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内燃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

内燃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

发布时间:

内燃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

他为我国车用动力行业的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教育、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和先进楷模,是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不属于不属于不属于不属于不属于

记叙的顺序: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五、记叙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六、记叙的人称: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八、论文所用的表达方式:常见的是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比较复杂的论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主要学历:03-01 合肥工业大学内燃机专业,本科生,获工学学士02-10 天津大学内燃机专业,研究生,获工学硕士02-07 天津大学内燃机专业,研究生,获工学博士------------------------------------------------------------------------------主要学术经历:07-10 安徽工学院(现合肥工业大学)动力机械系,讲师(7)、副教授(10)10-至今 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06)04-03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应用热力学研究所,客座科学家01-12 美国威斯康新州先进发动机技术开发公司,技术专家------------------------------------------------------------------------------主要学术兼职: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常务理事 (200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 (2001-)中国内燃机学会中小功率柴油机分会,副主任 (2002-)天津内燃机学会常务理事 (2001-)工程热物理学报编委(2000-)------------------------------------------------------------------------------主要学术贡献、奖励及荣誉:提出甲醇柴油二元燃料燃烧理论提出并实现了发动机废气余热在线制氢方法提出油束碰撞混合气形成方法发明一种提高燃料经济性的汽油用生物添加剂建立了喷嘴落座冲击应力计算公式建立一种利用碰撞形成混合气的单缸机直喷式燃烧系统;设计了超长行程多缸柴油机并大量生产;创建了甲醇柴油组合燃烧技术;研制了甲醇裂解气发动机并应用。主持国家、部委及横向课题近30项,获部委奖励2项,发表论文近210篇,SCI/EI/ISTP收录100余篇,获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4项;6项软件著作权。编著《内燃机先进技术与原理》,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第一版2010 天津市自然科学三等奖2009 天津大学“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天津市 “师德先进个人”2006天南大优秀研究论文指导老师2004年度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2002 容闳奖教金获得者1997 国家教委、人事部授予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1995 机械部首批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993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2等奖1993 王宽诚研究讲学金获得者1991 机械部优秀科技青年------------------------------------------------------------------------------教师风采勤勤恳恳做科研,兢兢业业为教育!在任教的20余 年里,姚春德老师把自己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倾注在科研和教育上。一有时间就来指导学生们做实验,耐心地给学生们分析和讲解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用他的对科研的热情与执着感染每一位同学。他注重科研,硕果累累,突出的科研成果不断的得以实践推广;他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培育了一届又一届优秀人才。在天大校园里,如果您有机会看到他和蔼可亲的面孔,一定会被他亲切的学者风范所打动;如果您有机会听到他讲的课,一定会被他的博学多才所折服!

声学学会优秀博士论文

我个人认为你如果要学知识还是去哈工程,要名气就去交大,必竟交大名字响,综合实力稍强。但交大的水声刚成立,个方面都不成熟,刚成立的研究生点一定还处于摸索阶段,经费方面不了解,但是多发展几年有可能超过哈工程,但就目前而言还是哈工程的该专业会强一点,必竟已经搞了很多年了,又有水声学泰斗杨士莪院士坐阵,所属国防科工委,所以经费没问题,所以我的意见是哈工程。

王敏庆,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敏庆,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动力与能源学院副院长。校青年科协常务副主席,陕西省振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陕西省青年科技奖”等荣誉,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主持和承担科研项目30 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被SCI、EI收录20多篇次,出版编著两部。主要从事结构振动、强度、声学,结构优化设计理论与方法、结构振动与噪声控制、机电工程及自动化、智能化检测与信号处理等研究。主持有国家基金、教育部专项人才培养基金和横向合作项目等在研科研项目多项。 招生专业: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环境工程等个人简介: 王敏庆,男,1970年出生于湖北随州,中国共产党党员,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和EI检索15篇次,合作出版著作2部,2001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并先后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奖和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奖等,2003年获得陕西省青年科技奖。 主要经历: 1986年从随州考入四中,1989年毕业并被保送进入西北工业大学教改班学习,1992年提前免试攻读硕士学位,1995年免试攻读博士学位;1997年获博士学位,同年进入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进入西北工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后留校从事科研、教学工作至今。

