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文期刊知识库 > 中国古典文献学概论和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区别

中国古典文献学概论和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区别

发布时间:

中国古典文献学概论和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区别

一个和教育系统一个,一个和历史学有关。但是这两个也是差不多的,不过个人觉得古典文献学比较没意思。

黄永年在其《古籍整理概论》一书中认为“历史文献学者,是研究历史上的文献而非当前的文献之谓,和古典文献学、文献学其实只是一回事。但文献学究竟包括哪些内容,则说法颇多出入。”的确,由于文献学的交叉性特征,已经出现了一些专科文献学。历史文献学同时也就成了一门专科文献学。可以说历史文献学曾经代表整个中国传统文献学,而当前代表着整个中国传统文献学的是中国古典文献学。 至于哪一门更能培养治学基本功,当然包括这两门在内的太多的学科都是能够达到这种功用的,关键还是在于个人兴趣了。

古典文献学专业学什么 附学习科目和课程发布时间:2020-02-24 11:26:06 文/马一波古典文献学专业简介古典文献学是一门古雅的学问,跟现实生活距离甚远,学起来比较枯燥,同时它又较难学,既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又需要广泛的知识和开阔的思路,甚至需要学贯中西、汇通文理。古典文献学专业课程中国古典文献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科工具书使用、出土文献概论、古代文化概论、古文献学史、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等。古典文献学专业就业前景历年毕业生除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外,进入编辑出版、图书档案、旅游、政府机关、学校等单位古典文献学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本专业培养具备中国古籍整理与古典文献学全面系统知识,能在教育、文化、出版部门,从事古籍整理、传统文化方面的实际工作、古典文献教学与研究工作的文献学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古籍整理和中国古典文献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古典文献学专业所需能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古籍整理、古典文献学的基本理论;了解我国关于古籍整理及编辑出版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具有较强的古籍整理能力和古典文献修养,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前景,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并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科研能力;掌握中文文献资料的查询手段。收起

中国古典文献学和中国古代文学的区别

一个是古代的文学,一个是研究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强调的是文学史中国古代文献学强调的是文学作品

一个是书籍文章之类的东西吧,就像是是将所有的文学收集在一起,变成资料存储一个是古代文学的历史吧,中国的一般是五四以前吧,从新文化运动以前所有古代文学的历史

课程设置上有些不一样,但在研究领域上没多少不同,如唐诗、明诗等古代文学的研究、佛教文学的研究等等。——圈内人士

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区别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侧重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等等,中国古典文献学范畴更广,版本、目录、校勘等等都涵盖了。文学可以从艺术手法、思想内涵等等谈论,文献学则更注重考证,考据了。后者更要功底。。。要不然论文也写不出来。。。

中国古代文学是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的,有文学思潮,重要作家,重要作品,审美因素等等,总之一代又一代之文学,讲历史的线索。古代文献学就是句读,训诂,音韵,包括所有文学史中需要的作家作品、思潮的文献校勘,不同历史时期对同一部文献研究的著者思想差异。文献学包括古代汉语的一些知识,但是不如古代汉语讲的系统而深刻。

中国古代文学强调的是文学史中国古代文献学强调的是文学作品

文学所指范围极其广泛,包括一些基本的利益都算文学范畴,但是文献仅仅指一些有记录的文字

中国古代文学和古典文献学的区别

路过。亦暖暖亦以回答的很全面了!

