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华南地震期刊官网投稿经验交流

华南地震期刊官网投稿经验交流

发布时间:

华南地震期刊官网投稿经验交流

安徽地处华南地震区和华北地震区交界处,历史上大地震不多,但是小地震也不少,总的来说在我国属于地震发生概率中等的省份,大型地震发生概率不大,但是小地震也不能完全掉以轻心。安徽地处两大地震区交界处,省内分布多条地震带从大的尺度来说,安徽位于华南地震区和华北地震区两大地震区的交界处,省内分布着多条断裂地震带,分属上述两大地震区。像麻城—常德地震带和扬州—铜陵地震带属于华南地震区;而许昌—淮南地震带和营口—郯城地震带则属于华北地震区。安徽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6级以上大型地震上图是安徽省主要断裂带和历史上发生过的主要地震震中分布图,图中红色圆圈越大代表发生过的地震震级越高。其中圆圈最大的六级及以上地震共有三次,分别位于霍山、六安六百安地区和淮河中下游地区。最大的地震为25级,有两次,分别是1831年发生的凤台地震和1917发生的霍山地震。一般来说6级以上的地震就属于大型地震了,破坏力较大,这两次地震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畜伤亡和房屋损毁。安徽大型地震不多,小地震不少通过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安徽境内虽然地震带分布不少,但是由于避开了核心地震区,历史上大型地震不多,但是仍不能掉以轻心,事实上安徽发生小地震的概率还是挺高的,我们以2017年为例来看一下:(2017年安徽地震分布)上图为2017年安徽省地震分布情况。同样,圆越大,震级越高。2017年,安徽省发生5级以上地震25次,其中最大的一次为1级,发生在六安市金寨县。虽然这样的震级很难造成破坏,甚至一些较小的地震根本无法察觉,但小地震的频繁发生意味着地壳内部还是比较活跃的,不能掉以轻心。目前,我们还没有办法精确的预测地震,只能通过概率性进行比较粗放的趋势性推测,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2016年我国制定了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根据这份新图(下图),绿色的安徽东南部地区是地震防御级别较低的小于六度区,东北部及六安、阜阳周边(红色)是地震防御级别最高的七度区,其余黄色区域为六度区。省会合肥市七度区面积也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巢湖、庐江等地的多个乡镇由原来的六度区提高到了七度区。综上:安徽位于两大地震区交界处,省内分布着多条地震带,由于避开了地震核心区,大型地震发生概率不大,但是小地震不少,随着我国地震防御水平的提升,大家不必过于担心。

有可能。安徽虽然现在并不处于地震地带,但是地壳是不断运动的,所以未来还是有可能发生大型地震的。

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苏联顾问ГΠ果尔什柯夫教授来我国帮助编制中国地震区域划分图的过程中,为了集思广益,以求更进一步地研究中国地震活动性与新构造运动现象的关系,曾建议召开新构造运动座谈会。1956年1月1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遵行了李四光、竺可桢副院长的倡议便正式召开了中国第一次新构造运动座谈会。竺副院长亲临参加,并由生物地学学部委员黄汲清教授主持大会,他在会上并做了关于“中国新构造运动的几个类型”的系统发言。此外,到会发言的有我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和地质学家李善邦、傅承义、冯景兰、袁复礼、王竹泉、田奇隽、孟宪民、程裕淇、张文佑、王鸿桢、王曰伦、李连捷、李璞、罗开富、沈玉昌、王永炎等,地球物理研究所顾问ГΠ果尔什柯夫教授做了关于“最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及其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的系统发言,北京地质学院顾问BΠ帕甫林诺夫教授也做了关于“中国新构造运动的一些痕迹”的系统发言。会上发言十分紧凑热烈,专家们不仅从地文和水文观点,或是X型断裂及构造、土壤学观点,论述了中国新构造运动的特点,同时也从地震区划以及地震活动规律性方面论证了新构造运动的各种现象。发言中包括的地区亦很广泛,其中有中南、华南、华北、西藏、云南、甘肃、四川、山西、秦岭、五台山、黄河、汉水等地区。有关专家学者,杨钟健、马杏垣、陈梦熊、周光、余伯良、徐煜坚、刘东生等都提出书面发言。会上苏联顾问ГΠ果尔什柯夫所作的《最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及其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学术报告一共分两部分:首先,在最新构造运动部分中阐述最新构造运动理论概念和与地震的关系,认为地震是现在地壳最新构造活动性的结果,最新构造运动是许多构造运动的一种,即是现在仍然还活动的地壳运动,苏联地质学家早已关注这种最新构造运动重要性,从而列举出从1933年苏联著名地质学家HB纳利夫金(Наливкин)编制大地构造图起,历经1934及1938年HC沙特斯基(Шатский)等编制大地构造图的历史过程,都做为重要构造单元要素,标示图中,文中同时也列举了中国构造地质学家的大地构造图中所显示的最新地壳构造活动,诸如谢家荣、王鸿祯、张文佑、马杏垣等,其中高度评述了黄汲清教授于1944年所编的中国大地构造图。第二部分地震构造,主要论及到什么样的构造运动引起地震的,这是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而有争论的课题,概括他多年在苏联地震地质研究成果和实践,提出了五点论据,颇有参考价值。特别是对中国地震地质工作更有启迪和指导作用。北京地质学院顾问BH帕甫林诺夫教授所做的《中国新构造运动的一些痕迹》学术报告,同样受到了与会中国学者们的欢迎和称赞。发言讨论中还论及到苏联新大地构造创建人奥勃鲁夫院士在外贝加尔地区逆掩断层理论和阿尔泰、准噶尔断层研究,介绍他1948年发表的《新大地构造学的塑造与动力学的基本特征》从而奠定苏联了新大地构造学的基础。这次座谈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届有关中国构造地质的学术研讨会,会上中国地质学家的学术报告和论文,都具有颇高的理论水平,诸如黄汲清教授的《中国新构造运动的几个类型》是一篇标志性的论文,其中所附各类图件,至今仍具重要学习和参考意义(本书另有专门评述)。这些论文及学术报告,对中国地震地质研究起了奠定理论基础的作用。正是由于在会上的报告和发言的重要性,中国科学院决定出版专集,供学界学习与研究,文集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第一次新构造运动座谈会发言记录》,目录如下:说明在中国第一次新构造运动座谈会上的发言 李善邦最新构造运动的研究方法及其与地震活动性的关系 ГΠ果尔什柯夫中国新构造运动的几个类型 黄汲清中国新构造运动的一些痕迹 ВН帕甫林诺夫从地貌水形及沉积的观点谈中国的新构造运动 冯景兰关于秦岭以北的新构造问题 杨钟健秦岭以北的新构造运动 袁复礼中国X型断裂与新构造运动的关系 张文佑五台山及中条山区的一些新构造运动现象 马杏垣山西、云南的一些新构造运动现象及西藏地区中生代褶皱带与新生代褶皱带的分界问题 王鸿桢关于新构造运动和它的实际意义 李连捷中国新构造运动的零拾 王曰伦甘肃走廊新构造运动的特征与意义 余伯良云南东北及东南部的第四纪运动现象 孟宪民关于四川省西部(前西康省东部)新构造运动的一些地质资料 程裕淇西藏地区与新构造可能有关的一些现象 李 璞中南地震带与地质构造的关系 田奇瑞有关华南新构造的几点意见 罗开富新构造运动和地震区域的划分 王竹泉从地震活动规律来看中国新构造运动 周 光有关甘肃东部(陇东)新构造运动的一些材料 王乃A三门系地层的新构造运动 刘东生、黄万波、王挺梅在包头、西安、北京等地所见到的几个有关新构造方面的问题 陈梦熊在汉水流域所看到的与新构造运动有关的一些现象 沈玉昌黄河流域的一些地貌、地质现象和地震的关系 徐煜坚在中国新构造运动座谈会上的发言 ГΠ果尔什柯夫182

