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国医年鉴编辑委员会办公室

国医年鉴编辑委员会办公室

发布时间:

国医年鉴编辑委员会办公室

编委的意思是“机构编制委员会”的简称。编委的常设办事机构,叫做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简称“编办”。县级以上行政区都设置有编委。机构编制委员会,负责管理同级所有纳入国家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和政法编制的单位的编制安排。所以,中央和地方各级编委的工作对象,并不仅限于国家行政机关纳入国家编制的单位,还有中共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协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各级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检察院,以及各级中国共青团组织等等。扩展资料:编委办事程序:(一)有关机构编制的事项,即:凡机构的撤并、升降、调整、编制的增减等,由本单位向编委会提出书面请示,再由市编办提出拟办意见,由编委会主任指定的副主任审核后形成会议材料,报编委会集体讨论决定。(二)市直单位报市审批的机构编制请示事项,均应专题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按程序报市编委会研究审定。(三)凡送办的机构编制事项,如果是新设立单位,必须阐述其性质、职责任务及经费来源,并附相关文件依据;有关机构设立、撤销、合并、改变名称必须写全称。参考资料:中国机构编制网-机构编制委员会

机构编制委员会的简称

编辑委员会编委会,既某一著作、教材、期刊、丛书等出版物的编辑委员会的简称。

初级中学里有哪些部门?简单说一下吧教导处 主管教学 设教导主任教务处 主管学生管理 设教务主任工会 维护教师利益,反映教师权益的组织,设工会主席学工处 主要是做学生工作,安排,组织各类学生活动 设学工处主任团队办公室 共青团组织,管理团员 设团委书记教研处 专管教育研究,指导,规范教师教学 设教研主任校务办公室 管理日常学校事务,弧般有分管副校长专门负责学校有哪些岗位?校长、副校长、办公室主任、教学部主任、招生办主任、开发部主任、教师、后勤主任、保安、清洁工 。任课老师。就业中心。行政人员(会计,负责学校章的的),机房管理员,实验楼管理员,就业指导老师,辅导员,院主任院书记。管理档案老师。等等通常高中学校都有哪些部门呀?办公室:有主任,副主任,人事秘书,干事。主要负责接待、学校校历、会议 安 排和主持、教师工资评定。请稜安排。总务处:学校的一切后勤工作,只要跟钱有关的都管。教学处:一切教学工作、教师考核,课程表安排,学籍管理。学生工作处:主抓学生德育工作这一块。党委办公室:一切党务工作。团 委:学生社团工作。

青年编辑委员会

编委的意思是“机构编制委员会”的简称。编委的常设办事机构,叫做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简称“编办”。县级以上行政区都设置有编委。机构编制委员会,负责管理同级所有纳入国家行政编制、事业编制和政法编制的单位的编制安排。所以,中央和地方各级编委的工作对象,并不仅限于国家行政机关纳入国家编制的单位,还有中共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协中央和地方各级委员会、各级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检察院,以及各级中国共青团组织等等。扩展资料:编委办事程序:(一)有关机构编制的事项,即:凡机构的撤并、升降、调整、编制的增减等,由本单位向编委会提出书面请示,再由市编办提出拟办意见,由编委会主任指定的副主任审核后形成会议材料,报编委会集体讨论决定。(二)市直单位报市审批的机构编制请示事项,均应专题报市机构编制委员会,由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按程序报市编委会研究审定。(三)凡送办的机构编制事项,如果是新设立单位,必须阐述其性质、职责任务及经费来源,并附相关文件依据;有关机构设立、撤销、合并、改变名称必须写全称。参考资料:中国机构编制网-机构编制委员会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团结和凝聚泉州市青年作家,增强组织活力,提供青年作家展示才干的舞台,成立泉州市作家协会青年创作委员会(简称青创会)。第二条 泉州市作家协会青年创作委员会是联系全市青年作家的桥梁和纽带,在泉州市作家协会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第三条 组织青年作家开展学习培训、文学采风、作品创作、联谊交友、经验交流、社会服务等活动,及时发现并着力培养青年文学创作人才,为侨乡的文学事业作贡献。第二章 组织 第四条 泉州市作家协会青年创作委员会每五年换届一次。委员会任期内个别人员的调整,包括更换、增补、免任,由委员会提出,报泉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批准。第五条 泉州市作家协会青年创作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由泉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兼任),副主任委员1~2人,常务委员若干人,委员若干人。委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主任委员可适当放宽。第六条 泉州市作家协会青年创作委员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常务委员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也可根据工作需要临时召开。每年12月中旬总结本年度工作,研究讨论确定下年度工作计划,第七条 凡承认本会条例,年龄在45周岁(含45周岁)以下青年作家、文学爱好者,均可申请参加本会活动,享受应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第三章 任务第八条 结合青年作家的特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增强青年作家的凝聚力。第九条 发现和培养一批有潜力、有实力的青年作家骨干,为泉州市作家协会储备新生力量。第十条 在青年作家中开展培训讲座、采风创作,加强与外地青年作家的联系与交流,加强与泉州市各文艺团体青年艺术家的联系。第十一条 表彰、奖励每年度创作成绩优秀的青年作家,评选每年度优秀作品,组织文学专著出版。第十二条 编辑、出版会报,每季度一期。第十三条 维护青年作家的合法权益,反映他们的意见和呼声,举办为青年作家服务的有益活动。参加本会活动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法律,维护本会合法权益及形象。第四章 经 费 第十四条 经费来源:一是会费,二是个人或企业、事业单位资助和捐赠,三是成立青年创作基金会。第五章 附 则第十五条 本条例经本委员会讨论报泉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团通过后实施。第十六条 本条例解释权归本委员会。2008年5月28日