中国古代文学是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的,有文学思潮,重要作家,重要作品,审美因素等等,总之一代又一代之文学,讲历史的线索。古代文献学就是句读,训诂,音韵,包括所有文学史中需要的作家作品、思潮的文献校勘,不同历史时期对同一部文献研究的著者思想差异。文献学包括古代汉语的一些知识,但是不如古代汉语讲的系统而深刻。

刚好我对二者都感兴趣。文献学是运用包括古代汉语在内的校勘、训诂、检索等一系列知识对文献进行整理运用的一门学科,古代汉语只是其中的一种工具。古代文学则是研究文学发展规律、文学史等文学相关知识的学科,文献学所做的事情一般比较客观,主观解读不多。从上述比较您也许大概就知道古代汉语是一种基础性工具了,但愿我说得比较清楚了。

中国古代文学是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的,有文学思潮,重要作家,重要作品,审美因素等等,总之一代又一代之文学,讲历史的线索。古代文献学就是句读,训诂,音韵,包括所有文学史中需要的作家作品、思潮的文献校勘,不同历史时期对同一部文献研究的著者思想差异。文献学包括古代汉语的一些知识,但是不如古代汉语讲的系统而深刻。

中国古典文献学概论

附加一点别的信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古文献学考研的一点体会去年年初,获读张舜徽先生《广校雠略》一书,很受震撼。随后在网上查阅有关张先生的信息,无意中发现本论坛,得知有所谓“中国古典文献学”,一略而过。夏日炎炎,在书店闲逛,在打折区看到李零所著《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六折,买回家后三天阅毕。本人一向服膺章太炎先生,章先生当年于地下出土之材料不以为然,所谓不食马肝,未为不知味也,余亦以此为铭。李零此书实令余有振聋发聩之感,遂发愿报考古文献专业。复习时,参考本论坛不少文章,获益良多。有一些体会,写在这里,供参考:甲 用书关于书目,本论坛已有不少。我在复习过程中使用的书如下: 张舜徽:广校雠略,汉书艺文志通释,中国文献学,中国古代史籍举要,校读法 王欣夫:文献学讲义 陈垣:校勘学释例 王力:汉语音韵 陆宗达:训诂简论另外,勤翻《辞海》《说文》《书目答问》。政治用任汝芬的要点精编,英语用历年题解和石桢春阅读理解。就是这些,我觉得足够了。需要说明的是,不少人提到孙氏《中国古文献学史》或《简编》。我在书店只看到后者,大概翻了翻,看到关于朱子的一章,作者显然对于朱子所知有限,且叙述中不免意识形态话语——有意思的是,考卷中恰好有论述题:论述朱熹在文献学上的成就及不足。我当时看到此题,颇有哭笑不得之感。以余之浅陋,安得妄议朱子?批评固然远不够格,彰表亦嫌不自量力,无奈只能胡写几句应付。盼望出题人今后对于考生能够具备“了解之同情”,类似这样揠苗助长的题目还是避免为妥。——定价也不低,且封面上注明系研究生教学用书,作为考研用书,似乎有些屈就,所以没有买。乙 答题考试的时候,也犯了头重脚轻的毛病,关于刘向的名词解释就写了一页,而且一笔一划,生怕不工整。小题作完,已过了一小时二十分钟,后面还有60分的论述和40分的标点,顿时神情恍惚,心里说了两个字“拼了”,于是龙飞凤舞,文不加点。写完“伪书”的解释的最后一字,铃声响起。下午吸取教训,全部答完,尚余五十分钟——唉,不说了。原本是想等4月份再写这些话,但忍不住现在写了,拉拉杂杂,也算是回报论坛吧。复试在即,临行之前,略有感言,附识于此:少慕陶朱 谋生无术 退守穷庐 转为书蠹走火入魔 再作冯妇 易水犹寒 谁得津渡

到学校官网查询参考书目一般在招生简章或者招生目录里都有如果没有,找一下官网有没有别的通知

中国古典文献学属于目录学的的一个分支,是考镜源流的学问,可惜现在高校都不提供参考书目,因此我不可能百分百的精确的必读书目,但是基本的图书资料还是知道的一些。比如四库全书提要总目,文科目录学,《目录学概论》《中国通史》《尔雅》《小学》《大学》《十三经》《中国文献学》等

  • 索引序列
  • 中国古典文献学概论和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区别
  • 中国古典文献学和中国古代文学的区别
  • 中国古代文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区别
  • 中国古代文学和古典文献学的区别
  • 中国古典文献学概论
  • 返回顶部