电子学会优秀博士论文

周军教授,得到在自然环境科学的2等奖、高等院校科技研究成果优异:自然环境科学头奖、“庆贺我国建立七十周年”纪念章等。任职为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科学期刊的副总编辑、并且担任真空学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技术联合研究会副主任等学术研究职称。

初级职称是不需要奖励提交的,而中级,以及高级的职称,才需要奖励来证明个人的能力。以中级职称为例,下面为提交的材料中就包括了奖励:《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表》 (中、初级一式两份)、附件表(一式一份);正表中主要工作业绩一栏要填写详细、具体。上一年度的 《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 。专业论文和业务工作总结。凡不按上述要求备齐相关材料的,概不受理。是这样的,第一步,交给编辑社版面费,给你安排版面发表;第二步:发表之后,文章的著作权是属于作者的;第三步:文章被别的刊物刊登,会缴纳作者一定的稿费。大学老师发表论文也是得交钱的,只不过很多老师可以拿到稿费而已,你的文章写的不错,也是有机会拿稿费的。不用心理不平衡。

入选国家优青、国家“万人计划”拔尖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人才荣誉称号。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纪念章等。担任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 副主编、中国真空学会电子材料与器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学术职务。

他生前为人类做出了许多的贡献,并且多次获得了奖项,有很高的荣誉称号,为世界做出了许多的贡献,给我们留下的财富也是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赞扬。