编辑大型的或重要的出版物,如报刊、丛书、全集、文集、词典、工具书、成套教科书等,为集思广益,都成立编辑委员会,简称编委会。编委会通常由主编、副主编和若干编辑委员组成。编委会成员大多为该出版物所属学科的专家学者以及这个领域的权威人士。编委会成员的产生,由上级指派或学术团体推举,也有由出版单位聘任的。编委会负责确定所编出版物的编辑(纂)方针、编纂体例、编选范围,解决编辑过程中某些重大问题,并对出版物文稿作最后审定。在编委会领导下,还设置编辑部,从事该出版物的具体编辑(纂)事宜。  某些报刊、丛书、全集、文集、词典、工具书、成套教科书等,为集思广益,都成立编辑委员会。  编委会通常由主编、副主编和若干编辑委员组成。编委会成员大多为该出版物所属学科的专家学者以及这个领域的权威人士。编委会成员的产生,由上级指派或学术团体推举,也有由出版单位聘任的。  编委会负责确定所编出版物的编辑(纂)方针、编纂体例、编选范围,解决编辑过程中某些重大问题,并对出版物文稿作最后审定。  在编委会领导下,还设置编辑部,从事该出版物的具体编辑(纂)事宜。  编辑委员会的名称源于近代的委员制。中国古代校修官书,一般由朝廷派有关大臣及文学侍臣主持,虽也设置专门机构,延揽专人从事,但它们和近代出现的委员制的编委会不同。至20世纪初叶,中国出版界尚未见有编委会的名称。例如,从1915年开始编纂的<辞海>,经历20年,先后参与其事的有一至几十人。到1936年出版时, 并未用编委会的名义。 1915年由陈独秀编辑的<青年杂志>,1916年改名<新青年>,到1919年才正式成立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等组成的编委会。五四运动以后,编委会的名称才逐渐多起来。1979年出版的新版《辞海》,“前言”中叙述了成立辞海编辑委员会的经过和它的工作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编委会的组织、性质、作用等概况,还表明编委会在征得出版单位同意的情况下,有权确定编辑成果的出版时间,改换出版的单位。并在书后刊印了编辑委员会主编、副主编、编辑委员、分科主编等人的详细名单。  编委会的称谓有时要按照出版物的性质不同而不同。1938年由蔡元培主持出版的《鲁迅全集》,署名为“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1951年开始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署名为“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近年来出版的《周恩来选集》、《刘少奇选集》、《朱德选集》、《邓小平文选》、《陈云文选》及《毛泽东著作选读》等,署名为“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上述几种不同称呼的委员会,实质上就是编委会。  书籍的编委会一般为业务性组合,主编和编委来自各方面各单位,任务完成后即解体。报纸、期刊的编委会则是长期的。有的出版社也设立主持全社编辑方针和重要图书规划的长期性的编委会。至于编辑、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则为常设机构,不同于一般的编委会。在通常情况下,由编委会主持编纂的书籍上,都附有编委会成员的名单。  在新闻机构中,编辑委员会是掌握编务、行政的集体领导机构 (在设有社务委员会的新闻机构中,编辑委员会只主管编辑业务 )。编辑委员会通常由社长、副社长(设有社委会的新闻机构)、总编辑、副总编辑、秘书长和若干委员组成。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机构的编辑委员会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和管理。资本主义国家某些新闻机构也设有编委会,负责新闻采访、编辑和传播;编辑委员会成员和总编辑、主编,由财团、董事会委任。  中国新闻机构编辑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有:学习并研究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制订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上级指示,完成各项新闻报道任务;审议和制定编辑部定期的或专题的报道计划,并组织实施;审议和制定本单位经营管理、基本建设、技术设置、职工培训、生活福利、公共关系和外事往来等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领导业务研究、专业职称评定及干部聘任工作;培养和挑选各种专门人才,任免、奖惩所属干部。