华南地震期刊官网投稿经验

叶洪 陈国光 郝重涛 周庆(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29)摘要 在现今地球动力学体制下,中国大陆板块内部的构造活动表现为6个各具特色的构造运动及内部变形的一级块体(青藏块体、甘新块体、东北块体、华北块体、华南块体及东南沿海块体。中国大陆地震活动与现代构造运动受制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及西太平洋构造带两方面的影响。中国大陆西部现代构造运动的力源主要来自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而中国大陆东南地区及东北地区则主要分别受菲律宾海板块及太平洋板块的影响。华北的情况比较复杂,太行山以西的华北西部以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的影响为主,郯庐带以东的华北东部以西太平洋构造带影响为主,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华北中部地区可能是两种影响混杂的过渡地带。大陆板内各个块体之间的边界在很多段落上表现出弥散性变形的特点,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幅度是有限的,这些都与岩石圈大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及变形方式有很大不同。在上述块体内部,应变能的释放主要沿着原有的构造软弱带进行。在中国大陆东部的各个块体内古裂谷或被动大陆边缘的地壳颈化带是最重要的构造软弱带。而在中国大陆西部,一些古生代以来褶皱带的主边界断裂或主中央断裂仍是当地主要的构造软弱带。大地震往往沿着上述构造软弱带成带状分布。板内大地震复发间隔的统计结果表明,中国大陆板内块体运动及变形的速率比板块边界要小一到两个数量级,这对板内块体运动学模型是一个重要的限定。关键词 地震构造 地球动力学 中国大陆1 引言从本世纪初阿尔冈(EArgand)最早提出喜马拉雅大陆碰撞的设想算起,中国大陆地球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已经经历了中、外学者好几代人的努力。到目前为止,这仍是世界上地球动力学研究的一块热土。各种科学基金及国际协作组织争相立项,各国地球科学家纷至沓来,都想在中国大陆内部地球动力学的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大陆的这一科学魅力首先来自于它在全球构造格架中所占的独特的构造位置(图1)。从全球构造的角度看,中国大陆正好处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两条全球规模巨型挤压构造带: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与环太平洋构造带的接合部位。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代表着全球规模南、北大陆的聚敛与碰撞,它横贯欧、亚、非三洲自西向东延伸,在中国大陆内部东经104°附近嘎然终止。这一巨型构造在这里的突然收尾,显然是因为受到了近南北向西太平洋构造带的阻挡,在这里它的巨大的近南北向压缩变形必须以某种方式与西太平洋边缘近东西向板块聚敛运动影响下的中国大陆东部构造变形相协调。图1 中国及邻区现代板块及板内运动示意图中国大陆地质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本身的复杂拼合结构。中国大陆既不同于典型的北大陆地块(如西西伯利亚、俄罗斯),也不同于典型的南大陆地块(如非洲、澳大利亚、南美等)。它是由部分北大陆碎块、部分南大陆碎块以及若干位于南、北大陆之间的小陆块拼合而成的。在漫长的拼合历史过程中,围绕着相对比较刚性的古陆块形成了大量相对比较韧性的不同年龄褶皱带。中国大陆基底这种软硬相间的拼合结构,加上上述两个超级构造动力学系统在这里的强烈对抗与相互协调,必然使其现代构造运动及变形表现出独特的复杂性及多样性。中国大陆内部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现今地球动力学现象就是在这样的构造背景下发生的。例如: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缩短、地壳增厚及向东挤出;天山、阿尔泰山的再生隆起与塔里木、准噶尔盆地边缘的快速沉降;华北一系列新生代裂谷盆地的拉开与迁移;华南地块的持续缓慢隆升及东移;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在台湾东部斜向碰撞及其在中国东南沿海引起的挤压剪切变形等,这些都与在现今地球动力学体制下中国大陆内部软硬相间块体间的相对运动有关。这些热点课题的研究不仅具有区域性意义,而且对于认识整个地球大陆岩石圈构造行为及变形机制具有普遍意义。地震构造分析历来是研究现今地球动力学的一个重要途径,从构造地质学的角度来看,地震就是岩石圈构造变形过程中的破裂-错动事件。目前已有日趋成熟的地震地质学及地球物理学方法可对地震与构造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包括各次地震的构造力学背景、震源破裂过程以及地震活动在最近地质历史时期的时空分布规律等。这些研究成果对认识大陆内部现今地球动力学过程,特别是大陆内部块体相对运动及块体内部变形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十多年来,配合联合国国际减灾10年计划,我国在地震区划、重大工程及城市地震危险性分析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工作,这些工作涉及到地震构造方面的一系列基础研究。由此产生的大量研究成果,是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大陆现今地球动力学过程的新的基础。在本文中,作者想应用近年来在地震区划及工程地震工作中积累与收集到的各种地震活动性、震源机制、古地震、大地震地表破裂及形变带等资料,对中国大陆地震构造特征作一次再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地震构造的侧面对中国大陆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大家关心的某些问题作概要的讨论。2 中国地震构造分区及大陆板内块体地震的空间分布曾是确定现代岩石圈板块边界的重要依据,同样,大陆板块内部现代构造运动的块体性,在地震的空间分布上也有相应的反映。但是,由于板内地震分布的弥散性,情况比较复杂,研究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对于岩石圈板块,一般根据巨型地震带的展布,就可以相当明确地划分板块边界,而对于板内块体,除了需要考虑地震空间分布外,还需要更多地从地震构造的区域特点上去进行分析,也就是首先需进行地震构造分区。根据地震空间分布及地震构造的区域性特点。我们将中国划分为以下10个地震构造区(图2):甘新地震构造区、青藏地震构造区、喜马拉雅地震构造区、东北地震构造区、华北地震构造区、华南地震构造区、东南沿海地震构造区、台湾中西部地震构造区、台湾东部地震构造区、南海地震构造区。上述10个地震构造区中,有两个地震构造区,即喜马拉雅地震构造区及台湾东部地震构造区分别与喜马拉雅板块碰撞带及台湾东部板块碰撞带相对应。另有两个地震构造区,即台湾中西部地震构造区及南海地震构造区,可看作是板缘及板内构造区的过渡。其余的6个地震构造区则具有板内地震构造区的性质。将这6个板内地震构造区的位置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分布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上述板内地震构造区大多都是以一两个前寒武纪古陆块为核心,古陆地之外,一般围绕着古生代以来的褶皱带。例如:华北地震构造区是以著名的中朝地台为核心的;东北地震区以松嫩地块为核心,周边为古生代褶皱带;华南地震构造区以扬子地台西部为核心,东侧围绕有古生代褶皱带;东南沿海地震构造区大致以华夏古陆块为核心;甘新地震构造区由塔里木地台、准噶尔地块以及发育其间的古生代褶皱带组成;青藏地震构造区的情况比较特殊,它主要是由古生代以来各个时代的褶皱带组成,但其中夹杂着一系列较小的古陆块,如:柴达木地块、羌塘地块、冈底斯地块、松潘-碧口地块等。上述各个地震构造区具有各自独特的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地壳变形和地震能量释放方式以及块体运动方向。因此应被看作是在现代构造运动体制下中国大陆板内的一级块体。图2 中国震中分布及地震构造分区Ⅰ—甘新一级地震构造区;Ⅱ—青藏一级地震构造区;Ⅲ—喜马拉雅地震构造区;Ⅳ—东北一级地震构造区;Ⅴ—华北一级地震构造区;Ⅵ—华南一级地震构造区;Ⅶ—东南沿海一级地震构造区;Ⅷ—台湾中西部地震构造区;Ⅸ—台湾东部地震构造区;Ⅹ—南海地震构造区这些大陆板内块体的边界一般沿袭先存的断裂带或古陆块缝合线发育,但并不一定与前期构造单元的边界完全吻合。与板块边界的情况不同,板内块体边界的地震活动性在许多段落上表现出明显的弥散性,地震活动的强度也很不均匀。依据地震活动性的强度及分布特点可以将板内一级块体的边界分为三种类型:(1)线性快速运动边界。例如青藏块体北边界,沿着阿尔金断裂、祁连山山前断裂发生大规模走滑运动,地震密集分布,这类板内块体边界,类似于板块边界,边界两侧块体间的相对运动速率较大,最大可达到1cm/a左右的量级。(2)弥散型运动边界。例如青藏块体东缘及华北块体与华南块体边界的西段,地震沿着多条断裂呈宽带状分布,块体间的相对运动,总体来说可能有相当大的幅度,但位移不是沿着一、两条主干断裂发生的,而是通过有相当宽度的弥散型变形(distributed deformation)来实现的。(3)微弱运动边界。例如华北块体与东北块体的边界,华北块体与华南块体边界的东段,华南块体与东南沿海块体之间的边界,地震活动性不强,块体间的相对运动微弱。板内块体边界地震活动的这些特征说明大陆板块内部块体的相对运动与板块间的运动相比,在活动强度与方式上均有很大差别。3 中国大陆板内一级块体运动模型在现今地球动力学体制下,中国大陆内部的各个板内块体,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进行着相对运动及内部变形调整[2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及大地震所产生的地表破裂带为研究大陆内部现代构造应力场及块体构造运动模型提供了重要依据(图3、图4)。根据我国大量地震震源机制解[5]及50多个大地震的地表破裂带[3,4,23,27~29,31~36],我们对大陆内部块体的现代构造运动得到如下认识:中国西部受印度板块推挤向北运动,总的来说表现为近南北方向的地壳压缩变形并相对于中国东部向北作右旋扭动。其南部的青藏块体内主要是由古生代以来各个时代的褶皱带组成。虽然内部及边缘有小块古陆块卷入,但总的来说比较韧性,因此,内部变形调整量较大,整个块体发生强烈压缩变形,地壳加厚,地面隆升。由于它处在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的尾部,南北向挤压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其西侧的挤压强于东侧的挤压,造成青藏块体在向北运动过程中同时向东呈喇叭型挤出,其北部向北东东方向运动,其南部向南东东方向运动。位于青藏地块以北的甘新块体主要由刚性较强的古陆块组成,在古陆块之间夹持着相对比较韧性的褶皱带。在青藏块体的推挤下,甘新块体向北运动,现代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近南北向,内部变形调整主要表现为古陆块间的褶皱带的压缩变形与地壳增厚,致使原来已经夷平的天山、阿尔泰等古生代褶皱带上升形成再生山脉。图3 中国地震震源机制解图4 中国大地震地表破裂带中国大陆东部的基底由松辽、华北、扬子、华夏等古陆块及围绕着这些古陆块的古生代至早—中生代褶皱带组成。以上述古陆块为核心,自北向南形成东北块体、华北块体、华南块本及东南沿海块体,其中受西部动力学过程影响最大的是华北块体。华北块体的西部现代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为北东东向。受甘新块体及青藏块体向北及北东方向运动的影响,沿着近南北及北北东方向的断层发生右旋张扭运动并在尾端形成北东或近东西向的拉张盆地。这一运动形式在太行山以西表现得最为典型,并可部分影响到郯庐带以西的华北中部地区。郯庐带以东的华北东部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为近东西向,地震断层往往表现为北东及北西两组共轭剪切断层的活动,这一情况与华北西部地区的以北北东向右旋扭动为主的张扭性活动方式明显不同,说明华北东部地区的现代构造活动主要是受西太平洋边缘板块运动的影响。震源机制结果还表明:这一来自西太平洋边缘构造带的影响可以越过郯庐带影响到华北中部地区。因此位于太行山以东及郯庐带以西的华北中部地区是受东西两种影响混杂的过渡地带。以华夏古陆残块及沿海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褶皱带为基底的东南沿海块体明显受到菲律宾海板块吕宋弧与台湾陆壳碰撞的影响,现代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为北西西向,沿海有一系列等间距排列的北西-北北西向张扭性断裂及北东东向压扭性断裂,北东走向的山地缓慢隆起,地震活动强度从沿海向内陆海逐渐减弱。位于东南沿海块体与青藏块体之间的华南块体其西半部基底为扬子古陆块,东半部基底由加里东褶皱带组成。在东南沿海块体及青藏块体的东西两侧挤压下缓慢隆升,现代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也为北西向,但现代构造活动较弱,是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强度最低的块体。东北块体的基底为松嫩古陆块及其周围的褶皱带,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及日本海小板块反向俯冲的影响,现代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为近东西向。4 大陆块体内部变形及应变能释放方式1 块体内部构造软弱带地震的空间分布表明中国大陆板块内部应变能的释放除了沿着上述板内一级块体的边界进行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块体内部沿着各种先存的构造软弱带进行的。当先存的构造软弱带方向与现代构造应力场最大剪应力方向相近时,具有最大的活动性。中国大陆东部的前寒武纪古陆块特别是华北地块,在中、新生代时期曾普遍遭受过裂谷作用的改造。在裂谷强烈扩张时期,沿着裂谷带上地幔软流圈上拱,地壳减薄,形成地壳颈化地带[17]。地壳颈化带是中国大陆东部重要的构造软弱带,华北的板内大地震大多沿着这些地壳颈化带展布。例如,汾渭带、银川-河套带、华北平原带、郯庐带中段等。东南沿海最重要的一条地震带——广东滨海地震带,则与南海第三纪扩张时形成的被动大陆边缘地壳颈化带有关。在中国大陆西部,一些晚古生代或中生代褶皱带的主边界断裂或主中央断裂仍是当地最重要的构造软弱带,许多大地震沿着这些地带分布。2 块体内部主要变形方式1 走滑及共轭剪切网络从地震震源机制及大地震地表破裂及变形带上可以看出,走滑断层作用是中国大陆板内地块内部最常见的变形方式。无论是中国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大部分地震都是以走滑错动分量为主的。走滑一般沿着那些与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最大剪应力方向相近的原有构造软弱带发生。由于最大剪应力是成对出现的,因此在适当的条件下会形成各种规模的共轭剪切网络。例如,在华北地块的中部,主压应力方向以北东东向为主,地震大多沿着北北东向古近纪古裂谷地壳颈化带及北西西向古裂谷横向断裂发生,形成锐角指向北东东的共轭剪切网络。在东南沿海地块存在着锐角指向北西西的较小规模的共轭剪切网络。2 走滑拉分走滑断层引起的尾部拉张或错列部位拉张,是中国大陆东部地区常见的另一种块体内部变形方式。中国大陆东部有一部分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具正断层性质,它们都是由走滑拉分引起的。特别是华北地块的西部,因受到青藏地块向东北方向的推挤,沿着北北东方向及近南北向的右行走滑断层发育一系列北东走向至近东西走向的走滑拉分盆地。这些盆地的边缘及内部主要断层大多以正断层或正-走滑断层为主。