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会计文献阅读感想

会计文献阅读感想

发布时间:

会计文献阅读感想

水浒传》读书笔记(一)--醉打蒋门神 武松杀死了西门庆,就被发送了孟州充军,又在十字坡结识了张青和孙二娘。但是这些都不够精彩,唯独这集里的武松醉打蒋门神最为精彩。 本集中,武松为了个人的友谊而去帮助施恩夺回快活林和在路上每家酒官都吃上三碗酒,这两点,就知道他有着放任一己的感情。 而他在打蒋门神之前的挑逗更是精彩,先是到酒官里找茬,然后把蒋门神惹急,在狠狠的打他,这能证明武松是个粗中有细的人。 他在挑逗时还可分成几个细节,三次换酒,之后说让蒋门神的小妾陪他喝酒,酒饱不让,就和他们打了起来(这里包括蒋门神)。 他在禽了蒋门神之后,又怕他告官,在说要求蒋门神的第三件事时,却怕他告官和以后再把快活林夺回来,所以让他离开孟州,不得在此居住。由此也可以开出武松多么的细心。 《水浒传》读书笔记(二)--沂岭杀四虎 李逵见宋江父子团聚后,也想念自己的老母,便去沂水县的百丈村接自己的母亲。 去时,途上遇见李鬼扮成的假李逵威胁,李鬼战败求饶,说他尚有九十岁老母,杀他就是把他和他的老母一块杀了。李逵可怜他,便饶了他,而且还给了他一锭银子,让他走了。 我觉得是作者很反感像李鬼这样的人,所以就让李鬼和李逵再次遇上,而且让李逵把他杀死。一是作者可以出一下气,二是让那些读者也赞同他,并看完后有一种豪迈气质,似乎自己就是李逵。李逵杀李鬼是很精彩。 但是后来的李逵背着老母过沂岭时杀虎的场景最为精彩。先是去打水,然后发现老母不见了,又发现两只小虎和两条人腿,愤怒之下杀死小虎,公、母虎分别来寻仇都被杀。 只可惜杀了虎,还被人请到家里做客,后又被擒。这让人看完之后,都想替李逵打抱不平,可见作者的用心良苦。 《水浒传》读书笔记(三)--抱怨狮子楼 武松在阳谷县坐了都头,又上京办事。回来时,才知道哥哥武大郎死了,武松心疑便察得实情,去告官,谁知县馆已受贿,无奈下在狮子楼为武大郎报了仇。 其中,让人看得最热血沸腾的就是最后报仇时杀死西门庆的那一段,武大郎虽死,潘金莲和西门庆也得到了她该得到的恶果,而武松为民除害还被发配孟州。我觉得这有可能是作者在讽刺当时的朝廷昏庸无道。西门庆在这里被作者描写的简直是“臭不可闻”,几乎上谁看完都痛骂他一两句,这能体现作者是多么的会描写人物啊! 《水浒传》读书笔记(四)--卖刀汴京城 杨志盘缠用尽,只得将宝刀卖去,赚些钱投奔他乡谋生。谁知卖刀时,当地泼皮牛二百般凌辱,杨志忍无可忍便杀死牛二,再去报馆。最后被判充军大名府。 最有趣的莫过于杨志卖刀时的情景。先是问谁买刀,牛二来后,让他试刀,牛二百般阻挠和凌辱,最后被杀。这告诉了我们当时的一些地痞流氓是什么样的。而牛二被杀不仅为书中的老百姓们出气,而且另读者看完也出了口气,这也许就是作者抓住了读者的心理来写的吧。 《水浒传》读书笔记(五)--题诗浔阳楼 宋江到了江洲后,结识了神行太保等人。一天在浔阳楼喝酒,乘着一时酒兴便在墙上题了一首反诗,还留下姓名。最后被黄文炳看到打入死牢。 这件事把宋江写得让读者哭笑不得,不知该怎么说他,本集也没有什么精彩的环节。只是作者能把宋江写到让读者看了说不出宋江什么的境界,真是了不起。只能够说宋江太糊涂,提什么诗罢了。而正是有了这一集,才能更好的衬托出下一集截法场的情景来。用宋江题诗被抓着一段来衬托出后面截法场的情景。的确,用宋江题诗被抓要比用其它的好。一是让你说不出什么,二还可以把他们截法场的理由弄得更充分。所以我觉得这集好。