2020力学学会优秀博士论文

2008年6月18日,省委组织部正式任命了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长,他就是年仅45岁的博士生导师潘一山教授。睿智的目光,平静的笑容,浑身透出一股自信、从容气息,这就是他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提到潘一山教授,人们最多的便是钦佩。16岁从中学跳级两年考入当时的阜新矿业学院,大学期间连续四年被评为三好学生,20岁继续在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并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24岁被破格评聘为讲师,29岁被破格提为副教授,32岁被破格评为教授。31岁考入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博士在读期间连续三年获得清华大学奖学金,35岁清华大学毕业并在同届500余名博士生中成为19名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之一。先后获得“辽宁省首届青年先进科技工作者”、“中国煤炭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奖”、“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力学学会优秀力学教师”、“辽宁省第三届青年科技奖”、“阜新市劳动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1997年,潘一山教授作为工程力学第一学科学术带头人组织申报工程力学博士点获得成功,2003年组织申报力学博士后流动站获得成功。现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辽宁省力学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务。辉煌的人生道路,瞩目的科研成果,潘一山教授是怎样一步步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呢? 爱迪生曾对成功下过一个定义:“成功就是99%勤奋加上1%的天才。”潘一山教授对成功却有自己独特的诠释:“我认为成功是基于勤奋的基础上,适时地抓住机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勤奋学习,努力工作是成功的基础,你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很好的把握机遇,当然兴趣也是十分重要的……”勤奋是成功的基础,潘一山教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自1986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担任力学与工程科学系系主任、教务处处长、校长助理和副校长职务,无论从事教学、科研和教学管理工作,他都本着踏实勤奋的工作态度,兢兢业业,力争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在清华读博士期间,他选修了许多新课程,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如饥似渴地充填自己知识的库存。那时候,他总是半夜才入睡,即使每次回到阜新短短的几天时间,也都是泡在研究所里,一直干到深夜才回家。2007年3月到8月,潘一山教授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在美国密歇根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开展了为期半年的访问研究。他十分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几乎听遍了研究中心开设的所有博士课程。除了听课、与教授讨论及参加会议外,他还利用一些机会全面了解美国高校的情况,并且参观了很多实验室,了解他们对实验室的管理模式,还深入到本科生中了解了学生管理的一些做法。潘一山教授还说,他并不把成功与否看得很重,关键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并且从中感受快乐。“比如说一个教师教了一辈子书,他可能退休的时候什么也没有,但他也是很成功的,因为他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并培养出许多学生。” “随时都要比较努力,搞科研就是这样,短时间内可能出不了什么成果,但你要注意要有平时的积累,做科研也需要机遇,但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即使有了机遇你也抓不住。”谈到科研,他这样说。“做学问,搞科研,都来不得半点虚假,我国的科研条件相对来说较发达国家落后,所以,我们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于科研,我觉得关键在于创新。”“一生只做一件事,一做坚持五十年”,这是潘一山教授从事科学研究的信条。从1984年起,他就在采矿工程领域从事冲击地压、矿震、煤和瓦斯突出等煤矿灾害的成因、机理、预测及防治研究。他以严谨求实的精神在这个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采矿诱发灾害机理与控制、煤矿流体力学、煤体失稳破坏理论等方面有突出研究成果,提出了岩体材料变形失稳破坏的分类新思想和方法,建立了冲击地压失稳理论,煤和瓦斯突出失稳理论及冲击地压和突出的统一理论,提出了岩体失稳破坏相似模拟理论,研制了相似材料及实验设备,发现了冲击地压启动后煤压变形破坏过程的局部化规律,进行了岩体变形失稳破坏理论的工程应用。二十多年来,他在冲击地压等研究方面方面主持或参加完成了近60余项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2004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深部采场围岩破坏、瓦斯渗流及相关的非线性动力学基础研究”资助。他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被EI检索29篇,在国外召开的学术会议上,两次做大会主题报告,已出版完成了两部专著。这些成果在阜新、抚顺、新汶、北京等近十几个矿井的冲击地压预测及治理中得到成功应用。 尽管潘一山教授多年来一直担任行政领导职务,但是他从没忽视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职责。他不仅在科研领域成果丰硕、成绩卓著,还注重将科研成果在教学活动中转化,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二十多年来,潘一山教授一直担任本科生的教学任务,他先后讲授了《岩石力学》、《弹性力学》、《工程热力学》等十几门课程,深受学生好评。他倡议和亲自主持了力学专业的Project(工程训练)实践教学工作、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参与编写高等学校规划教材《有限元法及其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煤岩流体力学》(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编了《力学实验测试方法》。他还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研究,参与的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物理,力学课群立体化教学和双语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于2005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年以副组长身份参与高等理工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理工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和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研制》。潘一山教授在担任力学与科学工程系系主任期间,确立了辽宁工大工程力学学科在国内前30名的地位。2008年,经各地推荐,专家评审,由他主持建设的“力学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实现了我校国家级教学团队零的突破。他还通过系务委员会出台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教学、科研、分配制度等近20项管理办法,做到工作有章可循。这些管理制度使力学与科学工程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使力学与科学工程系得以稳定健康持续发展。他在担任教务处长、校长助理、副校长期间,也为学校教务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10月教育部专家组对我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此次评估是建校57年来我校接受的首次国家级评估,是国家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全面检查。虽名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评建工作却涉及所有院系、大部分职能部门,涉及到学校方方面面的工作。