1990年5月,李小娟撰写的《浅谈文科学报的校对》被东北地区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论文。同年6月,《求是学刊》主编余式晖退休,黑龙江大学副校长尚鹤翔兼任主编,黑龙江大学哲学系副教授衣俊卿调入编辑部任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同时调入编辑部工作的有张晓校、杜桂萍,分别担任史学编辑、文学编辑。同年9月,《求是学刊》在黑龙江省高校文科学报编辑质量评比中,荣获优秀编辑质量一等奖。12月,历史编辑、副编审周众离休。周众于1985年—1988年间,曾担任编辑室主任。1991年1月,《求是学刊》第1期开设了“《求是学刊》公开发行十周年(1980-1990)”专栏,发表熊映梧、孙云、张奎良、吕冀平教授撰写的4篇学术文章,并发表了副主编衣俊卿以“本刊编辑部”的名义撰写的纪念文章《唯实、求是、图新》。3月21日,黑龙江大学举行《求是学刊》和《外语学刊》公开发行十周年纪念会,有关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同志和各界代表130余人参加了会议。9月,为纪念黑龙江大学成立50周年,《求是学刊》第5期发表了由叶伯泉撰写的编辑部文章《追求科学,探索真理》。9月,黑龙江省首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选揭晓,《求是学刊》有4篇文章入选,李小娟编辑的《黑格尔哲学体系新探》(1990年第3期)和赵亚乔编辑的《关于农村实行“两田制”运行模式的构想》(1990年第6期)获一等奖;周众编辑的《英雄与时代》(1990年第3期)和叶伯泉编辑的《审美文化的概念和结构》(1990年第6期)获二等奖。11月,在1991年度职称评定工作中,衣俊卿破格晋升为教授,张晓校、赵亚乔和杜桂萍晋升为编辑,李小娟破格晋升为编辑。《求是学刊》1991年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上被摘发23篇,文摘数量列全国综合性大学第一名(据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会务简报》1992年2期报道)。1992年3月,《求是学刊》第1期开辟“文化哲学:跨世纪的思考”栏目,发表衣俊卿的《人类精神的跨世纪走向》和邴正的《人类自我意识的历史演变》,此后,这一栏目成为《求是学刊》不定期重点栏目;同期,还开辟“史学博士论坛”,发表葛志毅的《玄圣素王考》和冯辉的《唐代社会的开放风气》,该栏目此后亦成为不定期学术专栏;同月,副主编衣俊卿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7月,赵亚乔毕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2月,衣俊卿当选为新成立的黑龙江省期刊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12月,衣俊卿当选为黑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并获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同年,据有关权威材料调查,《求是学刊》1991年在86条检索途径中被转摘71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二位;《求是学刊》哲学版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入中文核心期刊,并被列入全国45家综合性文科重要期刊行列。《求是学刊》1992年所发文章在各报刊上的被转载数量列全国文科学报第3位(据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会务简报》1993年第9、10期报道)。1993年3月,黑龙江大学副校长尚鹤翔主编退休,衣俊卿任主编。6月,黑龙江省第二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比揭晓,《求是学刊》共有5篇文章入选:张晓校编辑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与五四时期的东西文化之争》(1992年第1期)和李小娟编辑的《简论人类精神生活》(1992第4期)获一等奖;叶伯泉编辑的《宋诗发展的美学轨迹》(1991年第1期)、杜桂萍编辑的《两个貌似神乖的诗派》(1991年第4期)和赵亚乔编辑的《论生产力发展的跳跃规律》获二等奖。7月,东北三省文科学报研究会于7月21日-24日举行年会,并进行评奖活动,《求是学刊》获四项奖:叶伯泉和李小娟被评为“优秀编辑”;杜桂萍和张晓校分别获优秀编辑学成果一等奖。7月,李小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8月,张晓校破格晋升为副编审。9月,衣俊卿调任黑龙江大学哲学系主任,兼任《求是学刊》主编,杨彬调入编辑部任副主编。同年,衣俊卿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颁发的“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求是学刊》1993年共被114条途径转摘文章74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3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4年统计数字显示)。1994年1月,衣俊卿被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1993年度全国“优秀编辑”。同月出版的第1期(总第98期)开辟“美学在当代”的不定期学术专栏。3月,《求是学刊》被评为1993年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类优秀期刊。