入为出,收支平衡,是人们日常理财的习惯思维。综合平衡,则是重要的会计思维。资产与权益的平衡,贯穿于会计核算的始终。表现为:“资产=权益”,这个重要的会计公式。最终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上的平衡。会计思维不同于财务思维,财务思维是指运用财务学理论和知识进行科学思维的一种心智活动[1]。中文名会计思维近义词财务思维快速导航近义词辨析概念平常人如果想学会计,就必须先建立这样一个会计思维。它是复式记帐法-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也是所有会计报表的理论基础。因此,学会计,从“资产=权益”始。什么是“资产”,什么是“权益”,常人颇难理解。其实,那是同一资金的不同的两个方面。权益,是资金的来源;资产,是资金的去向。反映资金的来龙去脉,具有金额相等的关系。就譬如,站在你面前的这个人,可以将其分为前后两面。这前面与后面,是同一个人的不同的两面,因此其身高都是相等的,不管人怎么运动,其身前身后的高度,是始终相等的,这就叫“平衡”。这种平衡是整个会计平衡的起点。每个人的资产不管是多少,都有它的来源,而出资方对这些资产拥有所有权,以及拥有这些资产带来的利益。这样,资金的来源就被命名为“权益”。资金来源概括起来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的自有资金,称之为:所有者权益。一种是借入的资金,称之为:负债。“资产=权益”的公式也就扩展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是财务状况的静态反映。也是会计最重要的平衡思维。近义词辨析[1] 会计思维不完全等同于财务思维,根据《通用财务思维:人人都成财务高手》(毕一功著)的观点,财务思维是指运用财务学理论和知识进行科学思维的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现实世界中的会计们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那些带有缺陷的思维方式,也不是在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做一名好会计应该掌握的体系化知识或思维方式。作为一种心智活动,财务思维有更大的普适性。财务思维告诉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如何配置资源、权衡得失和趋利避害。世界运转过程中的大量活动都是经济活动,有些即使不是经济活动,也同样充满了得失判断和决策选择,但人们常常是根据本能和条件反射进行应对,其实,这些问题可以用财务思维来辅助解决。只要符合追求某一目标、并伴有得失的场景条件,都是财务思维的用武之地,都可以用财务思维来观察、分析、判断、行动、回顾损益和迭代优化。财务思维有着极为广阔的适用场景[1] 。

读者杂志阅读感想

会计文献阅读

我知道有美国会计学会:基本会计理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论财务会计概念;利特尔顿:会计理论结构;亨德里克森:会计理论;斯可脱:财务会计理论(陈汉文译,机工版);瓦茨等

一般要看相关的专业知识书籍,还要看英语,还有相关的历史文献,还有文章,还要做相关的试卷,等等,这些都是要提前准备的。

1.娄尔行:《基础会计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朱小平:《初级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陈少华:《会计学原理》,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吴水澎:《会计学原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美]罗伯特﹒N安索尼 詹姆斯﹒S里斯 朱利﹒H赫特斯坦:《会计学教程与案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美]查尔斯﹒T﹒亨格瑞、[美]瓦特﹒T﹒哈里森、[美]米切尔﹒A﹒罗宾逊:《会计学》第三版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8.乔世震:《会计案例》,中国财经出版社1999年版。 9.陈今池《现代会计理论概论》立信会计出版社1993年版。 10.汤云为、钱逢胜:《会计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黄明、郭大伟、刘俊琴:《企业会计模拟实验教程》,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附件: KjxCdoc