潘一山教授时任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和评估小组副组长,做了大量的、细致的具体工作,为辽宁工大在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2008年担任辽宁工大校长之后,在他的领导下,学校从学科建设和工作需要出发,撤消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成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撤消了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成立了建筑与工程学院、交通与土木学院;成立了营销管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军事教学部、体育教学部、对外合作交流与培训处、国有资产管理处。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成立了矿山灾害治理研究院、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等。节约型校园、信息化校园建设取得成效。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潘一山教授是通过公开招聘选拔上来的大学校长,这在我省高校中尚属首次。2008年,是潘一山校长上任的第一年,他在2008年的述职报告中说,“2008年6月18日,省委组织部正式任命我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校长。从那一刻起,我每天都不敢懈怠,和党委书记倪国玉同志及党委其他同志一起,围绕学校与学校发展进行思考、谋划并积极推进工作,如同在就职表态中所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008年是辽宁工大攻坚克难、团结努力、成绩显著的一年,更是令全校师生员工难忘而感动的一年。作为辽宁工大历史上最年轻的校长,在这一年里,他出色地履行了校长职责,带领全体师生攻坚克难、团结努力,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把握重大发展机遇,优化办学外部环境,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深化教学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继续推进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实践,大力提升科技水平,发展科技产业,着力加强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步、迈出了新步伐、实现了新发展:有1篇博士论文获得全国177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制定并全面实施了《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意见》,学校立项138项开展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力学教学团队被确定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队”;工程力学、软件工程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批准了系统工程、矿山计算机应用与空间信息工程两个自主设置博士点。有4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建设项目,顺利通过了国家财政部项目专家组评审,争取建设资金700万元;王继仁教授主持的“煤炭自燃理论及其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结束了学校没有国家级科技奖励的历史;新增科研项目328项,承担国家和省部级各类纵向项目55项;2名教师被聘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成功召开了第三届现代采矿与安全技术国际学术会议;积极参与实施突破辽西北战略,不仅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而且也赢得了省市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省政府各厅局和阜新市委、市政府领导纷纷来校调研,加大了对学校资金与政策支持力度;顺利完成了中层正职干部聘任工作;深入开展了形势与政策教育、“太阳石精神”教育、感恩教育等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以“优良学风工程”、“和谐园区工程”、“彩虹工程”等十二项工程为抓手,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管理、学风校风建设、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学校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第二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高校。开展各类素质拓展活动近500项。学校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2008年,在全国及辽宁省举办的各类科技学术竞赛活动中,我校学生有60余项作品获奖;葫芦岛校区管理、财务工作、后勤管理、党建工作等,也都取得了很大成绩。通过公开招聘成为辽宁工大的校长之后,潘一山教授说,“作为大学校长,我理所当然就要成为学校工作的后勤部长,成为全校教职员工的后勤部长。要把自己的位置摆对,我是来服务的,要努力服务好,把各方面的条件创造好,把大家团结好。创造一个比较好的教学和学习条件,让同学们和老师们能够很好地工作和学习,要注意把大家团结凝聚起来。”在日常的工作中,他非常注意与教师面对面,与学生面对面。面向教师,他时常听取教师的声音,解决他们的问题和困难;以超常规的举措吸引和培养国内外一流人才,全力打造学术大师和学科带头人队伍,让他们在治学、治教和学术工作中唱主角;实行“大师引领”和“小兵过河”并举,让青年教师超越性的发展,实施百名博士培养计划,修订攻读博士管理办法,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高校攻读博士,支持他们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实施杰出青年培养计划,做好针对青年教师的专用岗位教授、副教授评聘工作;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尽可能地改善教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待遇,让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师生员工;重视专家教授在教育教学和学术管理中的主体地位,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学术治校、民主管理四位一体的管理运行机制。面向学生,他认真思考和解决“大学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才能培养好这样的人”的问题,由此进一步思考“学生为什么要选择我们学校?学生进入学校的基本需要是什么、学校能否满足他们的这种需要?学校的现行教育体系和制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挥和全面发展、是否尊重了学生应有的权利?”他经常深入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回答他们的问题。狠抓学风建设,切实抓好科学发展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太阳石精神”教育、主人翁意识教育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推进素质拓展工程、和谐园区工程、心理健康工程、社团发展工程、优良学风工程、诚信教育工程,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协调发展。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形成了两校区办学的格局;随着学科的调整、新兴学科的建立,校内二级学院的数量增加;随着大学进入国家创新体系,校内又建立了一些跨学科、跨学院的新的学术组织。这是辽宁工大目前面临的形势。潘一山校长说,对此,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既要保持原有管理体制合理部分的相对稳定,又要大胆探索新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要以强化目标管理为导向,辅以适度的过程监控,使管理重心下移,努力扩大学院和其他学术组织的自主权,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潘一山教授是一名成功的学者,面对成功,他谦逊于“勤奋”;面对自己的科研领域,他致力于“创新”。面对诸多荣誉,潘一山教授并不看得很重,他所关注的,是自己的事业,是采矿工程力学界正在攻关的科技前沿,并为此孜孜不倦地奋斗着。潘一山教授又是任重而道远的辽宁工大校长,他说“我不停地追问自己: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校长?我的责任是什么?如何把学校带好?每一次答案的落脚点都是学校和学校发展,这是我们的事业,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我要专心致志地做好大学校长。”我们相信,辽宁工大在潘一山校长这位年轻领航人的带领下,一定会以创新、奋进的气魄,自信、苦干的气度,和谐、向上的气氛和前进、升华的气势,向着办成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目标坚定前行!

