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农垦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是谁

中国农垦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是谁

发布时间:

中国农垦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是谁

社长和总编最牛

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团体的最高负责人,如××出版社社长。

中国农垦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农业部主办的《机械化农业》(《中国农垦》杂志前身)正式创刊,农业部及国营农场管理总局通过该刊指导全国国营农场的工作。1956年农垦部成立,其职能是统一管理全国中央和地方国营农场及军垦农场,《机械化农业》继续其作为机关刊物的使命。1957年7月,《机械化农业》更名为《中国农垦》,并由朱德委员长亲笔题写刊名。1960年,《中国农垦》曾一度停刊,直到1964年复刊。文革开始,《中国农垦》于1966年7月又一次被迫停刊,直到1979年5月农垦部恢复后,于同年8月再次复刊。

女,1956年9月生,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学会中青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国家教育部医学教育教学工作评估专家组专家,高等学校护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护理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科学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发现杂志社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医学教育科学研究分会理事,《中国医师能力评价》编辑部主任,中国保健杂志社理事,《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西北医学教育》杂志编委,现任辽宁省医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辽宁医学院医学教育研究所所长,辽宁医学院研究生学院院长,辽宁医学院护理学院人文教研室主任。

中国农垦杂志社编辑部主任级别

是的,编辑部主任是通常的叫法,行业法规里也是用编辑部主任。

社长和总编最牛

现任总编:周跃敏,男,1958年7月生,江苏省苏州市人,高级编辑。1982年2月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新华日报社工作,先后任新华日报体育记者,扬子晚报文体部副主任、第一新闻部主任、经济新闻部主任,扬子晚报编委兼经济新闻部主任,扬子晚报副总编辑,新华日报社副总编辑。2006年6月,任新华日报社总编辑、党委副书记。原总编:周正荣同志:1995年7月—2006年6月任总编辑1997年7月—2006年6月任党委书记2001年8月—2006年6月任董事长2006年6月13日卸任。2002年12月,新华日报在整合原有版面的基础上,由10—12版增加到16个版 。这是自1995年以来的第三次改版。这是新华日报自1995年以来第三次改版。