家庭杂志阅读感想

《读者》的魅力  《读者》,这样一本看似平凡的杂志,有着怎样的力量,可以打动世界百万读者呢。  核心竞争力 最初《读者》曾以美国《读者文摘》为效仿对象,如今,它已找到了外国作品与中国读者之间的沟通方式:选择外国作品时,以“开阔眼界”“反映人性美”为原则,以实用的信息丰富读者的知识,以感人的作品启迪读者的心灵,引导读者以中国人的价值理念理解西方文化中的各种现象。  读者给它的评语是“书淡如菊”,在这个喧嚣的时代,《读者》,的确显得淡漠而安静。正如戏剧家魏明伦评论道:“《读者》不靠‘枕头’,不靠‘拳头’,却能超越‘两头’书刊的销量。靠的是什么?文学感染力,知识信息量,观赏趣味性,德育、智育、美育,多种维生素。”不媚俗、不炒作,清新淡雅的封面,温馨流畅的文字,自创刊二十三年来一直如此。  在一次研讨会上,《读者》总编彭长城总结杂志至今受欢迎的原因时说,不断创新与关注“真善美”是《读者》成功的原因。“杂志有一个口号,叫博彩中外、汇聚精华、启迪思想、开拓眼界,开放性的视野打开了外部世界的窗口,同时也更深层次地了解了我们自身的文化根源。杂志的很多栏目跟人有实实在在的联系,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素养的提高和感情的释放。”  定价策略 这本创刊于甘肃的16开文摘性大众刊物,本着“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宗旨一路走来。刊登的文章涉及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史、科技、卫生、教育等多个领域。  《读者》一直秉承高质低价,64页黑白文字,20页彩色插图,售价3元,为同类、同等印刷质量刊物中售价最低。刊载文章全部来自读者的推荐,发表时刊出推荐者姓名。实行一稿三酬,原作者、原刊发媒体、荐稿者皆有稿酬。  平民化之路 有人说,《读者》好像一直隐藏在某个角落,静静地发出某种声音,那种声音不强大,却很有分量。让这种安静有如此分量的,是对读者的尊重和对社会的责任。打开一期《读者》,在不那么沉重的凡人小事中,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人情味与对人生、人性的真切关怀。这种关怀散发着一种绵绵磁力,吸引着寻求温暖的灵魂。  有时,这种直指心性的关怀还能够摆脱不同文化背景的牵绊。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感,是畅行无阻的语言。海外《读者》已累计发行50多万册,读者遍布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非典时捐款、教师节时赠阅、慰问戍边官兵,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读者》有一副热心肠。在甘肃刘家峡,有林地5000亩,名为“读者林”,是《读者》在全国读者中募得钱款植建而成。而今,“读者林”的规模已达2万亩。一位中学校长说,《读者》为人们种下的,既有今天就可以开放的花朵,也有明天才可以发芽的种子。(右图:《读者时代———一本杂志和她所影响的生活》)  产业链延伸 《读者》的主编彭长城曾说,在市场竞争中,杂志的危机时时刻刻都存在着,要使这个特殊商品像常青树一样生存,既要把它作为一项文化事业来兴办,又必须当成一个文化产业来经营。  为了方便更多的读者,《读者》盲文版、维文版相继推出;为了给农民办一份属于他们的杂志,《读者·乡村版》于2000年诞生;为了拓展海外市场——继2003年成功“借河行船”打开北美市场之后,时值一周年,《读者》又成功进入欧洲和澳洲市场。正在筹划中的原创版、英文版也将很快面世。伴随着《读者》的忠实读者群的日益扩大,《读者》的事业也“越做越大”,《读者》品牌的产业链条正在不断加长和连接。中国期刊业 一个难解的棋局  读者的成功是中国期刊界的一个奇迹,然而也仅只是一个奇迹!我们在欣喜之余,不应忽视的还有很多:  在一篇题为《左边杂志,右边堕落——我的阅读品味是如何堕落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非常真实的写出了目前期刊界的现状,“大大小小的报摊上,摆满的是花花绿绿的时尚杂志,超级模特、电影新星、流行歌手,搔首弄姿地占据着它们的封面;锦衣华服流行情报、欧美家居经典介绍、怪异名车强档出击、美酒咖啡倾情推介,挤眉弄眼地拥塞在它们的内芯。”  另一方面,美国的时代华纳,在上海建立了他们的院线系统,德国的贝塔斯曼在全国建立了书友会,新闻集团在广东落地了……这些一百亿美元以上的营业额的文化和媒体大鳄,携多种媒体跨国界而来了。他们虎视眈眈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报业,还有期刊这块回报最为丰厚甚至可以说暴利的“蛋糕”。偏安一隅的中国期刊业又将如何同他们竞争呢?(左图:《读者》的封面也成为许多人的收藏)  面对内疾外患,我国期刊将如何加快发展步伐,迎头赶上呢?也许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中美期刊业窥得一二:  新闻期刊的彼尊我卑  相比较于美国三大新闻杂志位居整个杂志业前列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来说,中国却还没有一份具备真正强大影响力的新闻周刊,在中国杂志市场占据主要地位的依然是妇女杂志、文摘杂志、娱乐杂志和健康杂志。  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集中涌现了一批“新生代”新闻周刊,除《三联生活周刊》外,《深圳周刊》、《新民周刊》、《新周刊》以及《中国新闻周刊》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但10年过去了,这批新闻周刊直到目前为止仍然停留在继续成长的阶段,在整个中国媒介环境中依然颇为尴尬处于弱势地位,充其量也还只是一种“半主流”或“准主流媒体”。  纵向来看,在时政新闻、评论与财经新闻方面比较突出的,目前只有《南风窗》、《嘹望东方周刊》和《财经》三本(当然,《财经》还不属严格意义上的时政新闻期刊);在社会新闻、文化报道方面,中国《新闻周刊》与《三联生活周刊》各具特色;在区域化方面,《新民周刊》、《深圳周刊》各霸一方;《新周刊》则是在这些领域之间游走,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不同盈利模式下的价格悬殊  从《读者》的经验可以看出他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得益于低价位。