例如图3所示河套盆地1979年五原地震,即是典型的正断层。3 逆冲及地壳缩短在中国西部,除了走滑断层引起的地震外,尚有相当一部分地震是由逆冲断层引起的。例如图3所示的1963年乌恰地震、1965年乌鲁木齐地震、1969年乌什地震,以及1985年乌恰地震等。地震资料还表明,在中国西部即使是走滑断层性质的地震也往往都含有逆冲断层的分量。由此可见,逆冲作用以及与此相伴的地壳缩短作用在中国西部板内地块内部的变形中起了重要作用。可以这样说,在中国西部,板内块体内部变形及应变能的主要释放方式是走滑加逆冲,而在中国东部,则是走滑加拉分,两者形成明显对比。4 块体旋转近来块体旋转在大陆板内块体运动及内部变形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一些研究结果曾指出华北地块西部的鄂尔多斯块体存在着反时针旋转。另一些研究结果则指出在青藏地块的东缘,存在着一系列北西向小地块的顺时针旋转。我们设想由于板内块体运动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不可能像岩石圈板块那样作大幅度的平动,因而往往需要用块体转动来调整各自的位置及释放应变能量。著名的“南北地震带”沿着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收尾的部位展布。它是中国西部大陆相对于东部大陆作右旋扭动的结果。沿着南北地震带,发生较多的块体旋转不是偶然的,它说明块体旋转可能在调节中国西部及东部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构造变形区方面,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西部大陆相对东部大陆作右旋扭动,因此南北地震带以西的块体转动多为顺时针方向,其以东的块体旋转多为反时针方向。5 大地震复发周期与板内块体运动及内部变形速率近十多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史前地震研究对现有地震资料是一个极有意义的补充与外延,它不但大大拓宽了我们对地震空间分布的视野,并且使我们对地震事件在最近地质历史时期的时、空分布规律开始获得某些认识[24,26]。我国现在通过野外地震地质考察发现并进行过年代测定的全新世史前地震遗迹已达近百处[6]。在很多地方通过详细的槽探工作,证实了史前地震事件的多次重复,并采用14C,热释光,ESR等多种测年手段估算了大地震的复发间隔。从表1列出的史前地震复发间隔时间可以看出,青藏块体及其周边大地震的复发间隔一般在1000~2000a;甘新块体大地震的复发间隔约为2000~3000a;华北块体的大地震复发间隔一般为2000~5000a或更长,这与板缘地震带大地震复发间隔仅为100~200a相比,相差了一到两个数量级,这一事实与上面提到的板内块体边界运动的弥散性及微弱性均表明大陆板内块体的相对运动速率及规模是有限的。在周边板块的推挤下,中国大陆内部块体之间存在着一定幅度的相对运动,并以此来调节板块间的运动,但是否像某些外国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普遍存在水平运动年速率高达厘米级的大陆挤出运动(continental escape),看来是很值得商榷的。表1 中国大陆史前地震事件重复间隔从大震复发间隔的时间来看,可以认为在中国大陆内部年速率达厘米级的板内块体水平运动是很个别的。板内一级块体的边界及内部主要活动断裂一般具有毫米级的水平运动速率,西部较高、东部较低。同时在中国大陆东部相当普遍地存在着低于毫米级的缓慢或极缓慢板内断裂活动。需要指出的是,在这里“缓慢”或“极缓慢”仅只是相对于板缘的活动速率而言的。这些“缓慢”或“极缓慢”的板内断裂活动同样可以造成破坏性地震的发生并留下各种构造形迹,只不过其复发周期相对较长,时间非线性特征更加复杂而已。而这,正是板内地震预报及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难点之所在。6 结语地球动力学研究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观测技术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观测技术,就会有什么样的地球动力学。尽管近十多年来,人们在深部探测、地球物理资料解释、空间技术的应用、地球化学及地质测年技术方面取得不少重要进展。但是应该看到,就整体而言,我们对地球深部的探测能力及对地质历史的追溯能力目前仍然是相当有限的。存在着许多观测能力上的“盲区”及“模糊区”。在这种情况下,目前的不少推断与解释(包括本文中提出的一些认识)只具有阶段性的意义,其中有一些日后可能被证实为不充分资料基础上的误解。在未来的一二十年内,地球动力学研究能取得多大进展不完全取决于地球科学家的努力,它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人类整体科学技术水平所能提供给地球科学家的技术支持能力。不过,作为一个地球科学家也不应该仅仅只是等待别的学科的发展给自己带来新的“技术利剑”,而应该主动地到别的学科的武器库中去寻找,应该主动跟踪别的学科的技术发展前沿,或者再加上自己的“创意”,组装出地球科学新一代的“干将”与“莫邪”。致谢 本论文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9572155)及中国地震局重点项目(编号85-07-01及95-05-02)的支持下完成的。作者感谢丁国瑜、马宗晋、汪一鹏、邓起东、张裕明、时振梁、高维明,多年来在地震地质工作中给予的各种支持与帮助,感谢北京大学钱祥麟老师在中国区域构造及大陆结晶基底方面给予的热情指教。此外,周永东、杨文龙、张华等曾在不同程度上参与本项工作,在此一并致以诚挚谢意。参考文献[1]JPAvouac,PTapponnier,MBai,HYou and GWActive thrusting and folding along the northern Tien Shan and late Cenozoic rotation of the Tarim relative to Dzungaria and KJGR,1993,98:6755~[2]JPAvouac,PTKinematic model of active deformation in central AGRL1993,20:895~[3]邓起东,陈社发,赵小麟龙门山逆断裂带中段的构造地貌学研究地震地质,1994,16(4):389~[4]Ding GThe inhomogeneity of Holocene Earthquake Rin China,1991,5:95~[5]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区划图编委会中国及邻区地震震源机制图北京:地震出版社,[6]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区划图编委会中国及邻近海域活动构造图北京:地震出版社[7]PEngland and PMRight-lateral shear and rotation as the explanation for strike-slip faulting in eastern TL Nature,1990,344:140~[8]WEHolt,MLi and AJHEarthquake strain and instantaneous relative motions within central and eastern AGJI,1995,122:569~[9]JGJTectonics of China:continental scale cataclastic Mechnical Behavior of Crustal RGeophysical Monograph,1981,24:98~[10]PMThe Geologic history and structure of the HAmerican S1986,74:144~[11]PMContinental tectonics in the aftermath of plate Nature,1988,335(8):131~[12]GPeltzer and PT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strike-slip faults , and basins during the India-Asia collision:an experimental JGR1988,93(B12):15085~[13]GPPTapponnier and RAMagnitude of late Quaternary left-lateral displacements along the north edge of TScience,1989,246:1285~[14]HZWang and XXMAn outline of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CEpisodes,18(1&2):6~[15]YPWang and XYM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e tectonics in CEpisodes,18(1&2):73~[16]XCXiao and TDLTectonic evolution and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 PE1995,18(1&2):31~[17]HYe,BTZhang and FYMThe Cen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Great North China:two types of rifting and crustal necking in the Great North China and their tectonic Tectonophysics,1987 ,133:217~[18]HYe,YDZhou,QZhou,WLYang,GGChen and CTHStudy on potential seismic sources for seismic zonation and engineering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in continental IASPEI Publication Series for the IDNDR,1993,3:473~[19]HYGGChen,QZStudy on the intraplate potential seismic Prceedings of 5th ICSZ,Presses Academiques,1995,1424~[20]YQZPVergely and JMActive faulting in and along the Qinling Range(China)inferred from SPO Timagery analysis and extrusion tectonics of south CTectonophysics,1995,243:69~[21]曾融生,朱露培等华北盆地强震的震源模型兼论强震和盆地的成因地球物理学报,1991,34(3):288~[22]JDZSignificance of the Altun Tagh fault of CEpisodes,1991,14(4):307~[23]丁国瑜(主编)中国活断层图集北京:地震出版社,[24]丁国瑜第四纪断层上断裂活动的群集及迁移现象第四纪研究,1989,(1):36~[25]丁国瑜,卢演俦对我国现代板内运动状况的初步探讨科学通报,1986,(18):1412~[26]丁国瑜全新世断层活动的不均匀性中国地震,1990,6(1):1~[27]邓起东等新疆独山子—安集海活动逆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古地震见:活动断裂研究(1)北京:地震出版社,[28]马杏垣等中国岩石圈动力学纲要,1∶400万中国及邻近海域岩石圈动力学图说明书北京:地质出版社[29]马宗晋等1966~1976中国九大地震北京:地震出版社,[30]叶洪等喜马拉雅地区的地震活动性与近期地壳运动地震地质,1981,3(2)[31]任金卫等则木河断裂带北段地震地貌及古地震研究地震地质,1989,11(1)[32]汪一鹏等宁夏香山-天景山断裂带晚第四纪强震重复间隔的研究中国地震,1990,6(2)[33]国家地震局鄂尔多斯活动断裂系课题组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断裂系北京:地震出版社,[34]杨章新疆特克斯—昭苏地震断层的发现及有关问题的讨论地震地质,1988,7(1)[35]高维明等1668年郯城5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中国地震,1988,4(3)[36]虢顺民等1515年云南永胜地震形变带和震级讨论,地震研究,1988,11(2)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中国的地震带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一、青藏高原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居全国之首。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华北地震区: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辽宁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三、新疆地震区:新疆地震区强烈地震较多,也较频繁。四、台湾地震区: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亚欧大陆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交界处,东部地区地震频发,因多发生在外海,造成的灾害相对较少。西部地震虽不如东部地震频繁,但因其震源较浅,且多发生在陆地,加之人口稠密,破坏性大。五、华南地震区:曾发生过1604年福建泉州0级地震和1605年广东琼山5级地震。 拓展资料:一、地震指地壳在内、外应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力突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颤动。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二、地震所造成的直接灾害有: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三、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装置破坏等引起;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5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5个地区是:1、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2、西南地区,包括西藏、四川中西部和云南中西部。3、西部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以及新疆天山南北麓。4、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5、东南沿海地区,广东、福建等地。四川泸县地震致境内停运、停课:泸县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目前有一条国道和桥梁受损,高铁、客运站已经停运,县里面通往震中方向的公共交通也已经停运。泸县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各个学校正在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暂时没有上课。中国地震台网消息,2021年9月16日4时33分,四川泸州市泸县(北纬20度,东经34度)发生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距隆昌市16公里、距富顺县36公里,距泸州市38公里,距成都市196公里,距重庆市124公里。以上内容参考 云南防震减灾网-我国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重庆,四川,云南,河北这些地方都是地震的高发地区,他们发生地震的频率非常的高,我们一定要注意当地的一些警报。

