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照片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照片

发布时间: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照片

陈独秀租居的箭杆胡同9号是座典型的清代四合院,成了《新青年》编辑部新址。据史料记载,当时陈独秀的住所整个院落分东、西两部分,有两个街门。朝北的街门是“箭杆胡同9号”,朝南的街门是“妞妞房9号”(现为骑河楼南巷),陈独秀租住东院。东院北房及南房分别为编辑部办公室和居所,其他房屋为传达室、车夫等住处。虽然在2001年就被认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旧居在修缮腾退之前还住着6户居民22人。修缮腾退后,原来的私搭乱建不复存在,北房、南房和东面的耳房都按照旧貌修缮。北房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和“陈独秀旧居”两块牌匾也正式揭幕。

《新青年》第一卷名为《青年杂志》(月刊),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创刊时编辑部旧址今天已无从考证),主编陈独秀。从第二卷第一号起改名《新青年》。1917年1月,陈独秀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即随其北上。陈独秀租居的箭杆胡同9号是座典型的清代四合院,它同时也成了《新青年》编辑部新址。当年与此院东邻的是北大三院(今已成为一家机关的办公地)。《新青年》以北大为依托,因而在它周围聚集了一批优秀的思想者和文化先驱,他们是:李大钊、钱玄同、胡适、鲁迅、周作人、刘半农等。那时,“《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鲁迅语)。这座今天看来极不惹眼的小院,当年由于他们的往来于此而成了“‘五四运动’的总司令部”。深深影响和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与历史进程的“五四运动”,也是反封建文化的新文化运动。《新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刊物,它在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后国人的精神与社会旧貌依然的中国,率先竖起了“民主”、“科学”的旗帜,向封建专制和蒙昧发起攻击。它反对旧伦理、旧文学,倡导新道德、新文学,并向民众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青年》是以提倡白话文作为文学革命的突破口,它从1918年起几乎全用白话。在《新青年》上曾发表有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我国第一部白话体小说《狂人日记》(鲁迅著),鲁迅的《孔乙己》、《药》等作品以及沈尹默、刘半农、胡适、陈衡哲等人的白话诗也都刊载于《新青年》上。十月革命后的1919年5月,《新青年》上还刊出了李大钊编辑的“马克思研究号”,他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引介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说与资本集中说。《新青年》内部也存在对立的观点,胡适发表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就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但毋庸置疑,这本每期100页左右装帧素朴的学术刊物,为中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丰足的思想动力。毛泽东在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预备会议上讲到:“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来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1935年为《新青年》重印题词的胡适说:“新青年是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划分一个时代的刊物,最近20年中的文学运动和思想改革,差不多都是从这个刊物出发的”。

中国青年编辑部旧址照片

上海博物馆豫园宋庆龄故居上海植物园宋庆龄陵园江湾体育乐园周公馆孙中山故居鲁迅墓鲁迅公园上海大剧院人民公园上海图书馆大洋海底世界八万人体育场新天地多伦路文化街上海自然博物馆共青森林公园静安寺杨浦大桥玉佛寺南浦大桥《新青年》编辑部旧址锦江乐园鲁迅故居 徐家汇天主堂鲁迅纪念馆邹韬奋故居白云观共青团中央机关旧址真如寺圣母大堂文庙复兴公园江湾市政府大楼上海美术馆福州路文化街沐恩堂南京路步行街《中国青年》旧址陈毅广场虹口开发区外滩中共一大会址团中央旧址人民广场沉香阁奥丽安娜号大世界游乐城黄浦江自然博物馆水上运动场朱家角镇城隍庙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大理石大厦高桥烈士墓大境阁白云观高桥太平天国烈士墓龙华塔潮音庵点春堂丁香花园黄炎培故居龙华烈士陵园龙华寺黄浦江黄道婆墓国际礼拜堂鹤鸣楼上海展览中心钦赐仰殿马勒住宅青少年野营基地天山公园三山会馆沙逊别墅上海古城墙书隐楼上海民族文化村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体育馆上海宋庆龄故居韬奋故居四明公所上海老街宋教仁墓银七星室内滑雪场中山公园永乐御碑文庙上海学宫张闻天故居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吴昌硕纪念馆小桃园清真寺马桥遗址七宝古镇陈化成纪念馆滨江花园邹容墓长风公园横沙岛徐光启墓徐家汇天主教堂真如寺陆家嘴美食城秀道者古塔滨江大道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会址玉佛禅寺陆家嘴中心绿地淮海路黄道婆祠堂太阳岛旅游度假区东平林场赵金志金钥匙博物馆上海大世界龙华革命烈士陵园马勒花园张爱玲和她的上海公寓刘海粟故居赏翠亭蒋介石故居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李白烈士故居沈尹默先生故居天主大教堂李鸿章私家花园杜莎夫人蜡像馆