新疆农垦科技杂志编辑部主任是谁

是的,编辑部主任是通常的叫法,行业法规里也是用编辑部主任。

沈兵,男,1967年5月4日出生于新疆石河子市,植物营养学博士,推广研究员,中共党员,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农技推广协会肥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历任新疆石河子蔬菜研究所肥料研究室主任、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农化服务中心主任、 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资深研究员。多年从事蔬菜及各种作物的施肥技术研究、新型肥料的研制、农化服务技术的研究,主持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复合肥产业化》及《高效系列复合肥配方及产业化》研究课题,先后获得省、自治区、兵团、市及企业科技进步奖多项,发表论文及专著多篇。 1984年9月-1988年7月: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专业1988年7月-1999年1月:新疆石河子蔬菜研究所肥料研究室主任1994年9月-1997年7月:南京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研究生1999年2月—2009年3月: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农化中心主任2004年9月-2008年7月:中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与施肥在职博士2009年3月---2011年1月 吉林隆源农资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11年2月-- 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发展部 资深研究员论文 一、专著与译著1、《农化服务指导手册》,农业出版社,2012年,主编;2、《农化服务应用指南》,农业出版社,2009年,主编;3、《中国化肥产业技术与展望》,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参编4、《肥料及其使用》、IFA出版,2005年,翻译5、《农业氮素循环可持续管理与活性氮副效应缓解》,IFA出版,2004年,校稿二、论文1、 李平远; 沈兵; 裴友良; 贾可,2011,超高产水稻专用复合肥肥效试验 ,【期刊】 磷肥与复肥-(1)2、 贾可; 沈兵; 李平远, 2009,复合肥企业农化服务现状与问题浅析 ,【期刊】磷肥与复肥 -(3)3、 朱彦锋; 沈兵; 张灿欣 , 2009,我国测土配方施肥中的问题探讨 ,【期刊】磷肥与复肥 -(5)4、 窦京平; 沈兵;2006,撒可富:走出平衡施肥产业化之路 ,【期刊】中国农资 (-08)5、 石学勇; 沈兵; 朱成田; 2008,我国有机无机复合(混)肥行业发展状况 ,【期刊】磷肥与复肥 - 46、 贾可; 沈兵; 张天山,2008,复合肥配方制定方法及存在问题初探 ,【期刊】河北农业科学 -(05)7、 贾可; 沈兵; 曲艳娣;2008,复合肥配方设计原则及影响因素 ,【期刊】安徽农学通报(10)8、高志; 徐阳春; 沈其荣; 沈兵;2005,不同氮素形态配比的复混肥对玉米苗期生长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期刊】华北农学报 2005-12-289、沈兵; 郭勤; 杨静;1999,基质持水量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壮苗指数影响 ,【期刊】北方园艺(01) 11810、 沈兵; 郭琴; 杨静; 胡蔼堂,1999,复配基质培番茄追施化肥对其产量与品质影响 ,【期刊】北方园艺(07) 1711、 沈兵; 胡蔼堂; 郭琴; 杨静,1999,化肥追用量对基质栽培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期刊】中国蔬菜(03)12、郭勤; 沈兵; 杨静,1999,基质持水量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素质的影响 石河子蔬菜研究所 【期刊】石河子科技(04)4313、 李天林; 沈兵; 李红霞 ,1999,无土栽培中基质培选料的参考因素与发展趋势(综述) 1999-09-15 149 37914、 沈兵,2000】吉林农业 2000-04-2515、 沈兵,1995,石河子科技 1995-06-15 416、沈兵; 汪清和,稀土在蔬菜上的应用 ,【期刊】石河子科技 1995-08-15 0 317、汪清和; 沈兵,1995,生物钾肥在蔬菜上的应用研究,【期刊】石河子科技 1995-10-15 0 818、沈兵,1995,多效唑控制菜苗生产的研究,【期刊】石河子科技 1995-1019、 杨静; 沈兵; 郭琴,1997,4—D加醋防止番茄落花的效果调查 ,【期刊】石河子科技 1997-06-15 0 1120、沈兵; 李艳; 姜涛; 郭琴,1997,加工蕃茄品质分析评价,【期刊】石河子科技 1997-08-15 13521、沈兵; 姜涛,1997,灰漠土老菜地施用生物钾肥和化学钾肥的比较,【期刊】中国蔬菜 1997-05-1822、沈兵; 郭勤; 姜涛,1996,石河子垦区蔬菜施肥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期刊】新疆农业科学 1996-10-1023、沈兵; 杨静,1996,双膜覆盖黄瓜施肥规律的研究,【期刊】石河子科技 1996-08-15 0 1024、郭琴; 沈兵; 姜涛,1996,生物活性肥料在黄瓜上的使用效果,【期刊】石河子科技 1996-12-15 0 725、沈兵; 李建华; 郭琴,1996,石河子地区菜地施肥存在的问题,【期刊】石河子科技 1996-1226、沈兵,1997,灰漠土菜地速效钾含量变化及施钾效应,【期刊】土壤肥料 1997-06-1027、沈兵; 姜涛,1997,灰漠土老菜地施用生物钾肥和化学钾肥的比较,期刊】中国蔬菜 1997-05-1828、佟新萍; 沈兵,1998,唐菖蒲球茎更新的两步培养法,【期刊】北方园艺 1998-09-2529、沈兵; 赵平; 杨静; 郭琴,1998,保护地蔬菜肥害的类型和预防措施,【期刊】蔬菜 1998-08-1530、沈兵; 杨静; 郭琴,1998,保护地蔬菜肥害的类型和预防措施,【期刊】石河子科技 1998-04-15 0 331、沈兵; 郭勤; 杨静,1998,无土栽培基质对酸碱的反应,【期刊】石河子科技 1998-10-15 10 5432、沈兵; 郭勤; 杨静,1998,牛羊粪及其混和堆制腐熟的理化性质,【期刊】石河子科技 1998-12-15 0 6233、田丽萍; 沈兵; 李天林; 李红霞,1998,无公害番茄生菜有机-无机基质培技术的研究 ,【期刊】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0934、沈兵,1993,土壤结构改良剂在蔬菜育苗中的应用初报,【期刊】新疆农垦科技 1993-12-2735、沈兵,2006,专用型复合肥填补市场空白,【报纸】经济日报农村版 2006-02-09 0 136、林葆; 沈兵,2006,植物营养和土壤中的氮,【报纸】经济日报农村版 2006-05-04 1、2006年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新型肥料创制”项目中“系列复合肥产业化”课题,获得900万课题经费支持。2、2006年主持“平衡施肥体系在复合肥生产、销售、推广中的应用”,秦皇岛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北省三等奖3、2006年主持“撒可富高氮高浓度追肥”, 秦皇岛科技进步三等奖;4、2006年主持“撒可富高浓度水稻肥”, 秦皇岛科技进步三等奖;5、2006年主持的“硫酸钾型高氮复合肥S20-10-10”,秦皇岛科技进步三等奖;6、2006年主持“撒可富高浓度玉米复合肥”, 秦皇岛科技进步三等奖;7、2002年1月主持“高浓度北方通用复合肥研究”,获河北省优秀新技术二等奖;8、2002年10月主持“专用复合肥的开发”,获河北省优秀新技术三等奖;9、2000年参与完成“甜椒优质、多抗、丰产新品种选育及育种技术研究”,获石河子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0、1997年参与完成“加工番茄里格尔87-5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获新疆兵团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1、1992~1993年参与完成“兵团稀土示范推广”,获石河子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2、1994年主持完成稀土在蔬菜上的应用,获新疆自治区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二等奖;13、1994年主持完成“双膜覆盖黄瓜施肥规律的研究”,获新疆自治区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二等奖;专利:1、主持包装设计专利1项(撒可富外包装设计2、玉米一次性施肥复合肥及其生产工艺 ,3、一种玉米专用种肥及其生产工艺 ,一种清液型复合小麦叶面肥及其生产工艺

