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主编是谁啊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主编是谁啊

发布时间: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主编是谁啊

缪协兴,男,汉族,1959年8月生,江苏江阴人,博士,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优秀博士后。任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第十、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委员,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委员,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和《中国矿业大学学报》主编。缪协兴教授长期深入矿区,从事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的基础理论、技术开发和工程实践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初步建立了煤矿绿色开采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框架。在深入研究层状采动岩体力学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了“采动岩体力学”的概念;揭示了稳定采动岩体结构关键层的充填采煤原理,成功开发了利用矿区固体废物充填采空区置换“三下”压煤技术;揭示了稳定隔水关键层的保护矿区水资源原理,成功开发了矿区水资源保护技术;工程实践与推广应用涉及十多个大型矿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均排名第一),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分别排名第一或第二),获国际国内发明专利4项。出版专著4部,其中1部获江苏省优秀图书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被SCI和EI收录102篇,主要论著被他引1813次。

主要从事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原煤炭部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地方政府及企业委托科研项目40余项。主持建成江苏省壹类优秀课程1门,出版专著5部,主编、参编出版教材4部,参编出版词典1部。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150余篇,论文被SCI、EI、ISTP、Chemical Abstract 和G 等收录50余篇。 国际环境岩土协会会员;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会员;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环境科学类分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中国煤炭学会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委员会矿区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理事;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第五届经济社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徐州市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徐州市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徐州市水资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徐州市地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循环经济》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与技术》、《水资源保护》、《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程地质学报》、《中国岩溶》、《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江苏环境科技》、《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的编委;《生态学报》、《安全与环境学报》等学术期刊特约审稿人;《中国大学教育》特约审稿人暨联络人;曾被聘为国家“863项目”资源与环境领域的评审专家;由周光照院士牵头组织的“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项目中“2020年中国的环境科学与技术”专题的撰写专家;国家科技部“资源和环境领域前瞻性研究计划”和“国际合作计划项目”的评委;教育部第一、四、五届国家精品课程和2007年、2008年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函评专家;国家人事部“653工程”煤炭行业“矿区环境污染机理及防治技术”培训方向的首席专家。 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幻灯投影教材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 承担两项“863”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获天津市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科技成果奖1项,局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主编是谁

缪协兴,男,汉族,1959年8月生,江苏江阴人,博士,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优秀博士后。任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第十、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民盟中央委员,国际岩石力学学会(ISRM)委员,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和《中国矿业大学学报》主编。缪协兴教授长期深入矿区,从事煤炭资源绿色开采的基础理论、技术开发和工程实践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初步建立了煤矿绿色开采的基础理论与技术框架。在深入研究层状采动岩体力学行为的基础上,提出了“采动岩体力学”的概念;揭示了稳定采动岩体结构关键层的充填采煤原理,成功开发了利用矿区固体废物充填采空区置换“三下”压煤技术;揭示了稳定隔水关键层的保护矿区水资源原理,成功开发了矿区水资源保护技术;工程实践与推广应用涉及十多个大型矿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均排名第一),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分别排名第一或第二),获国际国内发明专利4项。出版专著4部,其中1部获江苏省优秀图书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被SCI和EI收录102篇,主要论著被他引1813次。

主要从事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原煤炭部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地方政府及企业委托科研项目40余项。主持建成江苏省壹类优秀课程1门,出版专著5部,主编、参编出版教材4部,参编出版词典1部。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150余篇,论文被SCI、EI、ISTP、Chemical Abstract 和G 等收录50余篇。 国际环境岩土协会会员;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会员;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环境科学类分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中国煤炭学会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委员会矿区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理事;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第五届经济社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徐州市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徐州市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徐州市水资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徐州市地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循环经济》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与技术》、《水资源保护》、《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程地质学报》、《中国岩溶》、《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江苏环境科技》、《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的编委;《生态学报》、《安全与环境学报》等学术期刊特约审稿人;《中国大学教育》特约审稿人暨联络人;曾被聘为国家“863项目”资源与环境领域的评审专家;由周光照院士牵头组织的“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项目中“2020年中国的环境科学与技术”专题的撰写专家;国家科技部“资源和环境领域前瞻性研究计划”和“国际合作计划项目”的评委;教育部第一、四、五届国家精品课程和2007年、2008年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函评专家;国家人事部“653工程”煤炭行业“矿区环境污染机理及防治技术”培训方向的首席专家。 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幻灯投影教材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 承担两项“863”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获天津市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科技成果奖1项,局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主编是谁呀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会 名誉主任委员钱鸣高 周世宁 谢和平 张铁岗 彭苏萍袁 亮 李晓红 张玉卓主任委员缪协兴副主任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才庆祥 王金华 冯 涛 刘泽功 李树刚 周 英胡千庭 屠世浩梁 冰 曹胜根黄 毅 窦林名委员(以姓氏笔划为序)王卫军王连国王家臣王德明 勾攀峰白海波 孙广义 刘长友华心祝 伍永平 许家林 朱锦文 李夕兵 李术才 吴爱祥 张农张东升 张宏伟 宋选民 周国庆 林柏泉 茅献彪 周福宝 郭立稳柏建彪姜福兴 涂 敏 徐金海 黄庆享 康立勋 康红普 隋旺华曹树刚 程远平 靖洪文 谭云亮