结尾是全文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代著名作家师陀曾说:“写文章不管长短,首先要考虑好结尾。有了结尾,如何开头,中间如何安排,便迎刃而解了。”好的结尾当如豹尾,响亮有力,令人警醒,催人奋进。如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结尾只有两个字:“活该!”短短两字,可谓简洁之至,力透纸背!

ccf优秀博士论文

全国优秀博 士学位论文 评选标准评选标准是根据学位条例对博士学位的基本要求在充分强调博士学位论文创新性的基础上所确定评价标准。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做好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评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旨在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工作,鼓励创新精神,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的质量。第三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在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领导下,由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进行。其主要职责为:1、部署评选工作;2、组织通讯评议和专家审定工作;3、接受和处理有关异议事项;4、研究处理评选工作中的其他问题。第四条评选工作每年进行一次,每次评选出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不超过100篇。第五条评选工作遵循“科学公正、注重创新、严格筛选、宁缺毋滥”的原则进行。第六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标准为: 选题为本学科前沿,有重要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 在理论或方法上有创新,取得突破性成果,达到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或应用前景;3、材料翔实,推理严密,文字表达准确。第七条参加评选的学位论文,一般为在评选年份的上一学年度,在国内学位授予单位获得博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在评选年度以前两个学年度内获得博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如确属优秀的,也可以参评。参加评选的学位论文应以中文撰写。第八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名单经过推荐、初选和复评后产生。第九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参评论文由学位授予单位向其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学位委员会、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或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指定的其他部门推荐。第十条省级学位委员会、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或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指定的其他部门,根据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下达的初选名额对推荐论文进行初选。初选所需经费由负责组织初选的部门自行筹措。第十一条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对初选出的论文进行复评,复评工作包括同行专家通讯评议和专家审定会审定。第十二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名单由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公布。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发现入选论文存在剽窃、作假或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不能成立等严重问题,可在入选论文名单公布之日起60日内,以书面方式向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提出异议。提出异议的书面材料应包括异议论文的题目、作者姓名、学位授予单位名称、异议内容,支持异议的具体证据或科学依据,以及提起异议者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异议不予受理。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负责处理异议,并对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予以保密。第十三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由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并予以公布。在异议期结束之日起60日内异议事项仍未处理完毕的论文不列入批准的论文名单。第十四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由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进行奖励。第十五条对已批准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如发现有剽窃、作假或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不能成立等严重问题,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撤消对作者的奖励并予以公布。