5月,《求是学刊》第3期为“百期专号”,刊有百期纪念致贺单位名单、齐世荣等13名学者的百期感言,以及熊映梧、厉以宁等学者撰写的18篇学术论文。8月,李小娟的《论市场经济对学术期刊的双重影响》(刊《齐齐哈尔师院学报》1994/5)分别获1994年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青年编辑委员会评选的优秀论文“一等奖”。1994年黑龙江省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比的优秀论文“一等奖”;李小娟的《论市场经济与学术期刊的发展繁荣》获1994年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比的优秀论文“一等奖”、杜桂萍的《现代化进程中的学报编辑意识》获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优秀论文二等奖。9月,衣俊卿教授的论文《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获黑龙江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1月,张晓校任副主编。《求是学刊》1994共被105条途径转载77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3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5统计数字显示)。1995年4月,黑龙江省第3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比揭晓,《求是学刊》共有5篇文章入选:李小娟编辑的《哲学的嬗变:从拟科学到拟价值》、杜桂萍编辑的《优美乐曲中的不和谐音符》、张晓校编辑的《创造性思维与历史认识系统结构》获一等奖;赵亚乔编辑的《中国怎样向市场经济过渡》、杨彬编辑的《关于贪污罪构成的要件及刑事责任原则的探讨》获二等奖。8月,衣俊卿教授的专著《东欧的新马克思主义》获金岳霖学术奖。11月,杨晓彬调入编辑部工作。12月,衣俊卿教授的论文《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获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与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求是学刊》1995年共被105条途径转载66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7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6年统计数字显示)。1996年 2月,李小娟同志被国家教委条件装备司和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1995度全国优秀编辑。 4月,赵亚乔同志被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评为1994-1995年度优秀编辑。8月,李小娟编辑晋升为副编审。9月,衣俊卿主编当选为黑龙江大学副校长,兼任《求是学刊》主编。衣俊卿的专著《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李小娟的论文《论精神现象的内涵与形态》获第七届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1月,《求是学刊》被评为黑龙江省优质期刊。《求是学刊》1996年共被105条途径转载文章92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3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7年统计数字显示)。1997年3月,副主编杨彬调离《求是学刊》,任马列部主任。 4月,黑龙江省第4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比揭晓,《求是学刊》共有4篇文章入选:李小娟编辑的《中国哲学的失落与重建》、张晓校编辑的《中观史学与科举制研究》获一等奖;杜桂萍编辑的《论文学史家》、赵亚乔编辑的《论市场经济建构中的集体谈判》获二等奖。 5月,杨晓彬调离《求是学刊》。 8月,杜桂萍、赵亚乔晋升副编审。《求是学刊》1997年共被105条途径转载文章84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4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8年统计数字显示)。1998年4月,康敬奎调入《求是学刊》任法学编辑。 8月,副主编张晓校晋升编审。 9月,衣俊卿主编当选校长,兼《求是学刊》主编。 11月,《求是学刊》被评为1997年度黑龙江省“一级期刊”。12月,衣俊卿辞去主编职务,哲学与行政管理系主任丁立群兼任《求是学刊》主编。张晓校在1997年度学校技术考核中获得优秀。《求是学刊》1998年共被105条途径转载文章65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6位(据中南财经大学检索咨询服务报告199年9统计数字显示)。1999年1月20日,李小娟被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政府授予“黑龙江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称号。 3月,徐松巍调入《求是学刊》任副主编,兼编辑部主任。 4月,黑龙江省第5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比揭晓,《求是学刊》共有4篇文章入选:李小娟编辑的《社会思维场论》、杜桂萍编辑的《当代中国美学的走向:辩证和谐的美学》、张晓校编辑的《唐代政治开放述论》、赵亚乔编辑的《当前经济学应该研究的一些问题》均获一等奖。1999年5月18日黑龙江日报发表介绍《求是学刊》文章,题为:“《求是学刊》追求学术高品位” 。