尤其是在目前中国期刊的整体价格均普遍偏高的情形下。一位旅居美国、曾是《三联生活周刊》专栏作家的娜斯在其随笔集《东看西看》中形象描述了中美两国杂志价格的巨大差异:“说到杂志,我对中国杂志的第一大感受就是:贵。美国杂志靠广告挣钱,又靠读者数量去吸引广告商,所以订阅杂志本身是一项极便宜的消费。”  中美期刊的巨大价格差异和各自不同的盈利模式有关:中国期刊靠发行维持收支平衡,而美国则基本上依靠大量广告赚取利润,并不单纯依靠杂志的发行收入,采取发行与广告经营并举的战略,使杂志获得全方位、综合性的成长。许多杂志的经营甚至更多地倚重广告。而在中国,由于杂志还不是主流媒体,所以目前大多数杂志的广告页数远远少于编辑页数,目前的中国期刊依然主要是靠发行赚钱维持生计。  中国期刊的高价格制约了读者数量,而读者数量少的杂志自然不会吸引投资人和广告商的目光,在广告投放量稀少的情况下,期刊又只能以相对较高的上市价格维持自身经济平衡,如此往复,恶性循环。   产业化、集团化程度的巨大差异  让我们来看看这组数字:目前,我国已有39家报业集团,但期刊集团却只有《家庭》1家;美国出版三本以上杂志的期刊集团有500个。中国9000本期刊分散在5000多家杂志社中,平均每家杂志社运作6种杂志;中国刊物最多的期刊社拥有12种刊物,而西方大期刊集团拥有60到80种刊物。(右图:《时代》每期的封面都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最典型的例子是《时代》周刊。从1923年创刊起,时代公司连续成功推出了《生活》、《体育画报》、《人物》等一系列畅销杂志,并在世界几十个国家出版国际版。20世纪60年代至今,时代公司陆续进入电影娱乐、有线电视、音乐和互联网等领域,发展为著名的时代华纳媒体集团。  事实上在我国的期刊市场上已经发展起来一大批具有集团化经营能力的期刊社,比如《读者》、《知音》、《时尚》等。期刊集团化已是历史的必然,一个出版社活杂志社只出版一本杂志,已越来越无利可图,甚至几乎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发行、广告、宣传、管理成本的不断增长,将使那些只有一本刊物的刊社难以在竞争中生存下去。报刊治理整顿 如何走好这步棋  2003年中国报刊治理整顿,是建国以来报刊工作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次变革。就期刊而言,主要源于“划转”这一举措带来的办刊宗旨、方向以及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划转,顾名思义,一是划,就是期刊主管主办者由原来的党政机关,划归为其他单位或者团体。二是转,期刊的报道宗旨、方向,由原来纯粹指导工作,转为面向市场。这两种情况都需要研究如何吸引读者,开拓市场。划转后的期刊怎么办?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著名期刊的经营理念值得一读:  实行严格的编辑和经营相分离   国外著名期刊普遍将内容编辑质量视为刊物的核心竞争力,注重维护自身品牌。为了确保内容不受广告商和经营环节的影响,刊物内部大多将编辑部门同广告、经营部门业务严格分离,采编报道不同广告、经营发生任何关系,广告、经营部门无权过问采编部门的事务。这种制度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刊物的定位和编辑方针的实现。(左图:我国期刊市场鱼龙混杂)  注重品牌战略,延伸品牌效应   国外各家著名期刊非常注重开发品牌资源,逐步营造以期刊品牌为核心的媒体集团。《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将自身品牌向图书、图片库、教育产品、地图、电视节目、网站等方面推广,充分发挥该品牌的强大影响力。《电视指南》杂志拥有《电视指南-名人逸事》、《有线电视指南》等系列子刊,并相继开发了电视指南频道和电视指南在线网站。《读者文摘》、《新闻周刊》也以各自品牌为纽带,整合不同媒体资源,形成多媒体集团。    充分应用高新技术,积极开发新型媒体   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往往能为传媒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时代公司抓住摄影技术出现的契机,成为图片新闻的先驱和出版业的领先者;50年代当电视冲击出版业的时候,投资广播电视和有线电视网。华纳公司依托电影新技术起飞。美国在线(AOL)运用互联网技术发展为世界最大的ISP服务商。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的并购更是“大媒体观”下媒体融合的典范。《读者文摘》、《新闻周刊》、《时代》等期刊都先后开发了自己的门户网站。《时代》的门户网站并不仅仅将刊物内容平移到网上,而是报道更全、角度更新、分析问题更透彻深入,还可以滚动发布、连续报道、追踪采访,充分发挥网上时效性强内容丰富的优势。   在保持刊物传统编辑方针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需要不断创新   国外著名期刊非常重视以读者阅读需要为中心,在内容上不断创新,以保持刊物的长盛不衰。美国《人物》周刊最初主要是一份影迷杂志。进入20世纪80年代,该刊扩大报道范围,加强了对广大民众所关心的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深度报道,如里根遇刺、旧金山大地震等,社会新闻色彩越来越浓。90年代,该刊在报道即时新闻的同时,着重加强对癌症、早孕、饥饿、虐待儿童、种族歧视等中长时段社会性问题的报道,力图引导读者全面了解社会。  适应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需要,内容风格趋向细化   国外著名期刊十分重视市场调查,研究不同读者群体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职业收入、阅读习惯,以此确定办刊思路和内容取向。美国《商业周刊》、《财富》、《福布斯》同为著名的三大商业财经类期刊,但内容风格有着显著不同。《商业周刊》新闻性最强,是三者中唯一的周刊。《财富》重点强调企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力,更侧重于对企业,尤其是大公司的报道。《福布斯》则推崇精英群体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力,总是不遗余力地介绍企业家,介绍企业的成功之道。

