan to start using a core criticizing a module in By the two province city system synchronism in business and data exchange and data base,have realized the administration to stock number Duan 题目翻译如下Telecommunication enterprise CRM system number Duan starts using management system关键字翻译如下号段 Number Duan 启用 Start using 核批 The core is criticized文章有些长、、望认真看完、、标准人工翻译、、希望可以帮助你、、

中国电信论文发表

专刊一般情况下好多地方是不认的发表论文一定要找正刊

专刊不行的,其实就是增刊。

确实该批评下这些人,我觉得鲁迅适合写这篇论文

中国电信论文题目

防网络,看好自己的钱包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但这也促使了许多人利用高科技钱财,破坏人们的财产利益。现在的无处不在,甚至就在你身边,可要多加小心你的口袋哦!  当今最为广泛的方法无非就是冒充“朋友”向你发QQ信息、打电话、发短信,“我遇难了!”拜托你马上“救急”汇款。看在朋友的份上,你汇了款后才得知你的“朋友”已经逃之夭夭。最后,遇难反成自己!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就是冒充公安机关逮捕你这个所谓的“犯罪嫌疑人”,说你绑架,贩毒等罪案,再通过打电话和发信息的方式,步步引诱,甚至绑票赎金,将银行账号的钱转走。“公安机关”反成“嫌疑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无语伦次!  “你中大奖啦!”这是最为普遍的方式,往往冒充“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等知名节目,传来佳音,你中大奖,只要交一点“保险费”,“税金”就可以领取大奖,机会不容错过,再不来就没有啦!你付费以后,“大奖”消失的无影无踪。看来,这就是贪小便宜的“大奖”吧!  令人最不可思议的还是“欠费”,电话欠费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却还是有许多发生:我是中国电信的工作人员,您的电话、电视、宽带账户欠费了,请缴纳“滞纳金”!没想到“滞纳金”最后进了的腰包。  “天上掉钱啦!”你在街头发现一大笔钱,跑去捡起。谁知,在假钱上下药,趁你昏迷之时,取走所有的贵重物品,当你起来以后,发现财物子一扫而空,后悔莫及啊!你见过天上掉钱吗?做事还是谨慎为好!  你发现了吗?网上购物往往要比市场价低得多,许多人为贪小便宜,谋利益,在网上汇款,数月后毫无音讯,“你上当了!”看来,不要总是想着会有好事发生哦,即使市场价贵点,但质量和品质还是有所保障的,可要当心啦!  无处不在,利用数不胜数的手段处处,千方百计,步步引诱,你时刻小心着吗?防止,保护自己的财产利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哟!只要我们处理得当,就一定不会上那些可恶团的“鱼钩”了。  小心“防”,安全“0”距离,只要我们谨慎行事,捂紧口袋,正确判断,就能远离,远离!防止,从我做起,欧耶!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存取(英文:Time Division - 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缩写为:TD-SCDMA),是ITU批准的三个3G标准中的一个,相对于另两个主要3G标准(CDMA2000)或(WCDMA)它的起步较晚。该标准是中国制定的3G标准。1999年6月29日,中国原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现大唐电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ITU提出了该标准。该标准将智能天线、同步CDMA和软件无线电(SDR)等技术融于其中。另外,由于中国庞大的通信市场,该标准受到各大主要电信设备制造厂商的重视,全球一半以上的设备厂商都宣布可以生产支持TD-SCDMA标准的电信设备。TD-SCDMA在频谱利用率、对业务支持具有灵活性、频率灵活性及成本等方面有独特优势。TD-SCDMA由于采用时分双工,上行和下行信道特性基本一致,因此,基站根据接收信号估计上行和下行信道特性比较容易。因此,TD-SCDMA使用智能天线技术有先天的优势,而智能天线技术的使用又引入了SDMA的优点,可以减少用户间干扰,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TD-SCDMA还具有TDMA的优点,可以灵活设置上行和下行时隙的比例而调整上行和下行的数据速率的比例,特别适合因特网业务中上行数据少而下行数据多的场合。但是这种上行下行转换点的可变性给同频组网增加了一定的复杂性。TD-SCDMA是时分双工,不需要成对的频带。因此,和另外两种频分双工的3G标准相比,在频率资源的划分上更加灵活。一般认为,TD-SCDMA由于智能天线和同步CDMA技术的采用,可以大大简化系统的复杂性,适合采用软件无线电技术,因此,设备造价可望更低。但是,由于时分双工体制自身的缺点,TD-SCDMA被认为在终端允许移动速度和小区覆盖半径等方面落后于频分双工体制。[编辑] 网络试验和商用概况2006年,罗马尼亚建成了TD-SCDMA试验网。2007年,韩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SK电讯在韩国首都首尔建成了TD-SCDMA试验网。同年,欧洲第二大电信运营商法国电信建成了TD-SCDMA试验网。2007年10月,日本电信运营商IP Mobile原本计划建设并运营TD-SCDMA网络,但该公司最终受限于资金困境而破产。2008年1月,中国移动在中国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深圳、厦门、秦皇岛市建成了TD-SCDMA试验网;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在中国保定市建成了TD-SCDMA试验网;原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现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国青岛市建成了TD-SCDMA试验网。2008年4月1日,中国移动在中国北京、上海、天津、沈阳、青岛、广州、深圳、厦门、秦皇岛和保定等10个城市启动TD-SCDMA社会化业务测试和试商用。截止2008年年末,在中国使用TD-SCDMA网络的3G手机用户已达到9万人。但是TD-SCDMA手机放号首日即出现诸多问题,如网络建设尚未完善、功能尚未全部开发等,因而不少手机用户仍然持观望态度。2008年9月,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为意大利的一家通信公司MYWAVE建设了TD-SCDMA试验网,该网络于9月12日建成并开通;从建设工程仅为11天推算,应为小型企业网。2009年1月7日,中国政府正式向中国移动颁发了TD-SCDMA业务的经营许可,中国移动也已经开始在中国的28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进行TD-SCDMA的二期网络建设,预计于2009年6月建成并投入商业化运营。该公司计划到2011年,TD-SCDMA网络能够覆盖中国大陆100%的地市。

  • 索引序列
  • 中国电信论文
  • 中国电信论文要求
  • 中国电信论文摘要
  • 中国电信论文发表
  • 中国电信论文题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