6月,《求是学刊》作为黑龙江省5个候选单位之一,参评第二届全国百强社科期刊和首届中国期刊奖,这是中国期刊界最高奖项。 8月,张晓校调离《求是学刊》。 9月,康敬奎考入黑龙江大学法学院读在职硕士研究生;同月,《求是学刊》被评为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10月,《求是学刊》被评为1998年度黑龙江省一级期刊;李小娟的《论精神现象的内涵与形态》获黑龙江省第七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青年一等奖”。11月,《求是学刊》为迎接21世纪的到来,新开辟了“世纪之交的哲学自我批判”、“法制现代化研究”、“20世纪中国美学批评”等栏目。同年,《求是学刊》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社会科学文献计量评价中心确定为1999年度的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赵亚乔在1998年度学校技术考核中获得优秀。《求是学刊》1999年共被122条检索途径转载文章57篇,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7位。2000年第1期,《求是学刊》又开辟了“行政法新理念”、“世纪之交话史学”等不定期栏目。2月,丁立群主编去北京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习3 个月。3月,徐松巍副主编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读博士后。李小娟主持学报工作。《求是学刊》第2期又在“世纪之交的哲学自我批判”栏目基础上开设了“2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对“实践哲学”、“交往理论”、“文化哲学”、“发展理论”、“人学”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重新检视。5月,《求是学刊》被确定为全国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类的核心期刊,并被编入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年版(第3版)。 6月,杜桂萍的《形式主义美学及其困惑》文章分别获2000年黑龙江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黑龙江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李小娟的《90年代日常生活批判研究述评》分别获2000年黑龙江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和黑龙江省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李小娟被评为1998-2000年度黑龙江大学优秀党员。7月,李小娟、康敬奎被评为东北地区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1998-2000年度优秀编辑;李小娟的论文《学术期刊的风格与编辑的品位》、康敬奎的论文《对学报现代化的几点思考》在东北地区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第11届学术研讨会上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9月,在佳木斯召开的黑龙江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2000年学术研讨会上,李小娟的论文《学术期刊的风格》、康敬奎的论文《对学报现代化的几点思考》荣获优秀编辑学论文“一等奖”;李小娟、赵亚乔、杜桂萍、康敬奎被评为1997-1999年度黑龙江省人文社会科学学报优秀编辑。杜桂萍考取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11月27日—12月16日,赵亚乔、杜桂萍、李小娟、康敬奎在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培训中心参加全省第一、二期社科类期刊编辑岗位培训班,均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岗位培训合格证书”。李小娟、康敬奎在1999年度学校技术考核中获得优秀。据中南财经大学统计,《求是学刊》2000年共被全国15种文摘报刊121条检索途径转载文章90篇,在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3位;在全国2588种期刊中排列17位。2001年1月,李小娟被任命为《求是学刊》副主编。据《光明日报》2001年3月11日发布的《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1998): 高校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报被引次数排序前20名》(南京大学统计),《求是学刊》名列第12位。4月,《求是学刊》李小娟、赵亚乔、康敬奎、杜桂萍等编辑人员整理自1974年创刊以来在本刊发表的全部文章的中图分类号;期刊简介(期刊发展历程、获奖情况、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栏目主题介绍、各时期纪念活动的题字词、贺词);编辑部介绍(编辑部组成、历届主编的简介、编委会简介)等,为完成“世纪光盘”的制作而做准备。截止2001年第5期,《求是学刊》共发表10组“2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笔谈)”:实践哲学、交往理论、文化哲学、发展哲学、价值哲学、人学研究、新儒学、后现代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全球化时代的哲学理念。