《读者》读书笔记她,叫柯晓萱;她,只有130厘米;她,是人生路上最坚强的旅行家。我在《读者》上目睹了这“130厘米强者”的成长经历。时间倒回到26年前,柯晓萱出生在台北,是一个十分可爱的女孩,偏偏老天爷爱与她开玩笑,发生几率几乎为1/40000的基因突变就发生在了晓萱身上,致使这个小女孩在七个月时依然不能爬行,只能软软地躺着并且,有基因突变引发的并发症,也始终折磨着这小女孩面对病魔,晓萱并没有示弱,她用自己的信心和坚强,掀起了一场与病魔抗争的“风云血战”。然而,这场战斗打得是多么艰苦,几乎耗掉了晓萱所有的装备。她拼命努力地学习,但成绩仍旧不理想,全班52人,至多就考到51名;她努力与周围的同学打好交道,但仍避免不了别人歧视的眼光…晓萱也哭过,灰心过,但她从未放弃过。她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勇敢地面对困难,还积极地帮助其他同学。英语老师和晓萱一起报名参加了美国发现卡的活动,通过自己的努力,晓萱打败了所有对手,摘夺大赛桂冠,且赢得2、2万美元助学金!这可是持续了26年之久的长久战啊,到最后,还不是连命运都在晓萱的脚下屈服了!想告诉全世界所有的人:不要漠视自身的价值,人生的大门也许不会为我们降低一个门槛,但我们的心可以升扬,我们可以尽量延展我们的极限!《读者》读书笔记---向日葵没有眼泪向日葵是一种很热烈的花,它总是向着太阳,就像父亲,总向着女儿。这是个很感人的故事——一场大火烧毁了我的家,也让我失去了最亲爱的妈妈。从此,我对爸爸充满了怨恨,认为是他和妈妈吵架所以才故意不救妈妈的。26次的植皮和整容手术和社会上一些好心人的捐助,虽然让我的身体恢复了健康,但却在我的脸上留下了历史的痕迹。我自卑,我仇恨,我不愿去上学,因为我怕在学校同学们会对着我脸上那条蜿蜒绵长的疤痕指指点点。父亲为我种下了向日葵,告诉我“在爸爸眼中是最漂亮的女孩”,看着爸爸为了生活而努力工作的劳苦和心酸,对年来对他的怨恨渐渐淡化了。多年后,我考上大学,在庆祝的晚宴上,父亲才将自己的艰难一件儿一件儿地摊出来。原来,父亲没有救母亲是因为怕失去我,等到他救出我再回去找母亲时,望着母亲被烧焦的尸体,他不知有多痛苦多难过。原来,父亲为我做植皮手术取下了自己背上将近70%的皮,只是因为爱我,所以才忘了那撕心裂肺的疼痛。原来,父亲要我上学,不仅因为我是漂亮的向日葵,他真正的心愿是要让我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像那些曾经捐助过我们的人那样去帮助别人呀!我的心颤抖了,心潮澎湃,像岩浆那般炽热。父亲是一种很难理解的生物吧,他的爱是那么默默无闻,但任何事物都抵挡不住。甚至于,我认为那场大火对于作者来说就是一场“灾难的礼物”,让她清清楚楚、彻彻底底第理解了“父亲”。向日葵没有眼泪,因为它的眼泪都被太阳蒸发掉了。而我的太阳,就是父亲。《读者》读书笔记1986年,她因创作了独舞《雀之灵》,获得第二届全国舞蹈大赛一等奖,从此一夜成名;1998年,她自编自演电影《太阳鸟》获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再获辉煌;2002年,她在云南经过一年多的采风和排练,推出作品《云南印象》,轰动全国,成为“原生态”舞剧的典范;2006年,她与藏族歌手容中尔甲合作编排藏族舞乐《藏谜》,对于每一个参与者,包括观众,都是心灵是洗礼与启迪。评判杨丽萍,她足可以成为“原生态”的舞后。尽管,她只是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村家庭;尽管,她从未在专业学校接受过正规的专业舞蹈训练;尽管,她薪水微薄,参加舞蹈比赛制服装和音乐的钱都需要向别人借!但偏偏,她就是一棵在风中舞动的树,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性格,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取得成功,在舞台上挑战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其实,我读书很少,文化程度也不高。但是我的这份自然和单纯,在宁静是时候,给了我生命的灵感。所以,我的舞蹈基本取材于大自然。我觉得这种东西才是自然和生命最本质的东西,它最值得我去体现、”杨丽萍在一次采访中谈到。是的,也许别的舞蹈演员跳的是舞,但杨丽萍不是,她跳的是生命,是人们心中最本质的东西。你看她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身影,实际上就是对生活、对生命的诠释。你得承认杨丽萍是舞台上最值得铭记的美景。