CCF 的组织结构包括理事会、工作委员会和专业委员会。CCF现任理事长李国杰,秘书长杜子德,另外有24位常务理事,108位理事。杜子德秘书长在CCF九届五次常务理事会议上向会议报告了各工作委员会的职能,会议同意了工作委员会的职责分工。CCF工作委员会设置及其职能(2010-2012)如下:一、学术工作委员会处理和学术有关的事务: 策划并编辑出版“CCF计算机科学技术年度发展报告”; “CCF中国计算机大会”征文、编辑出版; 审查并发布对学术会议和学术刊物的评价和排名; 制定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CFP(会议录)出版标准,受理和批准出版CCFP的申请; 负责学会会刊准入审查和年度评估; 负责会员学术道德问题投诉受理和处理。 二、专委工作委员会处理与专业委员会有关的事务: 负责专业委员会的管理工作,包括提出专委创建、合并、重组或撤销意见,提交理事会审议;受理和审查创建新专委的申请;审查专业委员会领导机构候选人资格,主持专业委员会换届选举; :组织对专业委员会的评估并向理事会报告评估结果; :其他与专业委员会有关的工作。 三、会员部会员发展和服务: 发展会员,完成制定的会员发展指标;推广和宣传,建立和拓展会员发展网络; 会员服务、会员关怀,听取会员意见或建议,受理会员投诉; 建立和管理会员档案; 组织会员资格审查委员会成员审查高级会员的入会资格; 更新网站中与工委、专委、会员有关的内容。 四、教育工作委员会从事与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有关的工作: 调查了解高等学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情况,就高校计算机教育的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培养方式、评价手段等写出报告,向办学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建议; 参与计算机工程教育认证。 五、企业和职业发展工作委员会了解企业的需求,设计针对企业的服务项目: 探讨制定计算机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如计算机软件工程师)的可能性,以便将来CCF为专业人士的职业资格认可和企业用人提供专业服务; 搭建会员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为会员就业提供服务。 六、对外联络部和国际或大陆以外同类学术组织建立联系,建立合作关系: 和其他境外同类学术组织建立联系,促进互利合作,拓展学会发展空间; :出访或接待来访的国外同类组织。 七、普及工作委员会策划和实施计算机普及工作: 编辑中国计算机发展史、组建计算机虚拟(网上)博物馆; 组织开展吕梁计算机普及和教育扶贫活动。 八、青年工作委员会 为青年学者的发展提供帮助,开展适合他们专业发展的活动: 协助、支持和监督YOCSEF及其各分论坛的工作和活动; 负责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初评和中评,将候选名单提交给评奖委员会; 受理和初评CCF青年科学家奖,将候选人提交给评奖委员会; 实施“CCF青年学者访问计划”项目及其他有助于青年专家发展的活动或项目。 九、计算机术语审定工作委员会负责计算机新术语的审定工作。 收集、翻译、释义、审定和推荐计算机新术语,将审定过的新术语报全国名词审定委员会。 审定过的新词的宣传和推广。 十、办公室(学会秘书处) 学会日常工作的执行机构,是学会的联络、服务和信息中心; 学会日常行政与管理工作,组织学会各种工作会议; 和理事、专委、工委、会员、业务主办单位等保持畅通联系,为工委、专委提供支撑服务; 会员发展及服务; 策划和实施学会活动; 融资和财务管理; 负责对外宣传学会品牌和形象,学术资源的整合和建设,网站更新与管理; 档案管理和年度报告编写; 出版会刊《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管理其他会刊; 其他所有和学会有关的日常工作。 十一、软件工程师工作委员会为来自企业的软件工程师提供针对性的服务,重点是在企业任职的IT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包括软件工程师,项目经理和技术主管等。 举办面向企业软件工程师需求的(线上、线下)活动; 给予达到一定技术水准和贡献的软件工程师给予认可和荣誉,扩大这类从业者的发展机会; 汇集来自一线软件工程师的智慧,创建高质量的计算技术资源库,供同业人员分享; :通过活动为CCF发展更多来自企业的专业会员。 十二、评奖委员会 学会负责评奖的机构: 起草、修订有关奖项提名、评审规则,提交理事会; 评审有关奖项、批准评奖分委员会报送结果; 向理事会提出设立新奖项的动议、计划、政策; 平衡各奖项,保证质量。

  • 索引序列
  • 内燃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
  • 声学学会优秀博士论文
  • 电子学会优秀博士论文
  • 2020力学学会优秀博士论文
  • ccf优秀博士论文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