2001年8月,《求是学刊》“世纪光盘”由清华同方光盘电子出版社出版。2001年9月,《求是学刊》截止2001年第5期共发表10组“20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重大问题检讨(笔谈)”。9月,李小娟晋升为编审。9月,杜桂萍被聘为黑龙江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生导师。9月,在黑龙江省第六届期刊“优秀文章编辑奖”评比活动中,杜桂萍编辑的《百年美学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反思》、李小娟编辑的《文化哲学的主题及中国文化哲学的定位》获一等奖;赵亚乔编辑的《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动》和康敬奎编辑的《依法治国必须弘扬正义法精神》获二等奖。9月,《求是学刊》邀请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会员、西雅图美中人民友好协会主席费劳德前来黑龙江大学讲学,其演讲稿“怀特海过程哲学及其当代意义”发表在《求是学刊》2002第1期。10月,徐松巍获黑龙江大学教师特聘岗位津贴。10月,《求是学刊》被《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0)选用为来源期刊。11月,《求是学刊》入选“中国期刊方阵”。12月,赵亚乔在2000年度学校业务考核中获得优秀。2001年,共被全国15种文摘报刊121条检索途径转载文章73篇,在综合性大学学报中排第5位(据中南财经大学统计)。2002年1月,《求是学刊》改版为国际标准大刊,页码增加到120页,定价8元。3月,杜桂萍获黑龙江大学杰出青年基金,李小娟获2001年校优秀编辑。4月,黑龙江省高校学报研究会2002年常务理事会在黑龙江大学召开5月,《求是学刊》开设“海外来稿”专栏,促进了《求是学刊》面向国际的步伐6月,李小娟参加由北京师范大学和美国过程哲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价值哲学与过程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特约美国过程研究中心创会主任、世界著名过程思想家小约翰·科布、世界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大卫·格里芬等为本刊撰文;邀请美国生态纪学会主席赫尔曼·格林前来黑龙江大学讲学,其文章“托马斯·柏励和他的生态纪”发表在《求是学刊》2002年第3期。6月,李小娟获黑龙江大学“模范党务工作者”称号。7月,《求是学刊》在“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的评比活动中被评为“双十佳社科学报”;李小娟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主编”;杜桂萍被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编辑”。7月,《求是学刊》协办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第五届青年编辑研讨会,23日在黑龙江大学举行学术报告会,衣俊卿校长做学术报告。8月,丁立群当选黑龙江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李小娟当选黑龙江省哲学学会理事。从1990年-2002年,《求是学刊》在衣俊卿主编、丁力群主编的领导下,本着唯实、求是、图新的办刊宗旨,把追求高品位视作刊物的生存之本,突出学术前沿,确立主题意识,实现编辑学者化以提高刊物的高品位,建立一支开放型的、富有现代思维的作者群体。因此,《求是学刊》无论在编辑队伍建设方面还是在刊物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编辑部有正高级职称的2人、副高级职称的3人,博士(包括研究生)3人,硕士3人。他们的科研成果和获得的奖励丰硕;1991年~2001年,《求是学刊》在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的地位一直名列前茅,无论在学界,还是在社会上都有很好的口碑,获得了可喜的成绩。根据国内权威机构所公布的咨询报告,《求是学刊》自1991年以来,被转载文章的数量排名一直保持在全国高等学校综合性大学学报的前7名:1991年—第2名、1993年—第3名、1994年—第3名、1995年—第7名、1996年—第3名、1997年—第4名、1998年—第6名、1999年—第7名、2000年—第3名,2001年-第5名。据中南财经大学2000年检索报告,《求是学刊》通过15种文摘报刊121条检索途径转载文章90篇,在全国2588种期刊中排列第17位。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专题从147种期刊上转载文章363篇,《求是学刊》被转29篇,名列第1位。高校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报被引次数排序前20名》,《求是学刊》名列第12位。1999年在首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评比中获得第15名的好成绩;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统计,2000年《求是学刊》在高校学报转摘率排名中,列第7位,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四大权威刊物转摘81篇。2000年《求是学刊》再次被列为全国核心期刊,并被列入全国45家综合性文科重要期刊行列。2002年被中国人文社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