知音杂志阅读感想

《 知音》=满满的负能量

作为漫画杂志、最起码漫画也是一种文化 请别用四拼一来减少品质 真的 中国人的眼光需要放高放远。而且也是对漫画的不尊重、感觉大部分人也都觉得那些 漫画很烂 为何那些漫画还能卖的那么畅销 难道是新一代的孩子就那么多 够捧起一个市场么、还有是因为漫画剧情的没水准、本身价格便宜啊、看起来轻松啊、所以看这些没水准的漫画当然是有咋样的读者。有 网友问,现在香港的漫画杂志也是以四并一形式刊登的吗?很惭愧,香港基本上没有漫画杂志了。四并一的问题我也研究好久,老实说这形式对漫画是彻底的侮辱,除非漫画家一开始就为这紧缩的版面而作画,不然所有笔触、分镜、空间、「揭页的震撼」等,都白白浪费掉。当然,四并一也侮辱了所有读者的眼睛。但是从实际的层面来看,目前4拼1漫画杂志却在为中国漫画制造和凝聚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这笔帐很好算。一线的漫画杂志,每期100页,4拼1的结果是,每期实际有400页的内容。二线漫画杂志则有80页,每期也有320页的内容。而这些杂志大多都是周刊,那一个月下来一本杂志的连载量就是 400x4 = 1600页(二线杂志的量也过千页)。这样下来,一个月好几本的漫画杂志,不只养活很多漫画人,他们也同时创作了大量的作品。最关键的是,一本100页的4拼1全彩漫画杂志才卖5元人民币(1元新币左右)。如果是400页的杂志,可能就不只这个价格了,这样会直接影响销量吧。对比一拼一的漫画很难卖出去、就算作品再怎么好、也难卖岀去!价格贵、所以他们选择的是四拼一、这个没有对错的讨论,不禁让我联想起和一个厦门餐饮大亨的谈话。大意是:从穷苦走过来的人民总是先求吃饱,才会要求吃好。你在他还没有懂得“吃好”的时候给他再好的食物他也不会懂得去欣赏。我觉得这番话正好也可以套用在这个4拼1漫画杂志的讨论上。这根本是个吃饱还是吃好的问题。等哪天,读者学会“吃好”时,就是4拼1漫画杂志面临挑战的时候了。但是截至目前为止,我觉得4拼1漫画杂志的存在依然是顺应市场,并可以为中国漫画制造大量价值的。反观新加坡,我们的读者所接触的都是来自世界各地一流的优秀漫画。如果在新加坡推出4拼1漫画杂志,我想这个形式应该不会被广为接受。但是推出1拼1的漫画杂志,则因页数增加而意味着成本增加,进而使售价变贵。而我们的市场又是这么的小。所以,综观来说,4拼1漫画杂志在中国,能够被市场接受,也能够养活漫画家和助理们,让他们无忧的量产,那它的出身虽然不好(盗版遗留下来的产物),却可以制造大量的价值。反之,在已经懂得“吃好”的地方,反而少了这个优势而让当地漫画人更加举步维艰。这样的话,能够做被读者接受的4拼1,何尝不是一种福气!

《知音》是创刊于1985年1月的情感类杂志,杂志售价5元,以悲惨曲折的爱情故事,以及名人轶事等内容与精英文化形成对垒,多年稳居国内期刊发行量第一、世界第五的位置。《知音》创刊至今已经有了30多年的历史了,而是什么原因让其能够走这么远呢?我相信这是很多人都有些不解的,为什么其他杂志没有他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呢?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聊一下是什么让他这么火,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吧。1、《知音》内容更贴近生活为什么说它具有群众基础,这与他的内容贴近生活不无关系,因为内容好,并且老百姓喜欢看,喜欢的人多了自然群众基础也就逐渐建立了,并且很多内容与生活有联系,这就吸引了一半部分人,再加上长期以来内容都不错因此也就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了。2、《知音》历史较长这是在内容上吸引了很多人,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之后,在经过长时间的宣传,吸引了更多人,群众基础更加广泛之后,内容不仅没有逐渐变差还一直有着优质的内容,口碑也就越来越好,口碑对于杂志这类来说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的。经过长时间的洗礼,《知音》也就越来越好了。3、《知音》价格十分亲民这本杂志在一开始到现在在价格都没有什么变动,价格十分亲民,这就给一部分人提供了价格上的优势,便宜的价格优质的内容,都是《知音》长期以来很火的支撑呢。总而言之,一本杂志可以这样火,与其本身的政策和各方面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的。