院核定事业编制329人(不包括试验场和院中学),院在职编制人员286人,离退休人员191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48人,一线科技人员196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高级专业技术人员93人(正高18人,副高75人),中级职称7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1人,人事部突贡专家3名、农业部突贡专家7名、自治区优秀专家4名、兵团学术带头人14名。全院占地面积320公倾(试验用地180公倾),固定资产净值4493万元。拥有高压液相谱、原子吸收、氨基酸分析等万元以上的先进仪器设备120余(套),藏书2万余册,主办有《新疆农垦科技》刊物一种,具有先进的测试手段和计算机信息网络建院以来(至2008年底),共取得科技成果452项,获兵团级以上奖励279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省部级一等奖34项。“十五”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3项,获兵团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5项。近20年来(至2008年底),育成麦类、杂交油葵、杂交水稻、玉米、大豆和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细毛羊、肉用细毛羊等农牧新品种62个;研制成棉花铺膜播种机、通用精量播种机、中耕施肥机、联合整地机等农牧新机具26种。累计推广先进、实用农牧业新技术、新品种、农业机械等一批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100余项,创社会经济效益近80亿元;院科技扶贫、科技特派、科技服务团还对自治区、兵团20余个贫困团场(县)开展的科技扶贫攻坚工程,已使其中5个农牧团场脱贫。对兵团农牧团场增产增效及职工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科技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振兴了团场(地方)经济。  “十一五”以来,共完成科技成果登记(鉴定、验收)61项,申请专利37项,已授权13项,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农作物新品种21个;在国家、省级专业刊物上发表各类专业论文345篇。  “十一五”以来,全院共组织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473项,获批170项,争取各级科研经费6000余万元。现有在研科研项目14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9项,兵团级项目81项,院本级项目29项。  “十一五”以来,科研条件新增投资1150万元,新增建设面积6000余平米,科研基础平台建设投入700余万元。目前拥有5万元以上的科研仪器设备,64台(套),价值88万元。并拥有100万元以上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ANGLIENT6460”、“多重基因表达分析系统GENOMELAB GeXP”等高新尖端的实验仪器设备。 我院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农科院、新疆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等多个科研院、所及高校建立了科技协作和学术交流关系。通过国家外专局引进国外智力等渠道,聘请了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专家来院从事科研和学术交流。建有国家级和兵团级引进国外专家和技术示范基地,为引进智力、扩大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编辑部主任是谁

冯亦代,原名贻德,笔名楼风。散文家,文学翻译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创办《中国作家》(英文),主编《电影与戏剧》,曾任重庆中外文化联络社经理。 冯亦代 (1913年~2005年)笔名楼风、冯之安等。浙江杭州人。民盟成员。毕业冯亦代于沪江大学。历任中外文化联络社经理,人民救国会中央常务理事、上海分会负责人,民盟上海市委负责人,民盟中央干事。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协理事,中外文学交流委员会委员,国际笔会中心理事,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北京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副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委员会委员。1926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崔跃松 全国社会科学普及专家。供职于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省委讲师团高端宣讲专家;省直机关讲师团成员;中国伦理学会理事;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素质教育》特约专家;新安百姓讲堂金牌主讲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海军特聘理论教员。安徽省演讲学会会长;多年来,潜心研究精神文明建设、党建和干部职工思想教育工作,2004年朝核“六方会谈”前专程为钓鱼台国宾馆干部职工做礼仪及综合素质培训;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手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形象大使专业指导老师。曾在国务院、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社、国家博物馆等单位和全国300多个城市的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校,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和单位做过近3000场专题讲座。著有《别让借口占上风》、《爱,我们有话要说》、《崔跃松 演讲的艺术》、《家庭教育101招》等系列丛书。主要讲授专题1、时政及党建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时事政治报告解读;党风廉政建设等。2、干部职工综合素质类: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执行力;创建学习型机关(单位);企业文化;公务礼仪;家风家教;年终述职和竞聘上岗演讲技巧;领导干部演说能力等。3、励志类:做快乐有为的机关干部;打造阳光心态,做新时代有为干部等。4、其他类:可根据单位实际和要求命题作专题。

中央电视台新闻编辑部主任李昕

  • 索引序列
  • 中国农垦杂志社编辑部主任是谁
  • 中国农垦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 中国农垦杂志社编辑部主任级别
  • 新疆农垦科技杂志编辑部主任是谁
  • 中国编辑部主任是谁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