编辑委员会名单公示

中央电视台台长焦利 焦利,现任中央电视台分党组书记、台长,高级编辑。河北正定人,1955年生。1972年参加工作,1982年毕业于辽宁大学经济系。 1982年到辽宁日报社工作。先后在辽宁日报社工业部、总编室任职。1989年任总编室主任。1991年任编辑委员会委员。1992年任编辑委员会委员兼编委办公室主任。1994年任辽宁日报社副总编辑、党委常委。1997年任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1999年任辽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辽宁日报社社长、党委书记。2001年任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2008年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2009年5月任现职。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张长明 张长明,现任中央电视台分党组副书记、副台长,高级记者。河北省武安县人,1950年8月出生。1976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同年到中央电视台工作。1997年7月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业务研究生班。2000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及证书。 自1984年起,历任经济部主任、总编室主任、新闻编辑部主任、对台节目部主任、对外中心主任、海外电视中心主任、台长助理。1994年3月任副台长。1996年12月调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1999年1月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罗明 罗明,现任中央电视台分党组副书记、副台长,高级编辑。河北省宁晋县人,1956年生。1975年参加工作,1982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 1982年分配到中央电视台新闻部新闻联播组任编辑。1982年底任新闻联播组副组长。1984年任新闻部地方组组长。1989年9月任新闻编辑部副主任。1990年9月在中央党校培训部学习。1991年底任新闻编辑部主任。1993年被聘为主任编辑。1995年10月调任总编室代主任,同年任总编室主任。1996年2月任台副总编辑兼总编室主任。2000年1月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 与人合著出版《你怎样制作电视节目》一书。中央电视台副台长胡恩 胡恩,现任中央电视台分党组成员、副台长兼中国爱乐乐团团长,高级编辑。重庆市人,1971年参加工作,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 1983年到中央电视台工作,先后在文艺部、影视部、总编室、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任职,历任文艺节目编导、文艺部副主任、影视部主任、总编室副主任、主任、台长助理兼总编室主任、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副主任、主任,1992年担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2000年1月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何宗就 何宗就,广西东兴市人,现任中央电视台分党组成员、副台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75年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央电视台工作。历任播送部主任、技术管理办公室主任、台长助理,2000年1月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 1996年获国家人事部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4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谢啦,

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吴 澄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 飞 吴 坚 王宗明 杨崇元编辑委员会委员(拼音为序):柏志彬 戴国忠李小宁李志蜀 刘 勇 马云富 宁汝新 阮赐元 石航飞 孙凯生 田雨华 王国良 汪庭世 习重华 谢大明 薛 斌 杨正琦 岳曾敬 曾庆宏张秉权周立峰 诸 洪 朱森元

编辑大型的或重要的出版物,如报刊、丛书、全集、文集、词典、工具书、成套教科书等,为集思广益,都成立编辑委员会,简称编委会。编委会通常由主编、副主编和若干编辑委员组成。编委会成员大多为该出版物所属学科的专家学者以及这个领域的权威人士。编委会成员的产生,由上级指派或学术团体推举,也有由出版单位聘任的。编委会负责确定所编出版物的编辑(纂)方针、编纂体例、编选范围,解决编辑过程中某些重大问题,并对出版物文稿作最后审定。在编委会领导下,还设置编辑部,从事该出版物的具体编辑(纂)事宜。  某些报刊、丛书、全集、文集、词典、工具书、成套教科书等,为集思广益,都成立编辑委员会。  编委会通常由主编、副主编和若干编辑委员组成。编委会成员大多为该出版物所属学科的专家学者以及这个领域的权威人士。编委会成员的产生,由上级指派或学术团体推举,也有由出版单位聘任的。  编委会负责确定所编出版物的编辑(纂)方针、编纂体例、编选范围,解决编辑过程中某些重大问题,并对出版物文稿作最后审定。  在编委会领导下,还设置编辑部,从事该出版物的具体编辑(纂)事宜。  编辑委员会的名称源于近代的委员制。中国古代校修官书,一般由朝廷派有关大臣及文学侍臣主持,虽也设置专门机构,延揽专人从事,但它们和近代出现的委员制的编委会不同。至20世纪初叶,中国出版界尚未见有编委会的名称。例如,从1915年开始编纂的<辞海>,经历20年,先后参与其事的有一至几十人。到1936年出版时, 并未用编委会的名义。 1915年由陈独秀编辑的<青年杂志>,1916年改名<新青年>,到1919年才正式成立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等组成的编委会。五四运动以后,编委会的名称才逐渐多起来。1979年出版的新版《辞海》,“前言”中叙述了成立辞海编辑委员会的经过和它的工作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编委会的组织、性质、作用等概况,还表明编委会在征得出版单位同意的情况下,有权确定编辑成果的出版时间,改换出版的单位。并在书后刊印了编辑委员会主编、副主编、编辑委员、分科主编等人的详细名单。  编委会的称谓有时要按照出版物的性质不同而不同。1938年由蔡元培主持出版的《鲁迅全集》,署名为“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1951年开始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署名为“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近年来出版的《周恩来选集》、《刘少奇选集》、《朱德选集》、《邓小平文选》、《陈云文选》及《毛泽东著作选读》等,署名为“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上述几种不同称呼的委员会,实质上就是编委会。  书籍的编委会一般为业务性组合,主编和编委来自各方面各单位,任务完成后即解体。报纸、期刊的编委会则是长期的。有的出版社也设立主持全社编辑方针和重要图书规划的长期性的编委会。至于编辑、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则为常设机构,不同于一般的编委会。在通常情况下,由编委会主持编纂的书籍上,都附有编委会成员的名单。  在新闻机构中,编辑委员会是掌握编务、行政的集体领导机构 (在设有社务委员会的新闻机构中,编辑委员会只主管编辑业务 )。编辑委员会通常由社长、副社长(设有社委会的新闻机构)、总编辑、副总编辑、秘书长和若干委员组成。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机构的编辑委员会由上级主管部门任命和管理。资本主义国家某些新闻机构也设有编委会,负责新闻采访、编辑和传播;编辑委员会成员和总编辑、主编,由财团、董事会委任。  中国新闻机构编辑委员会的日常工作有:学习并研究宣传中共中央、国务院制订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上级指示,完成各项新闻报道任务;审议和制定编辑部定期的或专题的报道计划,并组织实施;审议和制定本单位经营管理、基本建设、技术设置、职工培训、生活福利、公共关系和外事往来等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领导业务研究、专业职称评定及干部聘任工作;培养和挑选各种专门人才,任免、奖惩所属干部。