华南地震期刊官网投稿经验分享

安徽地处华南地震区和华北地震区交界处,历史上大地震不多,但是小地震也不少,总的来说在我国属于地震发生概率中等的省份,大型地震发生概率不大,但是小地震也不能完全掉以轻心。安徽地处两大地震区交界处,省内分布多条地震带从大的尺度来说,安徽位于华南地震区和华北地震区两大地震区的交界处,省内分布着多条断裂地震带,分属上述两大地震区。像麻城—常德地震带和扬州—铜陵地震带属于华南地震区;而许昌—淮南地震带和营口—郯城地震带则属于华北地震区。安徽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6级以上大型地震上图是安徽省主要断裂带和历史上发生过的主要地震震中分布图,图中红色圆圈越大代表发生过的地震震级越高。其中圆圈最大的六级及以上地震共有三次,分别位于霍山、六安六百安地区和淮河中下游地区。最大的地震为25级,有两次,分别是1831年发生的凤台地震和1917发生的霍山地震。一般来说6级以上的地震就属于大型地震了,破坏力较大,这两次地震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人畜伤亡和房屋损毁。安徽大型地震不多,小地震不少通过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安徽境内虽然地震带分布不少,但是由于避开了核心地震区,历史上大型地震不多,但是仍不能掉以轻心,事实上安徽发生小地震的概率还是挺高的,我们以2017年为例来看一下:(2017年安徽地震分布)上图为2017年安徽省地震分布情况。同样,圆越大,震级越高。2017年,安徽省发生5级以上地震25次,其中最大的一次为1级,发生在六安市金寨县。虽然这样的震级很难造成破坏,甚至一些较小的地震根本无法察觉,但小地震的频繁发生意味着地壳内部还是比较活跃的,不能掉以轻心。目前,我们还没有办法精确的预测地震,只能通过概率性进行比较粗放的趋势性推测,为了最大程度减少地震带来的损失,2016年我国制定了新一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根据这份新图(下图),绿色的安徽东南部地区是地震防御级别较低的小于六度区,东北部及六安、阜阳周边(红色)是地震防御级别最高的七度区,其余黄色区域为六度区。省会合肥市七度区面积也有了较大幅度提升,巢湖、庐江等地的多个乡镇由原来的六度区提高到了七度区。综上:安徽位于两大地震区交界处,省内分布着多条地震带,由于避开了地震核心区,大型地震发生概率不大,但是小地震不少,随着我国地震防御水平的提升,大家不必过于担心。

高楼晃动的原因应该是因为质量的问题造成的,在施工的时候因为选择的材料都是劣质的,根基不太稳,或者是因为时间比较长都会导致晃动。

重庆有史以来最大的地震是黔江小南海地震。黔江小南海地震:清咸丰六年五月壬子(1856年6月10日,发生在黔江交界之大路坝、后坝一带。北至四川巫山,东南达湖南吉首,西南抵四川南川,最大半径230公里,有感面积超过12万平方公里。在历史上,重庆市周围中小地震频繁。据记载,1854年11月24日,距重庆65km的南川县南坪发生5级地震,1970年至1980年的10年间发生小地震27次,最大震级为4级,近期地震频繁,1989年9月9日重庆江北区发生2~3级地震,同年11月20日江北区统景镇发生2~4级地震,重庆主城区有强烈震感。从地质构造来看,重庆位于华南板块较稳定。专家表示,重庆地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于华南板块的西部,在中国大陆,华南板块属于相对稳定的地块,其地震频度和强度都比其他地区要低一些。重庆境内有5条断裂带,分别为华蓥山断裂带、长寿-遵义断裂带、七曜山-金佛山断裂带、方斗山断裂带和彭水断裂带。历史上有记载的重庆5次5级以上地震就发生在这些断裂带上及其附近。这5条断裂带形成于10万年前,活动年代也比较早,有记载的活动在1854年,目前已不属活跃期,带来的强震威胁并不太大。