《读者》的魅力  《读者》,这样一本看似平凡的杂志,有着怎样的力量,可以打动世界百万读者呢。  核心竞争力 最初《读者》曾以美国《读者文摘》为效仿对象,如今,它已找到了外国作品与中国读者之间的沟通方式:选择外国作品时,以“开阔眼界”“反映人性美”为原则,以实用的信息丰富读者的知识,以感人的作品启迪读者的心灵,引导读者以中国人的价值理念理解西方文化中的各种现象。  读者给它的评语是“书淡如菊”,在这个喧嚣的时代,《读者》,的确显得淡漠而安静。正如戏剧家魏明伦评论道:“《读者》不靠‘枕头’,不靠‘拳头’,却能超越‘两头’书刊的销量。靠的是什么?文学感染力,知识信息量,观赏趣味性,德育、智育、美育,多种维生素。”不媚俗、不炒作,清新淡雅的封面,温馨流畅的文字,自创刊二十三年来一直如此。  在一次研讨会上,《读者》总编彭长城总结杂志至今受欢迎的原因时说,不断创新与关注“真善美”是《读者》成功的原因。“杂志有一个口号,叫博彩中外、汇聚精华、启迪思想、开拓眼界,开放性的视野打开了外部世界的窗口,同时也更深层次地了解了我们自身的文化根源。杂志的很多栏目跟人有实实在在的联系,关注人的精神生活、素养的提高和感情的释放。”  定价策略 这本创刊于甘肃的16开文摘性大众刊物,本着“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宗旨一路走来。刊登的文章涉及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史、科技、卫生、教育等多个领域。  《读者》一直秉承高质低价,64页黑白文字,20页彩色插图,售价3元,为同类、同等印刷质量刊物中售价最低。刊载文章全部来自读者的推荐,发表时刊出推荐者姓名。实行一稿三酬,原作者、原刊发媒体、荐稿者皆有稿酬。  平民化之路 有人说,《读者》好像一直隐藏在某个角落,静静地发出某种声音,那种声音不强大,却很有分量。让这种安静有如此分量的,是对读者的尊重和对社会的责任。打开一期《读者》,在不那么沉重的凡人小事中,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人情味与对人生、人性的真切关怀。这种关怀散发着一种绵绵磁力,吸引着寻求温暖的灵魂。  有时,这种直指心性的关怀还能够摆脱不同文化背景的牵绊。至真至善至美的情感,是畅行无阻的语言。海外《读者》已累计发行50多万册,读者遍布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非典时捐款、教师节时赠阅、慰问戍边官兵,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读者》有一副热心肠。在甘肃刘家峡,有林地5000亩,名为“读者林”,是《读者》在全国读者中募得钱款植建而成。而今,“读者林”的规模已达2万亩。一位中学校长说,《读者》为人们种下的,既有今天就可以开放的花朵,也有明天才可以发芽的种子。(右图:《读者时代———一本杂志和她所影响的生活》)  产业链延伸 《读者》的主编彭长城曾说,在市场竞争中,杂志的危机时时刻刻都存在着,要使这个特殊商品像常青树一样生存,既要把它作为一项文化事业来兴办,又必须当成一个文化产业来经营。  为了方便更多的读者,《读者》盲文版、维文版相继推出;为了给农民办一份属于他们的杂志,《读者·乡村版》于2000年诞生;为了拓展海外市场——继2003年成功“借河行船”打开北美市场之后,时值一周年,《读者》又成功进入欧洲和澳洲市场。正在筹划中的原创版、英文版也将很快面世。伴随着《读者》的忠实读者群的日益扩大,《读者》的事业也“越做越大”,《读者》品牌的产业链条正在不断加长和连接。中国期刊业 一个难解的棋局  读者的成功是中国期刊界的一个奇迹,然而也仅只是一个奇迹!我们在欣喜之余,不应忽视的还有很多:  在一篇题为《左边杂志,右边堕落——我的阅读品味是如何堕落的?》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非常真实的写出了目前期刊界的现状,“大大小小的报摊上,摆满的是花花绿绿的时尚杂志,超级模特、电影新星、流行歌手,搔首弄姿地占据着它们的封面;锦衣华服流行情报、欧美家居经典介绍、怪异名车强档出击、美酒咖啡倾情推介,挤眉弄眼地拥塞在它们的内芯。”  另一方面,美国的时代华纳,在上海建立了他们的院线系统,德国的贝塔斯曼在全国建立了书友会,新闻集团在广东落地了……这些一百亿美元以上的营业额的文化和媒体大鳄,携多种媒体跨国界而来了。他们虎视眈眈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报业,还有期刊这块回报最为丰厚甚至可以说暴利的“蛋糕”。偏安一隅的中国期刊业又将如何同他们竞争呢?(左图:《读者》的封面也成为许多人的收藏)  面对内疾外患,我国期刊将如何加快发展步伐,迎头赶上呢?也许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中美期刊业窥得一二:  新闻期刊的彼尊我卑  相比较于美国三大新闻杂志位居整个杂志业前列的发行量和广告收入来说,中国却还没有一份具备真正强大影响力的新闻周刊,在中国杂志市场占据主要地位的依然是妇女杂志、文摘杂志、娱乐杂志和健康杂志。  我国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集中涌现了一批“新生代”新闻周刊,除《三联生活周刊》外,《深圳周刊》、《新民周刊》、《新周刊》以及《中国新闻周刊》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但10年过去了,这批新闻周刊直到目前为止仍然停留在继续成长的阶段,在整个中国媒介环境中依然颇为尴尬处于弱势地位,充其量也还只是一种“半主流”或“准主流媒体”。  纵向来看,在时政新闻、评论与财经新闻方面比较突出的,目前只有《南风窗》、《嘹望东方周刊》和《财经》三本(当然,《财经》还不属严格意义上的时政新闻期刊);在社会新闻、文化报道方面,中国《新闻周刊》与《三联生活周刊》各具特色;在区域化方面,《新民周刊》、《深圳周刊》各霸一方;《新周刊》则是在这些领域之间游走,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不同盈利模式下的价格悬殊  从《读者》的经验可以看出他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得益于低价位。尤其是在目前中国期刊的整体价格均普遍偏高的情形下。一位旅居美国、曾是《三联生活周刊》专栏作家的娜斯在其随笔集《东看西看》中形象描述了中美两国杂志价格的巨大差异:“说到杂志,我对中国杂志的第一大感受就是:贵。