上海新天地是一个具有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它是以上海独特的石库门建筑旧区为基础改造成的集餐饮、商业、娱乐、文化的休闲步行街。以中西融合、新旧结合为基调,将上海传统的石库门里弄与充满现代感的新建筑融为一体。上海新天地就是由石库门建筑与现代建筑组成的时尚休闲步行街。是一个具上海历史文化风貌的都市旅游景点。1、谭永麟、成龙等百位香港明星经营的“东方魅力餐饮娱乐中心”,是明星文化结合餐饮的创意,那里将是追星族经常可以与心中偶像交流的场所;2、台湾著名电影演员杨慧珊经营的琉璃工房主题餐厅,将使游客置身于七彩水晶宫中用餐;3、法国餐厅的巴黎歌舞表演和地下酒窖餐室令人神往;4、日本音乐餐厅夜夜摇滚乐绕梁不绝;5、巴西烤肉餐厅带来了南美风情表演……。-6、是中共“一大”会址的所在地。7、新天地旁边开辟了太平桥公园绿地和人工湖,与石库门海派建筑连成一体,成为市中心一处独特的新景观。

蛮喜欢淡水路的,人少,车少,走起来有点小感觉的。这个旧址路过可以停下来遐想一下,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上海红色教育基地有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鲁迅纪念馆和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等。中共一大纪念馆。会议地点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黄陂南路。是一座沿街砖木结构的石库门老居民楼,朝南。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20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纪念馆暂时闭馆,场馆会进行改造。上海鲁迅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人物纪念馆,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名人纪念馆。同时管理鲁迅墓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上海主要红色旅游景点之一。2018年获国家中小学生研究与实践教育基地。上海鲁迅纪念馆的的陈列,改变了以往的以生平为线索的旧例,在陈列框架上以专题划分展区,分5个专区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位于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1号临江公园。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采用塔馆合一的建筑风格,建筑面积3490平方米。纪念馆共11层,其中1-2层为展览区,3层为收藏区,4层以上为塔楼。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是上海市党史教育基地和上海市志愿服务基地。201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宣布其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陈独秀租居的箭杆胡同9号是座典型的清代四合院,成了《新青年》编辑部新址。据史料记载,当时陈独秀的住所整个院落分东、西两部分,有两个街门。朝北的街门是“箭杆胡同9号”,朝南的街门是“妞妞房9号”(现为骑河楼南巷),陈独秀租住东院。东院北房及南房分别为编辑部办公室和居所,其他房屋为传达室、车夫等住处。虽然在2001年就被认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旧居在修缮腾退之前还住着6户居民22人。修缮腾退后,原来的私搭乱建不复存在,北房、南房和东面的耳房都按照旧貌修缮。北房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和“陈独秀旧居”两块牌匾也正式揭幕。

陈独秀租居的箭杆胡同9号是座典型的清代四合院,成了《新青年》编辑部新址。据史料记载,当时陈独秀的住所整个院落分东、西两部分,有两个街门。朝北的街门是“箭杆胡同9号”,朝南的街门是“妞妞房9号”(现为骑河楼南巷),陈独秀租住东院。东院北房及南房分别为编辑部办公室和居所,其他房屋为传达室、车夫等住处。虽然在2001年就被认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旧居在修缮腾退之前还住着6户居民22人。修缮腾退后,原来的私搭乱建不复存在,北房、南房和东面的耳房都按照旧貌修缮。北房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和“陈独秀旧居”两块牌匾也正式揭幕。扩展资料东城区委书记杨柳荫介绍,旧居修缮竣工后,将与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合作进行保护利用,明年的五四青年节,就将推出《新青年》与新文化运动的专题展陈。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馆长郭俊英告诉记者,纪念馆已经与陈独秀旧居所在的东华门街道签订合作协议,陆续推出相关主题的展览陈列,陈独秀的手稿以及《新青年》杂志的原件都有望在旧居展出。此外,这里还将开辟出一处图书文化活动室,居民可以在这里看书学习,旧居将充分得到利用。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复原 明年"五四"开放首展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地址

它至今仍静静地隐在曲里拐弯的箭杆胡同里。它已衰败不堪——门楼残损破旧,院内拥挤杂乱。它就是被蔡元培称为“‘五四’运动时代之急先锋”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陈独秀租居的箭杆胡同9号是座典型的清代四合院,成了《新青年》编辑部新址。据史料记载,当时陈独秀的住所整个院落分东、西两部分,有两个街门。朝北的街门是“箭杆胡同9号”,朝南的街门是“妞妞房9号”(现为骑河楼南巷),陈独秀租住东院。东院北房及南房分别为编辑部办公室和居所,其他房屋为传达室、车夫等住处。虽然在2001年就被认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旧居在修缮腾退之前还住着6户居民22人。修缮腾退后,原来的私搭乱建不复存在,北房、南房和东面的耳房都按照旧貌修缮。北房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和“陈独秀旧居”两块牌匾也正式揭幕。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简介

1925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北平 鲁迅等人文

它至今仍静静地隐在曲里拐弯的箭杆胡同里。它已衰败不堪——门楼残损破旧,院内拥挤杂乱。它就是被蔡元培称为“‘五四’运动时代之急先锋”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 索引序列
  •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照片
  • 中国青年编辑部旧址照片
  •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地址
  •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简介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