叶洪 陈国光 郝重涛 周庆(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29)摘要 在现今地球动力学体制下,中国大陆板块内部的构造活动表现为6个各具特色的构造运动及内部变形的一级块体(青藏块体、甘新块体、东北块体、华北块体、华南块体及东南沿海块体。中国大陆地震活动与现代构造运动受制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及西太平洋构造带两方面的影响。中国大陆西部现代构造运动的力源主要来自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而中国大陆东南地区及东北地区则主要分别受菲律宾海板块及太平洋板块的影响。华北的情况比较复杂,太行山以西的华北西部以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的影响为主,郯庐带以东的华北东部以西太平洋构造带影响为主,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华北中部地区可能是两种影响混杂的过渡地带。大陆板内各个块体之间的边界在很多段落上表现出弥散性变形的特点,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幅度是有限的,这些都与岩石圈大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及变形方式有很大不同。在上述块体内部,应变能的释放主要沿着原有的构造软弱带进行。在中国大陆东部的各个块体内古裂谷或被动大陆边缘的地壳颈化带是最重要的构造软弱带。而在中国大陆西部,一些古生代以来褶皱带的主边界断裂或主中央断裂仍是当地主要的构造软弱带。大地震往往沿着上述构造软弱带成带状分布。板内大地震复发间隔的统计结果表明,中国大陆板内块体运动及变形的速率比板块边界要小一到两个数量级,这对板内块体运动学模型是一个重要的限定。关键词 地震构造 地球动力学 中国大陆1 引言从本世纪初阿尔冈(EArgand)最早提出喜马拉雅大陆碰撞的设想算起,中国大陆地球动力学问题的研究已经经历了中、外学者好几代人的努力。到目前为止,这仍是世界上地球动力学研究的一块热土。各种科学基金及国际协作组织争相立项,各国地球科学家纷至沓来,都想在中国大陆内部地球动力学的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大陆的这一科学魅力首先来自于它在全球构造格架中所占的独特的构造位置(图1)。从全球构造的角度看,中国大陆正好处在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两条全球规模巨型挤压构造带: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与环太平洋构造带的接合部位。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代表着全球规模南、北大陆的聚敛与碰撞,它横贯欧、亚、非三洲自西向东延伸,在中国大陆内部东经104°附近嘎然终止。这一巨型构造在这里的突然收尾,显然是因为受到了近南北向西太平洋构造带的阻挡,在这里它的巨大的近南北向压缩变形必须以某种方式与西太平洋边缘近东西向板块聚敛运动影响下的中国大陆东部构造变形相协调。图1 中国及邻区现代板块及板内运动示意图中国大陆地质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它本身的复杂拼合结构。中国大陆既不同于典型的北大陆地块(如西西伯利亚、俄罗斯),也不同于典型的南大陆地块(如非洲、澳大利亚、南美等)。它是由部分北大陆碎块、部分南大陆碎块以及若干位于南、北大陆之间的小陆块拼合而成的。在漫长的拼合历史过程中,围绕着相对比较刚性的古陆块形成了大量相对比较韧性的不同年龄褶皱带。中国大陆基底这种软硬相间的拼合结构,加上上述两个超级构造动力学系统在这里的强烈对抗与相互协调,必然使其现代构造运动及变形表现出独特的复杂性及多样性。中国大陆内部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现今地球动力学现象就是在这样的构造背景下发生的。例如: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缩短、地壳增厚及向东挤出;天山、阿尔泰山的再生隆起与塔里木、准噶尔盆地边缘的快速沉降;华北一系列新生代裂谷盆地的拉开与迁移;华南地块的持续缓慢隆升及东移;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在台湾东部斜向碰撞及其在中国东南沿海引起的挤压剪切变形等,这些都与在现今地球动力学体制下中国大陆内部软硬相间块体间的相对运动有关。这些热点课题的研究不仅具有区域性意义,而且对于认识整个地球大陆岩石圈构造行为及变形机制具有普遍意义。地震构造分析历来是研究现今地球动力学的一个重要途径,从构造地质学的角度来看,地震就是岩石圈构造变形过程中的破裂-错动事件。目前已有日趋成熟的地震地质学及地球物理学方法可对地震与构造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包括各次地震的构造力学背景、震源破裂过程以及地震活动在最近地质历史时期的时空分布规律等。这些研究成果对认识大陆内部现今地球动力学过程,特别是大陆内部块体相对运动及块体内部变形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十多年来,配合联合国国际减灾10年计划,我国在地震区划、重大工程及城市地震危险性分析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工作,这些工作涉及到地震构造方面的一系列基础研究。由此产生的大量研究成果,是我们进一步认识中国大陆现今地球动力学过程的新的基础。在本文中,作者想应用近年来在地震区划及工程地震工作中积累与收集到的各种地震活动性、震源机制、古地震、大地震地表破裂及形变带等资料,对中国大陆地震构造特征作一次再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地震构造的侧面对中国大陆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大家关心的某些问题作概要的讨论。2 中国地震构造分区及大陆板内块体地震的空间分布曾是确定现代岩石圈板块边界的重要依据,同样,大陆板块内部现代构造运动的块体性,在地震的空间分布上也有相应的反映。但是,由于板内地震分布的弥散性,情况比较复杂,研究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对于岩石圈板块,一般根据巨型地震带的展布,就可以相当明确地划分板块边界,而对于板内块体,除了需要考虑地震空间分布外,还需要更多地从地震构造的区域特点上去进行分析,也就是首先需进行地震构造分区。根据地震空间分布及地震构造的区域性特点。我们将中国划分为以下10个地震构造区(图2):甘新地震构造区、青藏地震构造区、喜马拉雅地震构造区、东北地震构造区、华北地震构造区、华南地震构造区、东南沿海地震构造区、台湾中西部地震构造区、台湾东部地震构造区、南海地震构造区。上述10个地震构造区中,有两个地震构造区,即喜马拉雅地震构造区及台湾东部地震构造区分别与喜马拉雅板块碰撞带及台湾东部板块碰撞带相对应。另有两个地震构造区,即台湾中西部地震构造区及南海地震构造区,可看作是板缘及板内构造区的过渡。其余的6个地震构造区则具有板内地震构造区的性质。将这6个板内地震构造区的位置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分布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上述板内地震构造区大多都是以一两个前寒武纪古陆块为核心,古陆地之外,一般围绕着古生代以来的褶皱带。例如:华北地震构造区是以著名的中朝地台为核心的;东北地震区以松嫩地块为核心,周边为古生代褶皱带;华南地震构造区以扬子地台西部为核心,东侧围绕有古生代褶皱带;东南沿海地震构造区大致以华夏古陆块为核心;甘新地震构造区由塔里木地台、准噶尔地块以及发育其间的古生代褶皱带组成;青藏地震构造区的情况比较特殊,它主要是由古生代以来各个时代的褶皱带组成,但其中夹杂着一系列较小的古陆块,如:柴达木地块、羌塘地块、冈底斯地块、松潘-碧口地块等。上述各个地震构造区具有各自独特的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地壳变形和地震能量释放方式以及块体运动方向。因此应被看作是在现代构造运动体制下中国大陆板内的一级块体。图2 中国震中分布及地震构造分区Ⅰ—甘新一级地震构造区;Ⅱ—青藏一级地震构造区;Ⅲ—喜马拉雅地震构造区;Ⅳ—东北一级地震构造区;Ⅴ—华北一级地震构造区;Ⅵ—华南一级地震构造区;Ⅶ—东南沿海一级地震构造区;Ⅷ—台湾中西部地震构造区;Ⅸ—台湾东部地震构造区;Ⅹ—南海地震构造区这些大陆板内块体的边界一般沿袭先存的断裂带或古陆块缝合线发育,但并不一定与前期构造单元的边界完全吻合。与板块边界的情况不同,板内块体边界的地震活动性在许多段落上表现出明显的弥散性,地震活动的强度也很不均匀。依据地震活动性的强度及分布特点可以将板内一级块体的边界分为三种类型:(1)线性快速运动边界。例如青藏块体北边界,沿着阿尔金断裂、祁连山山前断裂发生大规模走滑运动,地震密集分布,这类板内块体边界,类似于板块边界,边界两侧块体间的相对运动速率较大,最大可达到1cm/a左右的量级。(2)弥散型运动边界。例如青藏块体东缘及华北块体与华南块体边界的西段,地震沿着多条断裂呈宽带状分布,块体间的相对运动,总体来说可能有相当大的幅度,但位移不是沿着一、两条主干断裂发生的,而是通过有相当宽度的弥散型变形(distributed deformation)来实现的。(3)微弱运动边界。例如华北块体与东北块体的边界,华北块体与华南块体边界的东段,华南块体与东南沿海块体之间的边界,地震活动性不强,块体间的相对运动微弱。板内块体边界地震活动的这些特征说明大陆板块内部块体的相对运动与板块间的运动相比,在活动强度与方式上均有很大差别。3 中国大陆板内一级块体运动模型在现今地球动力学体制下,中国大陆内部的各个板内块体,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进行着相对运动及内部变形调整[2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及大地震所产生的地表破裂带为研究大陆内部现代构造应力场及块体构造运动模型提供了重要依据(图3、图4)。根据我国大量地震震源机制解[5]及50多个大地震的地表破裂带[3,4,23,27~29,31~36],我们对大陆内部块体的现代构造运动得到如下认识:中国西部受印度板块推挤向北运动,总的来说表现为近南北方向的地壳压缩变形并相对于中国东部向北作右旋扭动。其南部的青藏块体内主要是由古生代以来各个时代的褶皱带组成。虽然内部及边缘有小块古陆块卷入,但总的来说比较韧性,因此,内部变形调整量较大,整个块体发生强烈压缩变形,地壳加厚,地面隆升。由于它处在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的尾部,南北向挤压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其西侧的挤压强于东侧的挤压,造成青藏块体在向北运动过程中同时向东呈喇叭型挤出,其北部向北东东方向运动,其南部向南东东方向运动。位于青藏地块以北的甘新块体主要由刚性较强的古陆块组成,在古陆块之间夹持着相对比较韧性的褶皱带。在青藏块体的推挤下,甘新块体向北运动,现代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近南北向,内部变形调整主要表现为古陆块间的褶皱带的压缩变形与地壳增厚,致使原来已经夷平的天山、阿尔泰等古生代褶皱带上升形成再生山脉。图3 中国地震震源机制解图4 中国大地震地表破裂带中国大陆东部的基底由松辽、华北、扬子、华夏等古陆块及围绕着这些古陆块的古生代至早—中生代褶皱带组成。以上述古陆块为核心,自北向南形成东北块体、华北块体、华南块本及东南沿海块体,其中受西部动力学过程影响最大的是华北块体。华北块体的西部现代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为北东东向。受甘新块体及青藏块体向北及北东方向运动的影响,沿着近南北及北北东方向的断层发生右旋张扭运动并在尾端形成北东或近东西向的拉张盆地。这一运动形式在太行山以西表现得最为典型,并可部分影响到郯庐带以西的华北中部地区。郯庐带以东的华北东部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为近东西向,地震断层往往表现为北东及北西两组共轭剪切断层的活动,这一情况与华北西部地区的以北北东向右旋扭动为主的张扭性活动方式明显不同,说明华北东部地区的现代构造活动主要是受西太平洋边缘板块运动的影响。震源机制结果还表明:这一来自西太平洋边缘构造带的影响可以越过郯庐带影响到华北中部地区。因此位于太行山以东及郯庐带以西的华北中部地区是受东西两种影响混杂的过渡地带。以华夏古陆残块及沿海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褶皱带为基底的东南沿海块体明显受到菲律宾海板块吕宋弧与台湾陆壳碰撞的影响,现代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为北西西向,沿海有一系列等间距排列的北西-北北西向张扭性断裂及北东东向压扭性断裂,北东走向的山地缓慢隆起,地震活动强度从沿海向内陆海逐渐减弱。位于东南沿海块体与青藏块体之间的华南块体其西半部基底为扬子古陆块,东半部基底由加里东褶皱带组成。在东南沿海块体及青藏块体的东西两侧挤压下缓慢隆升,现代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也为北西向,但现代构造活动较弱,是中国大陆地震活动强度最低的块体。东北块体的基底为松嫩古陆块及其周围的褶皱带,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及日本海小板块反向俯冲的影响,现代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为近东西向。4 大陆块体内部变形及应变能释放方式1 块体内部构造软弱带地震的空间分布表明中国大陆板块内部应变能的释放除了沿着上述板内一级块体的边界进行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块体内部沿着各种先存的构造软弱带进行的。当先存的构造软弱带方向与现代构造应力场最大剪应力方向相近时,具有最大的活动性。中国大陆东部的前寒武纪古陆块特别是华北地块,在中、新生代时期曾普遍遭受过裂谷作用的改造。在裂谷强烈扩张时期,沿着裂谷带上地幔软流圈上拱,地壳减薄,形成地壳颈化地带[17]。地壳颈化带是中国大陆东部重要的构造软弱带,华北的板内大地震大多沿着这些地壳颈化带展布。例如,汾渭带、银川-河套带、华北平原带、郯庐带中段等。东南沿海最重要的一条地震带——广东滨海地震带,则与南海第三纪扩张时形成的被动大陆边缘地壳颈化带有关。在中国大陆西部,一些晚古生代或中生代褶皱带的主边界断裂或主中央断裂仍是当地最重要的构造软弱带,许多大地震沿着这些地带分布。2 块体内部主要变形方式1 走滑及共轭剪切网络从地震震源机制及大地震地表破裂及变形带上可以看出,走滑断层作用是中国大陆板内地块内部最常见的变形方式。无论是中国东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大部分地震都是以走滑错动分量为主的。走滑一般沿着那些与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最大剪应力方向相近的原有构造软弱带发生。由于最大剪应力是成对出现的,因此在适当的条件下会形成各种规模的共轭剪切网络。例如,在华北地块的中部,主压应力方向以北东东向为主,地震大多沿着北北东向古近纪古裂谷地壳颈化带及北西西向古裂谷横向断裂发生,形成锐角指向北东东的共轭剪切网络。在东南沿海地块存在着锐角指向北西西的较小规模的共轭剪切网络。2 走滑拉分走滑断层引起的尾部拉张或错列部位拉张,是中国大陆东部地区常见的另一种块体内部变形方式。中国大陆东部有一部分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具正断层性质,它们都是由走滑拉分引起的。特别是华北地块的西部,因受到青藏地块向东北方向的推挤,沿着北北东方向及近南北向的右行走滑断层发育一系列北东走向至近东西走向的走滑拉分盆地。这些盆地的边缘及内部主要断层大多以正断层或正-走滑断层为主。例如图3所示河套盆地1979年五原地震,即是典型的正断层。3 逆冲及地壳缩短在中国西部,除了走滑断层引起的地震外,尚有相当一部分地震是由逆冲断层引起的。例如图3所示的1963年乌恰地震、1965年乌鲁木齐地震、1969年乌什地震,以及1985年乌恰地震等。地震资料还表明,在中国西部即使是走滑断层性质的地震也往往都含有逆冲断层的分量。由此可见,逆冲作用以及与此相伴的地壳缩短作用在中国西部板内地块内部的变形中起了重要作用。可以这样说,在中国西部,板内块体内部变形及应变能的主要释放方式是走滑加逆冲,而在中国东部,则是走滑加拉分,两者形成明显对比。4 块体旋转近来块体旋转在大陆板内块体运动及内部变形中所起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一些研究结果曾指出华北地块西部的鄂尔多斯块体存在着反时针旋转。另一些研究结果则指出在青藏地块的东缘,存在着一系列北西向小地块的顺时针旋转。我们设想由于板内块体运动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不可能像岩石圈板块那样作大幅度的平动,因而往往需要用块体转动来调整各自的位置及释放应变能量。著名的“南北地震带”沿着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带收尾的部位展布。它是中国西部大陆相对于东部大陆作右旋扭动的结果。沿着南北地震带,发生较多的块体旋转不是偶然的,它说明块体旋转可能在调节中国西部及东部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构造变形区方面,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由于西部大陆相对东部大陆作右旋扭动,因此南北地震带以西的块体转动多为顺时针方向,其以东的块体旋转多为反时针方向。5 大地震复发周期与板内块体运动及内部变形速率近十多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史前地震研究对现有地震资料是一个极有意义的补充与外延,它不但大大拓宽了我们对地震空间分布的视野,并且使我们对地震事件在最近地质历史时期的时、空分布规律开始获得某些认识[24,26]。我国现在通过野外地震地质考察发现并进行过年代测定的全新世史前地震遗迹已达近百处[6]。在很多地方通过详细的槽探工作,证实了史前地震事件的多次重复,并采用14C,热释光,ESR等多种测年手段估算了大地震的复发间隔。从表1列出的史前地震复发间隔时间可以看出,青藏块体及其周边大地震的复发间隔一般在1000~2000a;甘新块体大地震的复发间隔约为2000~3000a;华北块体的大地震复发间隔一般为2000~5000a或更长,这与板缘地震带大地震复发间隔仅为100~200a相比,相差了一到两个数量级,这一事实与上面提到的板内块体边界运动的弥散性及微弱性均表明大陆板内块体的相对运动速率及规模是有限的。在周边板块的推挤下,中国大陆内部块体之间存在着一定幅度的相对运动,并以此来调节板块间的运动,但是否像某些外国学者所认为的那样普遍存在水平运动年速率高达厘米级的大陆挤出运动(continental escape),看来是很值得商榷的。表1 中国大陆史前地震事件重复间隔从大震复发间隔的时间来看,可以认为在中国大陆内部年速率达厘米级的板内块体水平运动是很个别的。板内一级块体的边界及内部主要活动断裂一般具有毫米级的水平运动速率,西部较高、东部较低。同时在中国大陆东部相当普遍地存在着低于毫米级的缓慢或极缓慢板内断裂活动。需要指出的是,在这里“缓慢”或“极缓慢”仅只是相对于板缘的活动速率而言的。这些“缓慢”或“极缓慢”的板内断裂活动同样可以造成破坏性地震的发生并留下各种构造形迹,只不过其复发周期相对较长,时间非线性特征更加复杂而已。而这,正是板内地震预报及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难点之所在。6 结语地球动力学研究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观测技术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观测技术,就会有什么样的地球动力学。尽管近十多年来,人们在深部探测、地球物理资料解释、空间技术的应用、地球化学及地质测年技术方面取得不少重要进展。但是应该看到,就整体而言,我们对地球深部的探测能力及对地质历史的追溯能力目前仍然是相当有限的。存在着许多观测能力上的“盲区”及“模糊区”。在这种情况下,目前的不少推断与解释(包括本文中提出的一些认识)只具有阶段性的意义,其中有一些日后可能被证实为不充分资料基础上的误解。在未来的一二十年内,地球动力学研究能取得多大进展不完全取决于地球科学家的努力,它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人类整体科学技术水平所能提供给地球科学家的技术支持能力。不过,作为一个地球科学家也不应该仅仅只是等待别的学科的发展给自己带来新的“技术利剑”,而应该主动地到别的学科的武器库中去寻找,应该主动跟踪别的学科的技术发展前沿,或者再加上自己的“创意”,组装出地球科学新一代的“干将”与“莫邪”。致谢 本论文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9572155)及中国地震局重点项目(编号85-07-01及95-05-02)的支持下完成的。作者感谢丁国瑜、马宗晋、汪一鹏、邓起东、张裕明、时振梁、高维明,多年来在地震地质工作中给予的各种支持与帮助,感谢北京大学钱祥麟老师在中国区域构造及大陆结晶基底方面给予的热情指教。此外,周永东、杨文龙、张华等曾在不同程度上参与本项工作,在此一并致以诚挚谢意。参考文献[1]JPAvouac,PTapponnier,MBai,HYou and GWActive thrusting and folding along the northern Tien Shan and late Cenozoic rotation of the Tarim relative to Dzungaria and KJGR,1993,98:6755~[2]JPAvouac,PTKinematic model of active deformation in central AGRL1993,20:895~[3]邓起东,陈社发,赵小麟龙门山逆断裂带中段的构造地貌学研究地震地质,1994,16(4):389~[4]Ding GThe inhomogeneity of Holocene Earthquake Rin China,1991,5:95~[5]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区划图编委会中国及邻区地震震源机制图北京:地震出版社,[6]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区划图编委会中国及邻近海域活动构造图北京:地震出版社[7]PEngland and PMRight-lateral shear and rotation as the explanation for strike-slip faulting in eastern TL Nature,1990,344:140~[8]WEHolt,MLi and AJHEarthquake strain and instantaneous relative motions within central and eastern AGJI,1995,122:569~[9]JGJTectonics of China:continental scale cataclastic Mechnical Behavior of Crustal RGeophysical Monograph,1981,24:98~[10]PMThe Geologic history and structure of the HAmerican S1986,74:144~[11]PMContinental tectonics in the aftermath of plate Nature,1988,335(8):131~[12]GPeltzer and PT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strike-slip faults , and basins during the India-Asia collision:an experimental JGR1988,93(B12):15085~[13]GPPTapponnier and RAMagnitude of late Quaternary left-lateral displacements along the north edge of TScience,1989,246:1285~[14]HZWang and XXMAn outline of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CEpisodes,18(1&2):6~[15]YPWang and XYM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e tectonics in CEpisodes,18(1&2):73~[16]XCXiao and TDLTectonic evolution and uplift of the Qinghai-Tibet PE1995,18(1&2):31~[17]HYe,BTZhang and FYMThe Cen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Great North China:two types of rifting and crustal necking in the Great North China and their tectonic Tectonophysics,1987 ,133:217~[18]HYe,YDZhou,QZhou,WLYang,GGChen and CTHStudy on potential seismic sources for seismic zonation and engineering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in continental IASPEI Publication Series for the IDNDR,1993,3:473~[19]HYGGChen,QZStudy on the intraplate potential seismic Prceedings of 5th ICSZ,Presses Academiques,1995,1424~[20]YQZPVergely and JMActive faulting in and along the Qinling Range(China)inferred from SPO Timagery analysis and extrusion tectonics of south CTectonophysics,1995,243:69~[21]曾融生,朱露培等华北盆地强震的震源模型兼论强震和盆地的成因地球物理学报,1991,34(3):288~[22]JDZSignificance of the Altun Tagh fault of CEpisodes,1991,14(4):307~[23]丁国瑜(主编)中国活断层图集北京:地震出版社,[24]丁国瑜第四纪断层上断裂活动的群集及迁移现象第四纪研究,1989,(1):36~[25]丁国瑜,卢演俦对我国现代板内运动状况的初步探讨科学通报,1986,(18):1412~[26]丁国瑜全新世断层活动的不均匀性中国地震,1990,6(1):1~[27]邓起东等新疆独山子—安集海活动逆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古地震见:活动断裂研究(1)北京:地震出版社,[28]马杏垣等中国岩石圈动力学纲要,1∶400万中国及邻近海域岩石圈动力学图说明书北京:地质出版社[29]马宗晋等1966~1976中国九大地震北京:地震出版社,[30]叶洪等喜马拉雅地区的地震活动性与近期地壳运动地震地质,1981,3(2)[31]任金卫等则木河断裂带北段地震地貌及古地震研究地震地质,1989,11(1)[32]汪一鹏等宁夏香山-天景山断裂带晚第四纪强震重复间隔的研究中国地震,1990,6(2)[33]国家地震局鄂尔多斯活动断裂系课题组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断裂系北京:地震出版社,[34]杨章新疆特克斯—昭苏地震断层的发现及有关问题的讨论地震地质,1988,7(1)[35]高维明等1668年郯城5级地震的发震构造,中国地震,1988,4(3)[36]虢顺民等1515年云南永胜地震形变带和震级讨论,地震研究,1988,11(2)