美国杂志靠广告挣钱,又靠读者数量去吸引广告商,所以订阅杂志本身是一项极便宜的消费。”  中美期刊的巨大价格差异和各自不同的盈利模式有关:中国期刊靠发行维持收支平衡,而美国则基本上依靠大量广告赚取利润,并不单纯依靠杂志的发行收入,采取发行与广告经营并举的战略,使杂志获得全方位、综合性的成长。许多杂志的经营甚至更多地倚重广告。而在中国,由于杂志还不是主流媒体,所以目前大多数杂志的广告页数远远少于编辑页数,目前的中国期刊依然主要是靠发行赚钱维持生计。  中国期刊的高价格制约了读者数量,而读者数量少的杂志自然不会吸引投资人和广告商的目光,在广告投放量稀少的情况下,期刊又只能以相对较高的上市价格维持自身经济平衡,如此往复,恶性循环。   产业化、集团化程度的巨大差异  让我们来看看这组数字:目前,我国已有39家报业集团,但期刊集团却只有《家庭》1家;美国出版三本以上杂志的期刊集团有500个。中国9000本期刊分散在5000多家杂志社中,平均每家杂志社运作6种杂志;中国刊物最多的期刊社拥有12种刊物,而西方大期刊集团拥有60到80种刊物。(右图:《时代》每期的封面都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最典型的例子是《时代》周刊。从1923年创刊起,时代公司连续成功推出了《生活》、《体育画报》、《人物》等一系列畅销杂志,并在世界几十个国家出版国际版。20世纪60年代至今,时代公司陆续进入电影娱乐、有线电视、音乐和互联网等领域,发展为著名的时代华纳媒体集团。  事实上在我国的期刊市场上已经发展起来一大批具有集团化经营能力的期刊社,比如《读者》、《知音》、《时尚》等。期刊集团化已是历史的必然,一个出版社活杂志社只出版一本杂志,已越来越无利可图,甚至几乎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发行、广告、宣传、管理成本的不断增长,将使那些只有一本刊物的刊社难以在竞争中生存下去。报刊治理整顿 如何走好这步棋  2003年中国报刊治理整顿,是建国以来报刊工作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一次变革。就期刊而言,主要源于“划转”这一举措带来的办刊宗旨、方向以及相关的一系列问题。  划转,顾名思义,一是划,就是期刊主管主办者由原来的党政机关,划归为其他单位或者团体。二是转,期刊的报道宗旨、方向,由原来纯粹指导工作,转为面向市场。这两种情况都需要研究如何吸引读者,开拓市场。划转后的期刊怎么办?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著名期刊的经营理念值得一读:  实行严格的编辑和经营相分离   国外著名期刊普遍将内容编辑质量视为刊物的核心竞争力,注重维护自身品牌。为了确保内容不受广告商和经营环节的影响,刊物内部大多将编辑部门同广告、经营部门业务严格分离,采编报道不同广告、经营发生任何关系,广告、经营部门无权过问采编部门的事务。这种制度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刊物的定位和编辑方针的实现。(左图:我国期刊市场鱼龙混杂)  注重品牌战略,延伸品牌效应   国外各家著名期刊非常注重开发品牌资源,逐步营造以期刊品牌为核心的媒体集团。《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将自身品牌向图书、图片库、教育产品、地图、电视节目、网站等方面推广,充分发挥该品牌的强大影响力。《电视指南》杂志拥有《电视指南-名人逸事》、《有线电视指南》等系列子刊,并相继开发了电视指南频道和电视指南在线网站。《读者文摘》、《新闻周刊》也以各自品牌为纽带,整合不同媒体资源,形成多媒体集团。    充分应用高新技术,积极开发新型媒体   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往往能为传媒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时代公司抓住摄影技术出现的契机,成为图片新闻的先驱和出版业的领先者;50年代当电视冲击出版业的时候,投资广播电视和有线电视网。华纳公司依托电影新技术起飞。美国在线(AOL)运用互联网技术发展为世界最大的ISP服务商。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的并购更是“大媒体观”下媒体融合的典范。《读者文摘》、《新闻周刊》、《时代》等期刊都先后开发了自己的门户网站。《时代》的门户网站并不仅仅将刊物内容平移到网上,而是报道更全、角度更新、分析问题更透彻深入,还可以滚动发布、连续报道、追踪采访,充分发挥网上时效性强内容丰富的优势。   在保持刊物传统编辑方针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需要不断创新   国外著名期刊非常重视以读者阅读需要为中心,在内容上不断创新,以保持刊物的长盛不衰。美国《人物》周刊最初主要是一份影迷杂志。进入20世纪80年代,该刊扩大报道范围,加强了对广大民众所关心的重大突发性事件的深度报道,如里根遇刺、旧金山大地震等,社会新闻色彩越来越浓。90年代,该刊在报道即时新闻的同时,着重加强对癌症、早孕、饥饿、虐待儿童、种族歧视等中长时段社会性问题的报道,力图引导读者全面了解社会。  适应不同读者群体的阅读需要,内容风格趋向细化   国外著名期刊十分重视市场调查,研究不同读者群体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职业收入、阅读习惯,以此确定办刊思路和内容取向。美国《商业周刊》、《财富》、《福布斯》同为著名的三大商业财经类期刊,但内容风格有着显著不同。《商业周刊》新闻性最强,是三者中唯一的周刊。《财富》重点强调企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力,更侧重于对企业,尤其是大公司的报道。《福布斯》则推崇精英群体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力,总是不遗余力地介绍企业家,介绍企业的成功之道。

  • 索引序列
  • 会计文献阅读感想
  • 读者杂志阅读感想
  • 会计文献阅读
  • 家庭杂志阅读感想
  • 知音杂志阅读感想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