编辑委员会成员

期刊编委会是职教中心(党校)主任领导下的学术性群众组织。其宗旨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科研为教学服务、为公司生产经营服务的理念,本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为促进公司内外学术交流,为发展包钢职工培训事业作贡献。主要职责:依据学术论文审阅标准(观点、论据、逻辑性、结构),及时完成编辑部送审稿件的审阅工作。对期刊提出选题设想,对审阅后的论文提出编辑意见。协助编辑部对某选题进行组稿、审稿。 随时提出建设性意见,以增强刊物的可读性,提升刊物的知名度。开展专业学术活动,组织办刊经验交流,举办期刊审读评析活动,活跃学术气氛,提高办刊水平。

编委会,即某一著作、教材、期刊、丛书等出版物的编辑委员会的简称。 编辑大型的或重要的出版物,如报刊、丛书、全集、文集、词典、工具书、成套教科书等,为集思广益,都成立编辑委员会,简称编委会。编委会通常由主编、副主编和若干编辑委员组成。编委会成员大多为该出版物所属学科的专家学者以及这个领域的权威人士。编委会成员的产生,由上级指派或学术团体推举,也有由出版单位聘任的。编委会负责确定所编出版物的编辑(纂)方针、编纂体例、编选范围,解决编辑过程中某些重大问题,并对出版物文稿作最后审定。在编委会领导下,还设置编辑部,从事该出版物的具体编辑(纂)事宜。

审查稿件

编辑部办公室

征稿、采编、排版

协助编辑部主任、副主任做好行政管理工作;负责编辑部内部行政事务的协调和管理;做好编辑部内部各方面的文件和档案管理工作。抓好编辑部职工考勤,协助编辑部领导做好年终考核工作;坚持原则,严格管理,并按照有关规定报请兑现奖惩。协助编辑部领导协调编辑、出版、发行等部门的业务关系,了解并掌握出版流程的进度及状况。收集整理对编辑部、对图书编辑出版工作、对图书质量的反映、评论、意见、建议,提出解决意见,交有关部门处理。协助副主任做好各类图书奖申报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各类报告和阶段性总结等文件的起草。负责编辑部的综合统计分析工作,综合统计分析结果报主任。负责编辑部的后勤服务、安全保卫工作。协助主任、副主任做好接待工作。协助编辑部领导做好其他行政工作。全面负责学报编辑部的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负责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并做好年度工作总结;负责制定并完善岗位责任、工作纪律等各项规章制度;协调组织期刊稿件的编审和出版发行工作;负责三审把关,对经过二审拟用刊发稿件进行最终审定;组织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协作,宣传推广《吉林工商学院学报》;加强队伍建设,组织学报编辑人员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 索引序列
  • 国医年鉴编辑委员会办公室
  • 青年编辑委员会
  • 编辑委员会名单公示
  • 编辑委员会成员
  • 编辑部办公室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