华南地震期刊官网投稿经验总结

中国主要的三大地震区有:青藏高原地震区、东南沿海地震带、南北地震带。1、青藏高原地震区“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原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该地震区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2、东南沿海地震带中国东南沿海地震带的分布情况:东南沿海地震带地理上主要包括福建、广东两省及江西、广西邻近的一小部分。这条地震带受与海岸线大致平行的新华夏系北东向活动断裂控制,另外,一些北西向活动断裂在形成发震条件中也起一定作用。这组北东向活动断裂从东到西分别为:长乐—诏安断裂带,政和—海丰断裂带、邵武—河源断裂带。沿断裂带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如沿长乐 诏安断裂带,曾发生过1604年泉州海外8级大震和南澳附近的一系列强震;沿邵武—河源断裂带曾发生过会昌0级(1806年)地震、河源1级(1962年)地震和寻乌8级(1987年)地震,政和—海丰断裂带也曾发生过破坏性地震,但总的强度比较低。3、南北地震带从中国的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有一条纵贯中国大陆、大致南北方向的地震密集带,被称为中国南北地震带,简称南北地震带。该带向北可延伸至蒙古境内,向南可到缅甸。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0级的大地震就发生在这一地震带上。此外,“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也是中国两个曾发生过8级地震的地震区。这里不断发生强烈破坏性地震也是众所周知的。由于新疆地震区总的来说,人烟稀少、经济欠发达。尽管强烈地震较多,也较频繁,但多数地震发生在山区,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与中国东部几条地震带相比,要小许多。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省、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到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本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据统计,这里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该地震区包括: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辽宁的铁岭、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银川-河套地震带。位于河套地区西部和北部的银川、乌达、磴口至呼和浩特以西的部分地区。四川龙门山地震带。四川龙门山位于四川省四川盆地西北边缘,广元市、都江堰市之间。东北-西南走向。包括龙门、茶坪、九顶等山。东北接摩天岭,西南止岷江边。绵延200多千米。此外,还有"新疆地震区"、"台湾地震区"、"华南地震区"的"东南沿海外带地震带"等。

王炸!【板块学说,大陆漂移是地地道道的惊天】【板块学说,大陆漂移是地地道道的惊天】水域沉积形成陆地,彻底否定了大陆漂移,新陆地的形成和水域沉积变成新陆地有关,陆地形成水域,也与水有关,水覆盖了大面积陆地,陆地变成了水域,这是水域和陆地的转化,和大陆漂移没有任何关系,地貌的水陆的变化和重新分布,和水有关,归根结底,是水的作用改变着地球水陆的分布结构,新陆地出现,是水退却了,陆地不见了,是水覆盖了,不是陆地在漂移。再看,关于湖泊与盆地的先后顺序,两个学科给出两种答案。地理学:先有湖泊,后有盆地。客观事实与实验得出,地质学:先有盆地,后有湖泊,这是根据板块学说得出的结论。书本教材的答案,必须是完全统一的,两种教材却出现了互为相反的答案,为了圆谎“板块学说”,构造地质学编造了各种盆地形成的种类,但然而,盆地的形成只有一种,【湖泊与盆地存在怎样的关系】,是有史以来的地学基础空白。根据地理学的认知和深入探研,盆地形成的整个过程是这样的:(看好了)负地形-湖泊(堰塞湖、人工湖)--沼泽地(湿地)--湖盆内陆地--盆地(因在湖盆内)。这就是说,湖泊沉积可以演变成陆地,而这片新形成的陆地,与盆地的内涵与外延是完全相同的,这也就是说,湖泊、水域是所有盆地形成的基础,出现了这样荒唐的答案,令任何人始料不及。基础认知出现错误,必将涉及而后的各种理论的正确与否。那么,出现这个盲区是极其严重的。接着看,地壳抬升、沉降只能形成负地形,而非盆地,抬升,沉降不能形成沉积结构,沉积层是几十万年形成的过程,地壳抬升、沉降无法完成沉积过程。另有,在盆地内出现大量鱼化石,乌龟及乌龟蛋化石,那么,在形成盆地之前一定属于水域,不然,不会出现大量鱼类化石,从上面几个方面得出结论,盆地在形成之前,是水域,不是地壳太沉沉降能完成的,构造地质学的认知的完全错误的,也与地理学的观点相违背。构造地质学的错误,引发大陆漂移不成立,板块学说不成立。