主要从事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原煤炭部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地方政府及企业委托科研项目40余项。主持建成江苏省壹类优秀课程1门,出版专著5部,主编、参编出版教材4部,参编出版词典1部。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150余篇,论文被SCI、EI、ISTP、Chemical Abstract 和G 等收录50余篇。 国际环境岩土协会会员;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会员;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环境科学类分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中国煤炭学会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委员会矿区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理事;江苏省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岩溶专业委员会委员;徐州市第五届经济社会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徐州市政协第十二届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徐州市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徐州市水资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徐州市地震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循环经济》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与技术》、《水资源保护》、《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程地质学报》、《中国岩溶》、《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江苏环境科技》、《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的编委;《生态学报》、《安全与环境学报》等学术期刊特约审稿人;《中国大学教育》特约审稿人暨联络人;曾被聘为国家“863项目”资源与环境领域的评审专家;由周光照院士牵头组织的“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项目中“2020年中国的环境科学与技术”专题的撰写专家;国家科技部“资源和环境领域前瞻性研究计划”和“国际合作计划项目”的评委;教育部第一、四、五届国家精品课程和2007年、2008年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函评专家;国家人事部“653工程”煤炭行业“矿区环境污染机理及防治技术”培训方向的首席专家。 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幻灯投影教材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 承担两项“863”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获天津市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科技成果奖1项,局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主编

周福宝,男,江苏南京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院长,注册安全工程师,担任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学会矿井通风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深部煤炭开采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等学术职务,兼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Mining Engineering》、《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煤炭工程》等期刊编委。长期从事煤矿瓦斯与煤自燃防治工程科学研究。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江苏省首届杰出青年基金、霍英东高等院校基础研究基金等纵向课题10余项和企业委托项目20余项,参加各类纵、横向课题40余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2、4)、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6)、省部级一等奖5项;13项授权发明专利(第1发明人9项)均获得转化与工程应用;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编、参编教材各1部;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Geology》、《Applied Clay Science》、《Journal of Fire Sciences》、《Fire Technology》、《煤炭学报》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SCI收录14篇次、EI收录41篇次);作为篇副主编撰写了《煤矿总工程师技术手册》,参与制定国家安全生产标准1项。

呵呵,理论和应用都有,他是学数学出生的。

采矿工程与安全学报

张吉雄教授现担任采矿工程系党支部书记、常务副主任,国际灾害防治技术与管理研讨会副主席(2014年,台湾),兼任《矿业研究与开发》理事、《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与《煤炭学报》特约审稿专家、中国科技论文在线评审专家。先后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及印度等国的高校或研究院进行了学术交流。张吉雄教授主要从事固体充填开采与岩层控制方面的科研及教学工作。他所在的课题组研发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固体充填采煤技术与成套装备,建立了固体充填采煤岩层移动及地表沉陷控制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先后推广至我国十多个矿区的二十多个采煤面,实现矿区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张吉雄教授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2012),省部级一等奖5项,地市级奖项10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编写能源行业标准8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45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项目5项,参加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负责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学术骨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5项。主持与企业联合攻关项目60余项。 张吉雄,男,汉族,1965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现任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马列主义与思想政治教研部副主任,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江西省红色资源开发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江西省政治学会副秘书长。

现在他负责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学整合中国矿业大学相关省部级实验室优质资源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实验室依托岩土工程、工程力学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以及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两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建设。2007年12月28日,实验室通过建设计划可行性论证,2008年5月16日,科技部批准实验室启动建设,实验室的建设依托单位为中国矿业大学。 实验室通过多年建设,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优秀创新团队,实验室研究人员结构合理,凝聚力强,创新能力显著。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53人,其中研究人员40人。 实验室现有场地近10000 m2,其中井下现场实验室3000m2,拥有固定资产7400余万元,大型仪器设备50台件。承担“九五”、“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获5000多万元专项资助,基本建立了基本性质、工程模拟、工程检测、数值分析、试验测试等高水平的研究系统。 近年来,实验室共承担国家“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等各类重大科研项目近5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和企业合作重大项目130多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0余项,取得了重大社会和经济效益。

这个是先要问问单位是不是有什么要求,要是有的话,那么按要求去发就好了,要是没有的话,那么就是自己选择期刊去发就可以了

  • 索引序列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主编是谁啊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主编是谁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主编是谁呀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主编
  • 采矿工程与安全学报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