国土资源部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2013年,承担各类项目29项,其中973计划专题2项,行业专项课题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地调项目2项,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4项,其他项目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检索论文6篇。Ar—Ar测年样品超过150件。热电离质谱实验室全年运行机时率>80%;多接收器等离子体质谱实验室全年运行机时率>280%;稀有气体实验室全年运行机时率>200%。组织了第六届全球华人地质大会的同位素地质专题会议和第十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在蓟县剖面下马岭组发现大量菱铁矿,天山中段成矿带成矿地质背景的同位素热年代学应用研究、西准噶尔中基性岩墙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U-Th)/He等低温热年代学约束下库车盆地吐孜2井构造热演化研究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建立了特殊样品的铁、铜、镁的纯化方法和微量样品的铁的纯化方法。第十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国土资源部地层与古生物重点实验室截至2013年底,实验室共有固定人员20人,其中研究员11人、副研究员2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人,另有在站博士后4人。实验室有多人新进入或留任国内外的相关学术组织:3人任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第二届委员,1人当选亚洲恐龙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4人进入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届理事会,10余人在第四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各工作组任组长或成员。“燕辽—热河生物群重要脊椎动物宏演化与生态多样性研究”荣获2013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辽宁首次发现侏罗纪多瘤齿兽类哺乳动物”入选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2013年,实验室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科研论文26篇(其中Science论文1篇、其他SCI检索论文14篇),出版专著1部。2013年,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近30项。50余人次参加了国内外学术会议,并有20余人次做大会或分会学术报告;1人应邀赴台湾进行讲学交流;邀请3名国内知名院士和学者来实验室作学术报告;组织1次实验室内部的学术交流会议。重要成果:完成“鲁科一钻”1600米的钻探工程,取芯率97%,为认识胶莱盆地晚白垩世地层层序、寻求陆相白垩系和古近系界线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研究材料;研究了我国辽西中侏罗世多瘤齿类哺乳动物一新属种(欧亚皱纹齿兽);系统描述了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纪多门类微体化石90种(其中3新属、40新种),为埃迪卡拉纪生物地层划分及国际对比、埃迪卡拉纪年代地层划分及全球界线层型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古生物学依据;在河南、江西、内蒙古发现并研究了多种恐龙等爬行类动物化石,丰富了对恐龙演化的认识。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纪微体化石的研究成果作为专刊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刊物上(封面)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与地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2013年,承担各类项目28项,其中国家专项1项,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5项,青年基金项目6项,公益性行业专项5项,地调项目8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检索论文31篇,其中国际SCI检索论文22篇,国内SCI 检索论文10篇。实验室成员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中国地质调查成果一等奖1项;获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1项。被地质研究所评为年度“优秀科研团队”。高锐主任向学术委员会作2013年工作进展汇报实验室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与开放研究,派出访问学者1名,中美联合培养博士后1名,参加了SSA、AGU等国际学术会议,接待国(境)外专家来访6名,与美国、西班牙、蒙古等国知名大学及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依托已有项目经费设立8项开放研究项目,累计经费达491万元,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团队承担了项目。培养了博士后3人、博士生7人、硕士生6人。重要成果:天山与塔里木盆山结合部深反射剖面揭示出现今岩石圈尺度构造关系及造山变形深部动力学过程。突破深反射地震探测技术瓶颈,获得青藏高原腹地巨厚地壳强反射。用深反射地震剖面综合分析解释了龙门山地壳结构,系统地建立了青藏高原东缘构造演化模型。宽频地震观测研究发现华南大陆东南缘“薄岩石圈”。与深地震反射剖面和多种地球物理综合研究,提出了成矿地球动力学模式。横过班公—怒江缝合带及羌塘盆地中央隆起的深反射地震剖面获得可靠Moho反射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2013年6月4日,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姜大明一行来实验室调研实验室以高分通过评估 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进展汇报会地球物理勘查新技术新方法高级研讨班在厦门举行2013年6月4日,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姜大明一行到实验室调研。2013年6月21日,实验室以6分的高分通过部科技司组织的现场评估。2013年12月10日,中国地质科学院组织召开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进展汇报会。专家们一致认为实验室紧密围绕国家目标,瞄准国际矿产资源科学前沿,创新成矿理论,开展矿产资源评价,特色和优势明显、设备精良、科研成果丰硕,为我国地质找矿勘查作出了突出贡献,建议按照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要求组织论证材料,尽快申报。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发表论文107篇,其中SCI检索论文37篇,含国际SCI检索论文21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70篇;出版专著2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协办了第六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第十届全国同位素地质年代学与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固体地球科学重点实验室联盟学术委员会会议和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等,还举办了多期实验和探测技术培训班。实验室新引进Helix SFT稀有气体同位素质谱仪、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Bruker M90和MICRO/LAS 193nm激光剥蚀系统。各类在研项目经费6000万元。指导中铝资源公司、西藏地质五队在多龙铜金矿集区发现荣那超大型铜金矿(勘查确定铜资源量超过450万吨,伴生金超过80吨),厘定为典型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运用地球物理新技术和综合信息技术,在东准琼河坝拉伊克勒克覆盖区发现多处异常,经钻探验证,探明了高品位的矽卡岩型铜铁矿和高品位斑岩钼矿体。HELIX SFT稀有气体同位素MICRO/LAS 国土资源部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2013年,承担项目23项,总经费3200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973课题3项,公益性行业专项2项,地质调查计划项目1项和工作项目10项,其他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27篇,其中国际SCI检索论文4篇,国内SCI检索论文4篇,国内EI检索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2篇,会议论文4篇。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6人次,做学术报告7人次,邀请国内外专家来做报告3人次。2013年成为国土资源科普基地。获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1项。在郑绵平院士带领下,在钾盐资源勘查与基础研究、盐湖资源调查、盐湖古气候古环境研究、油田水资源调查评价以及火星试验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普洱市宁洱县一带发现找钾有利区,主体埋藏深约500~1500米;调查西藏湖泊15个,其中11个为前人没有调查过的湖泊,填补了这些湖泊水化学等资料空白,估算了三个盐湖资源量;在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盐湖区,建立了火星盐类环境类比试验场。MK-1井含钾石盐岩心MK-1井含钾石盐镜下鉴定郑绵平主任在云南察看钾盐钻探岩芯参加44LPSC会议并与同行交流国土资源部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2013年实验室承担各类项目73项,其中地调项目32项,公益性行业专项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科技支撑1项,973项目1项。发表论文71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9篇,EI检索论文7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8篇,科技核心期刊论文10篇;出版专著3部。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中国地质调查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1项。实验室邀请专家讲学4次,派出交流或学习4人次(2次国外)。在部组织的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得优秀。现有研究人员38人,实验人员20人,管理人员2人。2013年培养研究生37人。2人获得院新华联科技奖,1人获得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1人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批高层次地质人才计划,2人入选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年地质英才计划。2013年12月在京组织召开了“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2013年度学术年会暨工程滑坡与地震滑坡防治关键科技问题研讨会。围绕“工程滑坡与地震滑坡防治关键科技问题”主题,安排了有关工程滑坡防治研究方面的5个专题报告,地震滑坡防治研究4个专题报告。实验室学术年会在四川芦山地震地质及地质灾害应急调查中,分析研究了芦山地震的发震构造、地应力变化特点,并分析总结了地震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及其成灾规律,为芦山地震灾区应急地质调查和救灾部署提供了决策参考和技术支撑。在雅砻江畔调查崩塌危岩体国土资源部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2013年在研项目25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3篇,EI检索论文2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1篇,受邀专题报告1个。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16名,国外留学人员2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2名,博导6名,硕导6名,研究员9人,副研究员3人,助理研究员1人。客座人员7名,其中院士1人,研究员6人。目前在读13名博士、11名硕士,并有1名博士后出站,6名博士后在站。1人入选首批国土资源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开发和培养计划,1个团队入选首批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1人入选首批中国地质调查局高层次地质人才计划,1人获中国地质学会第十四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获中国地质科学院2 013年度十大科技进展1项。参加了构造地质论坛会议、中国地球物理年会,并作学术报告,展示了成果;赴南极、法国、吉尔吉斯、美国、奥地利等开展学术交流和科学考察。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重点实验室人员赴奥地利参加EGU会议完成了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1:25000地质图(待出版),这是我国在南极地区完成的第一张大比例尺地质图。重新厘定了南极温德米尔群岛及其内陆地区中元古代构造事件,该构造活动带穿过南极内陆,与北美南部格林威尔期活动带相连,增生造山作用在该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G 755-4K长岩心超导磁力仪测试系统国土资源部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2013年11月以“土壤地球化学环境现状与污染防控”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477次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为配合香山科学会议,实验室举办了“生态环境地球化学关键科学问题研讨会”;举办“矿山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系列讲座”,邀请李冰研究员等8位专家就矿床学、表生地球化学、矿物加工工艺学、地球化学环境监测、元素形态分析等作了学术报告。参加第三十三届二A英大会2013年发表论文30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7篇。3人赴芬兰开展环境修复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磋商;与加拿大PARSON′S公司开展交流与磋商;出访欧洲著名的兰卡斯特环境中心;参加了韩国二A英大会;赴英国Hall Analytical Laboratories Ltd 学习高分辨磁质谱原理、调谐方法和仪器维护方法。在芬兰开展学术交流地调计划项目《生态地球化学环境修复技术研究》通过验收,项目在金属矿山、稀土矿山地球化学环境及与人体健康研究、环境污染的控制与修复研究及示范等方面取得成果。地调工作项目《中国农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体系研究与成果集成(测试中心)》通过验收,项目完成了我国低硒带典型地区生态环境中硒的现状和演变的研究工作,对造成环境低硒的主要地学因素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对目前仍然存在的大骨节病高发区的地学环境开展了研究。生态环境地球化学关键科学问题研讨会参会人员合影国土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参与组织承办第二届全国地下水污染学术研讨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2013年年会暨地下水与生态学术研讨会。到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美国交流学习6次,参加在荷兰、澳大利亚、法国、印度尼西亚以及西安、北京等举办的国际学术会议8次,参加国内学术交流、学术会议多次。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香港、中科院等国内外知名学者来访9次,了解了国内外研究动态,学习了先进经验,取得了良好效果。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参与承办的地下水与生态学术研讨会不同密度粘性土弱透水层超滤性能实验结果地面沉降压缩释水机理图承担由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2项,项目名称为“利用重复同位素示踪分析技术评价华北平原高强度地下水开采条件下的补给和水文动力学响应”和“华北平原滨海地区承压含水层古地下水年龄测定”。承担973项目《华北平原地下水演变机制与调控》第3课题《深层含水层系统变异与地下水可更新能力演变机理》,深化了水—土复合作用及地面沉降发生机理认识,编制了华北平原地面沉降防治分区图,探索了地下淡水—咸水界面移动与驱动机制,证明了越流过程中粘性土存在阻盐效应,认识了复合地下水漏斗演变及地下水可更新能力。IAEA国际合作项目协调会在维也纳召开国土资源部地球化学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2013年,实验室建立了全国地球化学基准网。通过研究制作了全国稀土和稀有分散元素地球化学图及全国放射性元素(钍、铀、钾)地球化学基准图,发现了镉等8个重金属元素与人类活动存在密切关系,初步发现氧化钙含量分布与降雨量和酸雨分布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同时发现成矿元素,如金、钨、锡、铜、铅、锌、铀、稀土等分布与已有的成矿省和大型矿集区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对应关系。基准网研究工作的深入将为化学元素在中国大陆的演化、全国资源评价、未来环境变化提供定量参照标尺。鄂尔多斯盆地东胜地区铀地球化学图盆地穿透性地球化学探测理论与技术取得原创性成果,并在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区域调查中取得实效。在鄂尔多斯盆地成功开展了砂岩型铀矿区域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实验。在区域上使用微细粒级地球化学探测技术,准确圈定了砂岩型铀矿矿化出露区与矿床隐伏区的区域地球化学异常。推进全球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王学求主任向CCOP国家培训班学员示范地球化学样品采集方法国土资源部地球物理电磁法探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在国家863计划、水合物国家专项和公益性行业专项共同支持下,在祁连山木里地区开展了陆域天然气水合物物化探方法技术攻关。通过实验研究了水合物矿藏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响应特征,初步建立了判断水合物成藏的物化探综合指示标志,提出冻土、断裂、地下水环境和气源是水合物成藏的重要控制条件;确立了地震、电磁法、有机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组合,建立了预测评价指标。木里地区水合物主要成藏模式示意图(1)依据物化探方法提出的验证井位成功钻遇水合物实物样品。研究了水合物矿藏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响应特征,初步建立了判断水合物成藏的物化探综合指示标志。水合物地震学响应呈现“高频、弱振幅”特征,不存在海洋地震剖面上的BSR特征。水合物地震学响应呈现“高频、弱振幅”特征(2)提出冻土、断裂、地下水环境和气源是水合物成藏的重要控制条件;深部烃类气体沿断裂构造向上运移,在冻土的封盖下,在断裂破碎带内富集,在稳定的地下水环境下,于适合的温压条件下成藏是木里地区水合物的主要成藏模式之一。(3)确立了地震、电磁法、有机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组合,建立了预测评价指标。(4)在DK9孔井下20~59米区间,发现4层水合物,单层厚度超过20米,累计厚度56米。DK9孔井国土资源部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实验室学术会议2013年,承担各级各类项目26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2项,国家科技专项1项,省级科技计划及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专项项目12项,其他项目11项,研究项目总经费达66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1篇,其中5篇为SCI检索论文;出版专著1部;承办或参加学术会议11次,大会报告5人次。实验室年会1人入选首批国土资源科技领军人才开发和培养计划;实验室引进硕士2人,培养在读博士3人、硕士13人,加强了科研队伍建设;资助开放课题4项。地调计划项目“中国地质碳汇潜力研究”成果报告通过评审,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与模式、乌蒙山片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岩溶土壤改良增汇技术、典型岩溶峰丛洼地水土保持技术研究、从古地理学角度探讨广西石漠化分布特征、利用遥感影像反演土壤属性及元素含量、土壤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特征、不同石漠化等级下土壤—植被—大气连续体水势梯度及其环境效应、鹤庆县石漠化调查初步分析、滇中引水工程鹤庆岩溶与水文地质专题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进展。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2013年学术委员会会议人员合影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2013年,实验室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含面上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4项(含重点1项),国家留学基金1项,其他项目24项,总经费1657万元。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35篇,其中SCI检索论文5篇,EI检索论文2篇。1人入选地调局青年地质英才计划,2人入选首批国土资源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1个团队入选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团队培育计划。获中国地质调查成果一等奖1项。实验室顺利通过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评估,并先后被中国地质调查局认定为“全球气候变化中心”,被广西科技厅认定为“广西院士工作站”,被科技部认定为“岩溶动力系统与全球变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完成中国地质碳汇综合潜力调查,为国家“增汇、减排”提供科学决策;与德国美因茨大学共同研究碳酸酐酶的作用机制,为中国西南岩溶区如何利用生物技术开展石漠化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该研究成果发表在《Planta》上(影响因子65)。“岩溶动力系统与全球变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揭牌实验室学术会议(袁道先院士作报告)岩溶泉群发育特征考察邀请外国专家来实验室作报告

华南地震期刊官网投稿

是的,当地是地震的高发区, 广东52年来发生近60000次地震,集中在2级至3级的低震级地震。

广州地区有一次发生了地震,这样,广东的朋友们都比较紧张,甚至还担心会不会发生更大的地震,因为在两个月内已经发生了两次地震,甚至有的人都觉得当地会不会是地震的高发区,虽然这几次的地震不大,但是知道了,一些地区之所以频繁,地震是因为我国本身就处于地震相对活跃的地区,并且还有五大地震带。此前广州发布了一份关于地震的统计,其中有一些地区近50年发生过多次地震,可谓是高频发地区,虽然广东属于我国东部地震频发的区域之一,但是很多敌人都比较小,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而且很多人是完全赶不举不到那些比较小的地震,其实地震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根据地壳快速释放能量造成的振动产生的自然现象的广东,本来是比较稳定的地方等,因为惠州发生地震撞开了定性和定块,也送了就会有比较频繁的地震出现。广东本来是属于正常的板块,但因为很多次发生地震,很多板块松动,会出现再次地震的现象,其实地球上多板块运动也就存在,所以地震发生也是比较平常的事情,一些地震,人们根本就感觉不到,所以广州当地并不是地震的高发区,只是可能会意味着地面出现了活动频繁的活跃,就业和地震带有关系,其实不只是现在以前也发生过很多地震只不过是消息,没有像如今一样可以实时地发现媒体对突发事件对人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广东省并不位于大的地震带上,也不是地震的高发区,最近的频繁地震只能说明地球内部的能量集成到一定程度,只是从最薄弱的地方所以并不意味着广州会变成地震高发区出现地震也是一种不可预测的自然现象,我们大家也要做好预防地震灾难的准备。

地质矿产部航空物探总队和物化探研究所(1984)在1∶100万布格异常图上共选择了180个可解释的异常,通过计算和统计分析,结合地震资料,研究了华南地区莫霍面、康拉德面和下地壳厚度变化特征,同时,应用求磁场矩谱确定磁性体下面界的方法计算了华南磁性层下界面深度。一、莫霍面莫霍面深度范围为28~41km(图1-7),过武陵山后从34km急剧增加到41km,为华南区地壳最厚地区,其余地区变化较平缓,为32~36km。有两个莫霍面陡变带,即沿海和武陵山。大的莫霍面坳陷有:浙西的云和-寿宁(34km)、闽西南的永定-龙岩(34~36km)、大别山(34km)、幕阜山-九岭山(34km)、武功山-万洋山(34~36km)、越城岭-海样山(36km)、大东山(34km)、鄂西神农架(40km)。这些坳陷都对应着地形增高区,海拔900~1900m。莫霍面隆起有:金华-江山(30km)、建瓯(32km),鄱阳湖(32km)、吉安-泰和(29~32km)、长沙-衡阳(31~32km)、江汉-洞庭湖(32km)。这些隆起与中新生盆地相对应。长江中下游地区莫霍面深度<32km。多条深地震和DSS剖面揭示(熊小松等,2009),华南地区莫霍面起伏变化的总趋势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逐渐抬升。钟南昌(1988)根据南岭及邻区莫霍面起伏和形态特征,把研究区的深层构造单元分为线状和面状两类。线状深层构造有:东南沿海幔坡带、上饶-崇仁幔坡带、德安-永新幔坡带、武陵山幔坡带、桂林-惠州地幔变异带等;面状构造单元有:浦城-永安幔坳、波阳-赣州幔隆、修水-桂东幔坳、洞庭-衡阳幔隆、芷江-沅陵幔隆、雪峰山幔坳和南岭东西向复杂地幔构造区。图1-7 华南莫霍面等深图(据地质矿产部航空物探总队和物化探研究所,1984)二、康拉德面康拉德面深度在华南可以大致代表上地壳厚度,变化范围为13~24km。总的趋势是东部较深(20~23km),西部较浅(16~24km)。东部变化较平缓,西部变化较复杂。几个大的康拉德面坳陷是:①古田-华安坳陷(22km),是中生代火山岩及燕山晚期花岗岩分布区;②广昌-会昌坳陷(22km),是武夷山花岗岩基分布区;③韶山-壶天坳陷(22km),是沩山花岗岩基分布区;④郴县-新田坳陷(20~22km),是诸广山、骑田岭花岗岩分布区;⑤武山-资源坳陷(22~24km),是越城岭、苗儿山花岗岩基分布区;⑥玉林-藤县坳陷(22km),是大容山花岗岩基分布区;⑦通城坳陷(20km),是幕阜山、九岭山花岗岩基分布区;⑧大别山坳陷(20km),地表出露前震旦纪地层,深部有大花岗岩基分布;⑨宜昌-秭归坳陷(22km),地表为黄陵背斜和神农架古元古界隆起。康拉德面隆起有:①吉安隆起(18km);②萍乡-衡阳隆起(16~18km);③韶关隆起(18km);④张八岭隆起(16km)。这些隆起均与中新生代盆地相对应。三、下地壳下地壳厚度变化范围8~20km,普遍比上地壳厚度薄,大致和地壳厚度的变化趋势一致,在武陵山以西和东南沿海一带,地壳厚度与下地壳厚度呈正相关,表明这一带的地壳增厚主要依赖于下地壳的增厚,这与深部物质的变化过程有关。沿海一带下地壳较薄,为8~12km,武陵山以西厚度迅速增大,为14~20km,中部地区厚度变化平缓,为12~16km。下地壳厚度减薄的地区有:福州-泉州沿海地区(8km)、上海以东沿海地区(8km)、南京地区(10km)、鄱阳湖地区(10km)、常德-益阳地区(12km)、罗定-信宜地区(8km)。厚度增大的地区有:萍乡-宜丰上古生代坳陷区(16km)、桂东北的灌阳-富川地区(16km)、桑植-秭归地区(20km)。四、磁性层华南磁性层下界面相对起伏变化范围为12~19km,深度和厚度较大的地区有:(1)大别山地区,以桐柏山、大别山为主体,北至霍丘—寿县,东至郯庐断裂,南至黄石—安庆一线,出露太古宇、古元古界各类变质岩、混合岩,大别山群具有较强磁性。磁性层呈北西向展布,下界面深度16~19km,厚度12~18km。(2)宁芜地区,位于郯庐断裂与下扬子破碎带之间,北东向构造发育,磁性层加厚与中生代火山岩有关,磁性层呈北东向展布,下界面深度16~19km,厚度12~18km。(3)上饶-抚州地区,北部以万载-景德镇断裂为界,南至广丰—资溪—南丰一线,东到金衢盆地,主要出露古元古界板溪群,较广泛分布的中生代火山岩与磁性层加厚有关。磁性层下界深度17km,厚度12~14km。(4)清江-兴国地区,地表主要出露震旦系和花岗岩,磁性层与震旦纪地层有关,磁性层下界深度16km,厚12km。(5)东部沿海地区,位于丽水-大埔断裂以东,与北东向重力梯度带相叠合,燕山期花岗岩、白垩纪火山岩广泛分布,并有新生代基性岩浆活动,磁性层下界深度16~18km,厚度12km左右。华南其余地区磁性层变化较平缓,其中有5个相对隆起区,它们是:武当山地区(磁性层下界深12~14km,厚5~8km)、苏北地区(深14km,厚约8km),金衢盆地(深<14km,厚6~8km)、波阳-萍乡坳陷(深15km,厚约10km)、湘中南-桂东地区(深14km,厚8km)。总之,华南磁性层下界面起伏及厚度变化均不大,大致的趋势是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厚,磁性层主要分布在地壳上部,没有超过康拉德界面,磁性层厚度与岩石物质成分关系密切,与莫霍面、居里等温面的起伏变化关系不大。

  • 索引序列
  • 华南地震期刊官网投稿经验交流
  • 华南地震期刊官网投稿经验
  • 华南地震期刊官网投稿经验分享
  • 华南地震期刊官网投稿经验总结
  • 华南地震期刊官网投稿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